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数据通信网络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02数据通信基础

02数据通信基础
• 2.数据: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够被识别,也 可以被描述。数据有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之分。模拟数据是指用来描述 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量的数据,例 如:温度、声音、压力等都是连续 即离散 值的数据,如文本信息和整数数列等。
• (3)全双工通信方式:通信双方可以同时进行双向的信息传输,通信的双 方必须都具有同时发送和接收的能力,并且需要两个信道分别传送两个 方向的信号。应用于计算机之间。
考点分析:数据传输的方式
• 数据传输方式依其数据在传输线上原样不变地传输还是调制变样后再传 输,可分为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等方式。
• 信道按使用权限可分为专业信道和共用信道;接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 信道、无线信道和卫星信道;按传输信号的种类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 字信道等。
• 5.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它的值为信 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效率之差。带宽越大,所能达到的传 输速率就越大,所以信道的带宽是衡量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 若一条传输线路可以接受600~2000 Hz的频率,则该传输线的带宽是 1400 Hz(2000~600 Hz)。普通电话线路的带宽一般为3000 Hz。
• (3)宽带传输:在同一信道上,宽带传输系统是可以进行数字信息和模拟 信息服务的。计算机局域网采用的数据传输系统有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两种方式,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传输速率不同
考点分析:数据交换技术
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技术(又称线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是在电话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传统交换技术,即在两个工 作站之间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 基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建立连接(信道建立)、传输数据、拆除连接 (释放信道)。适合远距离成批传输数据。 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点是实时性好,由于信道专用,通信速率较高;缺点是 线路利用率低,不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线路组成链路,通信的双方必须同时 工作。

数据通信基础认知—数据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基础认知—数据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网孔型(互联型)
网孔型拓扑是指网络节点之间至少 存在两条不同的物理连接的非环型 拓扑。若所有节点两两之间都有直 接的物理连接,则称为理想的网孔 型(全互联结构)。 特点:与其他拓扑相比,网孔型拓 扑的可靠性最高,但其结构复杂, 相关的控制和管理也相当复杂。 用于数据通信网络的核心层组网
课后练习
数据通信网由节点、链路、数据、协议构成 数据通信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
城域网
Internet骨干网
电信级Hale Waihona Puke 务骨干网骨干网业务分离
PE
核心层 汇聚层
IDC
汇聚路由器
接入层
BAS
BAS
接入网 双绞线 个人用户
IP DSLAM 以太网
核心路由器
骨干网ASBRP
NGN
3G IP专线
城域网ASBR
综合业务
MPL S
接入、承 载、传送
VPN
PE业务识
别、区分
BAS AR/PEBASAR/PE BASAR/RE BAS AR服/PE务
数据通信网的 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分布在 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工作 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 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 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 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组成四要素
节点 通信设备 链路 通信介质或传输网络 数据 消息的数字化呈现形式 协议 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
网、广域网 数据通信网的典型拓扑结构4种,分别为总线
型、环形、星型、网孔型
你好
Hello
A
B
语言不通,无法沟通。
最近可好?
挺好挺好!

简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简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简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数据通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使得信息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交流和共享。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信号、通信介质和协议。

首先,数据是信息的表示形式,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等。

数据通信通过将这些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实现信息交流与传递。

其次,信号是用来传输数据的载体。

在数字通信中,信号通常以二进制形式表示,即0和1。

这些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介质传输,如传统的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通信介质是数据传输的媒介。

它可以是有线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也可以是无线介质,如无线电波、红外线或卫星信号。

不同的通信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

最后,协议是数据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速率、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

数据通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可靠性:数据通信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信息能够正确地被接收方接收和解读。

2. 实时性:某些应用场景需要数据实时传输和处理,如在线视频和网络游戏。

数据通信需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和低延迟,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3. 可扩展性:现代网络应用越来越多,数据通信需要支持大规模的用户并发访问和数据交换。

4. 安全性:随着网络犯罪的增加,数据通信需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如加密、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等,以保护数据和用户的隐私。

总之,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信号、通信介质和协议,它们相互配合完成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数据通信具有可靠性、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不断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

对于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我们不仅需要对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信源和接收信息的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了解数据通信系统中信息、数据、信号、信道等一些基本概念。

1.信息信息是人对客观物质的反映,既可以是对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部分或全部特性的描述,也可以是客观物质与外部事物的联系。

信息有多种存在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等。

2.数据数据是对客观物质未经加工处理的原始素材,如图形符号、字母、数字等。

数据是装载信息的实体,而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数据包括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表现形式,其中模拟数据采用连续值,如声音的强度、光的强度都是连续变化;而数字数据采用离散值等。

3.信号信号是指数据的电磁编码或电编码。

它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数字信号则是一串电压脉冲序列。

如图3-1所示。

数字信号波形模拟信号波形图3-1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4.信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由传输介质及相应的附属设备组成。

信号只有通过信道传输,才能够从信源到达信宿。

同一条传输介质上可以同时存在多条信号通道,即一条传输线路上可以有多个信道,实现数据传输。

例如,一条光缆可以包含上千个电话信道,供几千人同时通话。

信道的性能决定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而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影响信道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可传输的信号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以Hz为单位。

