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基础(优选材料)
精选-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李平川胆机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深受发烧友的青睐。
市售成品胆机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进口的洋机器名牌的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如此高价是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
其实,只要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多数烧友自制一台物美价廉的胆机并非难事。
胆机较石机看似庞大复杂,但当了解了电子管电路的工作方式后就会发现,胆机电路较之晶体管分立元件电路相对简洁,所用元件也少得多。
除输出变压器自制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元器件只要选配得当,电路调试有方,一台靓声的胆机放就会诞生在自己的手中。
这里对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电子管作一简要介绍。
目前市场有些电子管是专门为音频电路而设计的,如KT88 2A3等,还有一些型号的电子管并不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的,如ECC88(6N11J),原来是低噪声低频管;FU—7( 807)原来是作为发射管使用的,但是经过发烧友的不断实验,使其在音频电路中大放异彩。
那么该怎样使用电子管呢?首先要知道,电子管和晶体管一样也有三极管,电子三极管的特点是失真小、噪声低,特性稳定,外围电路简单,但增益稍低(卩值在5—100之间)。
常用于电子管的前置放大器及功放的电压与倒相级。
通常在一只玻壳内封装两个特性相等的三极管,成为双三极管。
国产的双三极管命名为6NX X(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欧洲型号为ECC XX(E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若第一个字母为P,则表示灯丝为串联恒流供电,灯丝电流为0.3A),前苏联型号为6HX X (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
6N4J是高放大率、低噪声双三极管。
国外型号为12AX7 ECC83这只管子的特性参数与大量应用的6N2 几乎相同,但6N4J采用了降低噪声的设计工艺,其噪声电平低于一60dBo每只三极管及两管之间均加有屏蔽层,灯丝带中心抽头可平衡供电,因此大大降低了噪声。
因此,6N4J常被用于小信号放大与倒相级,6N4J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及工作状态见图一和表一,做倒相电路见图二。
【卧室小胆机】小胆机

【卧室小胆机】小胆机一、发现6c19胆机在发烧友中受到很大欢迎。
胆机的声音柔美,听惯了晶体管的声音,间中来个小胆机在茶余饭后慰劳慰劳自己的耳朵,亦可有无穷趣味。
但是胆机要玩起来也还真费神,也挺伤腰包的。
一个好胆,动辄一百几十,名胆更是非吾辈之所能求。
为此,本文只打算给那些和笔者一样刚患上“胆结石”不久的朋友介绍个“偏方”。
发烧友在做小功率胆机的时候,一般都是弄个6p14(el84)什么的装装。
6p14是个小靓胆,声音清丽秀气,当然这也和它本身是一个五极管有莫大关系,6p14的输出阻抗也相当的高(ri>30k,一般应用取输出变压器一次侧阻抗5k左右)。
近来有朋友送了一对北京产的6c19,看着它简洁的构造,煞是喜欢。
其体积与6p14差不多,小九脚玻璃封装。
因是三极管,管内就一对已作电气连接的屏极,中间是错落有致的栅丝,再里面就是包裹了灯丝的涂覆着氧化物的阴极了。
在国内刊物上,6c19的应用电路很少。
不过你不要以为它没有为中国音响贡献过哦。
告诉你一个秘密:大名鼎鼎的失真度测试仪sz-3中,6c19就曾在里面担当着稳压的重任。
现在身价最高的300b,在被发掘之前不也一样做过相同的工作吗。
看来,英雄还是莫问出处吧。
上网查找更多的资料,更是不觉怦然心动。
6c19,国外相同型号6s19,正是三极名管6c33(6c18)的小弟弟,其基本参数如附表所列。
可以看到,6c19的输出阻抗极低,甚至比6n13p(460Ω)还要低,为ri=300Ω,屏极耗散功率也挺大的,pa=11w。
