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论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摘要】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吞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及康复进程。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临床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改善,且康复效果较显著。

讨论部分分析了治疗机制及可行性,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该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望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新思路。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冰棒刺激、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效果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临床意义、实验设计、结论总结、展望未来、研究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其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发生误吸和肺炎的风险。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将康复训练与冰棒刺激护理相结合,通过冰棒刺激患者口腔黏膜以促进吞咽反射的恢复。

目前尚缺乏关于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旨在观察该联合治疗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与局限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通过观察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后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吞咽障碍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和冰棒刺激护理在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吞咽能力都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卒;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是常见的症状,在脑卒中患者中,吞咽障碍的发病率高达50%左右。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老年人发生脑卒中几率不断增多。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护理,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20例为男性患者,1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0.40±10.26)岁;观察组患者中有21例为男性患者,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1.10±11.02)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来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吞咽评估,吞咽功能训练与指导,训练患者的吞咽能力,利用冰棉签刺激患者的穴位及口腔内的吞咽反射弧如人中,地仓,廉泉,颊车,上下关,金津玉液穴,双侧颊部,咽喉部等,并进行舌体的主被动运动,面颊部肌肉的主被动训练等提高患者咀嚼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摄食训练,提高患者对进食的重要认识。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安排专业 护理人员 ,做 好与患者 的沟通交流 工作 ,为患者 进行心 理疏导 。鼓励患者 用语言表达 出 自己的情绪 和心理 问题 ,针对 其心理 状况耐 心为患者讲 解 ,帮助消 除焦虑感 ,使患 者保持 良好 心态 ,主动 积极 配合治疗 。出现心绞痛 时 ,鼓励和安慰 患者 ,给予及 时有效 的帮 助 ,增加患者 的安全感 。患者 病情好转 时要 给予表扬和 称赞 ,增强其 治疗 的信心和 治愈的希望 。尽 可能的消 除不 良心理状 况给心脏和脑血 管带 来的负面作用 ,使其保持 平和的心态 ,指导患者做 好心理 自我调 节 ,保 持心情 愉快。
血压 ,避免过量脂 肪和胆 固醇 摄入 ,松 弛身心勿情绪 多变 ,学会控 制 情绪 ,保证充足 的睡眠和休息 ,不要超 负荷 运动 。任何情 况下 ,一 旦 发生 心绞痛 ,应立 即停 下来休 息 。指导 患者 识别 心肌梗 死 的先 兆症
[ 3 ] 王建 华 . 老年 冠心 病心 绞痛 的分 型 与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 J ] . 医 学信
练 、吞 咽训练 以及 摄食训 练口 ] 。吞咽训 练 :让患 者做 吹起 动作 ,这 能
对唇部的僵硬进行预防,同时也能使唇部的生理外形得到保持 , 避免
口腔 中的食物 流 出,唇位保 持在5 ~ 1 0 s 之 间 ,每 天进 行2 次 ;使 用冰 棉棒对舌根 、咽后壁进行 轻微的刺激 ,并让患者轻 轻的吞咽 ,进而促 进咽喉肌 的收缩 。这种 刺激的方法 能使吞咽 的敏感 性得到提 高 ,进而
做食物吞咽动作与空吞咽动作,每次做完食物吞咽以后再做数次空吞
咽动作 ,主要 是为 了将食 物全部咽 下 ,同时也要注 意 口腔卫生 。基础 训练 :要指导 患者进行 咀嚼 ,可 以咀 嚼 口香糖 。也 可以让患者 张嘴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观察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观察

