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识

合集下载

考公每日常识

考公每日常识

考公每日常识
-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 中国的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中国的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

-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 中国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中国的四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蓬莱阁。

- 中国的四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 中国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 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 中国的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中国的四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考公常识知识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点需要考生掌握。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参加培训课程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常识水平。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公考文化常识

公考文化常识

公考文化常识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
至前6世纪)的诗歌。

2.《尚书》:又称《书经》,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
《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3.《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4.春秋三传:是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5.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6.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
经典。

7.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是古代科
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公考常识题

公考常识题

公考常识题一、什么是公考?公考是指公务员考试,也称为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

公务员是指受国家法律聘任的、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执法等职务的人员。

公考是选拔和录用公务员的方式之一,是国家机关在法定职位上进行选拔录用公务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公考的分类公考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

中央公考是指由中央政府组织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军队干部等。

地方公考是指由省级及以下政府组织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包括省级及以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

三、公考的目的公考的目的是选拔具备相应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人员,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提供合格的公务员。

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人民、管理国家的重要职责。

因此,公考的目的是选拔和录用合格的人才,保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四、公考的特点1. 高度竞争性公务员职位的数量通常有限,而报考人数众多,因此公考具有较高的竞争性。

报考者需要通过多项考试,包括笔试、面试、体检等,才能最终获得录取资格。

2. 职业稳定性公务员职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旦成为公务员,可以享受到相对较好的工作待遇、福利和保障。

此外,公务员还可以通过晋升和调动等手段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和待遇。

3. 社会声誉性公务员职位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公务员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和权威,承担着服务人民、管理国家的重要职责。

因此,公务员在社会上往往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

五、公考的备考方法1. 充分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在备考之前,要充分了解考试科目、内容和形式。

不同岗位的公考可能有不同的科目和要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2.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备考过程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包括复习的时间安排、科目的重点和难点等。

合理的备考计划能够帮助考生提高效率,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 多做模拟试题和真题练习做模拟试题和真题练习是备考的重要方法之一。

公考基本常识

公考基本常识

公考基本常识
1. 嘿,你知道吗,公考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很多人都往里冲呢!比如考行测,那题目多得呀,跟天上的星星似的,不抓紧时间根本做不完。

2. 哇塞,申论可重要啦!这就像写一篇超级厉害的文章来展示你的才华,你得用词精准,条理清晰呀!想想看,要是你写得乱七八糟,那不就完蛋啦?
3. 报考职位也有大学问呀!这可不是随便选选就行的,那得像选宝贝一样仔细斟酌呀!要是选错了,哎呀,那不就白忙活一场嘛。

4. 说到复习,那可得下苦功夫啊!这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行的,得像登山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

你想啊,别人都在努力,你不努力能行吗?
5. 面试更是关键呀!这就好比一场舞台表演,你得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要是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那不就可惜啦!
6. 体检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像给身体做一次全面检查,有一点小毛病都可能影响结果呢。

可不能掉以轻心哦!
7. 政审呢,也是很严格的哟!就像审查一个超级重要的秘密,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被发现,得保证自己清清白白呀!
8. 竞争压力那真是大得吓人啊!就好像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一丝机会,稍不注意就被挤下去啦,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呀!
9. 总之呀,公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你有决心,有毅力,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我相信你可以的!。

公考 公共基础知识

公考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对于中国考试来说,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

包括宪法、国务院法规、部门规章等。

2. 经济学常识:了解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原则,如供需关系、市场机制、宏观经济指标等。

3. 政治常识: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党的基本原则、国内外政治动态等。

4. 社会常识:了解社会文化、社会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等。

5. 科学常识:了解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常识。

6. 人文地理常识:了解国内外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7. 数量关系:包括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
基本知识和技能。

考生通常需要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机构的课程来准备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考生在报考前详细阅读招考公告,了解具体要求,并参考之前的真题进行备考。

公考常识积累大全

公考常识积累大全

公考常识积累大全1. 公考是指国家公务员考试,是选拔入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

2. 公考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种考试,国家级公考包括国家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地方级公考包括地方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

3.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公务员行测和公务员申论两个科目,其中公务员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与判断等内容,公务员申论包括问题解答和论述文写作。

4. 事业单位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两个科目,公共基础知识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判读与写作、公文处理、办公计算机等内容,综合知识包括领导力与决策、组织管理与协调、整体观念与综合分析等内容。

