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钢铁集团高炉煤气放散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钢厂新建高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7)第1节工程主要内容 (7)第2节工程主要实物量 (8)第3节主要工艺装备简介 (9)第二章施工部署 (13)第1节总体部署 (13)第2节施工各阶段部署 (23)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27)第1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7)第2节施工平面布置 (27)第3节施工道路 (28)第4节施工供水 (28)第5节施工用电 (28)第6节施工排水 (29)1第7节施工通讯 (29)第8节施工照明 (29)第9节总平面管理 (30)第四章施工网络进度 (31)第1节施工总进度 (31)第2节主要节点 (31)第3节保工期的主要措施 (32)第五章施工组织机构 (37)第1节现场组织机构 (37)第2节现场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 (40)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46)第1节施工人员计划安排原则 (46)第2节选派的施工队伍 (46)第3节劳动力计划 (46)第七章机械设备计划 (51)2第八章材料管理计划 (62)第1节各专业施工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62)第2节工程材料采购及管理 (63)第3节工程材料供应保障 (63)第九章主要施工方案 (67)第1节施工测量 (67)第2节拆除施工方案 (74)第3节高炉炉壳制作 (78)第4节高炉炉壳的拼装 (83)第5节高炉炉壳的安装 (87)第6节炉壳立缝焊接工艺方案 (89)第7节炉壳环缝焊接工艺方案 (92)第8节高炉炉身框架安装 (95)第9节炉顶平台安装 (95)第10节炉顶钢砖的安装 (96)3第11节冷却壁安装 (96)第12节炉顶钢架安装 (97)第13节热风围管安装 (98)第14节煤气上升下降管的安装 (99)第15节冷却壁试压检验 (100)第16节各类能源介质管道安装 (102)第17节给排水管施工方案 (106)第18节高炉炉体砌筑方案 (112)第19节热风炉施工方案 (121)第20节热风总管施工方案 (130)第21节出铁场设备安装 (131)第22节炉顶设备安装 (131)第23节液压管道安装 (133)第24节热风围管砌筑方案 (134)第25节高炉上升管及重力除尘器砌筑方案 (135)4第26节出铁场砌筑方案 (137)第27节建(构)筑物建筑结构施工方案 (137)第十章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98)第1节质量方针 (198)第2节质量目标 (199)第3节质量保证体系 (200)第4节质量控制要点 (207)第5节质量运行记录 (208)第6节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213)第7节常见"质量通病"的防范、控制措施 (216)第十一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18)第1节安全目标 (219)第2节安全保证体系 (219)第3节安全措施 (219)第4节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措施 (223)5第十二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25)第1节文明施工守则 (225)第2节进驻现场 (225)第3节保持现场整洁 (226)第4节设施维护 (226)第5节竣工时现场清理 (226)第6节文明施工规定 (226)6第一章工程概况*钢3#高炉容积V=329m3,此次大修改造工程,是在现3#高炉的位置上新建一座450m3 高炉。
高炉煤气TRT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

高炉煤气TRT施工组织设计书1.1工程总包内容简介:1、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成套设备设计及设备成套供货2、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工程施工、安装调试投运总承包设备安装工程工程管道安装工程高、低压电控系统安装工程自控系统安装工程TRT装置系统设备静态调试、系统联调、热负荷试车工程施工、调试资料归档,1.2主要施工内容:⏹煤气管道系统:煤气管线制作及安装(含各设备放散管线的制作);大型阀门安装;管道膨胀节安装。
⏹给排水系统:发电机、润滑油站和液压油站冷却水进排水管道的制作和安装;室内消防水的制作和安装;所有排水管道的支撑和吊架的制作安装。
⏹密封氮气管道系统:氮气密封系统管道、支架、吊架的制作和安装;调节阀安装和手动标准阀的采购安装;氮气吹扫系统管道、支架的制作安装。
⏹油系统管线:润滑油站、高位油箱、液压油站、控制阀台安装、管道以及管道支架、吊架的制作和安装;液压油管道以及管道支架和吊架的制作和安装;润滑油系统和液压油系统循环清洗达标;清洗油和第一次填充油的采购。
