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某石矿地下开采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 90页)
采石场安全评价报告.doc

XXXXXXX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XXXXXXX有限公司APJ-(国)-XXX二〇一五年四月XXXXXXX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XXX技术负责人:XXX评价项目负责人:XXX二〇一五年四月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为充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采石企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保障非煤矿山企业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2015年4月XXXXXXX有限公司接受XXXXXXX采石场的委托,根据国家《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评价导则》的规定成立了本项目安全评价小组,先后进行了收集相关资料、类比项目调研及分析等工作,在对项目相关资料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采石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做了初步辨识与分析,随后项目组成员对该采石场安全现状进行了现场检查和全面评价,最后我公司遵照科学、公正、合法、自主的原则,有针对性的编制完成了此次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相信通过这次安全现状评价,矿山生产企业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中,能够完善安全设施,做好安全生产,提高矿山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矿山建设,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矿山单位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实现本质安全化,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安全现状评价目的1.1 评价目的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黑龙江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实施意见》、《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的通知》、《全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实施办法》。
2、找出矿山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原因,杜绝各类事生产经营事故、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生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促进全省经济健康发展。
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同时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构办理延期手续。
为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受XXXXX采石场的委托,我公司为该露天矿山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和《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的要求,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矿山标准,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该采石场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得出评价结论,并将评价结果编写成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得到了X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有关专家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XXXXX采石场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极积配合,在此一并感谢。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评价目的 (1)1.2评价原则 (1)1.3评价范围 (1)1.4评价依据 (2)1.5评价程序 (5)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7)2.1项目概况 (7)2.2位置与交通 (8)2.3矿山地质概况 (8)2.4矿山开采情况 (9)2.5生产辅助设施 (14)2.6安全管理与人员配备 (15)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6)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16)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6)3.3重大危险源辩识 (26)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28)4.1评价单元划分的要求及方法 (28)4.2评价单元的划分 (29)4.3安全预评价方法的选择 (29)4.4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30)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33)5.1矿(厂)址、总平面布局评价单元 (33)5.2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单元 (36)5.3露天开采评价单元 (39)5.4职业卫生评价单元 (51)5.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53)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5)6.1安全管理措施 (55)6.2安全技术措施 (56)第七章安全评价结论 (61)7.1安全生产条件的符合性评价结论 (61)7.2安全评价结论 (65)7.3安全现状评价总体结论 (66)第一章概述1.1评价目的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XXXXX 采石场露天矿山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原因。
某矿区地下开采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地质灾害影响范 围:矿区及周边 地区
地质灾害监测与 预警:建立监测 系统,及时预警 ,减少灾害损失
开采过程安全风险
开采技术:如爆破技术、采 矿设备等
地质条件:如岩石稳定性、 地下水情况等
安全管理:如安全培训、安 全检查等
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自 然灾害等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安 全保障能力
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提升开采效率与安全性
引进先进的开采 技术,如自动化、 智能化开采技术
引进先进的开采 设备,如高效、 节能、环保的采
矿设备
提高开采效率, 降低开采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开采安全性, 减少安全事故, 保障员工生命财
产安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培训与安全操 作:介绍矿区对员 工进行的技术培训 和安全操作培训情 况。
矿区安全事故统计与分析
事故类型:顶板事故、瓦斯 爆炸、透水事故等
事故原因:地质条件、设备 故障、人为因素等
事故后果:人员伤亡、经济 损失、环境破坏等
矿区安全事故发生频率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提高员工素质、改进设备技
术等
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
矿区环境污染:空气、水、土 壤等污染情况
治理措施:采取的环保措施, 如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
环保效果:治理措施的效果, 如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质量 改善等
环保法规:遵守的环保法规, 如排放标准、环保审批等
安全风险评估
章节副标题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滑坡、泥 石流等
和建议
矿区地下开采安 全存在的问题和
挑战
对未来矿区地下 开采安全的展望
和预测
采石场安全预评价报告范文