CHAPTER 06
结论与展望
对康复护理价值肯定
提高生活质量
01
通过康复护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
减轻误吸、肺炎等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缩短康复周期
02
康复护理有助于加速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周期,减
轻医疗负担。
提升患者信心
03
有效的康复护理能让患者感受到进步,提升对康复的信心和依
效果观察结果展示
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经过康复护理,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吞咽 障碍程度减轻、吞咽时间缩短等。
生活质量提升情况
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包括进食状况改善、 心理状况好转等。
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得到及时处理和有 效控制。
结果讨论与解释
经验教训总结
重视患者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必要 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个体化康复方案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康复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多学科团队协作
加强康复医师、护士、营养师 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为患 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康复护理 服务。
家属参与与教育
鼓励家属参与康复护理过程, 提供家属教育与支持,促进患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 者的康复护理及效果 观察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康复护理方法 • 效果观察指标 • 康复护理实践经验分享 • 效果观察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引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概述
吞咽障碍定义
脑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 难、误吸等症状,称为吞咽障碍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效果观察
2组训 练后 吞咽困难 改善研究组康复效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见 表 1。
表 1 2组训 练后 吞 咽 困难 改善 程 度 比较 n=60,例
注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 <0.01
3 讨 论 脑卒 中是吞咽 困难最 常见的原因 J。卒 中发生后 ,通过 突
触调整和功能重组 机制 ,在条件 适宜 时部 分神 经元再 生 ‘,从 而产生功 能代偿作 用。卒 中早 期是 功 能恢 复 的最佳 时期 。康 复护理训 练即是通 过提 高神经 兴奋 性、激活不 活跃 突触 ,进 而 形成新 的传导通路 、残 留部分功能重组 ,以代偿失 去的功能 … , 从 而达到功能恢 复的 目的 。而 良好的情绪 和心理状 态 ,有助 于 解 除神经 抑制 、使神 经肌 肉调节 达到 最佳状 态和 提高 依从性 , 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提 高 了其 相应 神经 的兴奋 性 ,与对 照组 比较 ,吞咽功能恢 复明显 ,达到 了功能代偿 的 目的。
3018
阿北医药 2011年 10月 第 33卷 第 19期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1,Vol 33 Oct No.19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1.19.083
早 期 护 理 干 预对 脑 卒 中吞 咽 困难 的效 果 观察
· 护 理 园 地 ·
安 建华
【关键词】 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吞咽困难;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 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1)19—3018—02
