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城市调查模型

合集下载

新民市基本现状调研2013.2.27

新民市基本现状调研2013.2.27

关于新民市商业及房地产现况的报告一、新民市整体概况新民市位于沈阳市西侧偏南边,距沈阳市中街80KM,是相对独立的城镇及经济独立体。

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2011年粮食产量20亿斤,辽河以东地区种植水稻,其余地区种植玉米、高粱、大豆,最近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奖励。

1993年撤县设市(沈阳下辖市非地级市)。

距东北城30公里,东连沈阳市沈北新区、干洪区;南邻辽中县;西与黑山县接壤;北靠彰武县、法库县;西北一角与阜新毗连。

境内有6条国省级公路、11条县级公路,实际客运交通不算太繁荣。

总面积33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00平方公里,70%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

是沈阳市副食品生产基地和国家商品粮、优质米、瘦肉型猪生产、淡水鱼开发基地,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

二、新民行政规划与人口分析新民市下辖目前设18个镇、7个乡和5个街道,338个行政村。

总人口69万,市区人口约20万(老城区常驻人口15万,新城区预估为3-5万),其中:新柳街道4.1万、东城街道5.1万、辽滨街道3.6万、西城街道3.7万、新城街道1.2万。

全市乡村和农业人口比重大。

乡村人口占77%,其中农业人口占80%;城镇人口中,城区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4%。

全市共有18个少数民族。

汉族人口占92%。

文化程度为:接受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占1.9%;接受中专和高中教育的占8.9%;接受初中教育的占45.8% 。

从业情况为:农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79.7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4.9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15.32%。

据实地考察:城区男性从业人员工资一般在2800元左右,女性从业从业人员工资一般在1500左右。

三、新民主要经济指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370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1亿元,税收收入实现1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6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9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

辽宁省新民市村庄村民生活调查报告

辽宁省新民市村庄村民生活调查报告

辽宁省新民市村庄村民生活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村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村民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大大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增强,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村民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关键词:辽宁省;新民市村庄;村民;生活调查这个假期,趁着跟爸妈一起过年回乡时,我进行了一些对我爸的家乡村庄周坨子的调查,下面是针对调查撰写的报告。

我所调查的地点是辽宁省新民市周坨子镇的周坨子村,这是我父亲的老家,也是本次调查的目的地。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已经有好几年都没回去了,随着疫情形式的放开,我也终于有了能回去的机会,所以自然要趁着回家乡的时候做一些小小的调查,看看我爸的家乡现在发展成了什么样子,与几年前又有了什么不同。

“周坨子”的意思是就是“周家屯子”,是新民市里附近一个比较大的村子,距离沈阳也不算远。

附近几公里还有赵坨子、大坨子、安坨子、韩坨子、苏坨子等村镇,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村镇,村镇之间有公路连接,公路两旁是大片大片的农田,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村民们更多在村子附近的大棚农田里打工了,也会去外地城里打工。

1经济调查在经济方面,周坨子是一个村镇,经济当然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周坨子村附近到处都是暖棚大棚,种植各种蔬果和粮食,在去周坨子的路上,一路上都能看到的是成排的大棚,田地被覆盖在大棚底下,每个大棚旁边都建起一个较小的铁皮房,由于来时已经过年了,大棚里看不到什么人在工作,一部分铁皮房的房门也打开着,这里是看管大棚的人暂时落脚的地方。

我在互联网上了解到,从2012年开始,沈阳城市公用集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开始在新民市周坨子镇附近建设农业基地,总共占地面积有1600亩之多,周坨子村附近的农业大棚就是这个计划的产物。

大棚的室温能达到常年30°的热量,供暖非常的充足,所以很多大棚被用来种植南方水果和热带水果了,种植的水果据说有樱桃、草莓、火龙果、香蕉、柚子、菠萝。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民市作为沈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

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是指综合运用标准化手段,对城镇化建设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效益。

新民市作为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城市之一,不仅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还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指导。

通过实施标准化试点工作,新民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旨在对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新民市及其他城市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和成就,分析其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和影响,为今后类似试点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试点内容和评估效果,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政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试点的优点分析和发展前景展望,可以更好地总结新民市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的分析和评估,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和效益。

2. 正文2.1 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内容一、规划设计阶段:新民市在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中,首先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

通过对城市发展现状的全面调研和分析,确定了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结合新民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详细实施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新民市对城市的水、电、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建设,确保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和健全。

辽河新民段十二公里概念性设计说明

辽河新民段十二公里概念性设计说明

辽河新民段十二公里概念性设计说明1现状分析1.1城市解读新民市是辽宁省沈阳市所辖的县级市,辖24各乡镇街道,总人口67万,区域面积3318km2。

新民地处辽宁省中部、沈阳市西部,距省会沈阳60km,是一座集区位、交通、资源、能源、通讯、市场等优势于一体的新兴城市。

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企业创业环境最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民营企业产业转移最具吸引力城市、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和中国优质蔬菜基地重点县(市)、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示范县(市)、中国绿色名县、中国西瓜第一县、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2012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1.2辽河解读辽河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于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注入渤海。

