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管

电子管灯丝对阴极加热产生电子云,电子云在屏极高压下向屏极运动,在阴极与屏极间还有栅极,栅极电压的高低就控制了流向屏极电子量的多少。
电子管的发明与盘尼西林以及轮胎的发现一样具有戏剧性:在实验室中靠近窗户几个未清洗的实验皿,不经意从窗外飘来一些霉菌落在实验皿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某些落入实验皿中的霉菌,可以抑制坏菌的扩散与成长,加以实验分析之後这种霉菌就成为了有效且使用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研究橡胶的实验中,偶然打破装在玻璃杯里的硫黄,倒入融化的橡胶液体中,凝固後橡胶变成了坚硬且颇富韧性的材质。
电子管当然不是无缘无故做几片金属板封装在抽真空的玻璃瓶里进行实验的,它与发明大王爱迪生有著一段故事。
当初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後,发现他生产的灯泡灯丝老是从正极端烧断,于是进一步实验在灯泡中加入一块小金属板,点灯之後将金属板连接电表,分别施以正电压以及负电压,观察电流的情形。
对于当时的科学而言,位于真空状态下且不连接的金属板,不论如何连接是不可能产生电流的,但怪事发生了,爱迪生发现某种物质(其实就是电子)会透过金属板,会从电池的负极腾空「跳」到正极,此发现当然激起更大的实验动机,此现象便称为「爱迪生效应」。
这也是科学家首次质疑电流流动的方向,以及自由电子在空间中流动的现象。
金属之所以能导电,就是因为金属的自由电子较多,便于电子的相互流动,因此电子材料必须由导电性佳的材质制成。
电子还有个特性,带负电的电子容易受到正电压的吸引,所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又从爱迪生效应中得知,当加热金属物质时,活跃于质子外围的自由电子容易产生游离现象,温度高导致电子活性增强,此时若空间中有一正电压强力吸引,游离的电子就会在空间中流动。
基於这几个当时已被了解的知识,弗来明(J.A. Fleming)于1904年制造出第一支二极电子管,李德科士(De Forest Lee)将二极管加以改良,于1907年制造出第一支三极管,既然成功研发了二极管,电子管的应用开始实现,电子管的发展从此一日千里。
电子管原理、符号等基础知识详解

电子管原理、符号等基础知识详解
本文将会介绍电子管的详细基础知识,包括电子管的作用与原理、电子管参数符号与名称对应、电子管常见值的估算方法、常见电子管符号等,相信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对想要了解电子管的工程师会有所帮助。
想要了解电子管的作用与原理,首先需要了解真空中为什么可以形成电流?
狭义概念上的一些电子管实物外形
电子管参数符号与名称对应
电子管几个常见值的估算方法
常见电子管符号
一些常见电子管的评价
电子管应用有哪些注意事项?1)应避免利用管座的空脚作连接焊片使用。
2)尽量使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的电子管管座。
3)插拔电子管时,其方向应与管座平面垂直。
4)插入电子管时,应防止管座插孔内接触簧片的正常位置受到损坏。
5)电子管应该在额定灯丝电压下安全使用。
6)电子管各电极的损耗功率不允许超过其极限值。
电子管介绍

电子管介绍基本电子管一般有三个极,一个阴极 (K) 用来发射电子,一个阳极(A)用来吸收阴极所发射的电子,一个栅极(G)用来控制流到阳极的电子流量。
阴极发射电子的基本条件是:阴极本身必须具有相当的热量,阴极又分两种,一种是直热式,它是由电流直接通过阴极使阴极发热而发射电子;另一种称旁热式阴极,其结构一般是一个空心金属管,管内装有绕成螺线形的灯丝,加上灯丝电压使灯丝发热从而使阴极发热而发射电子,现在日常用的多半是这种电子管(如图所示)。
由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穿过栅极金属丝间的空隙而达到阳极,由于栅极比阳极离阴极近得多,因而改变栅极电位对阳极电流的影响比改变阳极电压时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栅极电压对阳极电流的控制作用。
我们用一个参数称跨导(S)来表示.另外还有一个参数μ来描述电子管的放大系数,它的意义是说明了栅极电压控制阳流的能力比阳极电压对阳流的作用大多少倍。
为了提高电子管的放大系数,在三极管的阳极和控制栅极之间另外加入一个栅极称之为帘栅极,而构成四极管,由于帘栅极具有比阴极高很多的正电压,因此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加速电极,它使得电子以更高的速度迅速到达阳极,这样控制栅极的控制作用变得更为显著。
因此比三极管具有更大的放大系数。