吞 咽困难是脑卒 中常见且 严重的并 发症… ,可 引起 营养不 良、脱 水、心理障碍 、吸人性肺炎 、窒 息等 ,是 导致卒 中患者生存 质量下 降、病死率升 高 的重 要 因素之 一。因此 ,尽早 对其 干预 进行康复训练 ,以改善吞咽功能 ,从 而减少其并 发症的发 生 。促 进疾病 的整体康 复。对 2005年 4月至 2008年 2月我科收治 的 120例脑卒 中并吞 咽困难住 院患者进行 回顾性研究 ,报 告如下。 l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 料 120例患 者均 经头 颅 MRI和/或 CT检查 证 实 ,其诊 断标准符合全 国第 四届 脑血 管会议 标准 J,排 除标准 为严重 的意识障碍和认知 障碍 ,无法进行 吞咽 障碍 评定者 。吞 咽障碍程度 的评判标准 :参照洼 田氏饮水研 究法按 如下 标准评 定川 :I级 (优)能 1次饮完 30 ml常温水 ,无 呛咳 、停顿 。 Ⅱ级 (良)分 2次饮完 ,无 呛 咳、停顿 。 Ⅲ级 (中 ):能 2次饮完 但有 呛咳。Ⅳ级 (可 ):即使分 2次或 2次 以上饮完也有 呛咳 。V级 (差 ):屡屡呛 咳,难 以全 部饮完 。此 120例均 为饮 水研究 Ⅲ级 以上。样本随机分为 2组 ,研究组 6O例 ,男 34例 ,女 26例 ;平 均年龄 印.7岁 ;其中脑出血 15例 ,脑梗死 45例 ;对照组 60例 , 男 36例 ,女 24例 ;平均年龄 61.5岁 ;其中脑出血 18例 ,脑梗死 42例 。患者 的吞咽 困难 程度 经饮水 研究 评价 ,其 中研 究组 Ⅲ 级 27例 ,Ⅳ级 23例 ,V级 10例 。对照 组 Ⅲ级 26例 ,Ⅳ级 23 例 ,V级 11例。对 照组 :给予 神 经 内科 常 规药 物 治疗 。研 究 组 :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病 情稳 定 48 h后 配合综合 性康 复 训练 。2组在性别 比、年龄 、吞咽 困难程度上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P >0.05),具 有 可 比性 。 1.2 护理 方 法 1.2.1 心理护理干预 :高年资 、有经验 的护师须做好患 者及 家 属 的思想工作 ,指 出通 过积 极 的康 复训 练疾 病是 可 以治愈 的 , 鼓励患者增 强康 复的信心。进行功能训 练时护士全 程陪 同,实 行 “一 对 一 ”训 练 ,推 行 人 性 化 、个 性 化 服 务 。 护 士 要 及 时 了 解 患者 的心理状况及 发展动态 ,消除其顾 虑 保持情 绪稳定 ,热情 乐观 ,积极配合功能训练 。护士 向患者和家属 详细解释 吞咽功 能 的基本原 理、进食 目的、进食与疗效 的关系 ,使之配合 训练治 疗 ,鼓励患者 尽量 按 护士 指导 进 行训 练 ,使 之达 到 治疗 目的 。 在训 练过程 中,密切 观察 康复训练的进度 ,发现 问题及时 纠正 , 根据康复的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 1.2.2 基础训练 :对摄食 吞 咽 困难的各 个部 位进 行训 练可 明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从当前康复护理现状、策略探讨、技术创新、效果评估和措施建议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现有康复护理策略包括口腔护理、饮食调整、吞咽训练等,但仍存在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加强康复护理技术创新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并针对康复护理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提高康复护理的个性化水平、加强综合治疗的有效性,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有望为未来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现状、策略、技术创新、效果评估、措施建议、展望、总结分析、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带来了严重挑战。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摄入和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地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进行康复护理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面,目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部分患者可能缺乏对吞咽障碍的认识和重视,导致康复护理效果不佳。

