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县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2012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附答案)

2012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附答案)高2012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共30分;第11至21题为非选择题,共120分。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滂沱(pāng)伛偻(lóu)拘泥(nì)虚与委蛇(yí)卷帙浩繁(shì)B.毗邻(pí)龋齿(qǔ)挑剔(tī)酩酊大醉(dǐng)觥筹交错(gōng)C.股肱(hōng)亲昵(nì)忸怩(nì)良师诤友(zhèng)饿殍遍野(piáo)D.狡黠(xié)葳蕤(ruí)踟蹰(chí)谆谆告诫(zhūn)屡见不鲜(xi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利落机秘前拒后恭功亏一篑磐竹难书B.观摩钟爱投机捣把分廷抗礼画地为牢C.凋弊挛生箴口不言惨遭屠戮金碧辉煌D.驽马辐射积腋成裘提纲挈领按部就班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涨声一片”的大背景下,小区物业管理费也乘机上涨,引得小区业主们评头论足,议论纷纷。
B.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C.黄荆老林景色幽美,有瀑布、悬泉、山溪、峡谷、怪石、绝壁、奇峰、原始林等,真是秀色可餐啊!D.在2011年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第一次交手中,纳达尔功败垂成,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两局,以大比分2:1取得阿布扎比表演赛的胜利。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京、沪、广、深四大城市房屋销售明显回暖,是因为在年底回笼资金的压力下,打促销折扣牌的楼盘增多,且促销力度加大形成的。
B.会议要求大家,务必在4月21日前去参加庆祝本校建校80周年文艺庆典活动。
2012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附答案)

2012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附答案)高2012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共30分;第11至21题为非选择题,共120分。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滂沱(pāng)伛偻(lóu)拘泥(nì)虚与委蛇(yí)卷帙浩繁(shì) B. 毗邻(pí)龋齿(qǔ)挑剔(tī)酩酊大醉(dǐng)觥筹交错(gōng) C. 股肱(hōng)亲昵(nì)忸怩(nì)良师诤友(zhèng)饿殍遍野(piáo) D. 狡黠(xié)葳蕤(ruí)踟蹰(chí)谆谆告诫(zhūn)屡见不鲜(xiǎ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利落机秘前拒后恭功亏一篑磐竹难书 B. 观摩钟爱投机捣把分廷抗礼画地为牢 C. 凋弊挛生箴口不言惨遭屠戮金碧辉煌 D. 驽马辐射积腋成裘提纲挈领按部就班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涨声一片”的大背景下,小区物业管理费也乘机上涨,引得小区业主们评头论足,议论纷纷。
B.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C.黄荆老林景色幽美,有瀑布、悬泉、山溪、峡谷、怪石、绝壁、奇峰、原始林等,真是秀色可餐啊! D.在2011年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第一次交手中,纳达尔功败垂成,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两局,以大比分2:1取得阿布扎比表演赛的胜利。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京、沪、广、深四大城市房屋销售明显回暖,是因为在年底回笼资金的压力下,打促销折扣牌的楼盘增多,且促销力度加大形成的。
B.会议要求大家,务必在4月21日前去参加庆祝本校建校80周年文艺庆典活动。
安徽省望江县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不是死亡率减去 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 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 表示增加越多;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 0 时,表示人口减少,数 值越小,表示减少越多。
2.一个国家合理的人口发展速度 虽然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过多会产生许多难以解决的人口 问题,但是,并不是说一个国家人口的发展越慢越好。
现在有 些国家人口完全停止增长,或是不断减少,也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口退休、 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等等。
人口的增 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黄种人不只是分布在亚洲东部,在北美洲、拉丁美洲也 有分布,如印第安人。
4.基督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但发源地在亚洲西 部巴勒斯坦地区。
5.聚落不仅指建筑物的集合体,还包括道路、绿地和水源 地。
6.聚落的建筑风格也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不同的气候条 件,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也会有所不同。
1.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图 4-1),回答问题。
图 4-1 (1) 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东部、_________、 欧洲和___________。
试分析这四个地区人口稠密原因的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可以从海陆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2)图中 A、B、C、D 四地中,为何人口稀少?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处高原,寒冷缺氧,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未开发的热带雨林。
高三语文月考测试卷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望江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范龙华第Ⅰ卷选择题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逋.(pū)慢央浼.(měi)黑黝黝.(yǒu)恪.(kè)守不渝B.捧袂.(mèi)尽.管(jìn) 舂.(chōng)粮处.(chǔ)心积虑C.熟稔.(rěn)盘桓.(huán)出岫.(xiù) 穷源溯.(sù)流D.羞赧.(nǎn)精髓.(jīngsuǐ)怏.怏(yàng) 载.欣载奔(zǎ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采惯用语天遂人愿陈言勿去B.虔诚擦边球皇天厚土咬文嚼字C.沧桑排行榜共商国是磕磕绊绊D.端祥卖关子命途多舛感恩戴德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B.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C.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D.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作为音乐教师的她,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高三第二次月考及答案(DOC)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说明: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寒暄.(xuān)蹙.眉(cù) 青稞.(kē) 放浪形骸.(hài)B瞥.见(piě) 精髓.(suǐ) 窈.窕(yǎo) 少.不更事(shào)C噩.梦(è) 憎.恶(zēng) 怂.恿(sǒng) 恰如其分.(fèn)D应和.(hè) 胡诌.(zhòu) 莞.尔(wǎn) 残羹冷炙.(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必恭必敬饮鸩止渴合盘托出稗官野史B.名副其实优柔寡断面黄饥瘦惹事生非C.化险为宜丰功伟迹自渐形秽浩首穷经D.英雄倍出振聋发潰甘败下风仗义执言3.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人天上月B. 曲舟雨京C. 体北双兄D. 河松架园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主观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极大地____了党的工作和作风。
(2)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____行动本身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高尔基曾经说过:“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说服的力量,___尽可能地使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
”行动描写不仅要写人物一系列的活动,而且要注意一些细节描写。
A.妨碍因为必须 B妨害因为仍然C.妨碍所以必须 D妨害所以仍然5.下列句子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白求恩大夫说:“我要立刻做手术!”B.党中央早已发出了:“团结起来,为完成统一大业,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号召。
C.数日以来,每逢有人问我准备些什么?我就立即想起今年夏天一次下乡的见闻。
