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白内障是怎么形成的-范文模板 (1页)

合集下载

白内障ppt课件

白内障ppt课件

03
白内障的诊断与治疗
白内障的诊断方法
视力测试
白内障患者通常会出现视力下降的症 状,通过视力测试可以初步判断是否 存在白内障。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是一种显微镜,可以观察眼睛 内部的结构,通过裂隙灯检查可以发 现晶状体是否混浊。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的 情况,有助于判断白内障是否影响到 了视神经。
白内障手术的未来展望
机器人辅助手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白内障手术有望实现机器人辅 助,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
术中视力和功能监测
未来白内障手术可能会采用术中视力和功能监测技术,以便更好 地评估手术效果和预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新型人工晶状体材料
未来可能会研发出更加先进的人工晶状体材料,以改善术后视力 和生活质量。
对比度感知减退
在对比度较低的环境中,患者 难以分辨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双视或多视
由于晶状体混浊不均匀,患者 可能会看到两个或多个图像。
色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发现颜色的饱和度 降低或出现色差。
02
白内障的病因
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
01
02
03
遗传因素
先天性白内障具有遗传倾 向,可能与基因突变、染 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有关 。
母体因素
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某些 疾病,如风疹、糖尿病等 ,或使用某些药物,可能 影响胎儿的晶状体发育。
环境因素
孕期受到紫外线、辐射等 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 致先天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
衰老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 逐渐变硬,失去弹性,导 致白内障的发生。
长期紫外线暴露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 能导致晶状体受损,从而 引发白内障。

白内障诊治PPT课件

白内障诊治PPT课件
详细描述
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 改变所导致的视力下降。根据晶状体 混浊的程度和部位,白内障分为皮质 性、核性和后囊下三种类型。
病因与病理
总结词
白内障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年龄、遗传、眼部疾病、全身 疾病、眼部外伤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病理上,白内障是由于 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
适用人群
药物治疗适用于白内障早 期症状较轻的患者,或作 为手术治疗前的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同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和禁忌症。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将白内障晶体取 出,植入人工晶体,以达 到根治白内障的目的。
适用人群
手术治疗适用于白内障症 状较重的患者,或药物治 疗无效时。
详细描述
白内障患者通常会感到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有时还会出现复视或 双视等症状。眼科检查可以发现晶状体混浊,辅助检查如视力检查、裂隙灯显 微镜检查和眼电生理检查等有助于确诊。
02 白内障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通过使用眼药水或口服药 物来缓解白内障症状,但 药物治疗无法根治白内障, 只能起到缓解作用。
03 白内障手术过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 括视力、眼压、角膜、晶状体等,
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术前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常 规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 术。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Leabharlann 手术过程、注意 事项、术后恢复等,并签署手术知 情同意书。
手术过程详解
手术切口
在手术显微镜下,医生在角膜 上做一个切口,进入眼内。

辐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内障)

辐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内障)

辐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内障)【病因】(一)发病原因晶状体对放射线影响具有高度敏感性。

放射线所引起的白内障称为辐射性白内障(radiation cataract)。

晶状体受伤者有2种,一为接触放射线的工作者,二为接受放射线治疗者。

常见引起损伤的放射线有:X线、镭射线、60Co、90Sr的β、γ射线,以及铍、钋、镅的中子射线,红外线、紫外线以及微波等。

(二)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辐射性白内障发生和发展有2个方面:①放射线等直接辐射对晶状体的直接作用;②放射线等对虹膜睫状肌血管系统作用,结果引起房水循环动态变化,从而降低晶状体在房水中的气体交换。

这二者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晶状体前囊下的生长区上皮细胞,受到电离辐射作用后,细胞核受损伤,引起变性,染色体畸形,核碎裂。

细胞有丝分裂受到明显抑制。

这些受损伤而发生变化的上皮细胞移到并堆积在晶状体的后部,如借助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检查者可以看到不透明的斑点。

如损伤进一步发展,损伤而导致变性的细胞可在晶状体后部堆积成不透明的环,晶状体纤维变性,整个晶状体变混浊。

2.致白内障的阈剂量 Merrian等研究了放辐性白内障与剂量的关系,其结论为:X射线或γ射线导致白内障最低辐射剂量,一次照射量为51.6mC/kg;3周至3个月多次照射的累积量为103.2mC/kg;3个月以上多次照射的累积量为141.9mC/kg;若照射总量超过296.7mC/kg,不论照射的次数和经过的时间长短,都会产生白内障。

关于β射线所致白内障的阈剂量无统一的数值。

【症状】1.白内障形成的潜伏期晶状体对各种放射线伤后表现基本相同。

接受放射线后发病,潜伏期不一,可数月、数年或十几年,其与接受放射线的种类,放射量的多少以及年龄等有关。

X线引起发病在2~4年,中子射线几个月即可使患者出现症状。

总之,年龄愈小,潜伏期愈短;剂量愈大,潜伏期愈短;条件不同,差别甚大。

2.白内障的临床形态 X射线、γ射线及中子照射所产生的白内障临床形态基本相同。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以下是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为第一次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需要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

