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题型解析及高分复习策略+考研英语大纲词汇

合集下载

考研英语(一)高频重点单词详解—2010年阅读Text 1(上)

考研英语(一)高频重点单词详解—2010年阅读Text 1(上)

考研英语(一)高频重点单词详解—2010年阅读Text 1(上)这是一篇报刊评论类文章,文章主要揭示了现代报刊中艺术报道和评论的衰落趋势问题。

文章中的单词难度适中,基本上都在大纲要求范围内,但是有些熟悉的词汇在本文中被译为它意,可能会影响同学们的理解。

同样,文章中出现了许多高频重点单词,以下是本文中出现的10个,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 5far-reaching ['fɑ:'ri:tʃiŋ]adj. 深远的;广泛的【词根记忆】:far- 远的+reaching达到→深远的【短语搭配】:far-reaching effect 深远影响【真题例句】: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has just issued a report describing th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of this.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表报告评论了此举的深远影响。

(2008年阅读Text 2)2. 1inexorable [ɪn'eks(ə)rəb(ə)l]adj. 无情的;不屈不挠的;无法改变的【词根记忆】:in-否定前缀+exorable可以说服的→不可说服的→无法改变的【短语搭配】:inexorable demand必然要求【真题例句】:The most far-reaching has been the inexorable decline in the scope and seriousness oftheir arts coverage.影响最为深远的或许就是其艺术报道的范围和严肃性已呈现出不可遏制的衰落之势。

3.7considerable [kən'sɪdərəbl]adj. 相当大的;重要的【词根记忆】:consider考虑+able形容词后缀→需要考虑的→重要的【短语搭配】:considerable orders大量订货【真题例句】:Ye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ollections of criticism published in the 20th century consisted in large part of newspaper reviews.然而在二十世纪出版的大量最具重要意义的评论文集中,报刊评论占了很大部分。

2010年英语考研阅读

2010年英语考研阅读

2010年英语考研阅读
2010年的英语考研阅读部分,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还重点考察了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这一年的阅读材料涵盖
了多个领域,包括社会问题、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旨在测试考生
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分
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在这一年的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选材广泛,语言地道,难度
适中。

考生在阅读时需要快速识别文章的关键词和主题句,以便迅速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同时,考生还需要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推断生
词的含义,理解复杂的句子结构。

文章中的问题设计也颇具挑战性,既有直接信息题,也有推理判断题。

直接信息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找到文章中的具体信息,而推理判断题
则需要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这要求考生不仅
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广泛阅读各类英文材料,提高阅读速度和理
解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历年的考研真题,熟悉题型和出题思路,提
高解题技巧。

此外,考生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
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这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2010年的英语考研阅读部分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
一次全面检验。

通过这次考试,考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还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
的基础。

考研英语一阅读2010

考研英语一阅读2010

考研英语一阅读2010在2010年的考研英语一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适中,但对考生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文章选材广泛,涉及社会、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旨在考察考生对不同话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章的第一篇主要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和交流问题。

文章指出,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作者强调了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策略,如学习对方的语言和习俗,以及在交流中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第二篇文章关注的是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文章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

作者认为,虽然科技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隐私泄露、失业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

第三篇文章则聚焦于教育领域,探讨了现代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指出,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呼吁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教育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最后一篇文章讨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物种灭绝等,强调了人类必须采取行动保护地球。

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环保措施,如减少碳排放、保护自然资源等,并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总的来说,2010年考研英语一的阅读理解部分不仅考察了考生的语言能力,也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挑战。

通过这些文章,考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还能够对当前的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Section I Use of English【文章综述】本文选自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是一本专业报道商业和政治新闻的英文周刊), 原文题为Light Work; Questioning the Hawthorne Effect,(《照明效用:质疑霍桑效应》),刊登在该刊2009年6月4日的Finance and Economics(财政与经济学)专栏上。

