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头泉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体构造环境及成因分析
新疆阿尔泰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对铷成矿的制约

新疆阿尔泰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对铷成矿的制约佘贵民;刘堃;周晋捷;吕正航;张辉【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24(40)3【摘要】新疆阿尔泰盛产稀有金属伟晶岩,但缺乏数量上相当的高分异花岗岩。
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是阿尔泰目前发现的唯一富Rb花岗岩,但其岩石成因、Rb的赋存状态及其与周边伟晶岩的关系尚不清楚,从而制约了对Rb富集机理和成矿潜力的认识。
据此,本文对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和伟晶岩开展了全岩组成、年代学、同位素和矿物学研究。
结果显示,阿尔泰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为高分异的A型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276.9±2.7Ma,表明形成于早二叠世。
独居石Nd同位素组成(ε_(Nd)(t)为+4.15~+6.05,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为548~708Ma)显示亏损的源区特征,表明源自新生地壳或有幔源物质的参与。
天河石花岗岩与周边的天河石伟晶岩具有空间、时间和成分上的联系,表明二者具有分异演化上的成因关系。
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类型以及天河石伟晶岩矿物组合指示伟晶岩属于NYF族(富Nb、Y、F)。
天河石花岗岩与伟晶岩都显示出Rb的矿化,矿石矿物主要为天河石和多硅白云母。
从花岗岩到伟晶岩,天河石和云母中的Rb逐步富集。
岩浆高度分异是天河石花岗岩Rb富集的主要机制,但新生地壳物源或幔源物质的加入从源区上限制了Rb的矿化程度。
除天河石花岗岩以外,阿尔泰未来的Rb资源勘查应同时关注稀有金属伟晶岩中的钾长石和云母类矿物。
【总页数】20页(P907-926)【作者】佘贵民;刘堃;周晋捷;吕正航;张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3;P618.77【相关文献】1.湘东邓阜仙花岗岩成因及对成矿的制约:锆石/锡石U-Pb年代学、锆石Hf-O同位素及全岩地球化学特征2.新疆阿尔泰成矿带可可塔勒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3.新疆西南天山霍什布拉克碱长花岗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与成矿意义4.新疆阿尔泰苏普特H64-8铜矿成因类型研究——来自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硫同位素的约束5.胶西北秦姑庵花岗岩体岩石成因及对金成矿的启示: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制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东天山白石泉铜镍矿床基性-超基性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亚洲洋闭合时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AAA"B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院,北京# !AAA$B $@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C!AD%A ! ! "#$#% &%’ ($)*+$#*+’ *, (-#.*/0.%+-1 23*45#-*6,76/#-#5#% *, 8%*4*9’ $6: 8%*0.’/-1/,;.-6%/% <1$:%=’ *, "1-%61%/,>%-?-69 !AAA"B ,;.-6$ " ! ;*44%9% *, 2$+#. "1-%61%/,8+$:5$#% @6-3%+/-#’ *, ;.-6%/% <1$:%=’ *, "1-%61%,>%-?-69 !AAA$B ,;.-6$ $ ! A%0$+#=%6# *, 2$+#. "1-%61%/,B.% @6-3%+/-#’ *, C*69 &*69,;.-6$ % ! 85$69D.*5 76/#-#5#% *, 8%*1.%=-/#+’,;.-6%/% <1$:%=’ *, "1-%61%/,85$69D.*5 C!AD%A ,;.-6$ "AAC E!A E$A 收稿, "AAC E!" E"A 改回!