诊断依据为病史和体格检查。

患者出现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晶状体出现混浊,眼底像不清晰等症状。

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为诊断明确,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

标准住院日为2-5天或者进行日间手术。

进入路径标准包括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编码,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不影响临床路径流程实施的患者可以进入路径。

术前准备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及其他解剖结构基本情况,眼压、泪道等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等检查,眼科A+B超+角膜曲率,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检查。

术前需使用抗菌药眼液。

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麻醉方式为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手术方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内植入物为人工晶状体,手术用设备为显微镜和超声乳化仪。

术后需进行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等检查,必要时需使用抗菌药、糖皮质激素眼液和非甾体抗炎眼液。

出院标准为手术后眼部反应较轻,病情稳定,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稳定。

3.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

十一)手术前检查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1.手术前检查异常可能影响手术,需要特殊治疗。

2.手术后可能出现炎症反应或并发症。

3.患者个人原因也可能导致手术并发症。

二、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首次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0)的患者。

手术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D-9-CM-3:13.41+13.71)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标准住院日为2-5天或日间手术。

时间住院第1天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交代病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住院病历核实各项检查结果正常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选择人工晶状体(IOL)选择手术用黏弹剂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长期医嘱眼科二级护理、三级护理术后抗菌素眼液滴眼临时医嘱血尿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眼科A+B超、角膜曲率、人工晶体度数计算、OCT(必要时)明日在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下行左/右眼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前30分钟术眼滴散瞳药水2次术前15分钟术眼滴表面麻醉药2-3次入院护理评估健康教育执行医嘱是否有变异:无/有,原因:1.2.时间住院第2天(手术日)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手术眼别实施手术完成手术记录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主要诊疗工作长期医嘱眼科一级或二级护理临时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制订重点医嘱主要护理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护士签名手术前物品准备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准备执行医嘱是否有变异:无/有,原因:1.2.时间住院第3日(术后第1日)检查患者术眼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更换敷料完成病程记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患者今日是否可以出院若患者可以出院,则需完成出院记录通知出院处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出具诊断证明书若患者不能出院,则继续住院治疗长期医嘱眼科一级或级护理治疗工作重点:进行眼科三级护理。

1990-2019年中国白内障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趋势分析

1990-2019年中国白内障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趋势分析

1990-2019年中国白内障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趋势分析陈文黎;徐依;姜聪聪;刘子雅;赵静【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24(24)2【摘要】目的:评估1990-2019年以来中国白内障疾病的负担变化趋势。

方法:中国白内障相关疾病负担数据来源于大型公共数据库—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

利用GBD 2019的公开数据,提取中国白内障疾病负担的有关信息。

根据GBD 2019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白内障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进行分析。

同时,进一步探讨中国及其邻国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SPR)和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ASDR)的变量特征。

结果:1990年至2019年间,我国因白内障致盲和视力丧失患病人数增加223.54%,相应DALYs增加了142.14%。

与男性群体相比,女性在过去30年中表现出更高的ASPR和DALYs。

同时,65岁至84岁年龄段的人群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白内障。

与周边国家相比,中国ASPR排名从1990年的第9位867.09(95%UI:761.36-975.42)/10万,上升到2019年的第11位991.56(95%UI:861.52-1131.04)/10万;同时ASDR从1990年的第9位65.85(95%UI:46.39-89.41)/10万,上升到2019年的第10位59.16(95%UI:41.70-80.15)/10万。

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2019年中国白内障ASDR和ASPR仍保持较低水平。

结论:从1990年到2019年,中国因白内障而导致失明和视力丧失的总人群患病率和DALYs呈总体上升趋势,需要加强早期白内障筛查,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和女性群体。

【总页数】7页(P182-188)【作者】陈文黎;徐依;姜聪聪;刘子雅;赵静【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至2017年白血病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变化趋势2.重庆市糖尿病患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率分析3.1990-2019年肝癌伤残调整寿命年的研究现状及变化趋势4.2005—2015年广东省老年人帕金森病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及变化趋势5.2005-2015年广东省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及变化趋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内障的形成原因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

白内障的形成原因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

白内障的形成原因白内障的治疗方法白内障的病因引起白内障原因有很多,老年人因年龄新陈代谢功能减退导致的白内障是最常见的一种,统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

眼内炎症(如葡萄膜炎),眼内疾病(如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都能引起白内障。

缺氧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使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相应减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内障的形成。

这是白内障的病因中比拟常见的一种。

营养素代谢通过动物观察,也是常见的白内障的病因,发现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与白内障形成有关,如钙,磷,维生素E、A、B2等。

为什么年纪大了就会引发白内障?全身疾病如糖尿病也常并发白内障,即糖尿病性白内障,又称代谢性白内障。

阳光与紫外线多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阳光参与了人类白内障的形成。

在紫外线影响下,磷离子可能与衰老的晶状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钙,从而导致晶体的硬化与钙化。

