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合集下载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在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那么,什么是物联网?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中获取信息的关键设备。

它就像物联网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并将这些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供后续的处理和传输。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室内温度,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自动控制空调进行调节。

2、射频识别技术(RFID)RFID 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来识别和读取目标对象上的标签信息。

这些标签可以附着在物品上,包含了物品的相关信息,如名称、生产日期、产地等。

在物流领域,RFID 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识别和跟踪,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3、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因此无线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 等。

蓝牙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设备连接,如耳机、智能手环等;WiFi 则适用于覆盖范围较大、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的场景,如家庭网络、办公场所等;Zigbee 则在低功耗、自组织网络方面具有优势,常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

4、云计算技术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产生的数据量也呈爆炸式增长。

云计算技术为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通过将数据上传到云端,物联网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

例如,智能城市中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将收集到的车辆流量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从而优化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缓解交通拥堵。

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物联网的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已经成为了引领变革的重要力量。

物联网将各种设备、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了智能化的感知、控制和管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创新。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以及其广泛的应用领域。

一、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获取信息的关键设备,它能够感知物理世界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并将这些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的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同时体积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2、射频识别技术(RFID)RFID 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接触即可完成信息的采集和传输。

它在物流、仓储、零售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物品识别和跟踪。

3、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NBIoT 等。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应用需求。

例如,蓝牙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设备连接,而 NBIoT 则适用于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接入,具有覆盖广、功耗低等优点。

4、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进行处理和分析。

云计算提供了弹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能够满足物联网数据处理的需求。

大数据技术则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实现智能控制和优化。

同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也为物联网的人机交互提供了更加自然和便捷的方式。

6、网络安全技术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增多和应用场景的扩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保障物联网设备和数据的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物联网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连接设备和其他物品的互联网来进行通讯的系统,从而实现设备、家居、机器以及其他物品之间的自动化和互联互通。

它的核心技术是智能传感器、物联网通信协议以及云计算技术。

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和服务方式,逐渐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物联网的技术智能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它能够感知物体的状态、环境和活动,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物联网平台。

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发展。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提高,智能设备不仅能够感知单一的物理量,而是能够对更加丰富的物理量进行感知,比如光线、温度、湿度、气体、压力等等。

这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场景。

物联网通信协议则是物联网领域的另一个技术重点。

物联网需要连接的设备数量非常庞大,并且这些设备的网络服务需求、能耗以及传感器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也不尽相同。

物联网通信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以满足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需求。

目前最流行的物联网通信协议有MQTT、HTTP、CoAP以及XMPP等。

云计算技术是物联网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系统数据量庞大,需要实时监控处理和存储。

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基于云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以低成本解决数据存储和计算问题。

同时,云计算还提供了复杂算法和服务,可帮助企业和用户解决不同的应用需求和问题。

二、物联网的应用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最常见应用之一。

通过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与智能化控制,用户可以实现对家居环境的一键管理,甚至可以让家居系统自动化地实现某些工作,获得更加便利和高效的生活体验。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光线,智能门窗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等。

智能家居系统还可以进行远程控制,方便人们出差和旅游时对家庭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在运输、物流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运输物资和商品需要监控和处理非常多的信息,包括货运过程和旅途中的安全等方面。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日常用品、设备和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网络。

它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综合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便利。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智能化的基础。

它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周围环境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感知,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

感知技术包括环境感知、人体感知和物体感知等多种形式,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物联设备对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还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的智能化应用。

二、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物联网实现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核心技术。

物联网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互联网,使各种设备和系统能够实时地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目前,物联网通信技术主要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蜂窝通信、WiFi、蓝牙和Zigbee等。

这些技术具有广覆盖、低功耗、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能够满足物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应用的需求。

三、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是物联网实现信息管理和分析的关键环节。

物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量庞大,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信息并支持后续的决策和管理。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融合、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等方法。

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物联网系统的优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四、安全与隐私技术安全与隐私技术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联网系统具有着广泛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但也面临着安全风险和隐私泄露的风险。

为了保护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与隐私技术,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安全传输和访问控制等。

只有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才能更好地推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广泛而多样,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以下为物联网在几个主要领域中的应用示例:1.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包括智能灯光、智能门锁、智能温控等,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热门的概念。

物联网指的是通过无线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将物理设备和其他对象连接到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

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一、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来获取现实世界的信息并转换成数据。

目前常见的感知技术包括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量,也可以检测环境中的声音、光线等非物理量。

感知技术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物联网实现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无线网络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目前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Zigbee、WiFi、4G、5G等。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包括智能交通、远程监控、智能农业等。

三、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关键技术。

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物联网设备提供运算资源和数据存储空间。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来自各个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挖掘,从而发现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规律和信息。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包括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工厂等。

四、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保障。

由于物联网涉及到大量的敏感数据和个人隐私,因此加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物联网安全技术主要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网络防火墙等。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包括智能支付、智能家居安全等领域。

