网络新闻评论立论共23页
新闻评论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论

2、论述范围适中的选题
切入角度相对具体。一般针对社会生活某一领 域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
选题角度相对集中,有利于问题的深入
一般使用评论员文章、短评、专栏评论等具体 评论类型
3、论述范围较小的选题
以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作为评论对象
论述范围相对较小,评论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人、 事、现象、观念等
(二)新闻评论论点的形成和提炼
论点是可以由一个表示判断的主题句来表达的。可 以出现在标题中,也可以出现在正文中
在篇幅较长的评论中,尤其是社论、评论员文章, 一般会在标题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如《依法治国, 严惩邪教》、《建筑民工持证上岗亟须规范》
对于篇幅较短的评论.如短评、杂谈等,有相当一 部分并不在标题中显示出中心论点,只表明所评论 问题的方向。如《重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再说行业打假》、《再说“偷一罚十”》
❖ 2、大题化小,分而论之
将一个大问题分为苦干个方面、若干个问题,分 篇写出,分次发表,使得各篇文章之间既相互独 立又相互关联。
即“连评”或系列评论
各篇的立意与主题相对独立,侧重点与选材也各 具特点
❖ 3、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 控制评论的篇幅
❖ 对重大问题或重要事件的评论,可以选取其中的一 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评论
的问题是,“种地不来钱,做生意缺本钱,老婆孩子要养,明知井下要
吃人,也得往里‘跳’。”
❖
生存环境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靠矿吃矿的地方往往
都是人多地薄、缺少工业基础的贫因县和山区县。别的啥也没有,好歹
地下还有点“乌金”可以利用。此时,挖煤换钱于地方政府、于百姓都
是脱贫致富的惟一选择。只消地方上稍开政策口子, “群众运动”不
(一)立论是选题的进一步深入
新闻评论的立论

求成之后,只达到目的的一半;关键在于后一 半:善用,大胆地用。刘备请出诸葛亮,马上授 予军师职务,给予军政大权,并不是只给一顶桂 冠了事。诸葛亮出山后,也犯过一些错误,但是, 廛备并不求全责备,而是照样信任,这才调动了 诸葛亮的积极性,才能五月渡泸,六出祁山,为 统一大业不辞辛劳,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在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这 个问题上,倒是很可以从刘备身上学到一点东西 的。
前几天,给小孩买了袋动物饼干,打开 塑料袋抓了一把,发现一条3厘米长的虫子。 全家惊愕不已,真是地地道道的“动物饼 干”。 • 令人忧虑的是,在食品中发现动物的现 象并非仅见。前几天,笔者刚买的奶糖, 就发现糖纸裹着的不仅有奶糖,还有蚂蚁, 购买其他食品也常有这种例子。 • 食品卫生关系人民的健康,真希望食品 生产的厂家不要让食品中再出现小动物了。
看来,唐太宗还是有点辩证法的,世上没 有万能的工具,也没有全能的人才。我们 有些同志在为四化选举贤能时,眼睛只盯 在奇才、全才上,于是往往哀叹人才难找, 其实,非无贤才,是不知人也。懂得“用 人如器,各取所长”的道理,人才就站在 你面前。
• 识和胆 1月23日“今日谈”提到识人的问题,其实这 “识”字从来离不开一个“胆”字。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算是会“识” 人的。然而,初任孔明为军师时,关羽、张飞一 肚子不高兴。关、张是刘备的左右臂,又是结义 兄弟,该怎么办呢?但刘备不顾这些,严肃地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关、张这才作罢。如果这位“第一把手”稍有有 踌躇,说“再研究研究”,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 3、不合规范 “执法犯法,罪加一等。” “法不责众。”
4、虚夸 “中国电影几乎遍及世界,到处受到欢迎和 赞赏,很多影片创下了当地的卖座记录。”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

新闻采编inwencaibianX网络新闻评论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就新闻事件所发表的意见、看法。
网络新闻评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网络评论基本是传统的新闻评论文章在网络媒体上的翻版或延续。
广义上的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传统的新闻评论文章,还包括网络论坛、社区、网络即时评论等多种评论形式。
但是网络新闻评论不完全等同于传统评论,它是一种新型的评论样式。
网络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非线性。
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评论的线性传播相比较而言,网络新闻评论是非线性的。
首先,网络评论与传统的评论一样可以反复多次阅读,并且可以随时翻阅查找。
而互联网信息多用超链的方式进行信息组合,网络不仅能够提供对新闻事件的相关评论,而且可以添加有关新闻事实的链接,可以随时对新闻事件进行回顾,有利于深化网络用户对该事件的理解,加强传播的效果。
海量性。
网络相对于传统的媒体,受到内容储存空间限制较小,而且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几乎可以容纳全世界所有网络新闻评论的信息。
时效性。
与信息传递周期受限的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较强。
网民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评论区,例如bbs、社群、网页留言板,直接生成电子文本即时被发布,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较,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性明显增强。
在传统媒体当中,有明显的信息接受终端和信息发布终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十分明晰。
而网络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兼具信息接受终端和信息发布终端,任何一个网络用户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
网络的强大互动性不仅促进了人们积极地发言,而且网民可以从不同立场、不同的角度出发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可以“对抗式”解读,即可以站在与传统观点相反的立场上,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舆论环境。
开放性。
互联网作为发表意见的公共领域为网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只要不违背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在意见发布平台上自由讨论、随意发言。
《新闻评论的立论》课件

