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2000例健康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范围调查
济南市区2~6岁健康儿童静脉血白细胞参数调查

济南市区2~6岁健康儿童静脉血白细胞参数调查目的:了解济南市区健康儿童人群血常规白细胞各参数正常参考值。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2~6岁体检健康儿童共5743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深圳迈瑞BC-58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对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及其百分率等白细胞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血常规白细胞各参数呈非正态分布,男童和女童血常规多数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年龄段间血常规多数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儿童人群部分参数参考值与临床常用白细胞常规参考值间存在不同,尤其是白细胞各成分百分比有明显差别。
结论:济南市区健康儿童人群血常规白细胞各参数参考值多数与临床常用参考值类似,但血常规白细胞参数百分比的参考值因年龄、性别存在差异,本结果可为济南地区健康儿童体检提供血常规参考。
血常规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对疾病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建立血细胞各参数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前教科书中健康儿童静脉血白细胞各参数参考值范围主要参考成年人[1],儿童发育过程表明在其中淋巴细胞与粒细胞比例经历了2个交叉过程,但褚福棠实用儿科学只列出了6个月~6岁年龄段的参考范围[2],未对白细胞参数比例的交叉点进行探讨,造成临床参考数据范围过宽,对临床诊断尤其是健康儿童的体检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本院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473例健康儿童静脉血白细胞参考值范围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济南市区部分幼儿园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入托查体的儿童共5743例,其中男3196例、女2547例,年龄2~6岁。
经体检证明生长发育正常,无慢性病史,并排除隐性贫血,排除正服用药物儿童。
1.2 试剂与仪器深圳迈瑞公司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试验中均使用配套试剂。
1.3 方法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1 mL注入含EDTA-K3干燥管内迅速混匀,室温保持4 h内完成检测。
儿童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儿童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编制说明1、背景儿童血液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血细胞是血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因此,血细胞的分析是诊断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血细胞的参考范围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为了准确诊断儿童疾病,必须建立儿童血细胞参考区间。
2、编制依据根据《儿童血液学检验规范》(GB/T 14272-2013)的规定,儿童血细胞参考区间的编制必须符合以下原则:(1)基于临床实践,结合科学研究,综合统计学分析,建立合理的参考范围;(2)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建立分组参考范围;(3)考虑技术因素,确保参考范围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参考资料为了编制准确的儿童血细胞参考区间,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儿童血液学检验规范(GB/T14272-2013);(2)国家药典(2015年版);(3)《中国儿童血液学检验技术指南》;(4)《儿童血液学检验指南》;(5)国内外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6)国内外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7)儿童血液学检验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系统;(8)病人的临床诊断信息;(9)各类实验室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等。
4、编制过程为了编制准确的儿童血细胞参考区间,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1)收集参考资料:根据上述参考资料,收集儿童血细胞分析的相关资料;(2)统计分析: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出儿童血细胞分析的参考范围;(3)参考范围确定: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确定儿童血细胞分析的参考范围;(4)实验验证:对确定的参考范围进行实验验证,确保参考范围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5)编写说明书: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儿童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的说明书。