采石场安全预评价报告范文摘要本报告通过对某采石场进行安全预评价,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管理建议。
本文介绍了采石场的基本情况和工艺流程,并从地质环境、工程设施、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为采石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1. 背景采石场是进行岩石开采的工地,由于采石作业涉及爆破、挖掘、运输等工序,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证采石场的安全运营,需要进行安全预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2. 采石场基本情况•采石场所在地:某省某市某区•采石场总面积:XXX平方米•采石场开采岩石种类:XX岩石•采石场工艺流程:(描述采石场的工艺流程,包括矿石开采、破碎、筛分等步骤)3. 安全预评价内容3.1 地质环境评估•地质构造情况:(描述地质构造情况,包括地层分布、断层、脉石等情况)•地质灾害潜在性评估:(评估采石场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震、岩溶等)3.2 工程设施评估•爆破作业设施评估:(评估爆破作业设施的安全性,包括爆破器材、爆破区域等)•运输设施评估:(评估运输设施的安全性,包括运输车辆、道路状况等)•破碎设备评估:(评估破碎设备的安全性,包括破碎机、振动筛等设备)3.3 作业管理评估•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评估采石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安全操作规程:(评估采石场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爆破、运输、作业等方面的规程)•安全监管与检查:(评估采石场的安全监管与检查制度,包括检查频率、检查内容等)4. 安全预评价结果根据对采石场的安全预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 地质环境评估结果:(描述地质环境评估的结果,指出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 - 工程设施评估结果:(描述工程设施评估的结果,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 - 作业管理评估结果:(描述作业管理评估的结果,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5. 预防措施和管理建议根据安全预评价结果,提出以下预防措施和管理建议: - 针对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坡面加固、防滑护坡等。
采石场安全预评价报告

采石场安全预评价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采石场进行安全预评价,为采石场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采石场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以及采石场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采石场的安全运营。
2. 背景介绍采石场是以开采石料为主的工业场所,由于采石作业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采石场进行安全预评价是必要的。
3. 安全评价方法3.1 信息收集通过对采石场的现场考察、与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相关文件的查阅,收集了以下信息:•采石场的地理位置、面积和开采规模;•采石场的设备和工具;•采石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作业流程;•相关人员的培训情况和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控措施。
3.2 风险识别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结合采石场的特点和相关法规标准,针对采石场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
主要识别了以下潜在的安全风险:•坍塌事故风险:开采过程中可能导致坍塌事故的风险;•空气污染风险:采石过程可能产生粉尘、废气等污染物;•设备故障风险: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存在故障隐患;•人员误操作风险: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和误操作。
3.3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采用一定的评分体系,综合考虑风险的频率、可能性和后果,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3.4 安全管理评估评估采石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安全检查和监控措施等。
根据实际情况,对采石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分级评估。
4. 风险分析和改进措施4.1 坍塌事故风险分析根据现场考察和相关专家意见,定性分析了采石场的坍塌事故风险。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石场的地质条件、开采方法和支护措施等。
为减少坍塌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地质勘探,对采石场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法和支护措施,确保开采过程的稳定性;•定期进行开采面和支护结构的检查和维护。
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估报告

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估报告组长:张学志组员:朱程欣、李瑶、丁宏瑞、王海南、王志锦、曹狄第一章概述1.1评价目的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检查矿山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找出矿山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原因。
3、对矿井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固有的不安全因素、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和科学分析,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及可能造成的灾害与事故。
4、提出消除、预防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及实现安全生产的对策及措施,为矿山的安全卫生设计、生产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安全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7.《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0号1.2.2指导性文件1.《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第9号2.《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8号3.《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监局令第19号4.《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监管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7.《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发[2008]17号8.《山东省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工作实施方案》(鲁安监发[2008]22号)9.《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 77号10.《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鲁政办发〔2007〕5 4号11.《泰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泰政发〔2007〕62号1.2.3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金属及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4.《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5083-1999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19856.《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19937.《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1994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79.其它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1.3评价范围本评价范围仅限于小团山采石场生产现状所涉及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安全、职业卫生、安全综合管理与事故预防四个方面。
某矿山安全评价研究报告

