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曲面三维造型

合集下载

UG四轴3d轮廓造型与加工技巧

UG四轴3d轮廓造型与加工技巧

UG四轴3d轮廓造型与加工技巧本文中解决的对象是在圆柱面上进行复杂曲面造型时,容易产生的变形问题,解决生成多轴联动数控加工程序时,容易产生的过切、欠切和刀轴干涉问题等。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试验,获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

标签:多轴加工;曲线缠绕;可变轴轮廓铣前言:多轴加工技术是当今制造技术中的高新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三维造型、CAM自動编程技术、测量技术、制造工艺学、加工仿真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

文中所使用的CAD/CAM软件UG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且高度集成的CAD/CAM/CAE高端软件之一,其中UG加工模块可以提供有效、精确、灵活的多轴加工策略,有一系列的刀轴控制方法,支持在加工复杂表面时可精确控制机床刀轴的运动方式,并且同时可以进行碰撞和干涉检查。

本文将以UG NX8.5中文版为例,详细阐述从造型到应用四轴加工技术进行3D轮廓铣削的过程,内容涉及到实体造型技巧、多轴加工技术、加工参数设定,粗精加工编程及VERICUT仿真加工技术等,并例举了造型和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改善了此类零件的加工质量。

一、圆柱面上进行3D轮廓(LOGO)造型(1)零件实体造型时,如图1-1所示零件,首先将已绘制好的平面曲线附着到圆柱面上,一般会将曲线直接利用“投影”功能沿某个方向投影到圆柱面,但所投影的曲线就会产生局部被拉长或缩短的变形,当附着到圆柱面上的曲线宽度超过投影圆柱直径时,由于投影面宽度小,导致投影曲线投影到圆柱面下半部分,并产生了多余的连结曲线,其变形严重。

多次尝试后,在绘制3D轮廓曲线采用“曲线缠绕”功能来完成这部分造型效果较好,如下图1-2、1-3所示,圆柱面上绿色线部分为垂直投影的结果,产生了变形,红色曲线是用曲线缠绕功能得到的结果,其曲线可以很好的附在圆柱面上。

图1-1图1-2图1-3(2)在产生凸起实体部分,如直接将轮廓进行“拉伸”,其侧壁与圆柱面不垂直,由于刀轴方向一般朝向旋转轴线,这样会导致加工零件轮廓的欠切和过切现象,带来加工问题。

ug曲面三维造型

ug曲面三维造型

UG曲面零件的三维造型摘要:三维曲面造型方法中最常用的便是Solidworks以及UG软件,复杂曲面零件表面的几何模型构造是反求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根据零件表面的数字化数据提取零件表面的边界是构造零件几何模型的关键步骤。

针对完全散乱的、无织的“点云”数据,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自动构造曲面边界曲线的方法,它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用分割方法得到一条能包围曲面的所有数字化点的曲线,然后将该曲线模拟为橡皮筋,通过能量最小原理自修正曲线得到理想的曲面边界。

实践证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边界曲线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一、UG NX曲面造型教程之松鼠尾巴造型分析下大概的要素看下图,A中饱满匀称B处过度位置比较短而平滑C处属于平滑大距离过度。

看线框架图我们可以按照要求得到一个结论,图形是对称的,我们只需要把它分成3段做就行其中第2段作为过度段,而且是最关键的一段。

既然是过度,而且是关键的那一段,那我们就最后做,众所周知,曲面的形状是有依赖上及曲面和曲线的因素,那我们就先做上图的第3段也就是尾巴,我们先看看利用曲面直接影响那一段曲面的效果下图是G1的,很明显G1的连接造成尾巴端部曲面不饱满。

再看看G2的效果虽然在侧面饱满了,但个别地方曲率凸起变化大造成硬的感觉,也不不行,不能满足图片要求。

所以我们需要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加一个曲线,来强制扭转曲面的走向。

首先我们做一个如下图的草绘曲线,然后分别在2个辅助面上做投影,接着桥接曲线,利用次桥接曲线来做网格曲面如下图()()曲面饱满顺滑,贴近原做效果,但网格曲面的时候,第一主曲线是选择的点,所以有曲面退化现象,这个把那里减切成一个4边面补上去就行了我就不做多的描述了。

