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3空气怎样流动 |湘教版(一起) (共14张PPT)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流动的空气》空气2精品PPT教学课件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Biblioteka 2020/11/284
纸风车制作步骤:
3、重复步骤2,再对折两次;
2020/11/28
5
纸风车制作步骤:
2020/11/28
9
安全小提示2:
蜡烛在燃烧的时候不要把 纸风车点燃了,也不要把蜡烛 碰倒了!!!
2020/11/28
10
指南车信箱:
中国很早就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中国明间很 流行的走马灯,就是在800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原理和近 代的燃气轮机是一样的。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 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 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 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 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 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4、用剪刀沿着折痕将圆片剪到内圆边缘;
2020/11/28
6
纸风车制作步骤:
5、沿着红色虚线把纸片折一下;
2020/11/28
7
纸风车制作步骤:
6、用图钉穿过圆的中心,把它钉在木棒上。
2020/11/28
8
安全小提示1:
同学们在使用剪刀的过程中, 一定要小心,不要弄伤了自己 和别人;使用图钉的时候不要扎 到自己的手,也不要掉到地上 以免被脚踩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 三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空气怎样流动》教学设计2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空气怎样流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空气怎样流动》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流动现象及其原因。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对于空气这一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空气流动的原理和现象可能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深化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流动现象及其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空气的流动现象及其原因。
2.难点:空气流动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空气的流动现象。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空气流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流动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吹风机、气球、纸片等。
2.教学课件:空气流动的图片、视频等。
3.教学素材:与空气流动相关的生活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吹风机吹气球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的流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空气流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流动的现象。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空气流动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空气流动的原因。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空气流动现象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与空气流动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空气流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空气流动现象的认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空气流动现象,并思考其原因。
【精选】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2《流动的空气》|湘教版 (共17张PPT)

第5单元 空气
2 流动的空气
板块:教学课2件
谁吹弯了它们的“腰”?
3
谁带走了蒲公英的种子?
4
谁带着泡泡旅行呢?
5
谁帮助他在空中“飞”呢?6漂亮的纸来自车是 怎样制作出来的?7
按上图的步骤和方法,动手制作一个纸风车。
8
你有什么办法能使纸风车转动起来?
9
对着纸风车吹气
10
让纸风车迎着风吹来的方向
11
举着纸风车跑
12
1. 是什么推动纸风车不断旋转的? 2. 怎样做才能使纸风车旋转得更快?
13
将纸风车靠近点燃的蜡 烛,它会转动吗?
放在什么位置,它才能 旋转?
14
纸风车在火焰的上方位置会发 生旋转,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15
孔明灯为什么会上升?
16
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17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3空气是怎样流动》

2024秋季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3 空气是怎样流动》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空气流动的基本原理,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形成风。
•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实验方法观察并描述空气的流动。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制作纸风车等简单器材,观察空气流动的现象。
•学生能够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风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积极态度。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流动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空气流动的基本原理,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形成风。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流动的现象。
教学难点•使用简单的工具和实验方法准确观察并描述空气的流动。
•引导学生理解并解释空气流动的原理。
教学资源•纸风车制作材料(纸张、剪刀、图钉等)、蜡烛、火柴、电风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纸风车的制作和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
•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纸风车并观察空气流动的现象。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空气流动的原理。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吗?为什么风会吹过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新课学习• 2.1 空气流动的基本原理•解释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形成风的基本原理。
•展示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空气流动的过程。
• 2.2 制作纸风车并观察空气流动•教师演示纸风车的制作过程,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制作纸风车,并相互评价。
•学生将纸风车靠近点燃的蜡烛上方,观察纸风车的转动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讨论纸风车转动的原因,与空气流动的原理相联系。
• 2.3 模拟风的形成•教师使用电风扇模拟风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分析风是怎样形成的,与空气流动的原理相结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空气怎样流动

