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度高考作文题
1992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目

1992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目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京剧更是我们中国的“国粹”。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
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优美,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安稳感觉;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
京剧在发展,在创新,在与时俱进,并没有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在推陈出新,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才能安坐戏剧舞台“国粹”的王座安然不动!1960年,周总理曾在北京新街口总政排演场观看京剧《霸王别姬》。
戏剧开始,刘邦发兵攻打项羽。
群臣纷纷劝谏,项羽不听。
总理说:“一人言堂。
”项羽回到皇宫,虞姬又规劝,项羽还是不听。
总理说:“一家之长。
”当演到项羽孤军陷入设好的埋伏时,总理道:“一筹莫展。
新生—关于描写有错就改和遵守社会公德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_高中生

新生—关于描写有错就改和遵守社会公德1992年全国高考
作文
不知怎么的,“红雨衣”总觉得好像做了什么坏事似的。
这严严实实的雨衣渐渐地越来越憋闷,她一把捋下头罩,让丝丝的春雨细
细地洒在脸上。
初春的雨,带着残冬的一丝凉意,渐渐地使她清醒过来,她的
脑海里又浮现出刚才的那一瞬:路边一个不知谁打破的玻璃罐,恰
好把她的车后轮扎瘪了。
她一时火起,又踢了那玻璃罐一脚,嘴里
还说着“大家都沾点光吧”.但这时,她却看到候车亭下一个路人正摇着头看着。
她永远忘不了他那一种目光……“红雨衣”不禁一打
寒颤.那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责备?难过?无可奈何?……似乎都有……也许只是很平常的一眼?……不!因为正是这一眼,使得她窥
见了自己内心的一个黑暗面,使她感觉到了一种做坏事的愧疚与慌张。
而这一切都是她未曾认识过的。
正是这一眼,使她从严实的外套中
透出来,看清了自己,看全了自己……
雨不知不觉地停了,前方便是家门。
“红雨衣”支起车子,一边跑一边快快地脱着那厚厚的雨衣一她要回家拿扫帚把那堆玻璃扫起来。
一个扣,两个扣……她似乎感觉到自己在经历一场新生,一场
把自己从厚重的自我的外套中放到整个社会中去的新生!
1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十年高考作文题范文

十年高考作文题范文
十年高考作文题
●1991年就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选其一,写辩论会发言稿。
●1992年材料:一个留下悬念的故事。
题目:1、对悬念局部加以设想,写篇不少于350字的记叙文。
2、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行为,写篇不少于350字的议论文。
●1993年材料:父、子、女三人对“新旧交替”的不同感触。
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1994年以《尝试》为题,写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1995年材料:寓言诗《鸟儿的评说》。
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1996年材料:两幅漫画(每幅都有标题)。
题目:我更喜欢漫画……
●1997年材料:1、背残疾儿童上学的`事迹。
2和3:不同的看法。
根据材料2、3,就“乐于助人”问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1998年指导语:谈心理承受力问题。
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两题选做其一)。
●1999年指导语:从器官移植到人类记忆移植的推想。
题目:就假设记忆可以移植,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000年指导语:四个图形符号得出多种正确答案,引发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题目: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摘自《中国教育报》。
山东高考35年来的作文题目

1977年至2012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1977:难忘的一天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1980: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1: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1984:写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1986:“树木·森林·气候”(写一段三者之间关系的报道,副标题自拟)1987:自拟题(写一篇关于小学开设游泳训练班的简讯)1988:习惯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 (“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或议论)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1993:关于补课报酬问题1994:尝试1995:鸟的对话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2001:诚信2002:心灵的选择2003:感情的亲疏远近对事物认知的影响2004: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5:双赢的智慧2006: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阅读雷抒雁的诗《星星》作文)2007: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命题作文)2008:春来草自青(命题作文)2009:见证(命题作文)2010: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写作(材料作文)2011:这世界需要你(命题作文)2012:根据孙中山的一段话“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1992年湖南高考作文

