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伏牛山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生态承载力分析
伏牛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伏牛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首先,伏牛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包括城市化以及农业耕地的扩大。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田被转为城市用地,这导致了农业的减少,农田面积的减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农业耕地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过度的农业耕地开发使得土地的肥力下降,土壤退化日益严重,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威胁。
其次,伏牛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伏牛山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产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变。
大量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建设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一些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造成了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最后,伏牛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化和农业耕地的扩大导致了大量的土地破坏和生境破坏,使得一些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受到了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破坏。
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建设使得土地污染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合理规划土地用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农田面积的减少。
其次,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民采取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此外,还应加强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生产过程的环保水平。
综上所述,伏牛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城市化和农业耕地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环境管理,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

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目录1 引言 (2)2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2)2.1 伏牛山概况 (2)2.1.1 特殊的地理位置 (2)2.1.2 优越的社会历史条件 (2)2.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3)2.2.1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3)2.2.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3)2.2.2.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和气候、生物景观类三种类型 (4)2.2.2.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类、现代人文类和抽象人文类三种类型 (4)3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3.1 开发利用现状 (4)3.2 伏牛山生态旅游产品特点 (6)4 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7)4.1 内乡宝天曼资源开发状况 (7)4.2 开发过程中突现的问题 (8)4.2.1 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环境破坏问题突出 (8)4.2.2 开发建设无特色,旅游市场份额小 (8)4.2.2.1 开发建设无特色 (8)4.2.2.2 旅游市场份额小 (8)4.2.2.3 景区内各景点孤立分散,未形成紧密联系的网络 (9)4.2.2.4 宝天曼生态旅游景区可进入性较差 (9)5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及管理措施 (9)5.1 突出特色旅游,实施品牌战略 (9)5.1.1 伏牛山最大、最突出的特色是独有的生态魅力 (9)5.1.2 打造三大旅游品牌 (9)5.2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化内涵 (10)5.2.1 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增强促销的针对性、实效性 (10)5.2.2 突出主题形象,积极开拓市场 (10)5.3 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10)5.3.1 旅游环线构建快速通道 (10)5.3.2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14)5.4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发展“大伏牛”旅游 (14)5.5 拓宽资金来源通道,形成发展合力 (14)5.5.1 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14)5.5.2 广泛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建设 (14)5.6 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15)5.6.1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层层建立和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 (15)5.6.2 加强人性化服务 (15)5.6.3 加快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5)5.7 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15)6 结论与讨论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17)河南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中部最大的生态旅游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建设工作的启动,我省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简介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简介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位于南阳市内乡县北部,旅游区面积3600公顷,生态旅游区内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苍山翠岭雄奇险秀,幽谷奇峡泉壑争流,生物资源丰富多彩,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和中国十大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区,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伏牛山生态旅游的龙头,同时也被南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南阳旅游业发展的旗舰。
宝天曼,一个原始而神秘的地方。
