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奇怪的味道》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感知不同水果的味道,培养幼儿的味觉辨识能力。

2. 帮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水果的味道。

3. 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三种不同的水果,如苹果、香蕉和橙子。

2. 了解每种水果的味道特点,如苹果的甜味、香蕉的香味、橙子的酸甜味。

3. 学习用形容词描述水果的味道,如甜、酸、香、涩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三种水果,每种水果至少三个,如三个苹果、三个香蕉、三个橙子。

2. 准备水果盘、水果刀、纸巾等工具。

3. 准备描述水果味道的词汇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三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品尝水果:教师将水果切成小块,让幼儿品尝,引导幼儿用鼻子闻一闻、用舌头尝一尝,感知水果的味道。

3. 描述水果味道:教师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水果的味道,如甜、酸、香、涩等。

4. 学习词汇:教师出示描述水果味道的词汇卡片,让幼儿学习并掌握这些词汇。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水果味道,巩固幼儿对水果味道的认识。

五、作业与拓展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品尝其他水果,用所学词汇描述水果的味道。

2. 拓展: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现,组织更多关于水果的主题活动,如水果绘画、水果拼盘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品尝水果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能否准确描述水果味道等。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品尝水果时的表现,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词汇描述水果味道。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的作业,了解幼儿是否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质量。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水果新鲜,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水果。

2. 在品尝水果时,注意安全,避免幼儿误吞水果碎片。

3. 对于有过敏史的幼儿,应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过敏的水果。

八、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水果沙拉制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培养幼儿的味觉认知能力。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

1.4 提高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学会正确食用食物。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各种具有不同味道的食物,如糖果、盐、醋、糖等。

2.2 准备一次性手套、筷子等工具。

2.3 准备记录表格和画笔,用于幼儿记录和绘画。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观察和闻各种食物的味道。

3.2 教师邀请幼儿用手套和筷子尝试各种食物,并描述食物的味道。

3.3 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记录表格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3.4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食物的味道。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扮演小厨师,制作美味的食物。

4.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食物配对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4.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食物分类活动,培养幼儿的分类和整理能力。

5.2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6.2 通过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分享情况,评价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6.3 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评价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第七章:家长沟通7.1 向家长介绍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7.2 鼓励家长参与活动,邀请家长协助准备食物或参与活动过程。

7.3 与家长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第八章:安全注意事项8.1 在活动中确保幼儿的使用工具安全,如手套、筷子等。

8.2 确保食物的安全性和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意外情况。

8.3 引导幼儿正确食用食物,避免食物误吞等安全问题。

第九章:活动反思9.1 反思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闻、尝等方法,感知不同事物的味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嗅觉和味觉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几种常见的事物,如苹果、橙子、糖果等。

2. 学习通过观察、闻、尝等方法来了解事物的特点。

3. 了解不同事物的味道是不同的。

三、教学准备:1. 实物:苹果、橙子、糖果、饮料等。

2. 盘子、杯子等盛放工具。

3. 教学图片或卡片。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感知味道:教师将实物分别放在盘子里,让幼儿闻一闻、尝一尝,感知它们的味道。

3. 分享感受: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如味道是否好吃、是否喜欢等。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不同事物的味道是不同的。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观察、闻、尝等环节。

2. 关注幼儿在分享感受时是否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了解幼儿对不同事物味道的认知程度,是否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字和味道。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幼儿尝试不同食物,感知味道的多样性。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奇怪的味道”主题角,展示不同食物的味道。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安全,避免食物误食或过敏等情况。

2. 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

3.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教师要给予个别关注和引导。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小小美食家”活动,让幼儿尝试制作简单的美食,感知食材的味道。

2. 组织“味道大冒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同食物的味道。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幼儿的参与程度如何。

2. 思考如何在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幼儿观察、闻、尝等,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嗅觉、味觉能力。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科学课的主题和内容。

2. 教学目标和教学准备。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感官》,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奇怪的味道》。

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嗅觉来识别不同的味道,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与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嗅觉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味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及合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嗅觉识别不同的味道,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味道瓶、小盘子、各种味道的食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味道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熊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熊是如何用嗅觉找到美食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奇怪的味道》。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PPT,讲解味道瓶的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用味道瓶识别不同的味道。

