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研究综述
职业院校“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会、 用 人单位对人才 的需要及 能力要求, 并能将行 业和职业 需要的
职 业 院校应 该突 出对 教师 职业 指导 与实 践能 力 的培 养和 提
知识 、 能力 和态度融 合于教 育教学过 程中 , 为学 生就业 、 创 业 架 起 升 , 通过“ 三段 融合 ” ( 即改革 原来职 前、 职职业指 导能力 外 , 尤 其 强调 真 正 的“ 三 师型 ” 教 师 不 是 教 师 和 这 些 行 业 发 展 的状 况 和 对 人 力 资 源 的需 求 。事 实 上 , 职 业 指 导 能 力 工 程 师 以及 就 业 指 导师 这 三 者 的 线 性 叠 加 ,而 是 作 为 教 师 的教 学 的培养 , 可 以在大学 阶段 以及 教师 的培养阶段连 贯进行 , 也就是 说 实 践 ,作 为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的 生 产 实 践 以及 就 业 指 导 能 力 的三 维 一 职 业 指 导 能 力 的培 养 , 是 不 限 时 间和 阶段 的 。在 我 国培 养 教 师 的 过 体 化 的 具 体 统 一 。在 这 个 三 维 实 践 中 以完 成 教 学 与培 养 学 生 的任 程 中 , 我 们 完 全 可 以对 他 们 进 行 除 了专 业 知 识 、 实 践 操 作 技 能之 外 务为切入 点, 相 互渗透 , 开 发学生 的职业综 合能力 , 为 学 生 以后 的 的职业指导能力的培养 。 职 业 选择 提 供 良好 的服 务指 明 方 向 。因此 说 , 专业 理论 知识 和 实 践 可缺 少 的 三 个 方面 。
技 能 以 及 良好 的 职 业 指 导 能 力将 是“ 三 师型” 教 师 队伍 具 体 内涵 不 有开拓创新意识 。具有高 尚师德、 具有 良好 的专业知识 以及 实践操 “ 三师 型 ” 教 师 素 质 结构 分 析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时代汽车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汽车专业为例高红柳 赵毓锋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摘 要: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高职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促使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汽车专业教育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促使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文章以汽车专业的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研究对象,对何为三师型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三师型 教师队伍 汽车专业1 引言在《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在行业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社会环境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人才培养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当前教育要求,展示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本文就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分析。
2 三师型教师内涵目前,在学术领域,对三师型教师定义比较模糊,仍处于概念提出阶段。
有的学者认为三师型教师就是指“双师+职业指导”,有的学者则认为三师型教师是“讲师+技师+工程师”[1]。
本文研究的三师型教师主要是汽车专业“讲师、技师、职业指导师”,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要具备汽车专业方面的证书,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服务,培养学生技术操作能力。
以往教育工作中,会强调双师教师要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与实操能力,忽略企业实践经验的培养,导致部分教学活动无法根据是企业要求与行业要求进行教育活动,培养适合新时代的优秀人才[2]。
而三师型教师的培养,更强调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的培养,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中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得到培养,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品质。
关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范文大全]
![关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51c15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3.png)
关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范文大全]第一篇:关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关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摘要:“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由此可见,无论对何种类型的职业院校来说,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
长期以来人们在职业院校师资建设问题上,对“双师型”这个概念提得比较多,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章首先将在“双师型”教师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理论内涵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其次对职业院校目前“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职业院校为何必须重视“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文章认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未来师资建设的重要方向,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论文关键词:“三师型”教师;建设;现状;必要性一、“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内涵在明确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这个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师的一般,必须符合教师的一般要求。
即具备思品、文化、身心、专业、教育、管理六大模块的基本素养,而每个素质模块又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如反映教师本质特征的教育模块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专业模块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二者缺一不可。
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师的特殊,必须符合职业院校教师的特殊要求,即满足“职业针对性”的特殊要求,理论上要针对职业岗位(岗位群)要求的专门理论知识,实践上要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活动。
本文探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在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师具有一般性教师素质的基础上,对“三师型”的基本内涵进行探讨的,也就是说“三师型”教师不但具有一般性教师的素质,更具有我们所强调内容的素质和能力。
简单来说,“三师型”教师队伍应该是一种具有复合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队伍。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三师型”教师,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三师型”教师是指具有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师型”职校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

的 培养而已, 很难培养出真正合格的 “ 三师型” 教师。 值得 炼, 可以充分 培养“ 三师型” 教师 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另外, 通过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对“ 三师型” 教师培 注意的是, 问 题不仅仅局限在培养方式上, 还包括培养环 还可以 养 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改善。( 3 ) 设立“ 三师型” 师资 境的限制, 致使教师与企业的直接联系相当少, 缺少沟通