她奇特的自然景观、地质地貌也堪称鬼斧神工,雄奇瑰丽,山雄石险,古木参天,潭清水秀,飞瀑如练。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具有独特的生态观光旅游和地质科普价值,已先后获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观光目的地”、“国家AAAA级景区”等诸多殊荣。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以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6度,森林覆盖率高达99.8%,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1000个/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旅游养生度假天堂。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开发了四条旅游路线,分别是:原始生态线、秋林河谷飞瀑线、化石尖奇石险峰线、姑娘楼探险览胜线,是您曼旅游森呼吸乐享受的绝佳之地。
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

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作者:黄红慧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7期[摘要]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植物资源丰富,有179种,分属于23科53属。
目前蕨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上的开发利用相对较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一些好看的观赏性的蕨类植物应用于园林,能够增加园林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S682.35 [文献标识码]A蕨类植物(Pteridophyta)是高等植物的一大类群,属高等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也是最早的陆生植物。
现在在地球上生存的蕨类约有120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草本植物。
我国约有2600种。
蕨类植物虽然没有鲜艳夺目的花和果实,但是蕨类植物具有形态纤细柔韧、叶姿丰富奇特、叶色青翠碧绿等观赏特点,在园林绿化上可以和盆栽、山石盆景配置与造型、切花搭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蕨类植物在园林绿化、装饰美化环境中的应用较少,国内关于野生观赏蕨类植物的研究也较少,随着绿色生态的发展,蕨类植物将成为我国园林绿化发展的趋势。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明显具有东部季风区的过渡性特点,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此保护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大多在山野。
目前关于河南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的研究鲜见报道过,此次研究调查了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分析其观赏特性及应用价值,为以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古城南阳及菊潭内乡的北部山区,位于伏牛山南麓内乡县的夏馆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径111°47′~112°04′,北纬33°20′~33°36′。
气候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温41.2℃,极端最低温-14.8℃,年平均降水量855.6mm,年蒸发量991.6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主要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褐土等。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类型自然度评价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类型自然度评价彭舜磊;吕建华;陈昌东;齐光;赵干卿【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6(036)024【摘要】自然度评价对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型35个样地为研究对象,对27个群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自然度指数值(N),对N值进行Ward聚类,划分自然度等级.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型的自然度可划分为5个等级组,自然度高的样地:N值在2.18-1.13之间,平均林龄94a,占调查样地总数的20.0%;自然度较高的样地:N值在1.01-0.34之间,占调查样地总数的34.3%,平均林龄80a;自然度中等的样地:N值在0.01--0.47之间,占调查样地总数的17.1%,平均林龄为47a;自然度较低的样地:N 值在-0.92--1.60之间,占调查样地总数的14.3%,平均林龄为26a;自然度低的样地,N值在-1.98--2.54之间,占调查样地总数的14.3%,平均林龄为21a.前3个主成分中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硝态氮、林龄、优势树种平均胸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荷载较大,是影响森林自然度的主要因子.N值与林龄、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海拔、土壤容重的线性拟合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关系符合对数曲线(R2>0.794,R2=0.815,P<0.0001).在海拔1118-1863m区域,森林自然度较高,海拔970m以下区域,森林自然度较低.针对不同自然度等级的森林,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经营措施.【总页数】10页(P8164-8173)【作者】彭舜磊;吕建华;陈昌东;齐光;赵干卿【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平顶山4670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平顶山学院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平顶山467000;平顶山学院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平顶山467000;平顶山学院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平顶山467000;平顶山学院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平顶山467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垂直分布的研究 [J], 张益民;赵体顺2.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其主要生境因子相关性 [J], 许传阳;陈志超;郝成元3.伏牛山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公益林的效益评价 [J], 肖武奇4.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 [J], 彭舜磊;王得祥5.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树木种群竞争数量关系 [J], 闫东锋;黄家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宝天曼、南阳、郑州)考察报告

蛇葡萄 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可入药,清热解毒,祛风活络,止痛,止血。用于风
湿性关节炎,呕吐,腹泻,溃疡病;外用治跌打损伤,肿痛,疮疡肿毒,外伤出 血,烧烫伤。
鹿药 Smilacina japonica 百合科鹿药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药用,有活血消肿、祛风止痛
南阳月季
郑州果树所(由于季节原因很多种类无法看,果树的品种必须花期去看
组织培养
胡桃科 核桃
谢谢观赏!