辽河全长1390km,沈阳市境内河长约296km。

辽河干流新民段长1/ 790km,几年来,按“水体——水生植物——荒草——灌木柳——管护路(阻隔带)——边沟”的结构形式进行了生态恢复。

目前已恢复辽河两堤之间的河滩地总计3万hrn2,初步形成了草木丛生、水鸟盘旋、野生动物草中穿行的生态长廊。

1.3区位分析新民交通便利迅捷,是沈阳西部交通枢纽,境内有沈通、辽宁中部环线2条高速公路和102、304、101、沈阜、丹霞、沈环6条国省级公路及京哈、高新2条铁路。

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和营口等港口近在咫尺。

2项目定位2.1市场定位服务新民,面向沈阳,辐射辽宁。

2.1.1新民市内生态景观廊道。

辽河是辽宁省的母亲河,在其流域内的各个城市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规划新民濒辽河景观带,能够更好地从生态、景观、休闲活动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土地价值及招商引资等各个方面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1.2沈阳旅游度假的后花园。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对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促进城市人口合理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将以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为题,对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标准化试点提供借鉴和参考。

新民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辽宁省沈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作为沈阳市的重要副中心城市,新民市一直致力于推动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新民市于近年来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标准化试点工作。

这些试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人口流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旨在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标准化,提升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

1. 城市规划标准化新民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开展了标准化试点工作,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标准,明确了城市功能分区、用地性质、建筑风貌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统一了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2. 人口流动管理标准化新民市在人口流动管理方面进行了标准化试点,建立了健全的人口流动管理体系,规范了户籍迁移、居住证办理等程序,加强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这些举措有效减少了户口迁移的不确定性和难度,为城市人口的有序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3.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新民市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工作,对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建设,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益,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新民市在城市管理方面进行了标准化试点,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城市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改善了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新民市一直在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新民市成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城市,通过标准化试点,新民市不仅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了更好的规划和引导,还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就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效果进行浅析。

一、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新民市作为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城市,不仅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了更好的规划和引导,还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民市在规划城市发展时,更加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充分考虑城市的规模、结构、布局、功能等因素,确保城市规划与国家、地区和行业的标准相一致,符合市民的实际需求。

新民市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建立了健全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加强了城市规划的落实和监督,提高了规划管理水平。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推进,也为新民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新民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布局优化,实现了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向高端、专业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新民市还通过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标准,推动了城市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推进,也为新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显著改善。

新民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精心规划,注重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了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状况,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

四、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推进,也为新民市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带来了明显提升。

新民市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加大了居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了更多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推进的一个重要任务,其中标准化试点是推进新
型城镇化的一个关键举措。

新民市是其中的一个试点城市,实行了一系列标准化试点,本
文旨在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新民市的标准化试点明显促进了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的提升。

通过本次试点,
新民市对城市规划和建设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化要求,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标准保证了
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试点过程中,新民市对城市空间布局、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多
个方面进行了专业化的考虑和具体实施,城市建设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其次,新民市的标准化试点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新民市在实行标准化试点的过程中,注重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发展、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试点推动
了新民市各个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
进程,提高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再次,新民市的标准化试点提升了市民生活质量。

新民市在试点过程中,注重提供更
加便捷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水电、医疗等,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安全。

同时,新民市注重推进全民健康、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促进了社区治理和
市民文化生活,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新民市的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促进了城市建设质量
的提高、城乡融合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等多个方面。

这些措施和效果对于中国新型
城镇化推进的实践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浅析新民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近年来,中国国家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培养城市经济增长点,加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

作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要一环,新民市积极探索并开展了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试点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从试点的背景、试点的内容、试点的收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效果。

一. 试点背景新民市是辽宁省中部县级市,地处营口市西南,总人口约67万人,是营口市三大城市之一。

为加快新民市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积极探索新区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民市从2015年开始,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城市。

这也使新民市成为辽宁省全国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先行者和先锋。

二. 试点内容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目标是以规划、重建、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为主要手段,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试点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

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核心。

新民市从规划出发,先制定了全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中提出了新民市的发展目标、规划定位、城市布局等,同时,还规划了新民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除此之外,新民市还建立了完善的城市总体规划考评体系和评价标准,不断优化城市发展方向,保证城市化进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了市政道路、自来水、排水、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绿地和生态环保,加强了城市建设和环境质量的监管力度,不断探索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3. 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市化进程的保障,也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必要手段。

新民市在城市管理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城市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城市环卫和安全管理,加强城市消防和交通管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城市市场状况:
1、社会条件:
行政——
目前新民市辖5个街道、18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约70万人,市区人口约20万,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新柳街道41681、东城街道51000、辽滨街道36017、西城街道37545、新城街道12545、
梁山镇25817、公主屯镇39997、兴隆镇29200、前当堡镇24000、大民屯镇33543、大柳屯镇27671、兴隆堡镇45000、胡台镇28948、法哈牛镇29548、柳河沟镇28344、大红旗镇23869、高台子镇14016、金五台子乡17422、红旗乡13968、卢家屯乡14400、姚堡乡18500、周坨子镇14812、于家窝堡乡10577、新农村乡13375、东蛇山子镇26000、陶家屯镇11300、罗家房镇26566、三道岗子镇23000、大喇嘛乡14873、张家屯镇17000。

