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概念
合集下载
2 数据通信基础

又称为延迟,是指一个分组从发送端开始发送到接收端接收 所需的时间。数据传输总的时延等于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 处理时延的总和。
2.4 数据交换方式
2.4.1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使用电路交换的通信意味着在通信的两个站之间 首先需要存在一条专用的通信通路。电话通信就是 线路交换的典型例子。
信息传输率Rb与码元传输率RB之间的关系为: Rb=RB*log2N 式中,N为码元的进制数。
3. 误码率
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正常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概率, 也称为“出错率”,常用Pe表示。Pe的定义公式如下:
ne Pe n
4. 时延(delay)
n为传输的二进制代 码总数,ne 表示接收
中传错的码元数。
2.2.2差错控制编码
2.2.2.1 奇偶校验码
基本原理:在需要传输的k位信息的尾部都加上1个冗余 校验位,构成一个带有校验位的码组,使码组中“1”的个数成 为偶数(称为偶校验)或奇数(称为奇校验),并把整个码 组一起发送出去。接收端在收到码组后,对码组中的每个码 元进行异或运算检查其中“1”的个数是否为偶数(偶校验)或 奇数(奇校验),如果检查通过就认为收到的数据正确,否 则认为出错。 奇偶校验法简单,易于实现,编码效率高,其编码效率为 R=k/(k+1),但它并不是一种十分安全可靠的检错方法。
2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系统
2.1.1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1. 信息
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事物属性和相互联系特 性的表征,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
2. 数据
数据通常被广义地理解为在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 输的二进制数字编码。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两类。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三、数据通信方式
宽带传输 借助频带传输,将链路容量分解成多个信道,每个信道可 以携带不同的信号,这就是宽带传输。 宽带传输中的所有信道都可以同时发送信号。 例:CATV、ISDN等。 基带和宽带的区别: ① 数据传输速率不同。基带数据传输速率通常在1Mb/s~ 2.5Mb/s;宽带数据传输速率通常在5Mb/s~10 Mb/。 ② 传输信号不同,基带传输数字信号,宽带传输模拟信号 ③ 宽带传输一定是采用频带传输技术。
二、数据通信的特性
信息速率: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单位bps,记为Rb 说明: 二进制的码元是0或1,一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为1b, 故RB=Rb N进制的码元携带的信息量为I=Log2N,故Rb= RB*Log2N 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 1Kbps=1×103bps 1Mbps=1×103Kbps 1Gbps=1×103Mbps
②
二、数据通信的特性
思考题:在数字传输系统中,码元速率为1200波特,数据速率 为4800bps,则信号取几种不同的状态?若要使得码元速率与数 据速率相等,则信号取几种状态?
二、数据通信的特性
误码率
由于噪声的干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差错,差错的多 少决定了数据通信的质量。 • 误码率Pe=发生差错的码元数/传输的总码元数 • 误比特率Pb=发生差错的比特数/传输的总比特数 说明: 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比特率低于10-6,若误比特率达 不到这个指标,可通过差错控制方法检错和纠错。
一、基本概念
信号: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形式 信源:通信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 信宿:接收信息的一端 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传输介质和相关设备) 噪声: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的干扰
信道 信源 信宿
噪声
数据通信基础

按照所用传输媒介和相关技术分类
有线通信 传输线缆 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
无线通信
电磁波
无线广播、无线电视、卫星通信
蜂窝无线通信 基站、PSTN结合 手机、移动通信
• 数据通信按照通信者的移动性分类
• 固定通信 • 移动通信
2、按允许通过的信号类型分类 (1)模拟信道 能够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称为模拟信道。一般 来说,各种传输媒体都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利用模 拟信道进行模拟信号传输的方式称为模拟传输。