菊科 山牛蒡
罂粟科 白屈菜
菊科 橐吾属 Ligularia
豆科 杭子梢
陡坡 蚂蝗
野生菌类
南阳名品花木园艺场新优植物介绍
红叶李‘红太阳’
花叶构树 紫叶合欢
金叶栾树 花叶木槿
复色矮紫薇
桔红崖柏
花叶灯台树
龙爪柳
金叶榆 金叶榆(高接)
紫叶寿星桃 紫 叶 寿 星 桃 ( 高 接 )
三色金丝桃
紫叶樱花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介绍
水金凤 Impatiens noli-tangere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分
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以及中 国大陆的陕西、河北、湖南、山 东、辽宁、浙江、甘肃、湖北、 内蒙古、安徽、黑龙江、吉林、 山西、河南等地,生长于海拔900 米至2,4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 坡林下。
秦岭米面蓊 Buckleya graebneriana
具开发潜质的香料植物————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鸡骨柴 Elsholtzia
fruticosa 落叶灌木,高达0.8至2米。花穗状,花色艳丽,花量大,具香气,叶片揉碎
后具有浓香,可入药。
河南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_王磐基

河南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王磐基杨永芳胡彧(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1)摘要伏牛山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保育着多种多样的植物。
本文从植物的地理成分、珍稀植物、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类型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伏牛山区植物的多样性。
古气候变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交错带和高大山体影响等因素是形成本区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最后提出了保护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成因分析保护研究河南伏牛山区伏牛山是秦岭山脉的东延部分,它位于豫西山地的最南部,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西至省界与陕西省接壤,东南延伸止方城县东北部突然中断,南到南阳盆地北缘,北与熊耳山和外方山相连。
东西长达400余km,南北宽约40~70km,故有“八百里伏牛山”之称。
该山脉自西北逶迤向东南,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
伏牛山主岭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局部地区有灰岩出露。
伏牛山不但山体巨大,而且山势挺拔雄伟,层峦叠嶂,多悬岩峭壁,又有奇峰突起。
一般海拔高度在 1000~2 000m之间。
海拔2 000m以上的高峰有6座之多,十分雄伟壮观,称为河南省的屋瓴。
由于伏牛山规模巨大,山势高峻,构成了黄河、淮河与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气候湿润,且垂直变化比较明显,天然植被较好,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因此已在伏牛山区划建有6个国家和省级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它为伏牛山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 伏牛山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1.1 植物多样性的概况据调查统计(丁宝章等,1981,1987,1997;宋朝枢,1994),伏牛山区维管植物共计有175科892属2 879种(包括10亚种206变种12变型)。
其中蕨类植物25科73属202种;裸子植物6科15属28种;被子植物144科804属2 649种(表1)。
从表中不难看出,它是河南省维管植物最丰富的地区,它汇集了全省蕨类植物98%以上的种,裸子植物近40%的种和被子植物70%以上的种。
宝天曼森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宝天曼森林生态站在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该区位于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和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区,属于伏牛山系。
伏牛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是秦岭东延的山脉,故又称东秦岭。
其东西绵延长约400km,南北宽约40-70km,面积约1万km2,素称"八百里伏牛"。
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该区植物区系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历史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南北交汇,东西兼容的特点,形成了该区独具特色的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相对较少的人类干扰活动又使该区保留了我国中部地区现存不多面积较大的原始森林,从而使该区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伏牛山地已建立了6个森林生态系统综合保护区,分布在伏牛山南北坡各3个。
