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此事实说明声音是()A.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以波的形式传播的D.不能通过真空传播2.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A.“千里冰封,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4.你认为小红对下列生活中的物理量的估测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正常眨眼一次用时约2sB.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5m/sC.教室门高约为3mD.石家庄夏天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5.“水浴法”是一种常见的加热方式,它具有加热缓慢、均匀等优点。

如图甲所示,橙橙同学用水浴法分别加热两种物质甲和乙,同时观察它们的物态。

并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根据她绘制的图像我们可以推测()A.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吸热B.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发生物态变化C.t1~t2时间内,乙物质一定在吸热D.t1~t2时间内,乙物质的液态部分在变少6.如图所示,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

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折射B.镜子里的像——光的反射C.耀眼的铁栏杆——光沿直线传播D.树荫下圆形光斑——光沿直线传播7.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B.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D.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本物理书从小美的书包里掉到了地面上,小美听到声音回头看见了,走过来的小亮也看到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美听到书掉到地上的声音,说明书发出了次声波B.小亮看到物理书是因为光从眼睛射到了书表面C.书掉到地面上,书做了机械运动,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小亮和小美都看到了物理书,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每一户家庭,关于小汽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汽车的后视镜采用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B.夜间行车时,为了安全车内最好关着灯C.关上车窗后,车内会变得安静很多,是因为玻璃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D.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防止车内的物体成像在车正前方,影响司机视线3.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我们能看到自身不发光的物体B.桥在湖水中的“倒影”C.在水中看到岸上的路灯比实际位置偏高D.用潜望镜观察海面的敌情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上方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上方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5.研究光的传播情况时,引入“光线”,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理想模型法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6.中秋佳节,人们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锣、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唢呐的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人们通过音色来分辨锣、鼓、唢呐的声音C.唢呐做成喇叭形状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锣、鼓、唢呐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7.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诗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B.钟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钟声比雨声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因为固体传声比液体快D.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相同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不断降低,响度不断减小D.真空不能传播声音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图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C.图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图丁中扬声器播放声音时,它面前的蜡烛的火焰会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0.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在OA段的速度大小为5m/sB.它在AB段匀速运动了3sC.它在BC段的速度大小为2.5m/sD.它在OC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2.5m/s11.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A.B.C.D.1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一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一凝华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一升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一汽化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国庆70周年人阅兵的飞机从空中划过。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一)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一)

期末检测卷(一)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以下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1.6mB.正常的成年人心脏每跳动一次约1minC.泸州5月的平均气温约50℃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2.2022年5月5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

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3.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4.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5.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6.如以下图,以以下图片中的物理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7.在实验室中常借助“沉坠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以下图,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A.m V1B.mV2+V3C.mV3-V2D.mV3-V2-V18.射水鱼爱吃生活在水面外的小昆虫,它用射水的方法击中水面外的小昆虫,以下关于射水鱼看见水面上的昆虫的光路图正确的选项是〔〕9.用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A.将运动得越来越慢B.将立即停止运动C.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2、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3、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 B.0.2s C.0.38s D.0.4s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5、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LB=2:1,重力之比为GA:GB=3:2,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3:8 B.3:1 C.2:3 D.3:46、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7、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会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只受重力,一定竖直向下运动C.弹簧测力计只能沿竖直方向使用,不能倾斜使用D.地球附近的物体如果只受一个力,那肯定就是重力9、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10、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1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2、图中的电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3、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14、《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15、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1(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1(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A.1cm B.10cm C.20cm D.50cm2.下面是某同学记录的中考体育测试的成绩,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男子立定跳远成绩为5.2mB.男子1000m长跑成绩为4'20”C.女子800m长跑成绩为40s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A.手吸收了声音B.锣面停止振动C.手反射了声音D.手不能传播声音4、如图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耳机声和周围环境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A.固体、固体B.气体、气体C.固体、气体D.气体、固体5、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A.-5℃B.0℃C.18℃D.35℃6、疫情期间,如图所示的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该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使用后必须用沸水消毒B.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C.分度值是 1℃D.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7、如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两个人在冰面上推着巨大的地球仪入场,在地球仪靠近光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仪影子的形成与倒影的原理相同B.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长C.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短D.冰面发亮,是因为冰面也是光源8、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9、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B.必须使用镊子加减砝码,但可用手直接移动游码C.若开始测量前游码没有“归零”,测量结果将会偏大D.若在右盘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刻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10、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D.斜插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小明和妈妈从超市购物回来,小明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压变小就说面包变少了,妈妈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面包“没变”的是( )
A.质量B.体积C.密度D.厚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面包被挤扁,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符合题意;
A.长度B.速度C.力D.密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不是以牛顿作为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不是以牛顿作为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大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所以为了纪念牛顿,将力的基本单位定为牛顿,简称牛,故C符合题意;
D.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不是以牛顿作为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D。Biblioteka 15.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为广大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下列关于共享单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车的车铃通过振动发出声音提醒前方行人注意安全
B.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C.单车的尾灯可利用光的折射引起后方车辆司机的注意
D.单车的车把和脚蹬表面上凸起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答案】D
【解析】
【详解】A.秒表的计时与重力无关,所以在失重环境下,秒表可以测量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的使用不受重力影响,所以在太空中可以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故B不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拉力能使弹簧伸长,与重力无关,所以物体在失重状态下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故C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太阳、玻璃、电影银幕、烛焰、月亮中,属于光源的是()A. 太阳、烛焰B. 太阳、电影银幕C. 太阳、玻璃D. 太阳、月亮2.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关于手机的使用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手机铃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 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 根据声音的响度可判断打电话的人是谁D. 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下列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其中正确的是()A. 人的正常体温是73℃B. 我们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 纯水的密度为1.0×103g/cm3D. 声音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3.40m/s4.摄影师在给同学们拍毕业照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则()A. 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B. 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C. 照片上没有苍蝇,只是照片略暗一些D. 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等大的苍蝇5.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时常会用到测量仪器。

