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4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人教必一(2篇)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4.4 力学单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4.4 力学单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4.力学单位制知识纲要导引,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科学思维根据物理关系式确定物理量的单位,用单位制判断一个表达式的正误科学探究探究单位制的由来,如何使用单位科学态度与责任明确单位制在科学科研和生活中的作用基础导学一、基本单位(自学教材第97、98页“基本单位”部分)1.基本量在物理学中,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2.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基本单位:选定的基本量(力学中选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2)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单位制(system of units).二、国际单位制(自学教材第98页“国际单位制”部分)1.国际单位制: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作国际单位制(Le System e Intern ational d′ Unités,法文),简称SI.2.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公斤)kg 时间 t 秒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υ) 摩[尔] mol 发光强度I ,(I υ)坎[德拉]cd【思考】(1)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仅能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单位关系.( )(2)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相互导出.( )(3)若某个单位符号中包含几个基本单位的符号,则该单位一定是导出单位.( ) (4)厘米(cm)、克(g)、小时(h)都属于国际单位制单位.( ) 答案:(1)× (2)× (3)√ (4)×【教材解疑】(第99页)[思考与讨论]小刚在课余制作中需要计算圆锥的体积,他从一本书中查得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 =13πR 3h .小红说,从单位关系上看,这个公式肯定是错误的.她的根据是什么?圆锥的高h 和底面半径R问题解答:由公式V =13πR 3h 可知体积的单位为m 4,这是不对的,所以这个公式肯定是错误的.课堂探究主题一力学单位制【问题探究】探究点1 下面这些仪器所测物理量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提示:牛顿秒米千克探究点2 比赛中两辆摩托车的速度分别为v1=144 km/h,v2=50 m/s,甲同学说v1>v2,乙同学说v1<v2,哪一个同学说得对,为什么?提示:两个速度选取了不同的单位制,不能直接比较其大小,应先把它们统一到同一单位制中,在国际单位制中v1=144 km/h=40 m/s<50 m/s,所以乙同学说得对.统一单位制的重要性单位制毁掉了宇宙探测器.某国针对火星开发的宇宙飞船探测器燃烧坠毁的原因是:数据计算出现错误,将不同单位混为一谈,居然没有将磅转换成千克,致使探测器最终坠毁.【探究总结】1.力学中的单位制2.基本单位是所选定的基本量的单位,物理学中共有七个基本单位,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不一定是基本单位,如m/s2、N,而基本单位也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如cm、g.思路点拨【典例示X】例1 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填序号字母)A.密度 B.米/秒 C.牛顿 D.加速度E.质量 F.秒 G.厘米 H.长度I.时间 J.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是_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物理量的有________.(3)在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4)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解析:解答该题时一定要区别下列概念: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属于物理量的是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即选:A、D、E、H、I;(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物理量的有质量、长度、时间,故选:E、H、I;(3)米/秒、牛顿是导出单位,故选:B、C;(4)在国际单位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秒、千克,故选:F、J,属于导出单位的是米/秒,牛顿,故选:B、C.答案:(1)A、D、E、H、I (2)E、H、I (3)B、C (4)F、J B、C训练1 (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g,也可以是kg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解析:A错:m/s、N是导出单位,kg是基本单位.B对:kg、m、s是基本单位.C错: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kg,不是g.D对: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答案:BD主题二力学单位制在解题中的应用,【问题探究】探究点1 在学习了力学单位制后,甲同学由公式G=mg得g的单位为N/kg,可是乙同学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gt得g的单位为m/s2,二人争执不下,都认为自己导出的单位正。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4力学单位制教案2新人教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4力学单位制教案2新人教

力学单位制★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术一、了解什么是单位制,明白力学中的三个大体单位二、熟悉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二)进程与方式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明白单位换算的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运算进程或结果进行查验。

★教学重点明白单位制的作用,即清楚物理公式和物理量的关系,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大体单位和导出单位。

★教学难点单位制的实际应用★教学方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试探,讨论、交流学习功效。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回忆所学过的主要公式,并说出这些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学生活动:认真试探,回忆并写出学过的物理公式。

教师活动:投影学生写出的公式和式中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讲解并点评:提出问题:物理学的关系式肯定了哪几个方面的关系?请同窗们阅读教材并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试探老师的问题,讨论后回答。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物理学的关系式肯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肯定了各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有关单位的知识――力学单位制。

(二)进行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讲义中找出这几个概念:l、什么是大体单位?力学中的大体单位都有哪些,别离对应什么物理量?二、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大体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别离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学生活动: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言。