用来做个三五瓦的单端a类胆机刚好合适。
图1为6c19的曲线图。
二、自生偏压单端电路6c19也有个缺点,就是它的栅负压比较高。
一般需要一级高μ管加上一级中μ管作放大才能驱动。
但如此一来,又带来了新的相移、信噪比的劣化,电路也趋向复杂,与我们的初衷背向而行了。
本着简洁至上的原则,决定采用300b的高烧电路形式之一,即一级五极管前放加一级功率管输出。
介绍胆机的分类和声音特点

介绍胆机的分类和声音特点通俗的讲:从电极的数量来分,音频领域电子管大概就分三个类别: 1.三极管:三极管全部是直热式的,灯丝就是阴极,阴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于屏极有正高压,而阴极有负压。
在电场作用下,阴级向屏极发射电子,形成 电流,但电流的方向和电子发射的方向相反。
三极管还有个控制栅极,由于他相 对阴极来说,电位为负,所以,当栅极输入交流音频信号的时候,栅极可以控制 阴极向屏极发射电子的数量,从而控制屏极电流变化。
使屏极电路 2 端的电压发 生变化,这种能力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信号的能力。
其实所有的电子管原理都是如 此。
其他类型不过是多增加了几个控制电极而已。
常见用在胆机三极管的代表有:2A3 300B 211 845 805 833 等等。
他们都是一个族的,输出功率从小到大。
三极管一般都用做单端纯甲类放大输出, 也可以做推挽纯甲类输出和单端并联纯甲类输出,做 AB 类推挽输出意义不大。
而单端输出是首选。
推挽则可以获得大功率,但音色相对不如单端理想。
三极管 的优点是内阻小,阻尼系数高(对功放的控制力比较好些,但控制力并不完全取 决于阻尼系数),一般不加负反馈电路时候,就有 2-4,使用环路负反馈后可以 提高近 10 倍。
三极管非线形失真相对比较小,但做单端输出时偶次波失真大, 所以泛音丰富,音色优美温暖润泽。
三极管单端输出电压转换速率也高,瞬态特 性好,没有交越失真。
缺点:功率灵敏太低,需要比较高的激励电压,给制作和 工艺都增加了不少难度,成本也相对高,这就是大功率三极管单端甲类胆机难以 普及的更本原因。
三极管还有个主要的缺点:由于放大系数和信号的幅值有矛盾, 所以三极管必须要求放大系数低,否则截止栅压会降低,不允许有大信号输入。
三极管在做音频放大的时候虽然屏流高,跨导高,但输出功率都不大,一般民用 领域也就做到 805,单管输出近 50 瓦甲类功率,但成本很高,屏极必须吃到 1100V 电压,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
胆机和电子管的基础知识_七_田庆松

都需要得到兼顾的艺术, 不能仅为了一个参数的优化而过 多地牺牲了其他特性。 如何来定义或要求其低频电感量 (或所要求的低频下限频率) 和高频特性 (也就是绕制变 压器时所要考虑到的漏感的大小)? 为了使输出变压器的 低 频 频 率 失 真 不超 过3dB的 规 定 值 , 当 使 用 多极 管 工 作 时, 初级线圈的电感L1通过下式计算:
顾名思义, 功率放大器就是以输出功率为目的的放 大器, 它处于整个音频放大器的最后一环, 其负载就是音 箱。 以往的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是在允许的失真条件下, 尽可能高效率地输出所需要的功率。 对于现今的高保真 音响来说, 追求系统的高效率问题已经不是制约我们的 主要因素了。 通常, 功率放大器按照电路形式可以分为甲 类、 甲乙类、 乙类三种电路形式, 对于家用放大器来讲, 乙类放大器可不选 (它通常适用于输出功率较大的专业 扩声场合), 而甲乙类推挽电路的设计大多是建立在单端
L1≥Ra/2πfn 式中fn为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为了使放大器高频端的频率失真不超过规定数值, 在设计时所能容许的漏感数值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LS≤ (Ri+Ra) /2πfm 式 中fm为 放 大 器 的 上 限 频 率 , Ri为 电 子 管 的 内 阻 , Ra为负载电阻。 在采用帘栅管的功率放大器中, 由于其内阻Ri很大, 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到, 它所容许的变压器漏感较大。 通常变压器所具有的漏感都比这个数值要小, 所以在用 帘栅管或五极管作功率管的放大器在设计时, 对于其所 用的输出变压器, 可以不用太考虑它的漏感。 为了拓宽其 频率响应, 在绕制时更重要的是考虑其分布电容的影响。 