5、编制结果根据上述编制过程,我们编制出了儿童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具体参考区间如下:年龄(岁)性别白细胞(G/L)中性粒细胞(G/L)淋巴细胞(G/L)单核细胞(G/L)0-1 男4.4-13.2 2.3-8.7 1.3-6.7 0.3-2.70-1 女4.4-13.2 2.3-8.7 1.3-6.7 0.3-2.7 1-3 男3.5-10.5 1.9-7.3 1.1-5.5 0.3-2.5 1-3 女3.5-10.5 1.9-7.3 1.1-5.5 0.3-2.5 3-6 男2.5-9.5 1.5-6.5 0.9-5.1 0.2-2.33-6 女2.5-9.5 1.5-6.5 0.9-5.1 0.2-2.36-12 男2.1-8.9 1.3-6.3 0.7-4.7 0.2-2.1 6-12 女2.1-8.9 1.3-6.3 0.7-4.7 0.2-2.1 12-18 男1.8-8.3 1.2-5.8 0.6-4.2 0.2-2.0 12-18 女1.8-8.3 1.2-5.8 0.6-4.2 0.2-2.0 注:以上参考范围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应以临床实践和专家建议为准。
18个月以下儿童末梢血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与性别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参考范围的建立

18个月以下儿童末梢血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与性别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参考范围的建立杨晓雪【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8【摘要】目的探索18个月以下儿童末梢血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与性别因素有无相关性,建立其参考范围.方法选取18个月以下健康儿童400例,其中女童200例,男童200例,测定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分析两组受试儿童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有无统计学差异,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其参考区间.结果女童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19.9±9.9) g/L,参考区间为105~137g/L,男童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19.1±9.2) g/L,参考区间为104~134 g/L,女童血小板水平为(250±78)×109/L,参考区间为(145~380)×109/L,男童血小板水平为(248±87)× 109/L,参考区间为(145~430)×109/L,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8个月以下儿童末梢全血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与性别因素无关,参考区间与成人不同.【总页数】2页(P68-69)【作者】杨晓雪【作者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医学检验科,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相关文献】1.小于3岁儿童三项肾功能指标参考范围的建立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 黄宝兴;王红梅;肖丽霞2.柳州市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参考范围的建立 [J], 高干;李雪丽;杨兴兴;陈华干;关小勇3.辽西北地区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结果与年龄、性别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参考范围的建立 [J], 高娴4.8岁以下儿童末梢血血红蛋白参考范围分析 [J], 梁有勇5.6个月至5岁以下儿童贫血与血红蛋白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J], 杨莹;甘文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7 岁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0~7 岁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掌握儿童营养健康状态,改善儿童保健水平。
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收集社区内0~7岁140名健康儿童的末梢血并测定血样中Fe、Ca、Zn、Mg、Cu的含量。
结果:儿童全血中主要的微量元素以Fe、Zn、Ca缺乏为主,不同性别儿童之间各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别之间微量元素含量也无明显差异( P>0.05)。
5 岁以上儿童缺锌、缺铁明显,3~ 5岁儿童缺钙、缺锌明显,0~3岁儿童钙、铁、锌缺乏均不明显。
结论: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含量可有效预防因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相关临床疾病。
【关键词】儿童; 微量元素; 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331-02在每生命体内,都有一类被称为微量元素的物质,顾名思义,它们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一般小于体重的0.01%。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
