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山大川之大川之珠江

合集下载

珠江

珠江
珠江
中国南海入海最大水系
01 名称由来
03 水文特征 05 治理开发
目录
02 水系构成 04 流域概况 06 水旱灾害
珠江,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一般以西江上源为源头,发源于 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和越南的北部,从而形成支流 众多、水道纷纭的特征,并在下游三角洲漫流成河区,经由分布在广东省境内6个市县的虎门、蕉门、洪奇门 (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流入南海。
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墨江、锦江、武江、南水、滃江、连江、潖江、滨江和绥江等。
在韶关市沙洲尾以上为上游,称浈江。河长21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59‰,流域面积7554平方公里。流域 内多山地丘陵,间有小部分零星分布的河谷盆地。从上游乌迳以下,到墨江口,河岸两侧平均10公里以内为100 米以下的丘陵地,10公里以外则是山地。河谷多为V字形。本段沿河接纳的主要支流有墨江、锦江、武江。
高要水文站(集水面积平方公里)实测多年(1956—1987年)平均年径流深636.3毫米,径流总量为2237亿 立方米,年输沙量7100万吨,侵蚀模数202吨/年·平方公里。
西江自广西梧州市东流13公里至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川镇界首村大源冲口即进入广东境省内,至广东三水 县思贤滘与北江相通,其后转向南流,进入珠江三角洲。
水系构成
1
水系特点
2
西江水系
3
北江水系
4
东江水系
5
三角洲诸河
在广东的珠江水系中,东江、流溪河、北江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流,西江、潭江大致自西向东流,并都汇于珠 江三角洲河区,最后分别由8大口门注入南海,整个水系呈扇状水系。

认识我国山川河流山脉江河

认识我国山川河流山脉江河

认识我国山川河流山脉江河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多样的国家,拥有着众多壮丽的山川河流、雄伟的山脉和奔腾的江河。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地球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国著名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我国西南边境。

珠穆朗玛峰作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更是世界之巅,吸引着无数勇敢的登山者去挑战极限。

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不仅造就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横亘在我国中部。

秦岭以北是黄河流域,以南是长江流域。

它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也阻止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使得南北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它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太行山脉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它绵延400 余公里,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更是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我国的河流。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 11 个省级行政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具有巨大的航运价值,被称为“黄金水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 9 个省级行政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华夏文明。

但由于流经黄土高原,河水携带了大量泥沙,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大河,它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跨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 个省(区)。

珠江水资源丰富,航运条件优越,对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40座名山大川

中国40座名山大川

中国40座名山大川中国40座名山大川一、灵山灵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为西北第一佛山。

凤翔灵山净慧寺位于宝鸡市凤翔县城西15公里之灵鹫山。

陲秦川两端,绵吴岳之东岭,南瞻终南之秀峰,北顾千山伏兔。

野水赴壑、岩石峻峭,傍冯家山水库于左,依丝绸之路于后,处凤翔千阳及陈仓区三交界处。

山中名景: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秴酹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

每年四月初一的会期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久为西府名胜之首。

二、盘山盘山,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教寺院与皇家园林共称的旅游胜地。

又因她雄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

盘山似一条巨龙,盘桓于京东津北。

盘山素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峨嵋之秀、雁荡之幽”的美誉。

她通体成景,景景入画,集山、石、松、泉、洞为一体。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盘山的奇峰险壑,尤以“五峰”“八石” “三盘之胜”奇特称绝。

主峰名挂月峰,前有紫盖峰,后依自来峰,东连九华峰,西傍舞剑峰,五峰攒簇,天然形成了上盘松树奇,中盘岩石怪,下盘响流泉,十里闻澎湃的美妙画卷。

三、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台山是洗涤心灵的圣地,历代修建的寺庙鳞次栉比,精美的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

瞻仰千米“仰天大佛”,灵峰寺对面的山坡,高高低低的山峦走向构成仰面朝天的巨佛的侧脸,尤其是额头和鼻子,越看越有些佛的味道;望海峰,迎日出,黎明时分,登临五台山东台望海峰,注视云海尽头的红日喷薄而出,心也如天地一般宽阔;拜访古刹,听暮鼓晨钟,远离城市的喧嚣,归入心灵的宁静纯洁......四、恒山恒山,人称北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扬名海外。