(3)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闻到的味道。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味道瓶,让幼儿通过合作,识别并描述瓶中的味道。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5. 游戏环节(5分钟)设置“味道接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让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嗅觉。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奇怪的味道》2. 板书内容:(1)嗅觉的概念(2)味道瓶的使用方法(3)生活中常见的味道及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味道,并记录下来。

(2)尝试用味道瓶识别不同的味道,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家中的味道记录表(2)味道瓶识别结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1)开展“寻找生活中的味道”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奇怪的味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奇怪的味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奇怪的味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奇怪的味道”。

通过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物品,使其了解不同物质的气味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不同物质的气味特点,能分辨并描述出来。

2. 通过观察、品尝、闻味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不同物质的气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科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如水果、蔬菜、调料等)。

2. 学具:品尝盘、闻味瓶、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PPT,展示各种食物和物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邀请幼儿品尝、闻味,让幼儿说出自己感受到的气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品尝、闻味,引导幼儿学会描述不同物质的气味。

以水果为例,讲解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气味(如:甜、酸、香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种食物或物品,进行观察、品尝、闻味,并记录下来。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其他幼儿补充描述。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奇怪的味道,引导幼儿关注生活,发现身边的科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怪的味道2. 内容:水果:甜、酸、香蔬菜:苦、辣、涩调料:咸、麻、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奇怪味道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奇怪味道,用记录表记录下来,并描述气味。

2. 答案示例:妈妈做的菜里有辣椒,味道辣辣的。

爸爸的咖啡味道苦苦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了描述不同物质的气味,提高了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奇怪的味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奇怪的味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奇怪的味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奇怪的味道”。

通过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和探索不同的味道,使幼儿了解味觉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味觉的基本知识,知道不同的味道对应不同的感受。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味觉的基本知识,能准确描述不同味道的感受。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味道瓶、实验材料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品尝小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味道瓶,引导幼儿观察和猜测瓶中液体的味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味觉的基本知识,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味道及其感受。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品尝不同味道的液体,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分享与讨论(10分钟)5. 创意活动(5分钟)教师提出创意任务,让幼儿用画笔和品尝小勺创作一幅关于味道的画。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味觉的基本知识甜味酸味苦味咸味2. 味道实验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味道。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味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探索其他味道,记录在记录表上,并与同伴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味觉的基本知识,能准确描述不同味道的感受。

3. 板书设计:味道实验记录表。

4. 作业设计:画出你最喜欢的味道。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味道世界》中的第3节《奇怪的味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味道,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区分酸、甜、苦、辣四种味道,了解各种味道对应的食材。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观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区分酸、甜、苦、辣四种味道。

难点:让幼儿了解各种味道对应的食材,并能独立进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各种味道的食材(如柠檬、糖果、苦瓜、辣椒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味道测试纸、白开水、小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味道,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在生活中都尝过哪些味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感觉?”2. 实践活动(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份味道测试纸、白开水、小勺子。

(2)教师分别将酸、甜、苦、辣的味道加入白开水中,让幼儿用小勺子品尝,并在测试纸上记录下自己的感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味道的食材,让幼儿进行观察、品尝,并引导幼儿进行判断。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种味道的食材,让幼儿独立进行判断,并说出对应的味道。

六、板书设计1. 酸、甜、苦、辣四种味道的名称及对应食材。

2. 味道测试纸的记录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奇怪味道,记录下来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继续探索不同的味道,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针对性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家庭延伸性8. 课后反思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以幼儿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奇怪的味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闻、尝等感官体验不同的味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嗅觉和味觉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4. 引导幼儿认识和尊重他人的不同口味和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感官体验不同的味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味觉能力。

难点:能够表达出自己尝到的味道,并尊重他人的口味。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味道体验物品(如柠檬、糖果、洋葱等)、味道卡片、味道记录表。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在小椅子上,闭上眼睛,闻一闻周围的味道,引导幼儿关注味道的存在。