有人就要问了说火鸟啊,你哪个第2主曲线为什么没和辅助面做约束呢,仔细看看这图我们原先的拉伸辅助面是相对拉伸曲线法向拉伸的压根就和原图曲线不相切,由次得出结论我先前用此辅助面做的G1,G2的那2次曲面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所以大家做的时候想考虑清楚曲线曲面的关系。

UG(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UG(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三维造型设计(UG)》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理实一体化编制部门:学时:学分: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标准依据2021级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本科程课程的教学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本课程的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定位和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CAD/CAM三维造型与自动编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计算机辅助完成复杂零件的设计与加工,并以此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后续学生更好地表达设计成果、设计理念及毕业设计,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该课程。

《UG(三维造型设计)》课程属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共计4.5个学分,72学时。

《UG(三维造型设计)》课程前期课程为《机械制图与CAD》和《机械设计基础》,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后续课程有《机械 CAD/CAM 应用》、《加工中心编程技术》、《机床夹具与刀具应用》、《机械设计基础》和《顶岗实习》,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平时表达设计成果、设计理念及毕业设计等都需使用到该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及技能。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综述: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运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三维造型的能力,掌握运用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前期必须学习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识读图能力,同时,本课程又为后续学生学习仿真加工技术,平时表达设计成果、设计理念及毕业设计等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前期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一览表后续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一览表四、课程学习目标(一)专业核心素养本课程培养的专业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精益求精的精准意识、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四个方面。

UG NX 12三维造型技术基础 第3版 第3章-UG NX基本操作

UG NX 12三维造型技术基础 第3版 第3章-UG NX基本操作

2. 编辑 撤销 ——用于撤销的一些操作,选择其一就可以恢复到相应的状态,快捷键为Ctrl+Z。 删除 —— 用于删除指定的几何元素,快捷键为Ctrl+D。 显示和隐藏 —— 建模过程中,经常需要隐藏一些实体,使系统仅显示出需要的实体。 对象显示 —— 修改几何对象的工作图层、颜色、线型等属性,快捷键为Ctrl+J。 移动对象 —— 将几何对象作平移、旋转、点到点移动、CSYS到CSYS移动等操作。
鼠标键 鼠标左键
动作 选择对象ຫໍສະໝຸດ 鼠标中建对话框打开时,按MB2,相当于单击对话框上的默认按钮(一般情况下为 【确认】按钮) 在图形窗口中按下MB2的同时拖动鼠标即可旋转几何体 按住Ctrl键+MB2不放,拖动鼠标即可缩放几何体 按住Shift键+MB2不放,拖动鼠标即可平移几何体
鼠标右键 旋转滚轮
显示各种功能的快捷菜单
在图形窗口中缩放视图 在列表框中、菜单中和信息窗口中上下滚卷
3.1.4 菜单
1. 文件 新建 —— 创建一个新文件,快捷键为Ctrl+N。 打开 —— 打开UG NX文件,快捷键为Ctrl+O。 关闭 —— 该命令仅能关闭UG NX文件,而不能关闭UG NX软件。 保存 —— 保存文件,快捷键为Ctrl+S。 导入/导出 —— 导入/导出其他格式文件。 退出 —— 退出UG NX系统,关闭软件。
4. 插入 UG NX常用的建模工具均集中于此菜单。通常,为提高建模的效率,这些工具应采用快
捷键或从工具栏中调用。
5. 格式 集中了有关工作图层、组、视图布局等功能命令,读者要能熟练掌握格式菜单中的图层
、组的使用。
6. 工具
表达式的概念 —— 表达式是一个算术或条件语句。

