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程少堂八届语文报杯全国教学大赛评课引轰动

程少堂八届语文报杯全国教学大赛评课引轰动(实录)(堂按:2011年7月26日,是(黄山)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天。
第一天比赛完后,受组委会委托,作为评委,我进行了现场评课。
我的评课当然受到非常(可以再加一个非常)热烈的欢迎,现场那个气氛啊!大赛组委会一位领导说:“程老师的评课是今天最大亮点!”不谦虚地说,我觉得也是,因为来自全国各地一千多听课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都说我的评课让他们的疲劳一扫而光,他们给了我很多掌声笑声(以及邀请合影签名),一直到我走下讲台之后,全场竟又再一次爆发出热烈掌声,我感动得差点一头撞在黄山不回来了。
我是爱安徽的。
这个实录有关刊物本月会正式发表,但是限于篇幅有删节。
这里是未删节的全本。
看全本带劲儿。
)从“黄山之所以为黄山”谈“名课之所以为名课”——在(黄山)第八届“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上的评课程少堂(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跃平(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根据录音整理(时间:2011年7月26日下午16:50。
地点:黄山市徽州大剧院。
主席台上放着写有评课人“程少堂”的桌签。
主持人在后台。
程老师没等主持人宣布评课就走上主席台。
)大家鼓掌。
我要开讲了!(鼓掌,全场大笑)今天是(黄山)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的第一天。
今天的课不是很出色,大家听得很累,很辛苦,黄山徽州大剧院的空调也不够凉,不过估计过两天爬黄山会更累的。
我首先讲一个观点,就是关于公开课、比赛课与常态课的关系问题。
这好像不是一个问题,但今天有老师提到。
上午西安市教研员贾玲老师评课指出,要用欣赏常态课的心态来看待公开课、比赛课。
我基本上是同意这一观点的,因为面对来自全国各地这样多的老师讲比赛课,参赛老师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是很不容易的,要不然谁来试试?(笑声)上午第一节课是内蒙的杨老师,她的课是整个比赛第一堂课,尽管她抽签有点吃亏,但是她的比赛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有些方面甚至很突出呢。
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日程安排

下午
14:00-14:45
第二节赛课《三峡》
14:55-15:40
第三节赛课《与朱元思书》
15:50-16:35
第四节赛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40-17:00
专家评课
17:00-17:05
公布选手单元比赛成绩
17:30-19:00
晚餐
晚上
19:00-21:00
专家学术报告(报告人:张建初)
7月27日
7月27日
上午
8:00-8:45
第五节赛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55-9:40
第六节赛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0-10:35
第七节赛课《紫藤萝瀑布》
10:45-11:30
第八节赛课《背影》
11:35-11:55
专家评课
11:55-12:00
公布选手单元比赛成绩
12:00-13:50
上午
8:00-8:45
第十二节赛课《桥之美》
8:55-9:40
第十三节赛课《俗世奇人·好嘴杨巴》
9:50-10:35
第十四节赛课《悼念玛丽·居里》
10:45-11:30
第十五节赛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1:35-11:55
专家评课
11:55-12:00
公布选手单元比赛成绩
12:00-13:50
午餐
下午
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日程安排(初中组)
时间
议程
地点
7月25日
全天
报到
棠湖宾馆
7月26日
上午
9:30-10:00
开幕式
简 讯

周村三中:赵学刚喜获全国第八届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全国第八届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于4月17日在苏州落下帷幕,周村三中教师赵学刚喜获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
本次大赛,于4月14-17日在苏州大学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的400余名选手参加了角逐。
该项赛事与“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被语文界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全国性赛事。
参赛选手全部先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历层层选拔,最后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科院推荐参赛。
山东省共派出14人参加本次比赛,周村三中赵学刚老师与淄博另两位选手代表山东省参加了优秀课例的评比。
本次评比有展示课例、现场说课、现场答辩三个环节,大赛评委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研员及部分教师代表组成。