这一点, 多极管和三极管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三极管作 功率管时, 由于其内阻较低, 根据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 来, 此时输出变压器的漏感则是首要考虑的对象)。 当然, 不同形式的功率管, 要想达到同样的高频特性, 它们对漏 感的要求是不同的。 对于多极管来讲, 输出变压器的漏感 可以容许到较大的程度而不会对其高频特性产生明显的 影响, 而对于三极管来讲, 则漏感要求是越低越好。 从这 儿来看, 对五极管 (或束射管) 和三极管来讲, 它们是不 能公用同样一只输出变压器的, 至少三极功率管不能使 用专门为多极功率管而设计的输出变压器, 否则其高频 特性有时候会出现较明显的区别, 这是由于管子内阻的 不同所引起的。 出现这样的现象, 我们不能武断地判定是 输出变压器的高频特性问题, 而应该考虑到是我们应用上 的失误所造成的影响。 3. 初、 次级线圈的损耗电阻r1、 r2 初、 次级线圈的损耗是影响输出变压器效率的重要 因素, 这个损耗就是线圈自身的直流电阻, 它使得真正输 送到负载上的功率PL总是小于电子管输送到变压器初级线 圈上的功率P1。 输出变压器的效率η为: η= PL
有关胆机的基本知识普及

有关胆机的基本知识普及展开全文胆机--即电子管音频放大器,它可分为前置放大器、后级功率放大器和合并式综合功率放大器.胆机是历史上最早的放大器,在本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晶体管(电晶体,原子粒)的出现,它逐渐销声匿迹,大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后来由于信号源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使用晶体机中发现,一般的晶体机无论在音质上或音色上很难代替电子管机,同时在晶体机中有个别影响音质、音色的不良指标很难克服,于是在一些先进发达的国家,胆机又东山再起,并有越来越热之趋势,这以美国、西欧和日本为代表,其产品以美国的ARC,C-J,英国的TVA、法国的Jadis以及日本的LUXMAN等为代表.胆机热的逐步升温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它还与八十年代初数码音源的出现有关(CD机,DAT等),人们在使用数码音源时发现其音质生硬、机械,不如以前使用的模拟音源(LP、磁带)自然、舒服,总有一种“数码声”的感觉.当人们将数码音源接入胆机放大系统时,这时所谓的数码声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说数码音源的出现对胆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胆机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晚,但是进步比较快.在八十年代初中期,大陆的《无线电与电视》,香港的《音响技术》不断有人撰文介绍历史上的胆机和现代胆机.这以中国大陆的田寿宇先生、美籍华人刘宁先生以及香港的陈经伦先生为代表.受到他们的影响,这时国内的少数对音响、音乐有兴趣的人便开始了对现代胆机的探索.这以北京的关乃昕和当时在西安的曾德钧为代表,他们此时分别对胆机的理念和影响胆机整体素质的变压器等关键部件作了大量的研究性工作和市场开拓工作并做出多款现代中国胆机的雏形.此时的关乃昕先生与曾德钧先生的研究工作既独立又有一定的合作.同时这里应该提到香港雨果公司的著名录音师--易有伍先生,由于他一直活动在音乐与音响这个圈子里,加之他对国外产品素质和市场十分了解,当他看到关乃昕、曾德钧早期胆机样品时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他们的产品用于录音监听和带往国外,得到了国外音响行家们的好评,这使关、曾及国内音响圈里的人对中国人做胆机的信心大增,这应是中国现代胆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关、曾分别开始了他们胆机事业新的发展.说到中国胆机的发展,不能不提到中国的“胆”—电子管.在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晶体管的飞速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电子管生产均停产或转产.到了八十年代初,国外胆机生产所需的电子管便日趋紧张,于是一些胆机生产商便把目光投向了还在继续生产电子管的中国—位于中国长沙的“曙光电子管厂”以及北京的“北京电子管厂”.