五、应用领域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智能交通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调度和车辆的智能导航,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传感器、设备、物品等连接起来,实现互相交互、通信和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一、关键技术1. 通信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物联网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常用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有低功耗广域网(LPWAN)、蜂窝通信(Cellular)、Wi-Fi、蓝牙、ZigBee等。

这些通信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宽带高速连接,还能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互联。

2. 传感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以感知、采集和传输环境中的各种数据。

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多样化的信息。

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可以采集环境数据,而心率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可以采集人体健康数据。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物联网中产生的数据量巨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成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挑战。

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用户从庞大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决策和优化提供参考。

4. 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增加,安全和隐私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物联网面临着数据泄露、网络攻击和信息篡改等风险。

因此,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是物联网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例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可以保护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二、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

通过连接家中的灯光、电器、门锁等设备,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语音助手来控制家中的设备,实现远程操控和自动化控制。

智能家居不仅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还节约了能源资源。

2. 智慧城市物联网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通过连接城市中的交通设施、环境监测设备、公共设施等,可以实现城市运行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物联网是什么?它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又有哪些应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英文为Internet of Things,缩写为IoT。

它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智能设备,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传输和交互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设备如传感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讯和数据共享。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1.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

通过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和采集。

目前,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

2.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设备,而无线通信技术就是连接各种设备的重要手段。

目前,物联网使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有Wi-Fi、蓝牙、Zigbee、LoRa等。

3. 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集成各种设备和应用的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应用的开发等功能。

三、物联网的应用有哪些?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经典应用之一。

通过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对家庭环境的智能控制,如灯光、温度、空气质量等。

同时,智能家居还可以实现对家庭安全的智能监控,如门窗传感器、安防监控等。

2.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物联网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物联网技术,交通设备如智能车载设备、交通信号灯等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交通状况的实时掌控和智能调度。

3. 智能医疗智能医疗是物联网技术的新兴应用领域。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的个性化管理和远程监护。

同时,智能医疗还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和医疗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等方面。

四、总结物联网技术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和设施开始连接到互联网上。

物联网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物理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无缝连接人与物事物之间的网状网络。

物联网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涵盖了从简单的传感器到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大量领域。

物联网的核心是连接,然而连接是有技术含量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

1.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WSN)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多节点且具有自组织、分布式的无线网络。

它利用一组小型无线传感器构建一个网络,这些传感器可以捕捉到各种世界上的事件,例如环境温度、气压、光强等,并通过传感器之间的通信进行信息交换。

无线传感器通常采用低功耗的技术,因为这些传感器往往在不间断的环境中长时间运行,因此连接到WSN之后,用户可以实时掌握网络中的各种信息。

2. 射频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利用无源的 RFID 标签(Tag)与读写器进行无线沟通,并将所读取的数据进行解码和处理。

RFID技术因其优异的识别功能,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智能物流、工业自动化、智能零售等。

RFID标签还支持远程读写,能够实现远程管理,提升生产效率等。

3. 机器视觉技术(MV)机器视觉技术(MV)是基于视觉感知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智能摄像头和计算机软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物体、场景的自动识别、分析、处理、控制与优化。

机器视觉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自动化、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多个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机器视觉技术结合物联网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 云计算技术(CC)云计算技术(Cloud Computing)是指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最新的IT资源,如计算、存储、应用等,而无需自行购买、配置硬件。

云计算是物联网的核心,它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得IoT应用在计算方面无处不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 第6期2010年6月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Vo l.37No.6June 2010本文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3030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3006 001),中国科学院 裘槎基金会联合实验室基金计划项目 H eterogen eous Peer to Peer Network s 以及中国科学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GJH Z200819)资助。

刘 强(1971-),男,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感器网络、短距无线通信;崔 莉(1962-),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CC F 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陈海明(1981-),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刘 强 崔 莉 陈海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摘 要 物联网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各国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基本属性和特征,描述了物联网的体系构成、发展阶段及趋势。

以传感器网络为例详细论述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最后以环境监测为例,说明了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 物联网,传感器网络,RF ID,体系结构中图法分类号 T P393 文献标识码 AKe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Internet of ThingsL IU Q iang CU I L i CH EN H ai ming(Institute of Compu tin g T echnology,Chin 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 ina)Abstract T he inter net of thing s (IoT )has been paid mo re and mo re at tention by the g over nment,academe and industry all o ver the w or ld.T his paper intr oduced the co ncept of IoT ,the basic char acter istics and attr ibutes.It a lso described the system structure,development phases and the f uture tr end.T he key technolo gies of IoT w ere discussed taking the w ire less sensor netw or k as an ex ample.T he applicatio n of Io T was illustrat ed by its typical use in environment monitor ing.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 s,Senso r netwo rks,RF ID,Sy stem st ruct ur e1 物联网及其体系结构1.1 概念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目前多个国家都在花巨资进行深入研究,物联网是由多项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

