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时政学堂》走进西丽小学
以本土特色资源为抓手,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以本土特色资源为抓手,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发布时间:2022-12-25T10:44:03.6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7期作者:何瑜[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何瑜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谢村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根据新课标课程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新要求,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把中华传统文化与谢村村特有的祠堂文化、村博物馆、方帅诞等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作用,构建综合性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挖掘本土资源,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语言精美、情感丰富,而且内涵深厚隽永,具有宝贵的育人价值,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借助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契机,可以使传统文化凸显出更丰富的教育价值,使其学生在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我国土地辽阔,因地域及民族的差异孕育了丰富的、独特的地方本土文化,呈现出特有的民族性、差异性和延续性。
谢村小学位于钟村谢村,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钟村历来就有钟灵毓秀的文化传统与美誉,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底蕴。
村内传统建筑有谢恩桥、谢村博物馆、十多座被称为岭南文化的“活化石”的祠堂、方帅庙、谢村每年举办的敬老宴、方帅诞,每家每户印发一本《谢村村史》书籍,这一切都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象征,更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宝贵资源。
把村内这些学生从小可触可感的本土特色资源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感,以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道德培养培育的基本需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科学教育助力双减典型案例

科学教育助力双减典型案例一、“无烟出行”科普教育活动在某城市,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府组织了一个名为“无烟出行”的科普教育活动。
该活动通过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宣传、举办公益演讲、制作科普手册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电动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势,鼓励市民减少私家车使用。
通过科学教育,市民们逐渐认识到了私家车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主动选择环保出行方式,有效减少了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
二、节约用水科普教育活动某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市政府组织了一次节约用水的科普教育活动。
通过在学校开展讲座、制作宣传海报、开展节水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和市民普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通过科学教育,学生和市民们了解到了每一滴水的珍贵,学会了合理使用水资源,有效减少了水的浪费,保护了水资源。
三、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活动针对某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情况,市政府组织了一次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活动。
通过在学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组织食品安全常识竞赛、举办食品安全展览等方式,向学生和市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通过科学教育,学生和市民们学会了正确选择食品、合理保存食品、识别食品安全问题等,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保障了市民的饮食安全。
四、垃圾分类科普教育活动为了解决某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市政府开展了一次垃圾分类科普教育活动。
通过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组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学生和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通过科学教育,学生和市民们了解到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学会了正确分类垃圾,有效减少了垃圾的数量,改善了城市环境。
五、减少塑料污染科普教育活动为了减少某地区的塑料污染问题,市政府组织了一次减少塑料污染的科普教育活动。
通过在学校开展讲座、制作宣传海报、组织减塑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和市民普及减少塑料污染的方法和重要性。
通过科学教育,学生和市民们了解到了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学会了减少使用塑料袋、瓶子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有效减少了塑料污染问题。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与建设思考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与建设思考近年,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在创建与深化“亮丽教育”特色的过程中,着重建设“亮丽人生”特色课程。
笔者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挖掘“亮丽教育”文化内涵,对“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做出定位与路径思考。
一、特色课程定位:鲜明个性、综合价值、普及实施1. 特色?n程的选定体现鲜明个性特色课程首要特征是“特”,相对于地方课程和本校其他课程而言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体现了本校鲜明的个性,在教育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品质。
学校可以开设的课程众多,选择什么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课程,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课程体系而定。
“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是在西丽小学“亮丽教育”特色的“亮丽人生从这起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亮丽人生”为课程主线,以校本课程和亮丽教育活动为载体,提炼、整合、优化原有的几种校本课程和系列教育活动,建设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主导性课程,实现“培养健康、多彩、创新的亮丽人”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学习的主角,努力实现最亮丽的自己,为少年儿童幸福美好的人生奠基。
这是学校在探索“亮丽教育”的过程中,因本校特定需要和特有条件而提出的课程建设思考。
与本校其他课程相比,“亮丽人生”课程的建设是直接对应实现“培养健康、多彩、创新的亮丽人”的学校育人目标,彰显“亮丽教育”思想的,它的实施将是(也必须要)代表着西丽小学课程开发的最高水平。
2. 特色课程的价值取向体现综合性特色课程既然是学校的主导性课程,其核心价值取向十分重要,要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一是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二是要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是充分体现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统一。
“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以国家层面的“办出各自的特色”“教育人如何做人,帮助人健康成长,培养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帮助社会走向完善”等教育方针为最高指导思想,植根于“亮丽教育”文化,以“亮丽人生从这起步”办学理念为课程内核,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系列校本课程的优化组合为载体,以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更突显课程的结构化、内容的个性化和核心价值的综合性,直接支撑着西丽小学“亮丽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
厚植特色文化沃土,绽放“五品”德育之花

