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相变过程和能量的传递原理。
一般情况下,制冷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首先,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起到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吸入并增压的作用。
当制冷剂在压缩机内被压缩时,其温度和压力均会升高。
接下来,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压制冷剂通过与外界空气或水接触,散发热量并冷却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会经历相变,由气体变为液体。
因此,冷凝器的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和凝结,使其通过冷凝器之后成为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例如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的控制,压力骤降,从而引起温度的降低。
在蒸发器内部,液体制冷剂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这个过程中,蒸发器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冷却下来。
最后,低温低压的蒸汽再度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再次开始。
通过不断的循环过程,制冷系统就能够持续地将热量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气体(如R-134a和R-410A等)和氨
气等,它们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潜热,使得制冷系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热量的吸收和释放。
同时,制冷系统中的各个部件也需要进行精确的设计和配合,以保证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和相变过程的正常进行。
第9章制冷循环

§ 9-3 制冷剂 Refrigerants
制冷剂的选择原则:
(1)具有较高的临界温度,从而使大部分的放热 过程在两相区内定温的进行 (2)操作压力要合适。即冷凝压力(高压)不要 过高,蒸发压力(低压)不要过低。 (3)潜热要大。 (4)化学稳定性、不易燃、不分解、无腐蚀性。 (5)价格低。 (6)冷冻剂对环境应该无公害。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装置
q1
3
4
冷凝器
2
T
2
w
膨胀机
压缩机
wc
4
3
6
6
q2 蒸发器(冷库)
1
1
s
工程中常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4
节 流 阀 q1
3 2
w
T
2 4
压缩机
冷凝器
3
6
1 5
5
q2
蒸发器(冷库)
1
s 4-5:绝热节流 5-1:定压吸热蒸发
1-2:定熵压缩 2-3-4:定压放热冷凝
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优缺点
吸附式制冷 半导体制冷 热声制冷
基本知识点
• 1. 熟练空气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组
成、图示、制冷系数的计算及提高制 冷系数的方法和途径。
• 2. 了解吸收制冷、蒸汽喷射制冷。
§9-1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
理想化处理: ①理气; ②定比热; ③ 可逆; 逆勃雷登循环 p
3 2
T
2 3
T0 = T3 T1 = Tc
换热器 冷却水
吸 收 器
泵
蒸发器 QL
吸收式制冷循环流程动画演示
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
优点:
直接利用低品位的热能 环境性能好
缺点:
设备体积大,启动时间长
维修电工第九章制冷循环课件

三、三元复叠式制冷循环
图9-13 由三个单级压缩系统组成的三元 复叠式制冷循环示意图
A—蒸发器 B—膨胀阀 C—蒸发冷凝器 D—冷凝器 E—高温部分高压压缩机 F—预冷器
G—中温部分低压压缩机 H—低温部分压缩机
三、三元复叠式制冷循环
由于三元复叠式制冷循环较复杂,通常用两级压缩的复叠式制冷 循环来替代,所以三元复叠式制冷循环较少采用。
是制冷系统冷量输出设备,也是制冷剂状态变化和与外界进行热量 交换的部位。低温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盘管流动时,通过管壁吸 收盘管周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沸腾汽化,使盘管周围的介质 温度降低或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因此,蒸 发器盘管应置于需要制冷的空间介质中。
一、制冷系统与制冷循环
图9-7 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的T-s图和p-h图
二、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大多数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系统采用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 环。
图9-8所示为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系统工作原 理图。其循环为:
图9-8 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 不完全冷却循环系统工作原理 A—蒸发器 B—膨胀阀2 C—中间冷却器 D—膨胀阀1 E—冷凝器 F—高压压缩机 G—低压压缩机
4.管道换热及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三、单级蒸气压缩的实际制冷循环
图9-4 回热循环的压焓图
图9-5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 简化的实际循环压焓图
三、单级蒸气压缩的实际制冷循环
(二)实际循环的压焓图 实际循环要综合以上因素来考虑,由于实际循环的复杂性,很
难利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为了分析和计算的方便,通常将实际循 环作一些简化。简化的实际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如图9⁃5所示。
这种均匀混合物内部各处的各种物质物理性质如压力、温度、浓度、 密度等都是相同的,并且用纯机械的沉淀法或离心法不能将两种组 分分离。 (二)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
制冷技术-制冷原理-冷库-PPT

28
二、冷库冷负荷确定
