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治疗观察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76伤临床疗效观察

2 0 1 2年 5月我 院治 疗 的 1 5 2例分 泌性 中耳炎 患儿 为研 究 对象 , 应 用 随机 数字 表法 将分 泌性 中耳 炎儿 童分 为对 照
组 和实 验组 , 每组 7 6例 。 对 照组 继续 进行 传 统药 物 治疗 , 实 验组 进行 耳 内镜 下鼓 膜置 管术 治疗 。比较并 观察 两组
低 于对 照 组患 者 ,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 < 0 . 0 5 ) 。 结论 耳 内镜 下 鼓膜 置 管术 用 于儿 童分 泌 性 中耳 炎患 者疗 效确 切 , 优 于传 统 药物 治疗 , 具有 安全 高 效和 不 良反应 少 等特 点 , 值 得临床 上 进一 步推 广 。
【 关键 字】 耳 内镜 ; 鼓膜 置 管术 ; 儿童 分 泌性 中耳 炎 ; 临床 疗 效
[ பைடு நூலகம்图分类号】R 7 6 4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4 ) 0 5 — 0 0 2 3 — 0 3
Gr o mm e t i n s e r t i o n u n d e r e n d o t o s c o p e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s e c r e t o r y o t i t i s me .
鼓膜置管术治疗65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鼓膜置管术治疗65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黎雄文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1(005)017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的6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鼓膜置管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鼓膜置管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97.4%.治疗无效的2耳分别因鼓膜菲薄、过度内陷引起脱管和带管期间感冒未得到有效控制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安全、操作方便、视野清晰、实用性强等优点,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黎雄文
【作者单位】514031,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硬性耳内镜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J], 仇弋戈;熊小星;唐春霞
2.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88例临床观察 [J], 邹健;李义森;方峥嵘;秦龙全
3.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5例临床观察 [J], 覃玉抓
4.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J], 阮文兵
5.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J], 赖世佳;童梓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耳内窥镜下中耳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配合

耳内窥镜下中耳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微创耳内窥镜手术应用于临床,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我院于本世纪初引入,手术损伤轻,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
方法选择反复发作的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80例,96耳,在耳内窥镜下行鼓膜切开,然后滴入药物置入硅胶管。
结果治愈80耳,有效16耳,无效0耳。
结论耳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准确,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耳内窥镜;中耳置管;护理配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单耳发病64例,双耳发病16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49,年龄在14~67岁之间。
50例患者做两次鼓膜穿刺抽液后复发,30例患者1次穿刺液体黏稠胶冻样很难抽出。
术前纯音测听气导阈值35~60 dBhl,骨导阈值0~25 dBhl之间,气骨导间距在20~40 dBhl之间,声导抗检查鼓室图为B型或C型,咽鼓管功能不良。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头偏向健侧,女患者将头发扎起,将浸泡的1%丁卡因棉片置于鼓膜行表面麻醉,术区常规消毒。
使用络合碘消毒耳廓、外耳道及鼓膜。
在0度耳内窥镜的引导下,使用鼓膜切开刀在下象限切开鼓膜,用负压吸引器将中耳腔的液体吸净,如为黏液可使用糜蛋白酶浸泡后吸出,然后插入硅胶管。
术后使用抗生素5~7 d,预防感染。
2 结果80例患者术后当日主诉听力提高,耳堵塞感消失,耳鸣减轻。
局部观察鼓膜反映轻微,术后1周复查36耳仍有少量渗液流出,硅胶管通畅,清洁,无感染迹象。
术后2~4周复诊无渗液流出,硅胶管通畅,固定良好。
术后6个月复诊80例患者均无中耳渗液,12耳硅胶管自行脱落,鼓膜愈合良好。
复查电测听,纯音气导听阈在15~25 dBhl之间,声导抗检查鼓室压力正常。
患者主诉耳堵塞感,耳鸣消失,感觉听力显著提高。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可由上呼吸道感染和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附38耳报告

3 慢性分 泌性 中耳炎 来 自 3 患者 ,3 8耳 0例 8耳均 表现 为鼓膜 呈棕 黄色或淡黄 色 ,活动 受限 ,鼓 室导 抗 图为 B型
曲线 ,音又试验 及纯 音听 阈测试 结果 为传 导性 耳聋 ,均符
合 分泌性 中耳炎 诊断标准 口 。其 中男 l 2 8例 3耳 ,女 l 2例
