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某高校教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某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号:20121703010233学生姓名:张国江指导教师:李卓所在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所学专业:网络工程2016年5 月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背景、意义和目前发展的情况,详细的阐述了教师评价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该系统主要采用JSP模式,主要编程语言为Java,数据库为MySQL数据库,服务器方面使用Tomcat为项目主要服务器。
依照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设计等有关理论进行开发与设计。
本系统运行结果可以满足教工人员对于教师教学评价的正常使用需求。
文章详细介绍了教师评价系统的开发背景,需求分析,软硬件环境,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代码设计以及后期的测试与维护中的问题。
设计部分列出了主要的项目运行图解,并附带了相关业务逻辑部分的关键代码。
主要功能模块有,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评价管理模块,结果管理模块,结果查询管理模块,结果打印模块,每个功能有下属的子功能.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系统;JSP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significance and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eacher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and expounds the main design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in detail. The system mainly uses the JSP mode,the main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Java,the database is MySQL database,the server uses Tomcat as the project main serv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database design,development and design。
教师评价体系设计方案

教师评价体系设计方案引言:教师评价体系是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教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急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本文将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反馈三个方面探讨教师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
一、评价指标设计教师评价的指标设计应当全面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
其中,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等应纳入评价指标范畴。
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教师的评价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教师的师德师风、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确保公正、客观、科学,并兼顾教师的多元需求。
二、评价方法设计在教师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的设计应当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面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外,可以引入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如教学录像、在线口语评测等。
同时,引入同行评议机制,由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互评互访,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评价方法的设计应当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三、评价结果反馈教师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判教师的绩效,也应当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方向。
因此,评价结果的反馈应当具有指导性和激励性。
首先,应向教师详细展示评价结果和评价过程,并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改进建议。
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此外,评价结果还应当作为教师晋升和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积极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教师评价体系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反馈的三个方面,并确保其公正、客观、科学。
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
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当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同时,教师个人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适应教育创新与变革的需求。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述了基于Assessment Portfolios的教师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的概念和基本理念,根据其评价过程的特点和实际用户需求,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提出了基于AssessmentPortfolios的教师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模式,完成了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机制和反馈机制。
标签:Assessment Portfolios;教学评价档案;过程性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深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日益引起重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均指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质量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是沟通教师、课程教学、学生和教学管理者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推手,是学校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
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存在几个问题:(1)工作信息化水平不高,采用网上评教加督导纸质听课表统计的半手工方式,操作效率低下。
(2)侧重学生和督导为主的“他评”,容易忽视教师参与及自我反思的“自评”。
(3)评价反馈滞后,针对性不强。
学生网上评教的结果要在期末评价活动结束才反馈给老师,教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督导听课次数有限,与教师的交流时间不足;网上评教使用正方教务系统中集成的功能,不支持单门课程分析,教师看到总体评价分值,却无法知道具体某门课程的评价情况。
(4)注重对教师的“教”评价而忽视对学生的“学”评价,学生网上评价容易变成对教师印象的情感态度调查,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调查和验证。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育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育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教育评估系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智能教育评估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个性化和细致地帮助教育者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更好的教育目标。
本文就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育评估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一、智能教育评估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教育评估系统是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之上的,其基本原理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三个方面。
1、数据收集。
教育评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收集学生的各种学习数据,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参与度等,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和分类等处理,得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量化评估。
2、数据处理。
智能教育评估系统往往采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将不同的数据相互比对和统计,得到更加精准的评估结果。
同时,系统也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评估要求,自动提供不同的评估指标和分析结果。
3、数据应用。
系统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风格,将评估结果综合分析,向教师提供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系统自主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二、智能教育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系统需求分析。
在设计智能教育评估系统之前,需要对其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系统应该支持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三个核心功能,并能够满足具体的评估需求。
同时,系统的界面设计应该简洁清晰、易于操作,以提高使用效率。
2、系统架构设计。
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使用软件架构帮助实现智能教育评估系统。
该系统可分为前端和后端两大模块,前端可以通过Web页面或手机APP等方式展示教育评估的各种数据,后端则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等核心功能的实现。
3、数据采集和处理。
系统需要能够接收学生的学习数据,采用多种手段,如教师输入、学生自主上传等方式来获得数据。
