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
历年高考作文真题解析

历年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历年高考作文回顾是为了预测,解析往年试题,目的是总结规律,捕捉未来命题信息:赏读、品味满分范文,关键是知其为何成功,自己应该借鉴什么。
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历年高考作文真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0高考全国Ⅰ卷作文真题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真题解析此题在前几年成功探索的基础上,保持了命题一贯的稳定性,依然采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在审题、立意方面不给考生设置过多障碍,在材料的选择上,虽然选取了史料,但以现代文的形式呈现,没有增加阅读难度,充分体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背景下,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试题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选取古圣先贤作为讨论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增强文化自信”的新课标的课程理念。
写作形式上,延续了2018年写书信,2019年写演讲稿的实用文的特点,要求考生写一篇发言稿,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写作实际,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
本次作文的“规定动作”,即写作任务,既限定,又开放,要求考生在三个历史人物中选择最有感触的人物加以评论,参与讨论,有较自由的写作空间;同时,加入孔子和司马迁对三个人物的评价,又起到了一个提供讨论切入点的作用,降低了审题和立意的难度,使得考生人人有话说,体现了高考命题公平性的原则。
近十年高考全国卷英语作文真题

近十年高考全国卷英语作文真题(一)06 年全国卷 I假定你是李华。
应英国朋友 Bob 的要求,写一封短信介绍你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内容须包括下 面两幅图中的相关信息。
词数 100 左右 ;可以适当增减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 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June 8Dear Bob,Thank you for your last letter asking about our libr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st wishes,Li Hua内容要点:1. 图书馆的位置:前有花园,后有教学楼2. 内部环境:宽敞、有书架、报刊、书籍等3. 图书馆功能:借阅、借阅数量和借期4. 开放时间5. 合适的结尾注意:1. 2. 3.参考范文June 8Dear Bob,Thank you for your last letter asking about our library. Our library is in the center of the school. There is a beautiful garden in front of it an dour classroom building is right behind it. The library is big. When you get inside, you will see many shelves full of books on different subjects. There are also lots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e borrow books and do som reading in the library. According to the rule, every student can borrow up to 5 books each time and keep them for 10 days. It is open from 9 a.m. to 7 p.m. from Monday to Friday and closed on weekends.We all like our library very much.Best wishes,Li Hua(二)06 年全国卷II假定你是李华, 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你居住的地方举办, 现在正在招募志愿者, 你希望成为其中一员。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2006-2016)

全国1卷十年高考作文审题及满分作文欣赏(2006年——2016年)一、200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材料】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审题立意】【满分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
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
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物犹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最终没有成功,退而办学,他却成了很好的老师。
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价值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被人取笑,后来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了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我们不能不说,他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正确认知自我并发挥了自身优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著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设计,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财富。
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历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I、III 作文真题及满分范文汇总

2013-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I、III作文真题及满分范文汇总2013 年全国大纲卷、新课标I假定你是李华。
请你给笔友Peter写封信,告诉他你叔叔李明将去他所在城市开会,带去他想要的那幅中国画,同时询问他是否可以接机。
信中还需说明:李明:高个子,戴眼镜航班号:CA985 到达:8月6日上午11:30 注意:1. 词数100左右;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 开头语和结束语已为你写好。
【优秀满分范文】Dear Peter,How are you doing?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that my uncle Li Ming is going to your city for a conference, and I have asked him to bring you the Chinese painting you’ve asked for before. Also, I’d like you to do me a favor.Would you please meet my uncle at the airport and take him to his hotel since this is his first visit to the U.S.? Thank you in advance! His flight number is CA985, and it will arrive at 11:30 am, August 6. My uncle is tall and he is wearing glasses. And he will be in a blue jacket.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2013 年全国大纲卷、新课标II假定你是李华,自制一些中国结(Chinese knot)。
给开网店的美国朋友Tom写封信,请他代卖,要点包括: 1.外观(尺寸、颜色、材料) 2.象征意义 3.价格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2024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写作指导

6.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发掘新问题 7.善用科技之翼,做人工智能主人 8.莫被人工智能异化心灵,成为它的奴隶; 9.君子善假人工智能;丰盈你我人生 10.于善问中求思,于求思中致远
名言金句
1霍金曾言:“人工智能的崛起,或成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亦或是最糟糕 的。”这句话警示我们,面对AI的飞速发展,既要看到其巨大潜力,也要警惕潜 在风险。
2024全国Ⅰ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的 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 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便利让我们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无疑提高了效率; 但另一方面,这种便捷性也可能导致我们在面对问题时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 限制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文章。例如,可以讨论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待问 题的态度,是否让我们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和深层含义。也可以探 讨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持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广泛探索,以及如何平衡科技的 便利性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如何避免被人工智能“矮化”等。
4.人工智能的崛起如同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也带来了深深的忧虑。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AI的精确与迅速无疑极大地推动 了社会的进.,但我们也必须警惕,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我们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 的能力。
5.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在解答复杂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其强大的计算 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这种便利性也可能让我们忘记 问题的本质,甚至可能削弱我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大合辑

