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报告
珠江口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珠江口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随着珠江流域经济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珠江口区域成为了中国南部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在珠江口区域内,广州市南部、珠海市东部、佛山市北部等地,已经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同时,珠江口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包括了丰富的海洋生态和湿地生态。
为了保障珠江口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政府机构和相关研究机构开始了一系列的规划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珠江口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这份报告书是针对珠江口区域的发展和保护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估,它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1. 珠江口区域的环境状况:报告书对珠江口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定量分析。
它包括了海洋生态、湿地生态、水质状况、水生动物和植物群落、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2. 珠江口区域的发展规划:报告书对珠江口区域的产业结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水利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
报告书利用数字模拟和风险评估等方法,对不同规划方案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
3. 珠江口区域的环保措施:报告书对提高珠江口区域环保水平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评估。
报告书提出了珠江口区域环境保护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措施,包括了产业结构调整、污染物减排、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份珠江口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和发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这份报告书对于珠江口区域和中国南部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和科学的依据。
同时,报告书的发布也表明政府机构和科研机构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总的来说,这份“珠江口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份拥有重要意义和科学性的报告书。
它为珠江口区域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同时也为其他相似区域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通过这份报告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和各相关研究机构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付出,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和支持相关的环保和发展项目。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报告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报告1. 前言本报告旨在制定一份全面且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规划,我们希望能够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 背景介绍2.1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活动引起了严重的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物种灭绝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2.2 国家政策导向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节能减排目标、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
3. 目标与原则3.1 目标设定制定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是:•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3.2 原则指导制定本规划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基于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规划;•公正性: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兼顾不同地区的差异;•可行性:制定的措施在技术和经济上具备可操作性。
4. 分析与评估4.1 环境现状分析对目前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退化、物种保护等方面。
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
4.2 潜在风险评估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重点关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
5.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基于前期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了以下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策略:5.1 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产生。
鼓励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废物处理与回收。
5.2 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加大力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进行森林恢复、湿地修复等工程,促进土地沙化治理。
5.3 水资源管理与水污染防治强化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可持续供水。
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入,提高水体质量,并推动水资源合理配置。
规划环评报告书

规划环评报告书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报告书旨在对某规划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决策。
