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加工时定位和基准
如何在机械加工中正确理解定位基准

如何在机械加工中正确理解定位基准摘?要在机械加工中,我们在加工工件的时候,要明确定位基准。
工件在进行机械加工的时候,需要将工件定位。
而这种定位不仅仅是将工件夹住这么简单,而是工件在夹具上要找到加工的基准面。
通常在机械加工设备中,都有定位元件。
我们在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之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定位基准选择问题,只有正确选择了定位基准,才能保证工件加工之后在尺寸和精度上能够充分满足要求。
从目前的机械加工常识中可以知道,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主要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我们在机械加工中要正确利用定位基准,保证工件加工达到图纸要求。
1机械加工中基准的分类在机械加工中,定位基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如果不能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工件不但无法保证表面尺寸,其整个加工精度也将出现较大偏差。
此外,定位基准还关系到机械加工过程的工艺安排和夹具结构的调整。
所以,我们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定位基准的分类及选择方法。
在对定位基准的理解中,机械加工中所说的定位基准主要是指工件的几何尺寸加点、线、面等几何数据。
从目前机械加工基准的使用来看,基准主要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这两个类型。
其中设计基准主要是指图纸上所表述的基准,例如工件中轴和孔的中心线等。
工艺基准主要是指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
主要有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等几种类型。
其中定位基准是最基础的基准,对工件的加工精度有着重要影响。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工件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所有的面都处于毛坯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想实现对工件的准确定位并确定加工面,就要以工件的某一毛坯面为定位基准。
通常我们称这种方式确定的定位基准为粗基准。
我们在选择确定粗基准的时候,要想使粗基准达到要求,就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使工件的加工面和不加工面之间的位置和精度达到要求,另一方面是要确定合理的加工余量,保证加工精度达到要求。
在工件机械加工粗基准的选择中,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2.1以工件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在工件上选择粗基准的时候,通常我们会选择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主要是因为工件有时并不是所有的面都需要加工,总有一到两个面不需要加工,我们选择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的时候,可以保证定位基准的有效性。
1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制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时,正确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位基准选择的好坏,不仅影响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而且对零件各表面的加工顺序也有很大的影响。
本节先建立一些有关基准和定位的概念,然后再着重讨论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一)基准的概念零件都是由若干表面组成,各表面之间有一定的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求。
模具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要求包括两方面:表面间的距离尺寸精度和相对位置精度(如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和圆跳动等)要求。
研究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离不开基准,不明确基准就无法确定零件表面的位置。
基准就其一般意义来讲,就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例如图9-1所示的零件,其轴心线O-O是各外圆表面和内孔的设计基准;端面A是端面B,C的设计基准;内孔表面D体现的轴心线O-O是φ40h外圆表面径向圆跳动和端面B端面圆跳动的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例如图9-1所示零件,零件套在心轴上磨削φ40h外圆表面时,内孔即为定位基准。
(2)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如图9-1所示,当以内孔为基准(套在检验心轴上)检验φ40h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B的端面圆跳动时,内孔即为测量基准。
(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例如,图9-1所示零件φ40h及端面B即为装配基准。
