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少中医证型间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性研究

合集下载

月经过少不同中医证型间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异性研究

月经过少不同中医证型间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异性研究
有统计 学 意义 ,肾虚 型最薄 ,血虚 型次 之 ,血瘀 型 第三 ,痰 湿型 第 四 。结论
为 中医辨 证提 供 了客观 参考 指标 。
① 月经 过少 组经 前不 同证 型 间
子宫 内膜 厚度 的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血虚 型最 薄 ,肾虚型 次之 ,血瘀 型 第三 ,痰 湿 型第 四 ;② 月经 过 少组 经后 不 同证型 问 子宫 内膜厚度 的差异 不 同中 医证 型 间经前 、经 后 子 宫内膜 厚度 有差 异 ,虚证 较 实证薄 ,
r u s y df r n t p c r f a i n ewe n n o t a t ik s h d sg i a t i r n e h k d e — e in y e in y g o p b a i e e t y e e t c to b t e e d me r l h c e s a a i n fc n d fe e c ,t e i n y d fce c d fce c , b o d f i i i n i i i lo
e d m t a ti es i ee c . e u ① I y o n r e o p npe n t a o df rn n r me n o t a ti n s a s nf a t n o er lhc s f rn e R s s i k n d I t nh p me or a u s rme s u l f i ee t y do s d me i c es da i i c h g r o r f s e rl k h h g i n
关键 词t 月经 过少 ;子 宫 内膜 厚度 ;中 医证 型 d i 1. 6/i n17—792 1.3 1 o : 03 9 .s. 22 7. 00 . 6 9 js 6 0 0 文 章编 号 : 17 —7 9(0 0 0—030 6 22 7 2 1 )一302 .2

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的研究进展

34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7月 B 第 7 卷第 20期Jul B 2019 V ol. 7 No. 20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的研究进展张少芳1,刘琳琳1,陈 欣2*(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近年来,伴随对影响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因素的关注度的提高,月经过少这一疾病受到了各位医家的重视。

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各家对月经过少的辨证论治有着不同的见解,还有些医家运用经验方,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穴位埋线等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药;月经过少;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34.021中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平时正常经量的1/2,或少于20 mL,或行径时间不足2日,甚或点滴即净者,称“月经过少”[1]。

本病始见于《女科百问》。

该书“卷上”云:“阴气胜阳,月假少者,七物汤。

”记载了用七物汤治疗月经过少。

2中医药治疗2.1 辨证论治温钱杏[2]运用滋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证的月经过少30例,药用牛膝、当归、山萸肉、丹参、桃仁、菟丝子、熟地黄、杜仲、山药、红花、甘草、鸡血藤、益母草,总有效率为93.33%。

何惠娟[3]运用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8例,药用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山萸肉、当归、熟地黄、山药、茯苓,总有效率为94.9%。

范丽萍[4]运用补肾调血汤治疗人流后肾气虚型的月经过少52例,药用菟丝子、当归、熟地、党参、丹参、紫河车、肉苁蓉、枸杞、制香附、茯苓、川芎、炙甘草,总有效率为96.15%。

月经过少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月经过少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月经过少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比以往时候明显减少,经期不到2天,基本上就可以称“月经过少”,也称“经量过少”。

这个病相当于西医上性腺功能低下、子宫内膜结核、炎症等引起的月经过少。

如果月经过少并且经期延后,有大概率会发展为闭经。

月经量少如果是属于功能性病变,调理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是属于器质性病变的,中医治疗上疗效会比较差。

在临床上来看,月经过少的主要病机为精亏血少,冲任气血不足,或体内寒重血瘀阻滞,冲任气血不畅,血海满溢不多导致的。

临床上常见的有四种类型:肾虚、血虚、血寒和血瘀。

其中血虚和肾虚是以虚证为主,血寒和血瘀是实证为主。

肾虚型月经过少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或者是房事过度,损伤肾气,或者是多次堕胎,伤精耗气,肾精亏损,肾气不足,冲任亏虚,血海满溢不多,导致月经量少。

个人经验来说主要是房事过度引起的,先天不足的要少一些,这跟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过去好有关系。