其题材为科普知识类【考频4次】,文章介绍了著名的“霍桑效应”的产生过程及多年后人们对此所提出的质疑。

【试题连线】…………………………….…【选项分析】……………………………..….In1924 Awerica'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sent two engineers to surpervise a series ofexperiments at a telephone-parts factory called theHawthorne Plant near Chicago.It hoped they wouldlearn how shop-floor lightingworkers'productivity. Instead, thestudies ended givingtheir name to the “Hawthorne effect,”the extremely influential idea thatexperimented upon changed subjects' behavior.The idea arose because of the 4 behavior of the woman in the plant.According to 5 of the experimenteda,their hourly output rose when lighting was increased ,but also when it was dimmed.It did not 6 what was done in the experiment;7 something was changed ,productivity rose ,A(n) 8 that were being experimented upon seemed to be 9 to alter workers' behavior 10 itself.After several decades, the same data were 11 to econometric analsis.The Hawthorne experiments had another surprise in stone. 12 the descriptions on record, no systematic 13 was found that levels of productivity were related to changes in lighting.It turns out that the peculiar way of conducting the experiments may have led to 14 interpretations of what happened. 15 , lighting was always changed on a Sunday.When work started again on Monday ,output 16 rose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aturday and 17 to rise for the next couple of days. 18 , a comparison with data for weeks when there was no experimentation showed that output always went up on Mondaya. Workers 19to be diligent for the first few of the week in any case, beforeThis suggests that the alleged “Hawthorne effect” is hard to pin down.1.[A]affected影响[B]achieved 完成[C]extracted 提取;获取[D]restored 恢复2.[A](ended)at 在某时刻结束[B](ended)up 最终处于(意料之外的境况);以……结束[C](ended)with 以……结束[D] ended)off 结束3.[A]truth 真相[B]sight 看见[C]act 行为[D]proof 证据4.[A]controversial 有争议的[B]perplexing 令人费解的[C]mischievous 恶作剧的[D]ambiguous 意向不明的;模棱两可的5.[A]requirement 要求[B]explanations 解释[C]accounts 描述;叙述[D]assessments 评估6.[A]conclude 推断[B]matter 要紧[C]indicats 表明[D]work 起作用7.[A]as far as 至于[B]for fear that 唯恐[C]in case that 万一;以防[D]so long as 只要8.[A]awareness 意识;知道[B]expectation 期待[C]sentiment 情绪[D]illusion 幻想9.[A]suitable 适合的[B]excessive 过度[C]enough 足够的[D]aboundant 充裕的10.[A]about 关于[B]for 为了[C]on 关于[D]by(oneself)单独地11.[A]compared 比较[B]shown 宣示[C]subjected 使……遭受[D]conveyed 传达12.[A]Contrary to 与……相反的[B]Consistent with 与……相一致的[C]Parallel with 与…相应的[D]Peculiar to 特有的13.[A]evidence 证据[B]guidance 指导[C]implication 暗示;可能的影响(或结果)[D]source 来源14.[A]disputable 有争议的[B]enlightening 给人启迪的[C]reliable 可信的[D]misleading 误导的15.[A]In contrast 相比之下[B]For example 例如[C]In consequence 结果是;因此[D]As usual 像平常一样16.[A]duly 适当地;按时地[B]accidentally 偶然地[C]unpredictably 变幻莫测的[D]suddenly 突然地17.[A]failed(to do)未能做[B]ceased(to do)停止做[C]started(to do)开始做[D]continued(to do)继续做18.[A]Therefore 因此[B]Furthermore 此外;而且[C]However 然而[D]Meanwhile 同时19.[A]attempted(to do)试图做[B]tended(to do)往往会[C]chose(to do)选择做[D]intended(to do)打算做20.[A]breaking 打破;突破[B]climbing 攀升[C]surpassing 超过[D]hitting 达到【核心词汇】allege [əˈledʒ] v.断言,宣称;指控,辩解(al表强调+lege→表强调讲→宣称);-ed,adj. 声称的;所谓的arise[ə^raiz]v.发生;产生;出现influential[influ^en∫l]adj. 有影响的interpretation[inʌtЗ:pri^tei∫] n.解释;说明plateau[ˈplætəu]n.高原,(发展、增长后的)平稳状态(时期);停滞时期(plat+eau名词后缀→平坦地)slack[slAk]a.懈怠的,松弛的;萧条的n.淡季;(pl.)便裤;-en,v.使松弛,使萧条surpervise [^su:pəvaiz]v. 监督;管理;指导systematic[sisti5mAtik]a.(systematical)系统的,有组织的,成体系的,有规律的;-ic,人或学科(表名词)【超纲词汇】duly[ˈdu:li] adv. 1. 正确地, 适当地,恰当的2. 按时地, 准时地,适时地shop-floor[∫op^flʌ:(r)]n.车间;工厂【常用词组】experiment on/upon 用………做实验give one’s name to以……的名字命名(新生的)事物go up(价格、水平等)上涨;上升;增长in store(for sb) 1. 储备着, 贮藏着2. 将要发生, 就要出现on record有记载的, 记录在案的, 公开发表的pin down 1. 把…固定住; 使动弹不得2. 迫使作出决定, 采取行动slacken off 松懈下来;减缓turn out 结果(是);原来(是)【答案与详解】1.答案→A 考点→上下文关系与动词词义辨析。