(二)工件的安装方式为了在工件的某一部位上加工出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表面,在机械加工前,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工具占据某一正确的位置。
机械加工基准与定位

① 零件的机械性能 ② 工艺上的要求(沟槽、退刀槽) ③ 构造装饰上的要求 ④ 使用、装配及拆卸后的方便 (自由尺寸不影响零件在机构中的精确位置及工作精 度) 自由尺寸从工艺基准注起。
8
一、设计基准的选择和应用
2.主要尺寸和设计基准的确定方法 ①按最少环原则,列出装配图的尺寸链 (封闭环) ②尺寸链中的各组成环为各相应零件的 主要尺寸 ③由主要尺寸所连并与装配基准本身位 置相重合的面、线或点,即为相应零件的设 计基准。
13
(二)从工艺角度出发选择工序基准的具体要求
2.尺寸标注应符合刀具的加工特点(零件图、 工序图的尺寸标注应和刀具图一样)
14
(二)从工艺角度出发选择工序基准的具体要求
3.工序尺寸的标注(工序基准的选择)要符合加工顺序。
加工顺序:(b) 图3-2-1(c) 图1-3-2 (d)图1-2-3 或1-3-2 (e)图 工 序尺寸从定位 基准注起为最 佳
9
一、设计基准的选择和应用
主要尺寸为A1,B1。 面1,3,9,10可能是设计基 准,但面3,10与装配基准重合,即为设计基准。
10
一、设计基准的选择和应用
(a)正确;
(b)不正确
(a)符合最短尺寸链原则; (b)不符合最短尺寸链原则
11
一、设计基准的选择和应用
12
二、工序基准的选择和应用
(一)选择工序基准的一般原则 1.当加工取得主要尺寸时,工序基准应与设计基
② 面1即为工序基准,又为定位基 准,两基准重合,△S对A没影响
39
一、定位误差的含义
2. 工序尺寸垂直于工序基准而与被加工表面不垂直
11.3 工件的定位、安装与基准_配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

图
示
限 制 自由度
第11章
定位套
定位情况
1个短定位套
2个短定位套
1个长定位套
图
示
限 制 自由度
第11章
• 3.欠定位与过定位 • 根据工件加工要求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得到限制的定位,称为欠 定位。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 如果工件的某一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承点限制的定位, 称为过定位或重复定位。过定位是否允许,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定位情况
定位销
短圆柱销
长圆柱销
菱形销
图
示
限制自由度
第11章
圆锥销
定位情况 固定锥销 浮动锥销 固定与浮动组合
图
示
限 制 自由度
第11章
工件以锥孔定位
定位情况 固定顶尖 浮动顶尖 锥度心轴
图
示
限 制 自由度
3.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 第11章
定位元件
V 形块
定位情况 1个短V形块 2个短V形块 1个长V形块
直接找正法示例 a)磨内孔时工件的找正 b)刨槽时工件的找正
第11章
• • • 2.划线找正法 划线找正法是指工件安装时依据事先在工件上划好的找正线进行找正的方 法。 这种找正方法需要事先在工件上划线,即增加了划线工序,安装精度不高, 且受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影响;另外,由于线条具有一定宽度,一般安装精 度仅在0.3~lmm左右,所以划线找正只适用单件小批生产。在成批生产中, 对形状复杂或尺寸较大的工件,也常采用划线法找正。
正确处理过定位
提高工件定位表面与定位元件之间 的位置精度; 改变定位元件(或定位装置)的结 构;
第11章
分析讨论:
下列定位方案 中各定位元件 限制了那些自 由度?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基准重合原则:尽量使工作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以避免产生基准不符误差。
2. 基准统一原则:尽量用精基准作定位基准,以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
3. 稳定可靠原则:应使工作安装稳定,使在加工过程中因切削或压力而引起的变形最小。
4. 方便操作原则:应使工件定位方便,夹紧可靠,便于操作,夹具结构简单。
5. 经济性好原则:应尽量选择价格较低的基准面,以提高经济性。
总之,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原则,以选择最合适的基准面,从而保证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ch1工件的定位和基准

3) 采用夹具安装
使用能保证工件迅速定位与夹紧的装置进行安装 叫作夹具安装。(见下图)
特点 :1)安装效率高成本低;
2)可保证重复精度;
3)减轻劳动强度,保证生产节拍;
4)扩大机床使用范围。
应用范围 :广泛用于大批量生产,中批生产及单件 小批生产无夹具安装就无法保证精度的工件加工。
车孔夹具动画
2)工件的实际定位
定位元件的种类:
支承钉;支承板,长销,短销,长 V 形块, 短V形块,长定位套,短定位套,固定锥销, 浮动锥销等。 注意: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与其大小、 长度、数量及其组合有关 长短关系、大小关系、数量关系、组合关系
1.工件以平面定位
表 1 典型定位元件的定位分析 工件的 定位面 定位情况 平 面 支 承 钉 图示 限制的自由度 定位情况 平 面 支 承 钉 夹 具 的 定 位 元 件 1 个支承钉 2 个支承钉 3 个支承钉
长销小平面 组合
短销大平面组 合
Z
X 、 Y、 Z 、 Y、 Z
X 、 Y、 Z 、 Y、 Z
(1)定位销
定位销头部应做出倒角或圆角, 以便于装入工件定位孔。
主要用于直径小于50mm的中小孔
定位。
定 位 情 况 图 示 限 制 的 自 由 度
固定锥销
浮动锥销
X、Z
内孔定位元件 1) 小锥度心轴
小锥度心轴
2) 刚性心轴
心轴定心精度高,但装卸费时,有时易损伤工件孔, 多用于定心精度要求高的情况。定位时,工件楔紧在 心轴上,多用于车或磨同轴度要求高的盘类零件,小 锥度心轴实际上起不到定位的作用。