5. 地方公务员考试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两个科目,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国家大事、时政热点、经济管理、法律规定等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包括数字推理、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内容。

6. 公考涉及的常识包括国事国情、时政要闻、地理常识、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等,考生需要关注国内外时事,了解当下社会热点问题。

7. 公考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共事务处理能力。

8. 公考报名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照片等材料,并交纳报名费。

9. 公考的选拔程序包括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选拔要求根据岗位不同有所差异。

10. 公考录用的国家公务员一般从三个等级划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职务和待遇。

11. 公考具有职业稳定性、发展机会和薪资福利优势,是很多人理想的工作选择之一。

12. 参加公考需要认真准备,可以通过自习、培训班、刷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

13. 公考考试成绩是影响录用的重要因素,考生需要注重各科目的复习和备考。

14. 公考竞争激烈,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例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了解招录政策和要求等。

15. 入职后,公务员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诚履行职责,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公考真题常识及答案解析

公考真题常识及答案解析

公考真题常识及答案解析公务员考试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选拔和任用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素质测试、申论和面试等环节。

其中,综合素质测试中涉及到的各种常识问题是考生们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从历年的公考真题中选取一些常识问题,并对答案进行解析。

一、文化相关常识1. 以下哪个名著是中国四大经典小说之一?答案:《红楼梦》解析:《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思考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2. 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答案:中秋节解析: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有吃月饼、赏月等传统习俗,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二、科学知识常识1. 下列哪个是构成人体最大的器官?答案:皮肤解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外层的覆盖物。

它起到了保护内部器官、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重要功能。

2. 太阳是哪个星系的一个恒星?答案:银河系解析:太阳是位于银河系中的一个恒星,是地球所在的星系中心。

它是生物在地球上存活的能量来源,并控制着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三、地理相关常识1.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答案:北京解析: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答案:俄罗斯解析: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约1/8。

它横跨了欧亚两个大洲,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四、法律法规常识1. 以下哪个法律是我国最高法律?答案:宪法解析:宪法是我国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它对国家机构的设置、权力的运行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是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基础。

2. 以下哪个法律是我国对治安管理的基本法律?答案:治安管理处罚法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对治安管理的基本法律。

公考常识笔记

公考常识笔记

公考常识笔记
以下是一些公考常识笔记:
1. 政治常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内容。

2. 经济常识: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3. 文化常识:包括历史、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内容。

4. 法律常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内容。

5. 科技常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内容。

6. 公文写作:包括应用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写作技巧。

7. 逻辑思维:包括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内容。

8. 人际关系:包括沟通技巧、团队协作、领导力等内容。

9. 心理素质:包括压力管理、情绪调节、自我认知等内容。

10. 公共礼仪:包括社交礼仪、餐桌礼仪、商务礼仪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公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具体考试要求和内容可能会因地区和考试科目而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在备考时,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和教材,了解考试要求和知识点,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金刚:四大天王民间又称“四大金刚”,即东方持国天,名多罗咜,身白色,穿盔甲,手持琵琶,主乐神;南方增长天,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盔甲,手握宝剑,护法神;西方广目天,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盔甲,手持蜃(据明·杨慎《艺林伐山》云:“蜃行似蛇而大音顺。

”有人曰蛇或龙,皆误)传法神;北方多闻天,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盔甲,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降魔施财之神。

根据印度佛教传说,在须弥山中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四大天王便各居一峰,护一方天下,故称四大天王。

在中国古代,四大天王还有“风调雨顺”的含义——持剑者风(锋)也;持琵琶者调也;持伞者雨也;持蜃者顺也。

这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对丰收之年的渴望。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

主守东方,据称他能护扶国土,故称东方持国天王。

“多罗吒”,乃梵文译音,“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

他住须弥山黄金棰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仗宝剑,他住须弥山琉璃埠。

“毗琉璃”梵文译音,即意“增长”,据说他能率诸鸠般荼、薜荔等主守南方浮提洲。

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绕一龙。

“毗留博叉”梵文译音,意为“广目,'。

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扶人民,他住须弥山白云量,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龙,也有称赤索,看有人不信佛教,就用赤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4.北方多闻天王, 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

“毗沙门”梵文译音,意即“多闻"。

“多闻”比喻福、德,闻于四方。

他住须弥山水昌盛,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财物。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