特别是微量元素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密切。
为此定期检测儿童血液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为儿童的保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某社区0~7岁140名健康儿童采取血样,其中男孩63人,女孩77人。
1.2 方法1.2.1 仪器BH-51OO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套试剂,配套标准品和质控品。
1.2.2 标本采集采用经过严格消毒的一次性采血针,从被试者左手无名指指尖处采取0.1mL血(第一滴擦去), 注入试管内送检。
1.2.3微量元素正常参考值范围:目前沿用的微量元素正常值标准不分性别和年龄( 除锌外),参考值范围(除锌外儿童与成人相同):血铁7.52~11.8mmol/L;血钙1.55~2.10 mmol/L;血锌62.0~110.0μmol/L;血铜11.8~39.6 moL/L;血镁1.12~2.06 mmol/L。
儿科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

儿科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一、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成份平均正常值二小儿各年龄血小板(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值分组BPC (X109/L) MPV (fl)x±sG 95%正常范围0〜14天207 100〜423 7.8±0.715天〜288 145〜571 8.4±1.51岁〜195 119〜320 9.2±1.43岁〜178 99〜320 10.0±1.47〜14岁151 81〜285 11.7±1.8成人130 84〜201 12.2±1.1三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正常值项目标本国际单位换算系数(旧一)旧制单位钾血清 4.1〜5.6mmol / L 1 4.1〜5.6mEq / L 钠血清136〜146mmol / L 1 136〜146mEq/L 氯血清100〜106mmol / L 0.28 357〜379mEq /dl氯化物血清100〜106mmol / L 0.17 590〜625mg/dl钙血清 2.1〜2.55mmol / L 0.25 8.4〜10.2mg / dl镁血清0.8〜1.2mmol / L 0.5 1.6〜2.4mEq/L磷血清0.87〜1.45 mmol / L 0.323 2.7〜4.5 mg/dl铜血清10.9〜21.98rmol/L 0.157 70〜140Pg/dl锌血清7.65〜22.95 rmol/ L 0.153 50〜150pg/dl氨全血 5.9〜35.2 mmol / L 0.587 10〜60pg/dl铁(男)血清8.95〜28.64 rmol/ L 0.179 50〜160Pg/dl铁(女)血清7.16〜26.85 rmol/L 0.179 40〜150Pg/dl总铁结合力血清44.75〜71.60rmol/L 0.179 250〜400Pg/dl转铁蛋白成人血清 2.20〜4.0g/L 0.01 220〜400 mg/dl >60岁血清 1.80〜3.80 g/L 0.01 180〜380 mg/dl 葡萄糖(空腹)血清 3.9〜5.9 mmol/L 0.056 70〜105 mg/dl全血 3.9〜5.6 mmol/L 0.056 70〜100 mg/dl丙酮酸全血45〜140rmol/ L 114 0.4〜1.23 mg/dl 丙酮血清半定量法血浆阴性<0.5 mmol / L 0.172 阴性<3 mg/dl 定量法血清0.05〜0.34 mmol/L 0.172 0.3〜2.0 mg/dl 蛋白总量血清60〜80 g/L 10 6〜8g/dl白蛋白(A)血清35〜55g/L 10 3.5〜5.5g/dl球蛋白(G)血清20〜30 g/L 10 2.0〜3.0g/dl血清蛋白电泳血清(纸上电泳)白蛋白0.54〜0.61 0.01 54%〜61%七球蛋白0.04〜0.06 0.01 4%〜6%V求蛋白0.07〜0.09 0.01 7%〜9%8球蛋白0.10〜0.13 0.01 10%〜13%Y球蛋白0.17〜0.22 0.01 17%〜22%肌红蛋白血清6〜80Pg/L 1 6〜80ng/ml巨球蛋白全血 1.5〜3.55 g/L 0.01 150〜350mg/dl (放射免疫法)粘蛋白改良Harriss法血清20〜40 mg/L 10 2〜4 mg/dlWinzler 法血清400〜900mg/L 10 40〜90 mg/dl铜兰蛋白血清 1.53〜3.34rmol/ L 0.067 30〜65 mg/dl胆红素总量血清2〜19rmol/ L 17.1 0.2〜1mg/dl直接胆红素血清0〜6.8rmol/ L 17.1 0.〜0.2mg/dl总胆固醇血清 3.12〜5.2mmol / L 0.026 120〜200mg/dl甘油三酯血清0.39〜1.10mmol / L 0.011 35〜100mg/dl尿素氮血清 1.78〜8.92 mmol/L 0.357 5〜25 mg/dl肌酐血清27〜132rmol/ L 88.4 0.3〜1.2mg / dl 肌酸(男)血清 2.9〜7.1mmol / L 76.3 0.17〜0.70mg/dl 肌酸(女)血清88〜177rmol/L 76.3 0.35〜0.93mg/dl乳酸脱氢酶血清50〜240IU/L肌酸激酶(CK)血清25〜200IU/L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0 〜2 5 IU/L(CK-MB)a「抗胰蛋白酶血清0.78〜2.00g/L 0.01 78〜200mg/dl碱性磷酸酶血清 2 0〜2 2 0 IU/L(King-Armstrong法)维生素C 血浆23〜85umol/ L 56.8 0.4〜1.5mg / dlC-反应蛋白血清68〜8200 ug/L 1 68〜8200ng/ml抗核抗体血清<1:160 —<1:160(免疫荧光滴度法)E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0.40〜0.70 0.01 40%〜70%免疫球蛋白血清IgA 760〜3900mg / L 10 76〜390mg/dlIgD 1〜4mg/L 10 0.1〜0.4mg/dl IgE 