但是由于帘栅极对电子的加速作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打到阳极,这些高速电子的动能很大,将从阳极上打出所谓二次电子,这些二次电子有些将被帘栅吸收形成帘栅电流,使帘栅电流上升导致帘栅电压的下降,从而导致阳极电流的下降,为此四极管的放大系数受到一定而限制。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在四极管帘栅极外的两侧再加入一对与阴极相连的集射极,由于集射极的电位与阴极相同,所以对电子有排斥作用,使得电子在通过帘栅极之后在集射极的作用下按一定方向前进并形成扁形射束,这扁形电子射束的电子密度很大,从而形成了一个低压区,从阳极上打出来的二次电子受到这个低压区的排斥作用而被推回到阳极,从而使帘栅电流大大减少,电子管的放大能力得而加强,这种电子管我们称为束射四极管。
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技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而电子管在电子技术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虽然如今电子器件的使用范畴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初学电子的小白们来说,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电子管的基础知识并帮助你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1.电子管的基本构成一个电子管由若干个电子器件组成,最基本的电子器件是电子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其他的电子器件如激光管、热电子发射管、阴极射线管等。
一个普通的电子管大致由五个部分组成:阴极、阳极、栅极、灯丝(热丝)和玻璃球。
其中,阴极是负极,阳极是正极,栅极则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灯丝则通过发热产生电子,通过管内真空减少与其它器件的电磁干扰,并且有助于电子从阴极发射出来。
2.电子管工作原理电子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或气体)导体管道中的热力电子注以及管内不同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场分布来对电子进行加速或制动,从而达到一定的放大、阻止和调制信号的目的。
每个电子管的工作原理都是相似的,由接口(Cathode)作为电子的起点,向阳极(Anode)运输,通过控制栅极(Grid)电压大小和极性来控制阳极上的电子通量大小和方向,来实现电导管道的控制。
虽然不同的电子管作用和电路结构有所不同,但是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子管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其他器件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电子管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特性的不同,电子管可以分为很多类,如放大器管、移相管、磁电显示管、X射线管、微波管、发光管等。
其中,放大器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电子管,用于放大信号,而微波管则主要用于高频、微波信号的放大和调制。
此外,发光管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器件,用于发光显示和通讯传输等。
4.学习电子管的实际应用学习电子管的基础知识对于将来从事电子工程相关的职业是非常重要的。
电子管是很多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如电视机、收音机、射频信号放大器等,同时,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如军事、通讯、医疗等也广泛应用电子管,这些领域的工作者需要了解电子管的基础知识。
电子管基础教程(最适合初学者)

电子管基础教程(最适合初学者)
简介
本教程将向初学者介绍电子管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原理、结构
和应用。
通过阅读本文档,您将加深对电子管的理解,并能够在实
际应用中运用所学知识。
电子管的原理
电子管是一种由真空或气体填充的玻璃管子,内部含有电极。
当电子在真空中或气体中移动时,它们受到电场的影响,从而改变
电子的能量和速度。
这些电场是通过在电子管内施加电压来产生的。
电子管的结构
电子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阴极、阳极和控制电极。
阴极是电
子管中产生电子的地方,而阳极则是收集电子的地方。
控制电极用
于控制电子在电子管中的流动。
电子管的应用
电子管具有许多应用,包括放大信号、调制信号和生成射频信号。