钟 。术 后 4 日复 查 ,3 5 8耳 通 气 管 均 无 脱 落 。 随 访 悉 半 年 ,9例 1 2耳 失访 ,2 例 2 1 6耳 可 随 访 ,其 中 2 4 耳 通 气 管 可 自行 脱 落 , 鼓 膜 愈 合 良好 , 气 导 听 阅
3 8耳通气管均 无脱 落 ;1耳通 气 管阻 塞 ,用 4 碳 酸氢 钠 %
明亮 、清 晰 ,可使术者 准确地 于鼓 膜 切 口,确保 把 带尾线
1 引 言
哑铃通气 管中间部分 卡在鼓 膜切缘 上 ,使 哑铃 通气 管一端
位于鼓膜 内而带尾线 的另一 端位 于鼓膜 外面 ,这是手 术关 键 ,决定 治疗 分泌 中耳 炎 的效果 。耳 内镜 下置 管术手 术操
分泌性 中耳炎是 以传 导性聋 及鼓 室积 液为 :3 8耳 均 1次 置 羔
管 成 功 ,手 术 所 需 时 间 为 6—1 分 钟 ,平 均 8 分 0
3 8耳均 1 次置管成功 ,手术 时 间为 6—1 0分钟 ,平 均 8分钟 。术 后患 者均 自觉 听 力 明显提 高 。术 后 4 5日复查 ,
溶液滴耳 ,每 日3次 ,2日后进 行 外 耳道 冲洗 并在 耳 内镜 直视 下抽 吸 ,结果 恢 复通 畅 。随 访半 年 ,9例 1 2耳 失访 , 2 1例 2 6耳可随访 ,其 中 2 4耳 通气 管可 自行脱 落 ,鼓膜 愈
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朱晓凤【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9)002【摘要】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7月84例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组.常规手术组采用耳内镜下置管手术进行治疗,联合手术组采用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转归率;中耳腔积液消失时间、鼓膜痊愈(穿孔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儿听力恢复状况、生活影响因子.结果联合手术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转归率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联合手术组中耳腔积液消失时间、鼓膜痊愈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P<0.05;干预前两组听力、生活影响因子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手术组听力恢复状况、生活影响因子优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消除积液症状,促使听力恢复正常,缩短治疗时间.【总页数】3页(P160-162)【作者】朱晓凤【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鼻咽喉头颈外科,河南郑州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相关文献】1.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J], 方勇进2.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J], 郁虎山3.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J], 朱晓凤;4.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评价 [J], 杨婉5.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J], 梁宏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以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80例/组。
A组予以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疗法,B组予以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疗法。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结果治疗效果中,B组有效率较A组高(P<0.05)。
B组中耳积液改善时间较A组短(P<0.05)。
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A组低(P<0.05)。
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疗法疗效优于鼓膜穿刺疗法,且手术安全性更高,预后更好,建议首选。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疗法;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疗法;治疗效果;中耳积液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前言: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耳炎,属于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可在任何年龄段人群发病,但多见于儿童,若未能有效诊治,对患者言语功能会造成极大损伤,儿童患病还可能会影响到语言功能的发育,甚至引起不可逆性耳聋[1]。
因此,临床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诊治尤为重视。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该病,而耳内镜下手术更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精确性高、术后康复快等多种优势[2]。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耳内镜具体术式的种类也更多,对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临床也始终存在争议。
本文即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0例进行研究,对比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疗法及鼓膜置管疗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80例/组。
A组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儿童46例,成人34例;年龄(18.45±5.88)岁,最高50岁,最低3岁;病程(7.54±2.46)个月,最长12个月,最短3个月。
