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共79页

合集下载

大木作整理完整版

大木作整理完整版

第一部分:大木作解析一、“大木作”释义:指建筑一切骨干木架总称,剩余装修部分称小木作。

二、“大木作”在中国木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建筑的主要结构。

它掌控了整个建筑的等级、规模和尺度。

它是千变万化的建筑造型的基础一、材分制:宋——材分八等;清——分十一等斗口二、大木作结构类型:抬梁、穿斗和井干(han)三、大木作主要构件:柱-梁-枋-檩-椽及其相互关系四、斗栱五、殿堂造与厅堂造六、举折与举架/提栈七、庑殿推山与歇山收山大木作含义有三:1、建筑物主要木构架;2、做大木构架的工种;3、大木构架的营造技艺。

大木作和小木作意义相对小木作也称为装折,是除了主要木构架以外的室内分隔、装饰装修的木结构。

如天花、隔断等。

四、大木作的关键内容:1、制度和文化;2、大木作的营造技艺;一:制度和文化(可以不看,90%不考)官式和民间营造的相互影响官式中的民间因素明代官式与江南的渊源关系模数化设计施工贵柔的体系柔性的结构柔曲的外形柔糜的装修、色彩七、庑殿推山与歇山收山一、材分制:宋——材分八等;清——分十一等斗口(前三等无实例)材分制最大的作用是实现了构件的模数化。

二、大木作结构类型:1、抬梁式2、穿斗式3、井干式三、大木作主要构件:柱-梁-枋-檩-椽梁:宋称梁或栿,(几椽栿按其所承的椽数而定)清称梁,(几架梁按其所承檩数而定)乳栿:长两椽架的梁。

平梁:梁架中最上一层梁栿,长二架椽。

宋木梁长宽比=3:2,出头样式有批竹梁头、蚂蚱头等角梁——翼角做法:江南做法及特点:嫩戗发戗:檐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翘,仅戗脊在近屋角处向上反翘,构造简单;实例:苏州拙政园绣绮亭和怡园小沧浪亭。

水戗发戗:枋(宋称阑额):大额枋(阑额)-小额枋(由额)、由额垫板檐枋平板枋(宋称普拍枋):平置于阑额之上,用以承托斗栱的构件联系屋架的檩下枋、垫板(联系梁头):金枋、脊枋;金垫板、脊垫板随梁枋:随梁下的柱间枋料穿插枋:无斗栱大木檐廊梁下的枋料檩(宋称榑,清有斗栱之大式用桁)檩的名称:脊桁(檩)-脊榑;上金桁(檩)-上平榑、中金桁(檩)-中平榑、下金桁(檩)-下平榑;正心桁(檐檩)-牛脊榑(承椽方)、挑檐桁-撩风榑(撩檐方)相关构件:生头木:宋代放置在榑背上,使屋面纵轴方向略呈曲面升起。

斗拱(共10张PPT)

斗拱(共10张PPT)
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三拽架的斗供。 延至宋朝倾向于复杂和精美,到明清时期结构逐渐淡化,成为柱檐之间奢侈的装饰品,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意义。
斗拱是中国木建筑一个优越的中间要素,它的演变历程是中国建筑史不可或缺的一页。
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
世博会中国馆中的斗拱意象
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 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拱构件。
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③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
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 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⑤抗震,纯靠榫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
斗拱种类之一,大斗之上进深方向构件依次为头翘、头昂、
斗拱构件。 作为中国木建筑中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构件,斗拱不仅有着与传统木建筑如影随形的兴衰史,而且蕴含着中国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意义至为深刻
。 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的结构
斗拱的作用
• 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 用).③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
斗拱的结构
•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 处,从柱顶上加的 一层层探出成弓形 的承重结构叫拱, 拱与拱之间垫的方 形木块叫斗。合称 斗拱。也作枓拱、 枓栱。
斗拱的结构
斗拱种类之一,大斗之上进深方 向构件依次为头翘、头昂、 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拱构件。
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

中国古建筑-斗拱1-文档资料PPT文档18页

中国古建筑-斗拱1-文档资料PPT文档18页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国古建筑-斗拱1-文档资料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吁嗟身Fra bibliotek后名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宋式大木作类型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宋式大木作类型