1.冷库制冷量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q=Q1+PQ2+Q3十Q4+Q5 式中: Qq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千卡/小时): Q1一围护结构传热量(千卡/小时); Q2一货物热量(千卡/小时); Q3一通风换气热量(千卡/小时); Q4一电动机运转热量(千卡/小时); Q5一操作热量(千卡/小时); P一负荷系数(千卡/小时) 冷库冷却间和冻结间的负荷系数P应取1.3,其它冷间取1。 。
16
17
组合式冷库的库门锁紧机构
制冷设备周围的环境要求 ①制冷压缩机高度方向应有不小于1.5m的净空,前后应有不小于 0.6m~1.5m的净空,左右方向靠墙一端应有不小于0.6m的净空, 另一端应有不小于0.9m~1.2m的净空。 ②周围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 ③机组安装在室外时,必须有防风、防雨、防晒设施,必须有防 蚀和保证电绝缘的措施。 ④应与高温热源、易燃易爆品或易爆容器相隔离。 ⑤机器应防震、隔音。
7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8
二、冷库的制冷循环
(1)冷库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
9
(2)制冷剂在冷库系统中循环方框图
10
三、中小型冷库的构造 1.固定式冷库
冷库的基础
11
冷库的墙体
12
冷库顶遮阳棚与围栅
13
冷库的库门
14
2.组合式冷库 组合式冷库的基础
15
②氨液在蒸发排管内被迫流动,且循环量大,传热效果好, 不易积油,不产生过热,蒸发温度稳定,不易击缸。
③操作简单,便于集中控制实现系统的自动化。 其缺点是设备费用动力消耗较高,大中型冷藏库采用这 种供液方式。
制冷系统的原理

制冷系统的原理制冷系统是一种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装置。
它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和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通过控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关键组件的工作方式,制冷系统能够实现热量的转移和降温。
制冷系统的核心组件是压缩机。
压缩机通过压缩制冷剂气体,使其温度和压力增加。
这样,高温高压的气体就能够流入冷凝器。
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通过传热的方式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冷凝器通常采用散热器的形式,通过排放热量的方式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
冷凝器中的高温高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后,经过节流阀的作用,液体的压力和温度都会降低。
而在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会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使蒸发器中的温度降低。
这样,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就能够进入压缩机,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在整个制冷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之间不断循环流动。
通过不断循环流动,制冷剂能够实现热量的转移和降温,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制冷一个房间,我们可以将房间内的热量通过制冷系统转移到室外。
首先,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气体冷却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接着,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阀降压,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房间内的热量,使蒸发器内的温度降低。
最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制冷系统的原理在空调、冰箱、冷库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控制制冷系统中关键组件的工作方式和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温度区域的制冷和降温。
制冷系统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控制和调节温度,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制冷与空气调节技术(第五版)读书笔记--第九章-制冷剂

10
The End
--氢氯氟烃类制冷剂; 3、HFCs(Hydrofluorocarbons)
--氢氟烃类制冷剂; 4、HCs(Hydrocarbons)
--碳氢化合物制冷剂;
制冷剂种类
9
命名规则: R-XYZ
X—C原子数-1,该数值如果为零,则忽略; Y—H原子数+1; Z—F原子数。 二氯二氟甲烷,CCl2F2, R-(X=1-1=0,Y=0+1=1,Z=2)R-12
制冷剂种类
8
• 大多数制冷剂由甲烷和乙烷两种分子构成。这两种分子仅含H和C,称纯烃。 • 将两种分子中的H原子替代以氯、氟,
新分子即称为氯化、氟化。 • 各种缩写如下: 1、CFCs(Chloro Fluoro Carbons)
--含氯氟烃类制冷剂; 2、HCFCs(HydroChloroFluoroCarbons)
而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多大十万个臭氧分子。臭氧消耗潜在因素指数(ODPOzone Depression Potential)
光合作用及标准氧分子和自由氧的胶合效应,合成臭氧。这是数百万年的平衡。
如今一朝破坏。
紫
外
线
--> +
制冷剂种类-GWP
7
对流层和平流层各种气体和氯氟烃、氢氯氟烃、氢氟烃及二氧化碳等对流层的污 染气体(温室气体)、水蒸气和其他众多化学物,会吸收、反射和折射来自地球 的红外辐射,并阻止这一红外辐射逸出低端大气层。 以二氧化碳为计算基准,其全球变暖潜在因素(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指数为1,其他化学物与其比较。
从0 ℉以上开始加入的热量,该热量就是焓。
制冷系统组成与原理

制冷系统组成与原理
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1.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通过压缩制冷剂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压缩机有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等不同类型,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类型。
2. 冷凝器: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换热方式散热,使其变成高压液体。