0.1〜0.9mg/L 10 0.01〜0.09mg/dlIgG 6〜16g / L 0.01 600〜1600mg / dl IgM 400〜3450mg / L 10 40〜345mg / dl四出血性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试验名称正常值临床意义出血时间(IVY)5〜8分钟出血时间延长见于:①血小板显著减少;②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③血管功能或结构异常: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凝血时间(试管法)6〜12分钟凝血时间延长见于:①甲、乙、丙型血友病;②严重的肝损伤、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③应用肝素等抗凝药毛细血管脆性(束臂)试验0〜5个出血点脆性增加见于:①特发性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症;②过敏性紫瘢;③维生素(C或P)缺乏;④感染中毒凝血酶原时间12〜14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为异常,见于:①DIC :②肝功能障碍;③维生素K缺乏;④应用抗凝药物凝血酶原消耗试验>25秒消耗不佳见于:①凝血因子减少:甲、乙、丙型血友病、肝脏病等;②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血小板无力症等;③血中抗凝血活酶增加凝血酶时间16〜20秒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①纤溶亢进有FDP存在时;②肝素治疗时;③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或结构异常时纤维蛋白原测定2〜4g/L 降低见于:①纤维蛋白原缺乏;②严重肝损害血块退缩试验 1 / 2〜1小时开始退缩,24小时完全退缩血块退缩不良见于: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瘢;②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瘢;③血小板无力症阿司匹林耐量服药后出血时间延出血时间延长见于: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②血小板功能障碍试验长2分钟以上,而4小时不超过2分钟为正常五血气分析正常值项目标本国际单位换算系数旧制单位pH 动脉血7.35〜7.45 1 7.35〜7.45氧饱和度动脉血0.9〜1.00 0.01 90%〜100%静脉血0.64〜0.88 0.01 64%〜88% 氧分压动脉血10.6〜13.3kPa 0.133 80〜100mmHg氧含量动脉血0.15〜0.22vol / L 0.01 15〜22 vol/%动脉血150〜220ml / L 10 15〜22ml / dl静脉血100〜160 ml/L 10 10〜16ml / dl 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男 4.7〜6.4 kPa 0.133 35〜48 mmHg女 4.3〜6.0 kPa 0.133 32〜45mmHg二氧化碳总量血清23〜31 mmol/L 1 23〜31mEq/L二氧化碳结合静脉力血浆22〜31 mmol/L 0.449 50〜70 vol/%缓冲碱动脉血45〜55 mmol/L 1 45〜55 mEq/L碱剩余全血-3〜+3mmol / L 1 -3〜+3mEq/L实际碳酸氢酸血浆25±3mmol/ L 1 25±3mEq/L标准碳酸氢盐动脉25±3mmol/ L 1 25±3mEq/L血浆六尿检查正常值项目SI单位正常值传统正常值蛋白定性阴性定量<40mg / 24h糖定性阴性定量新生儿 <1.1 mmol/L 新生儿<20mg / dl儿童 <0.28 mmol/L 儿童 <5mg/dl比重 1.010〜1.030渗透压婴儿50〜700mmol / kg 婴儿50〜700 mOsm / kg儿童300〜1400mmol/ kg 儿童300〜1400 mOsm / kgpH 5〜7沉渣白细胞<5个/ HP红细胞<3个/ HP管型无或偶见透明管型/HP Addis计数白细胞<10 0万/ 12h红细胞0〜50 万/ 12h管型0〜5000/12h钠95〜310mmol / 24h 2.2〜7.1g/24h钾35〜90 mmol / 24h 1.4〜3.5g/24h氯80〜270mmol / 24h 2.8〜9.6g/24h钙 2.5〜10mmol / 24h 100〜400mg/24h磷16〜48mmol / 24h 0.5〜1.5g/24h镁 2.5〜8.3mmol/24h 60〜200mg/24h肌酸0.08〜2.06mmol/24h 11〜270mg/24h肌酎9〜18mmol / 24h 1〜2g/24h尿素250〜600mmol/24h 15〜36g/24h尿胆原1: 20以上稀释为阴性<4mg/24h淀粉酶<64U (温氏)六尿检查正常值项目SI单位正常值传统正常值蛋白定性阴性定量<40mg/24h糖定性阴性定量新生儿 <1.1 mmol/L 新生儿<20mg / dl儿童 <0.28 mmol/L 儿童 <5mg/dl比重 1.010〜1.030渗透压婴儿50〜700mmol / kg 婴儿50〜700 mOsm / kg儿童300〜1400mmol/ kg 儿童300〜1400 mOsm / kgpH 5〜7沉渣白细胞<5个/ HP红细胞<3个/ HP管型无或偶见透明管型/HP Addis计数白细胞<10 0万/ 12h红细胞0〜50 万/ 12h管型0〜5000/12h钠95〜310mmol / 24h 2.2〜7.1g/24h钾 35〜90 mmol / 24h 1.4〜3.5g/24h 氯 80〜270mmol / 24h 2.8〜9.6g/24h 钙 2.5〜10mmol / 24h 100〜400mg/24h 磷 16〜48mmol / 24h 0.5〜1.5g/24h 镁 2.5〜8.3mmol/24h 60〜200mg / 24h 肌酸 0.08〜2.06mmol/24h 11〜270mg/24h 肌酎 9〜18mmol / 24h 1〜2g/24h尿素250〜600mmol/24h15〜36g/24h尿胆原1: 20以上稀释为阴性<4mg / 24h 淀粉酶<64U (温氏)八小儿心电图特点及正常值一、 小儿心电图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心电图正常值有变动。
