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排查练(第11章世界地理第12章中国地理)学案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世界地理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位于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全长约3 000 km,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
2016年11月份,由中国新疆喀什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
据此完成1~3题。
1.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地区( )A.地表起伏大B.河流较多C.高温多雨D.黑土地深厚2.新疆经中巴经济走廊对外出口的商品可能是( )①天然气②稻米③棉花④葡萄干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会( )A.造成我国产业空心化B.带动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C.增加巴基斯坦就业压力D.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来源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巴经济走廊经过高山、高原和平原,地表起伏大。
第2题,我国能源短缺,很少向外出口天然气;新疆气候干旱,不会大量种植水稻。
第3题,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不会造成我国产业空心化;中巴经济走廊的修建和贯通,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钢铁、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减轻巴基斯坦的就业压力;中巴经济走廊可以缩短我国能源进口的路程,但不会增加能源进口的来源。
答案:1.A 2.B 3.B(2018·池州模拟)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国家,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
目前进驻的有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西部附近鱼类资源丰富,其主要影响条件是( )A.盛行上升流B.寒暖流交汇C.大陆架狭小D.河流入海口5.导致图中甲处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的因素有( )①地形②洋流③大气环流④太阳辐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丹吉尔工业园的突出优势是( )A.劳动力廉价B.地价低C.地理位置优越D.政府支持解析:第4题,该区域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受离岸东北信风的影响,图示海域盛行上升流,带来海洋底部营养物质,引起鱼类在此汇集。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易错排查练_(第12~13章) 含答案

易错排查练(第十二~十三章)(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59页)易错点1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1.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A.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2.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1.D 2.D[第1题,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为湄公河、刚果河、易北河和圣劳伦斯河河口地区。
刚果河流域多热带雨林,河流含沙量小;流经刚果盆地,泥沙沉积;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故没有形成三角洲。
第2题,易北河河口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圣劳伦斯河河口地区气候冷湿,土壤贫瘠。
两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易错点2 中国区域空间定位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该省位于我国的( )A .西北地区B .华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南地区4.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 .河流泥沙含量B .地形起伏C .西南季风强弱D .土壤厚度3.C 4.B [第3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和省区轮廓可知,该省为东北地区的吉林省,故选C 。
第4题,由题干文字材料可知,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是由水汽凝结形成的,因此对雾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大气运动状况及凝结核的多少等,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是因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而向西北方向,受山地阻挡,降水少;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吉林省不受西南季风影响,故选B 。
]易错点3 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布局特点的分析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北方省市大量蔬菜订单飞向海南,保障北方冬季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

第12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十二)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 •揭阳模拟)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2. 该海岸帶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 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 C. 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 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3. 近年來,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 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 减轻了淡水变咸B. 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C. 减轻海洋污染 [)•延缓海岸侵蚀后退解析:第1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会引起地 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 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
第2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 蚀后退是由于入海径流、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剧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
第3题,根据示 意图可知,入海径流暈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使容 纳、净化污染1. A. B. C. D. I 引用水过址-1排水不畅、水位抬高地面下沉地卜•水位卜•降-入梅径流减少■ _► AA ~馬滩、湿地牛态破坏海浪作用加强近岸泥顶环 -----------净化能力减弱I超标排污倾废|——彳趙出自冷能力图屮字母A 、B 、C 分别表示() 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暧 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金球变暖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 洪涝灾害一一梅斥侵蚀石退一刁入海泥沙滅少 I 大面积围垦 I 超采地下水 淡水中斷物的能力提高。
答案:l.D 2.B 3.B(2018 •岳阳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环境污染指数4.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坏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5.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1985-1990 年B. 1990-1995 年C. 1995-2000 年D. 2000-2005 年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从1985年到1995年,环境污染指数在下降,资源、能源消耗指数在降低,但数值仍较高,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经济发展指数上升;资源、能源消耗的指数依然比较高,且经济发展指数较低,因此人地关系并没有协调发展。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卷(十二)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新人教版

