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 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 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 通过做铅笔芯的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碳的单质为载体,引导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科学发展无止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的性质与用途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归纳法、实验验证法教学用品教师用品:多媒体及课件学生用品:石墨棒、导线、灯泡及灯泡座、干电池板书设计:金刚石(C)——碳元素组成石墨(C)(两种单质)(一种元素)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课堂小结【口述】由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口述所学内容。

随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最硬的是()A、金刚石B、石墨C、C60D、活性炭2、经测定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3、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质软可做铅笔芯B、石墨硬度大,可用来材玻璃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4、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净水,原因是()A、可作催化剂B、把软水变硬水C、疏松多孔,吸附性强D、无毒5、向一个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如果此时向小烧杯中放入一些活性炭,并用玻璃棒搅拌,稍等片刻后,过滤,又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活性炭具有能力,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结构。

从这一实验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1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1新人教版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回答:(异口同声) 导入由欣 【设问】 为什么古代的作品历经几百上千年依然笔峰清 墨汁! 赏字画开 晰, 漓江烟雨图保存到现在色泽鲜艳而不褪色呢?你们 用炭黑来制成的。 始,吸引 知道古代一些书法家、 画家是用什么来书写或绘制字画 学生的眼 的?墨汁又是用什么制成的? 球,从欣 回答: (齐声)最外 赏中发现 活动二、讨论与交流 层电子数。 问题,提 【提问】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古代字画保存几百年乃至上 回答: 碳原子核内有 出问题。 千年,纸或布都已开始腐烂破损,但墨色依然不变,这说明 6 个质子,核外有两 碳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猜猜看。 个电子层, 最外层上 [询问]都同意他的观点吗?大家讨论。 有 4 个电子。 【提出问题】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呢?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结构中的哪部分关系最为 回答:结构决定性 密切? 质。 【屏幕投影】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增强对实 【提问】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你有哪些发现? 验 的 理 【追问】在化学反应中,它要成为稳定结构,有几种途径? 解,同时 较最外层电子比 4 多或少的原子, 碳原子容易达到稳定结构 叙述现象, 写化学方 培养分析 吗?得出什么结论? 程式 问题的能 【追问】 这也体现了上节课我们所讲的结构和性质之间存在 力。 什么关系? 二、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 定性、高温下的活泼性。 书写化学 方程式 【提问】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 点燃 2C+O2=====2CO
金刚石、石墨和 C60
知识 技能 教学 目 标 过程 通过实验事实使学生明白碳的化学性质的活泼和稳定都是相对的。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教学 碳与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重点 教学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还原性。 难点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探讨探究,体会物尽所用、人尽 其才的道理。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 识其不看到的实验现象。 思考、讨论、回答: 【适时点拨】如果氧气的量 不充足,碳燃烧就不充分,这时 1、说明碳具有可燃 生成一氧化碳( 有毒),同时放出热量。 性。 【补充】 上述两个反应, 在以煤为燃料的煤炉里也经常发生。2、在不同 条件下,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 当空气充足、 炉火很旺时, 煤燃烧充分,其燃烧的产物也不 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当空气不充足时,煤燃烧不充分,生成 相同。 较多量的一氧化碳。从上述内容的学习,你能得到哪些重要 3、炉火要通风防煤 的发现或启示。 气中毒。 【投影】]1、碳跟氧气的反应——碳的可燃性。 【可燃性应用】碳具有可燃性,利用这点性质它有什么用 途? 活动三:活动与探究 讨论回答:作燃料。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教材 P107 实验 6-2 木炭粉还原氧化 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引导学 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该反应的实质。) 观察实验装置、 实验 活动四:讨论与交流 操作及实验现象。 【提问 】由实验装置、现象,说说得到什么结论?试着写出 化学方程式。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提问: 为什么实验完毕后要先撤出导气管?为什么要待试管 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 (可补充做灼烧铜 思考、回答。 丝的实验。) 【分析反应实质】 分析、回答。 提问:观察这个化学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倾听、理解。 【总结】像氧化铜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 做还原反应。氧化铜因失去氧被还原。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 书写化学方程式. 为铜的物质,我们就说木炭具有还原性。 【投影】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还原性的应用】利用碳的还原性,说明碳具有哪项重要应 用?【补充】这是冶炼金属的一种方法。例如,焦炭可以在 高温 下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补充二氧化碳和 碳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活动五:总结反思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活动六:布置课外 作业《碳单质兄弟们的自述》为题写一 篇小文章。相关习题。 教 学 反 思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创新思维的意识。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大部分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然而,由于这些物质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金刚石、石墨和C60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金刚石、石墨和C60。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3. 关注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
4. 鼓励学,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識與理解:
学生將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基本概念、結構和性質,並能夠解釋它們之間的差異及其原因。学生還將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制备方法和應用領域。
2. 技能:
學生將通過實驗观测和問題解決,提升實驗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還將通過小組討論和問題探究,培養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2. 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理解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几种碳单质的比较物理性质及相应用途达标测评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木材制活性炭 B.石墨导电 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D.用木材制筷子2.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质()A.一定是金刚石 B.一定是石墨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混合物3.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的新物质,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的1个分子含60个碳原子②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③它是混合物④它是单质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4.点燃一根蜡烛,用冷碟底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一会儿,在碟底收集到炭黑,由此能得出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D.氢、氧元素5.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

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

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6.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性D.还原性7.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黑色粉逐渐变红色,石灰水无变化C、黑色粉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8、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A 蓝墨水B 红墨水C 蓝黑墨水D 墨汁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物质分类(单质、化合物)物质性质等概念的延续,是这些概念的具体事例。

通过对几种碳单质的学习,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关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