鼓膜置管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鼓膜置管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陈丙辉;陈楚亮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5(021)006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鼓膜置管手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将132例(156耳)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60例(71耳)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72例(85耳)于耳内镜直视下行鼓膜置管手术. 观察2组治疗效果、纯音听力测试气导平均值、鼓室导抗图结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气导平均阈值低于对照组,A型图比例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鼓膜置管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理想.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陈丙辉;陈楚亮
【作者单位】广东潮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潮州 521000;广东潮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潮州 5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1
【相关文献】
1.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结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J], 王丽妍;李慧军;姚宪义
2.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J], 魏琳琦
3.经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J], 李丹丹;宋伟
4.鼓膜置管术联合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中长期疗效观察[J], 陈子涵
5.鼓膜置管、曲安奈德局部灌注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金玮;陈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 关键 词】内窥镜 ; 鼓膜 穿刺 ; 分泌性 中耳 炎; 塞 米松针 ; 一 糜蛋 白酶 地 a 【 图分类 号] 6 . l 中 R7 4 2 【 文献 标识 码】 B 【 章编 号] o 6 1 5 ( 0 0 0 文 1 0 — 9 9 2 1 ) 5—0 8 一 o 08 1 响 咽鼓 管功 能或 造 成 咽鼓 管 损伤 , 者 可引 起 中耳不 可 恢 复的 病损 , 重 还 可 能造成 医 源性异 常 开放 的咽 鼓管 。 给患 者 造 成 终身 的 痛 苦I 。 内镜 3 耳 ] 的应 用 , 以很 容易 地 越过 外 耳 道狭 窄 和偏 曲 的 部位 , 接 观察 到鼓 膜 可 直 的 全貌 , 辨率 高 , 分 视野 更广 、 视角 可变 、 无需 调焦 , 手术 环 境 要求 相对 简 单 , 有效避 免 盲 目操 作 , 鼓 膜 上 准确 定 位 , 少 损 伤 , 可 尽量 吸 尽 可 在 减 并 鼓室 内 的积液 , 操作 方 便 。 刺 后 注 射 地 塞 米 松 具 有 抗 炎 、 过 敏 作 且 穿 抗 用 , 塞米松 有抗 炎 、 过敏 、 自身免 疫性 疾病 作 用 , ~糜 蛋 白酶能 清 地 抗 抗 a 洁软 化创 面 , 溶解 脓液 和坏 死组 织 , 进 肉芽组 织新 生 , 以 能溶解 和 清 促 所 除鼓 室含 有多量 蛋 白质 的废 物 , 降低 液 体黏 稠度 , 局 部 积液 加 快扩 散 , 使 有利 于鼓 室 引流 和 吸收 , 时应 用 负压 吸 } 残余 液 体 , 克 服 常规 鼓 膜 同 l { 能 穿刺 的缺 点 , 并能 有效 地改 善 中耳 腔负 压 , 使药 液 更容 易 分布 于 中耳 腔 , 加 强 了局部 的治 疗作 用 , 使 咽 鼓 管 开 放 , 善 病 人 听 力 , 到治 愈 目 促 改 达 的[ 。 4 本组 所有 病例 均获 随访 , ] 术后 均诉 耳聋 、 闷塞感 、 耳 耳鸣 症状 缓解 , 未 发现 中耳 渗液 , 总有效 率 9 . 。 00 耳 内镜 鼓膜 穿刺 抽液 治疗 手段 简便 易 行 , 但治 疗 过程 中应 注意 以 下 几 点 : 练掌握 鼓膜 穿刺 技术 , 熟 头位 固定 很重 要 , 因为 患者 的 头位 稍有 移 动 穿刺 针 即可 扎深 或 脱 出 , 以 应很 好 的 固定 头 位 , 所 成人 可 用患 耳对 侧 手 臂靠 住椅 背 手掌 支 撑 头部 , , L d J 可使 家 属配 合 固定 头 部 。 中要 注意 术 无 菌操 作 , 在鼓 室抽 液注 药 冲洗 前将 药液 适 当加 温约 3 ℃ , 7 以免 注入 过 冷 药液过 冷刺 激 迷路 诱 发 眩晕 。 意 观察 患 者 的 面色 、 注 表情 、 否 眩晕 、 有 畏寒 、 恶心 、 呕吐等 , 如属 精神 紧张 给 予安慰 ; 如属 环 境 因素 , 及时 调控 室 温 或加 暖被 ; 毕观察 3 m n以上 , 不适 可离 院 。 止 自行 滴耳 、 术 0i 无 禁 游泳 、 洗澡 , 洗头 时必须 用无 菌棉 球外 堵 耳道 . 少 感染 机会 。 然腺 样体 肥 大 减 虽 压迫 堵塞 咽鼓 管并 不是 分泌 性 中耳炎 的 主要 原 因 , 腺 样 体是 鼻 咽部 致 但 病 菌潜 藏 的 地 方 , 除 肥 大 的 腺 样 体 , 常 做 吞 咽 或 咀 嚼 动 作 , 切 经 行 Vll as v a a吹张 , 有利 于咽 鼓管 功能 的恢 复 均 综上所 述 , 内镜 直 视下 行鼓 室镜 鼓 膜穿 刺 术 , 耳 可直 接 插入 外 耳 道 且接 近鼓膜 , 操作 简 单 方便 , 掌握 、 像 清 晰 , 准 确选 择 鼓膜 切 口位 易 物 能 置, 直视 下作 切 口 , 术 风险低 、 手 费用 低廉 、 术后 护理 简 单 、 发 症及 后遗 并 症 少 有发生 、 患者 易于接 受 。 能 充分 地吸 出鼓 室 内的 积 液 。 入地 塞米 且 注 松 针 和 a 糜 蛋 白酶针 混 合 液进 行 冲 洗 , 后 效果 好 , ~ 术 无并 发 症 和后 遗 症。 因此 , 合在 各级 医 院开展 。 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治疗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对于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7例采取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于治疗前与治疗后