位于山西大同市浑源县。

珠江水资源概况珠江

珠江水资源概况珠江

珠江水资源概况珠江水系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大,水生生物生存空间相对较大。

在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共有120条,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077条。

珠江三角洲平均河网密度为0.9km/km2,水面面积占全流域总水水面积的20%左右,为珠江流域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

珠江水系河流生境类型可分为“平原缓流型”和“山麓急流型”。

总体上急流型多于缓流型,按鱼类生态区划属于“南岭山麓型”;流域内主要湖泊集中于西江上游的南盘江流域,多为构造湖和岩溶湖,此类湖泊的封闭与半封闭生态环境与河流鱼类基本隔绝,降低或丧失了与江河鱼类的交互作用。

珠江流域伴生湖泊数量少,面积也小,主要有东江下游的潼湖和西江南宁市的南湖、肇庆市的星湖等;流域内已建成的水库有近9000座,多为中小型水库,为鱼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比较广阔的水域,但也阻隔了鱼类的迁徙和回游。

珠江水系为温水性河川,年平均水温在17.5~22.9℃之间,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水温除个别河流(桂江等)外,多在12℃以上。

因而,流域内的江河、湖泊、水库都适合狭温性鱼类(如鲮鱼等,临界死亡水温为10℃),北部山区每年1~2份寒潮侵袭时,水温骤降常造成一些越冬热带鱼类大量死亡。

珠江流域各主要河流均为少沙河流,河水透明度较高,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低;PH值在6.5~8.5之间,溶解氧平均值一般在7mg/l以上,水生生物的物种丰富,但生物量较低。

珠江是我国7大江河流域中最南部的河流。

按照河川水量排序,珠江次于长江,位居第二位;按照河流生物和鱼类种属多样性排序,珠江高于长江,位居全国7大江河首位。

根据水产部门的资料,中国内陆水域共有鱼类795种(包括亚种),珠江水系有鱼类381种(最新的统计有450多种),长江水系有370种,黄河水系仅有191种,东北黑龙江水系有175种,西部地区鱼类稀少,如新疆仅有50余种,西藏仅有44种。

因而,珠江是我国陆地水域最富“生命”多样性的大江大河。

珠江——精选推荐

珠江——精选推荐

珠江珠江,又名粤江,因流经海珠岛而得名;是东、西、北三江及下游三角洲诸河的总称,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

珠江全长2214公里,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

其长度及流域面积均居全国第4位。

珠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74条,总长36000多公里,丰盈的河水与众多的支流,给珠江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优越条件,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珠江水系水能资源蕴藏丰富,著名的天生桥、鲁布革、大藤峡、新丰江等水电枢纽都属于珠江水系。

珠江流域面积广阔,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比较大的是珠江三角洲平原。

珠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都在珠江流域。

美丽的珠江 - 海阔山遥 - .抚仙湖是珠江上游第一大湖。

传说玉皇大帝派石、肖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澄江府,见一池碧水,清澈明净,为之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

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因此得名。

美丽的珠江 - 海阔山遥 - .异龙湖,以其“三岛九曲”之胜,镶在南盘江畔。

大水城的海潮寺、小水城的后乐亭、来鹤亭、白浪水月寺、龙港广胤寺、五爪山罗色庙等人文景观。

美丽的珠江 - 海阔山遥 - .马岭河上游叫清水河,河水在平川上切出一条地缝峡谷,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天下第一缝”。

峡谷中有“百瀑,百帘,百泉”,如白练悬挂,如银沙轻抖,如珍珠飞洒,千姿百态,十分壮观。

美丽的珠江 - 海阔山遥 - .北盘江从马雄山北面出发,东流经贵州省西南部,在望谟县蔗香附近和南盘江汇合。

其支流打邦河有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国第一大瀑布。

美丽的珠江 - 海阔山遥 - .灵渠,这条人工运河始建于秦,以拦河坝拦断湘江的上游海阳河,抬高水位,分水入南渠和北渠。

中国主要水系及水电站----珠江

中国主要水系及水电站----珠江

江珠 江珠江(the Pearl River)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珠江的三大支流分别是西江,北江,东江).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

全长2400公里。

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

夜珠江——于广州人民桥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自治区)、广东四省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在广东三水与北江汇合,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8个入海口流入南海。

北江和东江水系几乎全部在广东境内。

珠江中国南方大河。

旧称粤江。

原指广州到虎门一段入海水道,现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的总称。

流域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省区,面积45.2万多平方公里(包括流经越南的1万多平方公里)。