在音频放大器中,电子管可以增加低电平输入信号的幅度以提
供更大的音量。
在调制器中,电子管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特性来调制载波信号。
在射频发信机中,电子管则用于生成高频信号。
总结
电子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它具有许多应用。
本教程简要介绍了电子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电子管,并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注意:本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参考相关资料和专业指导。
*。
电子管使用常识大盘点

电子管使用常识大盘点电子管作为“胆机”和各种电子管设备中的关键性枢纽器件,它的质量与工作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胆机”的音质质量和设备的工作性能。
合理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电子管很重要,下面就向使用者介绍一些必须要掌握的最基本、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要点一选用电子管时,首先应根据具体应用电路的特点和要求,确定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
例如,对于一般放大电路来说,前置级要求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应选用高放大系数的电压放大三极管或五极管。
三极管的噪声较小,但增益低于五极管;五极管虽然增益高,但失真度大于三极管。
因此,放大器的最前级通常是选用五极管,后前级一般采用三极管。
又如,在工作信号极小的最前级,如果需要附加信号自动压缩或扩展电路,可采用遥截止式五极管。
否则,为了避免波形畸变,尤其是在工作信号较大的后前级,应采用锐截止式五极管。
再如,当电子管工作在高频电路时,应选用工作频率符合要求、极间电容较小的高频电子管。
其次,应保证所选电子管的各项参数符合应用电路的要求,尤其是极限参数都要留有足够的余量。
比如,用于功率放大级的电子管,应根据输出功率的要求来选择。
功率放大管中,三极管的失真度小,内阻亦小;而束射四极管具有功率灵敏度高、需要推动功率小的优点。
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的中、小功率放大级多采用束射四极管的原因。
又如,当功率放大级为推挽电路时,应选择两只特性完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功率放大管(即“配对管”)。
一般说来,三极管的一致性较好,比较容易挑选。
而束射四极管由于栅丝间的特殊排列,稍有偏离就会引起特性的偏差,所以尽管型号完全相同,但因静态和动态工作特性的不同常会出现较大差异。
要点二电子管都是通过专门的管座接入工作电路的。
常见管座是用陶瓷或电木等绝缘材料做基座,上面有可插入电子管管脚的插孔与焊接电线的焊接片等。
管座为配合不同电子管也相应设计成各式各样的,但其插孔数与相应电子管的管脚数一般是一样的。
不过有的电子管只有四只脚,但设计也得适用于八脚管座。
【电子管电路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管电路基础知识大全(第1页)(一)二极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电子管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受电场力的吸引或排斥作用,进行工作的电子器件。
最简单的电子管是二极管,它是在高度真空的密封容器内装有两个金属电极,一个是阴极,呈细长管状丝外面,另一个是阳极,呈圆筒状,套在阴极外面。
当灯丝通电点燃,间接将阴极加热到1000~C以上时,量电子获得能量从金属中逸出,逸出的热电子在阴极金属表面附近堆积,成为空间电荷。
我们知道,电子是带负电荷的,此时如果在另一金属板(阳极)加上一个直流正电压并与阴极构成闭合回电子在正电压(电场)的吸引下将从阴极经过空间到达阳极,形成电流,如图1。
反之,如果在阳极加上直流负电压(电场),它将排斥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热电子,回路就没有电流。
只有电位高于阴极电位时。
闭合回路才有电流流过,因此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就能电变为直流电。
(二)三极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结构在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之间插入一个栅栏状的电极就构成三极管(如图2所示)。
