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科技类论文写作指导方法

科技类论文写作指导方法

科技类论文写作指导方法1、什么叫科技论文,基本特征是什么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

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

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

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

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

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

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技论文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

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

科技论文写作指导

科技论文写作指导

科技论文写作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指导引言:科技论文是科技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具有严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撰写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不仅能展示研究者的专业素养,还能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

本文将就科技论文的写作进行指导,包括选题、章节划分、文献综述、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结论等方面。

一、选题:选题是科技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合理的选题能够为论文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在选题时,需考虑以下几点:1. 选题应有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或改进现有研究成果。

2. 选题应具备可行性,研究者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实验条件。

3. 选题应具备创新性,能够在当前领域中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

二、章节划分:科技论文的章节划分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结构和内容,模板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问题陈述、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回顾和讨论已有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3. 实验材料与方法: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实验流程、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4. 结果与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科学解释和数据分析。

5. 讨论: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估,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并找出差异性和共性。

6. 结论:总结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工作的方向。

三、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讨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研究的创新性。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文献的选择要全面,既包括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也要涵盖较新的文献。

2. 文献的综述要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简单的罗列,要能够将各个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性清晰表达。

3. 文献综述应注重对文献的批判性思考,凡不完善的或有争议的地方尽量指出。

四、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合理设计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在实验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合适的实验假设或问题,确立实验目的和研究内容。

2. 确定实验对象、样本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2科技小论文写作指导课 (1)

2科技小论文写作指导课 (1)

2、科技小论文写作指导课科技小论文是表述学生科研成果的文章。

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通过对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中的某类事物、某种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实验、探索、总结其规律,揭示其本质,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提出新的见解,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论证和说明。

翻开世界科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科学巨匠的成功,得力于文字表达。

英国著名科学家麦克斯韦,把自己在电磁学理论上的划时代贡献归功于论文的写作,他说:“我不过是一篇论文的作者”,“是一支好笔”。

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茅以升、竺可桢等都是学术渊博、文理兼精的杰出代表。

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使科学家们的科研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一、怎样撰写科技小论文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科技小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选好课题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

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

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原则,即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要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指导和参考的意义;可行原则,指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个人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知识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新颖原则,指课题应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新”。

(二)拟定题目文题如目,好的题目能够叫人拍案叫绝,一眼难忘。

它好似推销产品的广告词,对吸引读者起着关键作用。

好的科技小论文题目要讲求三个字:准、小、新。

准,指的是题目要用精练的文字将论文内容确切的揭示出来。

如某位同学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的题目是《肥皂的去污原理和最佳洗衣浓度》,一看题目,就可以知道论文阐述的内容,一目了然。

小,指的是题目的角度小。

角度小,就具有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随之明朗,容易写得集中、紧凑。

题目过宽,往往由于我们投入研究的精力少,范围窄,专业知识不深,而难以驾驭。

如某位中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的题目是《静电除尘黑板擦的研究与制作》,题目小且具体,学生可以作深刻的阐述。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一、引言
科技论文在学术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促进学术交流,还对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大纲旨在指导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论文写作能力。

二、科技论文写作概述
1.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2. 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影响
3.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三、科技论文写作准备
1. 选题和资料搜集
2. 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
3. 论文大纲和写作计划
四、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1. 论文的组织和框架
2. 论文段落的结构和逻辑
3. 图表和数据的呈现
五、科技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1. 论文的语言表达和规范性
2. 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3. 论文的精益求精和反复修改
六、科技论文写作评价
1. 论文评审和修改
2. 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论文写作中的创新和思考
七、科技论文写作实践
1. 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
2.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3. 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趋势和发展
总结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学术写作水平的关键环节,需要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规范,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学术素养,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大纲能够为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关于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技巧

关于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技巧

关于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技巧科技论文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要概括,起着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作用。

一个好的摘要应该既能准确地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的技巧,帮助您撰写出精准、吸引人的摘要。

1.定位摘要受众:不同的期刊或会议所针对的读者群体不同,因此摘要的写作应该根据受众来定位。

如果是特定领域的期刊,可以假设读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可以使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和符号。

而对于面向广大读者的期刊,应该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来表达。

2.突出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在摘要的开始部分,要清楚地阐述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为什么这个研究很重要。