数据通信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 数字比特流 模拟信号 公用电话网 调制解调器 源系统 传输系统 传输 系统 调制解调器 目的系统 PC 机 模拟信号 数字比特流 正文
正文
PC 机
输 入 信 息
源点
输 入 数 据
发送器
发送 的信号
接收 的信号
接收器 输 出 数 据
终点 输 出 信 息
二、 数据通信方式的分类
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
• 失真不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不严重)
• 失真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严重)
数据通信模型
• 信息是人类所创造的各种声、像、图、文形式的知识。 数据是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现形式。数据传输过程是将 信息从源站传到目标站。首先需要将信息用二进制代码 来表示,其次还要将二进制代码以一定的信号方式(如 电压、电流、脉冲等)来表示。然后将信号由信道进行 传输。到达接受方后,再根据这些信号恢复为数据代码, 从而使目标站得到源站发送端的信息。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有线通信 传输线缆 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
无线通信
电磁波
无线广播、无线电视、卫星通信
蜂窝无线通信 基站、PSTN结合 手机、移动通信
• 数据通信按照通信者的移动性分类
• 固定通信 • 移动通信
2、按允许通过的信号类型分类 (1)模拟信道 能够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称为模拟信道。一般 来说,各种传输媒体都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利用模 拟信道进行模拟信号传输的方式称为模拟传输。
数据通信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 数字比特流 模拟信号 公用电话网 调制解调器 源系统 传输系统 传输 系统 调制解调器 目的系统 PC 机 模拟信号 数字比特流 正文
正文
PC 机
输 入 信 息
源点
输 入 数 据
发送器
发送 的信号
接收 的信号
接收器 输 出 数 据
终点 输 出 信 息
二、 数据通信方式的分类
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
• 失真不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不严重)
• 失真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严重)
数据通信模型
• 信息是人类所创造的各种声、像、图、文形式的知识。 数据是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现形式。数据传输过程是将 信息从源站传到目标站。首先需要将信息用二进制代码 来表示,其次还要将二进制代码以一定的信号方式(如 电压、电流、脉冲等)来表示。然后将信号由信道进行 传输。到达接受方后,再根据这些信号恢复为数据代码, 从而使目标站得到源站发送端的信息。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数据通讯系统

1条传输介质 3个信道共享
信
源
MUX
信
DEMUX
宿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不同类型的信号在不同类型的信道上传输
情况:
数据:
数据
信号: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信道:模拟信道 数字信道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号经过变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再发送,这一过 程叫调制( Modulator ) ,这一变换器叫调制器。 模拟信号经过变换器转变为数字信号,这个过程称为 解调( Demodulator ),这个变换器称为解调器。 同时具备调制与解调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2 数据通信技术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 2.3 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 2.4 数据传输技术 2.5 数据编码技术 2.6 差错检验与校正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系统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 Data 数据是指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可以 被识别,也可以被描述。
2.2 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双绞线)
直通线的线序(最常用)
一端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一端T568B:白橙 /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2 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双绞线)
交叉线的线序(少用)
一端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一端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Modem