D.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

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低利率的诱惑和对经济形势的乐观情绪,让无数尚无力购房的美国人选择了贷款买房。
房屋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按揭贷款便是次级贷。
次级贷主要是对信用分数较低、没有收入证明或负债较重的人提供3到7年的短期贷款。
风险也就由此产生。
近年来,美联储连续l7次提息,大幅攀升的利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
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由于抵押资产价值缩水,导致次贷危机爆发。
金融衍生品放大危机。
包括放贷公司、投行、资产评级公司、对冲基金在内的整个金融链条都受到危机冲击。
原因就在于,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发展得太快了。
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出售给不同的金融机构或个人。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比如担保债务权证等),这就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条。
从本质上看,这类金融衍生品并没有降低投资风险,它仅仅是将风险进行转移,而且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开发.风险在无限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
由于金融衍生品蕴含着巨大利润,无论美国本土还是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了对这种金融产品近乎疯狂的追求,这正是次贷危机能够波及到全球的原因。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分散风险,但它的滥用则会导致金融链条上的环节一个接一个失控。
监管政策的失误助长风暴。
在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期问,他主导美国央行降低抵押贷款的标准,导致相当一部分信用不佳的贷款人以低廉成本通过贷款购买房屋。
监管机构的失职到了可笑的地步:华尔街的银行和证券公司可以光明正大地把亏损投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
201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分五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3)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6)___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柳仲郢,字谕蒙。
长工文,著《尚书二十四司箴》,为韩愈咨赏。
元和末,及进士第,为校书郎。
牛僧孺辟武昌幕府,有父风矩,僧孺叹曰:“非积习名教,安及此邪?”入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
有禁卒诬里人斫父墓柏,射杀之,吏以专杀论,而中尉护免其死,右补阙蒋系争,不省。
仲郢监罚,执曰:“贼不死,是乱典刑。
”有诏御史萧杰监之,杰复争。
遂独诏京兆杖之,不监。
朝廷嘉其守。
会昌初,累转吏部郎中。
时诏减官冗长者,仲郢条简浃日,损千二百五十员,议者厌伏。
迁左谏议大夫。
御史崔元藻以覆按吴湘狱得罪,仲郢切谏,宰相李德裕不为嫌,奏拜京兆尹。
改右散骑常侍,知吏部铨。
德裕颇抑进士科,仲郢无所徇。
是时,以进士选,无受恶官者。
宣宗初,德裕罢政事,坐所厚善,出为郑州刺史。
周墀镇滑,而郑为属郡,高其绩;及入相,荐授河南尹,召拜户部侍郎。
墀罢,它宰相恶仲郢,左迁秘书监。
数月,复出河南尹,以宽惠为政。
或言不类京兆时,答曰:“辇毂之下,先弹压;郡邑之治,本惠养。
乌可类乎?”擢剑南东川节度使。
大吏边章简挟势肆贪,前帅不能制,仲郢因事杀之,官下肃然。
居五年,召为吏部侍郎,俄改兵部,领盐铁转运使。
安徽省望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望江中学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节选自2010年11月《光明日报》) 注:①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1.下列关于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是孔子所创立的,但孟子和荀子分别为儒学的发展和集大成做出了极大贡献。
B.儒学创立虽然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C.儒学将安身立命和经世致用做到了有机统一,“内圣”和“外王”并重。
D.儒学彻底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问题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
B.儒家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综合总结了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内涵丰富,见解深刻。
C.子夏说过“则仕”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家的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
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无论何时都将变革现实、变无道为有道作为自身的使命,并以此来凸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儒学既然具有安身立命之用,又有经世致用之效,所以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作为的传统文化的儒学的滋养和作用。
这一点即将被有识之士认同与接受。
B.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而“中庸”现的正是这一特点。
所以,儒学只要走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就可以健康发展。
C.现代一些新儒家努力在强化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致使儒学被弄得“而又玄” D.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深入儒学的学理探究,儒学才能避免走上庸俗化、低俗化的歧途。
二、(3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节选自《续古今传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 B.务弘俭约,百姓赖之 赖:依赖 C.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君虚“有器度”的一组是 ( ) ①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 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李君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李君虚惧而奉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望江县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韵说是中国古代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禛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禛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一类内容。
到王士禛,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出来。
王士禛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禛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曰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
王士禛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禛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
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
”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认为植根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
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
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禛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
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轻露”。
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诗的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颇不赞成;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禛选《唐贤三昧集》,竟不选李白、杜甫的诗。
在王士禛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必汉、魏、盛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
王士禛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倡导诗应清远、冲淡、超逸,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片面强调诗的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同时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煞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选自《<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张国庆著。