水系支流众多,水道纵横交错。

西江是水系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

干流上、中游各段分别称南盘江、红水河、黔江和浔江,在梧州以下称西江。

干流全长2,129公里,流域面积35.5万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和桂江。

总落差2,130公尺。

北盘江上的黄果树大瀑布水头高达70公尺。

北江的正源是浈水,源於江西省信丰县。

在韶关附近与武水相会称北江。

韶关以上水流湍急,韶关以下河道顺直,沿途有滃江、连江汇入,在穿越育仔峡、飞来峡後进入平原,河宽水浅,至思贤窖流入珠江三角洲。

干流长582公里。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大竹岭。

上源称寻乌水,西南流入广东省。

上游河窄水浅,两岸为山地,干流长523公里。

东、西、北三江各在入海处冲积成一个小型三角洲,连缀而成珠江三角洲,面积1.13万平方公里。

目前各小三角洲的前缘仍以每年约100公尺左右的速度向海中发展。

三角洲上河网密布,大小河道百馀条,互相沟通,交织成网,最後分别经由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个口门流入南海。

珠江概况

珠江概况
特色游船
“蓝海豚”大型豪华双体观光游船。曾多次被省、市政府选中用来接待国家领导人、国内外贵宾。首层有色彩亮 丽,灯光通明,气氛喜庆热闹的中餐厅,二层有色调淡雅,灯光柔和,环境浪漫温馨西餐厅布置。
“白海豚”集观光、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豪华酒店式大型双体观光游船。首层有标准双人客房20多间,二 楼有可容纳100多人的歌舞厅和卡拉OK厢房,三楼是有300座位、设有舞池的大型观光露台。
名字由来
是我国第三大河,其名来自“海珠石”。当千里珠江流经广州城下时,江中有一巨大的石岛,石岛长期被江水冲刷,变得圆滑光润,形如珍珠,称“海珠石”。由此,坐落该石的河流便称之为“珠江”。
珠江的名称还有另一个说法。传说有一位波斯商人,偷了他们国家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来到广州拍卖,由于此珠是镇国之宝,所以波斯国王派人携巨款来广州,把宝珠买了下来。当他们乘船回国时,拿出宝珠来欣赏。突然,宝珠飞起,坠入江中。后来宝珠化为巨石,熠熠生辉,人们便将其称为海珠岛,“珠江”也因此得名。
欢乐喷泉----宝贝水城(小喇叭、亲子滑道、水迷宫)----漂流河----超级造浪池----夏威夷水城
----鹦鹉观赏区----超级大喇叭----超级造浪池(可观赏中心舞台的精彩表演)-- --大滑板滑道----合家欢滑道----
急驰竞赛----喷射滑道----离心滑道。
珠江河上10座桥:人民桥、海珠桥、海印桥、洛溪桥、珠江大桥、广州大桥,还有新建的解放大桥、江湾大桥、华南大桥、鹤洞大桥,以及珠江过江隧道,把珠江南北两岸和芳村区连成一片;两岸星级宾馆、商厦林立:白天鹅宾馆、华厦大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广州宾馆、广信江湾大酒店直耸云天;夜晚,两岸灯火璀璨,明月高悬,“珠江夜游”游轮载着满船游客自西向东,轻泛珠江水,共奏欢乐曲。

中国第三长河

中国第三长河

中国第三长河
珠江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

全长2320千米,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

珠江,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一般以西江上源为源头,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和越南的北部,从而形成支流众多、水道纷纭的特征,并在下游三角洲漫流成网河区,经由分布在广东省境内6个市县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流入南海。

