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要想清楚地表示一个病人一天中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2.根据统计图选一选。

幸福村1999~2003年人均收入情况统计图(1)横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2)纵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3)纵轴一格表示( )A.300元B.1年C.人数(4)( )年的人均收入最少。

A.1999B.2002C.2003(5)( )年的人均收入最多。

A.1999B.2002C.20033.甲、乙、丙三人一起修剪一块草坪,三人修剪草坪的速度相同。

一开始三人同时修剪,5分钟后,甲和乙有事离开,只留下丙一人修剪。

下面四幅图中,()能表示修剪的时间t和修剪好的面积S之间的关系。

A. B. C. D.4.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5.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6.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图,依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B.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C. 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D. 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7.晚饭后,爸爸去洗澡。

热水器里装有50升热水,爸爸洗了6分钟,用了40%的热水。

6分钟后,小明去洗澡,他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里的热水全部用完。

下面的图( )正确地描述了热水器里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

A. B. C. D.8.“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典型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典型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典型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题(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病人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B. 病人的病情在好转C. 在5月3日6:00到12:00之间体温下降最快D. 病人体温逐渐降低,5月5日后还将继续降低2.要想清楚地表示一个病人一天中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3.根据统计图选一选。

幸福村1999~2003年人均收入情况统计图(1)横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2)纵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3)纵轴一格表示( )A.300元B.1年C.人数(4)( )年的人均收入最少。

A.1999B.2002C.2003(5)( )年的人均收入最多。

A.1999B.2002C.20034.甲、乙、丙三人一起修剪一块草坪,三人修剪草坪的速度相同。

一开始三人同时修剪,5分钟后,甲和乙有事离开,只留下丙一人修剪。

下面四幅图中,()能表示修剪的时间t和修剪好的面积S之间的关系。

A. B. C. D.5.肖勇和妹妹一起去上学,途中肖勇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跑回家,拿好作业本,马上向学校飞奔而去,刚好在校门口追上了妹妹,下面哪幅图描述的是肖勇和妹妹上学路上的情景( )。

A. B.C. D.6.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

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B.C.D.7.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8.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哪种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9.如图:这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护士每隔()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为了清楚的展示某商场冰箱全年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用()更适合。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统计表2.根据统计图选一选。

幸福村1999~2003年人均收入情况统计图(1)横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2)纵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3)纵轴一格表示( )A.300元B.1年C.人数(4)( )年的人均收入最少。

A.1999B.2002C.2003(5)( )年的人均收入最多。

A.1999B.2002C.20033.兴隆商场今年1~5月空调销售情况如图。

(1)()的增长幅度最大。

A.1~2月B.2~3月C.3~4月D.4~5月(2)总的销售趋势是()。

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无法判断4.张阿姨开车去办事,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狗冲在车前,她用力刹车才没撞它,张阿姨受惊后仍开车回家.右图曲线是张阿姨开车的速度记录。

张阿姨在什么时间为躲避那只狗而刹车?( )A. 8:01B. 8:06C. 8:08D. 8:11 5.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6.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7.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时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时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图,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A. B.C. D.8.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A. 数量的多少B. 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C.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D. 数据的分布情况9.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10.要绘制一幅表示某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采用( )统计图较为合适。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病人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B. 病人的病情在好转C. 在5月3日6:00到12:00之间体温下降最快D. 病人体温逐渐降低,5月5日后还将继续降低2.兴隆商场今年1~5月空调销售情况如图。

(1)()的增长幅度最大。

A.1~2月B.2~3月C.3~4月D.4~5月(2)总的销售趋势是()。

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无法判断3.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4.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5.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A. 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 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 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6.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表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是()A. 1953-1964B. 1964-1982C. 1982-1990D. 1990-2002 7.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万元.A. 12.5B. 15C. 30D. 608.晚饭后,爸爸去洗澡。

