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6分)(2014•北京)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和.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应标注7.(6分)(2014•北京)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B211.(6分)(2014•北京)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2NH312.(6分)(2014•北京)一定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2×.=3.73,=1.88=0.20mol/L分解的分解率为: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180分25.(17分)(2014•北京)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ⅱ.RCH=CHR′RCHO+R′CHO (R、R′代表烃基或氢)(1)CH2=CH﹣CH=CH2的名称是1,3﹣丁二烯.(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a.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b.(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2CH2=CH﹣CH=CH2.②1mol 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H2的质量是6g.(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的结构简式为,的结构简式为,,则2,2;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故答案为:.26.(14分)(2014•北京)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2)Ⅱ中,2NO(g)+O2(g)⇌2N02(g).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p1<p2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减小.(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①已知:2NO2(g)⇌N2O4(g)△H12NO2(g)⇌N2O4(l)△H2图3中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2N2O4+O2+2H2O=4HNO3.(4)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NH3,说明理由:根据反应8NO+7H2O3NH4NO3+2HNO3,电解生成的HNO3多.24NO+6H24NO+6HO3NH27.(12分)(2014•北京)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图1装置A,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①气体a的成分是SO2、CO2、O2.②若钢样中碳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1Fe3O4+3SO2.(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图2),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H2O2+SO2=H2SO4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 NaOH溶液.若消耗1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3),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排除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测定的干扰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二氧化碳前后吸收瓶的质量.2Fe,硫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28.(15分)(2014•北京)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的现象是溶液变红.(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2Cl﹣﹣2e﹣=Cl2↑,Cl2+2Fe2+=2Fe3++2Cl﹣.(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还原性.(4)Ⅱ中虽未检验处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0.2mol/L.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北京高中高考化学真题试卷word版本含答案

精选文档2014北京高考理综(化学卷)6.以下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明 和 的是A .C2H5OHB .HNO3C .NaOHD .HCl7.以下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 ..空气氧化的是A .KB .NaC .FeD .Al8.以下电池工作时, O2在正极放电的是A .锌锰电池B .氢燃料电池C .铅蓄电池D .镍镉电池9.以下解说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 .测mol/L 的氨水的pH 为11:NH3·H 2ONH4++OH—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O==2NaOH+H2 ↑2C .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通电Cu2++2Cl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 — +2H2O==2AlO —+3H2↑2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可以划分HCOOCH3和HCOOCHCH32 C .用Na2CO3溶液不可以划分CH3COOH 和CH3COOCH2CH3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响,且产物同样.精选文档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可以证明①中反响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淆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污浊D白腊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退色12.在必定温度下,10mL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一样时辰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情况)以下表。
t/min0246810 V(O)/mL2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溶液体积变化忽视不计)A.0~6min的均衡反响速率:-2min)·v(H2O2)≈×10mol/(LB.6~10min的均衡反响速率:v(H2O2×10-2mol/(Lmin)·C.反响到22 6min时,c(HOD.反响到6min时,H2O2分解了50%.25.(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 以及杀菌剂N 的合成路线以下:聚合硫化顺式聚合物P顺丁橡胶反响ICH 2OHH 2 CH 2=CHCH=CH 2BCHCH 2CH 2OHNi/CH 2CH 2CH 2OHA (1)O 3Cl反响II(2)Zn/H 2OClOHCH+N(C 13H 8Cl 4O 2)反响IIICH 2CH CH 2+已知:i.CHCH 2CH 2ii.RCH=CHR'(1)O 3RCHO+R'CHO(R 、R'代表烃基或氢)(2)Zn/H 2O(1)CH 2=CH —CH=CH 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2.(6分)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 B.Na C.Fe D.Al3.(6分)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 .镍镉电池4.(6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5.(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6.(6分)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A.A B.B C.C D.D7.(6分)一定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024681V(O2)/mL 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3.3×10﹣2mol/(L•min)C.反应至6min时,c(H2O2)=0.30mol/L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180分8.