赵学刚老师曾在2010年获淄博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近年来,两次执教市级公开课;数次代表周村三中参加优质课评选,在区内语文教研活动中作专题发言、执教公开课。
本次比赛,他报送的课题是《那个星期天》,凭借新颖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先进理念、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一等奖。
本次赵老师的获奖,是周村区首次教师被推荐参加并获得一等奖,荣誉的取得是我区近年来持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彰显了周村三中语文教研的实绩。
(郑玉)。
:邢小雷获得“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金奖教学设计

贴:邢小雷获得“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金奖教学设计贴:邢小雷获得“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金奖教学设计晋韵【晋韵按】山西省阳城一中的邢小雷老师参加了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通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他执教的《失街亭》夺得了本届大赛的最高奖——一等奖。
他的教学设计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于2012年暑期合刊刊登。
他对课文的认识和把握以及教学设计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遂贴于此,并加上了自己对教学设计的鉴赏内容。
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年青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金奖教学设计失街亭山西省阳城一中邢小雷教学目标:1.介绍故事背景和文章情节。
2.通过问题分析,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及其内心世界。
3.设置历史情境,劝谏诸葛亮不斩马谡。
教学重难点:1.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2.辩证分析:失街亭,谁之过?3.训练学生的劝谏思维、劝谏手段和劝谏能力。
教学方法:1.品读法。
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语句应仔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2.分析、讨论法。
课文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来理解。
3.研究性学习法。
通过自主探究,深入分析诸葛亮为什么要任用马谡守街亭等问题。
4.情境再现法。
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处在历史情境中处理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毛阿敏《历史的天空》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欢迎进入语文课堂。
我昨天下午备完课,时间还早。
我寻思,上街溜哒溜哒吧。
感受一下咱们西安的文化底蕴。
也顺便在历史的天空去寻找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和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于是,我就在街上piapia地溜哒着。
历史上众多的英雄人物从我耳边呼啸而过。
在华西大酒店门口那儿,我看见有一群人,黑鸦鸦的,那家伙,真是红旗招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场面是相当的壮观。
走上前去一打听,原来是一群历史学家。
仔细听他们议论,我便非常的激动。
因为他们说,我们今天上课的地方,据说就是当年魏主曹睿御驾亲征,亲临长安时的临时行宫。
第八届_语文报杯_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

杨 和( 浙) 汤诗韵( 浙) 周梓琪( 赣) 吴苗苗( 皖) 罗海龙( 赣) 刘 鑫( 赣) 汪天彬( 赣) 何佳乐( 赣) 贺慧华( 赣) 张振芳( 赣) 易 难( 赣) 邬荣萍( 赣) 刘 楠( 赣) 余孟旻( 闽) 陈烨婧( 闽) 吴晓琪( 闽) 陈梁斌( 闽) 刘 泽( 闽) 林馨雨( 闽) 吴丽青( 闽) 林远扬( 闽) 陈志阳( 闽) 张君凯( 闽) 王 娜( 闽) 马晓霞( 闽) 温玮昊( 闽) 卢 烨( 闽) 林建彬( 闽) 柳夕尔( 闽) 曾敏丽( 闽) 李兆辉( 闽) 叶凌霄( 闽) 张馨月( 豫) 谢 月( 豫) 徐 媛( 豫) 丁紫薇( 豫) 沈 奇( 豫) 高思佳( 豫) 黄康尧( 豫) 李可可( 豫) 任 典( 晋) 郭 鑫( 晋) 董 娟( 晋) 武云飞( 晋) 王若 ( 晋) 郝 菁( 晋) 张一斐( 晋) 曹 越( 晋) 尹子豪( 晋) 胡 琦( 晋) 张 昇( 晋) 王 芳( 晋) 代安琪( 晋) 魏俊帅( 晋) 路 静( 晋) 陈静波( 晋) 曲瑛琪( 晋) 王龙兴( 冀) 甄庚杰( 冀) 乔 汉( 冀) 王 甜( 冀) 黄双娇( 云) 孙利康( 云) 张 蓉( 云) 晏文丽( 云) 缪竹青( 云) 和雪婷( 云) 张 蕾( 云) 邹 丹( 云) 黄依璇( 鄂) 毛雨晨( 鄂) 白羽茜( 宁) 刘 微( 宁) 王佳辉( 宁) 李嘉钰( 宁) 张 珍( 宁) 黄 升( 宁) 李曌昱( 渝) 王 垚( 渝) 唐若宇( 渝) 韩京霏( 辽) 毛崇兆( 晋) 庞 洁( 晋) 谭曙春( 晋) 邰小龙( 皖) 张晓静( 皖) 冯琳琳( 津) 杨叶心语( 津) 胡恩博( 津) 曾繁雪( 鲁) 张鸿雁( 鲁) 王 博( 陕) 张 琦( 陕) 赵书龙( 陕) 何子昱( 湘) 唐悦颜( 湘) 何 畅( 湘) 陈雅奇( 湘) 于祉柔( 湘) 袁 澜( 湘) 丁 烨( 湘) 罗玉娉( 湘) 伍世贤( 湘) 龙维鹤( 湘) 李 雪( 川) 陈骅炜( 川) 陈 函( 川) 张 立( 川) 张漪远( 川) 庄 利( 川) 李佳倪( 川) 张瀛月( 川) 李 香( 川) 余思佳( 川) 吴美龄( 川) 谢映月( 川) 杨 倩( 川) 王四维( 川) 鲁明达( 晋) 张引思( 沪) 王梓煜( 甘) 钱正南( 沪) 沈嘉腾( 沪) 桑 叶( 沪) 顾启超( 沪) 张以迪( 沪) 郑文杰( 闽)