分布在南坡的有内乡宝天曼、南召宝天曼和西峡老界岭保护区,分布在北坡的有栾川老君山、嵩县龙池曼和鲁山石人山保护区,其中内乡宝天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正是被联合国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由保护完好、无人居住的核心区和实验区两部分组成。
实验区的生态观测站有人员12人,以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管理和巡护山林为主,人为活动对本区的影响也不大。
该区的前身为国营林场的一部分,因此分布有皆伐后不同恢复阶段的森林群落和小面积的人工林群落。
目前该区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多集中在资源综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涉及到生态过程、生态功能及其生态机制,因此在该保护区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我国森林生态定位站的总体布局中,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站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他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区,也是秦岭山脉的东南余脉,即东西过渡区。
所以,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性。
作为我国独有的东西南北气候过渡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设立森林系统定位站,对过渡区气候-水文变化,森林植被垂直和水平带动态,过渡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以及全球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长期监测,不仅十分紧迫而且十分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u n l fNo t we tF r s r ie st o r a r h s o e ty Un v r i o y
河 南 伏 牛 山宝天 曼 自然保 护 区植 被 景 观 生态 承 载 力分 析
r B]
R一
自 自然 保 护 区 管 理 部 门 和 对 以 往 文 献 资 料 的 检
索 ] 。
f3 ) B 则 二级 评判 为 : 一A×R 。 / 3 利用 二 级评判 的结果 , 根据 最大 隶属度 原则 , 确 定评 价 对象 所属 的等级 。
A一 { , , } B1 B2 B。
第 5 期
张雅梅 等
河 南 伏 牛 山宝 天 曼 自然 保 护 区植 被 景 观 生 态 承 载 力 分 析
25 2
E , 国家级 自然 保 护 区 , 被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是 并 认定 为世 界 生物 圈保 护 区 。保护 区地 处北 亚热 带 向 暖 温带 的过渡 区 , 我 国南 北 气候 、 被 的分 界 线 。 是 植 植被 以暖温带 落 叶 阔叶 林 为 主 , 有 北 亚 热带 常 绿 兼
中 图分类 号 : 7 99 ¥ 5 .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6 ( 0 1 0 —2 40 1 0 —4 1 2 1 )50 2 —5
Ec o ia r y ng Ca a iy o e e a i n La s a e a o i n n N a ur s r e ol g c lCa r i p ct fV g t to nd c p tBa ta ma t e Re e v
力 和 生 态 荷 载 , 果 得 到 宝 天 曼 自然 保 护 区处 于 潜 在 超 载 状 态 , 态 环 境 呈 现 脆 弱 性 , 明 保 护 区 结 生 表 植 被 景 观 的 生 态 系统 没 有 本 质 的 变化 , 存 在 一 定 的 “ ” 变 化 。 但 量 的
关键 词 : 天曼 自然保 护 区 ; 态承载 力 ; 被景 观 ; 次分析 法 ; 糊 综合评 判 宝 生 植 层 模
i n Fun u M o n an i u t i
ZH ANG - e , Ya m i GUO ng Fa
( olg f F rsr C le eo o ety,He a r u tr lU ie st n nAg i l a n v ri c u y,Z e g h u h n z o ,He a 5 0 2 C ia n n4 0 0 , h n )
隶属 度矩 阵为 :
1 l
各指 标数据 。论 文 所 涉 及 的数 据包 括 景 观 数 据 、 地 形 数 据 、 计数 据和其 他 数据 。选 择不 同坡 度 、 同 统 不 高 程 、 同林 龄 、 同林分 的 固定样 方 l 个 , 不 不 1 实地 调 查 获取 所需 资 料 。景 观 数 据通 过 植 被 类 型 图 获得 。
“ x 一 c
{x <, Xj  ̄- x} X 一
旅 游 区 , 于保 护 区 内 的平 坊 、 里 沟 、 沟 3个 区 位 七 猴
域 , 积 约 为 2 m 面 3k 。
其中 + , X x 一 为第 i 指 标 分级 标 准 ( 种 i 一1 2 , , …n J一 1 2 , , 为第 i种 指标 的基 础 , … m) X 数据 , ( ) z 为某 一 指标对 第 J级 的隶属 度 。 2 2 5 模 糊 综合 评判 一 级 综 合评 判是 按 第 2层 ..
e s nta l t ror t d. Howe r,s s e i ly de e i a e ve ome ” u ntt tv ”de e i r to x s e q a ia i e t ro a i n e i t d.