点评:培育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获取信息的能力;论述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倾听学生的回答,适当点评。

投影84页表“国际单位制的大体单位”。

学生活动:倾听老师的点评;观看投影,了解国际单位制的大体单位。

教师活动:出示例题引导学生一路分析、解决。

例题: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5s末的速度是多大?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学生活动: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讲解自己的解答.并彼此讨论;教师总结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制给计算带来的方便,使学生体会学习力学单位制的意义。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4.4力学单位制教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4.4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重/难点重点:1. 什么是根本单位 ,什么是导出单位。

2. 什么是力学中的三个根本单位。

3. 单位制。

难点:统一单位后 ,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单位制由根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根本单位是根本物理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是根本物理量单位制确定后根据物理关系式而推导出来的单位。

本着这一思路 ,本节介绍了根本力学量和它们的单位 ,并重点介绍了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定的一种通用的 ,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

难点分析:根据实例说明应用国际单位制的重要性;简化计算、清晰过程、方便交流 ,并能对公式的验证起辅助作用。

由于这节课的内容相比照拟简单 ,没有复杂的计算和推理 ,是学生采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的很好的一节课 ,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总结能力。

突破策略故事导入2019年2月 ,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一枚探测火星气象的卫星 ,预定于2019年9月23日抵达火星。

然而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 ,卫星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 ,却陷入了火星大气层 ,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NASA的官员经过紧急调查 ,发现问题居然出在有些资料的计量单位没有把英制转换成公制 ,错误起自承包工程的洛克希德马丁航天公司。

美国企业包括太空工业使用英制 ,喷射推进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使用公制 ,承包商理应把英制都转换成公制 ,以便喷射推进实验室每天两次启动小推进器 ,来调整太空船的航向。

导航员认定启动小推进器的力是以公制的“牛顿〞为单位。

不料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的资料却是以英制的“磅〞为单位 ,结果导致太空船的航向出现微小偏差。

日积月累 ,终于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这个英制未换算成公制的“小错误〞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呢?其他损失不计 ,单单卫星的造价就高达1.25亿美元 ,这些费用就这样全泡了汤。

如果美国有统一的度量衡计量单位制 ,这样的损失本是可以防止的。

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学生讨论交流 ,活泼课堂气氛。

高中物理 人教版必修一 4.4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 人教版必修一  4.4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教案

4.4力学单位制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1.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2.明确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重点)3.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三、新知全解知识点一基本量、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基本量:在物理学中,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基本量.区分物理量及其单位:如:质量——物理量;M(或m)——符(代)号;kg ——单位.2.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两种单位定义举例基本单位被选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在力学中被选定为基本量的是长度、质量和时间,它们的国际制单位是米、千克、秒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在力学中,由三个基本单位推导出的单位主要有速度、加速度、力、压强、密度、功和功率、动能、势能等知识点二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2.国际单位制: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3.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如表: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 米m质量m 千克(公斤)kg时间t 秒s电流I 安[培] A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K发光强度I v坎[德拉]cd物质的量n 摩[尔]mol4.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为:长度、质量和时间.相应的基本单位为:米(m)、千克(kg)和秒(s).(1)基本单位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例如,km是基本单位而非国际单位制单位;(2)国际单位制单位也可以是导出单位而非基本单位,例如,“N”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四、核心知识汇总核心一力学单位制的理解1.力学中的单位制2.物理量与物理单位:物理量是为了描述物理现象或规律而引入的,为了比较物理量的大小,或对“量”进行测量而建立了单位.如为了描述运动的快慢而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规定其单位为m/s后就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了.单位是物理量的组成部分,有单位的物理量要注明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如上一章学过的动摩擦因数μ就没有单位.例1(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g,也可以是kg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解析】A错:m/s、N是导出单位,kg是基本单位.B对:kg、m、s 是基本单位.C错: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kg,不是g.D对: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答案】BD单位制的统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如同推广普通话,是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明确的信息.训练1[2019·杭州高一检测]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而采用的一种单位答案:B2.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量及基本单位的是()A.质量千克B.能量焦耳C.电阻欧姆D.电荷量库仑解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对应的单位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开(K)、安(A)、坎(cd)、摩(mol),故选项A正确.答案:A3.测量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A.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B.量筒、天平、秒表C.米尺、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D.米尺、天平、秒表解析:因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而实验室中测量这三个基本量的仪器分别是米尺、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亦可测时间,故选D;弹簧测力计、量筒分别可测力、体积等导出物理量,故选项A、B、C均错误.答案:D4.芳芳同学解题时,得到某物理量A的表达式为A=4π2T2L,其中L为长度,T为时间,则可知物理量A的单位为()A.m B.m/sC.m/s2D.m3/s2答案:C5.(多选)用国际单位制验证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A.x=at(x为位移、a为加速度、t为时间)B.a=μg(a为加速度、μ为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C.F=m vR(F为作用力、m为质量、v为速度、R为半径)D.v=gR(v为速度、R为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解析:将等式两边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代入后进行单位运算,经运算可知B、D可能正确.答案:BD6、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中的基本单位B.因为力的单位是牛顿,而1 N=1 kg·m/s2,所以牛顿是导出单位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4-4 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4 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4 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学目标】1.能识别基本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了解单位制。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单位。