(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 .ⅱ.RCH=CHR′RCHO+R′CHO (R、R′代表烃基或氢)(1)CH2=CH﹣CH=CH2的名称是.(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②1mol 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H2的质量是g.(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9.(14分)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2)Ⅱ中,2NO(g)+O2(g)⇌2N02(g).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①已知:2NO2(g)⇌N2O4(g)△H12NO2(g)⇌N2O4(l)△H2图3中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4)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说明理由:.10.(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图1装置A,在高温下将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①气体a的成分是.②若钢样中碳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1+3.(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图2),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mL NaOH溶液.若消耗1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3),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11.(15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下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Ⅰ≥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Ⅱa>≥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Ⅲb>>0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2(1)用SCN溶液检测处Fe3+的现象是.(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性.(4)Ⅱ中虽未检验处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记录如下: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Ⅳa>≥c无明显变化有Cl2Ⅴc>≥b无明显变化无Cl2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mol/L.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分析】警示标记标注和说明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据此解答.【解答】解:A.C2H5OH为易燃品,不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故A错误;B.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应标注和,故B 正确;C.NaOH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D.盐酸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强的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B。
2014年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化学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B.C.D.解析:此题源自必修一中常见标签介绍。
非常简单。
答案: C2.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B.C.D.解析:此题同样源自必修一种几种常见金属,非常简单。
答案: DA.选项:为正极。
B.选项:氢氧燃料电池,通氧气为正极,正确。
C.选项:为正极。
D.选项:我正极。
答案: B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氨水的pH为11:B.将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C.用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D.片溶于溶液中,产生气体:解析:A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考查,正确。
B 金属性质考查,正确。
C 电解质电离考查: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电离不是通电。
D 金属性质考查,此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学生复习时必然多次重复,正确。
答案: 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和C.用溶液不能区分和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解析:此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难度:中等偏易A 选项:亲水基数目与溶解度关系考查,羟基越多越易溶,故正确。
B 选项:核磁共振概念考查:两物质峰个数分别为2种,3种,可以区分,故错误。
C 选项:官能团性质考查:羟基有酸性可以与碳酸钠反应,而酯基不可,可以区分,故错误。
D 选项:酯水解反应考查:酸性水解变羟酸和醇,碱性水解产物为钠盐和醇,产物不同,故错误。
答案: A6.用下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种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A 选项:选自必修一课本演示实验:铁粉和水蒸汽反应。
但肥皂水冒泡无法证明生成氧气,现象应为生成大量气泡并上浮,点燃有爆鸣声。
故错误B 选项:选自必修一课本实验:氨气的制备,正确C 选项:选自必修一课本实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正确D 选项:选自必修二课本实验:乙烯的制备,正确答案: A7.在一定温度下,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2.(6分)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3.(6分)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4.(6分)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5.(6分)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6.(6分)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7.(6分)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2+△H3D.△H1+△H2>△H3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8.(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B】A.C2H5OH B.HNO3C.NaOH D.HCl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D】A.K B.Na C.Fe D.Al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B】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C】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 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通电Cu2+ +2Cl—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 —+2H 2O==2AlO 2— +3H 2↑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 3和HCOOCH 2CH 3C .用Na 2CO 3溶液不能区分CH 3COOH 和CH 3COOCH 2CH 3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②中反应发生的12.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 2O 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2.(6分)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 B.Na C.Fe D.Al3.