( "AA!7F%ABWA!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A!_"AWA ) 与香港研究基金项目 ( 5\;_W%A ‘ A%^) 联合资助@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毛启贵,男, !BWA 年生,博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专业,?IU3*J: H9IU34a U3*
花岗岩形成构造环境及其矿物学特征

裂谷型花岗岩(rift related granitoids)
大陆造陆隆升花岗岩(continental epeirogenic uplift granitoids)
大洋斜长花岗岩(oceanic plagiogranites)
实例
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
黑云母±普通角闪石±辉石或碱性闪石±黑云母±普通角闪石±辉石
普通角闪石±辉石
H+/B+*
~<0.20~2.5
~<0.20~2.5
~<0.20~2.5
~<0.20~2.5
~>2.0~2Βιβλιοθήκη 5~>2.0~2.5
~>2.0~2.5
M+/B+**
-
~<1.3
~>1.3
~<1.3
-
-
-
注:H+=普通角闪石+辉石+橄榄石,B+=黑云母+绿帘石,M+=白云母+堇青石+石榴石+电气石+矽线石,根据实际矿物分析;*当同时存在角闪石和黑云母时,**当同时存在白云母和黑云母时;
花岗岩类形成构造环境分类及其矿物学特征
造山环境
非造山环境
代号
CAG
CCG
POG
RRG
CEUG
OP
环境
岛弧花岗岩(island arc granitoids)
大陆弧花岗岩(continental arc granitoids)
大陆碰撞花岗岩(continental collision granitoids)
花岗岩成因及构造环境认识

江青霞
是在低水逸度下结晶而成的。根据构造–时间组合的差异,将 A 型花岗岩分为两组:造山后 A 型花岗岩 和非造山的 A 型花岗岩。前者与板块碰撞的终止期有关,而后者则是在地壳拱起及随后的裂谷作用期间 侵入的。与其它花岗岩类相比,A 型花岗岩具有较高的 Fe/Mg、(K + Na)/Al 和 K/Na 比值,较高 F、Zr、 Nb、Ga,稀土元素(REE)、Y、Zn 丰度,以及较低的 Mg、Ca、Al、Cr 和 Ni 丰度。因此 A 型花岗岩相 对 I、M 和 S 型花岗岩(认为是起源于火成岩质地壳、地幔和沉积源岩)更富集亲石元素而亏损难熔元素。
正是因为在地球中,花岗岩几乎全部产于大陆,是大陆分布最广的岩石之一,因而它被作为是别于 大洋地壳的最主要的物质组成标志,是大陆形成、演化的标志物之一,与大陆地壳生长发育有直接联系 [1]。因此,花岗岩的研究一直在大陆动力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花岗岩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岩石 来说,组成矿物很简单,但关于它的形成与演化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2]。正如著名的“Granites and granites” (有各种各样的花岗岩) [3]所形容的。
一般认为,M 型花岗岩类是由幔源玄武质岩浆分异而成的花岗岩类岩石,称为幔源花岗岩类。幔源 花岗岩在大陆和大洋中均有发现,主要为拉斑玄武岩系列斜长花岗岩。是由于地壳酸性岩(沉积变质和火 成岩)受到玄武岩浆同化产生的花岗岩、基性和酸性岩浆混合成的花岗岩或辉长岩类花岗岩化产生的花岗 岩。按形成机制也可以分为原地和侵入的两种。
Barbarin 将花岗岩分为七大类,两种过铝质花岗岩——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MPG)和含堇青石和富黑云 母过铝质花岗岩(CPG),两种钙碱性花岗岩——富钾和钾长石斑晶钙碱性花岗岩(KCG)和富角闪石钙碱性
花岗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

花岗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花岗岩作为特定地质背景下的产物,它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点应该记录下它形成时的构造背景情况。
这样,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地表上大量出露的花岗岩获得其形成构造背景信息的话,那将对我们反演构造演化历史提供重要资料。
然而,问题并不如此简单。
即使对一些已知构造环境的花岗岩来说,其源区继承性和熔融分异都会影响最终形成的花岗岩的物质成分,导致与构造环境之间对应性的丢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已认识到大多数花岗岩是软流圈或岩石圈地幔的热输入到地壳引起地壳和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地幔可以从派生热流、释放挥发性流体、和地幔来源物质的混合,直到地幔的部分熔融等多种形式参与花岗岩的形成;地幔同地壳相互作用也可以是底侵(underplating)、拆沉(delamination)或俯冲等多种形式。
所以,花岗岩形成与大地构造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大地构造演化某一阶段与壳幔相互作用的联系。
此外,人们也认识到花岗岩是造山带的基本组成之一,它们的成分变化除受构造环境影响以外,还受以下主要因素制约:①不同的源岩成分;②不同的熔融条件;③基性和酸性组分之间的化学和物理反应;④地壳混染;⑤岩浆演化机理等。