有删改)1.下列关于“神韵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禛倡导的在清朝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B.神韵说强调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要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C.神韵说推崇“冲淡”“自然”“清奇”的创作风格,反对“雄浑”“劲健”“豪放”等风格。
D.神韵说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这抹煞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
2.下列诗句中,符合“神韵说”的创作主张的一项是(3分)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B.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王士禛认为只有诗歌中的逸品才具有神韵,这是不全面的,是神韵说的不足之处。
B.在诗歌创作主张上,王士禛和严羽有同有异,相同点如都主张含蓄蕴藉的创作风格。
C.在王士禛看来,诗中“逸品”要具有“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特点。
D.同是咏息夫人,但王士禛认为,从诗歌的主旨考虑,杜牧的诗歌比不上王维的诗歌。
二、(3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小题。
黄梦升墓志铭欧阳修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
其曾祖讳元吉,祖讳某,父讳中雅,皆不仕。
黄氏世为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乡里,多聚书以招四方之士。
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予少家随州,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
予为童子,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
予虽幼,心已独奇梦升。
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
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
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
时予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
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唏,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
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
后二年,予徙乾德令。
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
间尝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知我,我羞道于世人也”。
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
”乃肯出其文。
读之博辩雄伟,意气奔放,若不可御。
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文章未衰也。
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
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
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
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
梦升讳注,以宝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四十有二。
其平生所为文曰《破碎集》、《公安集》、《南阳集》,凡三十卷。
娶潘氏,生四男二女。
将以庆历年某月某日葬于董坊之先茔。
其弟渭泣而来告曰:“吾兄患世之莫吾知,孰可为其铭?”予素悲梦升者,因为之铭曰:吾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章,电激雷震。
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
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葬。
孰与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悲!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间.尝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间:间隔B. 意气奔放,若不可御.御:抑制C. 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负:倚恃D.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讽:诵读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我羞道于.世人也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 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木欣欣以.向荣C. 因.为之铭曰蒙故业,因.遗策D. 吾不知所.归咎生,亦我所.欲也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黄梦升起初在婺州金华学习和生活,后来迁徙到洪州的分宁。
他们兄弟都很好学,文章和气概都足以自豪。
B. 欧阳修小时候就觉得黄梦升很奇特,后来在江陵又遇见他。
黄梦升当时容颜憔悴,但是少年气概依然不改。
C. 欧阳修曾经准备向谢希深举荐黄梦升,但是没有能够实现。
黄梦升为人刚直,才能尚未施展,就抑郁而终。
D. 文章通过对黄梦升家世、才能的描述,特别是两次饮酒歌舞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位怀才不遇的士人形象。
7. 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 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文章未衰也。
(4分)译文:⑵. 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
(3分)译文:⑶. 吾兄患世之莫吾知,孰可为其铭?(3分)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8分)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②行,夜深千帐③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①榆关:今山海关。
②那畔: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③千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8. 词命名为“长相思”,你认为词人相思什么?(4分)9. 这首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做五小题......)(5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诗经》)⑶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⑸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嵬》)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⑺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海潮》)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风波》)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冯有才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
每天有从后方开来的火车,将他们砍伐的木材整车整车地运回内地,运到莫斯科,运到基辅。
造飞机需要木材,修铁路需要木材,对于沙皇而言,除了金银矿产和宝石,没有什么比木材更适用的东西了。
所以,沙皇命令这些犯人拼命地砍伐木材,以备所需。
为此,冬宫还专门派了一个名叫托可可夫斯基的监工。
监工还带来了他的妻儿,看样子是要长期在这里居住。
托可可夫斯基是一名很严厉的监工,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如果完成不了定额任务,工人们不但没有面包吃,甚至还会被抽得遍体鳞伤。
当然,倘若超出了任务,就会得到半瓶伏特加作为奖赏,超出部分的木材,托可可夫斯基将他们囤积在一个仓库,并不急着马上运回莫斯科。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看到这样一幕,卡尔觉得心寒,既替那名伐木工人感到可怜,更为自己感到可悲,什么时候,这样的日子才是一个尽头啊?为了生存,为了能回到城里,他必须好好地活下来,因为那里还有他的亲人。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
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
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
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
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
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
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
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
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
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