4 不得作出偏颇评论
评论应客观、公正,避免偏颇观点的表达。
5 最好能够提供建设性建议
评论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为问题寻 找解决办法。
总结
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新闻评论有助于加深对事件的理解,推动社会进步。
立论方法和写作技巧的总结
不同的立论方法和写作技巧可以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艺术性。
新闻评论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交媒体和新闻平台的发展,新闻评论将越来越受重视。
新闻评论的立论
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评价,提 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世界。
为什么要有新闻评论?
1 促进思考
2 拓宽观点
新闻评论可以引导读者思 考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激发思维。
新闻评论能够提供多元化 的观点,让读者得到更全 面的信息。
3 增加互动
比较法
将不同案例或观点进 行对比,分析其优劣 和差异。
类比法
将一个事件与其他类 似事件进行类比,以 增加说服力。
归纳法
根据具体案例或事实 总结出一般规律或结 论。
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提出论点
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在评论中提出明确 的论点。
选取典型案例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 论点。
历史对比
读者可以通过评论表达自 己的看法,与他人进行交 流和讨论。Biblioteka 新闻评论的分类时评
对时事新闻进行实时分析和评论。
报纸社论
报纸编辑以社论形式发表对重大事件的评论。
专栏评论
专家学者或知名人士就热门话题发表个人观点。
微信公众号评论
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评论文章,具有一定影 响力。
新闻评论的立论方法
网络新闻评论

网络新闻评论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愈加多元化,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关注时事、掌握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
而网络新闻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有着及时、全面的特点,在传递信息的速度和覆盖面上也独具优势。
然而,网络新闻在弘扬真实、准确信息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和局限性。
一方面,随着信息爆炸式增长,网络上诱导、欺骗性的不实言论和谣言时常出现,容易对公众产生误导和干扰。
另一方面,网络新闻的评论区也经常出现丑陋的言论和恶意攻击,打乱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这种现象对于网民和整个社会都是十分具有危害性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价网络新闻评论的现状,我们需要将问题和优点一一列举,以期对社会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问题1、信息真假难辨,引发舆论恶性循环网络新闻中出现的言论大多来自于网民,其中不乏精明能干的网红、各行各业的专家和学者,但也存在着意图不良的人士,在网络上发布不实信息、散布谣言甚至诱导民众误导。
这些不实的信息往往容易被公众接受,形成舆论热点,引发恶性循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一场心理煎熬。
2、存在不良言论,辱骂攻击情有可原网络新闻评论区中,很容易就会看到互相攻击的情况,比如涉及到国家、人物、事件等等,都会激发言论热度。
不过,随着热度升高,有些人的发言就会变得不良,甚至认为可以恶意攻击和人身辱骂。
3、缺乏专业审核,误导读者对于一些涉及专业技术、学术研究、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新闻,部分网民的评论不一定准确,可能会引导人们产生误解和偏见。
此外,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审查机制,很多网民产生的评论都只是各执己见,无法给读者带来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分析。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优点1、拓宽信息渠道,增强民主意识网络新闻的舆论平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方便了人民了解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信息,增强了民主意识。
同时,网络新闻评论也使网民能够广泛地发表观点,让批评和监督得以自由表达,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新闻评论区也是当今社会中公开、开放、透明的一部分。
网络新闻评论课件