1.2 项目背景某规划项目位于某市郊区,计划建设一座新的工业园区,面积约1000亩。
该项目将引入多个工业企业,涉及生产、仓储、物流等多个环节。
2. 项目概况2.1 项目规划内容本项目规划了一座新的工业园区,涉及土地利用、建筑布局等方面。
工业园区将包括生产区、仓储区、物流区、配套设施等。
2.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
3. 环境影响评价3.1 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大气环境影响2.水环境影响3.声环境影响4.土壤环境影响3.2 影响评价方法为了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次评价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调研2.实地考察3.数据分析3.3 环境影响评估结果通过对以上环境因素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大气因子:新工业园区的投入将增加工业排放物的排放量,可能对大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议采取减排措施来控制大气污染。
2.水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对周边水体可能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
建议加强废水处理和监测措施,以保护周边水环境。
3.声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的建设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
建议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土壤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的建设可能会对周边土壤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建议加强土壤监测,确保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4. 环境保护措施4.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的影响,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引入先进的减排设备,降低工业园区的排放量;•实施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监测,确保排放达标;•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2 水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周边水环境,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加强对水体质量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污染事件;•提倡节水意识,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福州市可门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精

《福州市可门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汇报书》简本15.1规划背景可门港旧称松崎港,位于连江县东北部旳黄岐半岛,罗源湾南岸,与台湾岛一衣带水,是福州市重点开发旳港口之一。
2023年12月连江县政府、连江县建设局及时委托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原规划进行修编和调整。
15.2规划方案简析《福州可门港经济区总体规划》拟将可门港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旳物流中心和临港工业基地,总人口28万,规划远期用地4881.4hm2,人均建设用地174m2/人,以石油化工、冶金钢铁、火电、造船机械和临港仓储物流业为主导产业。
15.3环境资源现实状况(1)海洋环境:罗源湾海域水质总体很好,除部分站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指标超标外,其他水质指标到达《海水水质原则》GB 3097-1997中旳二类原则;沉积物环境及生物质量状况良好: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H'、丰度值d处在偏低状态,具有北温带正常旳分布种群构造;鱼卵仔鱼重要分布在官井洋旳青山岛北侧和东侧以及鸡公山岛东北面水域,没有出现大黄鱼仔稚鱼。
(2)大气环境: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于GB3096-1996《环境空气质量原则》中二类区原则限值。
(3)地下水环境:规划区附近旳下宫、透堡、坑园旳地下水水质均超过Ⅲ类原则,重要受到居民生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
(4)土壤环境:规划区域旳土壤各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原则》GB15618-95中三级原则规定。
(5)声环境:规划区域声环境质量可到达《都市区域环境噪声原则》(GB3096-93)规定旳2类区原则。
(6)陆域生态环境:规划区既有植被为次生植被,重要由次生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栽培植物群落构成,重要为森林群落和作物群落。
现存旳次生森林群落有幼中龄马尾松林、幼龄相思树林、中幼龄木麻黄林和灌草丛等群落。
15.4区域资源价值评估和区域发展SWOT分析港口资源和渔业资源是规划区域内最为丰富旳优势资源,据估算,罗源湾渔业资源旳价值为67996万元/a,港航资源旳价值为222782万元/a,约为渔业资源价值旳3倍。
环境规划大纲

目录1 总论 (1)1.1规划背景和规划目的 (1)1.2规划依据 (2)1.3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1.4规划范围和规划时限 (4)2 区域现状与环境整治情况 (6)2.1地理位置 (6)2.2社会经济 (6)2.3自然环境 (6)2.4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现状 (6)3 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8)3.1工业问题及原因 (8)3.2农业问题及原因 (8)3.3生活问题及原因 (8)3.4其他方面的问题 (8)4 环境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专题设置及技术解决方案 (11)5.1专题一: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调查、评价与问题分析 (11)5.2专题二:主体功能区划和战略空间发展评价 (11)5.3专题三:水环境保护规划 (11)5.4专题四: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12)5.5专题五:声环境保护规划 (12)5.6专题六:固体废物规划与管理 (13)5.7专题七:自然生态保护规划 (13)6 主要规划研究人员及组织分工 (14)7 研究成果形式 (15)7.1项目研究成果内容 (15)7.2研究成果提交方式 (15)7.3项目研究成果验收方式 (15)8 规划进度安排 (16)8.1总体时间安排 (16)8.2具体时间安排 (16)9 项目经费预算 (18)附件1:《永联村环境保护规划报告》提纲 (20)附件2:编制说明书 (24)1 总论从1970年的围垦建村开始,永联村通过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注重管理的创新机制,认准方向,坚持走“以钢兴村”的发展道路,一步步由开始的“70圩”发展成为现在苏南最大最富裕的村之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永联村不忘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建设纲要》、《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张家港“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基于永联村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张家港市永联村环境保护规划大纲》,旨在指导《张家港市永联村环境保护规划报告书》编制,为永联村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更好的发展国家生态村做准备。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析报告范文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背景当前,我国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