主要症状有:月经量少,一天或者两天就结束,颜色比较黯淡,质地清稀,容易腰酸下肢无力,容易头晕耳鸣,小便次数比较多,舌质比较淡,舌苔薄。

具体来分析看,肾气不足,精血亏虚导致气衰血少,血海满溢不多,所以经量明显减少,色淡黯质稀;精血亏虚,脑髓不充,所以头晕耳鸣;肾虚腰腿失养,所以腰酸腿软;肾虚膀胱失于温固,所以小便频数。

那么治疗上就以补肾益精,养血调经为主了。

个人常用的方剂是当归地黄饮加丹参。

这个方子由当归、熟地、山茱萸、杜仲、山药、牛膝、甘草、丹参组成。

熟地、山茱萸、当归、补肾益精养血;当归、丹参养血活血调经;杜仲、牛膝补肾强腰膝;山药补脾;甘草调和诸药。

如果平日怕冷手脚不温,加肉桂、补骨脂、人参;夜尿次数多,加益智仁、桑螵蛸。

血虚型月经过少主要是由于大病久病,营血亏虚,或者是饮食少,劳动强度大,思虑过度,损伤脾气,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血海满溢不多,月经过少。

主要症状有月经量少,一两日即止,月经颜色淡红,质地清稀,平时容易头晕眼花,多伴有心悸失眠,皮肤颜色暗淡、不红润,脸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

妇科 月经过少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妇科 月经过少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月经过少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版)。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

2.西医诊断:参照《妇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二版》(丁曼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9年)(1)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或二者合并存在。

(2)经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及MRI(垂体)等检查无异常。

(3)性激素检查显示正常或异常。

3.月经量估计标准:月经量估计根据月经失血图法计算。

(二)证候诊断1.肝肾不足证: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性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

2.肾虚血瘀证:经量少,色紫黯,质稠,有血块,小腹痛,块下痛减,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舌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或涩。

3.肾虚痰湿证:经量少,色淡红或淡黯,质粘腻如痰,带多粘腻,胸闷呕恶,形体肥胖,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腻,脉沉或滑。

4.肾虚肝郁证:经量少,色黯红,有血块,乳房胀痛,胸胁胀痛,时叹息,少腹胀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薄白,脉弦或沉弦。

5.气血不足证:经量少,色淡红,质稀,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伴小腹空坠,头晕眼花,食少、纳差,舌淡苔白、脉细弱。

6.胃热津亏证:经量少,色鲜红,质粘稠,口干舌燥,知饥不欲食,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有裂纹,少苔或剥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肾不足证治法:滋补肝肾,养血调经。

推荐方药:①左归丸合一贯煎加减。

山药、生地、山茱萸、北沙参、枸杞、牛膝、当归、石斛、龟板胶、鹿角胶、菟丝子等。

②归肾丸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等。

中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中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中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以及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一般以一个阴历月为一个周期,经常不变,如同月相之盈亏、潮汐之涨落,故又称为“月事”、“月水”、“月讯”等.
女性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胞宫定期藏泻的结果。

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是行经的物质基础,经络是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道路,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基本物质。

肾气充盛,对月经的产生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肾气盛,则先天之精能化生天癸,并能使天癸在后天之精的充养下逐渐成熟,通过天癸的作用,产生月经. 辨证治疗.
补肾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近代妇科领域对补肾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肾主生殖”理论指导下,大量研究发现补肾中药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功能有调节作用,并对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有重要影响.疏肝养肝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另一重要方法,常与补肾法同用,肝肾同源,肝主疏泄,肾司闭藏,一开一阖,一泻一藏,相互协调,以维持月经及妊娠的定期藏泻,所以临床上通过滋补肝肾以体现调养冲任。

世纪本草阿胶地黄口服液采用上等阿胶配合熟地黄、当归、白芍、大枣等珍贵药材补肾疏肝养血,活血调经来调理气血。

综上所述,中医调节月经过少疗效显著,。

但因月经过少在现代医学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由此更凸
显中医调经的特点与优势。

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

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

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9例月经过少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5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人参归脾丸与养血调经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6%,差异显著,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在中医中属于“经水涩少”、“血枯”范畴。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月经过少的发病率也呈现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1]。