(6分)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 .镍镉电池4.(6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5.(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6.(6分)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A.A B.B C.C D.D7.(6分)一定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024681V(O2)/mL 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3.3×10﹣2mol/(L•min)C.反应至6min时,c(H2O2)=0.30mol/L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180分8.(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 .ⅱ.RCH=CHR′RCHO+R′CHO (R、R′代表烃基或氢)(1)CH2=CH﹣CH=CH2的名称是.(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②1mol 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H2的质量是g.(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9.(14分)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2)Ⅱ中,2NO(g)+O2(g)⇌2N02(g).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①已知:2NO2(g)⇌N2O4(g)△H12NO2(g)⇌N2O4(l)△H2图3中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4)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说明理由:.10.(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图1装置A,在高温下将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①气体a的成分是.②若钢样中碳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1+3.(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图2),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mL NaOH溶液.若消耗1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3),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11.(15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下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Ⅰ≥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Ⅱa>≥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Ⅲb>>0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2(1)用SCN溶液检测处Fe3+的现象是.(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性.(4)Ⅱ中虽未检验处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记录如下: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Ⅳa>≥c无明显变化有Cl2Ⅴc>≥b无明显变化无Cl2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mol/L.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分析】警示标记标注和说明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据此解答.【解答】解:A.C2H5OH为易燃品,不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故A错误;B.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应标注和,故B 正确;C.NaOH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D.盐酸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强的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B。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北京卷,解析版)

2014高考理综卷化学局部6、如下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 C.NaOH D.HCl7、如下金属中,外表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8、如下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参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锌锰电池正极为二氧化锰放电;B、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反响,氧气在正极放电,正确;C、铅蓄电池负极为Pb,正极为PbO2放电;D、镍镉电池负极为Ni,正极为氧化铬放电。
考点:此题考查常见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响判断。
9、如下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答案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10、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响,且产物一样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展实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响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 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如下表示不正确的答案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min的平均反响速率:v〔H2O2〕23310-.mol/(L·min)B.6~10min的平均反响速率:v〔H2O2〕<23310-.mol/(L·min)C.反响至6min时,c〔H2O2〕=0.3mol/L D.反响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26、NH3经一系列反响可以得到HNO3,如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单选)【2014北京】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答案】B【解析】A、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由可燃性而没有腐蚀性的常见液体物质B、硝酸不论浓稀都有氧化性,酸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酸性越强,腐蚀性越强C、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D、盐酸是一种强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很强的氧化性【2014北京】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答案】D【解析】钾和钠都是活泼性极强的金属,能够与空气重的氧气接触反应;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疏松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 H2O),能够吸水使生锈的速率加快;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了氧气和内部铝的接触,是生锈的速率减慢,而使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2014北京】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答案】B【解析】A、锌锰电池,锌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无氧气参与;B、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氧气在正极,正确C、铅蓄电池,铅为负极,正极为氧化铅,无氧气出现D、镍镉电池,镉为负极,正极为NiOOH,无氧气出现【2014北京】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 