在获得数据后,系统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高校教师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师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高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而教师是高校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为保证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和实现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评估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校教师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易于使用的工具,以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改进。
二、系统需求分析1. 教学评估标准的确定为确保教学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可以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利用、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其中,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是最为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学生成绩、学习反馈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方式进行衡量。
2. 数据采集与分析教师教学评估系统需要具备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功能。
数据采集可通过学生成绩、学生反馈、教学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以收集全面的教学信息。
而数据分析则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比、整合和统计,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同时,系统还需要提供数据展示和可视化工具,以便用户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利用评估结果。
3. 用户界面的设计教师教学评估系统的用户群体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
为了使系统易于使用和操作,用户界面的设计至关重要。
界面应该简洁明了,功能分类清晰,操作流畅便捷。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限和角色,以保障不同用户对系统的正常使用。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1. 技术选型教师教学评估系统应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实现。
常用的技术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前端开发技术、后台开发技术等。
例如,可以选择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作为数据存储和管理工具,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实现用户界面,采用Java或Python等后台开发技术进行系统功能的实现。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教师教学评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有利于数据的管理和利用。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在教育领域中变得越来越 重要。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来说,由于其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 评价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本次演示将介绍一种基于B/S架构的高职教师教学质 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
在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确 定了以下需求:
二、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确定了以下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采用B/S架构,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端;
2、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系统采用PHP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4、系统需要设计用户权限管理功能,保证不同用户只能访问自己有权限的 功能模块;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系统设计
引言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教师教学 水平的提升、增强高校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 与实现一套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已成为现实需求。本次演示将探讨高校教 师教学质量评价
3、统计模块:实现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包括对每个教师的评价结果进 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本人了解自己的教学质量情况;
4、个人信息模块:实现教师个人信息的在线提交和修改功能; 5、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和系统设置等功能。
四、结论
本次演示介绍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 现。该系统支持多种评价方式和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同时具有数据统计和分析功 能,能够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技 术和编程语言,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1章开发背景及相关技术介绍1。
1开发背景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激发教师教学的质量意识,全面提高高校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
然而传统的评教方式在评教的时效性、数据处理的直观和准确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学校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建立教师评价系统,使学校对教学实现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与传统的纸本评教的做法相比,使用系统进行评教,有以下四个优点:1.打破了之前评教方式的局限,可以更科学、更准确地对教师教学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降低评教打分的个人主观性、个人随意性。
2。
因为问卷设计了不同的评教指标,方便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学校评教的结果进行更客观分析,提供更科学与准确的数据,大大提高了教学评价的准确度。
3. 提升了原有纸质评教的地域局限性,若将信息网络中心端口对外开放,整个校园网甚至互联网上的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本教学评教系统。
因而就可以在更广泛的地域、任意时刻都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访问此系统进行评教,大大提高了教学评教的灵活性,更对于远程异地的教学工作尤显本系统的优越性。
4.突破了传统评教耗时、耗力的情况。
应用系统,可大大减低教务人员及评价人员的消耗.使评教更加便捷、简单.1.2开发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动态交互式网页提供了人们对最新信息的需求和发布迫切需要及时性。
本系统就是一个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教师评教系统,能够大大减轻教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设计教师教学质量评教系统只是一种手段,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学生,我想通过它使我可以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掌握开发语言的使用方法,掌握开发各种项目的工作技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1。
3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内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包括用户登陆系统、用户管理、用户信息录入、教师评价、统计分析、系统帮助等基本功能实现。
教师和学生互相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师和学生互相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今天,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了计算机的作用,以及带给我们的便利。
而怎样更好的利用计算机来为我们服务,更好的应用于各个社会领域,则是软件开发人员研究的问题了,我所开发的系统就是在社会需要,人们需求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此系统应用了B/S模式,方便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教时,对各项评教数据的管理,使得教务部在查询、整理、输入、输出等方面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该系统也是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更加有效督促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
学生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网上评教。
更加减轻教务老师的工作量。
为此,我应用了 +SQL Server 2000 达到对数据库的调用,实现所设想的各项功能。
在当今的社会,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涉及到各种信息的处理。
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具体描述,是人们进行交流与联系的重要途径。
人类社会就处在一个对信息进行有效合理的加工中。
它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提高,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技术动力。
在软件技术的应用中,软件的开发技术,尤其是应用型软件产品的开发技术成了重中之重。
不断开发适应用户需求、市场需要的新型软件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最大利润是全球信息企业追求的目标。
《教师和学生互相评教系统》正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型软件产品,我们不谈它的经济利益,单说他的应用范围就是十分广泛的,只要有学校的地方,都可以采用本系统。
我想计算机的作用就是辅助人们完成那些烦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们从劳动力中解脱出来,我所设计的《教师和学生互相评教系统》就是辅助教务老师完成繁琐的数据统计工作。
而且更加方便广大学生,学生只要可以上Internet,则可以对其任课教师进行评优。