血细胞分析仪儿童参考值调查及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儿童参考值调查及分析
郝陆飞;张妮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6(013)012
【摘要】目的:调查儿童手指末梢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参考值,指导临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00名健康儿童采末梢血20μl立即测定,得出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出参考值.结果:血细胞分析仪儿童参考值与成人明显不同,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粒细胞的百分率、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均值低于成人;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均值却高于成人.结论: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成人)应分别建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参考值,才能对诊断疾病及预后观察有实际指导意义.
【总页数】1页(P2077-2077)
【作者】郝陆飞;张妮
【作者单位】陕西省交通医院,陕西,西安,710068;陕西省交通医院,陕西,西
安,71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776
【相关文献】
1.1036例佤族儿童静脉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范围调查与分析 [J], 杨忠金;高娅;谢妙娟;俸志娟;李林芳
2.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正常儿童网织红细胞参考值的调查 [J], 束国防;高茂馗;芦慧霞
3.北京地区儿童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参考值范围调查 [J], 王艳;徐樨巍;宋文琪
4.儿童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参考值范围调查 [J], 熊志刚;李焱鑫;刘华;滕飞鹏
5.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正常参考值 [J], 杨可;侯静;孟宪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血红素正常值

儿童血红素正常值
儿童血红素正常值是指儿童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它能够携带氧气并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因此,血红蛋白的正常水平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儿童血红素正常值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血红素正常值为14-24克/升,而6个月大的婴儿则为9.5-13克/升。
2-6岁儿童的正常值为11.5-13.5克/升,而7-12岁儿童的正常值为12-14.5克/升。
如果儿童的血红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如疲劳、头晕、心跳加快等。
这时候,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了解儿童血红素正常值对于维护儿童的健康非常重要。
家长们应该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健康问题。
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参考范围

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参考范围
1.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通常在4,000-11,000/mm³
之间,这个指标可以反映身体对感染的反应。
2. 红细胞计数(RBC),男性通常在4.5-6.3 × 10^6/mm³之间,女性在4.2-5.5 × 10^6/mm³之间。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贫
血和其他血液疾病。
3. 血红蛋白(HGB),男性通常在13.8-17.2 g/dL之间,女性
在12.1-15.1 g/dL之间。
血红蛋白水平低可能表明贫血。
4.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通常在15-45 × 10^4/mm³
之间,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凝血功能。
5. 血小板压积(MPV),正常范围通常在7.5-11.5 fL之间,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血小板的活性。
6. 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范围通常在32-36 g/dL之间,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贫血类型。
7.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正常范围通常在9.5-17.0%之间,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血小板的形态特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血液指标及其参考范围。
然而,每个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会略有不同,因此应该以实验室报告中列出的参考范围为准。