污染、能源消耗和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通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来扭转局面。
三、成果与问题过去几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规划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等,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四、政策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措施: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2.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环境管理水平;3.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4.加强环境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发展;5.加强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五、经济影响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将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环境问题的解决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投入也将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六、社会影响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对社会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将促进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七、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加大环境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发展,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八、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起着重要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将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九、国际合作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国际合作的支持。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十、总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解决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投入,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和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这篇范文中,我以十个小节的形式展开回答写作,分别从引言、背景、成果与问题、政策措施、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国际合作以及总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研究报告

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研究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
人居环境的规划和设计,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报告旨在探讨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关键要素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人居环境规划的重要性人居环境规划是指以人为本,以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宜居的居住区域。
优秀的人居环境规划可以创造健康、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同时,合理规划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人居环境设计的关键要素1. 建筑设计:合理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此外,建筑物的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也是关键因素。
2. 绿化设计:绿色植被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降低噪音污染,并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人居环境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绿化的布局、植物的选择和养护等方面。
3. 交通设计:交通便利性是人们选择居住区域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交通规划可以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因此,人居环境设计需要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枢纽和停车设施等。
4. 社区配套设施:完善的社区配套设施可以提供基础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因此,人居环境设计需要考虑社区设施的布局和质量。
四、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压力: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流动和住房需求,给人居环境规划和设计带来了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满足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环境保护: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于环保要求也日益提高。
人居环境规划和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社会需求多样化:社会群体多样化带来了对于人居环境的不同需求。