实例2 运用UG进行三维建模——以咖啡壶为例

实例2 运用UG进行三维建模——以咖啡壶为例

图3-2-24 创建底边圆角
图3-2-25 完成圆角
实例二 运用UG进行三维建模——以咖啡壶为例
(三)制作下壶体外部结构
5.制作螺纹。单击【特征】工具条中【螺纹】,弹出对话框,选【详细】项, 螺距改为4,选上圆柱面,如图3-2-26所示,【确定】,得图3-2-27所示。
图3-2-26 选择螺纹放置面
3.创建圆台 单击【特征】工具条中的【圆锥】弹出对话框,选【直径、高度】类型,默认 “Z”轴为矢量方向,设【底部直径】为“测量”,设点【类型】为“象限点”, 选择对面的象限点,如图3-2-9所示,单击【确定】,设【圆锥】的顶部“直径: 70”,“高度:5”,设置圆锥底面圆心为(0,0,37),布尔【求和】,如图 3-2-10所示,【确定】,得图3-2-10所示。
图3-2-33 选择颜色
图3-2-34 下壶体改变颜色结果
实例二 运用UG进行三维建模——以咖啡壶为例
使用UG NX 7.5注意点: (一)查找命令的方法: 1.打开【帮助】菜单【命令查找器…】弹出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展开【设置】选项,勾选【显示菜单路径】、【Show Toolbar Path】选项; 3.输入要查找的命令名称,单击【查找命令】按钮即可。 (二)UG NX 7.5没有类似UG NX 5低版本的【特征操作】工具条,【特征】工 具条中包含了UG NX 5的【特征操作】工具条的命令,如本例中用到的【修剪 体】、【凸台】、【边倒圆】、【螺纹】、【求差】等命令均在【特征】工具 条中。
图3-2-3 设置背景
实例二 运用UG进行三维建模——以咖啡壶为例
(二)制作下壶体内部结构
1.在(0,0,0)点创建一个直径为120mm的球。单击【特征】工具条中的【球】 弹出对话框,设置球的直径为120,单击【确定】,设球心在(0,0,0)点, 如图3-2-4所示,单击【确定】。得图3-2-5所示。

UGNX三维造型项目教程微课版项目六曲面造型

UGNX三维造型项目教程微课版项目六曲面造型

在曲面造型中,应根据 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边 界条件,如固定边界、 对称边界等,以保证模 型的整体性和准确性。
UGNX曲面造型常用工具
01
创建曲面
02
拉伸曲面
03
回转曲面
04
扫描曲面
05
网格曲面
通过使用UGNX中的“创建 曲面”功能,可以创建各 种类型的曲面,如平面、 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等 。
通过使用UGNX中的“拉伸 曲面”功能,可以将一个 或多个平面沿指定的方向 进行拉伸,生成具有复杂 形状的曲面。
曲面的光滑度是评价曲 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曲面造型中,应尽 量保证曲面的光滑度, 使曲面的变化平缓、圆 润。
在曲面造型中,应保证 相邻曲面之间的相切性 ,避免出现交叉、重叠 等情况,以保证模型的 整体性和准确性。
在曲面造型中,应避免 出现扭环(即曲面的法 线向量在连接处相交或 形成闭合曲线),以保 证模型的光滑度和准确 性。
导出曲面模型
将曲面模型导出为所选文件格式,以实现数据 共享和交换。
3
检查导出结果
检查导出后的曲面模型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 必要的修整和调整。
04
曲面造型实例分析
圆柱面曲面造型
总结词
规整、简洁、优雅
详细描述
通过在圆柱体表面上创建一系列与圆柱轴线平行的曲线,形成曲面,实现规 整、简洁的造型效果。可以使用旋转、拉伸等操作进行细节处理,增加曲面 的优雅感。
参数化
将几何图形的各个顶点用参数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和形状,通 过控制参数来控制几何图形。
曲面造型的分类
1 2
参数曲面
通过数学公式(如多项式、三角函数等)来定 义曲面的形状和大小。
扫描曲面

