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未来出版社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未来出版社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历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海陆分布比例,能够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4.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5.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6.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2.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教学过程:一、认识地球1.学生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3.教师在板书上小结:地球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引导学生明白:在当时的年代,这已经是比较先进的。
正是许多科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②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需要多少天?③小组交流。
四、听宇航员的心里话1.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
3.小结教育。
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1.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面积。
2.在板书上小结:海洋占71%,陆地占29%。
六、竞赛1.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
2.查图比赛。
七、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七大洲与四大洋教学过程:一、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海陆分布。
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1]..
![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c3af174011ca300a6c39020.png)
1.地球什么样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6.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8.能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及名称。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图。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
(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引导明白: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
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②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③小组交流。
四、听宇航员的心里话1.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
3.小结教育。
正是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1.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面积。
2.小结板书:海洋占71%;陆地占29%。
六、竞赛1.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
2.查图比赛。
七、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七大洲与四大洋教学过程:七大洲与四大洋一、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海陆分布二、关于地球的名字板书:蔚兰色的美丽星球想: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不叫它“水球”?三、读图练习1、了解“大陆””大洲”“岛屿”。
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未来出版社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分十二课。
有走进地球村,世界大舞台,只有一个地球,放飞和平鸽,告别小学时代。
(二)、教学要求及重点:1 、初步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及地球的海陆分布,了解世界上的国家、人口、人种、语言状况,简要了解世界上着名的人文遗产、标志性建筑、自然风光,比较世界各地人们不同的生活习俗和节日。
2 、初步了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总部所在地、组织机构以及所发挥的作用等。
懂得国与国和平共处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世界的和谐发展。
了解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了解地球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荒漠化、温室效应、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
懂得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4、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中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了解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知道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感受和平生活的美好。
5、回忆小学的幸福生活,感谢老师的关爱,珍视同学的友情,留恋集体活动的快乐情形,珍藏这段纯真、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讲述自己小学生活中难忘的记忆,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内心的幸福与快乐,升华这种师生情、朋友情。
学习写留言卡,设计纪念册,用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方式表达真情,珍藏记忆。
(三)、教学措施:1 、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地理知识、国际组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的开放的国际意识。
2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
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国内国际的发展变化,如世界领先的航天技术,多种世界组织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发生的一些战争等,多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通过方方面面的学习途径,掌握方方面面的社会常识和技能,来适应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品德与社会年级:六年级下1.地球什么样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七大洲与四大洋2.世界大家庭3.异域风情4.“国际组织”知多少5.国际间的交往5.国际间的交往6.地球在哭泣8、与地球和谐相处9、战争的苦难10、热爱和平11、回顾小学生活12、留下我们的纪念1.地球什么样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6.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8.能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及名称。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
(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引导明白: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
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②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③小组交流。
四、听宇航员的心里话1.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
3.小结教育。
正是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未来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案及教材分析 全册

未来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案及教材分析全册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现结合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个人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分十二课。
有走进地球村,世界大舞台,只有一个地球,放飞和平鸽,告别小学时代。
二、教材简析: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
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1](精)
](https://img.taocdn.com/s3/m/8e7bf29f783e0912a3162a48.png)
1.地球什么样、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6.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8.能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及名称。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图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教学过程:—、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
(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引导明白: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
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1 .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3 •师生探究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②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③小组交流。
四、听宇航员的心里话1.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
3.小结教育。
正是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1.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面积。
2.小结板书:海洋占71% ;陆地占29%。
六、竞赛1 .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
2.查图比赛。
七、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七大洲与四大洋教学过程:七大洲与四大洋一、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海陆分布二、关于地球的名字板书:蔚兰色的美丽星球想: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不叫它水球”三、读图练习1、了解大陆”大洲” “屿”2、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
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活页教案

2.了解他们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二、人们用这些资源资源做什么。
1.人类要生存,就要利用自然资源,他们利用这些资源做什么呢?
2.学生通过调查更细致地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形。
三、调查森林资源的使用现状。
1.世界上现存的森林资源有多少?
2.提出建设意见。
四、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打算?