基于上述考虑,花岗岩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研究,仍然是当代花岗岩研究的前沿,但新一代的构造环境分类不仅要考虑源岩和经典的板块构造动力学类型,而且应该在软流圈或岩石圈地幔的热输入到地壳更宽的范围和时间演化上去认识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应该强调的是,花岗岩是多种地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产物,但是,总体上受软流圈或岩石圈地幔的热输入引起地壳和地幔相互作用的控制尤其重要,因此,应该把区域性花岗岩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圈三维结构与演化、软流圈上涌以及岩浆源区、局部熔融条件以及岩浆演化机理等相结合。
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框架,并通过这一框架追索它们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以及热流传递的机理及其体制。
在运用综合方法来讨论花岗岩形成构造背景时,我们在讨论花岗岩物质来源的同时,还应更多地考虑花岗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东天山路白山一带石炭系火山岩成因和构造环境分析

东天山路白山一带石炭系火山岩成因和构造环境分析
本论文在对路白山一带火山岩区域地质背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开展了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运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对火山岩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成矿预测研究工作。
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初步认识:1.本区岩石类型主要有沉火山角砾岩、含砾中粒凝灰质砂岩、中—粗粒凝灰质砂岩、沉凝灰岩中、含砾粗粒凝灰质砂岩、沉凝灰岩、含生物碎屑钙质沉凝灰岩、含生物碎屑凝灰质粉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粉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粉—微晶灰岩、含凝灰质微晶灰岩、中—粗粒亮晶胶结生物碎屑灰岩、亮晶胶结粒屑鲕粒灰岩、沉凝灰岩、熔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组成。
2.样品在原始地幔标准配分图上,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Ba等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Th、U、NB、Hf、Ta等亏损,其中Nb、Ta强烈亏损。
而明显的Nb、Ta负异常,是岛弧火山岩的标志,反映了B型俯冲环境中火山岩的典型特征,即较典型岛弧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分布型式,证明火山岩属于典型的岛弧火山环境。
3.结合Harke图解及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说明火山岩不属于同源岩浆,通过对火山岩成因的讨论,表明其岩浆源区与大洋地幔有一定的联系。
4.在路白山一带阿奇克库都克断裂两侧的火山岩具有明显的成矿作用,说明该断裂对火山岩和成矿具有控制作用。
5.本论文的研究对于解决火山岩的成因存在岛弧、弧后盆地和裂谷背景等不同认识的分歧具有一定的意义。
6.对路白山一带火山岩进行成矿预测,圈定找矿可行地段3处。
甘肃省金塔县羊头泉西花岗岩矿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及大地构造背景

甘肃省金塔县羊头泉西花岗岩矿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及大地构造背景摘要:花岗岩的矿物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特征和矿石类型方面需要做出深入化的研究和分析,从多个角度来对区域内的花岗岩的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及大地构造背景等实现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对于矿石内部的构造、矿石的颜色以及内力和外力作用下造成的矿床成因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对于花岗岩的矿床类型而言,属于典型的岩浆岩类型饰面。
岩浆岩内部的冷凝时间相对缓慢,且内部主要为岩体中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结晶程度相对较高。
花岗岩受到了汽化热液的作用和影响在长期的状态下会产生钠长石化作用,属于区域内岩石产生不均匀的主要因素。
在基岩部分出露较好且地形地貌较为完整,且颜色处于均等状态下,地表的脉岩不发育以及节理裂隙相对较少都属于该区域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花岗岩;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大地构造背景引言在花岗岩矿石矿物资源当中,含量丰富且分布较为集中,在区域内的花岗岩地产出相当多。