1992年湖南高考作文牢记我们的衣食父母李未熟(华中师大中文系七七级学生,评论家)今天高考,各大中小城市少不了交通管制,为的是考生们有一个好的高考环境。
考生被家长们前呼后拥进入考场,断不能有“我来了”的一人独大。
娱乐圈里的事,向来不太关心,倒是对赵本山有些敬意。
对于这位土得掉渣的艺术家心生敬意,是听了他的一席访谈。
他说,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如意的事。
不顺心了,就回铁岭老家,往村头一站,就什么都懂了。
对这句话,他有一个解释,说当年的同学,“都长(老)得像我爹!”生活的风雨,长久剥蚀乡民的体肤,满头白发,沟样的皱纹,那是劳作的汗水染就,是辛劳的泪水洗成。
对比之下,赵本山是该满足了,那里的干瘪乳房,曾溢出他儿时渴望的乳香,那里有他老实巴交长眠的爹娘。
而很多歌手或者歌星,像这次作文材料中给出的这位“前我”,往往错误地定位了自己的角色位置。
许多歌手赚得盆满钵满,惊自己为天人,殊不知,是一个文化繁荣多元的时代,造就了他们的人生。
“我来了”,透出霸气;而“谢谢大家,你们来了”,则是在卑谦里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从传播学意义上说,受众的爱好决定媒体的走向,观众的爱好决定歌者的存亡。
所以“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是真正明白了谁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这是自我认知的一个突破,也是人格的一段升华。
想起了农民工。
现代城市建设,农民工功不可没,干牛样的活,吃牛样的食,拿最低的工资。
一身臭汗坐上公交,城里人往往视若乞丐,避之惟恐不及。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心中便如刀绞。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中国当真就这么‘和平崛起’了,那么我们不要忘记,一定要为连续几代数以亿计的苦力劳工,修一座最高最大的纪念碑,来铭记他们的超常牺牲!”这是一位思想家的深切呼喊,这是人性光芒在城乡问题上的一缕灿烂阳光。
城里人哪天发自内心地喊一声,谢谢农民工,你们来了,会激出多少农民工积压多年的泪水!。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1992年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1992年
智慧是一种心境,境由心生。
心基吸智,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心若有慧,则宛若长空旭日终至至灵之境。
民国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花。
我想,在茫茫绿原上看花的那只羊便是智慧的,它看花的景象,便是智慧独有的景象。
正如《平凡的世界》中所说,人生的意义不是吃饭这么简单,还应有更高的追求。
诚然,智慧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有抛开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只有不被浮华物质遮住双眼的人,才是有资格称做智慧的人。
再进一步讲,拥有大智的人,不仅有精神追求的,更有特立独行、超然物外的胆气。
我曾惊叹于朱耷的《墨鱼图》。
那只翻着白眼的鱼诉说了怎样的智慧心语?不言而喻!我十分敬畏这位明朝遗老,高蹈乎八荒之表,亢心乎千秋之间……
如果说朱耷的智慧是一种气象,那么,庄子“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的智慧便是一种至镜。
超脱于生命本相的空灵之境,乃是禅与道的完美契
合。
李叔同青天白日以映事,明镜止水叹澄心,霁月光风以待人,便禅一般地诠释了朱耷的气象和庄周的至境;超乎生命本身,肇乎天地万物,故能在圆寂之前,叹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通往智慧的空灵之境,是没有捷径的,需要全身心地领悟。
悟人生沉浮,悟涅槃境界。
必要时,可学一学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于大自然中,领略融身于天地之间、放眼于银妆世界的寥廊与凝重。
生命本就是一场锻炼,智慧便是那最终的升华。
修一颗智慧之心,成一番智慧之境,于生命无悔,于本心无愧。
历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一览(1951-1999年)

历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一览(1951-1999年)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7:我的母亲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1984: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1985:“致光明日报xx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1988:习惯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1994:尝试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992年四川高考作文