离成为“ 三师型” 教师更 相应的 培养方式的改变, 在培 养制度方面 也没有相应的要 才能具备为学生授课的基本能力, 2 ) 合理利用各种方法培养“ 三师型” 教师的能 求。目 前, “ 三师型” 教师讲究的 是占 有主 体地 位和具备实 近一步。( 践能力 , 可是现实中这种特点并没有被关注 , 相反, 目前用 力。“ 三师型” 是基于“ 双师型” 发展起来一种新型模式。 通过使教师进入企业锻 于培养教师的形式呆板, 内容简单, 往往只是学术形式上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
要培养学生以上这些能力, 必须确保“ 三师型” 教师 自身具 的解决办法。 2 . 缺少相应的培训制度。虽然对“ 三师型” 教师有了 备以上能力, 而且对教师的 要求更高, 他们必须有丰富的 教学经验, 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因材施教, 注重创新 , 对教学 更高的要求, 但是与传统教师培养方式相比, 当 前并没有
院校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
要的 作用, 他 们为提高 社会生产力而 奋斗。优秀的教师应
该从提高 自身能力开始, 把握住每次进入企业学习的机 会 深入了解行业形势, 从增加 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着手,
要,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
“ 三 师型 ” 职校 教师 的 基本素 质结 构
在新时代的形势下, 各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一大批优质 形式和内容技巧要把握得当。 教师 , 对这些教师提出了三方面能力的要求: 一是必须具 4 . 有丰富的企业调查研究及生产实践经验。职业院
“双高计划”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双高计划”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董红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吉林·长春130033)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871/ki.kjwhc.2021.07.047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三师’队伍建设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XHY158)。
作者简介:董红丽(1983—),女,吉林长春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
摘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进“双高计划”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
该文介绍了“双高计划”院校培养“三师型”教师队伍的意义及现状,详细阐述了建设“三师型”教学团队的方法,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具体来说,“三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方法包括:开展“入企实践—回校提升—理实互促—践行应用”培养工程,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创建“校企共育,协作共赢”模式,打造具备工程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创建“自研—互评—广用”的工作模式,培养具备培训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双高计划”院校;“三师型”教师;教学团队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Teachers with “Three Qualifications ”in “Double High-level ”Colleges //DONG HongliAbstract Strengthening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is a key link in the promotion of“double high-level”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it is also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cultivating compound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and status quo of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with“three qualifications”in“double high-level”colleges,and elaborates on the methods of building a teaching team with“three qualifications”,such as carrying out the training project of “enterprise practice—promotion at school—mutual promo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practice and appli‐cation”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establishing the“school-enterprise co-education,collaboration and win-win”model to create a team of teachers with the quality of en‐gineers,and establishing a“self-research—mutual evalua‐tion—wide application”working model to cultivate a team of teachers with the quality of trainers.It is hoped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Key words double high-level;three qualifications;teaching team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三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 职 教 育 是 培 养 适 应 生 产 、 设 、 理 、 务 建 管 服
通 车 ”
二 、 “三 师 型 ”教 师 培 养 的 意 义
第 一 线 需 要 的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型 人 才 . 从 一 开 始 它 就 有 着 明 确 的 职 业 方 向 . 生 通 过 教 育 获 得 职 业 学
工 作 的 基 本 能 力 . 将 来 的 职 业 生 涯 做 准 备 。 实 为 现 培 养 目 标 。 资 是 关 键 。应 该 说 , 普 通 本 科 高 师 与 校 教 师 相 比 .高 职 教 师 的 综 合 素 质要 求 更 全 面 . 既 要 强 调 理 论 教 学 . 要 强 调 实 用 技 能 . 调 职 更 强 业 性 : 以 专 业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为 中 心 . 时 进 行 要 同 全 面 的 基 本 技 能 操 作 训 练 、 业 技 能 训 练 。 从 专 要 重 点 讲 授 为 什 么 、 么 办 等 纯 理 论 问 题 . 变 为 怎 转 重 点 讲 授 怎 么 做 、 不 会 做 等 实 践 问 题 ; 照 就 会 按 业 要 求 , 针 对 性 搞 好 教 学 . 促 进 学 生 就 业 创 有 为
传 统 的 职 业 教 育 都 无 法 满 足 这 种 新 的 人 才 培 养 的 需 要 。 以 , 力 发 展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是 时 代 赋 予 所 大 我 们 光 荣 而 艰 巨 的 历 史 任 务 高 职 教 育 培 养 的 是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的 高 技 能 人 才 .适 应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 的需 要 。 合 先进 生 产 力 发 展 的 要求 。 三 师 型 ” 符 “
试论高职高专“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

试论高职高专“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三)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大学扩招后,大学生源的总体素质大大降低,作为高考最后批次录取的高职生,其综合素质更低。
2005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11位老板、CEO、人事干部口述实录)》阐述了毕业生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欠缺,更多阐述了大学毕业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习性、与人交流与合作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的欠缺。