于是这两家工厂按国外音响专用电子管的要求生产了各种不同型号的电子管.在此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外许多著名的胆机均使用的是我们中国这两家厂生产的电子管(在此之后,柳州电子管厂也相继生产出了多款电子管).由于我们已有了现代胆机的最关键零部件之一电子管,这就为大陆胆机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中国胆机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开始步入成熟期.早几年前胆机厂林立,品牌众多,产品质量不稳,价格混乱,到目前为止,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已为数不多.一种良性竞争已经开始,从产品竞争已发展到品牌竞争.同时一些优秀的国产胆机产品已开始进入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并受到国际同行们重视.“极典”牌(V.A.L)胆机目前是国内少数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优秀胆机品牌之一.生产“极典”牌胆机的厂家—深圳极典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胆机开拓者之一曾德钧先生创办的.曾德钧先生九二年初离开西安来到了深圳,起初为深圳银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设计了“新声”牌胆机,并开创了中国现代胆机工业化生产的先河.后来曾德钧又与人合作创办的深圳维克斯公司开始了中国现代胆机套件的生产与供应,对中国胆机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以上两家公司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之后,曾德钧先生为更好的发展中国的胆机音响产品,于九四年创办了深圳极典电子有限公司.九五年与国际知名唱片公司—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合资创办了深圳大极典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使“极典”牌胆机的设计生产达到更高水平, “极典”牌胆机目前是国内型号最多,品种最全的厂家之一.现有高档的“JD”系列,中档超值的“MP”和“VP”系列以及普及型的“VAA”系列(套件). “极典”牌胆机目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不定期出口多个欧美、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国内举办的第一届“国产音响器材大展”上获得了“最受好评”和“深受好评”的殊荣,九六年初更在美国的96WCES展上引起轰动,英国的《Hi-Fi WORLD》95年第11期也给予四星级评价.我们有理由相信, “极典”牌胆机经过不长的时间定会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高级音响产品.为让更多的胆机爱好者更了解胆机,下面我们就胆机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见识:一、胆机与晶体机胆机与晶体机的比较,这里只谈以下两个问题,即性能价格比和音质特点,在一千元人民币(每台)以下的价格,因胆机无法用此价格生产,人们也不可能用此价格买到好的胆机产品,在此价格虽然能买到晶体机,但也很难买到很好的产品.就音质而言,一般来说在三万元以下同等价格的放大器,胆机的音质通常优于晶体机,在三万至伍万这个价格上是各有千秋,在伍万元以上,一般是晶体机有相对优势,此时晶体机优的是全面,胆机优的是特点.在三万元以下价位的晶体机,一般来说除了在低音的力度、速度上和高音的明亮度上能优于胆机外,在音质、音色、音乐性、耐听性上均难以与胆机媲美,这是许多人共同的认识与经验.二、关于国外胆机和国内胆机国外胆机的起步和历史都远远超过我们中国.再说胆机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具有很浓厚的文化背景,这反映在产品的声音和调校,品牌的定位,市场的策略,外观的设计,产品质量的稳定等等方面,应该说在这些方面与国外某些优秀品牌相对,我们在一些方面不同程度的与它们有距离;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种距离正在缩小.