热水器里装有50升热水,爸爸洗了6分钟,用了40%的热水。

6分钟后,小明去洗澡,他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里的热水全部用完。

下面的图( )正确地描述了热水器里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

A. B. C. D.9.折线统计图表示()。

A. 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B. 数量的多少C. 部分与总数的关系10.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11.如图:这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护士每隔()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要想清楚地表示一个病人一天中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2.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是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3.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D. 不确定4.王校长想知道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5.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D. 统计表6.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B. 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C. 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D. 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7.肖勇和妹妹一起去上学,途中肖勇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跑回家,拿好作业本,马上向学校飞奔而去,刚好在校门口追上了妹妹,下面哪幅图描述的是肖勇和妹妹上学路上的情景( )。

A. B.C. D.8.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A. 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 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 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9.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10.“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含答案解析)(3)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含答案解析)(3)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为了清楚的展示某商场冰箱全年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用()更适合。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统计表2.根据统计图选一选。

幸福村1999~2003年人均收入情况统计图(1)横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2)纵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3)纵轴一格表示( )A.300元B.1年C.人数(4)( )年的人均收入最少。

A.1999B.2002C.2003(5)( )年的人均收入最多。

A.1999B.2002C.20033.甲、乙、丙三人一起修剪一块草坪,三人修剪草坪的速度相同。

一开始三人同时修剪,5分钟后,甲和乙有事离开,只留下丙一人修剪。

下面四幅图中,()能表示修剪的时间t和修剪好的面积S之间的关系。

A. B. C. D.4.兴隆商场今年1~5月空调销售情况如图。

(1)()的增长幅度最大。

A.1~2月B.2~3月C.3~4月D.4~5月(2)总的销售趋势是()。

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无法判断5.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

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B.C.D.6.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7.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图,依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B.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C. 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D. 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8.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时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时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图,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A. B.C. D.9.晚饭后,爸爸去洗澡。

(压轴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

(压轴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

(压轴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统计表D. 以上三种都可以2.王校长想知道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3.兴隆商场今年1~5月空调销售情况如图。

(1)()的增长幅度最大。

A.1~2月B.2~3月C.3~4月D.4~5月(2)总的销售趋势是()。

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无法判断4.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5.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

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B.C.D.6.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7.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A. 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 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 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8.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9.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图,依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B.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C. 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D. 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10.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下面()图表示了小雅的情况.A. B.C. D.11.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病人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B. 病人的病情在好转C. 在5月3日6:00到12:00之间体温下降最快D. 病人体温逐渐降低,5月5日后还将继续降低2.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统计表D. 以上三种都可以3.甲、乙、丙三人一起修剪一块草坪,三人修剪草坪的速度相同。

一开始三人同时修剪,5分钟后,甲和乙有事离开,只留下丙一人修剪。

下面四幅图中,()能表示修剪的时间t和修剪好的面积S之间的关系。

A. B. C. D.4.肖勇和妹妹一起去上学,途中肖勇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跑回家,拿好作业本,马上向学校飞奔而去,刚好在校门口追上了妹妹,下面哪幅图描述的是肖勇和妹妹上学路上的情景( )。

A. B.C. D.5.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表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是()A. 1953-1964B. 1964-1982C. 1982-1990D. 1990-2002 6.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图,依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B.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C. 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D. 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7.“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是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2.王校长想知道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3.兴隆商场今年1~5月空调销售情况如图。

(1)()的增长幅度最大。

A.1~2月B.2~3月C.3~4月D.4~5月(2)总的销售趋势是()。

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无法判断4.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B. 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C. 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D. 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5.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6.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

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B.C.D.7.下列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B. 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人数;C. 4月份气温变化的情况8.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万元.A. 12.5B. 15C. 30D. 609.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下面()图表示了小雅的情况.A. B.C. D.10.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11.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哪种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12.在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上,表示()A. 不变B. 缓慢上升C. 缓慢下降D. 大幅上升二、填空题13.为了解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使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

14.折线统计图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5.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________,还能表示________.16.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B市5~6月份降雨量的平均值是________毫米。

17.画折线统计图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前半年A市降雨量更高的有________个月份18.看题回答:①某数学参观博物馆人数最多的年级是________,人数最少的年级是________;②________年级和________年级参观的人数和是600人。

19.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________。

20.哥哥和弟弟周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途中骑行情况如图.哥哥骑行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例,弟弟每分钟行________千米.三、解答题21.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羽绒服销售量________月份销售量最高。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羽绒服销售量________月到________月增长最快。