浅谈基于UG的复杂曲面叶轮三维造型及五轴数控加工技术

浅谈基于UG的复杂曲面叶轮三维造型及五轴数控加工技术

叶轮数控加工仿真研究【 J 】 . 陕 西 国防 工
业 职 业技 术学 院 学 报 , 2 0 1 l , 2 1 ( 2 ) : 4 5 -
47.
工程序都应经过分 度和旋转 , 且 在 轮 毂 和
可 能存在 一些不需 要的拐点 , 即 出 现 不 光 叶 片 没 有 全 部 加 工 完 时 , 不应 进 入 下 一 个 【 4 】阎长 罡 , 贾 国高 . 基于 UG N X 4 . O 的整体
行 于 气 流 通 道 的 方 向进 行 走 刀 。 具 体 加 工
比较 完 美 地 完 成 对 整 体 叶 轮 的 三 维 造 型 。 应 用 uG软 件 对 整 体 叶 轮 进 行 五 轴 加 工 的
/C AM 软 件 , 在 的 中间位置设 置开槽加 工槽 , 铣 刀应 沿 平 但 它 作 为 一 款 通 用 的 CAD
迹 生 成研 究 【 D 】 . 哈 尔 滨 工程 大 学 硕士 学 位论文 , 2 0 l 2 .
【 3 】李俊 涛 , 吴 让利 . 基于 UG N X 6 . 0 的 整体

维造 型工作( 如 图2 所示) 。 2 . 5 光顺 曲线 实 际工作 中 , 生 成 叶 片 的 曲线 和 曲 面
工 业 技 术
建议采用 第二种方式 。 2 . 4 建立 整体 叶轮 在 完成 单个叶 片和 轮毂的 造型后 , 我
们 要 建 立 整 个 叶轮 的 CAD 模型 , 建 立 步 骤 如下: ( 1 ) 因 为 叶片 是 沿 圆周 均布 的 , 所以 需 要 根 据 叶 片 的 数 量 确 定 叶 片 沿 圆 周分 布 的
3 叶轮 的五 轴数控加工流程
( 1 ) 锻压毛坯 : 毛 坯 采 用 高 强度 的锻 压

第五章UGNX曲面造型教学资料

第五章UGNX曲面造型教学资料

5.1 曲面概述
(2)利用曲线构造曲面:根据曲线构建曲面,如直纹面、通 过曲线、过曲线网格、扫掠、截面线等构造方法,此类曲面 是全参数化特征,曲面与曲线之间具有关联性,工程上大多 采用这种方法。
(3)利用曲面构造曲面:根据曲面为基础构建新的曲面,如 桥接、N-边曲面、延伸、按规律延伸、放大、曲面偏置、粗 略偏置、扩大、偏置、大致偏置、曲面合成、全局形状、裁 剪曲面、过渡曲面等构造方法。
(8)设计薄壳零件时,尽可能采用修剪实体,再用抽壳方法 进行创建。
(9)面之间的圆角过渡尽可能在实体上进行操作。 (10)内圆角半径应略大于标准刀具半径,以方便加工。
上一页 返回
5.2 由点构造曲面
由点构造曲面的方法是根据导入的点数据构建曲线、曲面, 能方便地生成通过指定点的曲面。由点构造曲面特征主要有 以下几种方法。
【直纹面】选项,弹出“直纹”对话框,如图5.3-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由曲线构造曲面
(2)选择第一条曲线作为截面线串1,在第一条曲线上,会 出现一个方向箭头。
(3)单击鼠标中键完成截面线串1的选择或单击截面线串2选 择按钮 ,选择第二条曲线作为截面线串2,在第二条曲线 上,也会出现一个方向箭头,如图5.3-2所示。
按照曲面的类型不同,构造曲面的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3类。 (1)利用点构造曲面:它根据导入的点数据构建曲线、曲面。
如通过点、从极点、从点云等构造方法,该功能所构建的曲 面与点数据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是非参数化的,即当构造点 编辑后,曲面不会产生关联变化。由于这类曲面的可修改性 较差,建议尽量少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 曲面概述
(2)栅格线:在线框显示模式下,控制曲面内部是否以线条 显示,以区别是曲面还是曲线,曲面内部曲线的条数可分别 由U、V方向的显示条数控制;如图5.1-6(a)所示的线框, 不能看出是一个曲面还是4条曲线;而在图5.1-6(b)中,用 户立即看出这是曲面。如果在“建模首选项”中没有设定, 可以在曲面构造完成后,单击菜单【编辑】/【对象显示】选 项,选择需编辑的曲面,单击【确定】按钮,在如图5.1-7所 示的对话框中设置 “U”和“V”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G曲面零件的三维造型摘要:三维曲面造型方法中最常用的便是Solidworks以及UG软件,复杂曲面零件表面的几何模型构造是反求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根据零件表面的数字化数据提取零件表面的边界是构造零件几何模型的关键步骤。