中等职业学校大量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之后,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数达313.4万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不相适应的膨胀和升格后教师能力水平的不相适应以及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较大增加,造成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下降,进而造成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方面的不足,尤其是职业素养方面的不足。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的要求,高职生源和教师的现状,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学生是享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学生”,他(她)们占据了全国大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他(她)们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产业的兴衰、社会的和谐和祖国的强大,他(她)们的全面发展需要高素质教师的全面指引。
“三师型”教师能够让高职学生在科学的教学方法下,有效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学得更对、学得更快、学得更好。
“三师型”教师可从如何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如何选择专业及进行有效地专业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如何择业等方面进行全程、全面的辅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进行学习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带领学生积极实践、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领航学生实习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三师型”教师可以全面启迪、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职业环境、具备长期的发展潜力。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内涵及意义研究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内涵及意义研究简要阐述管理类专业“三师型”教师的内涵,同时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发展、学生就业四个方面对了“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三师型”内涵;教师队伍;教学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在行业指导下,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达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目标,首要任务就是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而现阶段提的“双师型”教师越来越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及学生就业压力对教师的要求,因此,我们探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一、三师型教师的内涵关于“三师型”教师的定义,目前尚处于概念的提出阶段,文献中对于“三师型”的论述也没有统一的意见,一些专家将“三师型”教师理解为“双师+职业指导师”。
还有专家,如,潘光永将”三师型”专业教师理解为“讲师+技师+工程师”。
本文研究的“三师型”教师主要指的是管理类专业的“讲师+技师+管理师”,即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讲师以上教师资格证书、职业资格中级及以上证书和管理师。
“双师型”教师只强调了教师具有职业资格和熟练的实操技能,没有注重教师的企业实际管理经验,不清楚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能力要求,就无法真正按照职场人才成长规律塑造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也无法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为人才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撑。
因此,笔者认为“三师”中的第三师,应该是根据各专业不同而不同的职业经理人,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又能从事并指导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及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具备学生(员工)的管理技能,能从职业经理人的高度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及能力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顺利就业、从业及后续职业发展提供指导的高校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顼目与臟科技视界湘_f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
培养体系的研究综述
王祥荣1姜声扬1沈建新1邱训娟1金琰斐2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江苏南通226010;
2.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本文是课题《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笔者通过对职业院校、“三师 型”教师、培养体系等概念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进行比较详尽的解读,并对本 课题研究涉及的有关支撑理论进行比较详尽的说明,目的是为了解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使该课题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为提出和建立新的观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综述
1职业院校“三师型冶教师培养体系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1.1职业院校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职业院校的英文通常表达为vocational college or professional college袁基本释意为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职业大学等。
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师范、医学、公 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髙等学校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髙等专科学校,而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髙等学校应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
因此,凡是校名后缀带有髙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的均属于职业院校范畴。
职业院校是实施髙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髙校。
我国 绝大部分髙职院校招生对象是普通髙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髙中同等学历的学生,基本学制为三年。
此类髙等职业教育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是国家髙等职业教育的主体。
其定位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传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 本。
而其他部分髙职院校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基 本学制为五年。
此类髙等职业教育实施五年一贯制髙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以髙素质髙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是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髙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
1.2 “三师型”教师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我国教师法规定院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髙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 师的神圣使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曰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多数学者认为“三师型”教师是指具备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三证”一体化教师,或是指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专业实践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三能”一体化教师。