NH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 +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答案】C【解析】A、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从在电离平衡,且本电力平衡方程式无知识上的错误B、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氯化铜是一种盐,盐溶液的导电是物理性质,不会生成新物质,故本答案错误D、铝是一种能同时和酸和强碱反应的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2014北京】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答案】A【解析】A、丙三醇能与水混溶,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苯酚室温下微溶于水,65℃以上与水混溶,1-氯丁烷不荣誉水,A正确B、CH3COOH还有两种氢,CH3COOCH2CH3含有三种状态的氢,核磁共振结果是不同的故可以去分,B错C、CH3COOH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CH3COOCH2CH3是有机物不能溶于水,所以会和碳酸钠溶液分层存在,两者有着明显的现象区分,故C错D、优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通电物不同,故D错【2014北京】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肥皂水中有气泡冒出,只能说明有气体出现,不能说明该气体一定为反应生成B、酚酞变红色,说明有碱性的气体生成至试管②中,证实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CO2气体,证实碳酸氢钠分解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有不和键的物质进入和其中的溴发生反应,证实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
【2014北京】12.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答案】C【解析】0~6 min生成的氧气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ml,物质的量为0.001mol,根据反应2H2O2===2H2O+O2↑计算可得此时分解的H2O2物质的量为0.002mol,所以0~6 min改变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002mol÷0.01L=0.20mol/L,则计算可得0~6 min内反应平均速率v(H2O2)=0.2mol/L÷6min≈3.3×10-2mol/(L·min),故A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会变慢,故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故B正确;6min时c(H2O2)=0.40mol/L-0.2mol/L=0.20mol/L,故C错;6 min时,H2O2分解率=0.00250%0.004molmol,故D正确故本题选C【2014北京】25.(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CH2=CH CH=CH顺丁橡胶已知:i.CHCHCH2CH2+CH2CH2(1) O3(2) Zn/H2Oii. RCH=CHR'RCHO + R'CHO (R、R'代表烃基或氢)(1)CH2=CH—CH=CH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 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_________。
a. 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_。
H2C HC CH2C CH2c.C CHC HCH2n(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 mol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的H2的质量是_______g。
(5)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3-丁二烯(2)a (3)b(4)①2CH2=CH—CH=CH2∆→②6(5)(6)【解析】(1)根据系统命名法可直接得到该物质的名称是1,3-丁二烯;‘(2)根据反应物为1,3-丁二烯和生成物为顺式聚合物P两者相互对比可得到反应I是加聚反应;(3)根据课本提示的顺式结构是相同的原子居于同侧的知识,可得正确的结构式应为b,c不是橡胶的聚合方式。
(4)根据题目给定知识信息,尤其是反应条件和反应后得到的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推测反应II应该是1,3-丁二烯自身分子之间的反应,2CH2=CH—CH=CH2∆→;生成物A经过反应可生成B和C甲醛HCHO;B中存在三个醛基。
故和氢气发生反应时需要消耗3mol氢气,则气质量为6g。
(5)本反应是和课本提到的酚醛树脂形成的反应相类似,酚脱氢醛去氧,通过碳将两个酚分子链接,并生成水。
(6)根据生成物B 的结构简式特点知道有一个醛基支链,并且根据已有的提示知识知道,双键氧化成醛基支链,原物质是支链双键形成醛基,其同分异构体可已考虑环内双键形成醛基作支链,探究可得【2014北京】26.(14分)NH 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 3和NH 4NO 3,如下图所示。
NH3NONH 4NO 3NO 2HNO 3IIIIIIIV(1)I 中,NH 3和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 中,2NO(g) +O 2(g)2NO 2(g) 。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 1、p 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 1、p 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3)III 中,降低温度,将NO 2(g)转化成N 2O 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 2(g)N 2O 4(g) ΔH 12NO 2(g)N 2O 4(l) ΔH 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V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NH3+5O24NO+6H2O(2)①P2> P1②变小(3)①A ②2N2O4+O2+2H2O=4HNO3(4)NH3根据电子守恒,阳极得到的NO3-的量大于阴极得到的NH4+的量,所以需充入NH3(或从阴阳极电极反应式说明也可)【解析】(1)氨气和氧气在铂铑合金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课生成一氧化氮好水,课本反应方程为4NH3+5O2∆===催化剂4NO+6H2O(2)①由反应2NO(g) +O2(g) 2NO2(g)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强越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生成NO2的方向)进行,NO的转化率就会变大,右图是可知,相同温度下,P2所表示的NO转化率大于P1,所以P2>P1,即P1<P2;②根据图可以看出,当压强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转化率降低,即升温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计算可得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①2NO2(g) N2O4(g) ΔH1 ①2NO2(g) N2O4(l) ΔH2 ②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N 2O4(g)N2O4(l)△H3=△H1—△H2,一般来说,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放出热量,即△H3=△H 1—△H2<0,即△H1>△H2,由降低温度,将NO2转化为N2O4,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0>△H1>△H2,即反应物2NO2(g)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N2O4(g)和N2O4(l)的总能量,且前者放出的热量小,故答案为A;②N2O4与O2、H2O是氧化还原反应本初考查主要在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其反应方程式为2N2O4+O2+2H2O=4HNO3(4)由电解示意图可知,两极的反应物均为NO,1molNO生成1molNH4+需要得到5mol电子,1molNO生成1molNO3-需要失去3mol电子,故反应两极反应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所以生成的NH4+与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亦为3:5,所以NO3-量大于NH4+,欲使物质全部转化成NH4NO3,则需加入能形成NH4+的物质,故需补充NH3【2014北京】27.(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