2010年阅读真题解析(英语)

2010年阅读真题解析(英语)

2010年真题解析Passage One生词释义1. bull: 1)牛2)(文中含义)牛市2. run: 时期,一段时间* bull run: 牛市期3. dramatic: 戏剧化的4. note: 1.(文中含义)气氛 2. 笔记* on a dramatic note: 戏剧性地5. all but (two pieces): 除....之外的所有东西6. to fetch: 1). (文中含义)售得(若干价钱)*The painting is expected to fetch at least $20 million.人们认为这幅画可以卖到至少2000万美元。

2) 去(某个地方)取回*Shannon went upstairs to fetch some blankets.香农去楼上取来一些毯子。

7. auction:(名词)拍卖* The house was sold at auction.房子拍卖出售。

auctioneer: 拍卖师8. to call out bids; 喊出拍卖的报价9. to file for sth: 1)(文中含义)(法律上正式)提出申请* The Morrisons have filed for divorce:莫里斯夫妇已经提出离婚。

# to file for bankruptcy: 提出破产的申请# file a complaint/ lawsuit (against somebody)针对sb提出投诉/诉讼Mr Genoa filed a formal complaint against thedepartment. Genoa先生正式投诉了这个部门。

2)排队前行* We began to file out into the car park. 我们开始排队进入停车场。

* The mourners filed past the coffin. 吊唁者排队经过棺材。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1)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1)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1)一、阅读理解Passage 1题目In every age, humans have felt compelled to follow fashion. We do it for different reasons, according to who we are and who we want to be. The trend-following masses, driven by their need to fit in and be accepted, are easily taken in. Like sheep, they follow the leader to the next trendy diet, fashion, or craze. But, once in a while, a computer scientist gets into the fashion business. And then things get interesting.解析This passage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of trend-follow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computer scientists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people follow fashion for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the need to fit in and be accepted. However, when a computer scientist enters the fashion business, it brings a new perspective to the industry.Passage 2题目It is often said that swimming is the best exercise. And rightly so. When you swim you use all the body’s muscles and you keep them working. Scientists and doctors say the advantages of swimming over exercising on land are many. One is that the water supports your body weight, so there is no strain on your joints and muscles. Working out in the water gives you even more muscle tone than exercising on land with the same amount of effort. Also, exercising in water is especially good for people with arthritis(关节炎) and muscular problems because the muscle resistance of the water helps to build up your muscles without pain or strain. So, even if you have been away from exercising for a long time or have health problems that prevent exercising on land, swimming is wonderful exercise.解析This passage discusses the benefits of swimming as an exercise. The author states that swimming utilizes all the body’s muscles and keeps them working. The water supports the body weight, reducing strain on the joints and muscles. Exercising in water also allows for more muscle tone compared to land exercises with the same effort. The author highlights that swimming is especially beneficial for people with arthritis and muscul ar problems because the water’s resistance helps build muscles without pain or strain.二、翻译原文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tea drinking, tracing back to the Tang Dynasty more than 1,000 years ago. China is the largest producer and consumer of tea in the world. The Chinese tea ceremon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emphasizing the art of preparing and serving tea.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Chinese tea, including green tea, black tea, oolong tea, and white tea. Each type has its unique flavor and health benefits. Green tea is known for its antioxidants and aiding in weight loss, while black tea is believed to improve heart health. Oolong tea is known for its distinctive fragrance and taste, and white tea is valued for its delicate flavor.解析茶叶饮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