3.建立物质性质、决定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理解碳单质的微观结构与它们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2、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3、碳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二、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金刚石1、探究:师生合作用玻璃刀切割玻璃,说明金刚石有什么性质?2、想了解更多有关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请看视频3、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二)石墨探究1:请同学们用铅笔划一下纸张,观察有什么现象?并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的软硬程度?说明石墨有性质?探究2:从铅笔芯上削一些铅笔芯粉末,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样的感觉?说明石墨有什么性质?探究3:用铅笔芯连接导线,观察灯泡是否发光?说明石墨有什么性质?想了解更多有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请看视频。

【总结】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过渡】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是含杂质的碳单质。

【演示实验】实验6-1。

木炭使红墨水褪色1、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

2、说明木炭有什么性质和用途?3、活性炭有哪些性质和用途?(三)、C601、C60分子是一种由个原子构成的,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2、C60属于(单质或化合物)3、C60的用途:材料科学、超导体等【知识拓展】除金刚石、石墨、C60外,一些以新形态存在的碳单质相继被发现:如碳纳米官、C70、C240、C540等(四)、总结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讨论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讨论2】结合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和用途,总结结构、性质和用途存在的关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学习目标:1、能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认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作用2、知道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认识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一元素能组成单质,那么同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物质呢?知识点一:碳的几种单质阅读教材P106~P108完成下列空白2、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活性炭用作面具,冰箱剂;自来水中除味讨论: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存在很大的差别?课堂小结: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用作钻石;自然界中最硬。

用于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钻头石墨:导电用途:电极;质软用途:制铅笔芯;润滑性用途:高温条件下作润滑剂2.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无定形碳的种类: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物理性质:木炭.活性炭有吸附性: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异味;防毒面具;自来水除味。

达标练习: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2.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他们都是电的良导体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D.他们组成单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关于C60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的化合物B、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的单质C、它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4、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 )A.可作催化剂B.疏松多孔,吸附性强.C.无毒D.可以吸附水中的不洁物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的各种性质都不相同B、铅笔芯是由金属铅制成的,所以能导电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能导电D、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物质6、1999年北约曾用“石墨炸弹”,该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路短路,这是利用了石墨的什么性质?7、下列各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该物质的什么性质1)石墨常用于电池的电极,是因为__ ;2)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是因为___ ;3)金刚石可以作钻探机钻头,是因为__ ;4)木炭可以除去房间里的臭味,是因为__ ;5)石墨常用于制造铅笔芯,是因为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内容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设计者
课时设计
1课时
设计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归纳展示或演示的资料。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观察]灯泡发亮。
[设问]看到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
[展示]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教师]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在生活中用途很广。试总结石墨的重要性质。
[学生]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板书]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介绍]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这些都是由石墨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其中木炭、活性炭用途很广,你想知道它们有什么性质吗?
[学生]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介绍]由于石墨很软,所以常用石墨作铅笔芯,但由于太软,光用石墨作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最软的铅笔是6B,最硬的铅笔是6H,HB铅笔则软硬适中。
[演示实验]把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上电池和灯泡,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介绍]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的价格比金刚还高,现在带钻戒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讨论]根据上述性质,你能推导出金刚石有哪些用途吗?
[引导]观察石墨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描述]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学情分析】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在“水的净化”课题中学生对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已有了解,因此学生已具备用探究的方法认识不同碳单质的一些特性以及用途的能力,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1、收集废旧电池中的碳棒、不同型号(2H、HB、2B、4B、5B、6B等)的铅笔以及铅笔芯、玻璃刀、冰箱去味剂、碳素墨水、墨块等物质,观察家长的钻石首饰等。

2、利用超轻粘土做金刚石、石墨和C60模型。

3、预习课本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相关内容,提出你认为是重要的问题或者你想探究的问题。

教师:1、提供一些碳单质的实物样品,如活性炭、木炭;2、供学生实验用的一些仪器:导电装置、超轻粘土等;3、有关如天然金刚石的存在、石墨炸弹、活性炭吸附性的发现和应用等视频资料。

4、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比如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由此可看出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那么同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物质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了解学习目标(齐读)二、提出问题课代表总结各小组提出问题(课前预习)课代表展示总结的分级问题一级问题1-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1-2、金刚石的结构如何描述?性质怎样?有哪些用途?1-3、石墨的结构如何描述?性质怎样?有哪些用途?1-4、与石墨结构类似的碳单质有哪些?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有哪些?1-5、木炭、活性炭为什么具有吸附性?你认为吸附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1-6、C6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还有哪些新的碳单质?二级问题2-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2、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如何?2-3、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三、解决问题探究活动一(合做结构模型并展示讲解)第一小组合做金刚石模型并展示其结构特点、性质和用途:大家好!我们来自第一小组,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金刚石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了解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不同中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中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碳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4)、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情感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这些物质的物质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2)、通过对碳60和碳纳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

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

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

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三、教学策略、
(1)、为了更能体现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体现对比分析法,设计适当的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分组讨论、自主学习;
(2)、组织学生到相关网站查询金刚石、C60、纳米管等物质的有关资料和用途,增大学生的知识面。

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网上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

同时将所学化学运用于社会中解决科学问题。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四、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化学有半年多,对化学知识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自己能够总结简单的实验结论。

对一些不明白的实验现象能够独立的查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因此,只要学生积极配合,这堂课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并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刚石、碳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
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用具和实验药品: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球棍模型、足球、防毒面具等。

七、教学过程:
“工
学会用对比法分析包括
八、板书设计:
金刚石、石墨和C60
(1)金刚石、石墨和C60 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九、[课堂练习](略)
[布置作业](略)
课题:《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时:第二课时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比较了解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2)通过实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
2.能力目标:(1)通过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初步提高气体反应装置的设计能力;
(2)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3)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