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答案通识
尔雅《全球变化生态学》满分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错误)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错误)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B)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
A、20%B、40%C、60%D、80%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从模型的时空尺度上分类,不包括()。
A.林窗模型B.经验模型C.协作性模型D.过渡性模型2.水体中的含氧量大概是大气含氧量的千分之七,每一千毫升水中仅含有25到30毫升氧气。
()T.对F.错3.在干热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湖泊水平面()。
A.维持不变B.上升C.下降D.不确定4.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
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B.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C.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5.根据大多数生态学家所采用的定义,如果某一入侵种的后代在离母体很远的地方自然生长,那么即可认为该入侵种已被驯化。
()A.正确B.错误6.对植被来说,最基础的化学循环就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
()T.对F.错7.人们关注一氧化碳浓度,主要是由于它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缘故。
A.二氧化碳B.氧气C.甲烷D.臭氧8.磷化氢通常产生于一些厌氧体系。
()A.正确B.错误9.气候变化不一定导致过渡带界限的摆动,但过渡带界限的摆动一定是因为气候变化。
()A.正确B.错误10.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影响的元素流通率主要影响了()元素。
A.碳B.氮C.磷D.硫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F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T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全球变化与系统科学 雅儿通识课

全球变化与系统科学 雅儿通识课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潮力的变化主要受到什么的影响1.0 分A、地球B、海水C、月球D、太阳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以下不属于生态因素的是1.0 分A、日光B、热C、水D、地壳运动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 )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
”1.0 分A、三国演义B、水浒传C、金瓶梅D、西游记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岩层内出现树根说明这一时期原来是1.0 分A、湖泊B、陆地C、海洋D、沙漠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5太阳表面温度是多少?1.0 分A、3000KB、4000KC、5000KD、6000K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从“南涝北旱”到“南旱北涝”一个轮回周期是多少年?1.0 分A、50 年B、60 年C、70 年D、80 年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南水北调的中线长度为多少?1.0 分A、2000 公里B、1800 公里C、1600 公里D、1400 公里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当诸大陆碰撞和焊接在一起, 达到某一个大小时, 厚的大陆就会阻止它下面的地幔的热向外 释放,这种现象被称为()1.0 分A、大陆融热效应B、大陆离散效应C、大陆碰撞效应D、大陆放热效应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9()认为 21 世纪早期地表温度可能转为下降,21 世纪中期重新上升。
1.0 分A、杜乐天B、王绍武C、任振球D、叶叔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0属于生产者的是1.0 分A、食草动物B、杂食动物C、真菌D、光合细菌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1《京都议定书》哪个国家的国会没有通过?1.0 分A、日本B、美国C、德国D、英国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2物种灭绝最快的年代是1.0 分A、18 世纪B、19 世纪C、20 世纪D、现在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3长江最大的支流是?1.0 分A、扬子江B、清江C、汉水D、淮河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4旧金山 1906 年发生了几级地震?1.0 分A、7.3 级B、8.3 级C、8.5 级D、9级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5地震波中的什么波破坏性大?1.0 分A、P波B、压力波C、面波D、S波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6大陆板块间隔几个银河年,就会联合起来?1.0 分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7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错误)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错误)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70000-90000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B)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
A、20%B、40%C、60%D、80%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正确)5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答案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O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 )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 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生物C、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 )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o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5 错误)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屮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o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氮气2国际 :保护|臭氧层日是(D )。
A 、9月13日B 、9月14日C 、9月15日D 、9 ,月1'6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 OA、1840 年B、1912 年C、1974 年D、1993 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错误)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屮,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三分之一B)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 oA、20%B、40%C、60%D、80%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全球变化生态学答案(全)

A、澳大利亚西北部
B、南美洲北部
C、美国西部
D、中亚地区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0 分 2 【单选题】
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A、
九分之一
B、
七分之一
C、
五分之一 D、
三分之一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0 分 3 【判断题】物种灭绝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0 分 4 【判断题】 20 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
400 种。()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地球人口从 50 亿增长到 60 亿用了()年时间。 A、 8 年
B、 10 年
C、 12 年
D、14 年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0 分 2 【单选题】
我国沿海海平面近 50 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
1-3 毫米
B、
D、
5-8 厘米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0 分 3
【判断题】我国正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预计 15% 左右。()
2020 年再生能源占到一次性能源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0 分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答案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 )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 )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 世纪6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C、20 世纪40 年代D 、20 世纪30 年代4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5错误)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
A、9 月13 日B、9 月14 日C、9 月15 日D 、9 月16 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C )。
A 、 1840年B 、 1912年C 、 1974年D 、 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5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 )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 、5000-7000B 、7000-9000C 、50000-70000D 、70000-900002 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 、 三分之一B 、 三分之二C 、 六分之一D 、六分之五3 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D )。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
()T.对F.错2.淡水水域生物受紫外线影响远小于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
()A.正确B.错误3.记录地物本身的能量,测量波段主要集中在()。
A.近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B.远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C.近红外波段和可见光D.远红外波段和可见光4.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受到其周围环境影响后如何改变的科学。
()A.正确B.错误5.整个国家是一个()。
A.封闭型的单一生态系统B.开放型的单一生态系统C.封闭型的复合生态系统D.开放型的复合生态系统6.受地表植被影响,亚马逊盆地的降水最终通过径流注入海洋的量占降水总量的()。
A.72.3%B.48.5%C.33.8%D.26% 7.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等每年向大气净释放CO2约()PgC。
A.1.8B.3.6C.5.4D.7.28.红外增温实验成本较低,但是模拟的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差较大。
()A.正确B.错误9.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