1992年四川高考作文
1992年:(1)根据众人对垃圾的不同行为,写一篇记叙文。
(2)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一题两作。
1993年:高三某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
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200元作为报酬,小王很为难,班上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
题目自拟: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命题作文《尝试》。
1995年:(1)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96年:给两幅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要求为漫画配说明文,再依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1997年:根据下列三个材料: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2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0年: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4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3个类型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2年高考作文题【篇一: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高考优秀作文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两题。
(50分)春雨潇潇,路灯朦胧。
我独自站在候车亭下避雨。
“哐啷”一声,一个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把丢在旁边一个大玻璃罐当作足球盘带着。
这一脚趟大了劲,玻璃罐滚到候车亭前,裂成了好几瓣,流出一摊黑糊糊的东西。
吃惊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
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一、地方。
(2523.符合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突出人物的心理、行为和事件的经过。
4.“我”不再出现,用第三人称写。
5.题目自拟。
6.不少于350字。
二、选择所提供材料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25分)注意:1.议论的内容和第一题记叙的内容有没有联系都可以。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350字。
【篇二:历年高考作文题大全】历年高考作文题大全(1949年以前—2005年)1949年以前高校招生部分测试作文题衣服的功用女衣和男衣的比较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帽类我最喜欢穿的鞋子饮食为什么一定要有时候多吃的害处我最喜欢吃的食品烧饭法我理想中的屋子造法中国的家庭制度怎样改革怎样可以和邻人和睦家事的类别和学习的方法烧鱼和烧肉的不同地方我们为什么要敬崇老师我的旅行日记值日生的责任报告我校运动会情形给父母信我的小史自满的害处我的爱惜光阴法益友和损友哪一种游戏最为有好处于人身不倒翁为什么推他不倒什么叫“笔耕”我的书包我家的书橱椅子和凳子的分别船和车的争辩镜子为什么能够照人工人为什么要罢工广告的地位研究牛的自述池边看鱼的乐趣鹊究竟可以知道认得喜事么对于《病梅馆记》的感触风和冷暖的关系打电话的方法怎样人生好像一年的四时一个好风俗我的观察人品方法我的读书方法中国最有名的报纸庙宇中的神像果有灵性么看中国地图的感受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7:我的母亲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2001:诚信2002:心灵的选择2003: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2004年高考作文题: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除全国统一命制的以外,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重庆等11个省、市单独命制。
一、全国卷作文题有四套:全国高考语文作文1:材料:一位老妈妈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染布店老板,一个嫁给雨衣店老板,老妈妈整天担心,下雨天染布店那边的生意会不好,晴天的时候雨具店那边的生意又不好,每天都这样担心,后来有个人跟他说,你真幸福啊,无论是下雨天还是晴天都会有生意,那个老妈妈乐得不得了。
以“快乐幸福和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全国高考语文作文2:(河北省,山东省等)阅读下面四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谚语)要仔细听取别人提出的缺点,不要随便指责向你提出意见的人。
(达.芬奇)相信任何人和不相信任何人,一样是错误的。
四句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还是相信自己吧。
请你以“相信自己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文意自定。
不少于800字全国高考语文作文3:(上海等地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
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测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4:有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位农妇却沿这种思路想下去了: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就可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很多母鸡。
最后农妇大叫一声:“天哪!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
”可以想象农妇将会怎样痛苦下去。
失去一个鸡蛋的痛苦竟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在常人看来的确有点荒诞,但生活中这种人大有人在。
孩子生病了,如此这般这位母亲会被痛苦煎熬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放大了痛苦有可能将这个家击倒。
上班路上,因车子晚点,有可能要迟到,这也是一件平常的事。
但有人却不这样认为:迟到了肯定要招致领导的批评,同时还会影响奖金,从而影响年终考核,还会影响晋升,还会??总之还可引申出无数的“还会”。
如此,再坚强的心也会被击垮。
我们总觉得活得很累,我们总有排泄不完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但其原因之一肯定是常犯一种错误———放大痛苦。
我们难免失误,但如果我们只着眼眼前的错误,就事论事,不泛化,不扩大,不追究以前,也不浮想未来,这样痛苦就被包裹了,就局限了,痛苦就小多了,人生也就轻松多了。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二、上海卷高考作文题:(70分)以“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1000字左右,不要写成诗歌。
三、北京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包容,800字左右,文体不限。
北京高职单独招生作文“时尚”是社会在一定时间段流行的习俗和风气,有人也称之为“时髦”或“新潮”。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竞相展示着它们的身姿,赢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他们追求“时尚”、创造“时尚”并享受“时尚”,但是人们对“时尚”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可谓见仁见智,赞赏艳羡者有之;指责排斥者有之。
请以《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四、广东卷:古时东瓯人(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了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了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和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和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五、辽宁高考作文题:“平凡和自豪”,文体不限。
六、湖南: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9亿,在每个孩子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观念向家庭的渗透,家长和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角度自拟,不少于800字。
七、福建:以名人曹操、苏轼、薛宝钗,霍金,宋江,鲁迅,孔子,曾国藩,冬妮娅,桑地亚哥为内容。
题材不限八、重庆高考作文题: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8000米时我体力不支放弃了继续攀登,别人很为他惋惜,说如果还坚持一会,胜利就属于他了,他却说:我知道8000是我的生命极限。
【篇三:-----199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99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本试卷一二两部分为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出答案后,将代表该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一(25分)1.下列加红的字在该词语中字音、字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c.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5.按顺序分别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正确词语是(2分) []一个人(甲)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乙)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丙)他有善良的动机,(丁)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6.填到横线上和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_______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阅读下列句子,完成7~8题。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谁人知是荔枝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沈沈楚天阔。
7.以上名句全出自唐代人作品的一组是(2分) []a.①②③⑤b.①②⑥c.①②④⑤d.③④⑥8.对以上名句的原作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每次b.耐心c.条理d.处置9.下列加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居山东时。
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都在太行山以东,所以称为“山东”。
b.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指长江以南地区。
从中原来看,该地区在长江之外,所以称为“江表”。
c.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指嘉峪关以西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