3.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计算和公式检验中的应用。

4.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以前的教材内容已经介绍了大量的力学量和单位,明确了这些力学量之间的物理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通过单位制的建构过程使学生了解物理关系,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单位关系,加深对单位规定的认识;通过国际单位制的学习,认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通过国际单位制在物理计算和公式检验中的两个具体应用,进一步拓展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大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物理量以及对应的单位;知道这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但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是零碎的;对物理量单位的规定较为困惑。

【教学重点】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应用。

【教学难点】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概念的建构。

【教学方法】本课以活动探究为主,配以导学单,结合问题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流程设计: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知识梳理,分析归纳——例题分析,得出结论——应用拓展,回归情景,解决问题教学中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把复杂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思考分析。

【教学过程】【本课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单位制的分类和作用。

单位制往往不被同学们所重视,不少同学解题时恰恰是因为单位出差错,而使解题结果出错。

所以同学们要真正弄清单位制的作用,弄清物理公式和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物理计算时,先选定单位制,统一物理量的单位,然后正确运用公式,这样单位就不会出现错误。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教案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4 力学单位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3.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4.回忆体会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5.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知道单位制的作用||,即清楚物理公式和物理量的关系||,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教学难点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己推导物理量的单位||。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物理研究计算中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

在进行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做单位答:测量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选来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确定待测量是该同类标准量的多少倍的过程||。

选来作为标准的同类量称之为单位||,比如:1790年:巴黎会议约定: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千克 (kilogram ):1立方分米的水在其密度最大时的温度(约为4摄氏度)下的质量||。

倍数称为测量数值||。

测量值=测量数值×单位||。

长度=8.00厘米2、位移、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的单位是什么?生:位移常用的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质量的单位有克、千克、吨等;时间单位有秒、分、小时等;速度单位有米每秒、千米每小时等;加速度的单位有m/s 2、cm/s 2等;力的单位有N||。

二、单位换算 师:那36km/h 与12m/s 两个速度相比较||,哪个大?生:要比较两个速度的大小必须先统一单位||,先把36km/h 转化成多少m/s ? 师:那如何进行单位换算呢?生:数值不变||,只将单位进行换算就行了||,比如s m smh km /103600100013636=⋅= 10m/s<12m/s例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1 mg=_____________kg(2)4.2t=_____________kg(3)54 km /h=____________m/s (4)=2/10s cm ____________2/s m带领学生看图片:姚明的身高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

高中物理 第四章4.4力学单位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四章4.4力学单位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4.4力学单位制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 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含义及力学中三个基本单位。

2. 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3. 知道在物理计算中必须采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掌握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解题。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主要内容:一、单位制1.基本物理量:反映物理学基本问题的物理量。

如力学中有三个基本物理量——质量、时间和长度。

因为世界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带有普遍性的运动,首先应考察物质的多少和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物质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抓住质量(物质的多少)、时间和长度(空间改变的量度)这三个物理量,就抓住了力学的基本问题,才可进一步讨论其他力学问题。

2.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所有)单位都叫做基本单位,如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长度一一cm、m、km等;质量一g、kg等;时间——s、min、h等。

3.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如位移用m作单位,时间用s作单位,由速度公式v=s/t推导出来的速度的单位就是m/s。

若位移用km作单位,时间用h作单位,由速度公式v=s/t推导出来的速度的单位就是km/h。

4.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选定基本物理量的不同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单位制,如历史上力学中出现了厘米·克·秒制和米·千克·秒制两种不同的单位制,工程技术领域还有英尺·秒·磅制等。