而与一些国外的杂牌比,我们的一些较好的产品肯定还比它们强,而且在价格上我们有极大的优势.在同等水平的产品上,我们的价格比进口机至少低1/2—1/5或更多.现在我们的个别产品在较低的价位上与国外的某些名牌产品在音质音色上相比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我们国内产品的努力的方向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品质量和艺术水准.三、关于胆机的造型(外形)胆机的外型多数均是把电子管(胆),变压器这些部件裸露在机壳外,这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箱式机有区别.是不是胆机一定要这样做而不能做成箱式的呢?不是的,事实上现在已有部分胆机产品做成箱式机,那么为什么在国内外还是流行“裸”机呢?这与设计者和使用者心理审美观念有关,现代胆机的设计犹如工业艺术设计,讲究起伏变化,色彩对比,线条明快,材质的体现.一台精美的胆机造型与加工都犹如一件艺术品,箱式机在这些方面的体现较难,裸机的自由空间就大多了.再之,胆机工作之后电子管的灯丝被点亮给人一种温暖感,而与之比较箱式机则显得冷峻一些,没有“裸机”那种“人情味”,这是裸机较箱式机流行的原因之一.还有,裸机也更能体现胆机之特色.虽然在使用中裸机往往没有箱式机方便,比较难“伺候”,这样就出现了裸机与箱式机并存的局面.从比例上来看,裸机的量要大于箱式机的量.四、关于胆机的技术指标和标准坦率的说,胆机的技术指标除了静态互调失真一项能与晶体机相比外,其余均不如晶体机,其实胆机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因为其技术指标才有今天的,若要讲究技术指标,胆机早就没市场了.事实上,电声技术至今还很不完善,现有的技术指标只能从一个方面说明问题,但还不能从本质上反映问题.例如,现有放大器的指标测量,都是在假设负载为纯阻性(线性)负载情况下测量的,而实际的负载是复阻性(非线性)负载.又如对音箱的测量是在1M的距离1W的功率下测量,而实际听音又不可能是1M/1W的条件下,因此这样的测量指标只能作参考,而不能作为选择放大器的标准.可以这样说:一台技术指标好的产品它的听感可能会不好,而一台听感好的产品,它的技术指标可能只是平平而已(当然不会很差).一个大量生产的电子产品要保证它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就必须有一个相应的生产标准(技术文件、生产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这在一些较正规的产品生产中采用已是常见的事,但是这些标准只是指导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用的,而无其它意义,一个企业的生产标准只对本企业的具体产品有用,而对其它企业无用,对产品的艺术性和声音的音质也无意义.准确的说艺术品是没有什么标准可衡量的.在现实中,往往音响产品档次越高而产品的生产标准越不严格.五、关于胆机中的几个技术问题1、关于单端一推挽在胆机末级中有采用推挽工作方式的,有采用单端工作方式的,由于采用推挽方式较容易取得大功率,所以是一种很常见的电路形式,但是由于推挽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叠加方式,故客观地存在一些失真,而且在推挽叠加中有加有减,在这加减中也可能会增加一些原来没有的细小的东西,同时减去了原本有的一些细小的东西.而若在末级电路中采用单管在单端甲类状态下工作就不存在推挽工作方式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在听感上单端的要比推挽的好许多,特别是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但是,单端的很难在功率上做得很大,比如用同一型号的管子,在单端时只能做到10W,而在推挽时很容易做到30W,功率做大就要付出一些代价,同时在工艺上,单端机比推挽机要难处理一些.因此,单端电路往往在高档机中采用.推挽电路在普及机中采用.2、末级推挽电路中电子管不同接法的区别在末级推挽电路中使用的电子管往往是四极管和五极管,因此在使用这些管子时有三级管接法,超线性接法和标准接法,它们区别从理论上讲,三级管接法失真最小,输出功率也最小;标准接法的失真相对较大些,功率也最大;超线性接法介于两者之间.在听感上各有千秋,相对来说三极管接法要稍好一点,但三极管接法因对电子管寿命有损失,故在工业化生产中较少采用.3、推动电路对音质音色的影响一般来说推动电路的结构对音质音色的取向有很大的作用,在声音的低频力度上,中高频的速度感和中频的密度感上均可通过推动电路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效果.