【导语】月寒更觉日暖,分别更恋相聚,在这毕业之时,祝愿你--万事如意,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欢笑快乐地跳吧,世界属于我们!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历年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供您参考哦!历年高考题目及点评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名家解析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40年前高考的恢复,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对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位亲历其中的个体来说,其重要性与影响力仍然不言而喻。
2017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带动全社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性探索高考的改革之路,也由此感悟古今融通和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等重大问题。
“高考”,人人参与其中,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与梳理过,所以细想又有些陌生,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维护了所有考生的话语权,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说不尽,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见仁见智,在较为宽松的空间里写作。
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作文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汇总及参考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汇总及参考答案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作文题答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高考语文成绩。
怎样才能答好作文题,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呢?对高考作文题有深刻的研究,了解常考的热门话题很重要!同时也要积累足够多的作文素材,多看一些高考范文!本篇文章为大家总结了1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同时附有部分的参考范文,通过看历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出题趋势,对高考作文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作答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2018年作文题目:写给2035年的他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都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亲爱的弟弟:《金考卷》《试题调研》《教材帮》此刻,一岁的你也许正在酣睡。
而我,正在2018年的高考考场上。
这是18岁给予我的礼物,我必须伸开双手笑脸相迎,就像去年全家人迎接你的到来一样,也像18年前年轻的父母迎接我的降生一样。
不同的是,2000年初生的我被称为“世纪宝宝”,而你则是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改革宝宝”。
等你从“时光胶囊”中取出这封信时,已是2035年,你也到了和我今天一样的年龄。
18岁的天空没有阴霾,而你的18岁,注定艳阳高照。
2024年全国高考甲卷作文解析与导写+课件

