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摸底五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B卷
【精选试题】五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摸底竞赛期中模拟试卷B卷部编版

求索的理解和行动。
①用《传家宝》中的名句来表达志向和行动:有志不在年高,______。
②用《偶成》中的名句来表达惜时和行动: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
③用《离骚》中的名句来表达求索和行动: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
2.(2)根据语感选填合适下联,感受对联这种独特语言形式的丰富和优美。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天莲碧水碧连天)①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②叠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舞舞→______③数字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______8. 把下面排序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______真是一丝不多,一毫也不少,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______为了纪念一位古代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像。
______接着,他又到山里采了一块大石头,就动手工作了。
______像黄昏时星星不显现一样,起初模糊,后来清晰,这位英雄的石像终于站立在雕刻家面前了。
______雕刻家答应下来,先去翻阅有关这位英雄的资料,想象他的容貌、性格和气概。
______钢凿一下一下地凿,刀子一下一下地刻,大小石块粉末纷纷往下掉。
9. 通过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五六单元的课文,我们认识了______的彭德怀,______的周总理,______的人民子弟兵,______的红军,还认识了儿时自由、快乐的著名女作家______。
其中我最喜欢______,因为______。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琴声一开始______,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______,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______,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又______,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2.(2)《珍珠鸟》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
3.(3)我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的高尚品质,如______的南丁格尔,______的居里夫人,______的花木兰。
竞赛总复习五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B卷

③这就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
______7. 找出不同类的词语。
①______小学中学大学学校②______杏花雪花荷花菊花③______水稻小麦粮食玉米④______沙发茶几衣柜家具8.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______,飞向______,飞向______,飞向______。
9. 默写《舟过安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 假如班主任老师来你家家访,你将怎样接待?请展开想象,用几句话写出来。
11. 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词语使之完整。
2)内容健康,有真感情。
3)自数在40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说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
读了大量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
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1)从短文中选填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爱惜______ 获取______反义词:灵活______ 笨拙______2.(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①变拙为巧:______。
②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______。
3.(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______。
4.(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______、______、______。
5.(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①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8. 课文回忆
①本学期(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课文,认识了许多人物。
有智斗楚王的______,有明朝的奇人______和他所著的巨著______;有为人类盗火而饱受折磨但绝不屈服的______,有宁愿“坐穿牢底”也不乞求从“狗洞子”爬出的______。
同时我们还知道了中国的龙集______于一身,象征了______;还得到了冰心奶奶对我们读书的指导:______,______,______。
②“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但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这句话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______。
③《信任》一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我们懂得了______的生活道理。
9. 我能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1)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2.(2)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
3.(3)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
4.(4)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
5.(5)“天行健,______”。
“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不积跬步,______,不积小流,______。
”从荀子的
这句话中你读懂了:______。
10. 假如班主任老师来你家家访,你将怎样接待?请展开想象,用几句话写出来。
11. 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词语使之完整。
2)内容健康,有真感情。
3)自数在40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课文回忆
①本学期(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课文,认识了许多人物。
有智斗楚王的______,有明朝的奇人______和他所著的巨著______;有为人类盗火而饱受折磨但绝不屈服的______,有宁愿“坐穿牢底”也不乞求从“狗洞子”爬出的______。
同时我们还知道了中国的龙集______于一身,象征了______;还得到了冰心奶奶对我们读书的指导:______,______,______。
②“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但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这句话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______。
③《信任》一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我们懂得了______的生活道理。
13. 读古诗《示儿》,伤别离,作者满心的悲伤缘何而生?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
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__我在招待所翻书__读到一篇__母性__的文章__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
向导带我们到橡
第2 页/ 共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