这个栅栏状的电极叫做控极,简称栅极,用符号G(grid)表示。
结构一般是用镍锰合金丝在支撑物上绕成螺旋形,每圈之间有一定的便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能通过这些空隙流到屏极。
从三极管各个电极的相对位置来看。
栅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较屏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近得多,这使栅极对射的电子的作用力也比屏极大得多,因而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
2.三极管的基本电路要使任何电路工作,都必须是一个闭合的回路。
三极管在电路中,有3个基本回路:一是屏极回路,二是路,三是灯丝回路,如图3所示。
在电子管电路中,各极电压都是以阴极为公共端的。
屏极与阴极之间的电路是屏极回路。
它们之间的电压叫做屏压,以u。
表示,一般屏压总是正的,即屏极电位比阴极电位高,因此屏极回路经流ia流动。
屏极回路的正电源叫做屏极电源。
用Ea表示。
3.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将三极管按图3连接好工作电源。
这时在电子管阴极附近将产生两个电场,一个是屏极吸引电子的正电场个是栅极排斥电子的负电场。
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电子管是一种早期的电子元件,用于控制和放大电信号。
它由一个或多个真空管构成,其内部包含阴极、阳极、栅极和加速极等部件。
虽然现在电子管已经被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所取代,但是学习电子管的基础知识仍然是掌握电子学基础的重点。
本文将简单介绍电子管基础知识,特别适合初学者。
一、电子管的工作原理电子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管内部的电场控制电子的流动。
阴极是真空管内的电子源,会释放出大量的自由电子,这些电子被阳极吸引并流向阳极。
通过栅极的正、负电压来控制电子的流动,从而控制阳极电流大小。
当栅极施加的负电压足够大时,电子将被栅极吸引而无法流向阳极,从而实现电子管的关闭。
二、电子管的组成电子管包括阴极、阳极、栅极和加速极等组成部分。
其中,阴极是电子源,可以是热阴极或者冷阴极;阳极是电子管的输出端,也称为屏蔽极;栅极是控制电子流动的部分,可以是网格栅或者螺旋状的加速电极;加速极是用来改变电子流动速度的电极。
三、电子管的分类根据电子管的不同使用情况和电路要求,电子管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三极管、四极管、光电管等。
其中,三极管是最常用的一种电子管,它由三个电极:阴极、阳极和控制极组成。
它的输出电流由控制极所施加的电压决定。
四、电子管的优点和缺点电子管的优点是:工作温度宽,能承受高电压,动态范围大,能够完成高功率放大等任务。
而电子管的缺点是:占用空间大,功耗高,使用寿命短等。
五、电子管的使用电子管通过控制和放大电信号,在无线电、电视、电视监督、音响、电话和计算机等各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六、电子管的维护和保养电子管应该放置在干燥、防尘的环境中,并定期进行清洗和保养。
清洗时,应该小心处理慢器和引线,避免损坏电子管的内部部件。
总之,电子管基础知识尤其适合初学者,它是理解电子学根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电子管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学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更复杂的电路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管,电子管基础知识大全(图)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1.灯丝电压:V;
2.灯丝电流:mA;
3.阳极电压:V;
4.阳极电流:mA;
5.栅极电压:V;
6.栅极电流:mA;
7.阴极接入电阻:Ω;
8.输出功率:W;
9.跨导:mA/v;10.内阻: kΩ。
几个常用值的计算:
放大因数μ=阳极电压Uak/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压与栅极电压的比值。
跨导S=阳极电流Ia/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栅极电压若有一个单位(如mV)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流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内阻Ri=栅极电压Uak/阳极电流Ia