Ke r s Ba ta ma t r s r e e o o ia a r i g c p c t y wo d : o in n Na u e Re e v ; c l g c l r y n a a i c y;v g t to a d c p ;a a y i l ir r e e a i n l n s a e n l ta e a — h
入 , 客行 为必 定 带来对 保护 区的植被 、 游 动物 、 、 水 土 壤 、 气等 的干 扰 。在 目前 的旅 游 开发 程度下 , 人 大 受
收 稿 日期 :o 00 —4 修 回 日期 :0 01 5 2 1—70 21 —02 基 金项 目 : 南 省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6 4 8 0 1 。 河 0 2 4 0 1 ) 作 者简 介 : 雅 梅 , , 师 , 士 , 要 从 事 环 境 遥 感 与 GI 用 研 究 。 张 女 讲 硕 主 S应
R1 Rl 2 3 ]
R1 } 2 R 2 R 3 一 R1 2 21
L 3 R2 R3 R1 3 3 J
则 一级 评判 为 B 一A B2 ×R =A ×R 。 B 一
A 3× R3。
二级 评 判把 U 视为 一 个 因 素 , B 视 为 其 单 把 指 标 向量 , 评判 矩 阵为 :
张 雅梅 , 郭 芳
( 南农 业 大 学 林 学 院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河 50 2
摘 要 : 于层 次分析 法和 模 糊 综合评 判 , GI 基 以 S作 为数 据 处理 手段 , 建立 生 态承载 力综合评 价 模 型 , 判 宝天 曼 自然保护 区受人 类活 动干扰 最 强烈 的旅 游 资 源—— 植 被 景 观 生 态 系统 的 生 态承 栽 评
生 态 承 载 力 的 研 究 也 就 成 为 生 态 承 载 力 研 究 的 新 领
类青 睐 的植 被景 观 , 就是 受 人 类 活 动 干 扰 较强 的 也 植 被景 观 , 其生态 承 载 力 水平 将 对 于 人 类 活 动强 度
限制 的范 围 、 态 系 统 的稳 定 起 到 决 定 性 的 作 用 。 生 为此 基 于 GI S技 术 , 用层 次 分 析法 (n lt a h— 运 a ayi l i c eac yp o es简 称 AHP 和 模 糊 综合 评 价 , rrh rc s , ) 对宝 天 曼 自然保 护 区植被 景观 生态 承载 力水平 与 生态荷 载 状况 进行 综合 分析 与评 价 , 为资 源 的保 护 、 资源保 护与 开发 利用 的协 调关 系 、 旅游 规划 和 经营 、 旅游 的
,
1 X X] f x x} < o ≥: l ,
1 x <x≥ 1 f XX ] O 1 <卅 } X
,
落叶 阔 叶混交林 的特 点 , 候 温 和 , 气 四季 分 明 , 拔 海
在 8 0 18 0m 之 间 。研 究 区指 的 是宝 天 曼 生 态 0 ~ 3
境 。随着 生态旅 游 热 潮 的 掀起 , 林植 被 类பைடு நூலகம்型 的生 森
态系统 保 护 区 , 是 成 了旅 游 的热 点 。游 客 大 量 涌 更
1 研 究 区概 况
宝天 曼 自然保 护 区位于秦 岭东 段 伏牛 山南麓 的
河 南 内乡 县 境 内 ( 3 2 3 。3 N、 1 。 3一 l 2 3 。 5一 3 3 1 1 5 1 。
Ab ta t Ba e n a l tc l ir r hy p o e s a d f z y c s r c : s d o na y ia h e a c r c s n u z ompr he i e e a u ton,a pl i GI s h e nsv v l a i p y ng S a t e
2 方 法 与 步骤
2 . 数据 来源 1 以 自然 保 护 区的实 地 调 查 资料 、 被 类 型 图 和 植 地形 图为 数 据 源 , 用 GI 运 S的 空 间 分 析 方 法 , 取 获
次指 标进 行 的 , 判 对 象是 第 2层 次 的 B , 判 集 评 评
中第 是个 因素 隶属 度为 r i 1 2 3 忌 1 2 3 , ( 一 , , , 一 , , )
c p ct n Ba i n a a iy i ota man Na ur s r e i t e Re e v n Fun u M o i unt i a n,H e a o i e n n Pr v nc ,Ch na,wh c s s rou l i i h wa e i s y i e f r d b ou i ta tv te .I s f nd ou ha he r s r si he s a e o o e ta v ro d,e o nt re e y t rs c i ii s twa ou tt tt e e vewa n t t t fp t n i lo e l a c—
c oe hy pr c s;f z ompr he i e e a ua i n uz y c e nsv v l to
生 态承 载力 作 为承 载 力 研 究 的 一个 层 面 , 拓展 了承载 力研 究 的范 畴 , 动 了研 究 的 定量 化 。随 着 推 生态 旅游 产业 的 发展 , 为保 护 动 植 物 物 种 及 其生 作 存环 境 的 自然 保 护 区成 为优 势 旅 游 资 源 , 被 景 观 植
l g c l n io me t e h b t d v l e a i t , n ia i g t a h c s s e o e e a i n ln s a e d d n t o ia v r n n x i ie u n r b l y i d c tn h t t e e o y t m f v g t to a d c p i o 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