对该区域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需要针对区域内的花岗岩矿物矿石的特征以及矿床成因来做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在花岗岩当中,品种较多。
且食材资源主要分布的区域相对集中。
因此需要对区域内的花岗岩矿物地质特征以及矿石的质量,甚至于矿床的成因做出全面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基于此,对花岗岩的矿床成矿岩体以及矿床成因以及对应的找矿标志做出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此来确保花岗岩的找矿工作可以得到全面充分的挖掘和展开。
一、区域地质特征在进行勘察的过程当中,花岗岩所属的区域其构造简单且岩浆的活动较为强烈且频繁。
在区域内的发育构造主要以褶皱为主,在对所探测区域的侵入岩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首先对存在的各种岩石进行了解和掌握,二叠纪、石炭纪等,时期的侵入岩及各类脉岩属于该区域的主要出露岩石。
在该地区的岩石进行分布和产出的过程当中,主要呈现出岩基和岩株的状态,分别有酸性和中性,其中酸性占据了大部分。
在岩浆的侵入活动下,和成矿的作用相关联的岩石当中,可以分为多个种类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地层区域内的主要出露岩石部分当中,包含了二叠纪花岗岩,下石炭统红柳园组下亚组、下石炭统红柳园组上亚组等,其中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以及中区域的岩石当中面积的分布范围相对广泛,包含了石炭系下统红柳园组、上统石板山组地层。
新疆白石头泉高铷氟花岗岩不同相带云母成分及其演化

新疆白石头泉高铷氟花岗岩不同相带云母成分及其演化张遵忠;顾连兴;王硕;郗爱华;吴昌志【期刊名称】《地球化学》【年(卷),期】2004(033)005【摘要】白石头泉含黄玉花岗岩体在露头上显示很好的岩性分带,从下至上依次为: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和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岩体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部分富铷的为天河石)、钠长石、黄玉和云母,副矿物为锰铝榴石和萤石.总体说来,从a带到c 带,云母的Al、Mn、F和Rb含量递增,Fe、Mg和Ti含量递减;Li含量从a带到b 带和c带递增,但b带和c带之间变化不明显.从c带到e带,随着Fe、Mg和Ti的减少,总体上表现为Al、Li递增,F、Mn和Rb递减的演化方向,但Li、F、Mn和Rb在c带和d带之间变化不明显,d带和e带之间却表现出急剧的变化.e带中的次生云母与原生云母相比,前者F、Li高而Al低,从a带到e带,Na+K变化不明显.云母成分的这些变化特征与岩体的演化趋势相一致.白石头泉岩体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类似花岗岩相比,没有出现锂云母这种高度富锂矿物,这可能与岩体中锂含量较低有关.【总页数】9页(P433-441)【作者】张遵忠;顾连兴;王硕;郗爱华;吴昌志【作者单位】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P595;P574.2【相关文献】1.东天山一个多相带高铷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成岩作用 [J], 顾连兴;苟晓琴;张遵忠;吴昌志;廖静娟;杨浩;尹琳;闵茂中2.东疆星星峡地区白石头泉高铷氟花岗岩的特征和成因 [J], 顾连兴3.赣南西华山花岗岩的云母成分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与成矿过程的指示 [J], 李洁;钟军伟;于洋;黄小龙4.东疆白石头泉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分带和岩浆演化 [J], 顾连兴;吴昌志;张遵忠;苟晓琴;刘四海;郑远川;张光辉5.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鹏;吕新彪;陈超;曹晓峰;玛依拉;苏怡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 、 河石 花 岗岩) 为 降 低 , e ( 玉钠 长 石 花 岗 天 略 到 带 黄
岩 ) 剧 降低 , 与 钾 长石 从 C 到 e 减少 的趋 势是 急 这 带 带
一
致 的 。从 a带 到 e带 , 氧化 指 数 ( x—F O/ F O十 O e (e
岗岩类 。此 后 , 又鉴别 出了产 于非造 山环境 相对 不 含水
* 收 稿 日期 :0 10 -2 修 回 日期 :0 1O 一4 2 1-30 2 1一3O
F z 3 的变化不 显著 。C O含 量从 a带 至 d带 无 系统 eO ) a
岩石 化学 特征是 解 释 岩 体成 因 和构 造 环境 的主 要 依据 之一 , 白石 头岩 体 中分 出五 个 渐 变 的相 带 : 即淡 色 花 岗岩 ( )含天 河石花 岗岩 ( )天 河石 花 岗岩 ( a带 、 b带 、 c 带 )含黄 玉天 河石花 岗岩 d带 和黄 玉 钠 长 石 花 岗岩 ( , e
21 0 1年第 9期
西部探 矿工 程
15 6
白石 头 泉 含 黄 玉 天 河 石 花 岗岩 体 构 造 环 境 及 成 因分 析
郭 利 , 志 龙 , 同 良。 齐 张
(. 疆地质 矿产 开发 局 第 一 区域地 质调 查 大 队, 1新 新疆 乌 鲁木齐 8 0 1 ;2 新疆 地质 工程 勘察 院 , 30 1 .
