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 & )流 通 气 血 、 气达四梢, 保护、 强化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太极拳要求身肢在放长的 情 况 下 进 行 缠 丝 运 动 , 这种运动形式 不但使肌肉得到良好的锻 炼 , 而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同 时肌体在放松的状态下进 行 运 动 , 还 可 以 加 快 静 脉 血 的 回 流 , 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保持 血 管 弹 性 。 心 血 管 功 能 假 说 认 为 心 境 状态的改善同心血管功能 的 改 善 相 关 , 也就是说心血管功能的 改善促进了锻炼者心境状态的改善。 颐养心神, 提高神经系统的敏锐度。太极 ( % )用意不用力、 拳强调用意不用力, 意在身先。这样可以使练太极拳的人, 既无 大量的体力消耗, 也无精神上的高度紧张, 从而使锻炼者在平
两个月的实验,参加实验组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了 很大的改善、 提高。在人际关系因子上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这 可能是集体练习的结果。 对照组前后的比较。 为了避免参加 ( 3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 被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然变化的影响,我们又作了实验 表 7 )。 组与对照组后、 对照组前后的比较(见表 8 、
#
结果与分析
#"! 结 果 %&’&’ 太 极 拳 活 动 对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影 响 的 实 验 室 研 究 结 果
(见表 ’ ) 从表 ’ 可知, 太极拳练习一次前后在焦虑因子上有 非常显著性差异, 在躯体化、 强迫、 抑郁、 敌意、 恐怖、 妄想症、 精 神病性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 在人际关系、 其他因子上没有统 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 ,)-./ 01 )2$ !11$3) 01 4*&5&6-*( 0( 78/320+09&3*+ :$*+)2 01 ;0++$9$ ,)-.$()8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包括5 , 3 2, 5 4 , 7 1 , 7 9 共l 2 项。 主 要 表现 在
1 研究对象 与研 究方法
1. 1研 究对 象
对生活没有兴趣 , 无动 力, 严 重 的 患 者 有 自杀 的倾 向 。 ( 3 ) 焦虑 : 包
括2 , 1 7 , 2 3, 3 3, 3 9, 5 7, 7 2 , 7 8 , 8 0, 8 6 共l 0 项。 一 般患 者 表 现 为 易烦
以 按 照分 层 抽 样 原 则 从 全 院 选 取 的 2 2 0 名大学生 , 分成两组 :
经 常参 加太 极拳 练 习的 大学 生 1 l O 名( 2 0 0 9 级l 2 人、 2 0 1 O 级1 8 人和 太 躁 , 坐立不安和精神紧张 。 ( 4 ) 敌对 : 包括l 1 , 2 4 , 6 3 , 6 7 , 7 4 , 8 l 共6
‘ u I o
上卜

、 )世
I 昂
u 0 剐
太极 拳 锻 炼 对 大 学 生 心 理健 康 影 响 的 实证 研 究
齐 燕 ( 内蒙古 包头 医学院体 育教学 部 内蒙 古包头
0 1 4 0 6 0)
摘 要: 为 了进 一 步 了解 太 极 拳 练 习对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影 响 , 提 高 当代 大 学 生 的 心理 素 质 , 本课 采 用 文 献 资 料 法 、 问卷调查 法. 访 谈 法 数理 统计法, 对 包头医学院2 2 0 名在 校 生进 行 问 卷 调 查 , 其 中 包括 1 1 0 名经常参加 太极拳 练习的大学生和 1 1 0 名普通 大学生, 调 查 的 内 容 主 要 包括 人 际 关 系敏 感 . 抑郁 . 焦虑, 敌对, 恐 怖和 偏执 六个 方 面。 结 果发 现 , 在 人 际 关 系敏 感 、 敌 对和 焦 虑三个 方 面, 经 常 参 加 太 极 拳 练 习的大学生 因子 均分明显低 于普通 大学生 , 而且 经常参加太极 拳练 习大学生的 因子均分非常接近 国 内常模 , 说明经常 参加太极拳 练习 这 三 个 方 面的 心 理 影 响 有 显 著 的促 进 作 用 ; 虽 然在 恐 怖 、 偏执和 忧郁方 面, 虽 然 两组 调 查 结 果 都 高 于 国 内 常 模 , 但 是 经 常 参 加 太 极 拳 练 习 的 大学生 因子 均分也 明显低 于普通 大学生 , 说明在这三 个方 面经常参加太 极拳 练 习有一 定的促 进作 用 。 由此提 出以下几点建议 : 设 置相 应 的太极拳课 程 ; 积极 引导 , 鼓 励 学 生 创 办 自主 太 极 拳 活 动 ; 注 重 太 极 拳 对 心 理 健 康 的 影 响 的 宣 传 力度 。 关键 词 : 太 极 拳 心理 健 康 实 证 研 究 中 图分 类号 : G 8 5 2 . 1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2 8 1 3 ( 2 0 l 3 ) 0 3 ( b ) -0 1 0 0 -0 3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杨祥全
【期刊名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8)001
【摘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心养性的体育形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近些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实验法、数据统计法证实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效果.指出太极拳的"健心"功效在"人际关系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太极拳强调个人练习的原因,故建议集体进行太极拳练习.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杨祥全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天津,3003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2.11
【相关文献】
1.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宋志毅;严小伟
2.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吕晓标;卫志强;张楠楠
3.太极拳运动对中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姜娟;勾庆华;关铁云;刘晓茹;张秋
4.二十四式太极拳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杨师果;杨玉斌
5.太极拳对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周春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太极拳运动的定义与特点,然后分析了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益处,包括增强身心健康、提升情绪状态等。