34
2019/5/21
35
2019/5/21
36
例1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例 2 福州华林寺大殿
··建于五代与北宋交替,建成于北宋乾 德二年(964年)
··建成于《营造法式》前近200年 · 较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大殿和福建莆田
的元妙观三清殿约早半个世纪。是长 江以南最为古老的木构建筑
·
21
2019/5/21
22
2019/5/21
23
2019/5/2124源自2019/5/2125
2019/5/21
26
2019/5/21
27
2019/5/21
28
2019/5/21
29
2019/5/21
30
2019/5/21
31
2019/5/21
32
2019/5/21
33
2019/5/21
郭黛姮《中国古代建筑史》654/729
潘谷西认为: 分槽是殿阁特有的做法,所谓槽是指殿身内柱柱列 及铺作层所分割出来的殿内空间,可能因其状如覆 槽或覆斗,故冠以“槽”、“斗”等字样。由此推演, 又把槽形空间的边沿柱头枋的中线也称之为“槽”, 如“骑槽檐拱”即指骑于檐柱缝上的华拱;“衬枋头
骑 槽”是指衬枋头和柱头枋正交骑于檐柱缝之意。这里 “槽”与“缝”是同一个意思。
· 常行散屋、官府廊屋和营屋)
· 殿阁与楼阁 不同的类型,大木构架有别
1· 殿堂式构架 殿堂式构架用于等级高的建筑,用材较大
· 特征 ⑴ 内外柱等高,铺作层的平面形成若干种类型的 “槽”; ⑵ 采用天花(一般平棊)将粱架分为明、草两部分, “凡明梁只阁平棊,草栿在上,承屋盖之重”; ⑶ 铺作层明确。

古建常識:斗拱(鋪作)【圖文】

古建常識:斗拱(鋪作)【圖文】

古建常識:斗拱(鋪作)【圖文】山西陵川二仙庙(宋构)正殿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中斗栱示意图斗拱在宋代被称为铺作,它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结构构件,因其重要的作用,故而成为我国建筑学会的会徽。

斗拱位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一组斗栱又可与另一组斗栱组合,层层迭迭,形成庞大的建筑构架。

其功能是可将屋顶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柱上,也可用来挑出屋顶的屋檐,使屋顶线条成曲线,减轻沉重感,也有利排雨。

斗拱在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是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檩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后来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成为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

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三是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是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

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抗震作用。

斗拱的分类:头拱的分类很多,形制复杂一按其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二还可分为柱头斗拱(宋称柱斗辅作)、柱间斗拱(宋称补间辅作)、转角斗拱(宋称角铺作)。

其中,尤以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元代以后,梁、柱节点上的斗逐渐变小,与唐宋建筑中的斗相比,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

到清代斗几乎蜕化为装饰性构件。

因此,根据“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的特点,“每可籍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