针对完全散乱的、无织的“点云”数据,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自动构造曲面边界曲线的方法,它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用分割方法得到一条能包围曲面的所有数字化点的曲线,然后将该曲线模拟为橡皮筋,通过能量最小原理自修正曲线得到理想的曲面边界。

实践证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边界曲线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一、UG NX曲面造型教程之松鼠尾巴造型分析下大概的要素看下图,A中饱满匀称B处过度位置比较短而平滑C处属于平滑大距离过度。

看线框架图我们可以按照要求得到一个结论,图形是对称的,我们只需要把它分成3段做就行其中第2段作为过度段,而且是最关键的一段。

既然是过度,而且是关键的那一段,那我们就最后做,众所周知,曲面的形状是有依赖上及曲面和曲线的因素,那我们就先做上图的第3段也就是尾巴,我们先看看利用曲面直接影响那一段曲面的效果下图是G1的,很明显G1的连接造成尾巴端部曲面不饱满。

再看看G2的效果虽然在侧面饱满了,但个别地方曲率凸起变化大造成硬的感觉,也不不行,不能满足图片要求。

所以我们需要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加一个曲线,来强制扭转曲面的走向。

首先我们做一个如下图的草绘曲线,然后分别在2个辅助面上做投影,接着桥接曲线,利用次桥接曲线来做网格曲面如下图()()曲面饱满顺滑,贴近原做效果,但网格曲面的时候,第一主曲线是选择的点,所以有曲面退化现象,这个把那里减切成一个4边面补上去就行了我就不做多的描述了。

有人就要问了说火鸟啊,你哪个第2主曲线为什么没和辅助面做约束呢,仔细看看这图我们原先的拉伸辅助面是相对拉伸曲线法向拉伸的压根就和原图曲线不相切,由次得出结论我先前用此辅助面做的G1,G2的那2次曲面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所以大家做的时候想考虑清楚曲线曲面的关系。

端部曲面做好了我们直接做个头部的曲面并如图约束。

接着我们做中间曲面,直接做就这个样子,有收敛扭曲,现在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直纹曲面里面有参数对齐,圆弧对齐的可选择项。

其实网格曲面里面也有,在UG里面虽然没有可选择的项目,但默认情况下应该是参数或者圆弧的对齐,在自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达到理想状态,那我们就需要做个分割,尽可能的把曲面的长度做到基本差不多,曲率的变化也做小点。

所以我们就先要做一半。

按下图做辅助曲线和曲面并象做端部曲面一样来个网格曲面,并做一个曲面上的桥接曲线,减切,然后网格曲面做出来的效果你们可以看到了过度距离太长,整体凹陷了所以不合适,我们可以加一条曲线来强制扭转曲面的走向,直接利用投影曲线来桥接下图的桥接曲线,并网格曲面,结果造成变形。