在通信系统中,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带宽,并且只能够安全传输其带宽范围之内的信号。

如图3-2所示,为不同传输介质的带宽对应关系。

f(Hz)0123456789101112f(Hz)波段图3-2 不同传输介质的传输带宽● 信道容量信道容量是指信道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性能的极限。

在信道中传输数据,若数据传输速率大于信道容量时,数据传输在该信道上无法实现;若数据传输速率小于信道容量时,数据便可在该信道上安全传输。

网络基础与数据通信基础

网络基础与数据通信基础

这种信号的自变量用整数表示,因变量用
有限数字中的一个数字来表示。在计算机中
,数字信号的大小常用有限位的二进制数表
示。数字信号难实现,难干扰。
网络通信基础
调制、解调、载波调制、编码
1:调制技术 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实现技术:ASK,FSK,PSK,DPSK
不同调制技术,码元种类不同。1个码元就是一个 脉冲信号,一个脉冲信号有可能携带1bit、2bit、 4bit等数据量。 1bit码元种类为2(0、1) 2bit码元种类为4(00、01、10、11),依次类推。
网络通信基础
应用型编码: 1 曼彻斯特编码: 用低到高的电平转换表示0,用高到低的电平转换表 示1,常用于以太网。降0升1(降1升0),编码效率 50%。 2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在曼彻斯特编码的基础上加上 了翻转特性,遇1翻转,遇0不变,常用于令牌环网。 编码效率50%。
网络通信基础
网络通信基础
(4)mB/nB编码:就是将m位编码成n波特,相对于 曼彻斯特编码,效率高。 4B/5B:编码效率80%,用于百兆快速以太网 8B/10B:编码效率80%,用于千兆以太网 64B/66B:编码效率97%,用于万兆以太网
网络基础与数据通信基础
课程目录
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2: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模型 3:网络通信基本单位 4:网络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的许多的分 散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遵从一定的协议用软件实现 资源共享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组成分为硬件、软件、协 议三部分。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 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模型
网络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形、网状型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4.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的三个要素:信源、信宿和信道
信源:一次通信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
信宿:一次通信中接收信息的一端 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传送信息的通道,以通信线路为物质基础
2022/4/6 2022/4/6
第五页,共五5十三页。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 数据传输系统(通信子网)的组成:
传输线路:信息的传输路径(包括传输介质和中继设备)
传输介质:有线的(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等),无线 的(微波、无线电、红外线等)
中继设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有衰减,每隔一定距离需要对 传输信号放大、恢复信号幅度和相位后继续传送
调制解调器
表示。 ➢ 当传输的信号速率超过信道的最大信号速率时,就会产生失真。
➢ 信道容量是衡量一个信道传输数字信号能力的重要参数。
“带宽”同“速率”之间关系如何?
由于信道带宽总是有限的,以及信道干扰的存在,信道的数据 传输速率总会有一个上限,并且和带宽有相应关系。
2022/4/6 2022/4/6
22 第二十二页,共五22十三页。
频带,单位用赫兹(Hz)表示。 信道带宽是由信道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例如,电话线路的频率
范围在300~3400Hz,则它的信道带宽300~3400Hz ;
2022/4/6 2022/4/6
21 第二十一页,共2五1十三页。
2.2 信道及其主要特征
2.信道容量(信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
➢ 单位时间内信道上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数,用每秒比特数(bps)
0 100 10 1 A B
码元 信息比特

网络通讯概述

网络通讯概述
公共网、专用网、增值网、虚拟专用网
按服务方式
对等网和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网络的类型(按覆盖范围分)
局域网(LAN)
传输距离10公里以内。 组织内部建立的,用于组织内部资源的共享
与信息的交换。 通常用于一幢建筑物或几个相邻建筑内 数据传输率 10--100mbps
网络的类型(按覆盖范围分)
二、传输介质(续)
同轴电缆
结构
导线、绝缘层、屏蔽层、保护罩
特点
成本高、速度快、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
分为两类
75Ω 宽带电缆:黄色、粗、高速数字信号和模拟 信号、频率范围300Hz-400MHz
50Ω 基带电缆:黑色、细、只适用数字信号、数 据率10Mbps
二、传输介质(续)
光纤电缆
集线器
多口的中继器,作为中心节点来连接多条传输线 路
普通型集线器 单模块设备,价格便宜
可叠加组合型集线器 可组合、可扩充的结构。 使用专用电缆将若干个分立集线器组合成一个逻 辑整体,成为一个拥有多个接口的集线器。
智能型集线器 具有高性能、灵活配置和容错的 特点,通过灵活配置来平衡网络的负荷,从而提 高网络的吞吐率。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是发送者将信息传送至一个或多个 接收者的一个过程。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是通信领域中特殊的一类,传 送的信息称为数据或电文。
通信的实现需要信源、传输媒介和接收 机
信源:产生数据,并将其置于媒介上。 媒介:把数据携带到接收机。 接收机:接收文电。
三个基本元素缺一不可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续)
传输方法
1 0