冷凝器通常采用管道或者板式换热器,通过外界的冷却介质(如水或者空气)吸热而冷却制冷剂。
3. 膨胀阀:膨胀阀是控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装置,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从高压状态变成低压状态。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制冷剂类型,膨胀阀可以是节流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等。
4.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吸热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换热方式与冷却介质(如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吸收热量并变成低温蒸汽。
蒸发器通常采用管道或者板式换热器,通过外界的冷却介质吸热而产生制冷效果。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制冷剂从蒸发器进入压缩机,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2. 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换热散热并冷却成高压液体;
3. 高压液体经过膨胀阀,由高压状态变为低压状态,流向蒸发
器;
4. 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液体与冷却介质对流,吸收热量并蒸发成低温蒸汽;
5. 低温蒸汽再次进入压缩机,重复上述循环。
通过循环工作,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吸收室内热量并排出室外,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系统介绍

制冷系统介绍制冷系统是一种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以实现降低温度的目的。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家庭、商业和工业。
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力学的循环过程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中吸收,然后将其释放到另一个物体或空间中。
这个过程涉及到四个主要的组件: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
制冷系统通过蒸发器从待制冷物体或空间中吸收热量。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如氨气或氟利昂)从液体态变为气体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使物体或空间的温度降低。
接下来,气体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成高压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增加。
压缩机通常使用电动机驱动,通过机械压缩气体,增加其密度和温度。
然后,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器散热。
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被冷却并转化为液体态,同时释放出吸收的热量。
这个过程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为下一个循环循环做准备。
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重新开始循环。
在节流阀的作用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降低,重复之前的吸热过程。
除了这四个主要组件之外,制冷系统还包括一些辅助组件和控制装置,如冷却塔、蓄冰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器等。
这些装置和组件协同工作,确保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制冷系统的应用广泛。
在家庭中,我们常见的冰箱和空调就是基于制冷系统工作的设备。
冰箱通过制冷系统将室内热量转移至冷凝器,实现食物的冷藏和保鲜。
空调系统则通过制冷系统将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在商业和工业领域,制冷系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商业冷藏设备如冷柜和冷库,能够长时间储存食物和药品。
工业制冷系统则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电子、食品加工等行业,为生产过程提供恒温和低温环境。
总的来说,制冷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可以实现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制冷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将继续提升,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由于需要排热的物体温度必然低于或等于环境或其他物体的 温度,因此要实现制冷剂相变时吸热或放热的过程, 温度,因此要实现制冷剂相变时吸热或放热的过程,需要改 变制冷剂相变时的热力工况,使液态制冷剂汽化时处于低温、 变制冷剂相变时的热力工况,使液态制冷剂汽化时处于低温、 低压状态,而气态制冷剂液化时处于高温、高压状态。 低压状态,而气态制冷剂液化时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实现 这种不同压力变化的过程,必定要消耗功。 这种不同压力变化的过程,必定要消耗功。根据实现这种压 力变化过程的途径不同,制冷形式主要可分为压缩式、 力变化过程的途径不同,制冷形式主要可分为压缩式、吸收 式和蒸汽喷射式三种。 式和蒸汽喷射式三种。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压缩式制冷和吸收 式制冷。 式制冷。 一、压缩式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一定压力和低温下吸 收周围空气或物体的热量汽化而达到制冷的日的。 收周围空气或物体的热量汽化而达到制冷的日的。图9-1所示 所示 为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图。机组是由压缩机、 为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图。机组是由压缩机、冷凝 膨胀阀和蒸发器等四部分组成的封闭循环系统。 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四部分组成的封闭循环系统。
第九章制冷系统
第一节空调冷源 第二节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制冷机组 第四节蒸发器和冷凝器
