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第一单元通过以动物与植物为素材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多彩春天。
在研究中,重点要求学生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古诗三首》以分别是XXX的《绝句》,XXX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
《绝句》是一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这首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XXX,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XXX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二)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4.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別写了怎样的景象。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识字、写字;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思惟活跃,求知欲望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古诗文中描画的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那不同寻常的美。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二、教材解析(一)课文内容本单元围绕“可爱生灵”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1.认识40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5.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6.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8.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9.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10.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11.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12.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13..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14..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15..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16..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百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大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大全第一篇《燕子》说课稿一、说教材《燕子》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
作者XXX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
主要描绘了XXX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
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XXX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九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研究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风景的特点举行描述。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腕,“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变更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
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
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悄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研究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1-8单元精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1-8单元精编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人文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三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
《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
《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
《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本单元的第一个阅读训练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学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古诗三首》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燕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荷花》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本单元的第二个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燕子》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朗读并抄写;“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
《荷花》的小练笔安排了仿写一种植物,为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做热身,降低了习作难度。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这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形式有散文、诗歌。
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1 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绝句》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热爱。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通过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赞美。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
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诗。
三、说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3.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重点)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重点)3.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难点)五、说教法学法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绝句》(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它们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出示第一首,课题:绝句。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昆虫备忘录》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 虫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课文以有趣的方 式、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多种昆虫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 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老师提供 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 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 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昆虫备忘录》
蜻蜓复眼
瓢虫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
独角牛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鞘翅里有膜翅,呈淡淡的桃红色文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板块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独 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交流解决
2.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 课下阅读杨红珍《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 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八、教学反思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 ,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
《荷花》说课稿

《荷花》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日是《荷花》。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具体解说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荷花》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可爱的生灵,意在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这篇课文写的是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的荷花画面。
文章字数不多,却把荷花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生动的语言描绘的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段落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仿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思维能力:体会作者描写荷花的角度,展开想象,感受荷花姿态。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三、教学重难点1.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2.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四、说学情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形成自己的感悟。
但他们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五、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语文课的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本篇课文的作者、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利用课文插图和多媒体课件播放荷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荷花的美并加以想象。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2篇【篇1】一、说教材《绝句》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上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黄、翠、白、青”描绘出明丽的色彩,“千秋雪”表现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一)说教学目标为了让二年级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能够流利有韵味的朗读古诗,通过品读古诗感受大自然之美,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二、分析学情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在此之前,他们只学过《画》,《静夜思》《山行》,《草》等简单的古诗。