⏹发电机底部空气冷却器连接管道的制作和安装。
⏹高、低压电控系统:高压发配电设备安装调试;设备保护装置的调校、参数整定;380V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直流供电电源的安装调试;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安装调试;盘、柜之间电缆桥架及电缆的敷设、标识、接线。
自控系统:仪表柜、控制柜、UPS电源柜、现场一次仪表的校验及安装;电缆桥架及电缆的敷设、标识、盘、柜之间的电缆敷设接线;接地极的制作与埋设、接地线的敷设、连接。
1.3本工程的重点和特点本工程的重点是装置选用的设备性能高、质量好;施工保质保量,装置调试要求专业性强,才能使装置按期投入生产运行,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本工程的特点是施工内容多,工期紧,施工时要做好土建及安装等专业配合协调工作,做好各专业的预留、预埋工作,及多工种协调配合施工,齐心协力,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施工布署及施工进度计划2.1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框图本工程的工程管理机构如下:2.2、指导思想及遵循原则重在准备,方案优选;工序合理,交叉进行;两条主线,三个关键;协同作战,按期完成。
东南钢铁放散量110000M3DN1400高炉煤气放散点火装置

东南钢铁放散量110000M3 DN1400高炉煤气放散点火装置(伴烧气体:液化气+转炉煤气可转换)技术协议武汉海韵仪表电气工程有限公司2011-9-26徐州东南钢铁工业有限公司(甲方)与武汉海韵仪表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乙方)就高炉煤气自动放散点火装置设计、生产达成协议如下:一、项目主要内容本技术方案是依据(甲方)高炉煤气燃烧放散系统技术招标文件内容的要求进行编制的,同时结合了公司多年的技术经验和厂方所提供的设备型号及附件是完全满足设计条件,使系统安全,可靠,在设计中满足用户要求;依照国际公认的工业标准及制造商标准进行制造。
1、工厂条件高炉煤气放散塔的主要参数:放散管公称直径:DN1400,单根管排放放散介质;高炉煤气单座放散塔流量:11×104Nm4/h高炉煤气温度:≤250℃高炉煤气热值:~3135KJ/NM3高炉煤气放散压力为:10~15 kPa。
伴烧介质:液化气,压力:8-15Kpa转炉煤气压力:>2Kpa 热值1100-1500Kcal/Nm3两种伴烧介质可转换灭火介质:氮气(蒸汽),压力:~0.8MPa放散塔结构:塔顶高50m、自立式结构。
2.系统所需工艺要求:2.1用户提供控制系统电源:AC220V 20A;2.2用户提供电源及系统外部控制电缆到集中控制箱:2.3 用户提供氮气(蒸汽)管道、液化气气管道至50米平台:氮气(蒸气)连接管径DN80、液化气连接管道DN50;2.4用户提供系统所需的液化气:煤气压力~15kPa;2.6煤气净化操作室预留控制箱安装位置;2.7系统内设备供货范围见:6.供货范围。
3.设计、制造验收依据及标准3.1 引用的规范和标准美国防火协会(NFPA)ANSI/NFPA 70 国家电气规范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ANSI/IEEE 472 冲击电压承受能力导则(SWC)ANSI/IEEE 488 可编程仪表的数字接口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IA RS-232-E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美国仪器仪表学会(ISA)ISA RP55.1 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协会(SAMA)SAMA PMS 22.1 仪表和控制系统功能图表示法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ANSI/NEMA ICS6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UL 44 橡胶导线、电缆的安全标准4.系统设备配置要求保证4.1 乙方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结构及附属配套设备,系统和各控制部分安全可靠,操作部分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
转炉煤气放散塔

转炉煤气放散塔炼钢厂老区转炉烟气放散塔技术改造方案项目概况: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0]125号文件第九条规定过剩煤气必须点燃放散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于周围建筑物,且不低于50米。
炼钢老区转炉烟气放散塔现高度仅为37米,为贯彻规定要求,炼钢厂提出并报公司煤气防护站对老区转炉烟气放散管道进行改造。
对炼钢厂转炉烟气放散管改造提出如下建议:(1)由公司设计院对管道改造进行整体设计。
(2)炼钢厂提供设计的安全要求、工艺要求、设备设施的安装要求。