但这个做法我敢确定是对的,我们只需要调整2个距离和桥决曲线的曲率我们就可以避免这个变形。

如下图看阴影分析如下图好象还不是很好的。

所以需要拆一下面再网格曲面混合一下。

如下图显示。

二、SolidWorks高级曲面造型之曲面综合应用曲面是一种厚度为零的几何体。

若想生成曲面,您使用与生成实体(如拉伸、旋转、及扫描)相同的许多工具。

曲面还使用其它功能或特征,如剪裁、解除剪裁、延伸、以及缝合。

曲面比实体要具有优势。

它们比实体更灵活,因为您可等到设计的最终步骤然后再定义曲面之间的边界。

曲面的最终目的还是实体,所以最后都需要形成实体,常用的方法有加厚,缝合(尝试形成实体)。

下面用一喷嘴实例来说明。

这里运用到了:放样、扫描、缝合、填充、平面、旋转、剪裁、延伸、抽壳、阵列。

1.放样:绘制草图,放样,两端约束条件为垂直于轮廓,权值设成0.5 。

2.扫描:绘制一截面6,一路径4 和一引导线5。

3.扫描:绘制一截面9,一路径8 和一引导线7。

4.分割:绘制分割草图并分割曲面。

5.放样:选择曲面边界作为轮廓,并放样,边界条件选择相切。

6. 放样:选择曲面边界作为轮廓,并放样,边界条件选择相切,权值分别设置成3 和7。

7.放样:选择曲面边界作为轮廓,并放样,边界条件选择相切。

8.填充:先缝合,然后选择曲面的封闭边界并填充。

还有一边也是一样的操作。

9.平面区域:选择曲面的封闭边界,然后选择平面区域。

(两处)10.旋转:绘制草图并旋转曲面。

11.裁减:选择两曲面,然后裁减。

(选择互相裁减)12.平面区域:选择曲面的封闭边界,然后选择平面区域。

13.缝合:选种所有的曲面并缝合。

(选择尝试形成实体)14.抽壳:对底面进行抽壳,厚度为1。

15.切除并阵列,形成最后实体。

三、反求工程中复杂曲面边界线的自动提取技术产品模型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而几何模型又是产品模型的基础。

因此,产品的几何模型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生成产品的几何模型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通常意义的CAD 造型系统建立产品的几何模型,另一种是由已有的物理模型直接生成产品的CAD 模型,即通过反求工程的途径建立产品的几何模型。

复杂曲面反求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采集实物样件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

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为反求工程CAD 建模提供了不同的数据来源。

在多数情况下,反求工程中表面数据具有数据量大且散乱等特点,被形象地称为“点云”(Point Cloud) 。

利用“点云”数据进行曲面的几何模型构造,一般要求先知道曲面的边界。

对于散乱的测量数据,构造边界曲线的方式很多,对于凸区域,散乱点的最小凸包是一种较好的边界,但对于凹区域,最小凸包离区域数据的距离可能太远,因而,不能算是最好的区域边界描述。

为此,工程上常采用单独测量边界线或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来定义曲面的边界线。

显然,这些方法或者精度不高,或者比较费时,或者对操作者要求较高。

因此,我们在研究复杂曲面反求工程CAD 建模时,可利用能量最小原理,构造出较为理想的凹区域边界。

该方法分两步,第一步,构造初始边界曲线,第二步,利用能量原理优化曲线,得到最终的边界曲线。

1 .初始边界曲线初始边界构造的目的是利用部分散乱点构造一条符合包围条件的封闭曲线,即从散乱点中构造一条封闭曲线,使之能包所有的散乱点。

由于在优化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减点方法,因而,这里的点应尽可能多一些。

假设所测曲面是一张单值曲面,则它在平面上的投影是不重叠的,将所有测量点投影到该平面上,形成一个二维图1“点云”的网格分割点集,首先在该投影平面内,找到整个二维散乱点的最小包围盒,用一定间隔矩形网格将该包围盒剖分,该网格的网孔可按其是否拥有散乱点分为两类: 一类为实孔,一类为空孔。