批阅意见
批阅人
第( )页 总第( )课时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补充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垃圾污染”一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认真阅读教材第59-60页内容,了解垃圾污染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坏处。
二、深度研究
1.利用生活实际和课件等讨论垃圾污染的害处。
世界各国的人文遗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生活习俗。
教 学
难 点
世界各国的人文遗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生活习俗。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方 法
探讨、交流
拓 展
延 伸
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和建筑、自然风光、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礼仪及民族节日等状况。
板
书
设
计
3.异域风情
了解“辉煌辉煌的人文遗产”
教 学
重 点
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爱护的意识,能做一些爱护环境的小事。
教 学
难 点
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爱护的意识,能做一些爱护环境的小事。
教 学
资 源
1.收集与世界环境爱护有关的纪念日的资料。
2、收集人类在世界环境爱护方面差不多做出奉献的资料和信息
[精品]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整本教案定稿
![[精品]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整本教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95339bd9e87101f69f319551.png)
[精品]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整本教案定稿科目:品德与社会年级:六年级下1.地球什么样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七大洲与四大洋 2.世界大家庭 3.异域风情4.“国际组织”知多少5.国际间的交往 5.国际间的交往6.地球在哭泣 8、与地球和谐相处 9、战争的苦难 10、热爱和平 11、回顾小学生活 12、留下我们的纪念1.地球什么样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1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6.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8.能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及名称。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图。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2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
(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引导明白: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
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②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③小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课件www.5y 科目:品德与社会年级:六年级下.地球什么样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七大洲与四大洋2.世界大家庭3.异域风情4.“国际组织”知多少5.国际间的交往5.国际间的交往6.地球在哭泣8、与地球和谐相处9、战争的苦难0、热爱和平1、回顾小学生活2、留下我们的纪念1.地球什么样一、教学目标.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6.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8.能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及名称。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地球仪;2、世界地图。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认识地球。
.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
(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引导明白: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
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②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③小组交流。
四、听宇航员的心里话.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
3.小结教育。
正是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面积。
2.小结板书:海洋占71%;陆地占29%。
六、竞赛.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
2.查图比赛。
七、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七大洲与四大洋教学过程:七大洲与四大洋一、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海陆分布二、关于地球的名字板书:蔚兰色的美丽星球想: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不叫它“水球”?三、读图练习、了解“大陆””大洲”“岛屿”。
2、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
3、了解七大洲的分布。
4、世界上哪一块大陆的面积最大?5、了解一些大洲的分界线。
原本亚洲的西南角和非洲的东北角是连着的,人们开凿了苏伊土运河,这两大州被分割开了。
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部分非常狭窄,人们在这里开凿了巴拿马运河,它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四、识图活动.给七大洲和四大洋排序。
2.查图比赛。
找出部分国家属于那个大洲。
附:板书设计地球什么样一、古人对地球的探究二、现代人对地球的探究.形状两头稍扁,中间略鼓(椭圆形球体)2.面积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3.最大周长:约10830亿立方千米三.七大洲与四大洋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教后记:2.世界大家庭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人口、种族和语言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的兴趣和能力。
3.教育学生反对种族歧视和大国霸权主义。
教学重难点.知道世界上有关国家的人口、语言等。
2.培养初步的阅读世界政区图的能力。
教学时间课时。
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
2.世界不同肤色的人物头像。
教学过程一、比一比:谁知道的国家多。
.一次连续说说国家的名字。
2.国家名字接龙。
⑴小组活动。
⑵班中交流。
二、查图比赛.在规定时间里,查找熟悉的国家位于哪个洲。
(说的最多的获胜)2.在地图上查找形状特别的国家在哪里。
三、制作人种分布图.分组查找不同人种的国家和地区班级交流。
2.在空白世界地图上将人种的分布区填上或做上标记。
四、活动:向世界说一声“您好”.学生说说“您好”。
2.出示学说不同国家的语言“您好”。
五、总结.小结学习的主要内容。
2.教育学生反对大国霸权主义。