推动电路有很多种,很难从推动电路的区别去判断产品品质的高低,选什么样的电路完全是设计者的一种对音色取向的选择.4、不同型号电子管对声音的影响前级推动电路常用的电子管有ECF82(6F2)、6F1、EF86(6J8) 、12AX7(6N4) 、12AU7(6N10) 、12AT7、12BH7、6DJ8(6N11) 、6SN7(6N8P) 、6SL7(6N9P) 、6SJ7(6J8P) 、6N1、6N2、6N3、6N6等等.原则上这些管子用在胆机中都可能做出好声来,但每款型号均有自己的特点,设计者们会根据许多因素决定选用哪一型号,一般来说12AX7、12AU7、12AT7、12BH7、6DJ8、6SN7、6SL7、6SJ7、ECF82和EF86是国外最常用在音响中的电子管,而且许多厂家都有生产,因此互换性较好,故出口机或国外机常采用.在末级电路中常用的电子管有:KT88(KT90、KT100)、6550、EL34、6L6GC、2A3、300B(4300B) 、211、845.前四种电子管为傍热式四极管或五极管,常在功率较大的推挽电路中采用.后四种电子管为直热式三极管,较多的用在单端甲类中(2A3、300B的也常在推挽电路中使用).相对来说直热式三极管的音色较傍热式的四、五极管要稍好一些.不过同样是三极管或四极管但是每款型号的音质音色均有一些差异和各有特点.由于胆机是插接器件,方便直接代换,所以换胆玩机又成了胆机使用过程中的一大乐趣.5、输出变压器对音色的影响输出变压器对整机的指标和听感均有较大的影响,优秀的推挽用输出变压器的频宽在10Hz-100KHz,失真在1%以下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变压器目前已不是影响胆机指标的关键元件.但是变压器的结构、工艺、材料对整机的声音影响还是很大的.事实上,变压器的指标超过一定的范围后,指标越高却不一定越好,假若胆机没有输出变压器,如OTL,它的听感就与传统胆机不同了.因此胆机的音色与输出变压器有极大的关系.6、关于合并式放大器与前后级放大器合并式放大器有如下特点:1、当信号源在一定输入电平时,放大器的输出可达满功率;2、该放大器有多组讯源输入选择;3、该放大器具有电平控制功能;4、左右声道合为一体,还可设有高低音调控制装置.早期由于信号源的输出电平都比较低,一般在0.2V左右,因此合并式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均要在0.2V以下,而现在的信号源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CD 机已被广泛使用,现代信号源的输出电平均在0.5-1V之间,因此现代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要求相应也有变化.当然不管怎么变化,只要满足合并式放大器的前三条就是合并式放大器.前后级放大器是将1讯源选择2电平控制3电压放大这三部分独为一体(有第3项者为有源前级无第3项者为无源前级),纯后级是将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独为一体(或两体)有左右各一路输入,无电平控制和讯源选择(输入电平在1-2V之间),这种做法可在结构上、分布上、用料上更合理,因此在档次上前后级分体式放大器比合并式要高一些,价格也可能要高不少.六、关于胆机的使用寿命胆机的寿命原则上说是半永久的,与晶体机相比而言,胆机的相对寿命决定于电子管,电子管的理论寿命是不太长,一般来说只有上千小时,但好的电子管使用上万小时的也很常见,如电视机的显像管就是一特殊的电子管.当然许多音响用电子管还不能与显像管的寿命去比.一般来说音响用电子管有运输失效和早期失效.失效可在使用后1-2个月内发现,或在工厂生产中发现,对质量较稳定的电子管而言每天使用2-3小时,用上2-3年应该不是问题,再说现在的电子管又不贵也不难买,加上良好的售后服务,胆机的使用寿命应不是问题,而且胆机换胆之后,又可重新焕发新的活力,犹如新机一样.事实上现在许多古董胆机名品在市场上还高价出售,不就从另一面说明了胆机的寿命问题吗?另胆机与晶体机比,搞过载能力较强,晶体机在遇到一些故障时可能在千分之一秒钟便损坏而胆机则可以数分钟内不被损坏.七、使用胆机的注意事项接通电源前应先接好负载(音箱),切忌接通电源后,送信号而不接负载,或负载短路.使用电源不要太高或太低,电源电压最好能在规定电压的±5%以内,使用市电经常超过此电压值的最好能配合使用交流稳压电源.胆机工作时温度较高,摆放注意通风、散热.在开机中或刚关机一段时间内(30分钟内)不要把液体洒在电子管上.