炼钢厂转炉烟气放散管道技术改造建议(附)1、转炉烟气放散塔设备设施现状:(1)转炉烟气放散塔东边炼钢新区厂房房顶60米、轧钢厂房房顶40米,均已高出放散塔;(2)转炉烟气回收期间,前后期不能正常点火,已影响到周围人员的作业安全,特别是炼钢上料30米岗位人员的安全;(3)老区转炉放散塔长期腐蚀严重,部分管道不断出现焊缝开裂,多次维修补焊,特别是1#、3#放散塔腐蚀较为严重需要整体更换;(4)原转炉烟气放散塔上塔通道设计为直梯,不便于检修作业;(5)转炉烟气放散点火使用焦炉煤气,焦炉煤气含杂质较多,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不便于转炉烟气放散正常点火;(6)转炉烟气放散点火使用蒸汽灭火,灭火压力难以保证。
2、改造转炉烟气放散塔工程整体方案:(1)现转炉烟气放散塔安装在1#、2#风机房与3#、4#风机房之间,此处空间狭小已不能满足重新安装的要求,同时就地改造必然将影响到炼钢老区的正常生产。
我们建议重新选址另建。
(2)在新址上安装四座转炉烟气放散塔,在新塔建成后先将1#炉、2#炉、3#炉、4#炉所有管道组装到位。
(3),在新塔建成后先将1#炉、2#炉对接碰口,然后将3#炉、4#炉对接碰口,对接碰口完毕拆除老区现有的放散塔新建三座转炉烟气放散塔(4)原放散塔管道为1000㎜,改造的放散管管道口径改变,与现在运行的管道口径一致(1400㎜),便于烟气顺利导出。
(5)将转炉烟气剩余煤气放散点火装置,自动灭火蒸汽改为氮气及蒸汽灭火,将蒸汽用于持续排水器的保温。
气柜、煤气储备站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气柜主要钢结构设计型式和数量表。
xls (2)主要构件安装工程量(气柜).xls (3)气柜的主要设计参数见下表.xls (3)注水速度和检测要求应符合表.xls (4)各塔高度、半径、立柱数量、导轨规格数量一览表.xls (4)预制板的尺寸偏差.xls (5)各塔气压值(mmH2O)表.xls (5)选择风机其技术性能表。
xls (5)升降速度表。
xls (5)气柜防腐设计要求表.xls (6)水槽壁板焊缝X射线探伤率表。
xls (6)水槽壁板几何尺寸表.xls (6)塔体安装几何尺寸要求表。
xls (7)梯子、平台、栏杆安装要求表.xls (7)塔顶安装的几何尺寸要求表。
xls (8)焊缝标准.xls (8)卷管用周长偏差及椭圆度应符合下表。
xls (8)三布四油。
xls (8)xx煤气储配站安装工程分部分项一览表.xls (9)xx煤气储配站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xls (10)主要工机具需用量一览。
xls (10)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需用量一览表.xls (12)质量控制点参照表。
xls (13)工程概述 (19)气柜的主要实物量 (19)工程特点 (20)施工技术关键 (20)工期目标 (21)质量目标 (21)单位工程划分 (2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21)施工进度及主要控制点设置 (22)施工进度计划 (22)气柜制作和安装 (22)气柜安装施工程序 (23)气柜安装-基础验收 (23)气柜安装—水槽制作安装-底板的预制铺设和焊接 (24)水槽制作安装—水槽壁板预制和安装 (25)气柜安装-塔体部分 (27)气柜安装—拱梁和顶板的安装 (32)气柜安装—-气柜的升降试验 (33)气柜安装-气柜的喷砂除锈防腐 (34)气柜安装—底板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36)管道安装-工艺管道安装 (38)管道安装-厂区给排水管道安装 (40)电气安装—防雷接地安装 (41)电气安装-钢管敷设 (41)电气安装—低压开关柜安装 (41)电气安装—电缆敷设 (42)新技术应用 (43)施工设备需用量一览表 (43)工期保证措施 (43)质量保证措施 (44)冬雨季施工措施 (45)安全保证措施 (46)文明施工措施 (47)临时建筑规划 (47)规范标准 (48)交工资料的编制原则和交付时间 (48)交工资料的编制要求 (49)劳动力需用量一览表。
杭州钢铁集团高炉煤气放散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况1、概述、项目名称:杭州钢铁集团高炉煤气放散塔工程。
、项目地点:杭钢厂区内、建设单位:杭钢钢铁集团公司、设计单位:马鞍山钢铁设计院、工程内容:高炉煤气放散塔电器施工2001年8月底施工,2001年11月底具备使用条件。
2、主要工作量3、工程特点及难点本工程地处杭钢厂区,整个工程的施工场地狭小:结合整个施工平面来看,可利用的场地的面积很小。
除去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实际施工使用面积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在如此狭小的场地范围内,如何有效利用空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同时,本施工场地也是其它相邻建设场地的交通咽喉,因此要充分考虑好与相邻施工场地施工的顺利进行。
由于施工作业面狭小,吊装及垂直运输方式就成为切实可行、从成本上说是非常可取的一种施工方式,因此,如何用好起重设备及如何组织施工是本工程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本工程的制作、安装量不大,但涉及专业多而广,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要求高。