现有的康复护理策略和技术可能存在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

有必要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探讨和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护理策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探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特点及对康复护理的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提供依据;3. 探讨现有康复护理策略的优缺点,寻找改进方法和创新技术,不断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和质量;4. 评估不同康复护理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5. 提出针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措施和建议,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和生活。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测定确诊的56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给以间接训练法和直接进食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

结果:出院时评估,吞咽功能明显改善19例,吞咽功能改善34例,吞咽功能无改善3例。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63—02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还可因呛咳、误吸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因此对吞咽功能的正确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对我科56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分别于发病2小时至7天入院,均经头颅ct确诊,男32例,女24例。

年龄36岁~78岁。

其中脑出血型30例,脑缺血型26例,住院时间14~70天,首次发病34例,再次发病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1.2 吞咽障碍诊断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按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估:患者饮30 ml温开水,观察全部饮水完成的时间及过程。

一般可分为:a、一饮而尽,无呛咳;b.2次以上喝完,无呛咳;c、一饮而尽,有呛咳;d、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e、呛咳多次,不能将水喝完。

判断标准:正常a且用时5 s;异常c,d,e。

2 康复护理2.1 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虽然经过抢救,生命得到保障,但多数都有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容易产生失望、沮丧、无用感甚至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反应[1] ,早期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向患者讲解吞咽机理,告之训练方法,使其明白吞咽障碍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有耐心坚持不懈进行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是能恢复功能的,充分调动患者的配合意识和训练积极性。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1 资 料与方 法
及吞 咽反 射训 练 。深 吸 气 后 , 口腔 、 充 满 气 体 后 使 舌 轻轻呼出; 舌前 伸 、 缩 , 后左 右 转 动 , 尖抵 下 齿 后 然 舌
后转 抵上 齿 , 动 并 行 发 奇训 练 。头部 进 行 上 下 、 转 左
右运 动 , 部 屈 曲 以 引起 吞 咽 反 射 。② 咽腭 闭 合 训 颈
1 2 1 康 复方 法 ..
低 头抬 高舌 后 部 , 吞 咽 动作 或 将 喉 头 向上 推 拉 , 做 促
进 吞 咽 。协调 一致 , 即产生 吞 咽动作 , 序渐 进 , 至 循 直
唾液 不从 口角 溢 出 。③ 闭锁 声 门练 习 。患 者双 手 压
住 桌 面或墙 壁 的 同时 , 习 大声 发“ ” 以训 练声 带 练 啊
变 l 例 , 侧病 变 4 l 单 s例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肢 体 瘫
痪 , 嗜睡 1 伴 8例 、 呆 l 痴 l例 、 语 l 失 7例 。住 院 时 间
1 " 6 , 3 - 7d 平均 2 . 。所有 患 者 入 院后 均经 洼 田氏 - - 4 5d
饮 水试 验及 血氧 饱 和 度 测 定 , 水 试 验 Ⅲ~ V级 , 饮 血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7 R 7.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1一l5 ( 0 6 0 0 6 0 10 1 2 2 0 ) 3 0 0— 2
吞 咽困难 是脑 卒 中患 者常 见 的并 发症 , 引起 窒 可 息、 吸人性 肺炎 、 水 、 养 不 良等 , 重影 响 患 者 的 脱 营 严 生 活质 量和预 后 。2 0 0 3年 4月 至 2 0 0 4年 1 0月 , 们 我 对5 6例脑卒 中 吞 咽 困难 患 者 进 行 综 合康 复 训 练 , 收 到 了 良好 的效 果 , 报告 如 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吞咽障碍论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方法:对4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23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基础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

结果: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

主要表现为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误咽、误吸,轻者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2]。

因此,早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最大限度地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006~2009年,我科对住院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43例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作报道。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43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按入院顺序将43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64~78岁。

对照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66~77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疾病及既往史、吞咽障碍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 2康复训练方法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48 h后行改善吞咽功能的基础训练、吞咽训练和摄食训练。

1.2. 1基础训练先予以心理护理,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基础训练的具体方法: (1)发音训练。

训练患者张口发“啊”音,闭口后双唇突出发“呜”音,或让患者从“你、我、他”等单音字开始,也可指导患者缩唇做吹口哨动作,诱导发音,通过声门开闭可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功能, 2次/天,每次10 min。

(2)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

将患者手洗净,取无菌纱布将其食指包绕放于口中,让患者模仿吸吮动作,体会吸吮感觉。

然后嘱患者张口,轻吸一口气闭口,使双颊部充满气体,做鼓腮、吹气动作,以使颊肌收缩有力,每日晨、晚间各做1次,每次10 min。

(3)舌肌、咀嚼肌按摩运动。

在患者未出现吞咽反射情况下进行舌肌和咀嚼肌按摩。

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再将舌缩回,闭口后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10次。

若患者不能自行伸舌,护士可用纱布轻轻把持其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反复8~10次,将舌还回原处,轻托下颌闭口,以磨牙咬动10次。

分别于三餐前进行,每次5 min。

1.2. 2吞咽训练(1)咽部冷刺激和空咽运动:用冰过的棉棒(最好是5%葡萄糖溶液浸湿后冷冻)轻轻刺激咽后壁、软腭及舌根,以诱发咽喉肌收缩。

寒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反射敏感性,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每日三餐前各做1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咽动作数次。

(2)强化咳嗽:深吸气→憋气→咳出,防止因咽喉部闭锁效果不好而引发呛咳,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能力。

(3)模拟吞咽训练:深吸气→屏气→吞咽唾液→呼气→咳嗽。

1.2. 3摄食训练经过以上训练患者吞咽功能明显好转,再进行摄食训练。

(1)进食体位:身体尽量坐直,头稍前倾,身体倾向健侧30°。

偏瘫侧肩部垫起,不能坐起者取躯干抬高30°仰卧位,头前屈,膝关节下放一枕头。

进食时将头转向麻痹一侧,使食物绕过喉前面的一侧,提高咽对食团的推动力。

采取这种体位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减少鼻腔返流及误吸。

进食后30 min应保持上述体位,防止食物返流。

(2)食物形态:食物形态应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原则选择。

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是密度均匀,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管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