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答案试题解析

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答案试题解析

2010年考研英语答案试题解析——阅读理解Text 1①Of all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s during the past quarter-century,perha ps the most far-reaching has been the inexorable decline in the scope and seriousness of their arts coverage.考点分析(the most)本句的意思是"过去这些年英语报纸上所发生的最有影响力的变化的可能是艺术评论的在报道范围和严肃性的堕落".①It is difficult to the point of impossibility for the average reader under the age of forty to imagine a time when high-quality arts criticism could be found in most big-city newspapers. ②Ye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ollections of criticism published in the 20th century consisted in large part of newspaper revi ews.③To read such books today is to marvel at the fact that their learned contents were once deemed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n general-circulation dailies.考点分析①to the point of "到...地步" ②转折常考,出21题。

2010年考研英语一

2010年考研英语一

2010年考研英语一摘要:一、引言1.介绍考研英语一的背景和重要性2.分析2010 年考研英语一的特点二、2010 年考研英语一试题分析1.阅读理解部分a.文章主题及内容概述b.题目类型及难度分析c.考察的英语技能及策略2.完形填空部分a.文章主题及内容概述b.题目类型及难度分析c.考察的英语技能及策略3.翻译部分a.题目类型及难度分析b.考察的英语技能及策略c.翻译技巧及注意事项4.写作部分a.小作文类型及要求b.大作文类型及要求c.评分标准和写作技巧三、2010 年考研英语一备考策略1.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2.增强词汇量和运用能力3.加强翻译技巧和写作训练4.模拟考试和总结经验四、结论1.总结2010 年考研英语一的特点和挑战2.强调备考策略的重要性3.展望未来考研英语一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引言考研英语一是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如何在考研英语一中取得好成绩,是实现研究生梦想的关键。

本文将对2010 年考研英语一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有效的备考策略。

二、2010 年考研英语一试题分析1.阅读理解部分2010 年考研英语一的阅读理解部分共有6 篇文章,涉及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文章难度适中,题目设置灵活,考查了考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2.完形填空部分完形填空部分共有20 个小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选出合适的单词或词组填入空白处。

2010 年考研英语一的完形填空题目难度适中,主要考察考生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理解能力。

3.翻译部分翻译部分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部分,共有5 个小题。

2010 年考研英语一的翻译题目难度适中,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和词汇运用能力。

4.写作部分2010 年考研英语一的写作部分包括小作文和大作文。

小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图表信息进行描述和分析;大作文则要求考生就某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写作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题型解析及高分复习策略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解析》(2010年版)援引自考研英语大纲的内容,考研英语阅读题型没有任何变化。

阅读对于考生来说,几乎直接决定考试成败,也是历年考试的难点。

下面我们给大家对大纲要求做一个深度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复习建议。

一、大纲要求及对应题型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解析》(2010年版):大纲要求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

具体内容及对应的题型如下:1) 理解主旨要义——→主旨大意题2) 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事实细节题3) 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推理判断题4) 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推理判断题5)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词汇短语题6) 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推理判断题7)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观点态度题8) 区分论点和论据——→主旨大意题当然,以上分类只是一个粗线划分,不排除很多题型兼而有之,如有些细节题离不开推断,主旨题也需要对细节的兼顾等。

二、命题总体原则(一)文章总体分析从文章题材方面看,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医学、社会学、科学方法论、社会、环境、人口、科普,以及其他社会热点问题,偏向社会和人文科学,也有自然科学类文章。

题材主要突现当年或前一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尤其主要是西方国家如美、英、加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和热点问题。