电话系统
Modem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重要的技术指标)
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是指信道上传输信息的速度。 两种表示方法:比特率和波特率。
5.数据通信网络与业务

Internet IP电话网关/关守
电话网 电话
终端设备
MCU
IP电话系统的组成
IP电话系统中,终端必须提供音频通信能力。 网关是IP网与其他网(如PSTN、ISDN)之间的
接口设备,完成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或其他 通信规程)之间的协议转换,支持多种电话线 路,完成语音压缩,并进行寻址、信令转换与 呼叫控制。 关守是网关的管理者,控制网关完成呼叫接续 过程。 支持系统主要包括认证中心、计费中心、网络 管理中心和业务管理中心。 多点控制单元(MCU)用以支持三点或更多点 之间的通话。
Internet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址资源存在枯竭的可能
带宽瓶颈直接影响用户使用 如何保障QoS Internet的安全保证 减少ISP成本和用户使用费用
Internet的发展
IP网将是新一代电信网络的基础。 IPv6技术 宽带接入技术 IP over ATM、IP over SDH、IP over DWDM 更稳妥的网络安全技术
呼叫中心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人工服务的热线电话。
第二代:主要起咨询作用,将用户的呼
叫转接到应答台或专家,开始建立起交 互式的语音应答系统。 第三代:以CTI技术为核心,将计算机网 络与通信网络结合起来。 第四代:基于Internet,支持多种信息源 的接入。
与Internet相结合的呼叫中心
第二节
Internet及其业务
Internet网的概念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
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从网 络通信技术的观点看,Internet是一个以 TCP/IP协议联结各个国家、部门、机构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从信息资源 的观点看,Internet是汇集各个部门、各 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供网上 用户共享的数据资源网。
数据通信的定义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基础
2.1 数据通信概述
5.码元与码字 (1)“码元”,或称为“码位”,是网络中传输 二进制数字的每一位的通称,是承载信息的基本信号 单位,其表现形式是数据有效值状态的脉冲信号。 (2)“码字”是由若干个码元序列表示的数据单 元代码。 6.数据包、数据帧和报文 在局域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 在IP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 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称之为报文。
2.信号 是数据的表示形式,或称为数据的电子编码、 电磁编码,它使数据能以适当的形式在介质上传输。 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基本形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 是指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可以连续取值的信号, 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4.数字信号 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基础
2.1 数据通信概述
数据通信的定义
所谓数据通信是指建立在特定通信协议的 基础上,利用各种数据传输技术,以实现在长 距离的通信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数据通信就是以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 术为基础的通信方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基础
2.1 数据通信概述
数据通信常用述语
1.数据 被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数据涉及事物形式, 而信息是指数据的内容和解释。数据通常分为模拟 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形式。
第2章数据讲义通信基础

基带传输在基本不改变数字数据信号波形的情况下直接传输 数字信号,具有速率高和误码率低等优点,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 被广泛采用。
23
2、频带传输:是指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
在计算机的远程通信中,现有的电话交换网属于模拟通信 信道,是不能直接传输原始的电脉冲信号的(也就是基带信号 了)。因此就需要利用频带传输,就是用基带脉冲对载波波形 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这些参量随基带脉冲变化,这就是调 制。经过调制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已调信号通过线路传输到 接收端,然后经过解调恢复为原始基带脉冲。这种频带传输不 仅克服了目前许多长途电话线路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缺点, 而且能实现多路复用的目的,从而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不过频带传输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设置调制解调器。
