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治

合集下载

分泌性中耳炎诊疗规范

分泌性中耳炎诊疗规范

分泌性中耳炎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询问有无感冒病史,鼻塞及鼻咽腔填塞史;2.患者听力减退,头位改变时听力有无改善及流水声,有无自听过响、耳痛、耳内胀满感及耳鸣等;3.儿童病人有无听话迟钝、误听及注意力不集中;4.治疗经过和效果。

【体格检查】1.检查鼓膜色泽,标志是否清楚,有无内陷及积液征(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慢性者可呈灰蓝或乳白色);2.鼓膜紧张部有时有扩张的微血管,若积液为桨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3.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4.鼻腔及鼻咽部可见炎症并应排除鼻咽癌。

【辅助检查】1.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结果应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2.声导抗测试平坦型(B 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高负压型(C 型)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3.乳突X 线检查,乳突气房模糊。

【诊断与鉴别诊断】1.有听力减退、耳痛、耳内闷塞感及耳鸣病史,结合鼓膜检查及听力检查结果,可作出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于无菌操作下行诊断性鼓膜穿刺而确诊;2.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如:鼻咽肿瘤、脑脊液鼻漏、外淋巴瘘、胆固醇肉芽肿及鼓室硬化等。

【治疗原则】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1)鼓膜穿刺抽液,可于抽液后注入类固醇激素药物;(2)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时,应全麻下作鼓膜切开术,术时用鼓膜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3)鼓膜置管术: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麻黄素滴鼻治疗;(5)咽鼓管吹张:可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6)乳突手术或鼓室探查术:对慢性胶粘性积液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有时须行鼓室探查术或乳突凿开术,彻底吸尽液体。

2.病因治疗:(1)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2)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3)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分泌性中耳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分泌性中耳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分泌性中耳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分泌性中耳炎概述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本病又名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等。

英文名称:secretory otitis media。

其它名称: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

相关中医疾病:耳胀、耳闭。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耳部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耳。

常见症状: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

主要病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变态反应、气压损伤。

检查项目:听力检查、耳镜检查、鼓气耳镜检查、鼻咽部检查、颞骨CT、X 线。

重要提醒: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治,以免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分类: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较急,病程在8周以内。

2、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延续超过8周仍未痊愈即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多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迁延转化而来,也可缓慢起病而没有急性中耳炎经历。

二、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特点三、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变态反应、气压损伤等原因导致。

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

基本病因:1、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具有保持中耳内、外的气压平衡、清洁和防止逆行感染等功能。

若因机械性阻塞或功能障碍,导致咽鼓管不能主动开放,可造成本病的发生。

2、中耳局部感染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

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细菌产出的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在病程迁延为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2021年最新诊疗指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2021年最新诊疗指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2021年最新诊疗指引
简介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耳部疾病,特点是中耳腔内积聚液体。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1年最新的诊疗指引,以帮助医生和护士正确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诊断
1. 临床症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部流脓、耳闷等。

2. 检查:通过耳部检查,包括听力测试、中耳镜检查等,可以帮助确定诊断。

治疗
1. 观察治疗:对于轻度症状或没有明显影响听力的患儿,可以选择观察治疗,监测病情的变化。

2. 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听力或出现并发症的患儿,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耳管置入术等。

预防
1. 避免婴幼儿长时间使用奶瓶:长时间仰卧喂养容易导致分泌
性中耳炎的发生。

2. 避免二手烟暴露:二手烟暴露会增加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的风险。

3. 预防感染:加强儿童的免疫力,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避免
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注意事项
1. 定期复查:对于治疗中的患儿,应定期复查,评估病情的变
化和疗效。

2. 家庭教育:向患儿的家长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指导,帮助他们
正确处理患儿的病情和护理。

以上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2021年最新诊疗指引的简要内容。

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确定。

2021年最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与诊断手册

2021年最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与诊断手册

2021年最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与诊断手册简介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2021年最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治疗与诊断指南。

OME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耳部问题,本手册将介绍其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症状- 耳朵堵塞感- 出现听力下降- 耳鸣- 咳嗽或感冒症状- 轻度平衡问题诊断标准根据以下标准,医生可以诊断儿童是否患有OME:1. 患者有上述症状之一或多个;2. 中耳有积液存在;3. 中耳积液已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