网络新闻评论课件网络新闻是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而网络新闻评论则成为了表达观点、交流想法的平台。
本课件将介绍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新闻评论。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1.实时性:网络新闻评论可以迅速响应新闻事件,使信息传播更为迅捷,方便用户即时获取最新的评论观点。
2.多样性:用户可以通过发布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形成多元化的观点交流。
3.非正式性:网络新闻评论相对于传统媒体的评论更为非正式,用户可以以更加亲近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使评论更加生动、贴近人心。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性1.促进信息流通:网络新闻评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多元化和广泛化。
通过评论,用户可以获取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丰富自己的知识。
2.激发讨论和思考:通过网络新闻评论,用户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激发出更多的讨论。
这有助于提高个人思维能力和社会理解能力。
3.监督舆论和新闻报道:网络新闻评论也可以作为对媒体的监督工具。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表达对新闻报道的不满或赞同,从而促使媒体更加客观、准确地报道事件。
三、进行有效的网络新闻评论1.了解背景:在进行网络新闻评论之前,了解相关的背景信息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基于片面或不准确信息做出评论。
2.表达观点:在进行评论时,明确自己的观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并尽量提供理据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3.尊重他人:进行网络新闻评论时,应尊重他人的观点,并进行文明、善意的讨论。
避免攻击或侮辱他人,保持良好的网络交流环境。
4.多角度思考:在评论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观点。
5.适度参与:网络新闻评论虽然重要,但也需要适度参与。
过度沉迷评论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时间。
总结:网络新闻评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表达观点、交流想法的平台。
网络新闻评论浅议

今传媒65研究生学苑新闻评论以触及世界每天变动的新闻为基础,发掘和提高人类对现实的理智。
电视、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一直为受众喜闻乐见。
而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无可比拟的个性化、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新闻信息的最大集散地。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评论成为后起之秀,它在短时期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并且与报纸等传统媒介相互交融,互为补充。
技术上的便捷带来网络评论的强时效性。
快速报道是新闻传播的第一要件,时效性同样也是新闻评论的重要特征。
在网络媒体评论中,时效性已经提升为即时性,也就是指对新闻事实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新闻事件,迅速发表评论,甚至于新闻出来的同时,评论也以各种形式伴随而来。
如此快捷是因为受众通过网络以最快速度获取新闻信息,引发思考,形成见解。
再加上意见发表过程简单,意见诉诸于文字之后,点击相应按钮只需1秒钟-2秒钟就实现了评论的上传、发布。
稿件一上网,很快就可能有许多贴子跟进,而且随时都可以进行,没必要像报纸要等上一天,电视要等到特定的新闻播报时段。
评论与新闻实现“零距离”,赢得了时间,就相当于赢得了文章的质量和受众。
海量空间带来网络评论多样性。
由于报纸受版面、广播电视节目受时段的限制,传统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报道的篇幅和时长都有一定的规定,无法最大限度呈现各方面的意见。
因而导致受众接受评论的广度受到限制。
众所周知,网络有着海量般的存储空间,又不受时间的限制,网络评论就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收集到各方面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评论。
无论是普通网民、还是网站新闻编辑抑或是时事评论专家都可以发表意见或评论。
此外,网络可以利用链接将其他网站的评论加以综合、集纳形成专题,甚至可以将传统媒体的评论转化成电子文本、视频或者音频的形式上传至网络形成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
由于评论本身就是主观性的见解,个人意见难免会出现偏颇,大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论述或发言的角度不同只能表现事实的一面,但网络是观点的大集合,大大开阔读者的思路,引发思考。
网络新闻评论

言论频道新闻评论
一是利用络的超链接功能,通过编辑点题的方式,进行议题设置,组织民进行讨论。二是利用络的超大容量 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一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 例来进行分析。
先看议题设置,在人民观点频道有三个富有特色的子栏目:“评论靶子”、“观点碰撞”、“图说世象”。 “评论靶子”栏目由“评说由头”、“推荐参考”、“编辑点题”和留言板构成,“评说由头”是一段简短的话 概括供民评论的新闻事实;紧接着是“推荐参考”,给出两三种对此新闻的不同看法;然后是“编辑点题”,由 编辑针对此事进行提问,引发民进入其所链接的留言板进行讨论。观点碰撞”的结构与“评论靶子”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观点碰撞”着眼于相互对立的观点的交锋;而“图说世象”更多地依靠图片的魅力,只是通过一张新 闻图片和一段简短的文字给出新闻由头,让民看后自行讨论。再来看络评论的汇集,在人民观点频道上属于言论 汇集性质的有这样一些子栏目:“人民日报言论库”、“报系言论”、“专题”、“评论员文集”、“友文集”。 其中既有对于单个新闻事件的评论汇集,又有单个人的评论汇集,还有其所依托的传统媒体的评论汇集。
网络新闻评论
介绍
目录
01 什么是络新闻评论
03 络言论的拓展
02 络新闻评论特点 04 言论频道新闻评论
什么是络新闻评论
络新闻评论分为专家评论、编辑评论和民评论,无疑最具互联特征的首推民的交互性评论。络新闻评论体现 了民的基本需求:一是“交流性”,互联提供了一个民交流的公共场所,大量意见和观点通过络媒介汇集、交换 和传播。二是“参与性”,民通过络传媒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络新闻评论处 于新闻评论和互联的交汇点,它在传统媒体评论内容和形态上异化出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