(3)羽绒服销售变化情况:________。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2.下面是某市一中和二中篮球队的五场比赛得分情况统计图.(1)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多少分?(2)哪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23.万家联华家电超市2018年9-12月彩电和空调销售情况统计图(1)彩电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根据这个信息把上边的图例补充完整。

(2)________月两种家电的销售量差距最大。

(3)________月彩电的销售上升的最快。

(4)12月份空调的销售量占第四季度空调总销售量的 ________。

24.下表是甲、乙两城市今年5月1日~6日最高气温统计表。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甲市和乙市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3)哪天甲市的最高气温高于乙市?25.上海和悉尼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最低呢?26.壮壮在每年的5月1日都测体重。

下表是他每年测得的体重与同龄男生标准体重的对比统计表。

年龄789101112标准体重/千克232629323542壮壮体重/千克222530354247(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壮壮________岁到________岁时体重增长得最快,增长了________千克。

(4)请你把壮壮的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你想说点什么?试着写一写。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 C【解析】【分析】先观察图像,水的单价在6吨时发生变化,所以D选择不合理,6吨后的价格高于6吨前的价格,在图像上来看,折线的坡度应变的更陡。

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选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反应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3.D解析:(1)D(2)A【解析】【解答】(1)4~5月增长幅度最大。

故答案为:D(2)总的销售趋势是上升。

故答案为:A【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即可;(2)同上。

4.D解析: D【解析】【解答】,依据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的是: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比人均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据此解答.5.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这个图像表示单价不变,不符合题意;B、这个图像表示超出6吨后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C、这个图像表示超出6吨后的价格上升,符合题意;D、这个图像表示超出3吨后价格上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0到6吨之间的价格不变,因此表示这段的费用的是一条线段;超出6吨后的价格上升,费用也上升,因此折线从6吨后有所上升.6.B解析:B【解析】【解答】解:A、表示停车的时间是1小时,此选项不正确;B、根据图意判断,这个图形正确;C、出发时间不是0,此选项错误;D、出发0.5小时的路程是2千米,此选项不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距离,出发点是0.折线上升表示车辆行走,折线水平表示停止,根据题意逐项分析判断即可.7.C解析: C【解析】【解答】选项A和选项B,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选项C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C.【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解答.8.B解析:B【解析】【解答】解:(40+50)÷6 =90÷6=15(万元)答: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5万元.故选:B.【分析】求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用下半年的总营业额除以6个月即可解答.9.C解析: C【解析】【解答】解: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图C表示了小雅的情况;故选:C.【分析】根据“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可知骑摩托车的速度快,坡度大,位置有变化;步行回家的速度慢,坡度小,位置也有变化;看电影的位置不变.据此进行选择.10.A解析: A【解析】【解答】反映数量的多少,符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故选:A【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反映数量的多少。

11.B解析: B【解析】【解答】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符合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故选:B【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2.B解析: B【解析】解答:在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上,表示缓慢上升。

分析: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及其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13.折线【解析】【解答】解:为了解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使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折线【分析】折线统计图是指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解析:折线【解析】【解答】解:为了解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使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折线。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指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14.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有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故答案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表示一种量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两种或两种解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有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

故答案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表示一种量,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量。

15.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间的增减变化情况故答案为: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解析: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间的增减变化情况.故答案为: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灵活掌握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120【解析】【解答】(90+150)÷2=120【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解析: 120【解析】【解答】(90+150)÷2=120【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17.【解析】【解答】实线比虚线高的月份有4个【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解析:【解析】【解答】实线比虚线高的月份有4个【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18.四年级;五年级;一四;二五【解析】【解答】①人数最多的年级是四年级人数最少的年级是五年级;②200+400=600(人)一年级和二年级参观的人数和是600人;500+100=600(人);四年级和五解析:四年级;五年级;一、四;二、五【解析】【解答】①人数最多的年级是四年级,人数最少的年级是五年级;②200+400=600(人),一年级和二年级参观的人数和是600人;500+100=600(人);四年级和五年级参观的人数和是600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已知的信息,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计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