如果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逐渐发展为闭经、卵巢早衰、不孕等严重疾病。

为研究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3例月经过少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3例月经过少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患者的月经周期在28d-35d之间,基本正常,或者行经时间在2d以内,或者月经量在20ml以内。

年龄范围:17-4174岁,平均年龄:(31.8±4.7)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1.5±1.3)h;32例已婚患者,其中14例有生育史患者,18例无生育史患者;21例未婚患者,其中有13例未婚有性生活史患者,8例无性生活史患者。

将以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参归睥丸进行治疗:2丸/次的人参归睥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104) ,2次/d于非经期服用[2]。

李丽芸教授辨治月经过少经验

李丽芸教授辨治月经过少经验

·国医传承·DOI :10.13935/j.cnki.sjzx.190312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1199ws02);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专项(2012A032500007);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81120);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粤中医函[2015]93)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通讯作者:徐珉,Email :xumin3333@163.com 李丽芸教授辨治月经过少经验顾春晓徐珉【摘要】月经过少是诸多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文章着重介绍广东省名中医李丽芸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

李教授治疗月经过少重视脏腑辨证,认为月经过少主要与肾虚、肝郁、脾虚有关,三种病机间常交互错杂,认为肾虚精亏血少是该病的根本病机;认为肾虚、肝郁、脾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为标,该病临床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之证最为多见,强调要仔细辨别疾病的虚实轻重,分清标本主次用药;治疗上主张中西合璧,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治疗有机结合,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大大提高疗效;提倡治疗时要循遵循月经周期中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的不同阶段,根据气血阴阳消长盛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分阶段用药,使冲任调畅,胞宫藏泄有序,经血满盈。

【关键词】月经过少;李丽芸;名中医;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AProf.Li Liyun's experi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omenorrheaGU Chun -xiao ,XU Min(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120)【Abstract 】Hypomenorrhea is the common symptoms in many gynecological diseases.In the paper ,Prof.Li Lirongis the famous TCM physician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experi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omenorrhea were intro-duced.Prof.Li stresses on zangfu different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omenorrhea and believed that kidney deficiency ,liv-er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were involved.These three aspects of pathogenesis were interacted among each other.It is believed that kidney deficiency and essence and blood insufficiency are the crucial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Kidney deficiency ,liver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are the primary.Qi stagnation ,blood stagnation and phlegm damp are the secondary.In clinic ,the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he mixture syndrome of deficiency and excess are common.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deficiency ,excess and severity of disease should be identified ,as well as the primary and the secondary of medication.In treatment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proposed.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mproves great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It is suggested that herbal medication should be pr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menstrual cycles ,i.e.during ,after and before menstruation according to the periodic-ity of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yin and yang as well as the growing and reducing of qi and blood.Eventually ,the treatment benefits the regulation of Chong and Ren meridians and the storage function of the uterus as well as filling up the menses.【Key words 】Hypomenorrhea ;Li Liyun ;Famous Physician of TCM ;Clinical Experiences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规律,经血量明显减少,或经行时间缩短至1 2d ,经血量也少,甚至点滴即净者,甚至点滴即止,也称为“月水不利”“经水涩少”[1]。

中医药治疗月经量少临证探讨

中医药治疗月经量少临证探讨

中医药治疗月经量少临证探讨时光赵瑞华(中W中医科学院广安门民院妇科,北京1000S3)通信作者:赵瑞华,E-m a il:rh z h801@126.c o m【摘要】月经量少既是妇科常见疾病,也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多种疾病均可引起月经量少。

月经量少可反映女性 激素水平、子宫内膜生长与血流情况,并可反映体质状况。

月经量少包含“不充”“不通”两种病机。

中医药治疗月经量 少具有改善卵巢功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体质的优势。

临证首辨不充或不通,不充则以补为主,不通则以活为主,补 中寓通、通中寓补、动静结合。

兼顾肾、肝、脾三脏对立制约、相互为用的关系,阴阳同调;明辨证候,四型分治;久病 缓治,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关键词】月经量少;中医药;妇科疾病DOI: 10. 16025/j. 1674-1307. 2021.01.019月经量少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亦是妇科 常见病,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 行经时间不足2d,甚或点滴即净,一般月经量少 于20 mL。