通常选用果冻、布丁、蛋羹、豆腐等食品。

一般认为神经性吞咽困难的患者容易误吸液体,最容易吞咽的食物是泥状食物,稠状食物较为安全。

食物的香味、温度、外观要好,能引起患者的食欲,最好符合患者的饮食习惯。

(3)一口量: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如果一口量过多,会从口中漏出或残留在咽部导致误吸;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

正常人一口量约20 m,l患者一般先以少量开始(3~4 ml),然后酌情增加,每次进食时,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免食物残积过多引起误吸。

(4)喂食方法:做好进食准备工作,保持进食环境安静、舒适、心情愉快,清洁口腔后用拇指指腹环行按摩面颊部5min,做咀嚼肌群的训练。

嘱患者调整好呼吸,先用汤匙盛少量食物放在患者舌后部并轻轻压下,以刺激知觉,促进舌体运动。

患者不能闭口,颊肌收缩无力时,可用手按压口角,将调拌好的食物直接放于舌根附近,刺激咽下反射。

当患者吞咽功能初步恢复时,为防止误咽,在进食时嘱患者吸气,吞咽前与吞咽时憋气,使声带闭合封闭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1次,将肺中气体排出,以喷出残留在咽后部的食物残渣。

会厌谷是食物容易残留的部位。

当头后仰,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

随后向前低头,同时作空吞咽动作,即点头样吞咽,可清除残留食物。

给患者充足的进食时间,喂食的速度宜慢,每次进食量要少,让患者充分咀嚼、慢咽,确定完全吞咽后再喂食。

对吞咽困难的危重患者,餐后进行口腔护理,以防口腔内存留食物而导致在变换体位时造成误吸。

1.2. 4正确处理呛咳呛咳是吞咽障碍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立即扶托患者弯腰低头,使下颌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迫使食物残渣咳出;或者站在患者背后,将手臂绕过胸廓下,双手指交叉,对横膈施加一个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产生一股气流经过会厌,使阻塞物呛出。

1. 3疗效评定标准(1)吞咽障碍程度评判标准:参照洼田饮水试验[4]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让患者端坐,口服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

正常5 s之内完成,能顺利的1次将水咽下为1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的咽下为2级;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为3级;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为4级;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为5级。

(2)疗效评定:痊愈:吞咽困难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困难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经过系统康复训练后,康复组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表1康复组与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比较(n)分组n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χ2P康复组对照组2320137842991. 355. 0 7.41 <0. 05合计43 20 12 11 74. 53讨论脑卒中是导致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开始时间延迟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5]。

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一方面可加强舌和咀嚼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另一方面早期训练可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6]。

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且越早期进行越好[7]。

近年研究[8]表明,脑卒中后机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在发病后3个月内,尤其在最初4周,早期康复训练可最大程度促进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多系老年人,其病情复杂,并发症多,脑卒中后发生了较大的心理变化,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和悲观心理。

因此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吞咽功能才能恢复至最大程度。

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加强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康复组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 05),总有效率91. 3%。

充分说明早期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提示早期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FreedML, Freed L, Chatburn RL,et al. Electricalstimulation forswallowing disorders caused by stroke[ J]. Respir Care, 2004, 46(5): 466-474.[2]谢娟.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 2007, 6(3): 31-32.[3]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62.[4]李淑芸,张艳华.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110例[J].山东中医杂志, 2008, 27(1): 535-536.[5]包乐珊.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6A): 630-631.[6]周惠娥,张盘德,张薇平,等.易化技术治疗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20(3): 207.[7]冯涛,戴艳萍,遇亚南,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价与康复治疗[J].黑龙江医学, 2008, 32(1): 23-27.[8]Gross JC, Goodrich SW, Kain ME,et al. Detemining stoke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level care[J]. Clin Nurse Res, 2001, 10(1): 4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