2.1开发平台和技术简介本系统采用了(C#)+SQL SERVER开发而成,具有更好安全性,而SQL SERVER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对数据交互能力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师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作者:邹蕊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第03期
摘要:人类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和网络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社会资源。
开发基于校园网络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教师的教学提供监控和记录的实现方法,并对教师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星系阐述。
关键词:教师评价系统计算机网络平台账户权限识别参与教育质量管理
1 教师评价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教师评价系统,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教师评价系统的作用:检验教学效果,测量并判定教学效果,是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一项职能;诊断教学问题,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提供反馈信息,实践表明,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了大量反馈信息,而且也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直接的反馈信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进行改进;引导教学方向,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及学习时间的分配,常常要受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影响调控教学进程。
对教学活动基本进程的调控,是教学评价多种功能和作用的综合表现,它可以客观地判定教学的效果,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也正是教学评价追求的基本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
要很好地完成这一判断,得出科学结论,评价者必须在一定的客观标准下,认真地进行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教学活动各方面的资料或证据。
2 高等学校教师评价系统研究与使用情况
教学评价系统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和定量、定性分析,对专业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是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来采集信息。
这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统计信息周期长、费用较高,且无法保证所收集信息的有效性,从而会影响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但是如果引进教学评价系统,其强大的交互性、广泛的传播性、时空的开放性、数据收集管理的方便性,以及快捷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与传统的评估方式相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教师评价系统对教师专业的发展特点和评价技术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
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也需要一定的工具和科学的程序,教师在自省的计划、实施、反思的行动研究的进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教学行为,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使教师个人的、缄默的、隐性实践知识转变成供他人分享
的、明确的公共知识,促进自己教学理论的创生与建构,此外,通过设计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模型,对学校教师的工作作出评价之后,应当把结果客观、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激励教师积极履行职业要求与规范,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 教师评价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开发研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系统需求分析阶段。
分析高校教师评价工作流程,以及对系统功能的要求,整理所有的关于教师评价系统的资料,确定系统开发的功能要求。
②系统规划设计阶段。
设计完成系统的整体架构,并且确定评价系统的指标和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教师评价的数学模型。
③数据库设计阶段。
分析数据库的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结构、逻辑结构,进行数据模型优化,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置数据库各种参数,创建实体数据库和数据库表等数据库对象。
④系统实现阶段。
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编写代码,最终实现系统功能。
4 教师评价系统UML建模的系统需求分析
4.1 系统需求描述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教师评价系统的总体需求为:建立一个使用方便,管理严格,数据安全,功能齐全的教师评价系统。
对系统使用人员建立较严格的角色等级,根据登录人员角色的不同,提供相应的应用模块。
教师评价系统的域描述如下:
在教师评价系统中,要为不同的使用者定义不同的账户权限,给每个使用者发放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在数据库中建立访问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密码。
学生,教师,评估组都能够实现对教师评价打分的功能,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可以执行用户信息管理、问卷设置和权重设置等几大模块的功能。
通过对上述教师评价系统的域描述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功能性需求:数据库使用者具有账户(用户名和密码),还可以访问允许的系统模块。
而数据库管理员为数据库添加、删除和修改数据,还负责添加和删除数据库账户、负责确定账户相应的角色(允许访问的模块)。
4.2 系统需求分析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出系统的参与者和用例,并建立用例模型。
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四个参与者:Manager(管理员)、Teacher (教师)、Student(学生)和Pgz(评估组)。
参与者的描述如下:①管理员描述:系统的管理员,具有管理系统的权限,可以管理各个用户的基本信息,添加问卷模块,设置问卷的各个模块的权重和各个角色的权重。
②教师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老师,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论文和授课信息。
③学生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学生,可以查
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
④评估组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专家组,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
4.2.1 识别参与者。
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四个参与者:Manager(管理员)、Teacher(教师)、Student(学生)和Pgz(评估组)。
参与者的描述如下:①管理员描述:系统的管理员,具有管理系统的权限,可以管理各个用户的基本信息,添加问卷模块,设置问卷的各个模块的权重和各个角色的权重。
②教师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老师,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论文和授课信息。
③学生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学生,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
④评估组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专家组,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
4.2.2 识别用例。
在用户需求分析中,如何找用户目标,如何通过系统交互实现用户目标,如何表达这些概念,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引入用例的概念来进行需求分析,这是面向对象分析技术进入第二代的标志。
用例图描述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它从执行者的角度来理解系统,用于获取系统的需求,规划和控制项目;描述了系统外部的执行者与系统提供的用例之间的某种关系。
用例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为达到某个目的而进行的一次交互作用,即系统执行的一系列动作。
用例由执行者来激活,并提供确切的值给执行者。
用例可以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但必须是一个具体的用户目标实现的完整描述。
前面己经识别出了参与者,通过对需求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如下用例存在:
①设置问卷类型:
由管理员设置问卷类型各个类型权重不同。
②设置问卷题目
由管理员设置各个问卷类型中的问卷题目。
③用户信息修改
由管理员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添加,删除等。
④对教师评价
教师,学生和评估组的功能。
⑤提交论文或授课信息
教师添加自己的论文或授课信息。
⑥修改个人密码
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
5 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对高校教师评价方法的研究和系统的实现。
数字化的教师评价系统可以较准确、客观的将教师信息通过数据反映出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学校管理决策者提供客观依据,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依据,对教师自我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0-283.
[2]徐赐宁,郭宝星.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J].高校工作研究,2002(11):20-23.
[3]郭建锋.基于AHP法的土建类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研究[J]. 浙江大学,2002:12-15.
[4]汪沛.高等学校教师管理评估体系的研究[M].大连海事大学,2003.
[5]孙惠民.UML设计实作宝典[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6]程理民,等.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李劲,谢兆阳.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设计与系统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欧阳晏,韩先满.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
[9]宋秋前.行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中介[J].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