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精选一】七月流火,在湘江边上岳麓山下的长沙市举行的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于7月2628日三天中圆满完成初中语文赛课,我们听了18节课,加上余映潮老师的读报示范课,我们一共听了19节语文课个中收获,其中的观察、交流、思考、碰撞,倘若任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悄悄流逝掉,那可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我亲自敲击键盘,整理出我的现场部分录音,与大家共享一下(现场录音整理: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孙旺)第一个竞赛单元(7月26日上午)1.名师示范课:《语文报》读报课执教者: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2.《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执教者:湖北荆州市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李良永3.《最后一课》执教者: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康健评课专家:赵福楼(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首先,余映潮老师读报课给我的三点启示第一,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思想;第二,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课堂应该追求简约化;第三,优秀教师的有效率的教学应该体现教方法这三点如果概括起来的话就是三个词,“有思想”、“简约化”、“教方法”我只谈几点关于“有思想”的问题名家上课,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多学生还有可能很多的听课教师就能洞悉他的教学意图,就是说,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读一份报纸,要让学生有所得那么,怎么落实这个目标和任务呢?显然,它面临的第一个备课的考验就是读报的课跟读课文的课两者是不同的,读课文的课题是明确的,课文的文本是(相对)单一的,因此其主题探究是清晰化的,但读报课,报纸内容量之多(有很多篇文章),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怎么提供话题,怎么欣赏文本;如果是我们往常教课文的方法,还追求教意义的话,你会发现报纸中的意义容量是非常多的,因此很难体现教意义,最佳落实的点是教方法怎么读、读的过程中怎么样习得方法,这样的意图在余映潮老师的课堂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优秀语文教师,因此,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向前辈的语文教师、学者学习,去传承他们的思想其次,我想跟今天执教赛课的两位青年教师谈三点认识第一点认识,青年教师怎样追求教学技术的成熟,而至于发展自己的教育技术;我想,今天参赛的老师都是经过各省竞赛遴选出来的教师,因此他们都是会教课的教师然而,当我用教学技术的眼光去评判两节课的话,却发现这些教师在教学技术的运用上都有不太成熟的地方,可能离教学艺术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因为他们正处于发展中,我就要用挑剔的眼光说说他们的不足了举个例子来说,可能参赛的老师很注意课堂中的“冷”和“热”(冷场和热场的问题),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事先没有读课文,因此这节课应该教的是文本的初读课初读课文,应该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此时课堂的场面是处于“冷场”的状态;学生读书之后,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带动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此时,课堂气氛才慢慢由冷转热一个合理的课堂应该是先冷后热的,它不能回避学生独立自学但是,在有的教学环节,学生自学时有的老师的课堂安排是不尽合理的,因为我们知道,默读的时候人的思维活动是最为活跃的,因此在默读的时候一般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或者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来进行组织,也就是给出让学生5分钟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给出思考题,一定要给出任务,否则这个默读就往往指向不清,缺乏阅读效率,这是大家关注到的第一个教学细节第二个细节,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问答之中,我们也会发现有冷场的时候,即教师提问之后学生没有进一步“接答”,课堂迅速出现了冷场,原因何在?