单元测试卷(十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2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2017·贵阳监测)下图为某大洲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和某季节的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大洲的地形特点是( A )A.以高原地形为主B.三大纵列地形单元C.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为主D.中低周高,以山地为主2.根据图示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D )A.甲地区高温多雨 B.乙地区草木茂盛C.丁海区风大浪大 D.丙地区高温少雨第1题,读图可知,赤道经过该大洲中部,且20°E经线经过该大洲(20°E经线经过的大洲有欧洲、非洲和南极洲),故该大洲为非洲,以高原地形为主。
第2题,读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说明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
此时,甲地受离岸风(或源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干燥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排除A;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草木枯黄,排除B;丁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排除C;丙地受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且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高,选D。
(2018·惠东高级中学模拟)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
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
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
(引自沈从文《边城》。
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
据此,回答3~4题。
3.茶峒所在地区( C )A.山区植被茂密,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河流水运发达,河流一年中有春、夏两次汛期C.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沿岸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农业生产发达4.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B )A.寒潮、沙尘暴 B.滑坡、泥石流C.台风、洪涝 D.海啸、风暴潮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地带,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一年中只有夏汛一个汛期,选C。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世界地理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第12章世界地理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位于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全长约3 000 km,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
2016年11月份,由中国新疆喀什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
据此完成1~3题。
1.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地区( )A.地表起伏大B.河流较多C.高温多雨D.黑土地深厚2.新疆经中巴经济走廊对外出口的商品可能是( )①天然气②稻米③棉花④葡萄干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会( )A.造成我国产业空心化B.带动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C.增加巴基斯坦就业压力D.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来源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巴经济走廊经过高山、高原和平原,地表起伏大。
第2题,我国能源短缺,很少向外出口天然气;新疆气候干旱,不会大量种植水稻。
第3题,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不会造成我国产业空心化;中巴经济走廊的修建和贯通,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钢铁、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减轻巴基斯坦的就业压力;中巴经济走廊可以缩短我国能源进口的路程,但不会增加能源进口的来源。
答案:1.A 2.B 3.B(2018·池州模拟)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国家,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
目前进驻的有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西部附近鱼类资源丰富,其主要影响条件是( )A.盛行上升流B.寒暖流交汇C.大陆架狭小D.河流入海口5.导致图中甲处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的因素有( )①地形②洋流③大气环流④太阳辐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丹吉尔工业园的突出优势是( )A.劳动力廉价B.地价低C.地理位置优越D.政府支持解析:第4题,该区域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受离岸东北信风的影响,图示海域盛行上升流,带来海洋底部营养物质,引起鱼类在此汇集。
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11)及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11)及答案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11)及答案一、选择题(一)读图,完成1~2题。
1.①地位于⑧地()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2.有一架飞机从⑥地飞往⑦地,最短路线的航向是()A.一直向西B.先向西南后向西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D.先向正南后向正北解析:1.A2、D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①地位于北半球,⑧地位于南半球;以0°经线为参照,可以推算出①地经度约为170°W,⑧地经度约为10°W,同为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所以①地位于⑧地的西北方。
第2题,读图可知,⑥地和⑦地同位于南半时30分解析:1.B 2.A 3.D第1题,读图可知,由于该日四个地点的昼长不相等,说明不是二分日。
乙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上。
丙、丁昼长夜短,位于同一半球,而甲昼短夜长,与丙、丁位于相反半球,故选B。
第2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距越大,计算可知,甲地昼夜长短差距最大,纬度最高,故选A。
第3题,读图可知,丙地昼长为15小时,日出时间为12-昼长/2,为4时30分,故选D。
(三)(2019·襄阳模拟)图甲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乙示意图甲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1.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图甲所示时刻()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B.①地风力较②大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D.②地的光照较④弱解析:1.C 2.B第1题,O到P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图甲为低压中心,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是南半球的气旋,再按从高压到低压向左偏判断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
第2题,②地位于暖锋锋后,③地位于暖锋锋前,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小,A错;从图乙中看①地较②地气压变化大,①地风力较②大,B对;④地纬度高,气温较②低,C错;②地降水少,光照较④强,D错。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易错排查练_(第12~13章) 含答案