参考结构2:
题目《以诚相待,沟通无界限》
分论点1:以诚相待是打破沟通障碍的关键, 它让我们跨越文化差异,实现无障碍交流。
分论点2:在坦诚相待的过程中,我们学会 尊重与包容,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分论点3: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以诚相待的精 神,让沟通无界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 态。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材料一共三句话,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 相处”是客观事实,是写作的前提,毕竟个人是处于集体之中,每个人都逃 离不了与他人相处的社会现实,所以考生要围绕着“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 来写作。第二句话“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是一部分人的社会现象, 毕竟从小我们被长辈教导要与人和善,“不交流”可以避免冲突,但这是个 反面的观点,暗示着“避免冲突的交流”不是积极的相处方式,这样会“失 去自我”’,甚至封闭自我,“不主动表达自己”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和谐, 它掩盖了问题,让矛盾在暗中滋生,最终可能导致更大的冲突。所以,第三 句话“坦诚交流才能迎来真正的相遇”是相处之道的建议,材料强调“坦诚 交流”的相处之道,这样可以建议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且用“真正”二字 来强调“相遇”这一美好结果,这代表着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是人与人相 处的最美好状态。“坦诚交流”是勇敢地面对分歧,敢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中深入地了解彼此,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心诚交善友,品正遇贵人”,真诚是一种力量,是真正的必杀技,内在的坦荡和诚 意,最能打动人心。
与人交流,最怕的就是掩饰和伪装,对他人坦诚相待,往往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 理解。余华多次被评为年度最受欢迎作家,何也?因在他的世俗又耿直,面对读者问起 他写小说的缘由时,他并没有像大家期待地那样回到到“是为了要实现作家梦”,反而 坦率耿直的回答到“是为了生活,也是想自由上班,不想过一种每天被闹钟吵醒的上班 生活”;董宇辉虽然直播卖货,但也是2023年最受欢迎的网红,何也?因在他不装腔作 势,坦然承认网友指出的自己的缺点,他舌绽莲花的背后是真诚,而不是带着面具的伪 善。心与心的触动,远胜于任何言语的修饰,拥有“真诚”的必杀技,定能他乡遇知己, 高山流水遇知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漫画中的主体是四只小猫,我们需要关注的细节就是这四只小猫。
一只猫享受美餐后满足地揉着肚子,另外两只猫在餐桌前议论纷纷,冷嘲热讽:“啥年月了!有鱼吃着还捉老鼠!”只有一只猫弃餐桌上的鱼跃身去捉老鼠。
“有鱼吃”“捉老鼠”的寓意是什么?整幅画面,作者想通过画面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抓老鼠”是“猫”的本职工作,而“餐桌前摆好的鱼”则代表了不劳而获和种种私欲。
这幅漫画其实在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我们不妨将画面上捉老鼠的猫看成是人的替身,联系社会实际,便可以确定,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告诉我们:人在私欲面前或者生活安逸之时,也应自食其力,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
2010全国卷I 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
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深、浅阅读,对读者而言有着宽泛的选择和不同的快感。
深阅读,是一种思维训练和美学修养熏陶;浅阅读及其衍生的“读图时代”、“动漫时代”,都是文化工业进化的一种必然。
但是,在这种必然之下,我们应该倡导怎样的阅读观呢?“浅阅读”需要有深思考。
“浅阅读”是路径,唯有融入深思考的要素,这种过程才会有积累、有内涵、有品质。
以“深阅读”的思维力、评判力、观察力,提高自己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能力,使得“浅阅读”也能洗净铅华,返朴归真。
“深浅”阅读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深阅读与浅阅读之间泾渭分明但绝不相克,只有分立,没有对立。
由“浅”及“深”,逐渐转化。
把握“深”与“浅”之平衡。
2011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
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向十年高考改革致敬,回应2001年“诚信”话题作文。
文章看似材料作文,实际上还是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材料中的网络调查更说明此作文命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1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放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中国崛起”和“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是作文的“文眼”。
用这只“文眼”捕捉“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中的任何一点,就可以构思行文。
一般说来,老百姓对祖国的“经济发展”感受最深,因为人们的生活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从自身的生活状况出发,说国家的“经济发展”,谁都可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考生当然也是这样,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切身体验,可从自身下笔,写家庭、家乡的生活巨变;也可以旁观者的视角,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的感受。
但要注意,不要衣食住行,面面俱到,而要聚焦于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方面,集中笔墨,突出重点,写深写透,只求一叶肥厚,不求枝繁叶茂;只求一花独放,不求春色满园。
最后再反过来“小题大做”,扣住题旨,从小事中理性地概括出国家“经济发展”的某一特点。
“小题大做”时要注意,让题旨从小事中自然浮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不能生搬硬套,故意拔高,无病呻吟。
倘能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运作,化大为小,化空为实,化抽象为形象,然后再以小见大,必定能写出锦绣文章,稳操胜券。
2012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有顾虑——不能完成任务;解除顾虑——完成了任务。
从材料中看顾虑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
引申理解顾虑的含义:什么是顾虑,它是一个人要去做或者做着一件事情、一项任务或进行一个选择时的担心,担心失去现有的“好处”,也担心做了或选择了后的结果,这个结果往往被想象得很“坏”。
故可参考以下立意:1.要敢于面对困难,奋然前行;2.莫优柔寡断,要勇往前行。
20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雇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在刷油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
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题分析:这是典型的新材料作文,考察考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1.从整体上看,油漆工为船主把船修补上了,为船主避免了忧患,挽救了船主家人的性命。
这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行为,由此,可以从责任感来行文。
为别人着想,为人民服务,这个立意和我们所提倡的学雷锋活动密切关系。
2.从船主看,获得别人帮助理应感谢,这体现了知恩必报的传统美德,抑或是以德报德,用积极、正面的做法,传扬中华的美德,这是“美”的回应,“爱”的传递,“善”的报答,鼓励社会向善,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紧密相连的。
3.从油漆工看,他只是做了一件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所以,也可从坚守好自己的职责等角度行文。
20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第一段文字可以看到两方面信息:一、商人要切割一块有裂纹的钻石,可能有两种结果,即成功增值和失败受损,告诉考生切割钻石存在风险;二、商人咨询很多切割师,因风险大不愿承担,告诉考生众切割师因顾虑到切割成败而不敢动手,因为利害在心,得失在心,不能保持平常心。
引申为:做事存在的风险,不包括自然的风险。
第二段文字:老切割师面对风险的表现。
1、面对风险,老切割师答应试试;2、老切割师制定周密方案,指导年轻徒弟操作;3、老切割师总结了切割获得成功的条件,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要有经验、技术;二是更要有勇气;三是做事的过程中要有不顾虑结果,不考虑成败,不患得患失的平常心态。
材料中的价值是考生思考的难点,价值指切割的成败,指不顾虑结果成败的平常心。
概括为:面对风险应有的正确态度。
这则材料说明,人们做事时面对风险,要想取得成功,不仅需要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和良好的心态。
题目中强调了勇气和“不去想价值的事儿,手就不会发抖”。
考生凡围绕“人们在生活中面对风险应具备怎样的正确态度”立意行文的均可视为符合题意。
比如:勇于承担风险;艺高也要胆大;经验技术可贵,勇气更佳;消除顾虑,勇于尝试;不计得失,专注做事。
20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