接着,突出研究的创新点,即该研究相对于现有研究的独特之处。

这一部分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并让读者对论文的价值有一个初步认识。

3.简要叙述方法和实验设计:在摘要的中间部分,简要叙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这一部分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及所采用的独特方法的优势。

4.重点突出结果和结论:在摘要的最后部分,重点突出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有效的方式是用几个关键数据或重要发现来概括整个研究的成果。

同时,结论部分应该回答研究的目标,并对研究结果的意义进行简要讨论。

5.注意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科技论文摘要的篇幅通常有限,因此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

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性词语和不必要的描述,简明扼要地表达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使用术语时,应该确保其准确无误,并在首次出现时进行解释。

6.多次修改和润色:摘要的写作不应该急于一时,应该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可以请同事或导师帮忙评审,对摘要的表达进行检查和修改。

总而言之,科技论文摘要应该突出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简要叙述方法和实验设计,重点突出结果和结论。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并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来提高摘要的质量。

希望以上的技巧能对您撰写科技论文摘要有所帮助。

科技论文写作教案

科技论文写作教案

科技论文写作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科技论文的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科技论文的格式和结构,准确表达研究结果和结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论文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掌握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3. 学会科技论文的选题和文献调研方法。

4. 提高科技论文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性。

三、教学内容1. 科技论文的定义与分类2. 科技论文的作用与重要性3. 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与结构4. 科技论文的选题方法与技巧5. 科技论文的文献调研方法与技巧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科技论文的基本概念、格式和结构。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科技论文案例,学习其写作技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选题和文献调研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科技论文写作练习。

3. 论文质量:评估学生提交的科技论文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

六、科技论文的开篇写作技巧1. 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引出研究问题。

2. 文献综述: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问题的研究价值。

3. 研究目的和问题:明确研究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七、科技论文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1. 数据收集方法:介绍实验、调查、观察等数据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数据分析方法:介绍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分析方法及软件应用。

3. 数据处理:强调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八、科技论文的结果表达与讨论1. 结果表述:准确、清晰地描述研究结果,注意图表的规范使用。

2. 结果讨论:分析结果的意义,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提出创新点和改进方向。

3. 结果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九、科技论文的结论与建议1. 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成果,回答研究问题。

2. 建议与展望:提出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科技论文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总结,用于传播科技知识和共享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在撰写科技论文时,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撰写科技论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科技论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

论文应该包含引言、背景、方法、结果以及讨论等部分,并遵循逻辑顺序。

引言部分应该概述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并引入论文的主要内容。

背景部分应该对相关的研究和理论进行介绍,以便读者了解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方法部分应该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以便他人能够重复该实验。

结果部分应该清晰地呈现研究结果,可以使用图表和表格来展示数据。

讨论部分应该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与现有的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

其次,科技论文应该尽量使用准确和明确的语言。

科技领域有很多专有名词和术语,作者应该正确使用这些术语,以确保论文的准确性。

此外,作者还应该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释,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措辞。

对于复杂的概念和理论,作者可以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帮助读者理解。

第三,科技论文应该准确引用和参考相关的研究和文献。

在论文中引用的研究和文献应该准确,同时应该附上引用的文献列表。

为了保证引用的准确性,作者可以使用引用管理工具来管理和格式化引用。

第四,科技论文应该遵循学术道德规范。

作者应该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注明相关的来源。

另外,作者还应该避免抄袭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在论文中对他人研究的引用应该精确和恰当,避免歪曲或片面解释他人研究的结果。

第五,科技论文应该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

语法和拼写错误会降低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作者可以使用语法和拼写检查工具进行校对,或者请同行评审和审稿人对论文进行查阅和指正。

最后,科技论文应该及时更新和修改。

科技领域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也在不断涌现。

作者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研究,并对论文进行修改和更新。

此外,如果论文发表后,读者提出了合理的批评和建议,作者应该及时回应和修改论文。

浅谈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浅谈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浅谈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科技论文是科学家和研究者交流研究成果和发表新理论的重要途径。

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不仅能够表达作者的研究观点和创新思想,还需要结构严谨、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首先,科技论文的写作需要明确目标和主题。

在开始写作之前,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

确定好目标后,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来作为论文的标题。

一个好的主题可以概括研究的核心内容,并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论文的目标和主题的明确性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组织和展开自己的思路。

