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清明节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
清明节扫墓倡议书范文

清明节扫墓倡议书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调研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口号大全、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speeches, slog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清明节扫墓倡议书范文清明节扫墓倡议书范文(精选20篇)清明节扫墓倡议书范文篇1广大同学们:清明节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
2023年实用文_实用的文明祭祀倡议书四篇

2023年实用的文明祭祀倡议书四篇文明祭祀倡议书篇1广大居民朋友:清明节是广大人民群众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为了秉承传统,告别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我们倡议:一、倡导文明祭祀新风。
自觉破除焚烧纸钱香烛等陈规陋习,摒弃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大力倡导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家庭追思会等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
二、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注重生态、环保、低碳,在扫墓祭祀过程中不乱扔杂物,不破坏草地树木,不污染空气河流,不在居民区内进行祭奠活动,自觉维护环境的优美整洁。
三、坚持文明出行。
提倡乘坐公交车或步行前往扫墓地点,如驾车出行,要相互礼让,自觉遵守有关部门管理疏导,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广大居民朋友们,让我们迅速积极行动起来,把清明祭祀活动净化为怀念先辈亲人、传承历史文化、塑造时代精神的文明行为,让清明节成为更加安全、文明、和谐的节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文明缅怀、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实际行动,展示红旗社区居民的良好精神风貌,让红旗社区更文明。
文明祭祀倡议书篇2广大市民朋友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寄托哀思、缅怀逝者的时节,为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文明风尚,今年的清明节将以“文明祭扫〃节地生态安葬”为主题,积极开展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60周年纪念活动,倡导文明、环保、节俭的祭祀形式,让文明祭祀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动,确保清明祭扫安全有序,为此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一、倡导厚养薄葬美德。
百善孝为先。
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老人在世时多理解、多孝顺、多关心;过世时厚养薄葬,倡导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选择树葬、花葬、河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不留坟、不建墓。
理性表达哀思,节俭办丧事,从简祭奠,不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大宴亲友、铺张浪费。
二、倡导科学文明祭祀。
人人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自觉摒弃焚烧纸钱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封建陋习的祭奠方式,大力倡导鲜花祭扫、植树祭扫、踏青遥祭、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环保、文明的祭祀方式,把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变为以精神传承为主,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精选23篇)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精选23篇)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的篇1广大市民朋友们: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人们会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道德素质, 发挥清明节在倡导社会新风、弘扬传统美德、推进殡葬改革、推行生态安葬、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一、以文明健康的方式祭祀。
人人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崇尚科学,与时俱进。
采取鲜花祭祀、社区公祭、植树祭扫、网络寄哀思等移风易俗、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之情。
二、以环保低碳的方式祭祀。
人人自觉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形象,树立环保意识、公德意识,摒弃旧的传统祭祀方式。
不要随意在主要街路焚烧冥纸冥币、丢弃用过的祭祀用品,自觉清理焚烧后的纸灰和杂物,履行好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以节约俭朴的方式祭祀。
人人弘扬厚养薄葬的时代理念,传承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树立节俭治丧、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
以卡片寄心语、微信表深情等节约俭朴的方式追忆逝者、寄托哀思。
四、以安全和谐的方式祭祀。
人人要增强安全意识,服从公安、交管、城管和殡仪场馆等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祭扫秩序和焚烧秩序,到指定地点进行祭祀活动。
合理安排时间,坚持错峰出行,确保全市清明祭祀活动平安、顺畅、有序。
广大市民朋友们, 在春风拂煦的清明时节,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用文明、低碳、俭朴、和谐的祭扫方式来引领时代新风,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哈尔滨作出积极贡献。
20xx年XX月XX日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篇2全校师生员工: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清明节是人们慎终追远、祭奠逝者、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
为秉承传统,告别陋习,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特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如下倡议:一、倡导文明祭扫。
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精选10篇)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精选10篇)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篇1】亲爱的同学们:在这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时节,为了秉承优良传统、减少环境污染、倡导文明新风,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深化省级文明城市标兵创建活动,我们特就文明祭祀向全市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一、转变观念,文明祭祀。
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俭祭奠,摒弃扫墓祭祖焚烧纸钱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陈规陋习,抵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提倡以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祀、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文明、安全、低碳、健康的现代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二、传承美德,厚养薄葬。
提倡长辈在世时子女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过世后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做到丧事从俭、祭祀文明,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树好形象,倡新风尚。
要移风易俗,文明祭奠,不在街道、公园、广场、十字路口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不影响他人正常生产生活,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在公墓、烈士陵园等场所祭扫时要自觉遵守秩序,听从管理人员安排,到指定地点祭祀。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共青团员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做“告别陋习,崇尚文明”的.先行者和带头人,引导和带动身边群众自觉以文明安全形式进行祭扫、祭奠。
全市人民群众,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以移风易俗、低碳祭扫、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____月__日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篇2】广大市民朋友们:清明节是我国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
为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现代殡葬文化理念,大力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平安清明”的良好氛围,过一个健康、文明、绿色、平安的清明节,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温州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一、培养高尚文明的公德意识,弘扬文明节俭办丧。
倡议清明节文明扫墓倡议书范文五篇