因为有的教师可能没有思考过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应该是怎样的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学习应该是三步:第一步,自己读,即自学;第二步,自学之后跟附近同学做同伴交流,现在我们把它叫做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步,在大课堂中与教师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如果我们的问题出来之后,不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就迅速地说:“好,你们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讨论不起来,其实学生课堂此时的不活跃跟老师的教学处理不当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教师在追求教学技术发展方面,应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第二点认识,谈谈关于教学要根植于文本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学要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大家就执教赛课的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刻解读都感到不满意原因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肤浅化的问题非常普遍,原因在于:一是,教学处理的方式基本上采用的是问答式此时,有两个问题是共同存在的:(1)要么是教师的提问很随意,教师的设问都是一般化的问题,比如说“好不好啊?”“你们读懂了吗?”“写了什么内容啊?”等等,所有语文课堂都会这么问,因此他对这篇课文的认识缺乏新鲜感,他就没有办法激励学生深入探究,“学生答问意识不强”跟“教师提问缺乏讲究”是有关系的举个例子,我也是第一次读到《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我读文章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这篇演说不同于一般的悼词,也就是文章中看不到悲伤,看不到爱怜,看不到怀念,这种在一般的悼词中弥散的情绪是没有的;反过来,它却是温馨优美的,甚至还带着点儿淡淡的喜悦――这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力的”因此,我当时就想,这篇文章不悲伤,不伤感,不怀念,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思考会引导我们对文章进行深刻的解读再说了,文章开头一再强调“我是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的”,意味着演说者左拉不是作为同行、同道来讲话,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对之把握深刻的话,也许到后面我们去解读“兄弟”词汇的时候,我们就会认识到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写私情的文章,它强调的是从文学传承的高度来表达对莫泊桑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健康气息的赞美,它的人性之美,它的完美如其人,我们喜欢莫泊桑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喜欢他的为人因此,本文包含着的很多很深刻的内容,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关注它(2)问答式教学中,问答的数量过多,教师问学生答,即问即答,追求问答的频率,很多老师考虑的是“热场”的问题,“我得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啊”,甚至还出现“接答”,即教师给出前半句学生接下去说后面的一个词,这种强调“短、平、快”的问答,在我们的语文课中比较普遍在这样的问答中,学生只能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他们不会进入比较深刻的思考状态的因此,这种教学无法深入文本,文本解读的肤浅性就必然客观地存在了二是,教师自己对文本的把握不够深刻或者不够深入的话,或者说不能进入那种很动情的情境中的话,我们很多的铺设是出不来效果的比如《最后一课》,小说最后(高潮和结局部分),韩麦尔先生在即将下课的时刻,他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他此时此刻最不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他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在小说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他最不想说的是“放学了”“同学们走吧”,两句话中间用破折号连接,这两句话之间是一种动作的凝滞、语言长时间的空白(赵福楼老师现场示范朗读),是高度伤感的凝练;而他此时此刻最想说的话是“法兰西万岁”(赵福楼老师现场示范朗读)这里是很长时间很丰富的情感爆发,是伤感、饱满、慷慨,因为前面有动作铺陈;此时,他是用手用粉笔在黑板上用力地写上这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他用了多少力气呢?