表示在维持栅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流若有一个单位(如mA)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压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上面的几个值也可以表述为放大因数μ=跨导S乘以内阻Ri
先说这些,各位要是觉得可以瞧下去,下回再说几种常见的管型和结构工作原理等等等等。
这回就先说电子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吧。
照顾一下咱的老习惯,以后所涉及的管型和单元电路均以国产管为例,在最后我会结合自己的使用体会简要说说部分常见的国产管和进口管的各自特点以及代换。
在讨论之前咱们先得把讨论的范围作一界定,即仅限于真空式电子管。
不管是二极,三极还是更多电极的真空式电子管,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结构就是由抽成几近真空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及封装在壳里的灯丝,阴极和阳极组成。
直热式电子管的灯丝就是阴极,三极以上的多极管还有各种栅极。
先说二极管:
考虑一块被加热的金属板,当它的温度达到摄氏800度以上时,会形成电子的加速运动,以至能够摆脱金属板本身对它们的吸引而逃逸到金属表面以外的空间。
若在这一空间加上一个十几至几万伏的正向电压(踏雪留痕在上面说到的显象管,阳极上就加有7000--27000伏的高压),这些电子就会被吸引飞向正向电压极,流经电源而形成回路电流。
把金属板(阴极),加热源(灯丝),正向电压极板(阳极)封装在一个适当的壳里,即上面说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封装壳,再抽成几近真空,就是电子二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造工艺,杂质附着以及材料本身等原因,管内会残留微量余气,成品管都在管内涂敷了一层吸气剂。
吸气剂一般使用掺氮的蒸散型锆铝或锆钒材料。
目前除特殊用途外(如超高频和高压整流等),为便于使用和增加一至性,均为两只二极管,或二极三极,或三极三极以及二极五极等合装在一个管壳内,这就是复合管。
接下来说三极管:
二极管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单向导电的性质,当在阴极与阳极之间再加上一个带适当电压的极点,这个电压就会改变阴极的表面电位,从而影响了阴极热电子飞向阳极的数量,这就是调制极,一般是用金属丝做成螺旋状的栅网,所以又把它称为栅极。
这就是四季青朋友所说的阀门功能了。
由此可以知道,当作为被放大的信号电压加在栅极----阴极之间时,由于它的变化必然会使阳极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又由于阳极电压远高于阴极,因此栅阴极间微小的电压变化同样能使阳极产生相应的几十至上百倍的电压变化,这就是三极管放大电压信号的原理。
上图上图!老否牺牲了一颗管子,开肠破肚给各位瞧瞧:
这是颗用于高频放大的通用双三极管6N1。
1是吸气剂;2是灯丝阴极和栅极的组合体;3就是阳极。
现在打破玻壳,注意吸气剂颜色的变化,换句话说,一旦管子的吸气剂变成这种乳白色,不管玻壳破裂与否这颗管子都没用了。
瞧清楚!
1:阳极;2:栅极,栅极里白色部分是栅极和阴极的绝缘层;3 就是阴极,这是个扁型金属管,灯丝就包在里面啦。
再接下来说说多栅极管:
常见的多栅管有四极,五极和七极管,先说五极和七极管,四极较为特殊而且目前在商品功放里超过半数以上的机种用的就是这东西,放在后面说。
五极管的结构类似于三极管,不同的是它比三极管多了两个栅极,即帘栅极和抑制栅极。
在一般应用中帘栅极上加的直流电压与阳极等值,它的作用是帮助阳极共同吸引穿过栅极的电子,使其加速飞向阳极,所以就同体积的电子管而言,加有帘栅极管子的阳极电流要比没有帘栅极的三极管大。
另外帘栅极还起着屏蔽的作用,因此提高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在了解抑制栅极的作用前先说一个现象:二次电子。
灯丝在加热阴极的同时阳极也会被随之加热,所以当从阴极飞出的电子撞到阳极上时,就会从阳极的极板上打出一部分电子来,这就是二次电子。
在实际应用中,抑制栅极一定和阴极相连(所以有些管子在内部就已经将其连接好了),增加抑制栅极的目的就是利用抑制栅极和阴极的等电位抑制二次电子避免其落入帘栅极。
在这种状态下,二次电子就会重新被阳极吸引而再次飞向阳极。
七极管的结构又和五极管相似,但它有五个栅极,一般应用在无线电接收的变频电路中,和音频放大电路关系不大,不说它了。
折回头说四极管,实际上纯粹意义的四极管只是在电子管的发展史上作为验证管出现过而没有进入实用,这是另一话题不去说它,下面就说前面提及的目前在商品功放里超过半数以上的机种用的这东西----束射四极管。
多砸几个,妈的那些老板在吧里摔XO,咱就砸MULLARD!