倡议清明节文明扫墓倡议书范文五篇倡议清明节文明扫墓倡议书7篇倡议清明节文明扫墓倡议书有哪些内容呢。
倡议书作为一种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规范。
你所见过的倡议书是什么样的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倡议清明节文明扫墓倡议书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倡议清明节文明扫墓倡议书篇1尊敬的广大居民朋友:时值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推进移风易俗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目标,现向我区广大居民发出如下倡议:一、遵纪守法,文明祭扫。
在祭扫活动中要遵守殡葬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政策,文明祭扫,自觉做到不在街道、小区、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抛洒祭品,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在祭扫活动中做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事。
二、弘扬新风,破除陋习。
自觉采用鞠躬献默、敬献鲜花、植树浇水、擦碑扫墓、网上祭扫和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节俭、环保、健康的祭扫方式,全力营造文明祭扫新风尚。
三、合理安排,平安祭扫。
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错开人流高峰,避免人流车流拥堵。
做到遵守交通秩序、主动礼让、文明礼貌,服从公安交管人员疏导,避免堵塞道路。
服从墓区工作人员管理,到墓区指定场所祭扫,不在墓区内焚烧纸钱,以免损害树木、破坏环境、发生火灾;不在墓区和人员聚集处燃放烟花爆竹,避免给您家人和其他居民带来人身伤害,同时在主干道路不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
四、模范带头,相互监督。
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共青团员和中小学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革除陋习、文明规范祭扫的先行者和带头人,积极向亲朋好友、家人和身边的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并互相监督和制止不文明、不规范的祭扫行为。
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武清的重要内容。
广大居民共同携起手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人人为家乡的环境建设做贡献,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共建美丽家园,用实际行动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清明节!倡议人:__20__年__月__日倡议清明节文明扫墓倡议书篇2尊敬的广大市民和农民朋友们:清明节是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节日。
清明节文明祭祖倡议书7篇

清明节文明祭祖倡议书7篇倡议书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比如“节约用水倡议书”、“保护益鸟倡议书”等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文明祭祖倡议书,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清明节文明祭祖倡议书(一)广大城乡居民: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祭拜逝者、缅怀先祖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如期而至。
为积极践行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祭祀,我们倡议:一、文明祭祀。
大力提倡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讲一段往事等方式来怀念先人,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居民。
二、科学祭祀。
摒弃焚烧纸钱、冥物等愚昧落后的祭奠方式,树立科学意识,倡导文明祭祀的新风尚。
提倡网上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科学、健康的形式表达。
三、环保祭祀。
树立环保意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自觉做到不在全市城乡所有区域烧纸钱、撒冥币、鸣鞭炮。
四、节俭祭祀。
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
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五、安全祭祀。
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
为保证祭祀活动的安全有序,尽量乘坐公交车辆出行。
驾驶机动车辆出行时,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民警的指挥。
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鸡东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清明节文明祭祖倡议书(二)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
为让文明祭扫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发追求和自觉行动,营造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值此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体职工发出如下倡议: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文明祭祀新风。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通用28篇)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通用28篇)清明节文明祭扫篇1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先人、纪念先贤、缅怀先烈、慎终追远的重要传统节日。
20__年清明节将至,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倡导文明、节俭、低碳、安全的现代殡葬祭祖新风,确保清明祭祀活动有序进行,特向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一、文明祭扫。
告别祭扫陋习,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忆一段往事等健康、文明的方式来表达,营造文明祭祀良好社会氛围。
党政机关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移风易俗。
二、环保祭扫。
树立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制造、销售、使用封建迷信殡葬用品。
积极投身城市综合管理活动,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秩序,不在非指定地点燃放鞭炮和焚烧祭扫用品,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形象。
三、科学祭扫。
树立科学意识,提倡网上祭奠、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多种形式祭扫活动,以科学、健康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消除因实地祭扫而造成短时间、高密度的人车拥堵压力和不安全隐患。
四、节俭祭扫。
倡导厚养薄葬,发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多关心老人,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老人去逝后,倡导从俭办丧,不搞封建迷信,坚决反对奢靡之风,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骨灰寄存等节地生态葬法,节约土地资源。
五、安全祭扫。
倡导错峰出行,广大市民应合理避开人流、车流高峰,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要自觉维护祭扫场所公共秩序,在公墓祭扫时要听从民政、公安、殡葬服务单位等部门工作人员安排,增强安全意识,严防火灾和挤踏等事故的发生。
为避免交通拥堵,请广大市民朋友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带头人,为建设美丽黔西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倡议人:日期: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篇2广大市民朋友们:“清明寒食好,春来百花开”。
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范文(通用13篇)