六个月分别进行听力测定,对比听力的差异性评定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对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六个月后纯音测听0.5、1.0、2.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为20.78±
2.19dbhl,气骨导差<10dbhl。
结论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精确度高以及手术创伤小、术后易恢复的优势。
【关键词】耳内镜显示系统;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简称ome,属中耳非化脓性的炎性耳部疾病,主要特征是鼓室积液与传导性耳聋[1]。
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疗法,具有直接治疗、创伤小、易恢复等优势[2]。
本院采取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2009年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37例(43耳),男22例、女15例;平均6.45±3.21岁;平均病程8.92±4.14月;单侧病变31例,双侧病变6例。
经耳内镜检查,全部患儿鼓膜为淡黄或琥珀色,鼓膜内陷,光锥变短或消失;30耳见液平面。
经鼻内镜与ct检查,28例腺样体肥大,3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6例腺
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
经声导抗测试表明:“c”型曲线8例10耳,“b”型曲线29例33耳。
30例35耳经纯音测听检查表明传导性耳聋,气导听阈平均36.04±2.71dbhl;7例8耳因年龄较小无法配合完成纯音测听检测。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给予基础强化麻醉,如需同时进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给予气管插管全麻。
后鼻息肉或腺样体肥大等原因造成的ome患儿,首先在鼻内镜下行息肉、肥大腺样体切除术。
外耳道行常规消毒,从外耳道导入2.7mm的0。
耳内镜,于显示器直视条件下,依据鼓膜与中耳腔的积液情况,选择鼓膜前下象限或者后下象限,行放射形或弧形切开。
使用鼓膜刀把鼓膜切开2.0~4.0mm后,将鼓室内的积液完全吸净,同时观察鼓室黏膜的肿胀情况,如积液过于黏稠或者呈现胶状则注入α-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溶液进行冲洗,并视积液的黏稠程度选择通气管。
以麦粒钳夹紧通气管一端后将其置入切口之内,而后使用钩针沿着通气管的外缘对其进行调整,直至通气管可以很好的卡于鼓膜切口内为止。
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
术后1~2周使用耳内镜观察并判断通气管是否脱管、堵塞及管位是否恰当,外耳道内有无分泌物。
术后 6个月通气管未能自行脱落的患儿,采取鼻内镜检查,若鼻咽部情况良好、耳内镜检查未见中耳腔渗液、鼓膜外观及听力恢复正常则可于耳内镜下拔除通气管。
1.2.2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计数资料进行t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六个月后纯音测听0.5、1.0、2.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为20.78±2.19dbhl,气骨导差<10dbhl;治疗后患儿听力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具体数据见下表:
3讨论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可能为单一病因所致,也可能由几种病因共同所致。
其起病较隐蔽,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如贻误治疗时机可引发中耳硬化、粘连等严重并发症[3]。
尽早接受正规检查及治疗是提高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愈率的重要基础。
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耳通气引流手术疗法,也是目前ome临床治疗中的常见术式。
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显微镜下实施鼓膜切开置管。
显微镜可为手术提供良好的光线及清晰的放大图像,但外耳道存在两狭窄处,管腔直径也较小,所以术中只可对物镜轴线正前方结构进行直视观察,在小儿中耳置管术中往往无法清楚看到鼓膜全貌,因此不能精确定位鼓膜切开处,使得手术视野与操作间形成相互干扰,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降低了手术的精准度与成功率。
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为一种微创手术。
耳内镜可越过外耳道狭窄处与弯曲部位直达鼓膜前方,操作简单,调整焦距方便易行,使得手术视野清晰准确,放大的图像更逼真精确,术中视角开阔。
即使是用于小儿耳部手术也可以同
样清楚的观察鼓膜全貌、鼓环以及近鼓膜外耳道的周围壁等部位,可以准确的选择鼓膜切开位置,并可有效控制切口大小与方式,最大限度的缩小手术创口,避免了因切口过大所致的脱管或损伤鼓室结构现象的发生。
耳内镜显示系统下的中耳置管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可直视定位以及创伤小的优点,因此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与成功率,特别是用于小儿耳部手术中其优势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张明,刘卫梅.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03-104.
[2]刘和菊,陈穗俊,植少娟,林海燕,欧月玲,梁少卿.耳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3,18(6):422-423.
[3]张彦娜.手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46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8):934-93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