治疗方法1. 观察法对于一些轻度OME病例,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法,即定期复查患者的耳朵情况,观察症状是否改善或加重。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儿童自身免疫力较强、中耳积液轻度的情况。

2. 用药治疗对于OME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 利用抗生素来处理感染性中耳炎;- 使用抗过敏药物,降低过敏反应引起的中耳积液。

3.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的OME病例中,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方法包括:- 鼓室置管:在耳膜上开一个小孔,以便排出中耳积液;- 腺样体切除术:移除咽鼓管周围的腺样组织,以改善中耳通气。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让儿童长时间吸吮奶瓶或使用奶嘴,尤其是在躺着的时候;- 避免让儿童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 提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增强免疫力;- 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

结论本手册提供了关于2021年最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与诊断指南。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问题。

请注意,本手册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专家解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新诊断技术2023

(专家解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新诊断技术2023

(专家解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新诊断技术2023引言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耳科疾病,对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023年的最新诊断技术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和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对这些最新诊断技术进行解读。

1.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漏和中耳积液等。

这些症状通常会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2. 最新诊断技术2.1 高分辨率乳突CT扫描高分辨率乳突CT扫描是一种无创、准确、可重复的诊断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儿童中耳炎的病灶和骨结构,对于判断中耳积液和其他病变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2 中耳内窥镜检查中耳内窥镜检查是通过将显微镜引入中耳腔,观察中耳黏膜和病变情况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直接观察到中耳的炎症状况,判断中耳的病变类型和程度,对于评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情非常有帮助。

2.3 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技术,可以初步判断儿童的听力状态。

通过对儿童进行听力测试,可以发现听力下降的异常情况,进一步提示可能存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性。

2.4 中耳压力测定中耳压力测定是通过测量中耳腔内的压力变化来判断中耳炎的一种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直接测量中耳的压力,判断中耳积液的程度和性质,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有价值。

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新诊断技术为儿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准确和有效的手段。

高分辨率乳突CT扫描、中耳内窥镜检查、听力筛查和中耳压力测定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儿童中耳炎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儿童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Word count: 215)。

分泌性中耳炎的规范化诊治

分泌性中耳炎的规范化诊治

分泌性中耳炎的规范化诊治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1)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疗进展 (15)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 (29)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对言语发育的影响 (41)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研究所杨仕明一、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一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

如果积液及粘稠而呈胶冻状者,又称为胶耳。

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已经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一些假说。

1、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研究认为: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确存在,其前身是咽鼓管粘膜中纤毛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中观察到的多型板层颗粒。

其化学构成主要有磷脂、多糖及蛋白质。

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降低咽鼓管开放压: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特异性免疫反应、减轻变态反应损伤;抑制组织对吸入抗原的过敏反应:分泌浆液及粘液,促进吸入的异物颗粒排除等。

由此可见,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在维持咽鼓符的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可能是引起OME的重要因素。

2、免疫机制.变态反应与OME:中耳为一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

近年来,由于中耳积液中炎性介质的存在,并可检出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的出现,提示SOM可能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

此外,中耳积液中测得嗜酸性粒细胞阳离了蛋白(ECP)含量高于正常也说明了免疫因素的参与。

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通常由于细菌感染引起。

有研究显示,SOM患者中耳积液免疫复合物(IC)明显高于血清,IC沉积于中耳粘膜,通过III型变态反应,损伤毛细血管,导致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引起渗出。

其中,IC作为启动因素。

型变态反应(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有学者对SOM患者中耳积液和血清IgE进行测定,认为中耳局部I型变态反应是本病病因之一,但是否确切尚未得到证实。

2021年更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指南

2021年更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指南

2021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新诊疗策略概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对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展有不利影响。

本文介绍了2021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新诊疗策略,旨在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这一疾病。

诊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

常见的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分泌物等。

体格检查时应注意中耳炎的体征,如鼓膜充血、积液等。

确诊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耳鼻喉专科检查、听力测试等。

非药物治疗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非药物治疗是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非药物治疗策略的建议:- 观察和等待:对于轻度症状的儿童,观察和等待是合理的选择。

大多数儿童中耳炎会自行痊愈。

- 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戒烟和接种疫苗等。

- 布鲁奈特管通气:对于反复发作的中耳炎,考虑进行布鲁奈特管通气手术,以促进中耳积液排出。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策略:- 长效抗生素:对于慢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口服长效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