规划和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和关注点,创造多元化的居住环境。
大道沿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道沿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摘要本报告书旨在评估大道沿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与评估相关数据和信息,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以便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背景大道沿线片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其规划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工作规范,需要全面考虑环境因素,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环境影响评估1.土地利用: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的调整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水资源:规划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及规划对水资源的影响。
3.生态环境:规划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
4.空气质量:规划实施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评估及减少排放的建议。
5.交通:规划是否考虑到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减少交通拥堵的方案。
6.噪音:规划对周边噪音的影响评估及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
环境改进建议1.加强生态修复:规划区域内需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增加绿化面积,提升环境质量。
2.健全水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优化道路网络:调整道路布局,优化交通流线,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空气污染。
4.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使用,降低尾气排放。
5.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障规划实施的环境效应。
结论大道沿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综合评估了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凌区大寨乡环境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人类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地寻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近几年来农业模式的发展也备受广大公众的关注,而向来走在全国农业科技前沿的杨凌示范区不断地的在农业方面进行着改革创新,以生态旅游—环境友好为发展目标,为此我们小组调查了杨陵区的大寨乡,了解大寨乡农业发展模式和环境情况。
通过调查杨陵区大寨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了解当前杨陵区大寨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情况,并对示范园区的发展对当地环境状况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看还存在什么不足的地方,找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模式种新型科技手段对环境的利弊。
了解当地政府对整个大寨乡生态环境规划的态度和民众的意愿,评价大寨乡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影响,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或者替代方案,总结经验,为我们以后学习和做环境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我们的专业素养,以减轻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建设美好家园。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杨凌区大寨乡2.资料收集方法:政府及相关企业、单位提供资料,小组成员走访询问资料,文献查阅法,调查问卷资料成为第一手资料;从第一手资料整理成为第二手资料,依据这些,小组成员讨论,完成各自调查报告。
3.调查方法:政府访谈,调查问卷,实地调研,园区相关人员的讲解三、调查内容1.乡镇规模:(1)地理状况:地理位置,降雨量,气温状况,大气状况等;(2)人口情况: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密度等;(3)农业情况:耕地数量,耕地类型及分布,农林副牧渔比例等;(4)现代农业规划格局:园区布局、物流管理2.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包括农药稳定性、用量、品制、方式、喷洒时间、有效时间等)3.化肥使用情况调查(品种、数量、使用方式、时间)4.农机使用情况调查(行驶范围、路线、使用时间、燃油类型等)5.农业废弃物调查(生物粪便、秸秆、油渣、塑料、薄膜)6.农业用水状况调查7. 大寨乡农民对大寨乡现在的环境评价四、调查结果1、乡镇规模(1)地理状况杨凌区大寨乡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如下图所示),总面积为12.8km2,耕地面积达15868亩。
其降雨量、气温分布状况、大气状况与西安类似,均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500—750mm,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有时相差达590mm。
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多东北风,年均风速1.8m/s。
(2)人口状况全乡共有13个行政村,3784户,16734人,流动人口数量比例为14.5%~18.7%左右,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和某些业主)人数占40%(包括专门给某些农户打工人员)左右,公司、工人、国家公职人员占 4.8%左右,其他为打工人口数量。
年龄18岁以下3135人,占18.7%,18~60岁有11547人,占69.0%,60岁以上人口2052人,占12.3%(>10%),人口已经开始出现老龄化现象。
人口密度1307人/km2。
(3)农业发展现状1)设施农业:大寨镇设施农业共计2350.747亩,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村子;寨西村954.0875亩、西小寨村945.791亩、孟寨村450.87亩;设施大棚1850.009亩,中棚500.738亩;种植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西瓜、葡萄、草莓、樱桃、芹菜、白菜等,其中西红柿和黄瓜约占种植总量的80%左右,设施农业收益相对较高,普通西红柿黄瓜种植模式,收益平均15000元/棚(标准棚),草莓种植模式收益约在50000元/棚,其他品种收益也相当可观。
2)经济林果:大寨镇经济林果共计2163亩,主要集中在蒋寨村1210亩、官村783亩、周李村154亩、陈沟村20亩等,种植品种猕猴桃2118亩、苹果15亩、桃26亩、樱桃2亩、葡萄2亩。