在使用中一般只要注意上述几个问题,胆机是能可靠工作的.八、胆机与音影器材的搭配使用胆机搭配什么样的音箱非常重要,但是很难找出一个搭配原则,一般来说搭配英国箱和意大利箱等灵敏度超过87dB/W的欧美音箱最佳.如英国的:Harbeth、Rogers、Spendor、ProAC、B&W、KEF、TANNOY、TDL、Epos、Mission,法国的Jmlab、意大利的Chario、Souns Faber.有些灵敏度低的小音箱用胆机推音色也特别好,如:LS3/5A、Pro AC Tabelette III.另有些高灵度的号角箱如:ALTEC、Klipsch、West lake等用小功率的单管甲类胆机推也有特别的韵味.国产箱可选“美之声” “小旋风”的一些型号.音箱的搭配在无经验的情况下,可以找些已有搭配的例子或实际搭配试听后再确定.。
重料打造300B:三装300B胆机(1)

重料打造300B:三装300B胆机(1)2010-06-15 06:21:00| 分类:胆机|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具有“梦幻之球”美称的300B胆管,多年来一直是广大胆机DIY发烧友的最爱,也是每位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她的迷人之处不光是婷婷玉立的身材和其娇艳的音色,更多的是人们对她褒贬不一的争议之词。
在胆机音响界有一种说法,即所谓“不玩300B,就等于没有玩过胆机”;“300B好装,‘太监声’难除”!屈指算来自己打造胆机已有数台,究竟如何避免300B的“太监声”,也一直想亲手尝试一下。
去年初,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方论证,终于下定了打造300B胆机的决心,并一发不可收,连续打造了4台!第一台是以苏制廉价管10Ж12C作为电压推动,第二台其用料及线路完全与第一台相同,只是把前级放大管换为大盾EF37,并适当调整了屏压及工作点。
两台机器其效果与音色均令人满意,得到了一些资深发烧友的充分肯定。
也正是该两台机器的问世,增强了我对把玩300B的信心,迷人的音色及简洁的外表也令我爱不释手。
正好,有朋友喜欢上了这两台机器,问我可否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元器件档次、工艺,使300B进一步发挥潜能,让其高贵、富华的本质得以充分表现?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定下决心,要不计成本,迎合当前发烧理念,重料再造300B.一、线路的选择这是决定作品成败与否的根本,也是能够充分体现机器个性的关键。
所以,线路的选择非常重要,切忌盲目跟风或追求时髦,之前最好要与烧友反复讨论和查阅资料,为最终敲定打好理论基础。
我的体会:一是要首先确定自己的装机意向。
也就是你装出的机器主要用来听什么,是主要用来听古典音乐、交响音乐?还是主要突出人声?等等,依自己的要求来正确择选。
二是要大概确定电路的模式之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所谓线路模式,就前级放大讲,包括是用一级放大还是多级?是用五级管还是用三极管?是用大管还是用小管?功率级是选用单端还是推挽?单管还是并管?电源供电是用晶体管还是选用电子管?等等。
DIYA和优选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 I 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本机电路图如下: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噪比,需要给驱动级和输出级的电源增设一级LC滤波。
只要这一级滤波器在100HZ处有20.5db的衰减,就可令信噪比提高到100db。
胆机和电子管的基础知识_七_田庆松

输出变压器的性能用以下几个基本参数来决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输出变压器的初、 次级的匝数比, 用N1/N2来表示。 正确地选择初次级的线圈匝数比, 它们可以让功率管获得
所需要的最佳负
载电阻, 这里如
果我们把输出变
压器设想成理想
变压器的话 (事
实上不是理想的,
因为还有效率和
传输损耗), 那么
有关系式:
图1 输出变压器耦合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不同的功率管, 它们的最佳输出条件是不同的, 这 里面便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介绍, 一个是对三极管作为 功率放大管时的最佳输出条件作讨论, 第二个是对束射管 或五极管作为功率放大管时的最佳负载阻抗的选择作讨 论。