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范文(通用13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倡议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倡议书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那么一般倡议书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范文(通用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1市民朋友们:清明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今年4月3日至5日,是我国法定的清明节假期。
为发扬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传统美德,更好地倡导“文明祭祀、低碳清明”新风尚,深入开展“爱家乡、爱城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20xx年清明节到来前夕,区文明办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一、坚持厚养薄葬,崇尚科学,尊老敬老,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丧葬祭祀时一概从简。
二、崇尚绿色殡葬,促进社会生态文明。
进一步移风易俗,树立殡葬文明新风尚,积极参加“骨灰撒散、深埋植树、海葬、生态葬”等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三、采用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
积极开展鲜花祭祀、植树祭祀、家庭祭祀等绿色祭祀,通过献一束鲜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墓碑、颂读祭文等健康、时尚的方式寄托哀思。
四、摒弃迷信、铺张浪费的祭祀方式。
告别陋习,在祭祀时做到不去道路、社区等公共场所及野外摆祭品、放鞭炮、烧纸钱或点蜡烛;树立科学的祭祀观,破除迷信,做到理性消费,杜绝攀比心理,力求以肃穆、环保、节约的文明方式缅怀逝者,逐渐摆脱封建迷信的羁绊。
五、积极参与寻根祭祖、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积极参与所在镇处、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的植树绿化、风筝比赛等活动,走进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做个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倡导者、实践者、维护者,用科学、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让扫墓的方式更科学、更文明、更健康,让文明祭祀成为清明时尚新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展清明节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清明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这缅怀先烈、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节日到来之际,为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市民政局、市文明办特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倡议如下:
一、文明祭祀,崇尚新风。
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建筑物下等场所化纸钱、烧冥物。
用环保、科学的方式继承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采取敬献鲜花、绿化植树、踏青遥寄、经典诵读、网上纪念、集体共祭、社区共祭等低碳、环保的形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
二、节俭祭祀,厚养薄葬。
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
先人恩重情深,薄葬也可寄哀思。
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对老人尽孝心,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从简办丧,提倡以节俭的方式寄托哀思。
让逝者欣慰,生者无憾。
三、错峰祭祀,科学出行。
清明期间,正值人流和车流高峰,交通拥堵,建议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错峰祭祀。
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等环保方式出行。
在公墓祭扫时要听从工作人员安排,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四、生态安葬,节约土地。
保护生态环境,选择骨灰存放或撒散、树葬、花葬、壁葬等绿色节地葬式葬法,提倡使用可降解骨灰盒,提倡不设墓碑或墓碑小型化、微型化,不乱埋乱葬,不骨灰装棺再葬,不修大墓、豪华墓。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宣传文明祭祀,不从事、不参与不文明的祭祀活动,主动劝导亲朋好友的不文明祭祀行为,做“移风易俗、低碳祭扫”的先行者、带头人,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市民告别陋习、文明祭祀。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让我们携起手来,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做绿色殡葬的先行者,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者,用实际行动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清明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