3.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
在生产中是常见的,如轴套类零件等。 常用的定位元件有V形块、定位套、半圆定位座。
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准确、稳定地定位和固定,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质量。
选择适合的定位基准是机械加工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下面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进行探讨。
一、深度探讨1. 标定精度要求:在选择定位精基准时,首先需要明确工件的标定精度要求。
不同的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对精度的要求不同,有些工件可能对定位精度要求非常高,而有些工件则相对要求较低。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根据工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标定精度要求。
2. 工艺要求:除了标定精度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工艺要求。
不同的机械加工工艺可能需要不同的定位基准,对于平面加工,可以选择平面作为定位基准;对于轴向加工,可以选择轴线作为定位基准。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工艺要求。
3. 加工方式:加工方式也是选择定位基准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式有铣削、车削、钻削等。
不同的加工方式对定位基准的要求不同,有些加工方式可能需要更多的定位精基准来确保加工质量。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根据加工方式来确定合适的定位基准数量和位置。
4. 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选择定位基准还需要考虑到其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定位基准需要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且精确,以确保加工精度的稳定和一致性。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稳定性好的基准。
二、广度回顾1. 平面基准:平面基准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定位基准。
其特点是平面位置的确定性好,适用于平面加工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2. 轴线基准:轴线基准也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定位基准。
其特点是轴线位置的确定性好,适用于轴向加工和轴线位置的确定。
3. 圆心基准:圆心基准适用于圆形零件的加工。
通过确定圆心位置,可以确保圆形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和圆度要求。
4. 角度基准:角度基准适用于需要确定角度位置的加工任务。
通过确定角度位置,可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角度要求。
工件的定位与定位基准的选择

工件的定位与定位基准的选择机械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的位置精度和用调整法获得尺寸精度时,工件相对于机床与刀具必须占有一正确位置,即工件必须定位。
而工件装夹定位的方式有:直接找正、划线找正和用夹具装夹三种方式,下面我们讨论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问题。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涉及到定位原理、定位误差、夹具上采用的定位元件和工件上选用的定位基准等几方面的问题,有关定位误差的计算和定位元件的选用在夹具设计一章讲授,这里只介绍定位原理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定位原理1.六点定则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的目的,是要使同一工序中的所有工件,加工时按加工要求在夹具中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不考虑定位误差的影响)。
怎样才能各个工件按加工要求在夹具中保持一致的正确位置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讨论与定位相反的问题,工件放置在夹具中的位置可能有哪些变化?如果消除了这些可能的位置变化,那么工件也就定了位。
任一工件在夹具中未定位前,可以看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自由物体,它可以沿三个坐标轴平行方向放在任意位置,即具有沿三个坐标轴移动的自由度X,Y,Z;同样,工件沿三个坐标轴转角方向的位置也是可以任意放置的,即具有绕三个坐标轴转动的自由度X,Y,Z。
因此,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就必须限制工件的X,Y,Z;X,Y,Z六个自由度。
图2-16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为了限制工件的自由度,在夹具中通常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一个自由度,这样用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完全确定,称为“六点定位规则”,简称“六点定则”。