3)畜牧养殖:大寨镇养殖奶牛1410头、猪710头、羊140只、鸡1.2万只;养殖小区共12个,养牛小区7个(其中蒋寨村3个、西卜村1个、黎张沟1个、西小寨村1个、寨西村1个),养猪小区4个(其中西卜村1个、黎张沟2个、寨东村1个),养鸡场一个(黎张沟),目前大寨镇养殖散养户数目逐渐减少,养殖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小区模式发展。
4)苗木花卉:大寨镇苗木花卉343.958亩,主要以入镇企业为主,其中企业主要有今日花卉328.958亩、阳光花卉15亩。
(4)现代农业规划格局如上图所示是杨凌区大寨乡的现代农业规划图,此次我们去了杨凌天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如B)、陕西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如图A)、陕西秦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如图C)、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等其中杨凌天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种植西瓜,创新园是生态旅游的最佳四点,国际合作园主要是创新农业产品,秦宝牧业主要是养肉牛等2.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农药的使用分三类形式:农民一般自己使用的、大棚种植户使用的、企业园区使用的。
农民一般使用的农药种类都比较杂乱,但是基本都是市面上卖的有机农药,大棚地根据所种植的农作物不一样所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不一样,但是鉴于大寨乡大棚所种植的基本类似所以农药就差不多一样,企业园区有很多,相对于农民和大棚种植户更为精细,有机肥的使用量较多,下面列举了有关农药的相关情况。
(1)农药使用品种:二嗪磷、多菌灵、甲托、硫磺、甲霜灵、碧护、虫蚜螨净、吞菌清、粉锈宁等。
(2)各类(代表)农药的相关信息:1)二嗪磷:剧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150-6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911mg/kg。
蔬菜害虫防治菜青虫,在产卵高峰后1星期,幼虫2~3龄期防治。
使用方式为播撒,每亩3袋(每袋1kg装)。
有效期为持续时间较长。
2)多菌灵:高效低毒,可能具有致畸作用,影响胎儿发育,降低生育能力,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使用方式为播撒,每亩2袋(每袋250g装),用于防治枯萎霖霉。
安全间隔期15天。
3)甲霜灵:低毒性杀菌剂,低残留,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69毫克/公斤,急性经皮LD50>3100毫升/公斤,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
使用方法为喷洒,气雾剂类型,25%粉剂稀释500倍/亩。
用于防治霜霉菌。
持效期10—14天,土壤处理时间达两个月以上。
4)硫磺:硫磺专门用于杀菌,使用方法为燃烧熏蒸,每亩使用1公斤。
硫磺燃烧后产生大量SO及其他含硫气体,可对大气造成污染。
持续期较短,开放环境2一般不适用,封闭环境持续使用8h以上,然后开放通气。
5)粉锈宁: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
在低剂量下就能达到明显的药效,且持效期较长。
对人、畜、鱼、蜜蜂低毒,对人粘膜和皮肤均无刺激性。
使用方法为喷洒,15%粉剂稀释500倍喷洒使用,防治白粉病,持续期达两个月左右。
6)一些除草剂:除草剂是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
如2-4D,吲哚丁酸等。
3.化肥使用情况调查(1)肥料种类:使用的肥料类型有农家肥、磷肥、氮肥、钾肥、冲施宝、沼液沼渣等。
(2)各类肥料信息:1)农家肥(有机肥):主要是鸡粪和牛粪,施用方式为播撒,鸡粪用量为10m³/亩,牛粪用量为3m³/亩,或者每亩使用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
一般作为底肥使用,在播种之前施用于土壤中,增强土地肥力。
2)磷肥:施用磷肥种类为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铵,施用方式为播撒,用量为80~100kg/亩。
做底肥或者初、中期作物生长施用,播种前作为底肥使用,种苗出土后两到三周内再次施用,作物中期时定期施用。
磷肥使用一定要适当,量少不够作物生长的营养,量多则造成土地板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得不偿失。
3)氮肥:一般农业使用尿素和复合肥(即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混合肥料,有时可加入硝酸钾),施用方式为播撒,用量为30~75kg/亩。
其施用期同磷肥。
4)钾肥:一般农业用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施用方式为播撒,用量为20~50kg/亩。
施用期同氮肥、磷肥。
5)沼液沼渣:沼液是人们广为熟知的一种速效性与长效性兼备的生物有机肥料。
不仅能完全取代化肥,还是生产有机食品的最佳肥料。
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各类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赤霉素、生长素、糖类、核酸以及抗生素等物质。
沼液采用冲施的方法,用量为2000~4000kg/亩。
沼渣则是矿物质含量较高的一类有机肥,可作为农家肥使用,但沼渣产生量有限,对于大面积的土地生产来说,沼渣的效益并不明显。
沼渣作为小农户生产则是较好的有机肥料。
4.农机使用情况调查大寨乡的农业生产不是商品粮种植,而是设施农业和养殖农业。
这种近乎观赏和展示农业并非大规模进行生产的,杨凌农业示范区,是起带动作用的特殊区域,是农业新技术的首先应用区域,是试验性的农业。
因而相对于商品粮农业来说,大寨乡的农业不需要太多的农机进行生产。
大寨乡的农机大部分是小型农机,小型农机有小型拖拉机、耕耘机、播种机、除草机等。
一般用于土地翻耕、除草、施肥、撒药。
大型农机保有量少,小型农户使用不到该类机械。
小型农机使用汽油和柴油作为燃料,农忙时使用天数为10~15天,每年使用3~4次,每天使用时间长为4~6h,油耗为0.5L~3.5L/h。
5.农业废弃物调查废弃物按照类型可分为可分解废弃物和难分解废弃物。
按照农业用户的类型可分为农民、大棚种植户、企业园区。
可分解废弃物有作物秸秆,农民种植一般为小麦和玉米,当然也有其他的。
小麦和玉米的秸秆早在几年前村里就将其给做成牛或者其他的畜生的饲料,有一部分作为燃料燃烧,也有一切农民堆在地头。
在调查大棚地时我们发现,田间和马路上有很多废弃的秸秆,并没有人进行专门的收捡,散乱在田间,然后废弃,没有达到高效利用,秸秆还田也没有落实确切,我们走的时候味道也不好闻,还有动物的粪便也随便堆在道路的两边。
企业园区的基本上种植的果树,产生的秸秆等比较少,一般作为肥料堆积。
当然有些企业如秦宝牧业是专门养肉牛的,每天牛场会产生大量的牛粪,据了解这些牛粪是通过卖出做有机肥料的,还有其他一些小型农户的牛场都是以这种方式处理牛粪的,有些牛场则在场内建立沼气发电池综合利用牛粪这种资源,以至很少见到牛粪乱堆得场景。
环境状况比较好。
难分解废弃物主要是大棚使用年限到期之后,大棚建筑材料的废弃,这些材料废弃在田间,占用耕地,钢筋、混凝土、砖块混在,还有许多大棚覆盖膜。
大棚覆盖膜是一种聚氯乙烯或者聚乙烯膜,厚度较厚,难分解,残留时间较长,目前易生物降解的膜还未推广使用。
大棚膜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丢弃或者就地焚烧。
园区内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6.农业用水情况调查农业是耗水大户,每年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无论哪种农业生产方式,都要消耗大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