但对考生来说,一般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带有普及性的社会生活类、科普类以及商业经济类的文章。

从试题结构看,阅读A部分文章自2002年开始从五篇文章改为四篇,每篇由4~6个段落构成(偶尔有例外情况)。

每篇文章由400~500个单词构成(因为,考纲对四篇文章的总词汇量要求在1600个左右,而实际情况是,每篇文章词汇量低于400则篇幅较小,词汇量高于500则篇幅过大,这就决定了每篇文章词汇量分布比较均匀,实际词汇量一般在1700~1800之间)。

关于命题员选取阅读文章的标准问题,这里提醒考生,那种带有很强专业性的、生僻的话题、娱乐类话题、敏感话题(如政党政治、宗教、种族冲突等)绝对不会被选取,因为作为一种国内最高级别统考形式的考试,它要兼顾到各个背景层次的考生,以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正面导向性。

所以,考生毋庸担心遇到完全陌生的题材,更没有必要为提高阅读应试能力而刻意地大量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的社会、教育、经济、科技等专栏文章(当然,时间富余的考生可用它来培养一下英语学习兴趣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对于应试来说,在休闲时间阅读一点相关内容的中文杂志期刊可能更有效率)。

对于文章从哪里选取、选取什么样的体裁这两个问题,对于考生来说,实在没有太多了解的必要,徒增一些心里负担,能奇迹般地遇上一篇自己读过的文章的概率在万分之一,考生不可能为这万分之一的概率去把所有的杂志读一遍。

考生需要牢记,阅读理解的文章是按语法规则连接词汇而成的。

也就是说,不论什么题材或体裁的文章都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只要词汇都认识,又能理解基本的语句结构,那么任何普及性题材或者体裁的文章都能理解(但理解的程度则会由于各自学习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题目命制基本原则第一,试题应该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命题,即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评价目标和试卷结构进行命题。

命题内容不超过大纲的评价目标,题型和题量也严格按照大纲的规定命制。

在选取A部分的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选材范围和难度,力图让考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同时要使试题具有适当的难度和较高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以实现考试目标。

第二,试题指向性必须清楚、准确、周密,易于理解,不出偏题怪题(比如需要借助文章内容以外信息解答的试题,或者说文章包含的信息不足以完成题目的解答)。

试题应避免科学性错误,还应避免不健康的、带有各种偏见的语言材料。

答案要求明确、合理、唯一。

第三,文章、题目安排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方便考生逐步进入答题状态,消除因试题安排不合理导致对考生评价的偏差。

(因此,考生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应尽量依照试题的顺序进行答题,对于确实有疑问的试题可以暂时跳过,作上记号,等完成其他题目以后待有富余时间重新作答。

)第四,题目的设置要有一定的迷惑性,但答案必须唯一,不能有模棱两可的答案,只要学生寻着正确的逻辑思维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第五,试题中无科学性错误。

语言正确、地道、得体、简洁;指令清楚、准确、周密,易于理解。

题目设计应基本上涉及到整篇文章的各个段落。

题目设置顺序应与文章内容顺序对应。

三、复习方法从阅读应试实践的角度看(上面对阅读的分析是基于阅读应对的知识储备),阅读得分的提高依赖于两个因素:一答题的正确率,二阅读的速度。

答题的正确率则依赖于对文章的理解(文章的理解又依赖于词汇的熟悉程度和平时的训练)和题目的应对方法,阅读速度的提高则依赖于单词的熟悉程度和平时的阅读训练。

两者合在一起可概括为:单词的熟悉、题目的应对方法、平时的训练。

因为词汇的熟悉在词汇部分已经兼顾,因此阅读的提高就依赖于答题的方法和平时的训练这两大项。

因此推荐用两本书,一本用于侧重于讲授阅读题型的应对方法(这里自然也会兼顾训练,只是应对方法在这里表现的更重要),一种充当阅读训练之用(这里一样也会兼顾到方法,但更侧重的是在能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提高速度)。