据说他与吉祥天女是夫妻,(一说是兄妹),在古印度他是佛教中的一位主司施福护财善神,又各施财天王,在印度古神话中,他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一位“大财神爷",故在四大天王中他的信徒最多。

中国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画他渡海布道之际,常常散下金银财宝。

四大天王在中国寺庙里,不但形象被彻底汉化,皆为中国古代虎将打扮,而且将四神赋予中国式寓意。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之命,敕封魔四兄弟道:“今特敕封尔为四大天王之职,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永修厥职, 毋忝新纶。

',大概受此敕封,古印度的佛教护法神,就成中国式的护法神了。

据清·霍灏《通俗篇》载:寺内四大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四字;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龙者, 顺也。

风调雨顺,预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意。

而四大天王之塑像,却被造神者塑成横眉怒目、凶猛威武形像,说明佛教护法神之庄严可畏佛教四大金刚: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东岳庙的“三多”特色东岳庙素以“三多”著称于世。

即神像多、碑刻多、楹联匾额多。

神像多:东岳庙除塑有东岳大帝和七十六司神像外,还供奉有其他众多的神灵仙真。

据称,东岳庙曾供有三千尊神,号称神像最全。

据1928年北平社会局对东岳庙的神像进行统计,那时尚有神像1316尊。

东岳庙的神像中,既有天界至尊玉皇大帝、科举之神文昌帝君、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大帝、赐福赦罪解厄天地水三官大帝、众星之母斗姥元君等天界大神,又有保佑妇女儿童、赐子广嗣的碧霞元君、子孙娘娘,保佑人们发财的文武财神,赐给人们姻缘的月老,除瘟去疾的五瘟神、行医治病的药王、保护粮仓的仓神以及灶王爷等民俗之神,还有建筑业祖师爷鲁班、骡马驴行的祖师爷马王爷、梨园界的祖师爷喜神等各种行业之神。

碑刻多:东岳庙的另一大特色是碑刻数量众多,为京城各庙之冠。

由于碑刻散落在正院、东廊、西廊、北院各处,且排列不甚规整,故历次统计数目都有所差异,民间甚至流传“东岳庙的碑数也数不清”的说法。

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东岳庙的碑刻进行了拓制。

北京文物研究所分别于1959年、1963年对东岳庙的碑刻进行了普查,将每块碑编号。

文革期间,庙内碑刻遭到严重破坏。

1995年底东岳庙交归朝阳区文化文化局收归时,完好树立的碑仅存18通。

1997年重修东岳庙时,又发现了许多被埋在地下的石碑。

目前,中路正院共有石碑89通。

而在历史上,有资料记载的碑刻就有163通。

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最晚的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立于新鲁班殿前的鲁班会碑。

在众多碑刻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俗称道教碑,号称镇庙之宝。

赵孟頫\\\\\\\\\\\\\\\\喜好道教,与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吴全节交往甚密,曾奉旨为二人画像,悬挂在大都崇真宫中。

至治二年,张留孙羽化,赵孟頫悲痛不已,不顾年老体衰,欣然奉诏撰写《张公碑》。

洋洋两千余字,详细记述了张留孙平生之盛迹,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数月后,赵孟頫\\\\\\\\\\\\\\\\也辞世而去。

七年后,碑文刊刻立石。

民国年间,每到春季,琉璃厂荣宝斋就要来搭棚立架,拓印碑文,在庙会上卖。

2001年经专家鉴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东岳庙的碑刻中,数量最多的是香会碑刻。

在已知的163通碑刻中,有135通是由各类香会所立。

东岳庙的香会是由各行各业人士所组成的为东岳庙庙会服务的团体。

楹联匾额多:各殿前均挂有楹联、匾额,集中体现了东岳信仰惩恶扬善的精髓。

楹联多是东岳庙的一大特色景观。

原来,庙内多数殿堂前都挂有白底黑字、小篆字体的楹联。

它们既是对各殿各司神祇职能的诠释,也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在“善恶有报”的外衣下,楹联的内容折映出丰富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它们或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或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或意蕴悠长,蕴含哲理,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现在,正院各殿堂前的楹联均已恢复。

文字由当代国内知名的书法家书写,真、草、篆、隶、行五体齐全,形同一个高水平的楹联书法展,不仅有助于观众理解楹联的文义,而且可以使人获得中国书法艺术的享受。

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楹联“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已;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反映出根植在中国传统理念中的“善恶有报”观念。