他写完这两个字他就没力气了,“头靠在黑板上”说明他用尽了所有的生命的力气,他是在用生命呐喊这两个字,他的呐喊是在这样的行为中包含着的这种文本的深刻感受,如果我们老师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深刻,在朗读这里的句子的时候,学生就不能随老师的指引进入深痛的感觉之中――以上两个问题都可能有害于我们对文本的解读第三个认识,关于教学自然状态的问题我们的比赛是借班上课,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课,我们的上课老师容易背着很重的心理负担,对课堂有着过高的期望值,由于过高的期望值,融进了自己过多的东西之后,就很容易有害于怎么上课、在上课过程中跟学生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了,我们就会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紧张,在教学语言上和动作上都跟正常状态不吻合比如,从声调上来看,这些教师都是在哪里大声地呐喊着上课,为什么呀?他看着台下那么多听课的老师他紧张,他害怕大家听不到,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时应该是比较轻声地组织着说话,而上课的老师都是在大声地呐喊着“同学们,这样好不好啊?!”这完全可以看得出这些老师很紧张还有,就是有些行为是很不得当的,比如,我们要对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进行评说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准备一下”,用一个词对课文中的两个人物来评价“当我看到此处时,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对这两个人物都要进行评说的话,学生消耗的时间成本要扩大还有,针对这两个人物进行评述,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么讨论呢?你是两个人物共同讨论,还是一个一个人物的讨论,这就是老师自己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啊当然,老师比较聪明,着重于一个人物进行评说,但对学生而言存在着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两个人物的评说,时间是不够充分的,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比如说,“请同学们一起来评价韩麦尔先生,用一个词来评价”,在学习行为结束之后总结一下学习方法“我们刚才使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发现韩麦尔先生的行为特征及其行为表现的”,在掌握了方法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较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由“教”而“不教”是我们一贯的教学主张教学中,教师的处理过程欠妥当,如果我们来将它们全面铺开的话,基本上是这样的:第一个过程,布置任务;第二个过程,学生自读;第三个过程,小组交流;第四个过程,集体讨论,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的安排,消耗时间非常大;而且,讨论又是散点讨论,你要不断地点评学生的发言,而学生发现课文时一会要到前面去找一会要到后面去找,把文章的思路完全打乱了,讨论也是分散的在散点阅读的状态下,要想让学生构建课堂学习和认知的完整体系的话,是非常困难的“消耗时间非常大”和“散点阅读”两个原因使得课堂上大的讨论环节需要更充分的时间,时间不够就讨论不充分,就只能匆匆走过场,结果是结论似乎出来了,但感觉总是“不到位”,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效果怎么就没有出来呢?原因就在于此――希望所有青年教师关注教学技术专业发展的成熟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学 习 和 交 流 的机 会 。
国 中青 年 教 师课 堂教 学 大 赛 , 于
为 了 让 这 一 赛 事 不 断 改 进 和
本 届 大 赛 在 每 个 竞 赛 单 元 结
2 01 3年 7月 2 6 日至 2 8 日 在 湖 完 善 ,大 赛 组 委 会 始 终 在 不 断 探 束 后 , 由一 位 专 家 评 委 现 场 进 行
达; 同时 , 每个 竞赛 单元 还从 听课 目 , 任《 看见》 栏 目主 编 的 王 开 岭
自 1 9 9 5年 开 始 , 先 后 在 太 代 表 中 随 机 抽 取 1 0名 群 众 评 委 , 先 生 ,他 为 听 课 代 表 奉 上 的 报 告 原 、 大 同 、 昆 明 、 南京 、 杭 州 、 沈 与 专 家 评 委 一 起 为 选 手 现 场 打 题 为 《 语 文 的美 、 力量 和使命 》 。 名 阳、 西 安 和 黄 山举 办 过 八 届 大 赛 , 分。 评 委 采 取 回避 制 , 即选 手 所 在 师 示 范 课 则 由 全 国 著 名 特 级 教 师
促进语文教改 提升教学技能 传承中华文化
第九届“ 语文报杯 ’ ’ 全国中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备 受 广 大 语 文 教 育 工 作 者 期 的 繁 荣 和 发 展 ,作 出 了 积 极 的 贡 含 金 量 , 让 老师们 有更 多 、 更 好 的
待 和 关 注 的第 九 届 “ 语 文 报杯 ” 全 献 。