10
信道是传输数据经过的路径,是连接两个DTE的线路, 包括传输介质和有关设备。一条由通信介质构成的线路上通 常包含多个信道。
信号变换器:其作用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 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发送端的信号变换器可以是编码器或调 制器,接收端的信号变换器可以是译码器或解调器。
编码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将信源输出的信息变换后便于 在信道上传递,此为信源编码;二是将信息再根据一定规则 加入一些冗余码元,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识别信号,降低出 现差错的概率,此为信道编码。
因噪声而变形的数字信号被转发 由于数字传输要比依靠可变电压的模拟传输可靠得多,并 且数字发送几乎不受噪声影响。所以大部分网络仅限于使用数 字传输。
8
也有使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的情况:比如使用调制解调器连 接两个系统。在发送端,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 通过传输模拟信号的电话线传输;在接收端,调制解调器将数字 信号解调成模拟信号。Modem (调制解调器)是Modulator(调制)/ Demodulator(解调)。这个词反映数字3,2,1。按照8比特位 的扩展A S C I I编码(前面以0开头),下面的比特将被发送:
23
2、频带传输:是指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
在计算机的远程通信中,现有的电话交换网属于模拟通信 信道,是不能直接传输原始的电脉冲信号的(也就是基带信号 了)。因此就需要利用频带传输,就是用基带脉冲对载波波形 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这些参量随基带脉冲变化,这就是调 制。经过调制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已调信号通过线路传输到 接收端,然后经过解调恢复为原始基带脉冲。这种频带传输不 仅克服了目前许多长途电话线路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缺点, 而且能实现多路复用的目的,从而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不过频带传输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设置调制解调器。
10
信道是传输数据经过的路径,是连接两个DTE的线路, 包括传输介质和有关设备。一条由通信介质构成的线路上通 常包含多个信道。
信号变换器:其作用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 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发送端的信号变换器可以是编码器或调 制器,接收端的信号变换器可以是译码器或解调器。
编码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将信源输出的信息变换后便于 在信道上传递,此为信源编码;二是将信息再根据一定规则 加入一些冗余码元,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识别信号,降低出 现差错的概率,此为信道编码。
因噪声而变形的数字信号被转发 由于数字传输要比依靠可变电压的模拟传输可靠得多,并 且数字发送几乎不受噪声影响。所以大部分网络仅限于使用数 字传输。
8
也有使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的情况:比如使用调制解调器连 接两个系统。在发送端,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 通过传输模拟信号的电话线传输;在接收端,调制解调器将数字 信号解调成模拟信号。Modem (调制解调器)是Modulator(调制)/ Demodulator(解调)。这个词反映数字3,2,1。按照8比特位 的扩展A S C I I编码(前面以0开头),下面的比特将被发送:
2.1 __数据通信的概念

一次完整的数据通信过程常由五个阶段 建立通信线路
•
•
在这一阶段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物理线路。
通信双方建立同步联系,相互核对地址,使双方设备处于正确的 收发状态。 把要传送的数据,通过已建立的数据传输链路依次送到对方。
– 数据传输完毕后,双方通过通信控制信息确认此次通信结束,拆除链 路连接。
误比特率Pb:
误字符率Pw:
本
节
结
束
返
回
–
码元:指数据信号的单位,
又称为信号速率。
比特率:指每秒钟能传送的二进制位 数,单位为比特/秒(bps)。通常 将比特率作为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
比特率与波特率的关系: 设比特率为S,波特率为B,则 S=B·log2N (bps), N为码元状态数 根据奈奎斯特定律: Smax=2H·log2N (bps) 字符速率:消息速率(Rm)
2.1.1通信系统模型
2)双向模型
2.1.1通信系统模型