月经既可反映下丘脑-垂体-卵巢分泌激 素的能力,也是评价子宫内膜反应性的重要标准, 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西医学认为月经量少与子宫内膜损伤、口服避孕药、感染所致的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子宫畸形、性腺功能低下、机体应激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m。

早在晋•王叔和《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 下腹痛证》即有“经水少”的记载,认为病机为 “亡其津液”。

对古籍月经量少的研究[2]表明其核 心病机为阴血亏虚、血海不充。

随着社会压力增 加,不良生活习惯、妇科手术等因素均导致月经量梦、多梦基本消失,心慌恐惧、头晕消失,偶有白天精神欠佳,减珍珠母、龙齿,继续益气养血、培本固元。

参考文献[1]黄元御.素问悬解[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158-160.[2]孙文军,田青,曲淼,等.黄元御的神志观[J].北京中医药,2014,33(8) :60丨名04.[3]曲淼,唐启盛,孙文军,等.“神、魂、魄”理论在精神疾病辨治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 :437440.[4]魏小东,张星平,陈俊逾,等.肺藏魄理论与肺不藏魄不寐证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372-375. [5]池孟修.梦的中医辨证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36-37.[6]姚春鹏,校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1172-1173.[7]董朝辉.梦的成因的进展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8) :24-27.[8]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方厚升,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322-370.[9]陈明优.中医心理结构——神魂魄[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9) :953-955.[10]张志斌.本草纲目续编[M].北京:龙门书局,2019:994,1105,1016-1027,1045-1048.[11]尚志均,校注.神农本草经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3-15 ,25,104.[12]元培森,孙文军,王戈,等.唐启盛安神守魂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性失眠经验[J].北京中医药,2020,39(1) :27-30.作者简介:陈宝宇,女,27岁,硕士研究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回族 1例 ,汉 族 2 8例 ;血瘀 证者 3 5例 ,平均年 龄在
异位症 、 闭经溢乳综合征 的患者 。
2 研 究 方 法
21 病 例 入 选 .
() 1拟人选 的患者请其 自己填写月经过少 的调查表 ;2 () 对于无法准确判 断 自己经 色、 经质的患者不予人选 ;3 经 由 ()
微 观物质基础。
关键词
中医证 型; 性激素; 月经过少 ; 差异性研究
月经过少 , 中医是指月经周期正常 、 月经经量明显减少 ,
() 1 肾虚证 : 经量素少或 渐少 , 色黯淡 、 质稀 ; 膝酸软 , 腰 头 晕耳鸣 , 跟痛 , 足 或小腹 冷 , 或夜 尿多 ; 舌淡 , 沉弱或 沉 脉 迟 。( ) 2 血虚证 : 经来血量渐少 , 或点滴即净 , 色淡 、 质稀 ; 或伴
S S1. P S 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结果 卵泡刺激 素和黄体生成激素在 4种证型 中的分布 无差异; 血瘀 组雌 激素和 催
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 3组 (< . )血虚组孕激素水平 明显低于其他各组( < .5 ; P 00 ; 5 P 00 ) 痰湿组 睾酮水平 明显高于其
他 各组( < .5 。结论 : P0 ) 0 女性性激素水平对月经过少 的中医证候分布产生影响 , 可以作 为月经过少 中医证候分 型的
粘腻 ; 舌淡 、 苔白腻 , 脉滑。
1 . 纳入 病 例 标 准 4
功能衰 退一
陛衰退 的信号 , 因此 , 月经 的减少越来 越引起
女性患者 的重视 。 阅资料及 临床工作 中发现女性激素水平 查
的减少是引起月经过少 的原因之- , -而且性激素对 中医的证 候分型存在 影响 , 因此 , 我们 考虑女性性 激素水平在 月经过 少 肾虚证、 血虚证 、 血瘀证 、 痰湿证 4种证型 中的分布是否也 存 在差异 , 我们 欲探寻 出这种差异 , 根据这种差异 为月经 并
(90  ̄ . ) , 吾尔族 2例 , 2 .3 55 岁 维 9 蒙古族 1 , 例 回族 4例 , 汉族
2 8例 ; 痰湿 证 者 2 9例 , 平均年 龄 ̄ 3 .8 41 ) , g(o3 _ . 岁 维吾尔 + 3 族 4例 , 回族 1 , 例 汉族 2 4例。
两名医师 ( 主任 、 主治) 辨证 , 合《 并结 中医妇科学 》 中的分型
维普资讯 新疆 中医药源自20 0 8年 第 2 6卷 第 3期 ( 总第 15期 ) 1
1 3
月经过少中医证型问血清性激 素水平的差异性研究
何 慧 , 程慧莲 马秀兰 ,
(. 1新疆医科 大学2 期研究生 , 8 新疆 乌鲁木齐 80 5 ; . 3 04 2 自治区中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 00 ) 3 0 0
标准 , 仍不能达成一致辨证结果的患者 , 不予人选。
22 检 测指 标 .
12 中医诊斯标准 .
卵泡刺激素 (S )黄体生成素 ( )雌 二醇 ( 、 FH 、 u{、 E)孕酮 ()睾酮( ) P、 T和催乳素(R ) P L。
23 采 血 时 间 .
参照张玉珍主编的《 中医妇科学》吸 郑筱萸主编的《 【 中 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嘲中月经过少的诊断标准及中医
小腹空坠 , 头晕眼花 , 心悸怔忡 , 面色萎黄 ; 舌淡红 , 脉细。( ) 3
甚至点 滴即净 , 或行经 时间不足 2天 , 持续 2个月经 周期 以
上者f 西 医 目前还未有关于月经过少的专业诊 断术语 。 I I 。 临床 发现月 经过少 患者如不及 时治 疗可 发展 成 闭经 , 未生 育者
( )8 4 1 1 ̄ 0岁 , 符合月经过少 中医证候诊断标 准 , 病程在
2个月经周期 以上 ;2 近 3 未接 受过激素治疗 、 () 月 未服用减 肥药 、 未进行宫腔内操作 :3 患者愿意接受 本实 验。 ()
1 排 除 标 准 . 5
过少的辨证分型提供 更微 观的实验室指标 。