接着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在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太极拳运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实践。

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希望进一步探讨太极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多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太极拳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益处、压力缓解、影响因素、应用实践、重要性、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太极拳运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机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了解太极拳在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益处,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促进方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太极拳运动的定义与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益处、在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中的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提升其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2. 正文2.1 太极拳运动的定义与特点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起源于宋代。

其特点包括缓慢、连续、流畅的动作,注重意念、呼吸和姿势的协调。

太极拳的动作多为开合、缠绕、推拿等,融合了阴阳五行理论,强调以柔克刚,化解对抗,追求内外兼顾、动静结合的境界。

太极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以及安静状态下内啡肽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以及安静状态下内啡肽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以及安静状态下内啡肽的影响一、简述太极拳这门源于中国的古老武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

它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调节心情,让人在运动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太极拳更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

那么太极拳运动到底对女大学生的心境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将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以及安静状态下内啡肽的影响。

1. 太极拳运动的概述;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武术,它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吸引了无数人的喜爱。

太极拳的动作流畅、舒展,既有力量又有柔韧,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节呼吸,使人在运动中达到身心和谐。

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阴阳平衡和动静结合,它的动作分为动和静两部分,即“动”以刚为主强调力的作用;“静”则以柔为主,强调气的运行。

这种动静结合的训练方式,使得太极拳不仅能锻炼肌肉,更能锻炼和调节人体的内在机能,如呼吸、血液循环等。

太极拳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哲学内涵,太极拳认为,人的行为应该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并顺应自然规律。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集中精神,放松身心这有助于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健康的运动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实践太极拳,我们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我们的心境,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2. 研究目的和意义;太极拳运动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华武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养生、强身健体作用的运动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提高,太极拳运动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本研究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以及安静状态下内啡肽的影响,以期为推广太极拳运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首先通过研究太极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太极拳运动在调节人们情绪方面的作用。

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而太极拳运动恰恰可以帮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武术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武术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评价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调节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方法和途径。

方法:从某大学2012级学生中选取武术爱好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太极拳练习,练习时间为1.5h/周,课后要求每位学生再自行练习3-4次/周,每次1.0h-1.5h。

选用SIMH精神卫生自评量表对被试者练习前后的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全体被试在练习前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条目在练习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际关系和总评分在练习前后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结论:太极拳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自我效能,减轻大学生的心理症状,促进训练者注意力的提高,缓解身心疲劳,直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心理不健康因素的出现。