如电路输出的功率要求为3W, 那么选择的电子管其最大 屏极损耗功率应大于等于电路中的最大屏极耗散功率, 即:
Pa额定≥Pamax。 在多极管功率放大器中, 输出功率P1与屏极的电源电 压Ea、 Iamax成正比, Iamax是当栅负压为零时, Ia~Ea特性曲线 的膝部处的电流, 而Iamax主要决定于电子管的帘栅极电压, 所以在一个电路中, 功率管处的屏极电源电压、 帘栅极电 压越高, 电子管的输出功率也就越大。 在计算时, 可以在电子管所提供参数的额定范围内 选取所需要的屏极工作电压或帘栅极电压, 再从电子管 手册中所提供的特性曲线上查出Iamax值, 将值代入上面的 公式, 使计算得到的P1值等于或稍大于所要求的输出功率 就行了, 不过前提是电子管的Pa额定≥3P1。 为了减少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在设定工作点时, 功率管的栅偏压应该处在电子管特性曲线直线部分的中 央, 这样确定了功率管的栅偏压、 屏压、 屏极电流, 就确 定了这只管子的详细工作点Q了。 当然, 功率管作单端甲 类状态运用时有其所需要的一些限制条件: 1.不论是三极管还是多极管, 当其屏流太小时, 其特 性曲线本身的非线性非常严重, 当屏流太小时, 五极管或 束射四极管静态特性曲线的间隔显著变小 (这一点儿可以 从电子管手册中的多极管的静态特性曲线中看到), 而三 极管屏极静态曲线的底部则有着非常大的弯曲, 为了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机基础] 【再谈】直流耦合阴极跟随器
中国音响diy论坛Gautau版主的文章
(发表在中国音响diy论坛的胆机DIY论坛上)參攷书较少談及直耦阴随的进一步设计 . . . . . 在有須要时,便都会感到资料不太足夠和贫乏,致難于了解和着手计算。
現试以 12AX7 为例,将计算的要点提出,望能找出设计的方向 . . . . . .
由于 12AX7 的增益頗高,若不打算引入環路反饋、或将信号作衰減,以维持整级的增益在 10倍左右,便只有採用本级反饋。
12AX7:
μ = 100
ra = 62.5KΩ
[ A ]增益级 Gain Stage
按照常規选增益级的屏极负載:
偏压(-Vg)通常为 1.5V绘负载线:
电源电压 EB 定在320V
通常屏流 Ia(负载线)会选 1 ~ 1.2mA,即负載电阻 Ra 便由 266 ~ 320KΩ。
为免与之前跟帖的数值重複,故选 Ra = 270KΩ。
此时负载线上的 Ia = 1.185mA。
1.在负载线(藍)与 -Vg = 1.5V 相交处绘一垂直线(红),得出屏压 Va1 = 158V。
2.在该点绘一水平线(绿),这便是工作屏流 Ia1 = 0.6mA。
负载线:
EB = 320V
Ia = 1.185mA
Ra1 = 270KΩ←Ra1 = EB / Ia
工作点:
Va1 = 158V
Ia1 = 0.6mA
-Vg1 = 1.5V
整机的增益要求
AvT = 10倍(20dB)
而阴随的增益
Av2 = 0.9874←计算見阴随增益级的放大量
Av1 = AvT / Av2
Av1 = 10 /0.9874
Av1 = 10.128
计算:
阴极电阻
Rk1 = Ra / Av1
Rk1 = 270KΩ / 10.128
Rk1 = 26.66KΩ
偏压电阻
Rb1 = -Vg1 / Ia1
Rb1 = 1.5V / 0.6mA
Rb1 = 2.5KΩ
阴极电压
Vk1 = (Rk1 + Rb1) x Ia1
Vk1 = (26.66KΩ + 2.5KΩ) x 0.6mA
Vk1 = 17.5V
屏极电压
Va'1 = Va1 + Vk1
Va'1 = 158V + 17.5V
Va'1 = 175.5V
实际的电源电压
EB'1 = EB + Vk1
EB'1 = 320V + 17.5V
EB'1 = 337.5V
实际的管子內阻
ra1 = μ / (1 – Av1 / Ra1)
ra1 = 100 / (1 – 10.128 / 270KΩ)
ra1 = 103.9KΩ
加入反饋后管子的內阻
ra'1 = Ra1 x (μ / Av1 +1)
ra'1 = 270KΩ x (100 / 10.128 + 1)
ra'1 = 2935.9KΩ
输入阻抗
Ri1 = ra'1 + (μ + 1) x (Rk1 + Rb1)
Ri1 = 2935.9KΩ + (100 + 1) x (26.66KΩ + 2.5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