先看下面的图。
束射四极管全部是功率管,对功率管的要求是产生尽可能大的阳极电流。
束射四极管在电极的结构上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使其在保持和其它功率管体积差别不大的前提下,能够形成比其它功率管更大的阳极电流。
从图中可以看出束射四极管的几个结构特点:
1. 阴极为椭圆型,这就增加了阴极的有效发射面积,从而增加了热电子的发射量。
2. 和五极管一样,在抑制栅极和阳极之间加有帘栅极,作用前面说过了。
3. 在帘栅极和和阳极之间加了一对弓型金属板(说到重点了,注意下面的表述),这就是集束屏。
集束屏在管内和阴极相连即与阴极等电位,它迫使已经越过帘栅极的电子流只能沿弓型金属板的开口方向成束状射向阳极。
好啦,咱们复习一下初中知识即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流过单位截面积的电子流。
在这里当电子流成束状射出时密度必然增加,所以阳极电流就这样被巧妙的加大了。
这就是束射四极管在保持和其它功率管体积差别不大的前提下,能够形成比其它功率管更大的阳极电流的关键。
几种在音频放大器里常用的电子管图示一,需要说明的是在管型名称上既有国产标示法也有国外标示法,有关标示法的对照互换最后再说:
两颗双二极管:5Z2P,5Z3P
几种在音频放大器里常用的电子管图示二:三颗小功率功率放大管:6P1,6P6P,EL84
几种在音频放大器里常用的电子管图示三:三颗中功率功率放大管:6P3P,EL34
几种在音频放大器里常用的电子管图示四:两种管型的中功率功率放大管:6550
几种在音频放大器里常用的电子管图示五:大功率功率放大管:805
几种在音频放大器里常用的电子管图示六:
五颗前置电压放大管:6N10,12AX7,12AU7,12AX7,12AU7
几种在音频放大器里常用的电子管图示七:
五颗前置电压放大管:6N11,6N2,12AU7,6922,6N4
结合上七图就着说说管形和管脚称谓:
管形:
直棒:5Z2P,EL34,第二颗6550,805;
凸肩(又称为葫芦管,茄子管):5Z3P,6P3P。
胖腰:第一颗6550。
长形拇指管:6P1,EL84。
短形拇指管:6N10,12AX7,12AU7,6N11,6N2,6922,6N3。
管脚:
小九脚:6P1,EL84,6N10,12AX7,12AU7,6N11,6N2,6922,6N3。
大四脚:805
大八脚:EL34,6550(用七脚),6P3P(用六脚),6P6P(用六脚),5Z2P(用四脚),5Z3P(用四脚)。
6550 即KT88 。
早些年香港人称其为王子,和王845后300B齐名。
就好比音响界的3M和音乐界的3B。
但这是颗争议颇大的管子,喜欢的说它气势宏大威风堂堂,不喜欢的说它粗糙木纳就象喝汽水。
有朋友给咱指出帖首几个常用值的计算有误,这一部分是凭记忆弄上去的。
查了一下资料,主要错在下面几处:一是没有说明以三极管为例,二是内阻公式里写漏了增量△,所以应为Ri=△Ua/△Ia(Ug固定)。
再次感谢这位朋友,也请各位监督监督,瞧瞧咱还有哪些地方乱放黄腔的。
以下内容为电视所发表:
恶搞MULLARD
嘿嘿,这个管子参数有点低了,就只好牺牲它了。
哈哈,没机会给你想了,一妙种前吸气剂还是黑的,按块开门的时候就已经全部消耗掉了。
MULLARD 布莱克顿厂,有PVM码为证,如假包换
吸气环和两个小极板
斩首
底下
扒了屏极下来,嘿嘿
里面的内脏
最里面的
哗哗,灯丝和阴极?
三个纺锤?
内脏全家福
一只管子就成了这样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
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