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

珠江有狭义和广义之称。

更狭义的珠江,是指珠江支流在广州西北方的“三水”汇合后,由北向南,又从西到东流经广州市区的那一小段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江多曲流,河曲外侧往往有奇峰临江崛起,悬崖壁立,雄险逼人,峭壁高100—300米。尤其是在上凸下凹难以攀登的崖壁上,有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壁画。当地人称“画山”、“仙影山”、“人影山”。这些“仙影”更为奇山秀水增添了神奇色彩。沿江200多公里,两岸共有97座悬崖有崖画,计178处,287组,构成一座巨大的画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宁明花山崖壁画。花山绝壁临江,崖壁高250米,宽290米,崖壁上部外倾下部内收,形同弧形廊檐。画面长210米,高44米,共1800多个图像。画中以人像为主,还有内容丰富的各种物像。据考古分析,一般认为该画为2000多年前所为。但仍有许多谜未解,因而左江崖画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无数的游人。
左江
位于南宁地区的左江,也是西江上游的一个小支流。它那曲折多姿,迂回在峰林、峰丛、孤峰之间的如带似练的江水,其景观与漓江相仿。但漓江处于中亚热带,左江却处在准热带地区,其间分布有热带特征的“季雨林型常绿阔叶林”,构成南国奇秀的独特景观。它秀在青山绿水,奇在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丰富多彩的热带型植被、世界独有的白头叶猴和充满魅力的悬崖壁画。左江两岸除峰林夹江,还有高约20米的沿江陡岸皆以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石灰岩)构成,船行江边令人目不暇接。横跨左江南北的〔LòNG弄〕岗——龙瑞自然保护区,拥有最典型的准热带植被。蓊〔WěNG翁上声〕郁茂密、层次多、种类繁,组成千峰披绿、万山尽翠、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保护区有1400多种热带植物,100余种动物,其中有不少珍稀动植物,如白头叶猴和金花茶,属世界独有。白头叶猴,四肢细长,体态轻盈,除头部和尾巴的毛色雪白外,全身皆黑,食树叶,栖息于悬崖峭壁,常戏耍在崖树之间,非常逗人喜爱。
珠江的西江和东江干流以南地区,处热带和南亚热带,为鱼米之乡,且为热带水果如荔枝、龙眼、芒果、木菠萝、香蕉等产区。这里四季常青,花果不败,极为富庶。
樟江小七孔响水河
珠江夜景
珠江入海口
珠江入海口晚霞
珠江入海口
顺流而下,在连续两公里的绝壁上,由钙华堆积岩构成的大石瀑,高达200米,十分壮观。细细看来,却似数不尽的造型雕琢。马岭河峡谷出口两侧,是极为壮观的峰林景观,因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称“万峰林”。翠峰间有流水、田园和村寨。马岭河流域有20多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情民俗与山水美景相映生辉。
北盘江
在北盘江支流打邦河水系不仅有闻名的黄果树瀑布,在它的上下游还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分布。这些发育在岩溶河谷的瀑布,形态尤为丰富。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夏季流量可达1000立方米/秒,倾河之水倒泻断崖,奔腾怒吼,声闻数里。
漓江
漓江是西江上游桂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兴安县)南岭。沿江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有人以“四绝”概括桂林山水特色。“四绝”,是簪山、带水、幽洞和奇石的总称。其中簪山、带水是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而来。从漓江两岸2000多平方公里的风景区看,真是洋洋大观,有群山森立如林的峰林,有“拔地参天起一峰”的孤峰,亦有连座多峰的峰丛。其形有老人峰、象鼻山、骆驼山、书童山、碧莲峰等等。在桂林岩溶平原上,不仅“平地涌千峰”,而且碧水如带,山环水绕,山水交融,“漓江下瞰净如练”,“群峰倒影山浮水”。
马岭河大峡谷
马岭河源自乌蒙山,流入南盘江,流域为岩溶地貌,河谷深切,构成一条宽约200米、岸高120—200米的峡谷,岸上千米山峰如屏如障。两岸陡壁悬崖,飞瀑飘洒,钙华彩结,草木蒙茏其上,构成一条数十公里的天然画廊。
“儿子泉”与“姑娘泉”
上游河谷两岸各有一处温泉,一称“姑娘泉”,一称“儿子泉”,自古以来,男女对河各自沐浴,已成自然天趣和风俗。纳省峡的赤壁悬崖,堆岩流彩,与清泉飞瀑相映,被誉为“五彩长廊”。更令人流连忘返的还是“天星画廊”峡,其间有10余条瀑布,落差多在100米以上。形态各异的飞瀑、悬瀑和叠瀑各展风姿。瀑布飘落的烟云,在阳光照射下,折成满谷彩虹,一江霞光,一派虚幻神奇景象。河中,岩溶石时起时伏,如岛如屋。河滨有芭蕉、翠竹、绿草和沙滩。绝壁间,吊藤悬木,随风摇曳,生机勃勃。
中国名山大川之8大川之珠江
别道林
2011年8月5日
珠江2
珠江流域2
西江3
黄果树瀑布4
漓江5
桂林6
左江9
马岭河大峡谷11
“儿子泉”与“姑娘泉”12
北盘江13
樟江15