配合内容等;接口问题:本工程与生产的配合问题,必然存在物流材料的组织和交通问题,也可能存在施工的交叉问题,如何预见到并解决好这种施工交叉问题是整个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同时需要能源介质的接口,施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与外部接口和交叉施工过程,如何保证接口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是能否保证按期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的一个因素。
做好设备的运输和保管工作,如何组织好界面交接工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施工方法:高炉煤气放散塔烟囱、平台等施工方法:高炉煤气放散塔采用三筒自立式钢结构(A管、B管、C管),筒体规格为Ф820*10,筒体总重约20吨,高40米,筒间连接横梁、楼梯、平台栏杆总重约11吨,其立面示意图见附图1,放散能力5000~100000m3/h,点火用混合煤气,最大用量2*160 m3/h,采用点火,灭火采用冲氮气。
施工特点:在结构方面:该钢结构空间承在空间角度变化,如何将空间角度控制转化为水平面、垂直面控制,是确保施工精度的关键所在。
某钢铁煤气储配站放散塔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某钢铁煤气储配站放散塔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1业主提供的有关规定和资料及图纸1.2业主提出的高、焦、转炉煤气柜的竣工日期;1.3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1.4我公司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的勘察;1.5本公司承担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2、本工程应用的技术标准、规范。
2.1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Z224结3-12.2设计说明Z224结3-12.3 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4 GB 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5 GB6222-1986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2.6其他安全技术规范⑴吊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⑵起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⑶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⑷电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⑸氧焊技术操作规程⑹油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二、工程概况由某集团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某钢铁煤气储配站放散塔工程:1. 煤气储配站高、焦炉煤气燃烧放散塔三座.2. 管网架型钢结构制作安装.3. 等边三角形边长13米,高度76米.主体螺栓连接,支撑焊接.球节点.4. 底部连接为杯口插入式,-1.5米浇铸C30混凝土.5. 放散塔制作完成后先地面组装、预拼装完成后,再安装.6. 放散塔分三节吊装.第一节35.06米,顶面标高:33.55米;第二节31.2米,顶面标高为:64.75米第三节12米,顶面标高为:76米..7. 高炉放散塔(2座)每座高度76米,约重130吨. 焦炉放散塔(1座)高度75.3米,重量约125吨.三、施工准备高、焦、转炉三座煤气放散塔,其制作安装顺序:先制作后组装,再预拼装、安装,先地面后高空,先焦炉后高炉再转炉,三座煤气放散塔相继进行施工。
放散塔施工需使用的大型吊车及放散塔构件的要求通畅的道路,包括车辆回转半径、道路承载情况等在施工前需要确认。
构件进场后,在放散塔附近需要构件堆放和组装拼装场地。
施工前需对照土建基础交接资料对放散塔地脚螺栓基础进行认真的检查,因基础螺栓呈圆形布置,且相对较密,所以每一个塔筒的地脚螺栓位置及三个塔筒的地脚螺栓的位置偏差需认真核对,并作好基础的纵、横中心及标高基准点标记。
放散塔技术方案090217

南钢高炉煤气DN1000放散火炬系统技术协议制定单位: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上海同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日期: 2009年2月9日甲方: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乙方:上海同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就厂内原有的一套DN700高炉煤气放散塔,现将该放散塔拆除,同时委托上海同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在该塔所处地址上进行DN1000高炉煤气放散塔大修重建。