实孔内包含散乱测量点,空孔内没有散乱测量点。

每个网孔有4 个相邻的网孔(除网格边界外) ,对于实孔,若它的4个相邻网孔中至少一个为空孔时或者它的相邻网孔少于4个时,认为它是边界孔。

边界孔内包含曲面边界。

在曲面的边界变化远小于采样点的密度时,总有合适的间隔大小使得曲面的所有边界被边界孔包围。

网格间隔的宽度应该远大于采样密度,同时又要远小于曲面边界轮廓的变化程度。

这样边界网孔有3 种类型:有3个邻接网孔为实孔,有两个网孔为实孔,有一个邻接网孔为实孔。

定义网孔的边界为孔边,它也有两种类型,一为实边,一为空边。

实边的两侧均为实孔,空边只有一侧为实孔。

边界网孔的类型相邻边界孔连接起来可形成多个封闭的环,每根环可看作一条边界,称网孔边界。

网孔边界由边界网第一次初始边界孔组成,每个边界网孔内包含了曲面的边界线点,网孔边界包含了所有边界点。

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在网孔边界内,连接出初始边界曲线。

它可通过在各个边界网孔节点内分别连接边界线来完成。

网孔边界仅仅是由网孔组成的边界,它只是粗略地勾画了二维投影点的轮廓的大体形状,为此需进一步修正这一边界使得初始边界通过二维投影点,以便向三维映射,形成三维点集的边界。

边界修正的目的是在网孔中用一些点的连线来代替该空边。

修正的原则是不能改变边界线的包容性质,即网孔内连接的边界线应能使网孔内的点在边界线与网孔围成的区域内。

具体的修正方法如下。

对只有一条空边的边界网孔,若空边与y 轴平行,过y 值最大和最小的两点A , B 连一条直线,它将网孔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包含空边。

在该区域内作散乱点的最小凸包。

显然该凸包包含直线段AB ,除去这一段,即完成了该网孔内的边界修正。

空边平行x 轴的情况与此类似。

有两条空边的边界网孔内边界线的连接对于具有两条相连空边的情形,第一条边与只有一条空边的边界网孔内边界线连接一条空边的情形相同处理,在另一区域内处理第二条边。

对于具有两条不相连的空边的情形,则先将区域有两条空边的边界网孔内边界线的连接(两空边不连接)分为两个部分,然后分别依上述处理方法处理,对于有3条空边的边界网孔内边界线的连接(两条空边首尾相连)空边的情形 ,先在边界孔内对二维散乱点做最小凸包,然后解除离实边最近的两点即可。

将连接的边按其所对应的网孔顺序连接,即形成初始边界。

可以看出,这一曲线能将所有的散乱点包围起来。

2 .光滑边界曲线构造初始边界曲线一般是不光顺的,因而需要对初始边界的光顺方法进行研究。

设曲线的真实边界为光顺的,并且在实物样件表面数据采集时,也已按一定的密度将其采样,也就是说在“点云”中,含有再现真实边界的必要的采样点。

因而,通过初始边界连接,将使得曲面边界的点在不光顺的初始曲线上,若将原本不属于边界上的点从初始边界中删除,则曲面边界就得到恢复。

所以,边界优化的目的就是删除初始边界中的非边界点。

为此,我们研究了一种初始边界的优化方法,基本原理如下。

把所有初始边界点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不妨设为xoy平面) ,假设在每个点钉一棵直径为零的钉子,有一个环形的、初始长度为零的橡皮筋,将这些钉子箍住,于是,橡皮筋的形状就是初始边界的最小凸包。

此时,橡皮筋内蕴涵了由于拉伸和弯曲引起的弹性变形能,分别设为E1 、E2 。

又假设钉子对橡皮筋具有吸引力,则橡皮筋中还含有势能,记为E3 ,势能大小与钉子到橡皮筋的距离成正比,当钉子与橡皮筋接触时,势能为零。

这样橡皮筋系统的总能量为:E = E1 + E2 + E3(1)由于吸引力的存在,将橡皮筋拉向初始边界,系统势能减少,此时橡皮筋的长度和弯曲程度加大,变形能增加。

边界优化的目标为:使系统总能量最小,它反应了边界曲线的光顺性与偏离初始边界的程度之间的协调。

橡皮筋系统的总能量可分解为各个局部能量之和,因而,可通过局部优化得到全局的优化,可通过这样的原则确定某点是否可删除:若删除该点,会引起系统能量增加,则不能删除,反之可以删除该点。

迭代地运用该原则判断修正曲线,最终可得一能量最小的曲线,它既保证了曲线的光顺性,又使得曲线对曲面的边界曲线有较好的近似。

对于边界曲线,凸点不需删除,因而只考虑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