- 鼻腔类固醇喷雾剂:对于伴有鼻窦炎的儿童,鼻腔类固醇喷雾剂可以减轻炎症,改善中耳炎的症状。

- 对症治疗: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如止痛药、退烧药等。

手术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治疗策略:- 乳突切开术和引流:对于顽固性中耳积液,乳突切开术和引流可以帮助排除积液。

- 鼓室置管:对于频繁发作的中耳炎,鼓室置管手术可以帮助平衡中耳压力,减少积液。

随访和预防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还需要进行随访和预防。

以下是一些建议:- 定期复诊: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定期复诊以评估疗效和监测病情很重要。

- 预防感染:教育儿童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

结论2021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新诊疗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儿童的病情和家庭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分析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分析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分析1. 引言1.1 中耳炎的概述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发生炎症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

中耳炎可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两种类型,其中急性中耳炎发病急剧,症状明显,一般为化脓性,疼痛明显,耳膜有水肿和充血,有时可见鼓膜穿孔;慢性中耳炎症状相对缓和,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听力下降和耳聋。

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过敏、排畸、气候、环境等因素均可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儿童中耳炎一般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对于儿童中耳炎的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抗炎药物治疗、中耳穿刺引流等,糖皮质激素在儿童中耳炎治疗中也逐渐引起了重视。

接下来将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

1.2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减轻中耳炎炎症,减少分泌物产生,促进中耳积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儿童耳部症状。

糖皮质激素还可以改善听力,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还可以减少复发性中耳炎的发生率,降低治疗的时间和成本。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可以更好地评估糖皮质激素在儿童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提高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字数:300】2. 正文2.1 糖皮质激素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耳部疼痛、耳内压感、耳水肿、听力下降等。

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其疗效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分泌物产生,降低中耳内的压力,从而减轻症状,促进中耳炎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样体切除术
一项研究显示,对2~11 岁OME儿童行腺样体切除术+鼓膜臵管术效 果优于单纯腺样体切除术或鼓膜臵管术,而同时施行扁桃体切除术并 不增加对OME疗效
儿童OME临床实践指南(2004)
— 美国家庭医师协会,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 适用年龄: 2个月~ 12岁
关于儿童OME的手术治疗:应优先考虑行鼓膜臵管术;对合
鼓膜(切开)置管术
Myringotomy with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鼓膜置管手术录像
鼓膜臵管并发症 Main complications:
化脓性中耳炎 永久性鼓膜穿孔 通气管移行到中耳腔…
腺样体切除术 Adenoidectomy
迁延不愈的OME常合并鼻腔、鼻咽部和口咽部的慢性炎症或结构异常, 如:慢性腺样体炎和腺样体肥大、慢性鼻-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鼻中 隔偏曲、鼻息肉、腭裂等,需予以处理 — 病因治疗
并慢性腺样体炎或因腺样体肥大导致鼻塞等症状者,可同时行腺样 体切除术;单纯扁桃体切除或鼓膜切开术不是儿童OME的有效治疗 方法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is the initial preferred procedure. Adenoidectomy should not be performed except for a specific indication (i.e., nasal obstruction, chronic adenoiditis). Tonsillectomy alone or myringotomy alone should not be used to treat OME.
听力学测试 影像学检查:不作常规
OME可经鼓膜穿刺确诊,但儿童不宜推荐
体检 Physical examination
耳科检查
头颈检查:很重要,可发现OME易患因素,如:颅面畸 形、腭裂、鼻腔和鼻咽部异常.
OM with retracted drum
OM with air-fluid level
25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dBHL
治 疗 Management
原则
改善中耳和咽鼓管通气引流 清除中耳积液 去除病因,预防复发
不治疗-观察
干预措施
内科治疗 手术治疗
一. 观察随访 watchful waiting
咽鼓管及中耳粘膜的炎症后反应导致持续性鼓室积液
Postinflammatory alteration in the middle ear mucosa and eustachian tube (e.g., goblet cell metaplasia and hypersecretion) lead to persistence of effusion
小结
OME是儿童、婴幼儿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达3岁的儿童
至少有过一次中耳积液的发作
本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中耳慢性、轻症感染可能是始动
因素,而咽鼓管功能不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诊断主要依赖于耳科检查和听力学检查,其中,声导抗测试可很好反映
中耳功能状态,是儿童OME动态随访的有效方法
It may b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true” incidence of OME because, by definition, OME is asymptomatic. However, nearly all children had experienced at least one episode by the age of 3 years
听力学检查 Hearing Tests
听阈评价:轻~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
行为测听:视觉强化测听(<2岁),游戏测听(>2岁),纯音测听(>5岁) ABR:不能配合行为测听者,但不能真实反映外周听力
声导抗(需外耳道通畅):
很好反映中耳功能状态,可用于OME动态随访和筛查 OME:鼓室图B或C型,提示中耳积液或负压