2001年,新民市辖4个街道、11个镇、15个乡:东城街道、西城街道、辽滨街道、新柳街道、大红旗镇、梁山镇、大柳屯镇、公主屯镇、兴隆镇、兴隆堡镇、胡台镇、法哈牛镇、前当堡镇、大民屯镇、柳河沟镇、城郊乡、高台子乡、金五台子乡、红旗乡、卢屯乡、姚堡乡、周坨子乡、于家窝堡乡、新农村乡、东蛇山子乡、陶屯乡、罗家房子乡、三道岗子乡、大喇嘛乡、张屯乡。

2002年12月13日,辽政[2002]323号批复:撤销大喇嘛乡、兴
隆堡镇,合并设立兴隆堡镇。

区划调整后,兴隆堡镇政府驻地兴隆堡村,区域面积151.4平方千米,辖26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

2004年辽政[2004]116号批复,撤销新民市城郊乡,将其所辖的原北山、巨流河、北张3个村划入东城街道办事处;将其所辖的原民屯、后营子、前营子3个村划入新柳街道办事处;将其所辖的原范屯、柴屯、梁家烧锅3个村划入西城街道办事处;将其所辖的原新建、瓦房、东岗3个村划入辽滨街道办事处;将其所辖的原苏家岗、茶棚庵、顿家窝堡、邢家甸、门家网、前长新、魏林子、李子沟、后长沟沿、前长沟沿10个村组建新城街道办事处,新城街道办事处办公地址为新民市中央大道8号。

2004年,新民市辖5个街道、11个镇、13个乡:东城街道、西城街道、辽滨街道、新柳街道、新城街道、大红旗镇、梁山镇、大柳屯镇、公主屯镇、兴隆镇、兴隆堡镇、胡台镇、法哈牛镇、前当堡镇、大民屯镇、柳河沟镇、高台子乡、金五台子乡、红旗乡、卢屯乡、姚堡乡、周坨子乡、于家窝堡乡、新农村乡、东蛇山子乡、陶屯乡、罗家房子乡、三道岗子乡、张屯乡。

2011年7月19日,辽政[2011]153号批复:撤销高台子乡、张家屯乡、罗家房乡、三道岗子乡、东蛇山子乡、陶家屯乡、周坨子乡,设立高台子镇、张家屯镇、罗家房镇、三道岗子镇、东蛇山子镇、陶家屯镇、周坨子镇,所辖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经济、历史、文化等社会条件
判断:工业城市还是商业城市?是中心城市还是卫星城市?是历史城
市还是新兴城市?(以叙述方式记录。


2、城市设施:了解城市设施的种类、数目、规模、分布状况(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体育馆、旅游设施、政府机关等公共设施)(以表格方式记录。

表格另附)
3、交通条件:城市区域间的交通条件、区域内的交通条件
(以图纸方式记录。


4、城市规划:如街道开发计划、道路拓宽计划、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区域开发规划等。

(以文字叙述和图纸表达相结合的方式记录。


5、城市的商业属性:
包括商店数、职工数、营业面积销售额等绝对值,以及由这些绝对数值除以人口所获得的数值,如人均零售额。

(以表格方式记录。

表格另附。


二、居民状况调查
1、城市居民数及人口分布
(以文字叙述和图纸方式记录)
2、城市居民收入调查
注意分析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及该城市不同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以表格方式记录,表格另附)
3、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
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对超市的选点非常重要。

南方人偏重于吃,北方人偏重于穿。

大型历史古城,文化氛围浓,老年人多。

沿海开放新兴城市,年轻人是消费主流。

不同城市的消费差异,是每
一个开店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以文字叙述和表格方式记录。

表格另附)
三、商圈的确定
(一)商圈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核心商圈:最接近超市的区域,3公里半径
次级商圈:位于邻近商圈以外的区域,3-5公里半径
边缘商圈:位于外围商圈以外的区域,5-10公里半径
(以图纸方式记录。


(二)顾客来源
商圈顾客组成比例:
商圈层次所占顾客比例
核心商圈55-70%
次级商圈15-25%
边缘商圈5%
顾客来源:
1、居住人口:核心商圈内基本顾客的主要来源。

2、工作人口:次级商圈内基本顾客的主要来源。

超市附近的工作人口越多,商圈规模相对扩张越大,潜在的顾客数量就越多,对超市经营就越有利。

3、流动人口:边缘商圈的顾客基础。

一个地区的流动人口越多,在这一地区经营的超市可以捕获的潜在顾客就越多,同时经营者云集,竞争亦趋激烈,这就要求经营者更讲求竞争策略和经营特色
(以表格和图纸方式记录。

表格另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