系统中信道是能进行两个方向信号传输的双向信道 数据终端设备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是 数据源和宿,DTE通常是一台计算机或终端,现在也可 以是I/O设备。ITU(国际电信联盟)所定义的DTE是数 字设备,它产生的是数字信号,也只能接收数字信号。 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Data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这是介于DTE和传输媒体之间的设备, 把DTE发出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为适于传输媒体传输的信 号形式,并将它发送到传输媒体上。反之,接收、转换、 送给DTE。 虽然DTE有较强的处理能力,但它一般要借助于DCE的 转换功能来实现数据的发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速率低的线路。(10~1500字符/秒)
同步传输
同步传输:以多个字符或者多个比特组合成的数据块
(帧)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同步字符标志起始和结束, 一帧一起发送。
以数据帧形式(无起始位和停止位)传送数据 一个字符紧接在另一个字符之后,字符间没有间隔。
分为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位)两种:
简单信号(正弦波): 时域和频域
含有直流分量的正弦信号
数字信号: 方波
研究表明:方波是一种复合信号
频谱与带宽
信号的频谱 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 信号的绝对带宽 信号的频谱宽度。 信号的带宽 信号频谱的某一窄小频带范围集中了信号的绝大部 分能量。这一频带称为“有效带宽”或者“带宽”。 信道带宽 —— 信道所能传送的频率范围。
面向字符:帧内数据由一组字符组成,以同步字符(SYN)
来标识一个帧的开始,适用于数据为字符类型的帧。 面向比特:帧内数据由一组比特组成,以特殊位序列 (7EH)作为帧(起始)标志来标识一个帧的开始,适用 于任意数据类型的帧。
同步传输的帧格式示例
帧起始 8bit 控制信息 m 数据 0 - n 校验和 8-32 帧结束 8bit
必须一致。 数据通信中同步问题十分关键。发送端一位一位地把信息通 过介质发往接收端,接收端必须识别信息的开始和结束,而 且必须知道每一位的持续时间。只有这样,接收端才能从传 输线路上正确地取出被传送的数据。 所用技术: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几个1? 1 1
0
0 0
0
0
异步传输
异步传输
: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传输,用起始 信号(或起始位)和终止信号(或结束位)来限 定每个字符,一个字符同步一次。 把信息分成一个个“字符” 进行数据传输。 每个字符包括的数据可以是5,6,7,8位等 (如一个7位的ASCII字符),数据后可再加一 位奇偶校验位。 以一个起始位(起始比特)表示字符开始 (通常是一个“0”),用一个停止位(停止比 特)表示字符结束(通常 “1”,可以取1位, 1.5位或2位)。
带 宽
传输媒体的带宽
任何传输媒体都只能传输某些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即具 有一个有限的带宽。 如果媒体带宽小于信号的有效带宽,接收将会失真。
信道带宽 > 信号带宽 信道带宽 < 信号带宽
信号才能顺利通过 信号不能顺利通过
关于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可以分解成无限个被称为“谐波”的简单正弦波, 每个谐波具有不同的振幅、频率和相位。这意味着我们通 过某个传输媒体发送一个数字信号时,可以看作是在发送 无限个简单信号。为了确保接收时的数字信号无失真,所 有谐波必须能“忠实地”通过传输媒介传送。 如果某些谐波不能传输成功,接收的信号就会失真。而现 有的传输媒体都不能实现全频率范围的传输,所以传输失 真总是存在。 并非谬论——数字信号不可能无失真传输 虽然数字信号的频谱包含了无限个具有不同振幅的频率分 量,如果我们能够传送那些大振幅的频率分量,仍可保证 在接收时重新生成合适精度的数字信号。
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串行通信方式:数据流动方向 单工通信:数据单向传输(无线电广播) 半双工:数据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在同一时刻双向传输 (对讲机) 全双工:数据可同时双向传输(电话)
三种不同的通信方式的比较
数字数据传输形式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同步:收发双方比特的定时关系(传输速率、持续时间和间隔等)
起始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校验 终止 终止 位 位0 位1 位2 位3 位4 位5 位6 位 位 位
字符1 任意间隔
字符2
字符3
字符4
任意间隔
任意间隔
异步传输示意图
接收方检测到一个起始位(起始比特)时,就启动一个时钟, 并对随后到来的比特进行计数。在接收完n个比特后,接收 方开始寻找停止位(停止比特)。当检测到停止比特时,接收 方将在下一个起始位到达前忽略所接收到的所有脉冲信号。
同步传输示意图
使用“前文”(preamble,前同步码)和“后 文”(postamble,后同步码) 来标识数据块(帧)的起 始位置 附加的传输开销小,在大数据块情况下传输效率高于异 步传输
同步方式的特点
开销少,传输效率高于异步方式,适合于高速 数据通信; 异步方式传输时,一个错误只影响一个字符的 正确接收,而同步方式传输时,一个错误会破 坏整个数据块的正确性,即整个数据块要重传。 注意:在面向位的同步方式中,数据块不是作 为字符来处理,而是作为位流来处理。