关键词:心理健康;太极拳;大学生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aijiquan on Mental Health and related indicators discussed regulation and improv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potential ways and means. Methods: From 2012 a university student in martial arts enthusiasts 120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implified tai chi practice, practice time is 1.5h / week, and then on their own after school requires each student to practice 3-4 times / week, every times 1.0h-1.5h. Selection SIMH mental health self-rating scale, namely the extent of SCL-90 mental health of the subject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Results: all subjects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entry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relationships and total score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before and after practice. CONCLUSION: Tai Chi to a certain extent can strengthen self-efficacy, reduce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iner's attention, relieve physical and mental fatigue, direct and effective to reduce or avoid unhealthy psychological factors.Keywords: mental health; Taiji; college students目录前言 (1)1 研究对象方法 (1)1.1研究对象 (1)1.2研究方法 (1)1.2.1文献资料法 (1)1.2.2专家访谈法 (2)1.2.3实验法 (2)1.2.4心理测量法 (2)1.2.5数理统计法 (2)2结果与分析 (2)2.1 结果 (2)2.2 分析 (3)2.2.1 对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3)2.2.2 对躯体化的影响 (3)2.2.3 对人际关系和敌对的影响 (4)3 促进大学生发展太极拳的建议 (4)3.1 在太极拳教育中进行身体教育的同时要进行健康人格的教育 (4)3.2 在太极拳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4)3.3 在教育中应关注运动组合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 (5)3.4 在教育中要关注对运用因材施教 (5)参考文献 (5)致谢 (6)前言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

第24卷第2期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241No 122008年6月J OUR NAL OF J I AOZ UO TEAC HERS C OLL EGE Jun 12008 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冀先礼(5),男,河南夏邑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体育心理学。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冀先礼(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河南焦作454001) 摘要:大量的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且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积极的。

我们选取了245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太极拳运动进行前测—后测实验研究,分为三个实验组和三个控制组,拳种为“和氏十八式”和“陈氏十九式”两套,时间约20周,采用了SCL —90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测试,测得的数据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中没有显著差异,在后测中出现了6个因子的显著差异,说明太极拳训练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太极拳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65(2008)02-00039-04 一、研究的背景国内大量的研究都认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且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积极的[1-2]。

科学研究证明,运动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人的体质,在强健人的体格的同时,还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的可能性机制[3-4]。