斗拱主要构件名称斗拱主要构件名称华拱四跳华拱两跳转角辅作、補间铺作、柱头铺作铺作即斗拱,是中国古代汉族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
统建筑的代表。
大木作的分类
总结词
大木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根据建筑规模可分为宫殿建筑、寺庙建筑等;根据建筑功能可 分为住宅、园林等。
详细描述
根据建筑规模和功能的不同,大木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建筑规模可以分为宫殿建筑、寺庙建筑、民居建筑 等;按照建筑功能可以分为住宅、园林、商业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都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 大木作技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现代建筑大木作、小木作应用案例分析
总结词
现代建筑中大木作、小木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其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和环保价值。
详细描述
现代建筑中大木作、小木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如 大型场馆、商业中心、住宅等建筑中都有应用。这些建 筑中的大木作、小木作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如提供结构 支撑、装饰美化等,还具有艺术价值和环保价值。通过 巧妙的设计和施工,现代建筑中的大木作、小木作可以 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 的破坏和污染。
使用材料的比较
材料选择
大木作主要使用大型的木材,如松木、 楠木等,要求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 观;小木作则多使用木材、竹子、藤 条等细小材料,要求材料质地轻巧、 易于加工。
材料利用
大木作在材料利用上要求尽可能减少 浪费,注重材料的合理利用和加工; 小木作则更注重材料的装饰性和美观 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材料的使 用效率。
大木作通常用于构建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如梁、柱、斗拱等,强调整体的稳定 性和承重能力;小木作则主要用于室内装修和细部装饰,如门窗、隔断、挂落 等,注重美观和细节处理。
功能
大木作承载着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功能,对于建筑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小木 作则更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为室内空间提供舒适和美观 的环境。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宋式大木作类型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宋式大木作类型
· 常行散屋、官府廊屋和营屋)
· 殿阁与楼阁 不同的类型,大木构架有别
1· 殿堂式构架 殿堂式构架用于等级高的建筑,用材较大
· 特征 ⑴ 内外柱等高,铺作层的平面形成若干种类型的 “槽”; ⑵ 采用天花(一般平棊)将粱架分为明、草两部分, “凡明梁只阁平棊,草栿在上,承屋盖之重”; ⑶ 铺作层明确。
21
2019/9/14
22
2019/9/14
23
2019/9/14
24
2019/9/14
25
2019/9/14
26
2019/9/14
27
2019/9/14
28
2019/9/14
29
2019/9/14
30
2019/9/14
31
2019/9/14
32
2019/9/14
33
2019/9/14
34
2019/9/14
35
2019/9/14
36
例1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例 2 福州华林寺大殿
··建于五代与北宋交替,建成于北宋 乾
德二年(964年) · ·建成于《营造法式》前近200年 · 较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大殿和福建莆 田
的元妙观三清殿约早半个世纪。是长 江以南最为古老的木构建筑
· 殿阁地盘分槽 《营造法式》在卷三十卷中,载有殿阁地盘分槽图 4 种。
地盘—— 平面图 槽
郭黛姮认为: 而“槽”的概念从《法式》卷四对多跳华栱的称
谓 为“骑槽檐栱”,在铺作正心上置“压槽枋”等
可 知,即一列铺作所在的纵中线。[10]
[10]然而也有人将铺作层所分割出的空间称之为槽,但这从学术上讲 是没有根据的。上列四种分槽形式皆以铺作纵中线为依据才成立。 故应纠正社会上那种不严格的称谓。

斗拱-文档资料

斗拱-文档资料
大木建筑,已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图腾镌刻在国徽上。
斗拱,中国传统大木建筑结构中一个特有的部件,挑起檐桁,在桁枋
柱梁间传承着荷载,装点着繁荣。斗拱的出现与存在已有近两千年的
历史。作为我们民族特有的创造,文章对它缺少注释,常人缺乏对它
的了解。 2021/4/25
1
斗拱在庙堂的檐下不乏色彩,但多数人会忽视它的存在。
下2021八/4/2分5 为欹。开口广十分,深八分。主要用于柱头。
15
2021/4/25
16
大斗的形状与尺寸比例来自栌斗,腰、平、耳演化于欹、平、耳,如果大斗的全高 为10,那么腰和耳各占四份,平占两份。与宋式栌斗高二十分。上八分为耳,中四 分为平,下八分为欹。开口广十分,深八分。的比例一致。宋式栌斗外形尺寸的长 与广,由于主要是用于柱头,要大于清式大斗。如同样比例,宋栌斗为三十六分见 方,清式大斗则三十分见方,清式大斗实为三斗口。清式斗拱的腰是直面,宋式斗 拱的欹是曲面。
2021/4/25
22
在这层还有两种斗件,槽升子和十八斗。 槽升子源自宋式的齐心斗。齐心斗,宋《营造法式》称:‘其长广皆十
六分’。清式槽升子顺槽方向长为一点四斗口,宽为一点六五斗口。(这 里有些蹩脚,顺槽方向虽短却称为长,包容方面虽长却称为宽,应是以功 能为要的称法)
(这里说到一攒斗拱,什么是攒?攒是清代的叫法,宋式叫朵。攒和朵的叫法,
光说斗拱时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一套装配好的斗拱,在整个带斗拱的大式宫殿建 筑中,它是宫殿面宽与进深的基数,两柱之间放几攒代表间量的大小。这在以 后详解大式宫殿时还要提及。)
七踩重昂平身科斗拱,第一层,大斗。大斗,这是清式斗拱的名称,也叫坐斗,
翘是第二层第二件。源自宋式斗拱件中的华拱。宋《营造法式》中又有‘抄 拱’‘卷头’‘跳头’的称谓。‘足材拱也。若补间铺作,则用单材。其长七十二 分。’清式翘长七斗口,宽一斗口。基本沿袭了宋式斗拱的比例。相比于柱头科斗 拱的翘,平身科的翘要单薄些,一般说法是,平身科对出跳的支撑与柱头比较相对 次要,清式柱头科同样位置的翘为两斗口宽,柱头科是檐面的出跳的主要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