二、力学中的国际单位制1.由于基本物理量的选取和基本单位的规定都带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中外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单位制(如我国在单位中出现的斤、两、尺、寸等),这就阻碍了国际及社会交往。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4_力学单位制_教学设计_教案2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4_力学单位制_教学设计_教案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2.明确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和力学中三个基本量及其单位.3.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2. 教学重点/难点1.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和力学中三个基本量及其单位.2.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知识探究]一、对单位制的理解[问题设计]1.在水浒传中,武松、林冲、鲁智深都是身长八尺的大汉.那么,你知道身长“八尺”是多少米吗?答案查找资料知,古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m,“身长八尺”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1.84m左右.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世纪末曾发射过一个火星探测器,但它由于靠火星过近,结果因温度过高而起火,并脱离轨道坠入火星的大气层.航空航天局调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原来探测器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算加速度时使用了英制单位,而喷气推动实验室的工程师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提供的数据是以国际单位制算出来的,并把这些数据直接输入电脑.从这次事故的原因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答案在国际上采用统一的单位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要点提炼]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1)基本量和基本单位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质量(m)、时间(t)、电流(I)、热力学温度(T)、物质的量(n)、发光强度(I)七个量为基本量;对应的七个基本单位是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2)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l,单位:m;质量m,单位:kg;时间t,单位:s.(2)常用的导出单位速度(v),由公式v=ΔxΔt导出,单位:m/s.加速度(a),由公式a=ΔvΔt导出,单位:m/s2.力(F),由公式F=ma导出,单位:N(或kg•m/s2).此外还有功、功率、压强等.二、单位制的应用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简便.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3.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根据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断公式中比例系数有无单位,如公式F=kx中k的单位为N/m,F=μFN中μ无单位.4.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典例精析]一、对单位制的理解例1 对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密度②牛③米每秒④加速度⑤长度⑥质量⑦千克⑧时间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C.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②③⑦D.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④⑤⑥解析密度、加速度、长度、质量和时间不是单位的名称,而是物理量的名称;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牛、米每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都属于国际单位,故B、C正确.答案BC二、单位制的应用例2 一辆重4t的汽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已知发动机的牵引力为1600N,汽车在运动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取g=10m/s2,求:(1)汽车在开出后加速度的大小;(2)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可达10m/s.解析(1)已知F1=1 600 NF2=4×104×0.02 N=800 N合力F=F1-F2=800 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Fm=8004×103 m/s2=0.2 m/s2(2)t=v-v0a=10-00.2s=50s答案(1)0.2m/s2 (2)50s针对训练质量m=200g的物体以加速度a=20c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简洁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F=200×20=4 000 NB.F=0.2×0.2 N=0.04 NC.F=0.2×0.2=0.04 ND.F=0.2 kg×0.2 m/s2=0.04 N答案 B解析在物理计算中,如果各物理量的单位都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则最后结果的单位也一定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例3 在解一道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x=F2m(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解析可以将右边的力F、时间t和质量m的单位代入公式中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x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ma,a=vt,v=xt,将公式的物理量全部换算成基本量的单位,就容易判断了.在x=F2m(t1+t2)式中,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的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的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A、C、D错,B对.答案 B[课堂要点小结][自我检测]1.(对单位制的理解)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答案BD解析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m、s,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衍生(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N=1kg•m/s2(F=ma),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C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ma(k=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项正确.2.(利用单位制简化计算过程)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A.m=Fa=210kg=0.2kgB.m=Fa=2N0.1m/s2=20kg•m/s2m/s2=20kgC.m=Fa=20.1=20kgD.m=Fa=20.1kg=20kg答案 D解析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所得结果的单位就是国际单位,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再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C均错,B项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D项单位运用正确,且简洁而又规范.3.(利用单位制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有几个同学在一次运算中,得出了某物体位移x的大小同其质量m、速度v、作用力F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分别如下,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A.x=v2aB.x=mv3FC.x=FtD.x=mv22F答案ABC解析把各物理量的单位都用基本单位表示,v的单位为m/s,a的单位为m/s2,F的单位为kg•m/s2,x的单位为m.由此可解出A、B、C、D的单位分别为s、m2/s、kg•m/s、m,故A、B、C一定错误,D可能正确.4.(利用单位制简化计算过程)一列质量为103t的列车,机车牵引力为3.5×105N,运动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1倍.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为180km/h需多长时间?此过程中前进了多远距离?(g取10 m/s2)答案200s 5km解析列车总质量m=103t=106kg总重力G=mg=106×10N=107N运动中所受阻力F=0.01G=0.01×107N=105N设列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牵-F=ma,则列车的加速度为a=F牵-Fm=3.5×105-105106m/s2=0.25 m/s2列车由静止加速到v=180km/h=50 m/s所用时间为t=v-v0a=50-00.25s=200s此过程中列车的位移为x=v2-v202a=502-02×0.25m=5×103m=5k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4.4力学单位制【学习者分析】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