2. 体验味道:a) 教师出示味道体验物品,让幼儿观察并闻一闻,但不告诉幼儿物品的味道。

b) 幼儿尝试品尝物品,并表达出自己尝到的味道。

c) 教师出示味道卡片,让幼儿选择与品尝到的味道相匹配的卡片。

3. 味道记录:a) 教师发放味道记录表,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味道体验记录下来。

b) 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自己尝到的味道的图案,并写上味道的名称。

4. 分享与讨论: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尝到的味道和感受。

b) 引导幼儿讨论不同人的口味是否相同,尊重他人的口味和文化。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与家人分享自己学到的味道知识,并观察家人的反应。

2. 延伸活动:组织一次味道展览,让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味道物品,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味道体验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态度。

2. 评价幼儿在品尝味道时的观察力、嗅觉和味觉能力。

3. 评估幼儿在味道记录表上的表达和记录能力。

4. 关注幼儿在分享与讨论环节中对味道的描述和尊重他人口味的表现。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味道体验过程中,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食物过敏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3. 在分享与讨论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家庭味道探索活动,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尝试不同的味道,并分享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奇怪的味
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奇怪的味道
活动目标
1、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感知鼻子的作用。

3、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活动准备
气味比较浓的东西(醋、芳香剂、香水等等)、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次活动中,大家认识了我们的鼻子,知道了鼻子有不同的种类,你还记得有哪些吗?
——师:大家的鼻子都很漂亮,那请问我们的鼻子有什么作用呢?
二、感知体验。

——请幼儿捏住自己的鼻子,过10—20秒后请幼儿说说感觉,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小结:鼻子可以帮助我们呼吸,也就是说可以帮助我们把新鲜空气吸进身体,再把身体里的废气呼出来。

如果堵住了鼻子,就会很难受。

时间长了,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小朋友玩的时候千万不要堵住鼻子,例如,用枕头捂住头就是非常危险的,那会让鼻子无法呼吸。

——教师出示气味比较浓的东西,请幼儿闻一闻,并说一说闻到的气味。

——请幼儿先闻一闻醋,再闻一闻香水。

让幼儿说一说喜欢哪一种气味,为什么?
——教师小结:鼻子的主要作用是呼吸,不过鼻子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它能闻气味。

三、故事分享。

——教师利用课件《用鼻子闻一闻》与幼儿分享故事。

——请幼儿说一说,故事中的小猴都闻到了哪些味道?
——小猴后来为什么闻不到味道了?它心里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鼻子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还可以闻到各种气味,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鼻子。

四、快乐游戏。

——请幼儿到幼儿园周围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喜欢哪种气味。

活动应变
教师在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时,可以边复述故事,边让幼儿回答。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喜欢哪种气味。

区角活动
科学区:用透明塑料小瓶装一些酱油、醋、可乐、白酒、水等放在区域内,引导幼儿去闻一闻,锻炼幼儿的嗅觉。

环境创设
在种植区种植一些清香的花卉。

例如:桂花等。

家园同步
家长可以让幼儿闻一闻食物的味道,并让幼儿说一说这些味道,自己喜欢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

随机教育
提示幼儿注意鼻子的安全。

附录:《用鼻子闻一闻》
小猴的鼻子特别的灵敏,它能闻到很多的气味,早上上学路上它要路过一个公园,公园里的花草散发出来的香气让它心旷神怡。

走一会儿要路过一个垃圾处理房,那里的味道臭臭的,它可不喜欢,大踏步地往前走,赶紧离开这里。

路边遇到一个人抽烟,浓浓的烟味把小猴呛得直咳嗽。

终于来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环境真是舒服。

突然小猴闻到了一股非常浓郁的香味,小猴顺着香味找去,原来是厨房的阿姨们在准备午餐,哇,好香的饭菜啊,馋得小猴直流口水。

小猴心想,有鼻子可真好啊,可以闻到这么香的香味。

可是,有一天,小猴突然闻不到一点的味道了,还不停地打喷嚏。

它着急地问妈妈:妈妈我的鼻子是怎么了?妈妈告诉它:你感冒了,鼻塞了,自然闻不到味道了,等你感冒好了又能闻到了。

小猴长舒了一口气,哦,原来是这样。

小猴说:我要好好锻炼身体,保护好鼻子,不再让自己感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