0 1
并行传输 源
01 0
接 收 机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

10010011 串 行 源 DTE 信号地
速度低,成本低, 目的 远程通信中常用 DTE 需解决位同步问题
通信方式
1.并行通信方式
在并行数据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例如8 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发 送设备将8个数据位通过8条数据线传送 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 接收设备可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做 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 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通信通常以并行方 式进行。并行的数据传送线也叫总线,如 并行传送8位数据就叫8位总线,并行传送 16位数据就叫16位总线。
考点一:信息、数据的基本概念
2、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相对性 (3)时效 (4)可共享 (5)可传递 (6)客观性 (7)可处理性 (8)真伪性
考点一:信息、数据的基本概念
3、常见术语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
3C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的合称。
2.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表征一个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也用位/秒 (bps)。 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区别: 信道容量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 能力的极限。 数据传输速率则表示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
(就像公路上的最大限速值与汽车实际速度之间的关系一样, 它们虽然采用相同的单位;但表征的是不同的含义。)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
3.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 性的指标。 它定义为二进制数据位传输时出错的概率。
通信方式 通信有两种基本方式:即串行方式和并行方式
0 并 1 行 2 3 : : n-1 信号地
0 0 1 0 1 1
0 1 2 3 : : n-1 信号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rts,stops session. Maintains order.
5 4 3 2 1
RPC , SQL NetBios names…etc
TCP ,UDP ,SPX IP ,IPX , Apple Talk DDP 802.3/802.2 , HDLC …etc EIA/TIA -232 , V.35 …etc
Presentation Layer
Usually part of the OS and is responsible for formatting data Encrypt and translate received packets Format
Application Layer
Interface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Provides network services to the user Shared
•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Network Layer
Organizing messages into logical groups called datagram packets Routing datagram packets to their correct destinations Connectionless services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s
Required Network Elements
Three basic elements in Networking
Something to share--Network Services A pathway of contacting others--Transmission media Rules for communication--Protocol
Ensures delivery of entire file or message.
Routes packets to LANs and WANs based on network address. Transmits frames from node to node based on station address. Passes information in bits across the connection medium.
Network Services
File Services
File transfer, file storage and data migration, File update synchronization
Print services
Share printers, queue print jobs
LC connector
Connectivity Devices
Network connectivity devices
Transmission media connectors Network Interface Card Modems Repeaters Hubs Bridges Switches
Transport Layer
Provide end-to-end control and error-checking to determine if all the packets have arrived Reliability
Session Layer
Connection services includ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aintenance, and tear-down End-nodes exchange messages and agree to certain conne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beginning sequence numbers and number of outstanding messages allowed Dialog
Message services
E-mail, workgroup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 services
Run software for network clients Share processing power
Database services
Provide server-based database storage & retrieval function Replication
Wide area network (WAN)
LAN
LAN
WAN Interconnect LANs Router Kbps ~ Mbps Router Modem (33.6/56 kbps), X.25 (56 Kbps), Frame Relay (1.544 Mbps), T1 / E1 (1.544 Mbps), T3 / E3 (45 Mbps), ISDN 2B1D (64K),ATM (25 ~ 622 Mbps)
Layer 2
3 bits
Prioritys
VLAN ID Version
IP Packet Format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Network Classification
Local area network (LAN)
File Server+Print Server Printer ( Printer buffer)
Small group of connected computers HD( Queued ) <10Km Mbps ~ Gbps Ethernet (10Mbps), Fast Ethernet (100 Mbps), Gigabit Ethernet (1000Mbps)
OSI Layer Mapping
7 Bytes 1 Byte SFD Data 12 Bytes IPG
Layer 1
Preamble
bits Frame (64-1522 Bytes)
802.1Q VLAN tagging 6 Bytes Destination Address 6 Bytes Source Address 2B 8100 2B TCI 2B L/T 46-1500 Bytes Data Pad 4 Bytes FCS
Network Services
Network services are provided by numerous combinations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Service providers and requestors
Servers--Only provide services Clients-- Only request services Peers--Both
Internetwork connectivity devices
Routers Brouters CSU/DSUs
Protocol
Rules are requir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er network devices Specific communication rules and rule sets are called protocols
Transmission Media
A method or pathway for contacting each other Cable media( twisted pair, coaxial, fiber optic cable)
RJ45 connector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e (UTP)
OSI Reference Model
Application Process
Application Process
Application Presentation Sess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DL N T S P
A
D
Application Presentation Sess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Layer 4
TCP Segment Format
Destination Port 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e Number U A P R S F Reserved R C S S Y I Window G K H T N N Checksum Urgent Pointer Options Padding Data ... Source Port
Media access methods and logical topologies Addressing
Data Link Sub-layer
Frame synchronization Connection services
• Connectionless • Non-reliable
Error control
Data Link Layer
Organizes bits into logical groups called frames Control information lik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addresses, frame length,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upper layer protocols is added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header Frame MAC Sub-lay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