其次,科技论文的写作需要系统化和逻辑性。

一篇科技论文通常分为引言、相关工作、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该按照这样的结构组织自己的思路,清晰地表达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引言部分应该引出研究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背景和目标;相关工作部分应该介绍已有研究成果并分析其中的不足;方法部分应该详细描述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结果部分应该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客观分析;讨论部分应该对结果进行解释、评价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的整体思路和逻辑关系。

第三,科技论文的写作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和句式。

科技论文的读者通常都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准确、专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应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和长难句,以免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

另外,合理使用图表和结构化的段落也能使论文更易读。

图表可以使数据更清晰地展示,结构化的段落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最后,科技论文的写作需要有重视细节的精神。

论文的格式、标点、拼写等细节错误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作者的专业度评价。

因此,在完成文章后,作者应认真校对并修改自己的论文,确保没有错误。

此外,写作时应注意文风的统一、逻辑的连贯以及用词的准确,以避免给读者留下不专业或疏漏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文写作指导科技论文的内容写作指导1题目1.1题名的一般要求:1.1.1准确得体: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

常见的毛病有如下几种:1) 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

2)概念、判断不合逻辑。

3) 外延与内涵不恰当。

是指题名内所使用的各种概念在本质属性上不统一。

4) 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拔高。

1.1.2简短精炼: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1)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2)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3)题名不易简化时, 可加副题名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a. 字数太多,无法减少;b. 题名语意未尽;c. 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d.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1.2题名的文字要求:1.2.1结构应合理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

还有一种例外,即“论??”、“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

1.2.2选词应准确题名用词应仔细选取,否则会使语意不明或产生逻辑错误。

1.2.3详略应得当1)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

2)删去多余的词语。

3)不能随便省略词语。

1.2.4语序应正确1)题名的语序不对,有时造成语意混乱。

2)题名中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不能忽视,否则表达的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

2署名2.1署名的方法:应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2.2多个作者共同署名的规则:1) 以贡献大小排列;2) 执笔者通常排在首位;3) 署名时,还应标明作者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

2.3作者在撰写的论文中署名有以下3 个方面的意义:2.3.1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 即表明作者身分,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2.3.2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所谓文责自负,就是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即应对论文负法律责任(政治上、科学上的责)。

2.3.3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3摘要可以说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准确、简洁的摘录ISO 标准:不加注释和评论,对文献内容的精确和扼要的表达我国国家标准: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3.1摘要的作用3.1.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3.1.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

3.2摘要的内容1) 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2) 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等;3) 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4) 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注意:摘要不分段,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3.3摘要的类型3.3.1报道性摘要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

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

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

(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3.3.2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

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 篇幅以50~100 字为宜。

)3.3.3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

(篇幅以100~200 字为宜。

)3.4写摘要时的注意事项3.4.1采用第三人称。

3.4.2简短精练,明确具体。

摘录出原文的精华, 无多余的话; 表意明白, 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 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4.3格式要规范。

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

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

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 以及参考文献序号, 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

不分段。

3.4.4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

4关键词4.1关键词的要求1) 从论文中提炼出来;2) 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3) 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4) 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5) 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

4.2编写关键词的注意事项1) 较定型的名词,多是单词和词组,原形而非缩略语;2) 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如“技术”、“应用”、“观察”、“调查”等;3) 化学分子式不可作为关键词;4) 未被普遍采用或在论文中未出现的缩写词、未被专业公认的缩写词,不能作为关键词;5)每篇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一般为3〜5个,最好不超过10个;6) 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相互对应,且数量完全一致。

5引言5.1引言的概念引言又叫绪论。

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5.2引言的内容5.2.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包括问题的提出, 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5.2.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如果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

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5.2.3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

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5.3引言的写作要求1)言简意赅,突出重点2)开门见山,不绕圈子3)尊重科学,不落俗套4)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5.4引言的写法1)交代背景:通过叙述事实、交代背景,说明所论述问题的来龙去脉;2)明确范围:把论文讨论研究的范围向读者讲明;3)强调重要:强调所论述问题的重要性、必然性及意义;4)提问式:把论述的中心内容, 通过问的方式向读者交代;5)定义式:对论文所提出主要内容中的新概念下定义。

5.5写引言的注意事项1)不要介绍人所共知的普通专业知识,或教科书上的材料;2)不要推导基本公式;3)不要对论文妄加评论,夸大论文的意义;4)避免使用自夸性词语;5)避免使用客套话;6)避免使用广告式语言。