厚植特色文化沃土,绽放“五品”德育之花发布时间:2022-07-07T03:45:41.21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6期作者:邱洁苡[导读] 用关爱的力量,培养温暖的学生。
在罗湖小学这所滋养型学校里,“学雷锋”文化特色历久弥新,绽放着异彩。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小学518000“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一代的思想,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学校作为传统德育的主阵地,是青少年品性养成的重要场所,学校的德育工作能激励青少年一代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小学创办于1937年,是一所历史老校。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在我校漫长的办学历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学雷锋”活动,“学雷锋”活动绘制了罗湖小学深厚的德育文化底色。
在智能时代大背景下,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小学深耕细作,与时俱进,在“学雷锋”活动中融入时代特色,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逐步在区域内建立了有章可循的一体化特色大德育体系,并推行新时期学雷锋“五品”文化体系,用关爱的力量,培养温暖的学生。
在罗湖小学这所滋养型学校里,“学雷锋”文化特色历久弥新,绽放着异彩。
一、大爱种子根植孩子心灵时代不断进步,社会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青少年处于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心理上不免产生困惑。
而小学生往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标新立异,使得他们对人或事容易理想化并盲从。
对于这些状况,需要加以正面引导,否则青少年一代容易随波逐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
学校的德育工作旨在帮助学生廓清思想迷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怎样的雷锋精神?罗湖小学率先展开探索,运用多种方式面向各个群体展开数据调查。
广州中小学生共享课堂

广州中小学生共享课堂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城市,广州多年来一直积极向前。
在基础教育方面,政府给予了各种支持和帮助,推动学校和家长联合推进中小学生教育。
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广州引进并广泛实施了共享课堂模式,将多样化的资源优势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共同拓展学生的教育空间,提升学习效果,以实现更好的教育结果。
共享课堂是一种由学校和家庭协同实施的系统性的课程教育模式。
共享课堂的宗旨在于利用家庭学习环境,通过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加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针对广州市中小学生,实施“共享课堂”教育模式,主要是按照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协调,将学校课堂教育与家庭学习相结合,使孩子从课堂中获得更多资源,更多学习机会,从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充分利用自身的时间,实现更高的学习效果。
实施“共享课堂”教育模式,学校首先要建立起共同课堂教育联盟,精心组织学校课程安排和家庭学习资源,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完成任务,达到最大的知识获取效果。
另外,学校还要拓宽家庭教育渠道,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在共享课堂模式下,学校可以通过共享课堂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远程在线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共享课堂资源库,向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利用讲座、实践、互动等形式,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此外,共享课堂教育模式要让家长发挥重要作用。
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学习表现,发现孩子的学习问题,并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指导孩子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科学地安排学习,帮助孩子做好学习记录,加强孩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总之,广州市通过开展“共享课堂”教育模式,利用学校和家庭双方的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升学习质量,发挥自身潜力,实现更积极的教育成果。
学校、家长双方都要积极参与,共同把孩子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学宣传活动方案

小学宣传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小学教育的宣传活动也越来越重要。
宣传活动是学校与公众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是提高学校形象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因此,制定一个成功的小学宣传活动方案至关重要。
二、活动目的宣传活动的目的是在社区内和周围地区为学校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到这里学习。
此外,宣传活动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举办更多的活动并增加潜在家长和学生的数量。
三、活动策划1.活动主题为了使宣传活动具有吸引力和可见性,需要为该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主题必须与家长、学生、老师和社区相关。
一些主题的例子可能是接地气,如“学校旅游游玩日”,或者是有关于教育,如“家长论坛”,“教师讲座”。
每个主题都要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和想法。
2.活动策略策略的制定将会考虑到时间、地点和目标受众。
活动时间应匹配潜在家长和学生的日常安排,因此,学校需要考虑到适合一般家庭的周末或晚上时间点。
活动的地点可以为学校大楼、游乐公园或社区中心等。
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需求,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期望。
3.活动内容活动内容需要与学校的使命和目标相关联,并围绕着主题来展开。
它应该包括各种文化、艺术和娱乐节目,如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及游戏等。
这些活动将会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兴奋并更好地认识到学校的经营方向和运营方式。
四、活动营销宣传活动的营销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活动的成败。
学校宣传活动的一种经典方式是传统宣传。
这意味着散发传单,举行街头宣传和电视广告等。
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将这些信息发布在社交媒体网络上,以达到广宣传。
这种多种渠道的宣传将会使更多的人感兴趣,并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到活动现场。
五、活动总结成功的宣传活动需要通过定期的分析和大力推广来升华内在的主旨。
教育宣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吸引更多的学生、家长和社区前来支持和介绍消息。
通过成功地推广自己并且准备好培养新学生、新家庭的到来,学校将能够持续做出改进和成功。
深圳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科技赋能 让生活更美好