这是常见的白内障的病因。

眼局部外伤是继发性白内障一个重要原因。

眼球穿孔异物进入晶状体必然会发生白内障,即或没有穿孔眼部挫伤也可以引起白内障。

家族遗传因素也可使儿童白内障早期发生,先天性白内障可以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

另外,幼年反复急性腹泻也可导致白内障发生。

某些常用药,尤其是眼部或全身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都能导致白内障。

造成外伤性白内障的原因1.挫伤性白内障:眼睛挫伤后,虹膜瞳孔缘色素印在晶体外表,相应部位的晶体囊下出现环形混浊,损伤前囊下晶体上皮时可引起局限性花斑样混浊,可静止不再开展或向纵深开展。

可能合并有晶体半脱位或脱位。

2.穿孔性外伤性白内障:眼球穿孔同时伴有晶体囊破裂,房水进入囊内,晶体纤维肿胀,变性、导致混浊。

微小的囊破裂可自行闭合,混浊局限在破口处。

但多数破裂过多者晶体纤维肿胀,皮质进入前房和房角,引起继发性青光眼,需要及时手术。

3.辐射性白内障:系由红外线、某射性,γ射线,快中子辐射等引起。

主要表现在后囊下皮质盘状及楔形混浊,边界清楚,渐渐开展到全部皮质。

白内障的名词解释

白内障的名词解释

白内障的名词解释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也被称为“白水晶”,是指眼球内晶状体透明度逐渐下降,引起视觉模糊或丧失的情况。

它是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白内障通常发生于中年以后的人群,但也有早发型,甚至儿童也可能罹患。

白内障的形成主要与衰老、遗传、外伤、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

衰老是最常见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变硬和混浊,导致光线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引起不清晰或模糊的视觉。

在早期阶段,患者可能只是感觉到轻微的视觉模糊,而在疾病进一步发展时,视力下降将逐渐明显。

白内障通常进展缓慢,常伴随着一些症状,如视物模糊、发光、色彩暗淡、对比度降低、眩光感增加等。

有些患者还可能感到眼睛疲劳和不适,以及对近距离物体的焦距调节困难。

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

白内障手术是如今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其本质是将混浊的晶状体取出,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视力。

目前主要有两种常见的手术技术,即超声乳化减压术和小切口超声乳化减压术。

这些手术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且手术后恢复期较短。

然而,是否进行手术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的年龄、白内障的严重程度、患者对视觉的要求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一般来说,白内障会逐渐发展,但并不会危及生命,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立即需要手术。

在某些情况下,眼科医生可能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如调整配戴眼镜、使用放大镜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矫正视力。

此外,预防白内障的发生也很重要。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白内障的发生,但一些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首先,保持合理的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和坚果。

其次,合理遮挡阳光,减少暴露在紫外线下的时间。

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有益于眼部健康。

总之,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虽然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多种因素。

白内障PPT课件

白内障PPT课件
觉敏感度下降。
• 视野缺损。晶状体混浊使患者视野产24
六、白内障的临床分类
白内障可按病因,发生年龄、发展速度,晶体混浊程度和部位进行分类 :
• 根据病因:外伤性、老年性、并发性、药物及中毒性等; • 根据发生年龄:先天性、婴儿性、青年性、成年性、老年性; • 根据晶体混浊程度:未成熟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 根据发展速度:静止性、进行性; • 根据混浊部位:核性、皮质性、囊性、囊下; • 根据混浊的形态:板层状、冠状、点状及其他形态; • 通常将白内障分为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外伤性,代谢性,药物
9
正常眼底照相
10
11
12
13
14
第二章 白内障的诊断与治疗
15
一、什么是白内障?
任何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例如遗传、代 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营养障碍等,引起 的晶状体透明性下降,称为白内障.
16
什么是白内障?
• 世界卫生组织将晶状体混浊且矫正视力低于0.5者才称为
白内障
17
及中毒性,后发性等几大类型。
• 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一种白内障。
25
七、老年性白内障
• 老年性白内障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是最常见的一种白内障,占白内障患者的80%以上。
•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白内障患者50岁以上占60%,60岁
以上占80%,70岁以上占90%以上,80岁以上老年人100%患 白内障。所以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中最普遍的眼病。
• 放射性白内障:因放射线所致的晶状体混浊称为放射性白
内障。
• 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后,或外伤性白
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所形成的晶状体混浊。是白 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3,术后发生率成 人20%-30%,儿童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白内障是怎么形成的-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白内障是怎么形成的
白内障多见于老年人身上,那么你知道白内障是怎么形成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白内障的形成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白内障是怎么形成的
过度用眼
过度用眼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平时可按摩睛明。

横竹。

瞳子髎。

太阳。

翳风等穴位。

保持心情舒畅。

不过度用眼。

孕期生病
孕妇在怀孕头3个月内保持身心健康,可减少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

血糖高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易导致眼病,如白内障。

眼底出血和青光眼等。

食盐多
曾有调查发现,盐的摄取越多发生白内障的几率相对更高。

缺水
人体脱水时会代谢紊乱,产生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

眼外伤
防止机械性。

放射线对眼睛的损伤,以免发生外伤性白内障。

紫外线
紫外线可能让眼睛损伤,解决的办法是阳光强时,可以戴太阳眼镜来有效遮挡紫外线,防止眼睛(特别是晶状体)损伤,从而减少白内障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