例如用……使用六点定则时,六个支承点的分布必须合理,否则不能有效地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在具体的夹具结构中,所谓定位支承是以定位元件来表达的,如上例中长方体的定位以六个支承钉代替六个支承点(图2-17c),这种形式的六点定位方案比较明显,下面再介绍其他形式工件的定位方案。
2.对定位的两种错误理解我们在研究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时,容易产生两种错误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工件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应该自由度数
应该限制: Y、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X、Y、Z的转动自由度
四爪卡盘 机床主轴中心线 工件中心线
直接找正装夹的特点: ①缺点:装夹时费时,效率低,需凭经验操作,对工人技术要 求高。
②优点:夹具结构简单,可避免因夹具本身的制造误差而产生
的定位误差,因此,定位精度高。 如:加工误差 < 0.01~0.005mm,采用夹具加工难以达到。 适用场合:单件小批生产中(如工具修理车间)。
(2)划线找正装夹
对重、大、复杂工件的加工,往往是在待加工处划 线,然后 装上机床,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位置按所 划的线进行找正定位。
划线找正装
这种装夹方式是先按加工表面的要求在工件上 划线,加工时在机床上按线找正以获得工件 的正确位置。例如
划线找正装夹特点:定位精度不高。
定位误差来源 :①划线误差 ②观察误差
注:
不需完全定位的加工工序中,采用完全定位固然可 以,但增加了夹具的复杂程序。在机械加工中,一般 为了简化夹具的定位元件结构,只要对影响本工序的 加工尺寸的自由度加以限制即可。
6、过定位与欠定位
1.分析:工件的定位支承 点少于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时,会造成什么后果? 结果:应限制了自由度来 被限制,导致加工时达不 到要求的加工精度。 ① 欠定位:加工中,工件定位点数少于应限制的自由度
不完全定位(部分定位)
应该限制: Y、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Y、Z的转动自由度
举一反三 考考你
应该限制: 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X、 Y 的转动自由度
Z
Z
Z
y
X x
z
X
z z
X
x
Y
X Y Z
Y
X Y Z X Z X Y Z
Y
Z
X
Y
(a)
(b)
(c)
图(a)中,工件上铣键槽,在沿x,y,z三个轴的移动和转动方 向上都有尺寸要求,所以加工时必须将全部六个自由度限制。 图(b)为工件上铣台阶面,只要限制五个自由度就够了; 图(c)为工件铣上平面,它只需保持高度尺寸z,只要在工 件底面上限制三个自由度就已足够,这也是"不完全定位"。
8、定位符号的表示方法
Q
2
1 1 2
把定位元件抽象地转化为相应的定位支承点,分析其 限制工件在空间的自由度时应搞清以下几个概念:
1、不使工件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支承点而失去定位
定位不考虑力的影响,工件在某一坐标方向上的自由度被 限制,是指工件定位后在该坐标方向上有确定的位置,而不 是指工件在受到使工件脱离支承点的外力时不能运动; 2、反过来讲,夹紧不等于定位 随意夹紧好的工件,不能动, 但它的位置是不确定的; 3、六点定位原则也适用于其它形状的工件,只是定位点的分 布形式有所不同(例如); 4、定位与定位误差的关系 定位:解决的是定与不定的问题 定位误差:解决的才是定位精度的问题。
5、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
完全定位:全部限定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不完全定位:至少有一个自由度未被限制。 是否所有的工件加工时在夹具中都必须完全定位 呢?不一定。究竟应该限制哪几个自由度,根据零件 的具体加工要求来定。因我们讨论的是调整法定程切 削加工,即刀具或工作台的行程调整至规定的距离为 止,这样,在哪一个方向上有尺寸要求,就必须限制 与此尺寸方向有关的自由度,否则用定程切削,就得 不到该工序所要求的加工尺寸。
这一定律就称为"六点定位原则"。
六点定位原理
六点定位原理 是指用六个 适当分布支撑点 来分别限制工件 的六个自由度, 从而使工件在空 间得到确定定位 的方法。
六点定位原理的两点说明 一一直线上, 没有限制三个自由度
六点定位原理的两点说明 二、关于定位方向的确定
注:夹紧力不是越大越好,夹紧力↑,工件形变↑ ,精度↓,
夹具结构庞大 。
区分定位与夹紧
2. 装夹对机加工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②影响生产率和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3. 工件的装夹方式
(1) 直接找正装夹 (2) 划线找正装夹 (3) 采用夹具装夹
(1)直接找正装夹:
工件在机床上的应有位置,是通过一系列尝试而获得的。 具体做法:用千分尺或划盘上的划针,以目测法 校正工件位 置,一边较正,一边找正。
短销限制: Y、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大平面限制: 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Y、 X的转动自由度
H>H1 , 工件无 法装入 H<H1 ,工件底 面无法与夹具 底座贴合
注:
精加工中以一个精确平面代替三个支承点,刚度好,振动 小,有利于提高精度。因此:过定位一般不允许,有时,若合 理采用过定位,不仅不会影响零件的加工,反而有利于提高加 工精度。 六点定位中,支承点布置不合理也将产生过定位或欠定位。
Z
Z
X Y
X
X
移动自由度(X、Y Z)
和绕三轴的转动自由 度(X、Y、Z)。
Y
Y
2、工件定位之目的
是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也就是 使它相对于刀具刀刃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3、工件定位的实质