数字信号:是一系列的电脉冲,时间上离散,仅包含有限数目的预 定值(b—脉冲波)
周期信号:信号由不断重复的固定模式组成(如正弦波)
t T 周期信号 T
t
T
T
T
T
频率
频率是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率。如果一个信号的值在极短 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它就是高频率。如果一个信号的值 在长时间内才发生变化,它就是低频率。 两个极端: 如果一个信号永不发生变化,它的频率是0。 如果一个信号在瞬时发生变化,它的频率是无穷大。
研究电磁信号的方法 时域: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时间的函数) 每个信号在不同时刻的幅值或能量,S(t) 频域:信号中频率分量的组成情况(频率的函数) 每个信号在不同频率的幅值或能量,S(f)
信息→数据→信号→在介质上传输→信号→数据→信息 通信系统任务
信号按时域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时间上连续,包含无穷多个值 (a—正弦波)
二、数据通信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任何一个通信系统都可以抽象为以下模型:
信源 编码 调制 信道 解调 解码 信宿
噪声
信道
传送信号的通路。
模拟信道 : 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
信道
数字信道 : 传输数字信号的信道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可在模拟信道上传送 可在数字信道上传送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产生要传输的电信号(这个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发送设备(编码器+变换器):将信源产生的信号变换为适 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最常见的变换方式是正弦调制。经 正弦调制后的信号称为频带信号。 信道: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信道有两种类型:有线信道 (双绞线、光纤等);无线信道(微波、红外等)。 接收设备(反变换器+译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反变 换,从存在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无误地恢复出原基带信号。 信宿:信息传送的终点。
同步位模式(一个或多个) SYN SYN A B
可变长度的位数据块 … … X SYN
同步字符(一个或多个)
可变长度的字符数据块
典型的面向字符的同步通信规程有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通信
规程(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BS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 是典型的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规程。
三、数据通信方式
数据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字符编码的各位(比特)同时传输 传输速度快:一位(比特)时间内可传输一个字符; 通信成本高:每位传输要求一个单独的信道支持; 不支持长距离传输:一般不适合用于网络传输
串行通信:将组成字符的各位串行地发往线路 传输速度较低:一次一位; 通信成本较低:只需一个信道; 支持长距离传输:目前的计算机网络。
帧的开头是8个比特长的被称为“帧标志”的前同步码。 后同步码则使用同样的标志。接收设备找到标志时便确 定了帧起始位置。跟在标志后面的是某些控制字段,再后 面是数据字段(大部份协议的数据字段长度不固定), 然后 是其他的控制字段,最后又是帧标志。
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帧格式
01111110 01111110 A B … … X 01111110
频域图:连续
频域图
频域图
单方波脉冲频域图
模拟信号: 正弦波
最基本的周期模拟信号,可用三个参数表示—— 峰值振幅 (A) 信号强度之峰值 单位:伏特 频率(f) 信号变化的速率 单位:赫芝 (Hz) 周期 T = 1/f 相位() 不同时间点相对位置 正弦波可用下式表示 s(t) = A sin(2πf t + )
频率为0
频率为∞
频域的概念
傅里叶分析表明:任何电磁信号都可以看做是由 不同频率成分组成,即由一组不同振幅、频率和 相位的正弦波构造而成(叠加)。其关系可用频 域图表示。 任何一个周期信号都分解成一组不同频率的正弦 波(叠加)。 频域图:离散
任何非周期信号则可分解成无限个连续频率的 正弦波(叠加) 。
异步传输的特点
起始和停止位兼作线路两端的同步时钟,不再需要额外时 钟同步;
每个新字符开始时,接收方设备就重新启动同步。 不传输时发送方按约定送出一连串的“1”(空闲位)。 接收方根据“1”-“0”的跳变来识别一个新字符的开始。 字符之间可以有不定的间隔。 每个字符需要2至3个比特的额外开销 (约20%)。 简单而且便宜,适合于互相间隔较大的数据传输(如 键盘输入或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以及对数
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
失真不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入信号波形