学 语 文 教 学 专 业 委 员 会 全 面 指 手 是 否 有 参 赛 资 格 。 所 选 出 的 参 来 听 的 课 进 行 一 次 消 化 和 梳 理 , 导 、语 文 报 社 精 心 打 造 的 一 项 品 赛 选 手 大 多 为 各 省 ( 直辖 市 、 自治 对 一 些 疑 难 进 行 交 流 与 探 讨 , 这 牌 活 动 ,现 已成 为 全 国 中 语 界 规 区 ) 课 堂教 学 大赛~ 等 奖获得 者 , 才 是听课 的真 正收获 。 格 最高 、 实 力最强 、 影 响最 大 的课 代 表 着 当地 语 文 教 学 的 最 高 水 组 委会 还特 别安 排 了专 家报 堂教 学 大赛 。 其 宗 旨是 “ 弘扬课 改 平 。为 了保证 大赛 评 审的公 平公 告 会 和 名 师 示 范 课 环 节 。 本 届 大 精神 , 倡 导 新型 理念 , 奖掖 优 秀教 正 , 大赛采 取赛 前 4 8小 时 抽 签 决 赛 请 到 的报 告 专 家 是 现 任 中 央 电 师 , 推 广成 功 经验 ” , 终 极 目标 是 定 赛 课 顺 序 和 篇 目的 规 则 。 所 请 视 台新 闻频 道 策 划 , 指 导《 社 会记 《 新 闻会 客 厅 》 《 2 4小 时 》 等 栏 “ 促 进 语 文 教 改 ,传 承 中华 文 化 , 的 专 家 评 委 均 为 全 国 中 语 界 贤 录 》 复 兴 民族 精 神 ” 。
第八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

宋雨霖( ) 王欣欣( ) 李 心同( ) 辽 鲁 鲁 萌( ) 张倩雯 ( ) 杨 婿 ( ) 鲁 晋 晋
丹 ( ) 阎燕莺( ) 李 晋 晋
嫒( ) 晋 海( ) 晋 成( ) 晋 睿( ) 云
云 云 云 陈思露 ( ) 姚舒慧( ) 张子丰 ( ) 夏 颖 ( ) 陈听雨( ) 陈亚玲( ) 粤 粤 苏 鹤 ( ) 陈 婧( ) 韩 帅( ) 徐甜甜 ( ) 胡健雄 ( ) 万 奕( ) 苏 鲁 晋 浙 浙 浙
蒋 诗( ) 唐素玉( 川 云) 马佳雯( ) 陈覃雨儿( ) 浙 桂
冯静雅( ) 刘礼鹏 ( ) 陶威廷 ( ) 浙 辽 辽
二年级组
翻r = 级 圈- 年 组 初
张 倩 ( ) 颜谂缇 ( ) 柴 云 云
解
杨
艺( ) 韦凯文( ) 尹瑞军 ( ) 魏祖 贤( ) 王 晋 晋 晋 粤
倩( ) 朱艳芬 ( ) 粤 粤
硕( ) 李 粤
虹( ) 朱 美丽( ) 李旭娟( ) 程 晋 晋 晋 轩 ( ) 谢呈嫒( ) 张 晋 晋
虹( ) 席望悦( ) 徐 晋 晋
谭 川( ) 崔清兰( ) 陈佩琳 ( ) 张 翼( ) 赵家艺( ) 王 粤 粤 粤 晋 晋 郭 敏 ( ) 江宗瑾( ) 刘芷薇 ( ) 张学 琪( ) 马玉杰( ) 余 粤 粤 粤 川 新
_r 一 级 I . 年组 初
林 小娜 ( ) 廖婷婷 ( ) 卢 粤 粤
赵 月君 ( ) 马成 功 ( ) 辽 辽
刘
雪( ) 杨纤纤( ) 金逸 卓( ) 陈艾琳( ) 叶文丽( ) 刘 艳 飞 ( ) 苏 苏 苏 黔 冀 冀 皎( ) 王 琼 欢( ) 李俊华( ) 陈 鲁 豫 焕( ) 李 金蓉 ( ) 豫 黑 珍( ) 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午餐
下
午
14:00—14:45
第三节赛课《归去来兮辞并序》
黄山学院
大礼堂
14:55—15:40
第四节赛课《春江花月夜》
15:50—16:35
第五节赛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6:40—17:10
专家评课(上午、下午两个单元)
17:10—17:15
公布上午、下午选手单元比赛成绩
晚上
(二)28日闭幕式在徽州大剧院举行,请高中组选手、听课代表于当天13:10在馨园国际大酒店门口集合,17:40在徽州大剧院门口集合,组委会统一安排接送。
全国中语会
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
全国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日程安排(高中组)
时间
议程
地点
25日
全天报到
26日
上午
8:50—9:20
开幕式
黄山学院
大礼堂
9:30—10:15
名师读报示范课(执教名师:尤立增)
10:25—11:10
第一节赛课《装在套子里的人》
11:20—12:05
第二节赛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午餐
下
午
14:00—14:45
第十七节赛课《动人的北平》
徽州大剧院
14:55—15:25
专家评课(上午、下午两个单元)
15:30—15:35
公布上午、下午选手单元比赛成绩
15:50—17:30
闭幕式
特别提醒:
(一)26日19:30—22:00,在黄山学院大礼堂举行专家报告会。请有意听报告的初中组听课代表,于当天18:30在徽州大剧院门口集合,22:10在黄山学院大礼堂门口集合,组委会统一安排接送。
专家评课
17:00—17:05
公布选手单元比赛成绩
28日
上
午
8:00—8:45
第十三节赛课《渔父》
黄山学院
大礼堂
8:55—9:40
第十四节赛课《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写作指导课
9:50—10:35
第十五节赛课《长亭送别》
10:45—11:30
第十六节赛课《让你的认识更深刻》
写作指导课
11:30—13:00
19:30—22:00
专家报告:语言生活与中学语文教学
(报告专家:周洪波)
专家报告:从课例中获得语文教学知识
(报告专家:王荣生)
27日
上
午
8:00—8:45
第六节赛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黄山学院
大礼堂
8:55—9:40
第七节赛课《咬文嚼字》
9:50—10:35
第八节赛课《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10:45—11:30
第九节赛课《春末闲谈》
11:35—11:55
专家评课
11:55—12:00
公布选手单元比赛成绩
12:00—13:50
午餐
下
午
14:00—14:45
第十节赛课《江南的冬景》
黄山学院
大礼堂
14:55—15:40
第十一节赛课《项脊轩志》
15:50—16Βιβλιοθήκη 35第十二节赛课《六国论》
16:4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