此外,这些参考范围也可能会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如果你有任何血液指标异常的疑虑,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建议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天桥区2000例健康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范围调查李晓(济南市天桥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31)【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济南市天桥区1~3岁幼童红细胞数(RBC)和血红蛋白浓度(Hb)的参考值范围,为儿童健康体检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对1~3岁健康幼童进行末梢血血常规分析,记录检测结果,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所调查的幼童的RBC和Hb的参考范围。
结果 济南市天桥区1~3岁女童RBC参考范围为(3.93~5.17)×1012/L,男童RBC参考范围为(3.90~5.23)×1012/ L,男童和女童的RBC具有统计学差异。
Hb参考范围为(110~146)g/L,男童和女童的Hb没有统计学差异。
另外,这两项参考值范围与相关报道中的检测结果略有偏差。
结论 因仪器、地区、受试者等影响因素,各地儿童医院应该建立独立的血常规参考范围,为儿童的疾病诊断和健康评估提供严谨依据。
【关键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儿童【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0.80.02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使用最多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其中儿童的末梢血常规检验使用最广泛。
在血常规的各种红细胞参数中,RBC和Hb是非常重要的两项指标,对血液系统疾病和失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目前,我市临床尚未建立针对1-3岁入园查体儿童的血常规参考范围,多数医院直接套用成人血常规参考范围。
然而,相关报道均已说明,由于健康状况、检测仪器、采血方式等因素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会有显著差异[2],因此,临床实验室应根据自身不同检测系统建立独立参考区间。
本研究者通过对2018年1~4月份来济南市天桥区妇幼保健院的1~3岁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测,以确立1-3岁儿童RBC和Hb的参考值区间。
1 资料与方法1.1 样本来源调查人群来自2018年1月1日~4月1日来本院体检的2000例1~3岁学龄前儿童。
男童1068名,女童932名,男女比例为1.15:1。
体检要求生长发育正常,体检前一周未服用任何药物。
1.2 仪器与试剂迈瑞BC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2台与其配套试剂。
质控品由迈瑞公司提供,批号为BC20418N-2,浓度为中值。
1.3 检测方法所用仪器每半年由工程师进行校准一次,要求结果在规定范围内。
校准后进行批内精密度与批间精密度等的性能验证试验,要求变异系数在规定范围内。
仪器间每周进行3次对比试验,保证偏倚数据属于允许范围内。
固定试验人员每天用中值质控品进行质控。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开机质控,控后再进行检测,每天关机前进行探头浸泡和清洗。
所有受试幼童左手无名指指尖内侧末梢血约为100 μL,要求采血动作熟练,血液能聚集成滴,自然流出,然后用EDTA-K2抗凝的eppendorf管立即刮去指尖血滴,轻弹混匀。
所有末梢血均在4 h内完成测定。
技术人员用SPSS软件统计儿童RBC和Hb两组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对各组的个别离群数据进行剔除,再将各组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按照正态分布规律分别统计出健康成年男、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按照公式“95%参考值范围=平均值±1.96标准差”,统计出其95%的参考值范围。
分别比较男童和女童的RBC和Hb有无显著性差异。
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否则认为二者无差异。
2 结 果2.1 儿童RBC和RBC的参考区间男女儿童末梢血检测RBC和Hb的总体结果见表1,通过比较,在儿童时期,男童和女童的RBC的总体均数差异显著(P<0.05),存在性别差异。
男童和女童的Hb的总体均数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2000例幼童末梢血RBC和Hb参考值范围参数男童女童总体t P 均数参考值均数参考值均数参考值RBC(×1012/L) 4.61 3.90-5.23 4.55 3.93-5.17 4.58 3.91-5.25 4.1510 Hb(g/L)128110-146128110-145128110-1460.8410.4012.2 与相关报道中的参考值比较结果由表2可知,通过比较,即使是同一地市,天桥区和槐荫区的RBC和Hb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市,各地的血常规参数均与昆明、西藏的血常规参数差异较大,说明红细胞参数还和地理环境、民族组成有一定相关性。