成 埃达 克 岩 和 ( 低 S 低 Yb特 征 的 ) 色 花 岗岩 ; 具 r 淡 碰
从 a带 至 e带 S02含 量 趋 于 降 低 ( 6 9 ~ i 7.3
6 . 2/ , 9 2 ) 碱质 总 量 具 增 高 趋 势 ( . 7 ~ 1 . 5 。 9 6 8 1 O 4 %)
关键 词 : 天河石 ; 玉 ; 质特征 ; 黄 地 成岩压 力 ; 内侵
中 图分类号 : 69 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O4 5 1 (0 10— 0 6一 O P 1. 2 A 10— 762 l )9 15 4
1 花 岗岩体 的构造 环境 及成 因
的碱 性 花 岗岩 , A 型 花 岗岩 ( o ise 118 ) 以 即 C fn ta.9 2 ,
铁 镁矿 物的减 少 有 一定 的关 系 。CP 标 准 矿 物 由石 IW
英、 钾长石 、 钠长 石 、 长石 、 苏辉 石及 少 量 透辉 石 组 钙 紫 成 。副矿 物主要 出现 磁铁 矿 、 玉及 少 量 磷 灰石 、 铁 刚 钛
K。 NaO除 一个 样 品 (. 5 K。 NaO 外 , 它 均 O/ 2 10 ) O> 。 其
小 于 1 指 出 NaO> K2 且 具 递 减 的 特 点 ( . 7 , 2 O, 0 8 ~
0 3 )反 映随 SO 的 降低 , 2 具 递增 , .4 , iz NaO K O具 递增
新疆 乌鲁木 齐 8 09 ; . 疆 工业高 等专 科 学校 , 30 6 3 新 新疆 鸟鲁 木齐 800 ) 30 0 摘 要: 国内淡 色花 岗岩 体 一般 不 同时含 有 黄 玉和天 河石 , 岩相 分 带一般 不超过 3个 。白石 头泉花 岗
岩岩 体是 同时含 有 黄 玉和天 河石 的淡 色花 岗岩 , 并发 育 5个渐 变 的相 带。通 过 分析 地 球化 学性 质反 映 了白石 头泉 花 岗岩 源区 的特 殊性 质和 构造 环境 , 对其 成 因进 行 了分析 。 并
的热 有关 , 岗岩 的地 球化 学性 质 主要决 定于 源岩 及形 花 成 时的深度 , 与地 表浅 层构 造作 用和 事件无 关 。 花 岗岩 类 可 以划 分 为 M 、 、 I S和 A 型 四大 成 因类 型 。最 近十 余年来 , 花 岗岩成 因类 型 的研 究取 得 了许 对 多重 要进 展 。 自从 C a p l 和 Wht 据 源 岩 性 质 划 h p el i根
岗岩) 又发生 了明显的降低 。这与 在白色云母及 R b
在钾 长石 ( 河 石 ) 天 中含 量 变化 有 一 定 因果 关 系 。在 c
和 d带 中、 b含 量 最 高 ( 均 值 分 别 为 78 4和 R 平 7. 82 5 0 , 8. N1 )这与该岩体两个带内天河石含量最高相 致 。K/ (9 9 3O 值较低 , a Rb2. ~5. ) 从 带到 e K/ 带 Rb 含量具 逐渐 降低 (98  ̄3.8 的趋势 。 4 .0 37 ) () 3 岩体 的 C 含 量 变 化 于 ( . ~ 3 . ) 0 之 s 9 2 7 1 N 1 间, 这与 其 它 区 的淡 色 花 岗 岩 和 伟 晶 花 岗 岩 [ 1 ~ (O 5 ) 0 , en ea,95 相 当 。 由于岩 体 中钾 长 石 0 ×1一 C rytl18] 不 仅是 Rb 也是 C , s的 主要 载体 矿 物 。从 a 到 e带 , 带 C 含量 逐渐 降低 , K/ s (3 8 75 逐 渐增 加 。 s 而 C 值 10  ̄14 ) B 和 S 含量 相对 较 低 , 别 为 (. ~ 7. ) O 和 a r 分 1 1 6 4 ×1 (. ~6. ) 0 。岩体 中的 和 S 含 量从 a 到 12 9 1 ×1一 r 带 d带未 出现有 规律 的变化 , 明岩浆 演 化过 程 中并 无 富 表 B a矿物 ( 云母 、 如 钾长石 ) 的强烈 的 结 晶分异 , 且早 期 贫 钙长 石 的结 晶也 未 能 影 响 到 残 留 岩 浆 中 B a的含 量 。 从 d带到 e B 和 s 含量 显著 升高 , 与 e 带 a r 这 带具 有最
带 )L 和 R ,i b含量 逐 渐 增加 , 到 e ( 玉钠 长 石 花 但 带 黄