现挂于瞻岱门。

东岳庙的庙会由三月十五日开始,持续半个月,以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之日为最盛。

庙会规模宏大,而东岳庙的道众最多不过十几人,因此筹办庙会,全仗各香会出钱出力。

香会名目繁多。

有些香会以进献的主要祭品命名,如白纸会、献花会、路灯会、盘香会、净水会、供膳会、寿桃会;有些香会以在庙内的活动命名,如掸尘会、放生会、净炉会;还有些香会以供奉的神明命名,如鲁班会、马王会、精忠会(岳飞)、庆司会(供奉七十六司)。

在庙会前夕,诸香会都要在庙门和各街坊巷口张贴“报单”,也称“会启”,告知诸位会员及香客,作好准备。

据清代的一份万善掸尘会报单所载,该会的活动安排是:庙会的前一天会众们斋戒沐浴,在三茅君殿前安坛设驾。

夜里子时,即为诸神掸尘。

第二天清晨,礼拜神灵,进献贡物。

午间作素斋一桌。

从碑刻刊列的会众署名中,我们看到东岳庙香会成员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网罗了北京社会各个阶层。

东岳庙的各个香会,规模都较大,一般在二三百人以上,有的甚至达万人以上。

其组织比较周密,香会的总负责人称作会首,下设副会首若干。

正、副会首之下有“都管”,都管之下又设各种“把儿”,分司事务。

如钱粮把、水把、神堂把等等。

东岳庙的庙会,除了有众多的香会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东岳大帝诞辰日,要举行东岳大帝出巡的盛大庆典。

出巡的意思是东岳大帝于这一天降临人间,走街串巷,监察下民,劝善惩恶。

出巡时,东岳大帝圣像被放在八抬大轿内,由香客门抬着,队伍的前面有旌旗鼓乐导引,有凶神恶煞的判官,有披枷戴锁的“罪人”。

紧跟在后面的是众香会,身穿彩衣,边走边演,气氛热烈。

所经之处,观者如堵。

出巡之后,香客们又把东岳大帝圣像抬回庙内大殿中,并给东岳大帝进献新的服饰,焚香后才算礼毕。

然后人们在庙外茂密的长松绿柳之下,开怀畅饮,享受神人同乐的欢娱,直至天黑。

从众多的香会和东岳大帝出巡的盛况可以看出,自元代以来,东岳庙己成为凝聚北京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

了解东岳庙及其各种香会,是了解老北京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东与广西而知道广东、广西的界分标志之“广”在哪里的人,恐怕不是很多的。

有专家曾经在广东封开县和广西梧州考察的时候,从《水经注》知道这里正是桂江与贺江“入郁”(西江)的地方,即西汉时的“广信”,是当时统辖岭南九郡的“交趾部”首府所在地,是依据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统一岭南时所下的圣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中取出“广信”二字命名;后来以此为界,广信之东为广东,广信之西为广西,这即“广”之由来。

“广”字虽出自圣旨,但实是指桂江与贺江入汇西江之地域,故其内涵是两江交汇的意思,这也是中国早有水文化意识的一个体现和佐证。

宋朝建立,统一中国,设置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

广南西路,包括今广西全境、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广西"之名即始于此。

广西曾发生过侬智高反宋战争。

侬智高扼昆仑(昆仑关),占邕州(今南宁),建立南天国。

皇五年(公元1053年),北宋王朝平定这次战争后,便把广西分为邕、宜、融三路,官署设桂州(今桂林),亦称静江府。

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

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瑞士首都瑞士最大的城市有: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伯尔尼、洛桑。

首都:伯尔尼,市区人口12.25万“不夜城”我国被称为“不夜城”的城市是哪一城市?答案:漠河。

极光和极昼———漠河独有的自然景观在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边陲小镇漠河位于祖国的最北端。

漠河地处北纬53°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常年寒冷如冬,夏季只有半个月左右,且昼长夜短,白昼可达19小时以上。

由于纬度高,随着季节的变换,到每年的夏至时,便产生了昼长夜短的极昼。

在极昼出现时,晚11时,天仍然亮,人们可以坐在白夜里看书、写字。

当夜幕降临到午夜后的1-2 时,天稍黑一会儿又开始放亮。

此时,晚霞与朝晖在北方的天宇上交相辉映,其白夜之景十分壮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天文景观———北极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