5.6引言的书写方法1)以研究对象加以展开。

适用于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的论文;2)以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展开。

适用于研究对象比较一般,而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实验方法有特殊性的科技论文,也用于系列报道第二篇(含第二篇)以后的论文;3)以研究方法加以展开。

适用于化学、冶金、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有关检验方面论文,但必须是检验(测)方法有特殊性的论文。

6材料与方法6.1材料:对材料的性质、质量、,材料的选取与处理等加以详细的说明以方便科学同行重复实验,对论文结果加以验证。

6.2方法:也称实验过程或操作步骤。

主要有观察或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或者在叙述实验方法时,详细介绍实验的仪器、设备、条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现象及问题等。

只叙述使用的材料,采用的方法,不必做任何解释。

7结果与分析7.1结果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

7.2结果书写要求:1) 简单扼要:是论文最短的部分;2) 作者本人在这次实验中的研究结果,不能夹杂以前和他人的;3) 不外加研究者的评论、评价、分析和推理;4) 实验结果一般用数值表示,但不用原始实验数据,不要全部运算过程,而列经加工或统计处理的数值;5) 应用插图、表格、照片目的在于直观和形象性;6) 结果要写成功的经验,也应如实反映失败的教训和不足之处;7) 根据“材料与方法”中的观测指标逐项叙述结果时,若内容过多,可分成段落,加小标题,使资料层次分明。

7.3结果分段方法:1)根据观测指标分段。

适用于对同一研究对象施以相同处理因素的论文;2) 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分段。

适用于对比几种处理因素实验结果的论文;3) 根据不同观察内容分段。

适用于研究或观察某研究对象不同方面特点的论文。

7.4讨论7.4.1讨论的作用1) 是论文中最有创造性见解、最严格的部分;2) 对实验、调查和观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3) 使结果通过逻辑推理、理论分析,从中提出科学结论;4) 回答:“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或“出现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7.5讨论的书写内容:7.5.1作用1) 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2) 将本次结果,与过去及其他研究结果(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相同或不同的研究对象中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分析异同,解释产生差别的可能原因,并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有根据地与其他作者商榷;3) 突出本项研究中地新发现、新发明,提出可能原因;4) 分析本次研究地不足,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地问题,提出今后急需研究的方向和设想。

7.6书写讨论的注意事项:1) 突出重点,围绕几个“小核心”,设几个小标题进行;2) 讨论部分一般不使用插图与表格,但在与众多文献资料比较时,可使用个别表格;3) 讨论不宜过长,通常占全文的1/3~1/2 尽量从读者的地位设想,估计读者可能提出的有关这一研究题目的各种问题;4) 叙述实验结果和讨论时,必须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5) 解释表中数据或图中形象时,应逐一回答表或图所显示出来的问题。

8结论8.1结论的作用1) 是从实验或观察结果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个判断;2) 它要回答原建立的假设是否正确,从而对该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

8.2注意事项:1) 不要将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2) 不要出现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

8.3 结论书写内容与要求:1 ) 简明扼要,精炼完整,每条自成段落;2) 说明结论适用的范围、突出新发现、新发明,强调其意义并作出恰当的评价;3) 实验中不能肯定的内容不能写入结论;4) 观点鲜明,用肯定的证据和可靠的数据写作,最好不用“可能”、“大概” 等模棱两可之词;5) 提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建议;6) 字数控制在100〜300字之内;7) 如果没有特殊内容,为避免与摘要重复,结论部分可以不写。

9致谢9.1致谢内容:提及经费资助的,在工作中给过帮助的人,或撰写报告时给予帮助的人分别依贡献大小加以说明,礼貌表现对被感谢人可以冠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9.2 致谢方式:1) 专列“致谢”项,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2) 在论文首页下加“注”,以简短的词语,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

10参考文献10.1作用:1 ) 承认科学的继承性2 ) 评估学术水平3) 节约正文篇幅4)读者查阅10.2参考文献要求1 )亲自阅读过,与论文关系密切,有启示或帮助;2 )最新文献;3)已公开发表,或待发表;4)以原文、原著为主,未找到原文者,可引用被公开发行的文摘期刊录用的文献;5)一般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为10〜15条,综述应超过20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