44民生周刊 2022.01.24特区激荡40年,南山始终以创业者的姿态奋勇向前,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成长为创新之区、科技之地。
□ 《民生周刊》记者 李雪 宋盈莹科技赋能 让生活更美好深圳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45充分用好此次论坛成果,高标准打造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深度协同,强化与香港、澳门创新资源高效对接联通,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切实担当起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擎未来的南山,南有蛇口国际海洋城,北有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深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南山区按照“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南山“中央智力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目前,科教城聚集拥有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519家,打造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9所诺奖科学家实验室等一批高层次创新平台。
同时,科教城覆盖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有国高企业800余家,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紧邻的前海、后海、深圳湾等总部基地的开发建设可以为企业做大做强后向全球延伸提供最佳平台。
鹏城实验室是我国网络通信领域新型科研机构,聚焦国家中长期目标和战略需求,以打造创新型网络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为目标,紧密配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规划。
鹏城云脑二期正式上线运行,汇聚31位院士、200位国际会士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等高端人才在内的3400余位各类各界人士献计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
46民生周刊 2022.01.2447。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绝知此事要躬行韶关市曲江职业技术学校邓凤群寒冷的冬天,我们一行44人却以极高的热情来到山东考察学习。
一路行来一路感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齐鲁大地千千万万学子,让中华文化在此代代相传的,使现代教育在此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我们先后参观了济南一中和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听讲座报告2场并参观了其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
所考察的这些学校都是全省德育教育领域中的佼佼者。
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所有的工作,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我给了学生什么?让他们受用一生。
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的张萍老师如是说。
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那是寄托了整整一个家庭的希望和一个人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常常问问自己,我给了学生什么?让他们受用一生。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我们要真正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他们的外在表现探知他们的内心世界。
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也都是平凡人,所做的都是良心工作、都是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工作者。
说心里话,有时面对各个处室的工作,面对厚厚的作业本,面对那些调皮学生,我也会感到工作很烦琐;但当我苦口婆心地开导一个“迷路”的孩子,最终使他拨正了前进的航向,我颇感欣慰;当我看到学生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时,又感到一种当教师的特别的喜悦,由衷地体会到“教师”这两个字的深沉。
二、螺狮壳里做道场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今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
听了济南一中的齐好芝老师的报告——《巧用〈值日班长日志〉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让我受益匪浅。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德育工作事无巨细,都说德育无小事,是的,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哪一件不是大事?从日常管理的值日、考勤、作业,到学生思想动态、成长心路,每一件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甚至改变其一生;教育无大事,班主任的工作很烦琐,无关国家主权,无关中日争端,每天面对学生的,都是平凡的琐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城时政学堂》走进西丽小学
今年10月,市桥西丽小学被广州市教育局确立为《羊城时政学堂》试点学校,作为番禺区唯一的一所小学试点学校,该校充分运用这一资源,广泛开展时事政治教育,将《羊城时政学堂》与学校现有课程及教育资源实现无缝对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引导学生价值形成,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传播主流价值观。
《羊城时政学堂》节目每周播出一期,设置“新闻瞬间”“热点聚焦”“新闻故事”“缤纷文化”四大板块,选取一周内国际、国内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
学校每周播出一期,让同学们通过收看《羊城时政学堂》视频节目,在了解最新、最热的时事新闻、新闻故事的同时,开拓了他们的国际视野,传播了主流价值观。
学校还围绕《羊城时政学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开展争当新闻小主播活动、撰写《羊城时政学堂》观后感、开展校园身边幸福故事采编活动等,从而将《羊城时政学堂》用实、用活、用精彩,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