失真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不严重)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严重)
•数据率(数据传输率、比特率):每秒传输多少二进制代码的 位数。单位:位/秒,记作b/s或bps •对任何传输媒体,传输带宽越大,成本越高。 • 如果数字信号的数据率是W bps,只要带宽达到2W Hz (甚 至更窄一点)就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正确性。
同步传输
同步传输:以多个字符或者多个比特组合成的数据块
(帧)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同步字符标志起始和结束, 一帧一起发送。
以数据帧形式(无起始位和停止位)传送数据 一个字符紧接在另一个字符之后,字符间没有间隔。
分为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位)两种:
简单信号(正弦波): 时域和频域
含有直流分量的正弦信号
数字信号: 方波
研究表明:方波是一种复合信号
频谱与带宽
信号的频谱 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 信号的绝对带宽 信号的频谱宽度。 信号的带宽 信号频谱的某一窄小频带范围集中了信号的绝大部 分能量。这一频带称为“有效带宽”或者“带宽”。 信道带宽 —— 信道所能传送的频率范围。
面向字符:帧内数据由一组字符组成,以同步字符(SYN)
来标识一个帧的开始,适用于数据为字符类型的帧。 面向比特:帧内数据由一组比特组成,以特殊位序列 (7EH)作为帧(起始)标志来标识一个帧的开始,适用 于任意数据类型的帧。
同步传输的帧格式示例
帧起始 8bit 控制信息 m 数据 0 - n 校验和 8-32 帧结束 8bit
必须一致。 数据通信中同步问题十分关键。发送端一位一位地把信息通 过介质发往接收端,接收端必须识别信息的开始和结束,而 且必须知道每一位的持续时间。只有这样,接收端才能从传 输线路上正确地取出被传送的数据。 所用技术: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几个1? 1 1
0
0 0
0
0
异步传输
异步传输
: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传输,用起始 信号(或起始位)和终止信号(或结束位)来限 定每个字符,一个字符同步一次。 把信息分成一个个“字符” 进行数据传输。 每个字符包括的数据可以是5,6,7,8位等 (如一个7位的ASCII字符),数据后可再加一 位奇偶校验位。 以一个起始位(起始比特)表示字符开始 (通常是一个“0”),用一个停止位(停止比 特)表示字符结束(通常 “1”,可以取1位, 1.5位或2位)。
带 宽
传输媒体的带宽
任何传输媒体都只能传输某些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即具 有一个有限的带宽。 如果媒体带宽小于信号的有效带宽,接收将会失真。
信道带宽 > 信号带宽 信道带宽 < 信号带宽
信号才能顺利通过 信号不能顺利通过
关于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可以分解成无限个被称为“谐波”的简单正弦波, 每个谐波具有不同的振幅、频率和相位。这意味着我们通 过某个传输媒体发送一个数字信号时,可以看作是在发送 无限个简单信号。为了确保接收时的数字信号无失真,所 有谐波必须能“忠实地”通过传输媒介传送。 如果某些谐波不能传输成功,接收的信号就会失真。而现 有的传输媒体都不能实现全频率范围的传输,所以传输失 真总是存在。 并非谬论——数字信号不可能无失真传输 虽然数字信号的频谱包含了无限个具有不同振幅的频率分 量,如果我们能够传送那些大振幅的频率分量,仍可保证 在接收时重新生成合适精度的数字信号。
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串行通信方式:数据流动方向 单工通信:数据单向传输(无线电广播) 半双工:数据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在同一时刻双向传输 (对讲机) 全双工:数据可同时双向传输(电话)
三种不同的通信方式的比较
数字数据传输形式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同步:收发双方比特的定时关系(传输速率、持续时间和间隔等)
起始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校验 终止 终止 位 位0 位1 位2 位3 位4 位5 位6 位 位 位
字符1 任意间隔
字符2
字符3
字符4
任意间隔
任意间隔
异步传输示意图
接收方检测到一个起始位(起始比特)时,就启动一个时钟, 并对随后到来的比特进行计数。在接收完n个比特后,接收 方开始寻找停止位(停止比特)。当检测到停止比特时,接收 方将在下一个起始位到达前忽略所接收到的所有脉冲信号。
同步传输示意图
使用“前文”(preamble,前同步码)和“后 文”(postamble,后同步码) 来标识数据块(帧)的起 始位置 附加的传输开销小,在大数据块情况下传输效率高于异 步传输
同步方式的特点
开销少,传输效率高于异步方式,适合于高速 数据通信; 异步方式传输时,一个错误只影响一个字符的 正确接收,而同步方式传输时,一个错误会破 坏整个数据块的正确性,即整个数据块要重传。 注意:在面向位的同步方式中,数据块不是作 为字符来处理,而是作为位流来处理。
数字信号:是一系列的电脉冲,时间上离散,仅包含有限数目的预 定值(b—脉冲波)
周期信号:信号由不断重复的固定模式组成(如正弦波)
t T 周期信号 T
t
T
T
T
T
频率
频率是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率。如果一个信号的值在极短 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它就是高频率。如果一个信号的值 在长时间内才发生变化,它就是低频率。 两个极端: 如果一个信号永不发生变化,它的频率是0。 如果一个信号在瞬时发生变化,它的频率是无穷大。
