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2017年中国古代史考点
2017成人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六

2017成人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六
动乱及起义
1.“国人暴动”:-841年(西周平民和奴隶的反抗,周厉王逃跑)
2.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问九鼎、卧薪尝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4.“永嘉之乱”: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联军攻陷洛阳,俘虏西晋怀帝
5.隋末农民战争:翟让、李密领导瓦岗军
6.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唐末农民战争(黄巢)*首次提出平均思想
7.北宋灭亡:“靖康之变”1127年
8.明初“靖难之役”;明末农民起义(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
9.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知识要点整理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量,考⼊理想院校!以下是为⼤家整理的《2017年成⼈⾼考⾼起点《历史》知识要点》供您查阅。
【知识要点⼀】《⼤*书》 资产阶级⾰命的背景: 16世纪,英国处在封建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产发展的过程中。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从地中海区域移到⼤西洋沿岸,对英国⼯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纺织业成了英国的主要⼯业部门。
出现了靠圈地养⽺发财的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从16世纪起,英国利⽤它处于⼤西洋航路中⼼的优越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开展殖民活动,进⾏殖民掠夺。
通过残酷剥夺农民⼟地和进⾏殖民掠夺等⼿段,英国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坚信“君权神授”,认为任何限制君权的事都是错误的。
但是,英国议会已经形成⼀个传统,不得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制订法律,不得征税。
因此国王詹姆⼠⼀世与议会之间关系紧张。
1525年继位的查理⼀世仍然独断专⾏,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征税,曾经⼏次解散议会,甚⾄长期不召集议会。
他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民还把持和出售肥皂、盐、酒、煤和铁的专卖权,搜刮⼤量⾦钱。
造成⽣产和贸易混乱,⼯商业萧条,⼤量劳动者失业。
英国社会的各种⽭盾激化,资产阶级⾰命条件⽇益成熟。
⾰命的发⽣: 1638年,苏格兰⼈民⾸先起义,反抗查理⼀世的统治。
查理⼀世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召集长期关闭的议会。
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同代表封建势⼒的国王进⾏⽃争,并且得到了⼈民群众的⽀持。
新议会于1641年通过《⼤*书》,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A.监督国王⼤⾂们的活动; B.取消国王的专卖权 C.宣布未经议会同意就擅⾃征税为⾮法⾏为。
⽃争历经反复。
查理⼀世不⽢⼼丧失⾃⼰的权⼒,于1642年初带兵闯⼊议会,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的代表⼈物,但扑了空。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史考点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古代史考点
历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的高考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最新的资讯,小编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大家,请大家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知识点: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
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
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高考历史知识点: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1。
2017高考历史中国通史知识点