附:板书设计2世界大家庭一、世界上的国家和人口国家:220多个(独立国家:190多个)人口:64亿领土面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梵蒂冈二、世界上的人种和语言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语言:200多种使用广泛教后记:3.异域风情教学目标、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了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创造的人类文化遗产。
4、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和建筑、自然风光、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礼仪及民族节日等状况。
教学重点世界各国的人文遗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生活习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前三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一、了解“灿烂辉煌的人文遗产”、自学12-15页内容。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发表意见。
3、制作墙报,在班级展出。
二、各具特色的建筑、欣赏建筑美。
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图片在小组、班中交流。
三、世界自然风光欣赏播放,学生欣赏和、谈感受。
四、总结五、拓展作业收集一些国家的服饰、生活习俗图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奇特迥异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过程一、了解“奇异的生活习俗”、不同的服饰特点。
2、演示各国服饰特点。
3、观看:一些穿着不同国家、民族服饰的娃娃、木偶等。
4、研究各国饮食文化。
①小组研究。
②给大家介绍所研究的国家的餐具。
5、模拟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
①师生示范自己所了解的礼仪。
①学生表演一些不礼貌的见面方式进行纠正。
二、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说:外国有哪些重大的民族节日,人们怎样欢度。
2、了解许多国家的圣诞节、狂欢节、奔牛节。
3、搜集:法国人的稻草节、保加利亚玫瑰节、西班牙番茄节、美洲万圣节。
三、总结世界各族人民,虽然服饰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礼仪禁忌不同,但这些奇特迥异的民族习俗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尊重不同的国家民族和习俗。
附:板书设计3、异域风情一、灿烂辉煌的人文遗产巴比伦——金子塔、空中花园、古巴比伦门二、各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三、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四、奇特迥异的生活习俗服饰、生活习惯、礼仪和禁忌五、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圣诞节、奔牛节、狂欢节教后记:4.“国际组织”知多少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宗旨、性质、主要机构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基本常识,了解当今国际组织普遍的合作与发展的主题。
2.知道当今世界各国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的道理。
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申办XX年北京奥运会的历程,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在抗震救灾、疾病救助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4.了解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感受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感受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学生参与奥运的热情,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宗旨、性质、主要机构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基本常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等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奥林匹克委员会”。
教学过程:一、感知联合国、出示联合国总部大楼图()、旗帜认识,了解其含义。
2、自学34-35页内容,思考讨论:①联合国是怎样成立的,其目的是什么,联合国有哪些机构?板书:成立: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目的:维护和平安全、发展友好关系促进合作、解决问题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②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自己最深的感受。
③谈建议:联合国解决哪些重大问题,给联合国秘书长提个建议。
二、世界贸易组织、自学教材内容。
2.我的理解:①了解世界组织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wTo。
②观看。
3.我的调查:①媒体了解:我国同世界各国进行长达15年“复关”和“人世”谈判历程。
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贸易额增长情况。
③我国进出口商品种类的变化。
4.我的发现:①说:说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就业、商品种类和价格、与世界各国商品交易等方面的变化。
②写:将以上发现写下来。
三、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活动:走进瑞士洛桑总部。
知道国际奥委会的总部所在地、组织机构、活动宗旨及奥林匹克精神。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
播放录像资料,帮助了解奥委会的来历、古代和现代奥运会的举办情况、现代奥运会的发展情况。
3.活动:接过奥运会五环旗。
①出示五环旗图片,了解象征意义。
②查阅资料,关注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情况,激发民族热情。
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活动:认识红十字。
2.了解红十字。
①说:说说红十字会在抗震救灾、难民援助、医疗救助等方面的贡献。
②观:了解红十字发挥的作用。
②交流:搜集的相关故事图片。
3.谈:参与红十字,成为志愿者。
三、其他国际组织.展示有关国际组织在一切召开的会议和开展活动的图片,或者是相关的旗帜、徽记,再现当时情景。
2.交流:丰富国际视野,走进世界。
四、总结附:板书设计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组织知多少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其他国际组织教后记:5.国际间的交往教学目标.通过学文和调查,引导学生了解在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商品,以及在外国畅销的中国商品,清楚国际间贸易往来的好处。
2.了解外国的图书、影视作品及相关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友谊。
教学重点.清楚国际往来的好处。
2.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过程一、国际间的商品贸易.了解中国市场的外国货。
①讲一讲家里的外国货。
②找一找外国制造的商品()。
③交流自己做的小调查。
④说说自己的发现。
2.世界各地的“中国城”。
①了解外国市场上的中国货。
②查阅资料:好多国家的中国城唐人街的人们在做什么。
3.总结国际贸易的共赢点。
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我眼中的外国文化。
说说自己通过看书、读报、观看影片等的感性认识,并在对比、发现中提升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2.我感兴趣的“文化年”。
引导了解:法国“文化年”、“俄罗斯文化年”以及各地的展出活动,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
3.我自豪的中国文化。
①理解中国的武术、京剧、杂技等享誉世界,电影屡获国际大奖。
②体会国人自豪,世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