研究电磁信号的方法 时域: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时间的函数) 每个信号在不同时刻的幅值或能量,S(t) 频域:信号中频率分量的组成情况(频率的函数) 每个信号在不同频率的幅值或能量,S(f)
信息→数据→信号→在介质上传输→信号→数据→信息 通信系统任务
信号按时域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时间上连续,包含无穷多个值 (a—正弦波)
二、数据通信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任何一个通信系统都可以抽象为以下模型:
信源 编码 调制 信道 解调 解码 信宿
噪声
信道
传送信号的通路。
模拟信道 : 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
信道
数字信道 : 传输数字信号的信道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可在模拟信道上传送 可在数字信道上传送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产生要传输的电信号(这个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发送设备(编码器+变换器):将信源产生的信号变换为适 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最常见的变换方式是正弦调制。经 正弦调制后的信号称为频带信号。 信道: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信道有两种类型:有线信道 (双绞线、光纤等);无线信道(微波、红外等)。 接收设备(反变换器+译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反变 换,从存在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无误地恢复出原基带信号。 信宿:信息传送的终点。
同步位模式(一个或多个) SYN SYN A B
可变长度的位数据块 … … X SYN
同步字符(一个或多个)
可变长度的字符数据块
典型的面向字符的同步通信规程有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通信
规程(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BS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 是典型的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规程。
三、数据通信方式
数据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字符编码的各位(比特)同时传输 传输速度快:一位(比特)时间内可传输一个字符; 通信成本高:每位传输要求一个单独的信道支持; 不支持长距离传输:一般不适合用于网络传输
串行通信:将组成字符的各位串行地发往线路 传输速度较低:一次一位; 通信成本较低:只需一个信道; 支持长距离传输:目前的计算机网络。
帧的开头是8个比特长的被称为“帧标志”的前同步码。 后同步码则使用同样的标志。接收设备找到标志时便确 定了帧起始位置。跟在标志后面的是某些控制字段,再后 面是数据字段(大部份协议的数据字段长度不固定), 然后 是其他的控制字段,最后又是帧标志。
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帧格式
01111110 01111110 A B … … X 01111110
频域图:连续
频域图
频域图
单方波脉冲频域图
模拟信号: 正弦波
最基本的周期模拟信号,可用三个参数表示—— 峰值振幅 (A) 信号强度之峰值 单位:伏特 频率(f) 信号变化的速率 单位:赫芝 (Hz) 周期 T = 1/f 相位() 不同时间点相对位置 正弦波可用下式表示 s(t) = A sin(2πf t + )
频率为0
频率为∞
频域的概念
傅里叶分析表明:任何电磁信号都可以看做是由 不同频率成分组成,即由一组不同振幅、频率和 相位的正弦波构造而成(叠加)。其关系可用频 域图表示。 任何一个周期信号都分解成一组不同频率的正弦 波(叠加)。 频域图:离散
任何非周期信号则可分解成无限个连续频率的 正弦波(叠加) 。
异步传输的特点
起始和停止位兼作线路两端的同步时钟,不再需要额外时 钟同步;
每个新字符开始时,接收方设备就重新启动同步。 不传输时发送方按约定送出一连串的“1”(空闲位)。 接收方根据“1”-“0”的跳变来识别一个新字符的开始。 字符之间可以有不定的间隔。 每个字符需要2至3个比特的额外开销 (约20%)。 简单而且便宜,适合于互相间隔较大的数据传输(如 键盘输入或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以及对数
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
失真不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入信号波形
失真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不严重)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严重)
•数据率(数据传输率、比特率):每秒传输多少二进制代码的 位数。单位:位/秒,记作b/s或bps •对任何传输媒体,传输带宽越大,成本越高。 • 如果数字信号的数据率是W bps,只要带宽达到2W Hz (甚 至更窄一点)就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