第一节空调冷源
“制冷”就是使自然界的物体或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 制冷” 制冷 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随着工业、农业、 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随着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 术现代化的发展,制冷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厂广泛的应用, 术现代化的发展,制冷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厂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空气调节和冷藏, 特别是空气调节和冷藏,直接关系到很多部门的生产和人们 生活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 空调工程中使用的冷源,有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两类。 空调工程中使用的冷源,有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两类。 一、天然冷源 天然冷源包括一切可能提供低于正常环境温度的天然事物, 天然冷源包括一切可能提供低于正常环境温度的天然事物, 如天然水、深湖水、地下水等。 如天然水、深湖水、地下水等。其中地下水是最为常用的一 种天然冷源。 种天然冷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的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强, 氨( R717)的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强,蒸发压力和冷凝适中,吸 的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强 蒸发压力和冷凝适中, 水性好,不溶于油,且价格低廉,来源广泛 但氨的毒性较大 但氨的毒性较大, 水性好,不溶于油,且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但氨的毒性较大, 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发生爆炸的危险, 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其使用受到 限制。氨作为制冷剂仅用于工业生产中,不宜在空调系统中 限制。氨作为制冷剂仅用于工业生产中, 应用。与氨相比,氟利昂无毒无味,不燃烧,使用安全, 应用。与氨相比,氟利昂无毒无味,不燃烧,使用安全,对 金属无腐蚀作用,所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 金属无腐蚀作用,所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 但是,由于某些氟利昂类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破坏严重, 但是,由于某些氟利昂类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破坏严重,因 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7年制定厂《蒙特利尔议定书》, 年制定厂《蒙特利尔议定书》 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年制定厂 要求多种氟利昂制冷剂逐步禁止使用,所以研制新的制冷剂 要求多种氟利昂制冷剂逐步禁止使用, 是空调制冷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是空调制冷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吸收式制冷 吸收式制冷和压缩式制冷的原理相同, 吸收式制冷和压缩式制冷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液态制冷 剂在一定压力下和低温状态下吸热汽化而制冷。 剂在一定压力下和低温状态下吸热汽化而制冷。但是在吸收 式制冷机组中促使制冷剂循环的方法与压缩式制冷有所不同。 式制冷机组中促使制冷剂循环的方法与压缩式制冷有所不同。 压缩式制冷是以消耗机械能(即电能 作为补偿 吸收式制冷是 压缩式制冷是以消耗机械能 即电能)作为补偿 即电能 作为补偿;吸收式制冷是 以消耗热能作为补偿, 以消耗热能作为补偿,它是利用二元溶液在不同压力和温度 下能够释放和吸收制冷剂的原理来进行循环的。 下能够释放和吸收制冷剂的原理来进行循环的。图9-2所示为 所示为 吸收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吸收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在该系统中需要有两种工 艺介质:制冷剂和吸收剂 制冷剂和吸收剂。 艺介质 制冷剂和吸收剂。这对工艺介质之间应具备两个基本 条件:(1)在相同压力下,制冷剂的沸点应低于吸收剂 在相 在相同压力下, 条件 在相同压力下 制冷剂的沸点应低于吸收剂;(2)在相 同温度条件下,吸收剂应能强烈吸收制冷剂。 同温度条件下,吸收剂应能强烈吸收制冷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被压缩后,成为高压高温气 接着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却, 体;接着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却,成为高压液体 再经膨 接着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却 成为高压液体;再经膨 胀阀减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最终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 胀阀减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最终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 却介质(冷冻水 的热量而汽化。如此不断地经过压缩、冷凝、 却介质 冷冻水)的热量而汽化 如此不断地经过压缩、冷凝、 冷冻水 的热量而汽化。 膨胀、蒸发四个过程, 膨胀、蒸发四个过程,液态制冷剂不断从蒸发器中吸热而获 得冷冻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 得冷冻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 制冷剂是在制冷机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制冷剂是在制冷机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目前常用的 制冷剂有氨和氟利昂。 制冷剂有氨和氟利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空调冷源