物联网 的概念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A uto ID 实验室提出[1],将书籍、鞋、汽车部件等物体装上微小的识别装置,就可以时刻知道物体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实现智能管理。

Auto I D 的概念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射频识别技术为支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M o bi Com1999上提出了传感网(智能尘埃)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

同年,麻省理工学院的G ershenfeld Neil 教授撰写了 W hen T hings Star t to T hink 一书[3],以这些为标志开始了物联网的发展。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 U )发布了!IT 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 物联网 的概念[4]。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 物联网 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

射频识别技术(RF ID)、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 SN)、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6年3月,欧盟召开会议 F ro m R FID to the Internet of T hing s ,对物联网做了进一步的描述[5],并于2009年制定了物联网研究策略的路线图[6]。

2008年起,已经发展为世界范围内多个研究机构组成的A uto ID 联合实验室组织了 Internet of T hings 国际年会。

2009年,I BM 首席执行官Samuel J.P almisano 提出了 智慧地球 (Smart P lanet)的概念,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应用中,并且通过智能处理,达到智慧状态[7]。

可以认为, 物联网 (Inter net of T hing 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射频标签阅读装置、条码与二维码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和其它基于物 物通信模式(M 2M )的短距无线自组织网络,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

如果说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物联网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连接和交互。

物联网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概念模型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物联网成为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战略支柱之一[8]。

1.2 基本属性及特征从以上我们对物联网的理解可以看出,物联网是互联网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和拓展,互联网可以作为传输物联网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传感器网络基于自组织网络方式[9],属于物联网中一类重要的感知技术。

物联网具有其基本属性,实现了任何物体、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路径/网络以及任何设备的连接。

因此,物联网的相关属性包括集中、内容、收集、计算、通信以及场景的连通性。

这些属性表现的是人们与物体之间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无缝连接,上述属性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6]。

图2 物联网基本属性[6]物联网中的物体根据其具有的能力发挥作用,这些能力包括计算处理、网络连接、可用的电能等,还包括场景情况(如时间和空间)等影响因素。

根据物联网组成部分的特性、作用以及包含关系,其特征包含下面5个部分[6]:1)基本功能特征#物体可以是真实世界的实体或虚拟物体;#物体具有标识,可以通过标识自动识别它们;#物体是环境安全、可靠的;#物体以及其虚拟表示对与其交互其它的物体或人们是私密的、安全的;#物体使用协议与其它物体或物联网基础设施进行通信;#物体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间交换信息。

2)物体通用特征(高于基本功能特征)#物体使用 服务 作为与其它物体联系的接口;#物体在资源、服务、可选择的感知对象方面与其它物体竞争;#物体附加有传感器,能够与环境交互。

3)社会特征#物体与其它物体、计算设备以及人们进行通信;#物体能够相互协作创建组或网络;#物体能够初始化交互。

4)自治特征#物体的很多任务能够自动完成;#物体能够协商、理解和适应其所在的环境;#物体能够解析所在环境的模式,或者从其它物体处学习;#物体能够基于其推理能力做出判断;#物体能够选择性地演进和传播信息。

5)自我复制和控制特征#物体能够创建、管理和毁灭其它物体。

综上所述,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平台,将传感器节点、射频标签等具有感知功能的信息网络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互联互通。

将这种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可以实现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1.3 体系构成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建议,物联网自底向上可以分为以下的过程[11]:感知: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物质属性、环境状态、行为态势等静态/动态的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与状态辨识,针对具体感知任务,常采用协同处理的方式对多种类、多角度、多尺度的信息进行在线计算与控制,并通过接入设备将获取的信息与网络中的其它单元进行资源共享与交互。

接入: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如G SM 网、T D SCD M A 网)、无线接入网(如WiM AX )、无线局域网(WiFi)、卫星网等基础设施,将来自感知层的信息传送到互联网中。

互联网:该层的主要功能是以IP v6/IP v4以及后I P(Po st I P)为核心建立的互联网平台,将网络内的信息资源整合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服务管理和大规模行业应用建立起一个高效、可靠、可信的基础设施平台。

服务管理: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中心计算机群,对网络内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并为上层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接口。

应用: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集成系统底层的功能,构建起面向各类行业的实际应用,如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监测、智能交通、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运程医疗与健康监护等。

基于目前物联网的发展现状,特别是针对传感器网络的技术复杂性和非成熟性,深入开展传感网的核心技术研究。

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推进芯片设计、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感知层的网络(核心为传感器网络)与后IP 网络的整合,扩展服务管理层的信息资源并探索商业模式,并以若干个典型示范应用为基础推进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同时,在各个层面开展相关标准的制定。

1.4 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IBM 前首席执行官L ouis V.Ger stner 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

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 十五年周期定律 。

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

可以预见,在2010年前后则会发生一场以 物联网 为标志的新技术和经济革命。

目前,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韩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我国也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12],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我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 2020年)∀和 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 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器网络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