易错排查练(第十二~十三章)(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59页)易错点1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1.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A.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2.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1.D 2.D[第1题,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为湄公河、刚果河、易北河和圣劳伦斯河河口地区。
刚果河流域多热带雨林,河流含沙量小;流经刚果盆地,泥沙沉积;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故没有形成三角洲。
第2题,易北河河口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圣劳伦斯河河口地区气候冷湿,土壤贫瘠。
两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易错点2 中国区域空间定位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该省位于我国的( )A .西北地区B .华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南地区4.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 .河流泥沙含量B .地形起伏C .西南季风强弱D .土壤厚度3.C 4.B [第3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和省区轮廓可知,该省为东北地区的吉林省,故选C 。
第4题,由题干文字材料可知,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是由水汽凝结形成的,因此对雾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大气运动状况及凝结核的多少等,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是因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而向西北方向,受山地阻挡,降水少;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吉林省不受西南季风影响,故选B 。
]易错点3 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布局特点的分析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北方省市大量蔬菜订单飞向海南,保障北方冬季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十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新人教版

单元测试卷(十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贵阳监测)下图为某大洲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和某季节的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该大洲的地形特点是( ).以高原地形为主.三大纵列地形单元.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为主.中低周高,以山地为主.根据图示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甲地区高温多雨.乙地区草木茂盛.丁海区风大浪大.丙地区高温少雨第题,读图可知,赤道经过该大洲中部,且°经线经过该大洲(°经线经过的大洲有欧洲、非洲和南极洲),故该大洲为非洲,以高原地形为主。
第题,读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说明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
此时,甲地受离岸风(或源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干燥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排除;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草木枯黄,排除;丁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排除;丙地受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且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高,选。
(·惠东高级中学模拟)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
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
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
(引自沈从文《边城》。
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
据此,回答~题。
.茶峒所在地区( ).山区植被茂密,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河流水运发达,河流一年中有春、夏两次汛期.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沿岸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农业生产发达.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寒潮、沙尘暴.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涝.海啸、风暴潮第题,根据材料可知,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地带,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一年中只有夏汛一个汛期,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排查练 (第十一~十二章)
易错点1 地理位置的描述
1
[解析] 一般地理位置的描述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
根据图示:
该地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位于北半球;经度向西增大,为84°W 附近,为西半球;位于低纬度地区;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答案]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
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易错点2 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
列各题。
(1)据图分析乙、丙两国地形的共同特征。
(2)据图分析丙国铁路线分布的特征和原因。
(3)说明恒河大潮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4)下面为甲图所示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据图判断浓雾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根据地理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乙国是印度,丙国是巴西。
第(1)题,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两个方面回答。
从等高线的分布看,两国地形均以高原和平原为主,高原位于南部,平原位于北部,地势南高北低。
第(2)题,铁路线分布主要受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等)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和城市集中,经济发达。
第(3)题,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吹西南风,海水涌向河口,大大加剧了恒河潮势。
第(4)题,甲图示意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空心圆点折线表示浓雾出现频率的变化,读图可知浓雾多出现在秋、冬与春季。
原因可从大气运动特点、大气热力状况和大气污染情况等方面分析。
[答案](1)以高原和平原为主;高原位于南部,平原位于北部;地势南高北低。
(2)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沿海。
原因:丙国北部地区热带雨林广布,气候过于湿热,高
原内部开发较晚,人口和城市较少;丙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且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3)夏季。
恒河注入的孟加拉湾呈喇叭口形状,易形成大潮,夏季西南季风加剧了潮势。
(4)主要发生在秋、冬与春季。
秋、冬与春季的月均气温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扩散
较慢;晴天多,大气保温作用弱;污染较严重,有利于水汽凝结。
易错点3 某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
3.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你认为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图中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人力资源充足②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③海洋运输便利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5.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②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
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③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④丁国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B 4.B 5.A[第3题,跨国服装公司在海外建立新的加工基地,选择的区位条件是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即发展中国家,图中甲是美国,乙是澳大利亚,均属于发达国家;丙是孟加拉国,丁是巴西,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
第4题,四地所在国家的矿产资源均丰富;都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
b所在国家是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力资源不足。
第5题,美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但不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但本国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并不发达。
]
易错点4 西北地区干旱环境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分析
6.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A.耐旱B.耐涝
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
7.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6.A7.A[第6题,由图中年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属于干旱地区,故该地种植小枣树是利用了其耐旱特征。
第7题,由“品质优良”可知要选择有利区位。
由图可知,该地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崎岖,土壤水分缺乏,故A项正确。
] 易错点5 青藏地区“高”“寒”气候对农业影响的分析
【导学号:92040156】
8.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9.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8.B9.C[由所给经纬线可知该地为青藏高原地区。
此地海拔高,气温低,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可重点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而由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作物可获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