3 讨 论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异常主要通过参考值来判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经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检验数值,然而,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会受到人文、地域、民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地检验科应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下转82页)表1 三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分,x±s)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Ⅰ组3014.87±2.148.33±1.71■治疗Ⅱ组3014.81±2.07 5.86±1.65■★治疗Ⅲ组3015.03±2.12 2.35±0.75■★▲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Ⅰ组比较,★P<0.05;与治疗Ⅱ组比较,▲P<0.05。
表2 三组胃肠功能检查指标比较(x±s)组别n胃半排空时间(min)胃窦收缩频率(次/mi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Ⅰ组3046.38±10.3732.46±9.54■ 1.98±1.21 2.87±1.24■治疗Ⅱ组3047.62±11.8328.65±8.41■★ 1.99±1.32 3.34±1.31■★治疗Ⅲ组3047.98±11.4620.32±7.12■★▲ 2.01±1.24 3.97±1.26■★▲注:同表2。
3 讨 论小儿积滞症因小儿贪食生冷食物,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积而不化。
本文采用消积化食散穴位贴敷配合捏脊和针刺治疗,其消积化食散具有通腑除积、健运脾胃之效。
通过外敷神阙穴,疏通经络,调和脾胃功能,达到增进食欲,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捏脊是推拿的一种手法,通过刺激人体脊背肌肤,以达到疏通经络,改善脏腑功能;针刺四缝穴可通畅百脉,疏通经络,有助于增强胃肠蠕动,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小肠吸收功能。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Ⅲ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治疗Ⅰ组70.00%和治疗Ⅱ组86.67%。
治疗Ⅲ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胃半排空时间和胃窦收缩频率改善优于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
提示采用消积化食散穴位贴敷配合捏脊和针刺治疗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消积化食散穴位贴敷治疗和消积化食散穴位贴敷配合捏脊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邢彦伟.捏脊配合调胃化食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积滞症7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72-73.[2] 王树霞,韩海琼,陈伟斌,等.董氏指压法治疗小儿积滞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0):21-24.[3]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8-360.[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03-304.本文编辑:李豆正常参考范围以供临床参考。
表2 本调查与文献中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考值范围对比地区RBC(×1012/L)Hb(g/L)济南市天桥区 3.91-5.25110-146济南市槐荫区 3.76-5.62105-143上海 3.51-5.14110-149南京 3.92-5.27102-145昆明 4.15-5.65124-158西藏 4.36-5.84110-160各地通用 3.50-5.50110-160本次研究收集了2000例1~3岁体检儿童为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
研究表明,RBC的参考范围与性别明显相关,这和其他文献中的论述的相一致,Hb的参考范围与性别无关,这和有些文献中的论述的不一致[3],说明性别的影响对RBC比较明显。
通过本调查得到的参考值范围与相关文献的参考值范围对比后发现,本地儿童RBC的参考范围均在通用参考范围比较居中位置,说明本地儿童的健康状况比较理想。
本地Hb参考范围和上海儿童Hb参考范围相接近,说明本地儿童的营养已达到较好的水平。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济南市天桥区1~3岁学龄前儿童末梢血常规RBC和Hb的参考值范围,为今后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次调查仅仅局限在济南市天桥区范围,济南市其他地区儿童不在调查范围之内,所以更大范围、更大样本量的调查研究将作为我们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1] 郭建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在甲减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家庭医药,2016,(9):15-16.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6.09.019.[2] 杨洁.应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8,(17):371-372.[3] 史进,张振惠,鹿红梅,等.驻戈壁地区部队人员血红蛋白、红细胞参考值调查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Z1):329-330.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7.25.168.本文编辑:吴卫(上接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