岩(带) a 到黄 玉钠长石 花 岗岩 ( 带 ) c 均显 著 降低 。里特
曼 指数 ( ) 1 8 ~4 6 , o 为 . 7 . 2 大于 4的样 品只有 2 ( z、 个 T T。 , 出 现 在 e带 黄 玉 钠 长 石 花 岗 岩 中 , z 。 均 ) NaO≥
一
() 异指数 DI 9. 1 9.O间变 化 , 4分 在 28 ~ 7 1 各带 的 DI 均值在 9 . 0 6 3 平 4 5  ̄9 . 5问 , 大于碱性 花 岗岩 的平 这 均值 9 ( 汤 和塔 塔 尔 ,90 。这 指 出 白石 头 泉 岩体 3桑 1 6) 的岩浆 的分 异演 化越 彻 底 , 性程 度 越 高 。a 一C 酸 带 带
带) 。现将 白石 头泉 岩石 化学 特征分 述 如下 : () 1 白石头 泉岩 体 的 5个相 带 以高硅 、 高碱 为特 征 ,
幔 印记 £ Nd () 一( ) t同位素 比值 高 ,r S 同位素 比值 低 , 大 体可 以用现 有 的判别 图判 别其 形成 的构 造环境 。
趋 势 与岩体 从下 至上 钠 长 石 和黄 玉 的 增 加 以及 石 英 和 镁 铁质 矿物 的减 少相一 致 。从 a 到 c , 带 带 即从淡 色 花
岗岩 一天河 石 花 岗 岩 , o 的含 量 增 加 , d带 ( Kz 至 - 8黄
() 于陆块 内部 的花 岗 岩其形 成 主要 与地幔 来源 3产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利 ( 9 8) 男 ( 族 ) 新 疆 乌 鲁 木 齐人 , 程 师 , 从 事 区域 地 质 调 查 和 矿 产 普查 评 价工 作 。 郭 1 7一 , 汉 , 工 现
16 6
西部 探矿工 程
21 0 1年第 9 期
变化规 律 , e 但 带都 明显增 高 。 ( ) NKC除一个 样 品( 为 0 9 < 1外 , 它 3 A/ T。 ) .8 其
及通 常 产于 蛇 绿岩 套 中 的所 谓 大 洋 斜 长 花 岗岩 , M 即
型 花 岗岩 ( i h r1 8 ) P t e 9 3 。 c 2 白石 头泉岩 石化 学特 征
花 岗岩 构造环境 判别 方 法是 仿效 玄武 岩提 出来 的 , 按 照全球 花 岗岩 的分 布将 花 岗岩 分 为 产 于大 洋 及 其 边 缘( 海岸 ) 、 于板 块边 缘和 陆 内与碰 撞有关 的和产 于 的 产 陆块 内部 的三类 花 岗岩 。 ( ) 于 大洋及 其边缘 ( 岸 ) 1产 海 的花 岗岩 源于洋 壳类 型 的玄武 岩 ( MOR 、A O B等 ) 花 岗岩具 明显 的地 B I T、 I ,
的特点 。
撞后 的伸展背景有 利于形成非 常低 S 高 Y r b的 A型
花 岗岩 。
() 2 随着 s 2 i 的降增 o
加 , 铁组 分 ( e+ - e 镁 F 。 qF 。 ++Mg++Mn+ 减 少 。这 些 。)
体为 弱过铝质 的岩石 , iF 、 a Mg含量 低 , T 、 eC 、 五个 带 中
POs 量 极 低 , 乎 为 零 , 可 与 富 F花 岗岩 的低 P 含 几 这
组相对 比。F 。 / e 及 O 氧化 指 数 ) 从 淡 色 花 岗 e+ F X( ,
1其它 为 104 3 3 , K 富 集 的花 岗质 岩 石 。 由 a , .8 .3属 带 一e 带平 均 值反 映 , 、 h 常 值 降低 和 Nb异 常 K T 异 值增 高 的趋 势 。 () 2从淡 色花 岗岩 ( 带 ) a 到含 黄玉 天河 石 花 岗岩 ( d
() 2 与碰 撞作 用 有 关 的 花 岗 岩 大 多 分 布 在 陆 块 边 缘, 同碰撞 和后 碰 撞 指 的 是 构 造 ( 形 ) 件 , 板 块 变 事 与
构 造环 境 ( 脊 、 洋 岛弧 、 岛 、 谷 等 ) 概 念 上 是 不 同 洋 裂 在 的。 区分 同碰 撞 和 碰 撞 后 花 岗 岩 不 能 单 靠 花 岗 岩 的 地球 化 学标 志 , 不 能 单 靠 花 岗 岩 构 造 判 别 图 , 应 也 而 当从 岩 石组 合 和 岩石 性 质 两 方 面 人 手 : 撞 有 利 于 形 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