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设计依据1.1放散气体数据放散介质:高炉煤气;放散煤气温度:30-60℃(最大80℃)设计最大放散量:120000 Nm3/h高炉煤气主管压力:≥12kPa;1.2公用工程条件氮气:,常温,输入管径Dn50;燃料气:焦炉煤气,3~6kPa,常温。
低热值4200±10%kcal/Nm3,输入管径Dn80;供电: AC380V/50HZ,三相四线,容量9 kVA;2、放散设计方案2.1设计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保证火炬安全可靠运行;根据最大放散量和放散压力确定主燃烧器的尺寸;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具有节能性和先进性;设备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不得有煤气泄漏现象;能实现放散火炬装置的远程手动/自动点火,消灭常明火;设备的检测、传输、调节、转换及控制功能灵敏准确,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采用节能型结构的常明灯,降低燃料气的消耗。
2.2放散系统设计总体方案该放散火炬系统设置:主燃烧器、防风罩、常明灯、分子密封器、火炬筒体及水平工艺管、火炬塔架、自动点火/放散控制系统、电气仪表、公用管道安装材料及电气仪表安装材料等。
2.2.1主要工艺参数煤气放散量:最大放散量为120000Nm3/h;,放散温度30-60℃(最大80℃),压力12kPa;设计放散高度:50m。
2.2.2主体设备参数主燃烧器: DN1000mm;分子密封器: DN1000mm;放散筒体: DN1000mm;放散塔架:底部根开约7m×7m,顶层检修平台高度约46m;水平工艺管DN1000mm,长度约8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钢铁集团高炉煤气放散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工程概况1、概述1.1、项目名称:杭州钢铁集团高炉煤气放散塔工程。
1.2、项目地点:杭钢厂区内1.3、建设单位:杭钢钢铁集团公司1.4、设计单位:马鞍山钢铁设计院1.5、工程内容:1.5.3 高炉煤气放散塔电器施工2001年8月底施工,2001年11月底具备使用条件。
2、主要工作量3、工程特点及难点本工程地处杭钢厂区,整个工程的施工场地狭小:结合整个施工平面来看,可利用的场地的面积很小。
除去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实际施工使用面积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在如此狭小的场地范围内,如何有效利用空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同时,本施工场地也是其它相邻建设场地的交通咽喉,因此要充分考虑好与相邻施工场地施工的顺利进行。
由于施工作业面狭小,吊装及垂直运输方式就成为切实可行、从成本上说是非常可取的一种施工方式,因此,如何用好起重设备及如何组织施工是本工程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本工程的制作、安装量不大,但涉及专业多而广,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要求高。
配合内容等;接口问题:本工程与生产的配合问题,必然存在物流材料的组织和交通问题,也可能存在施工的交叉问题,如何预见到并解决好这种施工交叉问题是整个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同时需要能源介质的接口,施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与外部接口和交叉施工过程,如何保证接口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是能否保证按期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的一个因素。
做好设备的运输和保管工作,如何组织好界面交接工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施工方法:2.1高炉煤气放散塔烟囱、平台等施工方法:高炉煤气放散塔采用三筒自立式钢结构(A管、B管、C管),筒体规格为Ф820*10,筒体总重约20吨,高40米,筒间连接横梁、楼梯、平台栏杆总重约11吨,其立面示意图见附图1,放散能力5000~100000m3/h,点火用混合煤气,最大用量2*160 m3/h,采用点火,灭火采用冲氮气。
施工特点:在结构方面:该钢结构空间承在空间角度变化,如何将空间角度控制转化为水平面、垂直面控制,是确保施工精度的关键所在。
在吊装方面:从该工程量并不大,只是高度较高(40米),由于处于厂区,空间限制较多。