某矿山安全评价研究报告首先,我们对矿山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
该矿山位于偏远地区,距离城市较远,因此交通条件较差。
矿山内部设备老化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
此外,矿工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培训和教育不到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安全评价。
从设施、人员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估。
在设施方面,我们发现有很多老化设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
在人员方面,我们发现矿工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需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在管理方面,我们发现矿山管理层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在设施方面,建议矿山管理部门及时更新老化设备,加强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在人员方面,建议加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在管理方面,建议加强矿山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综合上述建议,我们认为只有全面加强矿山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矿山管理部门能认真对待本报告提出的建议,切实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
由于矿山行业的特殊性,矿山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不仅对矿工及其家属造成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矿山安全工作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针对矿山安全现状和评价结果,本报告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一、设施改进在设施方面,矿山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设备和机械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老化设备,减少事故隐患。
此外,应对使用过期和破损设备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管理。
另外,安全出口、应急疏散通道、应急照明和紧急通讯设备等都需要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矿工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二、人员培训在人员方面,应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安全生产规范]某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生产规范]某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9d3012f0242a8956aece4d0.png)
(安全生产)某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设计名称:某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6年1月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专业主干课《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安全评价方法,重点在于:1、熟悉采石场的生产工艺流程;2、熟悉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3、掌握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4、掌握常用的安全现状评价方法:事故树分析、鱼刺图分析、事件树分析方法等、LEC分析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方法;5、熟悉采石场常用的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6、运用安全管理原理因地制宜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二、采石场概况1、位置与交通湖南省衡阳市某采石场位于乔木村,距县城北直线距离约l0Km,距S210省道祁东至青山段约2Km,交通便利,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2°05′09″~112°06′04″,北纬26°51′23″~26°51′27″。
矿区准采面积7600Km2。
2、自然地理矿区属江南丘陵,位于湘中湿热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降水量1585.5mm,最大降雨量为2362mm,最大月降雨量为409.8mm,最大日降雨量为160.6mm。
矿区地形起伏不大,为低缓丘陵区,位置高于周围水塘标高,矿区内无大的地表3、矿区地质(1)地层采石场矿区内地层分布较简单,仅有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 l)和第四系(Q)地层产出,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D3X l):岩性为灰~深灰色灰岩、灰岩夹致密灰岩及泥灰岩。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第四系(Q):为一套残坡积层,分布于矿区地形低洼部位。
岩性为粘土、砂土,厚0~3m不等。
(2)构造矿区范围内地层呈一简单单斜构造,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 l)地层呈北东至南西走向,倾向300°,倾角20°~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石矿地下开采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
90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DF2008FM
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
(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
上朗矿区地下开采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APJ—(国)—0074—2006
2008年12月23日
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
(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
上朗矿区地下开采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人代表:李志宪
审核定稿:杨漫红
课题组长:胡福生2008年12月23日
评价人员
技术专家
目录
目录 (1)
前言 (3)
第一章概述 (4)
1.1任务来源 (4)
1.2评价依据 (5)
1.3评价目的 (6)
1.4评价对象和范围 (7)
1.5评价程序 (7)
第二章评价项目概况 (9)
2.1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9)
2.2地质概况 (9)
2.3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18)
2.4勘查简史 (18)
2.5矿山现状 (19)
2.6综合管理现状 (23)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6)
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6)
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8)
3.3重大危险源辨 (41)
3.4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 (43)
第四章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44)
4.1评价单元划分 (45)
4.2评价方法选择 (46)
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51)
5.1安全管理单元评价 (51)
5.2开采综合单元评价 (58)
5.3爆破单元评价 (67)
5.4通风与防尘单元评价 (76)
5.5提升与运输单元评价 (83)
5.6电气安全单元评价 (88)
5.7防排水单元评价 (97)
5.8消防单元评价 (101)
5.9工业卫生单元评价 (105)
5.10井口工业场地单元评价 (108)
5.1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 (108)
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16)
6.1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建议 (116)
6.2安全生产建议 (117)
第七章评价结论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