第二本,由于重点在提高阅读速度,因此一般与考纲文章在题材、长度差不多即可。

由于考研阅读文章一般具有中心单一、对文中所叙事物的态度鲜明的特色,所以选材时不仅要兼顾题材、长度,还要把握这两个特点。

总之,阅读高分=适当的基础+正确的方法+适度的训练。

2010年考研英语大纲解析之重视阅读考研英语的大纲在稳定中可能有局部的微调,比如一些单词的变化,其它都没有变化,今年也是如此。

就英语来说,暑期是个关键时期。

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一定重视做阅读理解和英语知识运用,同时重视英译汉的积累,练习写作以范文为模板,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不断重复背诵,摸清套路。

当然熟悉真题必不可少,每做一套真题,都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应试水平。

2010年考研英语大纲词汇与去年相同,考研英语大纲仍要求考生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

词汇是搭建英语知识框架的基石,因而,英语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备考中,词汇理所当然成为考生需要攻克第一座堡垒。

在准备考研词汇过程中,不少考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词汇复习进度。

在这里教育将帮考生解读大纲要求,提醒考生正确对待大纲词汇,提高复习效率。

误区1. 大纲词汇5500只是一个固定数字。

考生需要注意词汇衍生的现象。

凡是大纲中包括的5500个词汇,如果试题中考察到这些词汇的衍生词,我们也认为是不超出大纲的。

例如respect是个大纲词汇,如果试卷中出现respectable(可尊重的;人格高尚的),respectful(有礼貌的;恭敬的),respecting(关于、至于);又如depend, dependent, dependence, dependently, independent, independence这组词中也有大纲外词汇,但属于大纲衍生词范围,也需掌握,不算超纲词汇。

这样算来,如把这些衍生词算进来,大纲里的单词就不止5500个,大概6、7千左右,甚至更多。

因此,提醒考生,应当适当积累最基本的词根、词缀,它们能有助我们猜解大纲衍生词。

误区2. 背托福、雅思词汇来应对超纲词。

大纲明确指出,阅读部分允许超纲词汇出现,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

近几年的考题中体现出这样一个趋势,超纲词汇逐渐成为影响我们做题拿分的关键点,考研对同学们词汇量的要求也是逐年提高。

既然这3%的超纲单词也越来越重要,那考生该怎么准备?有的同学说我们背托福、雅思词汇吧,这样超纲词也不怕了。

是否该用这种方法来应对超纲词,这要看同学们备考的时间,如果已经到九月、十月份了,还是劝同学们专心被好大纲词汇,扩展对大纲衍生词的积累。

当然有托福、雅思词汇基础的同学,那词汇这部分也就轻松多了。

不过教育要提醒考生,词汇记忆不能盲目求多,更要求准,大纲词汇必须记准、记熟,这是备考第一要义。

误区3. 用哪年的大纲备考都行,大纲词汇没变化。

考生需要注意,大纲中明确提醒大家,“英语语言的演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动态发展过程,它受到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这意味着需要对本大纲词汇表不断进行研究和定期的修订。

”英语具有新陈代谢的特点,新的社会条件会产生具有时代特点的英语词汇,这些词汇也是考研英语所关注的。

例如与互联网、环境保护、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等相关的,紧跟时代节拍的词汇也需要同学们加强积累,重点记忆。

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考生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关心时代动态,了解实时大事。

这些准备对把握考研出题方向、预测考研试题走向非常重要。

教育发现,仍然有不少考生每天都在背词,却是记得少,忘得多。

付出了很多,但背词不得法。

这里建议考生反省并调整自己过去的背词法,有效率地背单词。

1. 词汇必须反复,创造机会在不同情境、不同尝试对此背诵同一个词汇。

2. 背词要有重点,给词汇分类,合理分配背词时间,把词汇书背薄。

3. 选择背词时段很重要,必须一天中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段。

有些同学饭后,消化最剧烈的时间背词,结果大脑缺氧,背词效果非常不好。

如果在半饥饿状态背词,就得好得多,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4. 背单词和做题不冲突。

可以通过词汇、语法、阅读练习题巩固词汇,或利用零散时间读些贴近考研阅读题型的文章,增加词汇过目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