如何通过合理的分段与组装,来选择吊机的类型,减少成本,缩短工期,是考虑本吊装方案的立足点。
综合考虑运输及安装的需要,三筒体钢结构加工按附图2所示进行分段,共计5段,分别为:A1~A5;B1~B5;C1~C5;各筒体段的连接横梁位置、楼梯平台位置的牛腿要在加工时焊接在筒体上,以便于现场组装定位,由此,要求加工制作精度的同时,工厂须进行预组装,并在接口位置焊接安装、定位用的连接筋板,其形式见附图所示。
构件运至现场,检查合格后,对构件进行预组装。
考虑到厂区施工平面的限制,利用钢板平铺于地面上,用水平仪调整水平后,在上面放置胎架,将A1与A2段、C1与C2段组装好,而后再将其组装成整体,并在筒体上焊接临时爬梯、距接口位置以下1200mm焊接挂耳,在吊装前挂上三角形脚手架,同时拉好安全绳、安全网,具体形式如下:其它段现场组装如上述类似,在此不详述。
选用一台NK-500E-3型50吨汽车式吊车,选用主干长40米,作业半径10m~12m,其额定起重量分别为7.3吨~6.3吨。
在该50吨汽车式吊车退场后,再进一台NK-800型80吨汽车式吊车,选用主干长44米,副杆长15米,作业半径10m~12m,主干仰角81.3°~80.4°,副干角度为5°,额定起重量4.0吨。
①基础复测验收,并进行吊装前的处理工作。
②利用NK-500E-3型50吨汽车式吊车吊装第一段A管与C管的组装件,吊装就位后,安装地脚螺栓,并拉设缆风绳固定;③50吨汽车吊吊装B1~B2,并将连接平台梁螺栓连接固定,同时用缆风绳将其固定,在下一段吊装就位后,再进行接口下第一平台梁螺栓连接筋板的焊接固定;④50吨汽车吊吊装第二段A管与C管的组装件,吊装就位后,接口处用连接筋板固定,并拉设缆风绳,调整后进行焊接;⑤50吨汽车吊吊装B3~B4,并将连接平台梁螺栓连接固定,同时用缆风绳将其固定,在下一段吊装就位后,再进行接口下第一平台梁螺栓连接筋板的焊接固定;⑥50吨汽车吊在地面组装好A5、B5、C5,并拉设缆风绳固定。
⑦用80吨汽车吊将A5、B5、C5组装件,吊装到位,并进行固定焊接。
⑧用80吨汽车吊吊装塔顶燃烧器吊装立面图见附图由于该塔体高+40米,在+28.6米以上,三角锥体结构,单个筒体的斜角为85°(在X-Y平面,与X轴的夹角),+28.6米以上为三角柱体,在X-X平面内的截面均为三角形,所以如何控制+28.6米以下的安装精度,是确保放散塔整体安装精度的关键,具体做法如下:在三个筒体设置油漆标记,标高分别在:+7.4米、+14.8米、+21.2米、+27.6米、+34.3米、+39米,单个筒体在每一标高段各设2个标记,标记有工厂制作。
标记位置及测量观测点位置见附图必要时需做沉降观测,做到定人、定仪器、定测站,采用闭合水准线路,变换仪器高度,四等水准技术要求进行观测。
一般观测周期为七天。
2.2高炉煤气放散塔工艺管道施工方法(含支架、平台):该管线当中有氮气(N2)、混合煤气(MG)、高炉煤气(BFG)共三趟管道,混合煤气和氮气管道沿高炉煤气管道敷设,支架均焊接在高炉煤气管道加固筋上,阀门组设在操作平台上。
管道施工是在放散塔土建及本体安装完毕之后,因此对于管道的施工开工后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在现场管材的堆放要样按要求进行,干菜放置现场,必须放在高于地面200mm的垫木上,使之水平放置,管道两侧用木楔使之固定,不得随意将管道放置于地上。
t汽车吊施工作业。
(见附图)2.2.4.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作业点及施工方向,首先安装主管线即高炉煤气管道,然后再进行阀门及其它管道配件的安装,最后进行管道接口。
开箱后应立即将波纹管进行保护,不得有损伤,应单件进行吊装,吊装时注意方向并且按照图纸或者说明书的要求,调整伸拉量。
安装时要保证波纹管中心线应与两端管道中心线重合,并且将安装好的波纹管进行保护,在使用之前定位螺栓不可拆除。
为确保安全施工,不同介质的管道接口应有先后顺序,首先进行氮气管,然后是混合煤气,最后是高炉煤气。
≤600mm宜采用对接焊缝;当管道直径DN≥700mm应尽量采用对接焊缝。
若管道直径DN≤800mm采用搭接焊缝时,应为单面连续角焊缝;DN≥900mm管道采用搭接焊缝时,应为双面连续角焊缝。
~5mm厚的浸过铅油的石棉绳,但管道直径DN≤300mm时亦可用橡胶石棉垫。
≥800mm的内部安装焊缝及其余为涂好防锈底漆的部分应涂两遍防锈底漆。
然后外部表面涂两遍调和漆罩面,涂漆种类和颜色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高炉煤气”、“混合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等字样,并用白漆画上箭头指明气流方向。
标志尺寸按《燃气管道涂装说明》的要求。
2.3高炉煤气放散塔电器施工2.4高炉煤气放散塔过程检测和控制部分施工3施工工时工序表:(见附表)劳动力及施工机具使用计划1、劳动力计划本工程中使用的劳动力都是长期从事施工建设的队伍,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能力。
此外,为满足工程各方面的需要,已制订出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内容,以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