2017高考历史中国通史知识点中国通史具有将历史过程与历史综合内容合而为一的优势和特征,2017高考历史中国通史知识点你记住了多少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2017高考历史中国通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历史中国通史知识点(一)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017高考历史中国通史知识点(二)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广阔而深远的学科,它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对于参加2017高考的学生来说,掌握历史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备考。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西周等朝代的特点和重要事件,如夏朝的尧、舜时代、殷商的商汤、武丁时代,西周的周公旦、周武王和周文王。
2.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国家和历史事件,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孔子、老子等思想家。
3. 秦汉时期的统一中国和兵马俑,大秦帝国的特点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4. 三国时代的群雄割据和蜀、魏、吴的典型人物和重要事件。
5. 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展和文化繁荣,如贞观之治和唐太宗的武德政策。
6. 五代至北宋时期的辽、夏、南唐等政权和文化的兴盛。
7. 宋金战争和辽金、南宋的特点和重要人物,如岳飞、宋江等。
8. 元朝的建立和元代政权的特点,蒙古帝国对中国的影响。
9. 明朝的建立和明代政权的特点,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等事件。
10. 清朝的建立和清代政权的特点,如康乾盛世和与西方列强的交往。
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遭受外侵和列强入侵的背景。
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宣统帝退位。
3.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
4.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各种政治派系的斗争,如军阀混战的时期。
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6. 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如长城抗战等重要战役。
7. 中国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如解放军的长征和四渡赤水等事件。
8.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长征胜利。
9. 文化大革命和周恩来时期的中国外交政策。
10. 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如邓小平的理论和实践。
三、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1. 法国大革命和欧洲近现代历史的开端。
2.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如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如凡尔登战役和诺曼底登陆等重要战役。
成人高考2017年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2017年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成人高考2017年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原始社会
时间: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内容:
一、两个原始人类
二、两个母系氏族文化
奴隶社会
时间:前2070年——前476年
封建社会
时间:前475年——1840年
内容: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
政治方面
一、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秦、汉
第二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时期——隋、唐
第四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五时期——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二、七大古都
河南——安阳:商朝(殷)
陕西——西安:西周、汉、隋、唐(长安)
河南——洛阳:东周(洛邑)、东汉(洛阳)
江苏——南京:三国·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明(应天)
河南——开封:北宋(东京)
浙江——杭州:南宋(临安)
北京:元朝(元大都)、明、清(北京)
三、完成统一的王朝
1、秦朝统一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隋朝统一
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那时候,南方还有陈朝,与隋朝处于对峙局面。
不过,南北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主要表现在:
(1) 人民深受分裂战争的痛苦,渴望实现全国统一;
(2)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消失;
(3) 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成人高考2017年历史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2017年历史试题及答案第1题单选明朝后期普遍流通的货币是()A.铜钱B.铁钱C.交子D.白银参考答案:D第2题单选关于东南亚气候的论述,正确的是()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马来群岛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参考答案:A第3题单选二次大战中指挥诺曼底登陆的盟军总司令是()A.罗斯福B.丘吉尔C.杜鲁门D.艾森豪威尔参考答案:D第4题单选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全面夺权” ②二月抗争③“九•一三”事件④“四五”运动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参考答案:A第5题单选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气候的自然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洋流影响参考答案:C第6题单选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正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参考答案:C第7题单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A.长白山脉、云贵高原B.天山山脉、柴达木盆地C.阴山山脉、吐鲁番盆地D.武夷山脉、四川盆地参考答案:A第8题单选四大盆地中,全部位于外流区域的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参考答案:D第9题单选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0°W,80°SB.80°E,40°NC.10°E,1°SD.180°W,71°N参考答案:B第10题单选下列跨四类干湿区的省份有()A.川、陕B.陕、甘C.甘、青D.青、晋参考答案:B第11题单选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措施是()A.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并逐步缩小大城市范围B.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C.在城市的郊区拆除新城和卫星城D.多造高层建筑,尽量减少占地规模参考答案:C第12题单选“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梁启超B.黄遵宪C.严复D.冯如参考答案:A第13题单选下列各组国家的首都不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的是()A.加拿大、巴基斯坦、澳大利亚B.伊朗、印度尼西亚、埃及C.印度、日本、中国D.瑞士、伊拉克、法国参考答案:A第14题单选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其划分依据是()A.地震波速的突然变化B.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C.各层的厚度不同D.岩浆比重的不同参考答案:A第15题单选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河流的侵蚀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参考答案:B第16题单选下面对商鞅变法性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一次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改革B.是一次废除土地私有制度的革新C.是一次土地私有制代替土地国有制的改革D.是一次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革新参考答案:B第17题单选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板块张裂活动形成的是()A.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B.喜马拉雅山C.东非大裂谷D.太平洋参考答案:C第18题单选新兴工业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业布局的决定性条件是()A.知识技术;洁净优美的环境和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条件B.社会服务和生产协作条件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接近原料产地、能源充足参考答案:A第19题单选我国油料作物中,播种面积居首位的是()A.芝麻B.大豆C.油菜D.花生参考答案:C。
2017高考历史考点速背—古代部分

古代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的统一秦统一的原因: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进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人民经过长期的分裂混战后,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2017年中国古代史考点
成人高考2017年中国古代史考点
经济制度及赋税制度
1.井田制:(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
2.由公田到私田:(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3. 西汉时期:编户齐民制度(人头税的开始)
4. 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实行
5.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唐朝后期:两税法
6.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
7. 明朝“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
8. 康熙“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9. 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中国古代史要点科学技术
1.数学:
⑴汉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⑵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⑶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比外国早近一千年《缀术》
2.历法:
⑴夏朝:《夏小正》
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⑶春秋: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⑷西汉:汉武帝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⑸唐朝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⑹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倡改革历日制度“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
⑺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天文:
⑴夏、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
⑵《春秋》记载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⑶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古星经》
⑷东汉:张衡发明制作地动仪测地震方位,早欧洲1700多年
⑸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创始人
⑹元朝: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
4.医学:
⑴商周时期:眼、耳、口腔、肠胃等分科。
商代遗址:石砭镰
⑵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脉学之宗”;四诊法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⑶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⑷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神医”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
要经典“医圣”
⑸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吐蕃名医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⑹明朝后期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
5.科技、农业著作:
⑴战国时期:《考工记》(齐国官营手工业)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⑵两汉时期:《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农书)
⑶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⑷元世祖重视农业颁发《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⑸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⑹明朝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6.其它:
⑴战国:《墨经》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墨经》光学八条”
⑵纸的发明及传播:
⑶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⑷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⑸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和火药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
用于军事
⑹隋唐是建筑成熟时期。
隋建筑师宇文恺修建大兴城;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
⑻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辽代河北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金代建造的卢沟桥;元大都建筑
⑼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木工蒯祥“蒯鲁班”)
⑽明朝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