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古诗,但也只是会读会背,对于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并不能领会。
但是他们又很喜欢古诗,因为短小,读来朗朗上口,他们能很快背诵下来。
教学中我准备把重点放在故诗意境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
三、说模式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解读诗题,了解作者朗读古诗,感悟诗意诵读古诗,体会情感四、说设计(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谁能背一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汉字有兴趣,主动识字。 累计认识汉字2500个左右,其 中1600个左右会写。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 字法查字典、词典。
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 习惯。
第二学段目标 三、四年级
习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能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并谈论。
注重评价主体多元 与互动
运用导向性评价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 力争用更多的赏识和赞美,给 学生送去欢乐,增强信心 。
在评价工作中,我们既要 价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的状 也要评价学生获取知识、形成 力的过程和方法。
善于用激励性评价
评 价 建 议
家乡的风景、自己旅行的 过地方、走亲访友见过的 有关大自然的美好等。
习作
阅读
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朗读。
会使用字典、 词典,有初步的 独立识字能力。 会写250个 认识汉字250个
口语 交际
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能逐步清楚明白 地讲述一件事情
识字与 写字
本 册 总 体 目 标
综合 性学 习
结合语文学习, 观察大自然、社会
书面与口语结合 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教材
说 课标
说 教材
说 建议
说课标
总 体 目 标
单元目标
纵横联系说课标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第四学段
7-9年级
第三学段 第二学段
5-6年级
3-4年级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目标 三、四年级
识字 写字 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朗读,初学默读。 联系上写文、借助字典、 词典理解、积累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 的感情。 复述作品大意,交流阅读 感受。 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 法,了解冒号、引号的用 法。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习惯。
可爱的生灵
语文 园地
围绕可爱的生灵专题 安排,体现了《课程 标准》中提出的教材 要避免繁琐、加强整 合的思想,便于开展 教学实践活动,提高 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
编 写 特 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知识整合
本单元,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 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和日积月累、都 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会背第1、2课和第3 课中部分段落。
知识与能力 单 元 目 标
认识常用汉字24个, 会写35个。会写49个 词语。
说教材
编 写 体 例 编 写 特 点
内容结构 立体整合
说教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 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
发现春天的美好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体会景物美
说建议
教 学 建 议 评 价 建 议 课程资源 的开发和利用
多读多练优美词句,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 教学
联系课文中的景
通过图片、词卡、 区别形近字、组词比 赛、互相提问等进行 形象生动的生字词教 学。
识字 写字
教 学 建 议
语文 园地
乐于观察、表达。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 交流。
用书面或口头表达观察所得。
在趣味活动中学习语文,学 会合作。 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 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尝试运用、积累材料, 学习修改习作。正确使 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 号。 能用普通话交谈,听话 会把握主要内容,能清 楚明白地讲述见闻。
对比三学段 知识与技能立体式 整合
知识整合
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引导学 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学习清楚的表达自己的 想法和理由,并能够耐心听不打断别人讲话, 养成尊重他人、文明交际的习惯。
习作安排的是写我的植物朋友,与《荷花》 协调统一。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忆江南》与第一 《古诗三首》课相呼应。 整组教材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个主题, 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知识整合
在简短的导语之后,本组教材围绕 “可爱的生灵”这个专题来编选课文, 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这样的编排,便于孩子从多方面 发现、倾听、感受生灵的可爱,生命 的美好。
知识整合
接着编排四篇课文。 (主题:可爱的生灵)
通过燕子的活泼可爱 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感受 大自然的美;通过优美的诗 句和诗人的情感感受大自然 的美;通过荷花的美丽感受 大自然的美;通过多姿多彩 的昆虫的感受生命的美。
内容解析 与整合
已学过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春天里的发现》导语: 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 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 密密的。我们走进春天, 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
可爱的生灵
本单元内容 后续知识
的发现。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可爱的生灵》导语:飞鸟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 《自然奇观》 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 生灵。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走遍千山万水》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习作
乐于运用学 习的词语。
学习修改习作中 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综合性 学习
能热心参加 校园、社区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 下组织语文活动。
说课标
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不拘形式地写见闻、 感受和想象。 愿意把习作读给他人听 分享习作快乐
继续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继续学习默读 不懂的地方能提出疑问
能用普通话交谈
第一学段
识字与 写字
有主动识字 的愿望。
学习默读,做 到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
养成主动 识字的习惯。
第三学段
有较强的独立 识字的能力。
阅读
初步学会默读。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 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要内容,并简要转述。
能抓住要点, 并能简要转述。 不仅能修改自己 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 交换修改。 要求学生策划简单 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语文 园地
词句段运用
编 写 体 例
日积月累
识字加油站
立体整合说教材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 现了可爱的生灵:有的描绘 了梅子黄时的迷人景色;有 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 ;还有的描写了昆虫的多姿 多彩。
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 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 ,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 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 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 的感情。
风光图片、诗歌,有关自然的专题 片、电影,田园风格的音乐、国家 地理出版的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的书籍以及网络资源等。
联系生活,创建 环境资源。
注重整合,开 发媒体资源。
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参、工具书等丰富的内容资 源.
立足课本,挖 掘语文教材资 源。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说课标
采取朗读、默读、对读、 表演读、浏览等多种形 式读课 文,领会大意。
通过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 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 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说、写及课 外了解、搜集等活动,扩大对大自 然景物的了解。
通过多种方式 学习字词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的一些写作 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 语言。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家乡和大自然的美好,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物,想想家乡的植 物、动物、风景有 什么特点,引导学 生把自己观察和发 现的家乡的美和可 爱之处表达出来。
明确指出学生长处 与改进措施。为学 生指明方向。 。
评价设计注重可行性, 力戒繁琐,防止片面追 求形式。
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 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评价 相结合。
加强自我评价和互相评 价,促进学生主体互动,自 我反思。
观察与发现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大胆想象
多彩童年
寓言故事
奇妙的世界
可爱的生灵
教 材 内 容
有趣的故事
3、荷花 2.燕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昆虫备忘录
课例
1、古诗三首
口语交际
习作
导语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 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 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 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 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 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 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 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