珠江入海口18
珠江
珠江流域
珠江是我国南方大河,由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条河流组成水系,入海口则有八条水道注入南海。下游水网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南方的金三角。珠江长2197公里,流域面积45.26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河。流域大部分处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季风多雨区,植被良好,水量丰富,河口年均流量11070立方米/秒,仅次于长江(31060立方米/秒),比黄河大六倍,居全国第二位。
桂林漓江,山、水、洞融为一体
美丽的漓江,早在8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甑皮岩洞中繁衍生息。自秦始皇时凿灵渠,开辟湖南湘江与漓江航道后,桂林便成为古代中国“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秦堤灵渠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它与都江堰一样,闪耀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光辉。秦以后,尤其是唐宋以来,大量的摩崖石刻、造像、古建筑等巧构于山、水、洞、石之间;赞美的诗词达4000余首,使仙境般的自然山水,渗透了丰富的文化色彩,形成独具特色的桂林山水文化。常言道:“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游览桂林山水,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会获得许多科学和历史文化水量的77%。西江源于云贵高原。它的许多支流发育在石灰岩地区,形成许多奇秀的岩溶景观(即喀斯特地貌)。岩溶是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可溶于水,在流水的溶蚀下,形成特有的地貌形态。在地质历史上,西江流域处于湿润多雨的热带气候环境中,水温较高,水量丰富,为岩溶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地表和地下水的溶蚀下,地上和地下的岩溶均得以充分的发育。石灰岩峰丛、峰林、孤峰、石林和溶洞等都是很有观赏价值的典型岩溶景观,尤其与河流、湖泊结合成为岩溶山水奇观。西江上源北盘江,河谷深切形成岩溶槽,支流上有许多暗河和跌水,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在其支流打邦河上。“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漓江风景,“岭南奇秀”的左江山水,以及遍布山山岭岭间的溶洞都是大自然雕刻家——水的艺术杰作。
樟江是西江北支中的小支流,源于贵州高原南缘的斜坡地带,自北向南流经荔波县境,其流域是发育十分典型的岩溶地貌。樟江地处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幸存着数百平方公里,世界罕见的亚热带喀斯特原生森林,其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科学、美学和保育价值。但是,这种生态系统是十分脆弱的。其周围被开发地区皆为荒山秃岭,这就是例证。因此,保育是第一重要的。
桂林
桂林“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据统计,已发现的岩洞约2000余处。如著名的芦笛岩、七星岩等。桂林之石奇在造型丰富,形态变化无穷,非其他岩类可比。无论是瘦、透、漏、皱的玲珑巧石,或是晶莹如玉、色彩斑斓的钟乳石,都是令人精观细赏的自然佳作。
桂林山水之美,更在于簪山、带水、幽洞和奇石的有机结合(图29),构成“无水无山不连洞,无山无水不入神”的优美境界。桂林山水最绝妙的要数烟雨漓影。正如清人袁枚诗云:“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不只一个瀑布的存在,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近年来,黄果树上下游岩溶河谷中发现了许多瀑布和典型的岩溶景观。如上游陡坡塘,规模很大的钙华潭及其外溢的瀑布,下游梯田式的螺丝滩瀑布以及千珠万线组成的天星桥银链瀑等等。在天星桥宽阔的谷地上,发育着一片小石林,一般高度四五米左右,石上多长树、藤、仙人掌和兰草,如微缩的山岳,似放大的盆景,十分精巧自然。
樟江
樟江特色在于山石树水,无不生奇,互结互构,融为一体。它的支流大小七孔河流域,便是典型的代表。小七孔响水河上游,有一片奇特的水上森林(图30)。长在岩溶河床上,树不大而奇古,水不深而流急,绿荫下黑石、青苔、树根与清流白浪构成水上森林景观。河岸的龟背山,雕镂百态的岩溶石上,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藤萝挂彩,遮天蔽日。下游水出翠谷,奔泻于钙华构成的68级阶梯式的河床中,潭瀑交替、白练银珠落碧潭,水声回荡,在空谷中形成悠扬乐章。大七孔神水河,上游一江碧水穿山切谷,几经曲折,泻入地下成暗河,复出成地上、地下双层河,最后涌出穿过60余米高的天生桥,静静地汇入樟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