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太极拳被许多高校列为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因为太极拳练习不仅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整体免疫能力,而且具有很好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功能和显著的医疗价值,还能使人的消极情绪得以转移[5],从而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择业、交友、经济等方面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研究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研究
间对 三个 班 进 行 两 次 测 量 。 3 . 1 太 极 拳 运 动 对 大 学 生积 极 心 境 状 态 的促 进 作 用
通过统计与 比较 , 练 习太极拳后 , 有5 1 %的学生感到精力更
杀身亡事件。洪乾坤之所以患上抑郁症 , 进而走 向不归路 , 最 主
要的原因还是找工作面临了巨大的社会压 力。 他认 为 : 他一个堂
文章 编号 : l o 0 4 —5 6 4 3 ( 2 0 1 4 ) 0 9 — - ( ) 0 4 7 —0 2
中,有 6 0 %都 与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关。抑郁症
已成 为 大 学 校 园 的一 大杀 手 ” 。 国 内有 关 调 查 还发 现 , 大 学 生 中
不 同程度 的心理疾 病发生率高达 3 0 %以上 。由于受学校 教育 、
社 会 及 家 庭 中 各 种不 利 因素 的影 响 ,大 学 生 在 日常生 活 和学 习
负、 学习 的优劣 、 教师 的批评与表扬 、 人际关 系 、 身体状态 以及 自
然环 境等等。 这些社会 生活事件都是可能唤起不 同的心境状态。
中有 8 0 . 5 %的人感到有压力 , 其中 2 1 %感到压力很大 。而造成 这种不 良结果的因素是多方 面的,主要有以下几 点原 因 : ( 1 ) 人 际关 系不如 意 ; ( 2 ) 抑郁情绪 ; ( 3 ) 工 作不理想 ; ( 4 ) 心 理压力太
搏击・ 武术科学
2 0 1 4 } 三 9 月
第 1 1 卷 第 9期
【 大众武术研究 】
太极拳 运动对大 学生心境状态 的影 响研 究
吴 卫 军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甘肃 成县 7 4 2 5 0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差 .9 2 .9 8 .6 5 .6 2 .9 8 .3 3 .5 7 .2 6 .4 8 .4 3 .1o 2 5 3 29 5 24 1 2 2 1 27 5 27 1 23 7 26 3 2 4 6 186 2 3 4 后测 平均数 15 2 15 0 17 3 17 0 15 6 14 9 15 3 13 1 1 57 13 3 13 3 .7 4 .7 o .5 8 .4 9 .65 . 12 . l4 .7 2 .0 1 .60 .6 2
表1 .实验组 、 对照组后测心理健康水平 总均分 躯体 化 焦虑 强迫症 人际关 系 敌对
实验 组
标准差 .9 2 .9 8 24 1 .6 1 .9 8 .3 3 .5 7 .2 6 .4 8 .4 3 . 10 2 5 3 29 5 6 5 2 02 2 75 27 1 2 37 2 6 3 2 4 6 186 23 4 平均数 15 2 15 o 17 3 17 9 I5 6 14 9 15 3 13 1 1 5 7 1 33 13 3 .7 4 .7 o .5 8 .35 .65 . 12 .14 .7 2 .0 1 .60 .6 2
改善人体 的心脏血 液系统。太极 拳是一种 合乎生 理规律 、 轻松柔和的健身运 动 , 它对 中枢神 经系统
拳的优势 , 从而达到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 平 的 目的 。 () 2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太极拳课程 , 应以每周 3
次左右为宜 , 若课时不能满足要求 , 可开设俱乐部或 第二课堂 , 使太极拳课程做到课 内、 外一体化 , 从而
实验组在实验前的心理测试和实验后的心理测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 、 问卷调查法、 实验法 、
数理 统计法 。
收稿 日期 :0 2 2 1—旬2 2 一l
试结果分析 中可见 ( 2 , 表 ) 在经过太极拳的干预实
验后 , 实验组在总均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 在敌对方
作者简介 : 魏晓磊(97 )女 , 18一 , 吉林 白山人 , 长春工业 大学 , , 助教 硕士 , 方向: 研究 学校体育学。 梁 爽(94 )男 , 18一 , 吉林人 , 警察学 院, , , 方向: 吉林 助教 硕士 研究 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 准 差 .5 1 .7 2 .6 6 .7 4 .2 9 .7 5 .0 9 .3 9 . 67 164 .4 8 3 5 3 3O 0 20 0 2 59 3O 0 29 5 33 8 2 2 3 2 5 9 4 6 27 3 对 照 组 平 均 数 16 3 16 3 1 86 1 80 16 8 14 7 16 6 14 8 1 57 1 39 14 1 .6 5 .5 9 .29 . 19 .49 . 96 .O 9 .0 5 .7 1 .70 .2 6
而提高学生的 理健康水平。 1 5 、 " 2 建议 . () 1 太极拳是一项蕴涵着丰富 的中国传统文化 和哲学思想的运动项 目。因此 , 在普通高校 中开设
太极拳课程 , 教师应运用适 当的教学方式 , 发挥太极
吸, 这种 呼 吸方 式 可 以增 强 肺 活 量 , 高 呼 吸技 提 能, 发展 呼 吸 肌 , 高 肺 脏 的 通 气 和换 气 功 能 。所 提 以, 经常从事太极拳运动可 以提高人体 的肺 活量 ,
[ ]张敬义. 2 太极拳理传真 [ . M]重庆 : 重庆人 民出版社.
1 结论 .
() 1 通过对大学生 采用太极拳运 动的干预 , 实
[]冀先礼. 3 太极 拳运 动对 大 学生 心理健 康影 响 的干预研 究
验结果表明 , 太极拳 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 明显 的提高和改善作用。
P 009 .4 0O0 .4 0. 3 08 00 9 .3 0O 2 .4 002 . 3 0. 1 00 0. 5 24 001 .3 0 41 . 5 008 .3
注 : ≤0O , P . 1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 ≤00 , P .5 有显著性差异 ; P≥O 0 , .5 无显著性差异
16 0
面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 0 0 ) 在躯体化 、 P< . 1 , 焦虑、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 其他共 5个心理因子方面有显
著性差异 ( 0 0 ) 其他 4个因子在结果上也略 P< .5 , 有提高 , 但无显著性差异( O 0 ) P> .5 。
抑郁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21 0 2年第 o 4期 第2 8卷 ( 2 2期 ) 总 9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I TI NS TUT OF I N PROVI E J LI NCE
N . 4。 01 o0 2 2
VD . 8 】2 T0 a . 9 t lNo 2 2
组与对照组学生在被测试前的心理健康方面没有显
著பைடு நூலகம்差异 。
2两 组后 测各 项 心理 因子 比较 .
国大学生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网络调
查, 调查报 告显示 九 成 多 的大 学 生 有 过 心理 方 面 的
表1 是对两组实验后各项 心理因子 的结果分 析 。通 过表 1的结 果 可 以看 出 , 验 组 学 生 通 过 9 实
体的健康水平 , 太极拳 的运动 特点是 动作 要匀. 而 速缓慢 、 虚实结合 、 中求静 、 中有动 , 动 静 因而太极 拳是一项很好 的有氧 运动 , 太极拳 运动 要求 人们 在练习的过程 中要气沉丹 田, 与动作 自然配 合 , 保
持腹实胸宽 , 就是采 用腹 式呼 吸的方 式进行 呼 也
4 讨论 . 太极拳运动不仅可 以提高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 水平 , 还可 以增强 大学生 的身体健 康水 平。经常 从 事太极拳运动可有效地改善 和提高大学生 的身 体健康水平 。资料 表 明, 氧运 动可有 效 提高人 有
性差异 ( 0 0 ) 对学生 的抑郁方面有极其显著 P< .5 ; 性差异( 0O ) 对躯体化、 P< . 1 ; 人际关系敏感、 焦虑、 强迫症 、 敌对、 偏执、 其它有显著性差异( 00 ) P< .5 ; 对恐怖 、 精神病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 00 ) 即 P> .5 , 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 从


