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实行的是分封制B. 商朝实行的是郡县制C. 周朝实行的是禅让制D. 夏商周三代都实行的是世袭制2、关于春秋时期“三家分晋”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B. 事件导致了诸侯割据局面的形成C. 事件使得晋国疆域进一步扩大D. 事件标志着郡县制的确立3、题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哪项措施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产生了积极影响?A. 恢复高考制度B. 实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C. 对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D.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4、题干: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A.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 1979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C. 1980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5、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归农民个体所有B. 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C. 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D. 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归地主阶级所有6、关于五四运动,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 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 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 五四运动是国民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D. 五四运动是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7、以下关于隋朝大运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 大运河的北端是洛阳,南端是余杭C. 隋炀帝为开通大运河而发动了大规模的劳动力征调D. 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水路运输成为可能8、以下关于唐朝科举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朝科举制实行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B. 科举制以诗赋为主,注重文学素养C. 科举制选拔出来的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D.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9、题干: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选项: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B.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成功C.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D.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 10、题干: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选项:A. 扩大对外贸易B. 加大对外投资C. 举办国际会议D. 建立经济特区11、题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十大政治纲领”中,强调要“实现抗战的全面性、持久性”,这一纲领的意义在于:A. 明确了抗战的性质和任务B. 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C. 强调了抗战的民族性和人民性D. 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构想12、题干: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苏联关系密切,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 借鉴苏联模式,发展国民经济B. 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D. 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13、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造纸术C. 印刷术D. 望远镜14、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1914年爆发,以奥匈帝国和德国为一方,英国、法国、俄国为另一方B. 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C. 结束于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投降书D.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1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三家分晋”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一事件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及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非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3.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须将答题卷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联合国大厦上刻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其思想的提出者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2.在春秋战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思想运动中。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的学派是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3.中国古代主张“大智若愚”,“以柔克刚”,“清静无为”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子4.春秋战国时期,“强调每一个人不分畛域又不待仪节约束地去兼爱他人”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5.在君主、社稷、人民的排名中,把人民排在第一位的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6.董仲舒宣扬:“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的思想是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C.独尊儒术 D.崇尚法治7.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陈规,提高儒学地位的太学最早设立于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8.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开始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9.魏晋至隋唐时期,开始冲击儒学正统地位的①佛教②基督教③道教④伊斯兰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0.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儒学大师是A.孝文帝 B.唐太宗 C.韩愈 D.朱熹11.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神学 B.哲学 C.文学. D.数学12.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西学13.黄宗羲被称为“中国启蒙之父”,其思想核心是A.反对君主专制 B.提倡经世致用C.维护封建礼教 D.主张君主立宪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思想的归纳?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5.明清时期提出“趋势更新”主张的著名唯物论思想家是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16.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自然科学 B.“神”的本质 C.法律制度 D.“人”的本质17.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是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18.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A.但丁 B.莎士比亚 C.薄伽丘 D.彼特拉克19.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说:“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生物 含答案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1.中国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亩产达600kg,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周期平均缩短10天。
这种育种方式属于A.诱变育种B.多倍体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2.下列育种方法中,依据的育种原理相同的是①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纯合玉米植株②利用二倍体西瓜植株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③利用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小麦杂交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④用X射线处理青霉素得到高产青霉素菌株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往往育种年限较长B.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因素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单倍体幼苗D.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获得新物种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B.基因工程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C.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不是安全的,因此应杜绝此类食品生产D.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5.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不同体色蟹的数量差别较大的原因是A.中间体色的个体容易被天敌发现B.中间体色的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D.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生殖能力强6.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7.某植物的基因A和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_bb和aaB_的个体不能存活,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A.40%B.45%C.50%D.60%8.如图所示是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某一学派曰:“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下列符合这一学派的思想是 ( )A.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B.俭节则昌,淫佚则亡C.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2.“春者天之所以生也。
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
……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
”材料主要论述()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理论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天人感应”思想3.下面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
其变化的根源是()A.西学东渐的影响B.文化中心的南移C.经济重心的转移D.政治中心东迁4.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
’吾多见其丧天真矣。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C.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D.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6.“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
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2002040372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非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请保持答题卡的整沽,考试结束后,只须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混乱和改革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家,迫使他们重新评估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根源在于A.宗法制的彻底崩溃B.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C.学在民间取代学在官府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中国人民大学冷成金教授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则是最聪明的一页。
”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家思想的是A.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B.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C.五行相生,五行相克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采取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措施,充分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而治”B.儒家的“为政以德”C.法家的“依法治国”D.墨家的“兼爱”“非攻”4.汉初的儒学思想家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持点的新儒学体系,关于新儒学,以下理解准确的是A.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治国理念,解决了汉初土地兼并的问题。
B.新儒学为士统治提供治国理念,稳固了汉初郡国并行的政治局面。
C.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理想的意识形态,稳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新儒学封建统治找到了较理想的意识形态,稳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5.从孔、孟,荀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向官方儒学的第一转型和跨越,此后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