关于物理测量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让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B.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C. 用天平称量时,先由大到小加减砝码,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D. 电能表是直接测量电功率的仪表6.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数值()A. 12m/sB. 12cm/sC. 1.2m/sD. 1.2km/h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色光B.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C. 手影的形成D.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8.边长之比为2:1的两个立方体铜块,其质量之比为()A. 2:1B. 1:2C. 8:1D. 1:89.下列各种光现象中,解释错误的是()A.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C. 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越来越小D.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摩擦生热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 水在90℃时不能沸腾C. 液体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D. 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11.2019年版第五套入民币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小明想测量第五套人民币1元硬币的直径。

期末学业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学业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学业质量评价(时间:80分钟总分:8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1.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在1.2~1.5 mB.小明同学的身高约为160 dmC.汽车在城区行驶的平均速度在100~150 km/hD.成人步行的速度在1.1~1.3 m/s2.下列现象属于液化形成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枝头D.千里冰封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潜在水中的潜水员看到岸上路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B.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4.(2023·陕西榆林模拟)北京时间2023年4月16日9时3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

发射现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级达到了150 d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级达到150 dB是指响度大B.轰鸣声不是振动产生的C.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D.发射现场的喷水降噪系统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5.(2023·陕西西安一模)一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加蜂鸣器实现距离报警,可以帮助视障人士出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能拐杖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智能拐杖语音播报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这款智能拐杖可以在真空中使用D.蜂鸣器发出的声音比较尖锐,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6.游艇在大海中高速航行,如果说坐在游艇上的乘客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驶来的游艇B.该游艇的座舱C.海岸上的树木D.海水7.(2023·陕西中考)“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

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物理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本卷g值取10N / kg)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分×12=36分)
1.下列数据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 cm B.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 m/s
C.某同学体重约为500 N D.奥运“祥云”火炬质量约为975 kg 2.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
5.如图3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4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图3 图1
7.如图2,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
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C )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图2
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8.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

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9.学习了物态变化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A.蒸发和沸腾是两种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
C.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 o C一定沸腾
D.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制成的
10.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5:6 B.6:5 C.2:15 D.15:2
11.如图2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水>ρA B.ρB>ρA>ρ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12 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 .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二、填空题(1分×22=22分)
7. 2008年9月25日晚21:10,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如图8).飞船进入外层空间,当“01号”航天员漫步太空时,他与其他航天员的交谈必须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 ;看电视直播时,不少人事先并不知道出舱的人是谁,但当听到:“神舟七号向祖国人民问好”的话音时,立刻兴奋地高呼:“是翟志刚!”,这是根据他的 判断的;当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时,阳光照射在红旗表面上时反射了 光,使五星红旗更加鲜艳;光线照射到翟志刚袖口上的小反光镜(镜面是平面),会发生 反射;航天服的左右两袖上各有一块大小不同的平面反光镜,用它们分别观察胸前仪表时,两次成像的大小 (相同/不同).
8.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
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 .近视眼患者戴的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 m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
图8
图5
9.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9 m/s,中途的速度是8 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 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 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km/h.
10.剑桥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6 cm、25.82 cm、25.87 cm、25.9 cm、25.84 cm,其中一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cm,则物理书的长度是cm.11.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一号”
在奔月之旅中,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的(选填“不变”或“改变”);已知嫦娥一号卫星整体重量为23500 N,最终将在离月球表面200km的高度绕月飞行,执行探测任务.那么它在绕月飞行时受到的月球引力____________23500N.(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12.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使人前进的推进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这个现象还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13.(4分) 图9中甲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该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N,指针所指的示数是________N.乙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


图9
14.(6分) 小刘在帮爸爸用水枪喷水洗车时,发现当水枪朝向角度不同或水喷出的速度不同时,水射出的水平距离是不同的.由此,他进行了以下探究(如图10所示),相应
的数据记录如表一、表二:
对以上探究,分析如下:
(1) 离开喷嘴的水仍能在空中继续向前,这是
的缘
故.
(2) 由表一,进行探究一时,应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得到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表二,进行探究二时,应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得到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探究一的结论,举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0分,要求写出详细计算过程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只有答案不得分.) 酒精
硫酸
煤油
水银

钢铁


木块

图10
33.一个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 ,体积为30cm 。

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361g 。

已知铜的密度p 铜=38.9/g
cm ,求:
(1)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注入液体的密度。

34.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后都是经过3s 听到回声,分别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

(空气中声速340m /s)
(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 /s ; (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 /s 。

35.某货运汽车的最大装载质量为4t ,车厢的最大容积为3
5m 。

(1)现用它来搬运密度为3
30.610
/kg m ⨯的木材20t ,至少需要运多少趟?
(2)若同时搬运钢材和上述木材,要求每次都将货物装满车厢,则每趟最多能运钢材多少 吨?(钢的密度为3
37.910
/kg m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西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3.真空不能传声,音色,红光,镜面,相同
14.大于,发散
15.10,36
16.25.9,25.85
17.改变,不等于
18.相互,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实验与探究题(23题4分,24题6分,25题12分,共22分)
21.5,2.8;1mm,2.70
22.(1)水具有惯性
(2)水喷出的速度,水喷出的速度相同,水枪朝向角度不同,水射出的水平距离不同。

(3)水枪朝向角度,水枪朝向角度相同,水喷出的速度不同,水射出的水平距离不同。

(4)投铅球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