引言
三 、 果与 分析 结
随着 现代 社会 的发 展 和竞 争性 的增 强 , 使得 社
1 两组 前测 各项 心理 因子 比较 .
会和家长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 , 因此大学
生 不得不 面对来 自各方 面 的压 力 。据我 国有关 资料
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
有良 好的影响, 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 , 达到改善和提高大学生 1 能减 理健康水平的目 5 、 " 的。
少体内淤血 , 改善消化作用 与新 陈代谢过程 , 能够
增 强肌 肉 、 骼 和关 节 的灵 活性 。 骨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 ]朱月龙. 1 心理健康全书( 订版) M]北京: 修 [ . 海潮出版社.
试, 两组学生实验前 总均分及其各心理 因子均不存 在显著性差异 ( 即各项得分 P> .5 , 0 0 ) 这表明实验
表明,0 8 年代 中期 , 国大学生 中有 2 %的人存在 我 3 心 理障 碍 ,0年 代 为 2 % , 年 来 已达 到 3 % , 9 5 近 0 有
心 理障碍 的学生人 数正 以 1% 的速度 递增 ;00年 0 21 l 月 3 日至 2 1 1 0 O 1年 2月 2 8日, 学 生杂 志社 、 大 中
等 。由调查结果可知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
乐观 , 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 , 应引 起 教育 部 门、 校 、 学 社会 、 家长和 学生们 的足够重视 。 二、 研究对 象 与方法
1研究对 象 .
心理健康水平后i结 果中显示 , 贝 4 对照组学生各项心 理因子的平均数均有所下降 , 但无显著性差异 。结 果表 明 , 两组 学生 在 总均分 方 面 有显 著 性 差异 ( P< 0 0 ) 对抑郁方面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00 ) .5 ; P< .1 ; 对躯体化 、 人际关 系敏感 、 焦虑 、 强迫症 、 敌对、 偏执、 其他有显著性差异( 00 ) 对恐怖 、 P< .5 ; 精神病方面
太极拳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干预 的实验研 究
魏 晓 磊 梁 , 爽
(. 1长春 工业 大学 , 吉林 长春 100 ;. 3002 吉林警 察 学院 , 吉林 长春 10 0 ) 300
摘要 : 随着现代社会 的发展和竞争性 的增 强, 大学生的压 力在 不断增加 , 资料 表 明九成 以上 的大学生有过 心理 方面 的 有 困扰 , 因此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情况应引起 高度的重视 。本文在 长春 工业大学 2 1 随机 抽取 2 8名 学生作为 实验对 象, 0 0级 3 运
总均分 躯体化 焦虑 强迫症 人际关系 敌对
抑郁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标 准 差 .27 .7 7 .6 l . 86 .4 9 .7 6 .O 3 .5 6 .7 8 .5 0 .75 4 4 1 35 8 22 9 27 1 39 4 24 9 34 3 2 82 20 9 12 7 2 20
() 2 症状 自评量表 S L0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结 C9 果可见 ,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 总均分方面有显著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0 , ,2 . J. 2 82 () 0 4
P 0 07 . 4 003 .5 0OO . 2 0. 9 08 0. 2 08 005 .o 002 . o 0. 0 25 O 14 .3 04 1 . 5 008 .3
注 : ≤O 0 , 极 其 显 著 性 差 异 ; ≤0 0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O0 , 显 著 性 差 异 P . 1有 P .5, P .5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