2.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1)大小相同的两个纸袋、支架、横杆、蜡烛、火柴等。
(2)有关孔明灯、热气球等的多媒体课件。
3.寻找空气流动的路径:
教师准备:
透明水槽、线香、线香座(可用胶泥代替)、火柴等。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在教室的走道上喷了些香水,之所以用香水,是因为香水的气味浓一些,喷一些在地上,让全班的同学都能闻到,便于教学。另外,每个小组的同学各准备4支线香,并系在一起,这样冒出的烟多,便于观察。
能借助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并能描述;
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围绕“空气的流动”进行科学主题探究活动,获取有关流动物体的特性的经验和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出结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依据;
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科学的能力与态度;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认识到进行信息、观念、思考的分享和相互启发的意义,获得交流合作的经验和能力。
3、学生讨论,交流。
4、演示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提问:为什么底下点蜡烛的纸袋会上升?
7、学生回答。
8、师生小结:点燃蜡烛后,会使纸袋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袋往上升了。
9、电脑出示孔明灯、热气球: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是谁发明的?利用了什么道理?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提问: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与自然界里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6.学生讨论
7.(演示多媒体课件)小结: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就形成了风。自然界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空气怎样流动》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空气怎样流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空气怎样流动》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流动现象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空气流动的观察实验;2. 空气流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总结空气流动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空气这一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空气流动的实质和物体运动的原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流动现象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流动的观察实验。
2.空气流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空气流动的实质和物体运动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流动。
2.实验法:通过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流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4.讲授法:教师讲解空气流动的实质和物体运动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小车、扇子、纸片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流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流动现象。
2.呈现(5分钟)展示实验材料,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流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流动的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讲解空气流动的实质和物体运动的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空气流动现象。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流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空气流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科学上册5.2流动的空气PPT课件1湘教版

第5单元 空气
2 流动的空气
板块:教学课件
谁吹弯了它们的“腰”?
谁带走了蒲公英的种子?
谁带着泡泡旅行呢?
谁帮助他在空中“飞”呢?
漂亮的纸风车是 怎样制作出来的?
按上图的步骤和方法,动手制作一个纸风车。
你有什么办法能使纸风车转动起来?
对着纸风车吹气
让纸风车迎着风吹来的方向
举着纸风车跑
1. 是什么推动纸风车不断旋转的? 2. 怎样做才能使纸风车旋转得更快?
将纸风车靠近点燃的蜡 烛,它会转动吗? 放在什么位置,它才能 旋转?
纸风车在火焰的上方位置会发 生旋转,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孔明灯为什么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升?
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 什么。 ──爱因斯坦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 越有益。──高尔基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 克思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空气怎样流动》说课稿2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空气怎样流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空气怎样流动》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是怎样流动的,以及流动的空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空气的流动,从而达到理解空气流动的本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空气有一定的认知,知道空气的存在。
但是,他们可能对空气的流动方式和流动的原因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从而理解空气流动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是怎样流动的,以及流动的空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流动方式和流动的原因。
2.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空气流动的本质,以及流动的空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验法:通过安排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流动。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讨论法: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空气的流动。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空气怎样流动》。
2.实验探究安排三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感受空气的流动。
实验一:吹纸实验,让学生观察吹气时纸片的运动;实验二:吹气球实验,让学生观察气球的膨胀;实验三:吹纸条实验,让学生观察纸条的摆动。
3.讨论交流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空气流动的本质,以及流动的空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 录:
用图画 记录蚊香的 是怎样流 动的。
讨 论:
箱中的烟流动的方向是怎样 的?这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标(biāo) 出你制造出的“自然风”。
小 结:
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方的空气向上 升,冷地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风。
3. 空气怎样流动
生活中常见到的空气流动的现象
思 考:
空气是怎 样流动的?
制作纸风车
制作纸风车
相互评 价制作的纸 风车。
猜 想:
将纸风车靠近燃 烧着的蜡(là)烛(zhú) 的上方,会出现什么 现象?
实验并记录:
将观察到的现象,用 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 (lù)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想一想,怎样解释 (shì)观察到的现象。 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你的发现。
小 结:
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 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 空间。
“走马灯”的发明
中国人很早就 懂得利用热空气上 升作为动力。中国 民间很流行的走马 灯,就是在800多 年前发明的。
思 考:
自然界中风的 形成,会不会就是 这个原理呢?
模拟(nǐ)风的形成
空气看不见, 实验中是怎样显示 出它的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