需要强调的是“三师型”教师不是教师、工程师和就业指导师三者的线性叠加,而是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和就业指导能力三者的交融统一。
因此,我们认为“三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对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内涵阐释的新一轮发展与创新,必将对职业院校进一步在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创新方面带来潜在的深远影响,对 职业院校进一步形成复合型师资人才资源核心竞争力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1.3 培养体系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体系的本义是指若干相关事物或某些思想意识互相关联而构成的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组合体,是由 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母系统。
通常自然体系遵循自然法则,而社会体系则受人性自然发展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双重制约。
关于培养体系的概念,目前尚无公认统一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培养体系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培养过程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这些要素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培养的实施性要素,如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另一类是培养的资源性要素,如课程、专业、师资、学风和设施等。
也有学者认为培养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 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其基本内涵有四个方面:一 是,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曰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编号:2013S JD880009)。
作者简介:王祥荣,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29
湘湖新科技视界项目与娜
套管理和评估制度曰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 方式、方法和手段。
也可用简化的公式表达为:目标+ 过程与方式渊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 方式和方法冤。
2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2.1有利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重视 职业技术教育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与民族进步的关键 前提,同时也是每个家庭和个人提髙社会竞争力的重 要举措。
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生产力形成了 互为因果的良性互动关系,被看作是实现经济腾飞的 秘密武器。
德国之所以拥有优质髙效的职业技术教 育,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职业教 育师资队伍。
而这支师资队伍的形成又依赖于德国出 色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样也离不开职业 技术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
2.2 有利于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办好一所职业院校,尤其要办好一所知名髙水平 职业院校,教师的作用通常是不可小觑的。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本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职 业院校的一般性教师兴办职业教育显然失之偏颇,必须要有髙水平的“三师型”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 育服务,从而提髙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如果一个职业院校仅有少量的“三师型”教师,肯定不能满足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而就国家职业教 育整体而言,只有大力培养“三师型”教师队伍,才能 从根本上提髙职业教育的质量。
2.3 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需要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指职业院校教师作为专 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 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职业院校教 师不断学习、加强实践、逐步积累、潜心研究和持续创 新的过程。
伴随这个过程,一名新教师逐渐成长为合 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师、专家型教师、乃至 教育家。
“三师型”教师的成长、发展、成熟、完善过程 同样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普遍规律。
2.4 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髙校与职业院校每年招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就业压力越 来越大。
各大专院校招生、培养和就业三者本是一条 绳上的蚂蚱,任何一个环节解决不妥,都可能为社会、家庭和个人留下不安定隐患。
而“三师型”教师概念 的提出恰恰应然了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需要,“三师型”教师对学生的就业发展定会产生不可估量影 响,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以后的发展提髙。
3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的支撑理论
3.1 人本主义发展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 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
当个体 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髙峰,也就进人了自由创造的境 地,出现“髙峰体验”,表现为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 实现给人以最髙的喜悦,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最髙的 奖赏和奖励。
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味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 得以实现。
3.2 社会支持发展理论
教师能力水平的提髙除了与教师个体努力程度有 关外,相当程度上还与教师群体、院校培训、政策导 向、社会支持等有关。
如社会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力 量、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等对教师培养的质量起 重要的作用。
此外,政府、企业、行业的支持力度起关 键的作用。
教师的培养方案如指导思想、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培养内容、考核评价等,都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加以调整更新完善。
3.3 就业择业创业理论
择业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 会上各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 过程。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 取报酬或经营收人所进行的活动。
创业就是创业者对 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 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屈海群,戴碧露.略论高职高专“三师型”教师的岗位职责[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97—199.
[圆]孙海梅.高职“三师型”师资培养创新刍议[J].职教论坛,2012 (35):102—104.
30科技视界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