要 目的: 寻找 出不 同中医证 型月经过少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性 , 而为月经过少 的辨证分型提供 从
更微观的理论依 据。方法: 据月经过少 中医诊断及 辨证分型标准 , 1 0例月经过少 患者分为 肾虚证 3 , 依 将 3 5例 血虚
证 3 例 ,血瘀 证 3 ,痰湿证 患者共 2 1 5例 9例 ,均 于月经周 期前 一周抽 血检 测 女性 性激 素水平 ,所有数据 均用
证 候分 型标 准。
于受试者月 经周 期前一周采集 静脉血检测 血清性 激素 水平 , 并作详细记 录, 留原始资料 。 保
24 实验 仪 器 .
诊 断标 准 : 经过少是 指月经周期 基本正常 。 月 月经量 明 显减少 , 或行经时间不足 2天 , 甚或点滴 即净 者。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 资料 . 1
() 1孕妇或有妊娠可能性者 ;2 哺乳期妇女 ;3 伴有严 () () 重 的心 、 肝 , 肾、 内分 泌系统疾病 者 ;4 子宫肌瘤 、 () 子宫 内膜
20 0 6年 1 月至 2 0 年 1 08 月于 自治区 中医医院妇科 门诊 就诊 和妇科病 房的患者共 计 10例 。 3 其中肾虚证者 3 5例, 平 均 年龄在 (83  ̄ .3 岁 , 2 .1 5 ) 维吾尔族 3例 , 7 回族 2例 , 汉族 3 0 例; 血虚证 者 3 1例 , 均年龄在 (96 + .8 岁 , 平 2.8 53 ) 维吾尔族 2 _
可影响其受 孕啪 而 对于没有 生育要求 的女性患者来 说月经 ,
量 的减少往往又意味着 闭经或是更年期 的提早到来 , 是卵巢
血瘀证 : 经行 涩少 , 色紫黯 , 有血块 , 小腹胀痛 , 血块 排出后胀 痛 减轻 ; 舌紫黯 , 或有瘀斑 、 瘀点 , 脉沉 涩或沉 弦。 4 痰湿证 : () 经行量少 , 色淡红 , 质粘腻如痰 ; 形体肥胖 , 闷呕恶 , 胸 或带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