本工程劳动力随时间使用分配表2、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安全保证措施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根据宝冶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以确保本工程能够安全高效的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见下图。
项目安全管理保证体系2.2.1电力系统。
成。
2.2同时对井架要经过专门的设计,要同建筑物有可靠的连接,否则不得使用。
脚手架的打设必须满足计算和结构的要求,没有完成的脚手架在每天收工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稳定,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脚手架完工后,对脚手架工程进行联合检查,合格并达到防台、防汛要求后方可交付使用。
当台风来临之前,要对脚手架进行抗台检查,并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脚手架的安全运行和正常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攀登作业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使用梯子作业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
高处作业必须挂安全带,每隔一定高度挂设一道安全绳(网)。
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到位,否则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临边、洞口作业应加防护栏杆或其它可靠措施。
以免作业人员下落。
悬空作业应有牢固的立足处,并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它安全设施。
悬空作业所有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定后方可使用。
使用吊篮作业时应加两道保险绳。
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其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以外,不符合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人。
优化作业方法和施工顺序,将不安全的作业内容在条件便利的时候穿插进行施工,以减少不安全性系数。
2.2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各吊具必须足够的安全系数,特别是运输应有特定的安全措施,防止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损坏。
2.3电气调整试运行安全技术要点严格做好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置调试区域拦绳,清理障碍物,检查电气的各种保护装置,保持通讯、联络系统的畅通,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运行中应注意各电气设备、电流(电压)、转速、温度、声音和暖通设备的水风等介质是否正常。
合闸送电后,要准备好随时拉闸;风机及其它设备等启动后,要随时准备好随时紧急停车。
调试中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停车。
发生突然跳闸或停车,应立即查找原因合处理,并报告指挥人员同意后才能送电或启动。
停车后必须将控制开关回零,并断开电源开关。
所有电气调试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人员的停送电命令,不允许任意开合闸。
调试过程中所有调试人员必须集中精力,坚守岗位,监测运行情况,不许闲谈或做与调试无关的事情。
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各级领导、技术负责人合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本规定,并在组织施工,指挥生产中严格遵守,牢牢树立“生产第一,安全第一”的概念。
严格遵守遵循杭钢制订的有关现场安全条例,队施工现场的防爆、防火、防台防汛合防盗等制订严格的安全制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施工中的临时设施,必须按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并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合上级领导批准后才能施工,竣工后经工程技术负责人检查验收后才能使用。
必须编制安全措施方案,并上报给上级安全部门备查,而且进行安全交底,并填好安全交底卡。
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必须考虑安全,作业区的坑洞、沟设安全围栏或盖好,并有明显的标志,施工现场道路必须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