手术方法 鼓膜切开 Myringotomy
鼓膜臵管 Myringotomy with
Insertion (Grommets)
Tympanostomy Tube
腺样体切除术
Adenoidectomy
鼓膜切开术 Myringotomy
常规鼓膜切开:对慢性OME疗效差
激光鼓膜造孔愈合时间为2 ~ 3 周,长期疗效不佳 结论:单纯鼓膜切开不是儿童OME有效治疗方法
三. 手术治疗 Surgical Treatment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手术治疗的常见适应症之一,但仅适用 于保守治疗无效者
手术适应症
OME 持续4个月以上伴持久性听力损失或其它表现; 复发性或持续性OME伴发育迟缓风险增加,无论听力如何; OME伴鼓膜或中耳结构受损 —儿童OME临床实践指南(2004)美国家庭医师协会,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
度而定
二. 内科治疗 Medical treatment

抗生素
急性中耳炎:阿莫西林40 mg/kg/day,7-10 d OME:抗生素治疗14d,4周后中耳积液消退率比安慰剂 组高一倍,但绝大多数3月后复发-- 短期有效。不推荐作 为OME的常规治疗

抗组胺药/减充血剂
治疗OME临床常用药物 缺乏询证医学证据
以往认为,咽鼓管功能不良是
OME发生的始发及主要因素 儿童、婴幼儿咽鼓管较成人短、宽、 平,更易患OME,7岁以后渐接近 成人,OME发生率明显下降
中耳积液的细菌学研究 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of isolates in 2807 effusions from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概述
分泌性中耳炎(OM
Catarrhal inflammation of middle ear cleft that characterized by middle ear effusion and conductive hearing loss.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自愈率很高,不影响言语发育和学习的
OME可以观察随访(1-3月)
如中耳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或有言语发育迟缓、学习困
难,或疑有明显听力下降者,应行听力检查
平均听阈<20 dB,继续观察 好耳听阈>40 dB,建议手术治疗 听力损失20~40dB者,处理方案根据积液持续时间及症状严重程
patients with acute otitis media (AOM) and 4589 effusions from patients with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 at the Pittsburgh Otitis Media Research Center, 1980 to 1989. Total percentages are greater than 100% because of multiple organisms
儿童、婴幼儿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ing the Children’s hearing
儿童OME确切的发病率不详,因本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然 而,几乎所有3岁左右的儿童都曾经历过至少1次中耳积液的发 作

目的
纠正病理生理状态
- To correct the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ic condition
改善症状,预防复发
- To prevent recurrent and remediation of symptoms, especially during the key periods for development of speech and language(<6 years old)
现有研究认为:
OME可能起源于慢性感染
Secretory changes in the middle ear in COME are most likely due to chronic infection
多数患者以急性感染起病
The majority of cases begin as acute infection of the middle ear
激素 Short-term corticosteroid
有短期疗效,但复发率高
不推荐长期使用
粘液稀化剂或促排剂
如吉诺通,仙璐贝:稀化粘液、改善纤毛运动,降低咽 鼓管粘膜表面张力 疗效待证实
咽鼓管吹张, Autoinflation
低或无成本,无副反应
推荐使用,尤其是药物治疗和观察随访者
咽鼓管功能不良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Dysfunction of the eustachian tub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诊 断 Diagnosis
症状
耳闷、听力下降、耳鸣以及自听过显 听力下降是儿童就诊的首要原因
体格检查
不是所有的儿童OME都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该病自愈率很高 (配合捏
鼻鼓气)。询证医学证据表明,至今没有治疗儿童OME的有效药物,而 鼓膜置管和必要的腺样体切除术是儿童OME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
无急性炎症表现(耳痛、发热、鼓膜充血肿胀)的中耳 积液,但可源于急性中耳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