前面关于1N的规定给学生的印象总好像是有些随意。

尤其是牛顿、帕斯卡、安培、伏特、焦耳、瓦特等单位的规定。

使得学生感动物理太复杂。

事实上,只有把单位制放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

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物理量单位的命名和使用规则。

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性和方便特征。

【教材分析】物理学单位中,有很少几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就是基本单位。

在进行了这种选定之后,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就是根据它的定义式,有所选择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共同确定的。

国际单位制的建立和使用,不仅方便了国际间的交流,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中计算和运用的一种规范约束。

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逐步习惯,在记录、表达和计算中规范使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重点难点】(1)知道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含义及力学中三个基本单位。

(2)知道在物理计算中必须采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掌握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解题。

【设计思想】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并利用多媒体展示。

【教学环节】一.课题的引入展示张飞和姚明的图片师:大家都认识这两个人吧.生:认识,一个是张飞,一个是姚明.师:那么大家知道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呢?生:《三国演义)上说张飞身高9尺.师: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张飞的身高应该是多少?生:三尺是1 m,张飞的身高应该是3m.师:姚明在当代应该是身高很高的人了,他的身高是多少?生:2.26m.看起来张飞要比姚明高很多,打篮球一定挺厉害.师:并不是张飞比姚明高,而是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在我国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m到0.355 8m 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二.新课教学多媒体介绍.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位.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7.62 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1英尺等于0.304 8 m.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一个长度单位.他把从启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 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 000多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尼,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 m到0.355 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讨论与交流]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参考答案:单位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尽快地发展,使全球人类能够共享光明,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自学总结)(投影问题)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巡回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帮助水平较差的同学进行总结.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min左右.然后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巩固补充学生掌握的知识.师:请同学们回答刚才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生1: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它们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生2:力学中的基本量有长度、质量和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米、千克和秒.师: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生1: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生2:我们学过的导出单位很多,比如加速度的单位m /s2,它可以根据公式a =△v/t 来进行推导.密度的单位是kg /m3,可以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p =m/v 进行推导.师:我们学过的力的单位牛顿是不是基本单位呢?生:不是,牛顿也是一个导出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可得力的单位应该与质量的单位和加速度的单位有关.1 N =1 kg ·m /s2.师: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大家设计一个表格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960年在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长度 米 m质量 千克(公斤) kg时间 秒 s电流 安(培) A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物质的量 摩(尔) mol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单位制,知道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四.作业1.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A.密度 B .米/秒 C.牛顿 D .加速度 E.质量 F .秒 G .厘米 H .长度 I .时间 J.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是 (填前面的字母).(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3)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 属于导出单位的是【板书设计】量的单位计算中不必一一写出各际单位制,)在计算时,一般用国(单位式推导出来的物理量的)由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导出单位长度;质量;时间)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单位)选定的几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单位制2121 【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的什么叫基本物理量、物理量的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以及单位制和单位统一的重要性的理解是课本上重要内容.4.4力学单位制一、教材分析本节从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各物理量单位必须使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制出发,引入新课,探究物理量的单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探究、创新的思维能力。

由学生根据已学的物理量和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体验数量后面必有单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探究物理量单位如何确定及利用单位制对一些问题进行判断。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三、教学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3.单位制.四、教学难点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五、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知道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展示张飞和姚明的图片师:大家都认识这两个人吧.生:认识,一个是张飞,一个是姚明.师:那么大家知道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呢?生:《三国演义)上说张飞身高9尺.师: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张飞的身高应该是多少?生:三尺是1 m,张飞的身高应该是3m.师:姚明在当代应该是身高很高的人了,他的身高是多少?生:2.26m.看起来张飞要比姚明高很多,打篮球一定挺厉害.师:并不是张飞比姚明高,而是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在我国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m到0.355 8m 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师:大家如果经常看NBA介绍时会发现姚明的身高并不是说成2.26m,而是怎样介绍的呢?生:我记得好像是几英尺几英寸,具体数值记不清了.师:1英尺等于0.304 8m,1英寸为2.54 cm.大家如果不记得的话可以重新计算一下,也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大家知道尺和英尺是怎样来得吗?生:不知道.多媒体介绍.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位.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7.62 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 1英尺等于0.304 8 m.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一个长度单位.他把从启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 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 000多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尼,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 m到0.355 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