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B.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C.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10.根据大多数生态学家所采用的定义,如果某一入侵种的后代在离母体很远的地方自然生长,那么即可认为该入侵种已被驯化。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F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正确答案:C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5正确答案:D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正确答案:C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正确答案:D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正确答案:A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正确答案:×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正确答案:D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正确答案:D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正确答案:C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正确答案:C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正确答案:B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A、20%B、40%C、60%D、80%正确答案:D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5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正确答案:×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1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的是()。
A、澳大利亚西北部B、南美洲北部C、美国西部D、中亚地区正确答案:B2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A、九分之一B、七分之一C、五分之一D、三分之一正确答案:D3陆地上的水资源占地球总水资源的()。
A、2.8%B、12.7%C、24.5%D、30%3物种灭绝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
()正确答案:×4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正确答案:√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1地球人口从50亿增长到60亿用了()年时间。
A、8年B、10年C、12年D、14年正确答案:C2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A、10-20厘米B、20-30厘米C、10-20毫米D、20-30毫米2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1-3毫米B、5-8毫米C、1-3厘米D、5-8厘米正确答案:A3我国正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再生能源占到一次性能源的15%左右。
()正确答案:√4垃圾已经无孔不入,在太空轨道上已经有超过7000个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废物碎块在高速运动。
()正确答案:√2.1地球表层系统1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A、30米B、300米C、3000米D、30000米正确答案:D2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群体系统正确答案:B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群体系统正确答案:C3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海洋上平均仅为5-8公里。
()正确答案:√4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
()正确答案:×2.2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1盖亚假说中提出Gaia系统中最重要的是()。
A、水B、土壤C、植物D、微生物正确答案:D2土壤来源于()。
A、沙漠B、大气C、岩石D、海洋正确答案:C3盖亚假说主要强调的是()。
A、环境对生物的调节作用B、生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C、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D、生物与环境的相互独立正确答案:B4盖亚假说中的盖亚一次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正确答案:√4生物地球化学观点认为地球表层大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实质上是由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正确答案:√2.3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1据测算,从7亿年以前到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累计重量约为地球的()倍。
A、10B、100C、1000D、10000正确答案:C1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
()A、2.8年B、28年C、280年D、2800年正确答案:D2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主要包括两大能源驱动力,分别为()。
A、宇宙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B、宇宙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C、太阳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D、太阳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正确答案:D3地球表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是非生物来源的。
()正确答案:×4地球内部能量主要是以热能和机械能的形式突然释放出来的。
()正确答案:√2,4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1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运动B、海洋变化C、火山喷发D、水汽输送正确答案:C2现阶段可用于全球变化的观测记录大约有()。
A、十多年B、五十多年C、一百多年D、三百多年正确答案:C2关于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变化研究超越了各分支学科的界限B、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远在地球半径以下C、过程或事件的影响应为全球性的D、认识全球变化规律需要了解所有时间尺度上的过程正确答案:B3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正确答案:√4所谓的全球变化其实包括自然自身引起的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两类。
()正确答案:√2,5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下列不属于全球变化的社会影响的是()。
A、人的生理与健康的影响B、气候与降水量相互关系的影响C、对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和发展的影响D、研究人类社会适应和减缓全球变化影响的能力正确答案:B1决定全球变化研究的成败的是()。
A、正确的研究方法B、变化的实物证据C、数据的收集和处理D、研究的范围大小正确答案:C2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这种变化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C、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来自于地球系统之外D、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产生于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之中正确答案:B3全球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维度。
()正确答案:√4在时间坐标上环境演变的基本表现形式中,平稳序列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正确答案:×2.6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1()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A、生物多样性变化B、气候变化C、人口增长D、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正确答案:C2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A、4.26B、5.26C、6.26D、7.26正确答案:B3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中,气候变化一般不影响的是()。
A、土地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变化C、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D、人口增长正确答案:D4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地表短波辐射,使大气变暖。
()正确答案:×4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其中中国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正确答案:×2.7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1在吸取大气中的热量方面,甲烷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的()多倍。
A、5B、10C、15D、20正确答案:D1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报告,下列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是()。
A、澳大利亚B、挪威C、加拿大D、俄罗斯正确答案:A2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大的是()。
A、小麦B、玉米C、大豆D、水稻正确答案:C3臭氧对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强烈影响至关重要。
()正确答案:√4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正确答案:×2.8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1从整体的趋势看,北半球主要地区从1700年到1980年之间面积比例大量升高的是()。
A、森林B、草原C、牧场D、农地正确答案:D1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
A、北美B、拉丁美洲C、欧洲D、南亚正确答案:A2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土著物种的减少B、外来种的减少C、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D、植被生产力的变化正确答案:B3一般来说,外来物种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土著物种。
()正确答案:×4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必定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
()正确答案:×2.9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1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摄氏度。
A、.6B、1.2C、1.8D、2.4正确答案:A2从全球来看,整体年平均降水量是()的。
A、逐渐增多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大幅度波动正确答案:A3区别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的主要标准是()。
A、时间长度B、变化强度C、影响范围D、造成后果正确答案:A4近40年中,相较于夏季平均气温,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较为明显。
()正确答案:√5一般来说,受全球变暖影响,纬度越高或海拔越高的地区升温更明显。
()正确答案:×2.10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1全球云量观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A、统计数据较少B、直接观测难度较大C、没有统一仪器观测D、数量变化不稳定正确答案:C2根据IPCC在1995年的报告,过去一百年中海平面上升了()。
A、10-20毫米B、10-20厘米C、20-30毫米D、20-30厘米正确答案:B2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A、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B、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C、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D、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正确答案:D3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云量是逐渐减少的。
()正确答案:×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降水显著减少,秘鲁的太平洋沿岸降水显著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