假定工件也是一个刚体,要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 完全定位,就必须限制它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
一、设计基准:零件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称为设计基准。 一个零件可以有一个或几个设计基准。
二、工艺基准:零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 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包括: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1、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 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的基准称 为工序基准。 工序基准可以采用工件上的实际点、线、 面,也可以是工件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 面或对称线等。 例:
特点:采用夹具装夹是一种先进的装夹方式,既能保证质量,又能 节省工时,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低,特别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中。
工件的定位原理
六点定位原理
用定位元件来代替约束点限制自由度 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 欠定位和过定位
六点定位原理
1、刚体的六个自由度
Z
任何刚体在空间都 有六个自由度,它们 分别是沿空间直角坐 标系X、Y、Z轴方向的
数。会产生不良后果。 ② 过定位:工件的某个自由度被限制两次以上。
2.过定位是否允许?一般来说过定位将使工件定位不确定,夹 紧后会使工件或定位元件产生变形。
定位情况: ①销:限制了 X Y(移动) X Y(转动)四个自由
②支承板:限制Z(移动) X Y(转动) 三个自由度
③挡销:限制Z(转动)
结果:X Y重复限制
4、定位与夹紧
若工件脱离定位支承点而失去了定位,这是由于工件还没 有夹紧的缘故。因此,定位是使工件占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夹 紧才使它不能移动和转动,把工件保持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所 以定位与夹紧是两个概念,决不能混淆。
4、六个自由度的消除与六点定位原则
用六个点(实际上相当于 支承点的定位元件)与工件接 触,每个固定点限制工件的一 个自由度,这样图中刚体的六 个自由度完全限制了。 六个支承点完全限制了 刚体的六个自由度,工件既 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刚体在空间的位置是确定的。由此可 见,要使工件完全定位就必须限定工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
2、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进行加 工时,用于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3、测量基准:在测量时所用的基准,称为 测量基准。
4、装配基准:机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 或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称为装配基准。
工件加工时定位和基准
工件加工的装夹
定位与夹紧
工件的装夹方式 工件的定位原理 基准及其分类
工件的装夹方式
定位 1.装夹: 夹紧
(1) 定位:在进行机加工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据某一 正确位置的过程。 (2) 夹紧:工件定位后,通过一定的机构给工件施以一定的力,
避免工件因受切削力或重力等力的作用而改变原有的位置。
如:三支承点在一条线上,欠定位。 二支承点转90°,既过,又欠定位。 思考:①不完全定位就是欠定位?
②过定位不一定是完全定位? ③多于六个定位点的定位一定是过定位?
7、应用六点定位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方法问题:
①根据工序加工技术要求和工件形状的特点,确 定应限制 那些自由度(如)。 ②分析时也可反过来分析哪几个自由度可不必限 制,剩下 的就是要限制的了。
在外力作用下, 与基准紧密结触
我们认为工件在某个方向的自 由度被限制了,就是在该方向上 有了正确的位置,并不表示在受到 脱离支承点的外力的作用下也不运动
用定位元件来代替约束点限制自由度
平面定位:支承钉
支承板 孔定位: 定位销 定位心轴 三爪卡盘,弹簧夹头 外圆定位:V形块 定位套筒及剖分套筒 三爪卡盘,弹簧夹头
连杆的过定位
后果:当工件定位孔与端面垂直度误差较大,而且孔与长销的 间隙又很小时: ①若长销刚度好,工件被压歪,连杆变形; ②若长销刚度不足时,长销被夹歪 。 两种情况均会引起加工的左孔的位置精度,使连杆大小头孔轴线 不能平行。
某些情况下过定位是允许的
四点配作: 增强工件定位的稳定性
端面限制: X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Y、Z的转动自由度
举一反三 考考你
应该限制: X、Y、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X、Y、Z的转动自由度
返回
(3)过定位一般会造成如下不良影响: a.使接触点不稳定,增加了同批工件在夹具中位置不同一性 b.增加了工件和夹具的夹紧变形 c.导致部分工件不能顺利与定位元件定位 d.干扰了设计意图的实现 因此,大多情况下,应避免过定位过定位常出现在精中工工序 中。 (4) 必须结合定位基质面和定位无件的接触情况来分析、建立相对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