实现人工制冷的方法有很多种, 实现人工制冷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物理过程的不同可分为液 体汽化法、气体膨胀法、电热法、固体绝热去磁法等, 体汽化法、气体膨胀法、电热法、固体绝热去磁法等,不同 的制冷方法适于获取不同的温度。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 的制冷方法适于获取不同的温度。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制 冷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普通制冷(高于 深度制冷(-1~冷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普通制冷 高于-120 oC),深度制冷 高于 深度制冷 253 oC)、低温和超低温 以下)三类 、低温和超低温(-253 oC以下 三类。 以下 三类。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主要采用液体汽 化制冷法,其中以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应用最广。 化制冷法,其中以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应用最广。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空调冷源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用地下水喷淋空气都具有一定的降温效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的温度较低(如东北地区 果,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的温度较低 如东北地区 的中北部约为8 左右 尚可满足恒温恒湿空调工程的需要。 左右), 的中北部约为 oC左右 ,尚可满足恒温恒湿空调工程的需要。 地道风(包括地下隧道 人防地道以及天然隧洞)也是一种天 包括地下隧道、 地道风 包括地下隧道、人防地道以及天然隧洞 也是一种天 然冷源。由于夏季地道壁面的温度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得多, 然冷源。由于夏季地道壁面的温度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得多, 因此在有条件利用时,使空气通过一定长度的地道, 因此在有条件利用时,使空气通过一定长度的地道,也能实 现冷却或减湿冷却的处理过程。 现冷却或减湿冷却的处理过程。 二、人工冷源 当天然冷源不能满足空调需要时,便需采用人工冷源, 当天然冷源不能满足空调需要时,便需采用人工冷源,即 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冷量。 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冷量。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制冷机组
将制冷系统中部分或全部设备组装成一个整体即成为制冷机 也叫冷水机组。目前广泛应用的制冷机组就是将压缩机、 组,也叫冷水机组。目前广泛应用的制冷机组就是将压缩机、 冷凝器、冷水用蒸发器以及自控元件等组合成一个整体, 冷凝器、冷水用蒸发器以及自控元件等组合成一个整体,专 用于为空调箱或其他工艺过程提供不同温度的冷水。另外, 用于为空调箱或其他工艺过程提供不同温度的冷水。另外, 还有压缩冷凝机组,它是将压缩机、冷凝器组装成一体, 还有压缩冷凝机组,它是将压缩机、冷凝器组装成一体,为 各种类型的蒸发器提供液态制冷剂。 各种类型的蒸发器提供液态制冷剂。 制冷机组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灵活、管理方便、容易安装、 制冷机组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灵活、管理方便、容易安装、 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一般设置在专用的制冷机房或空调机房 内。 一、制冷机组的分类 (一)压缩式冷水机组 一 压缩式冷水机组 制冷压缩机,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 制冷压缩机,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容积型和离 心型两大类。 心型两大类。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的本质是从被冷却的物体移走热量并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制冷的本质是从被冷却的物体移走热量并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实现制冷的过程。 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实现制冷的过程。根据 能量守恒定律,这些传递出来的热量不可能消失, 能量守恒定律,这些传递出来的热量不可能消失,因此制冷 过程必定是一个热量转移过程。 过程必定是一个热量转移过程。由于制冷的热量转移过程必 然要消耗功,因此制冷过程就是一个消耗一定量的能量, 然要消耗功,因此制冷过程就是一个消耗一定量的能量,把 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或环境中去的过程。 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或环境中去的过程。所消耗 的能量在做功的过程中也转化成厂热量同时排放到高温物体 或环境中去。 或环境中去。 制冷过程的实现一般需要借助制冷剂来实现。利用“ 制冷过程的实现一般需要借助制冷剂来实现。利用“液体 汽化要吸收热量” 汽化要吸收热量”这一物理性质把热量从要排出热量的物体 中吸收到制冷剂中来,又利用“气体液化要放出热量” 中吸收到制冷剂中来,又利用“气体液化要放出热量”的物 理性质把制冷剂中的热量排放到环境或其他物体中去。 理性质把制冷剂中的热量排放到环境或其他物体中去。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制冷机组
1.:舌塞式冷水机组 舌塞式冷水机组 活塞式冷水机组中的制冷压缩机属容积型, 活塞式冷水机组中的制冷压缩机属容积型,主要是依靠改 变密闭容器的容积,周期性地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将其压缩, 变密闭容器的容积,周期性地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将其压缩, 从而提高气体的压力,其工作原理如图9-3所示 所示。 从而提高气体的压力,其工作原理如图9-3所示。 活塞式冷水机组具有用材普通、制作工艺简单、加工容易、 活塞式冷水机组具有用材普通、制作工艺简单、加工容易、 造价低、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冷冻和中、 造价低、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冷冻和中、小容量的空调 制冷与热泵系统。但存在着因振动较大、 制冷与热泵系统。但存在着因振动较大、单机容量受到限制 和机组调节性能较差的问题。 和机组调节性能较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