安徽宿州十三校20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理)

安徽宿州十三校20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理)高二理科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A.启蒙运动B.政治运动C.思想文化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成仁。
”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道家B.法家C.兵家D.儒家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孔子的以下观点中,最能表达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认于师4.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家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以下最能表达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天人感应,君权神授”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三纲五常5.宋代儒家思想经过“二程”和朱熹等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被称为〔〕A、道学B.理学C.心学D.新儒学6.某校高二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台词应该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B.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7.《尧典》记述古代狩猎一个场面:有人打着石头掌握节奏,有人披着兽皮翩翩起舞。
这可能是今天哪种曲艺的源头〔〕A、杂技B.小品C.戏曲D.魔术8以下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A.花木兰替父从军B.梁山伯祝英台化蝶相随C.商鞅废井田,开阡陌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9、……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享受无穷……然,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提出该思想的是〔〕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李贽10、普罗泰格拉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强调人在现实中的地位,在当时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
他把人作为重要的哲学研究对象,使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革命性的变革”指的是〔〕A、人成为自然与神的奴仆B.关注对象转向对自然的研究C.研究对象转向人和人类社会D.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11、苏格拉底批评雅典人只是专注于“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是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的最高修养”。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ACDD 6---10 BDCCA 11---15 ACDBB16---20 CBABC 21---25 ACDAB二、非选择题26.(1)变局: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4分)(2)变化:实行三省六部制。
(2分)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4分)(3)朱元璋(明太祖)(2分)认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政局稳定;另一方面,相权的缺失,国家决策则易出现失误,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4分)27.(1)特点:直接民主;主权在民;权力制约。
(6分)(2)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6分)(3)意义: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2分)28.(1)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分)影响:《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分)(2)太平天国运动。
(1分)作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运动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6分,任意3点)(3)辛亥革命。
(2分)结果说明:答案一:成功,(1分)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分,任意2点)答案二:失败,(1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4分)。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1. 《尚书》在论述上古政治运作模式时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据此分析,上古政治()A.要求统治者德才兼备B.将血缘伦理引入国家管理C.具有原始的民主传统D.符合儒学的施政原则2. 鞭打芦花车牛返村是中国村名最长的村,位于安徽宿州萧县。
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鞭打芦花车牛返,仁义道德最为先,夫休后妻儿救母,子骞美名代代传。
”该民谣体现的社会价值()A.是研究皖北地区风俗文化的第一手史B.有利于察举制的实行料C.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 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
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
据此可推知()A.秦国官僚制度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东方六国人才外流D.秦国用人都是法家思想家4. 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薄。
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
(《后汉书百官志》)。
据此可知,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对官员管理的一种体制,应该是()A.考课制B.考满制C.刺史制度D.上计制5.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
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B.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6. 如表是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来源构成情况。
这一构成()A.印证了外务部逐渐居于六部之首B.表明清末“新政”效果较为显著C.表明科举选士制度的根深蒂固D.体现了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7. 1944年,宿州皖东北根据地在工作总结中指出:7个县的参议会议员共458位,从阶级成分上看,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人17人,其他39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某一学派曰:“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下列符合这一学派的思想是 ( )A.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B.俭节则昌,淫佚则亡C.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2.“春者天之所以生也。
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
……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
”材料主要论述()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理论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天人感应”思想3.下面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
其变化的根源是()A.西学东渐的影响B.文化中心的南移C.经济重心的转移D.政治中心东迁4.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
’吾多见其丧天真矣。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C.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D.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6.“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
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
”可见桐城派在学术上()A. 提倡经世致用B. 主张“知行合一”C. 颠覆理学传统D. 主张西为中用7.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8.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
这说明()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 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 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9.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
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 )A.宽容的心态 B.人性的复苏C.高雅的追求 D.理性的崇拜10.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11.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
”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关系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D.两者都强调人的伟大,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12.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13.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下列与之相关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②“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③“实则一切有理性者……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④“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14.有学者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神圣而不腐坏的,……而今人们却这样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
”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A.为批判宗教神学提供了思想武器B.引领人们对自然界进行理性的认识C.催生了近代自然材料评价科学的形成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15.“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1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A.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B.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D.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17.姚芒父曾说:“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以下作品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18.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
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A B C D19.《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20.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这一认识()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 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21.“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撅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革命派对维新派的批评22.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
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据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 )A.皇帝的随从顾问 B.国家的权力中心C.朝廷的咨询机构 D.政府的执行机构23.“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
……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
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
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 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24.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
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
”这表明 ( ) A.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C.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D.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的问题25.“冲击一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18分)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
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
……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摘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
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
……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
(4分)(2)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2分)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
(4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
(4分)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
它片面地强调“子孝”,否定了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
随着宗法制度的巩固和加强,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规范也随之被强化。
在传统社会中,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