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1 讲义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小建筑师》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小建筑师》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小建筑师》优秀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档为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小小建筑师》的优秀设计方案。

这个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通过理解建筑概念和基本建筑结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学生将研究不同类型的建筑,如房屋、桥梁、塔楼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将研究使用积木或其他建筑材料搭建简单的建筑模型,并按照给定要求完成任务。

3. 学生将研究使用度量衡工具,如尺子和量角器,对建筑模型进行测量和角度计算。

4. 学生将研究通过简单的比例关系计算建筑模型的尺寸和比例。

教学流程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建筑,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建筑类型,完成一个建筑模型的搭建任务。

每个小组成员分担不同的任务,如设计、测量、搭建等。

3. 学生在搭建过程中使用度量衡工具,测量和计算建筑模型的尺寸和角度。

4. 学生完成建筑模型后,通过展示和讨论,分享各自的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5.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建筑模型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供反馈和建议。

6. 对于更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设计更复杂的建筑模型,并使用更高级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测量。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建筑模型搭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和沟通能力、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最终建筑模型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

结束语通过《小小建筑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这个教学设计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希望这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1.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1.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总结 1.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2.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
对称 轴线
2个情况
向心
结合地形
共同的体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3 .合理组织道路与绿化。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泉城广场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泉城广场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c.向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在建筑的群体组合中,如果把建筑物环绕着某个 中心来布置,并借助于建筑物的形体围合成一个空 间, 那么这几幢建筑也会由此而显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相互 吸引的关系,从而结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②以公共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 心,如城市中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 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等,
也必然形成群体空间组合。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a.对称. 对称是 自然界一种最普遍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秩序形式。同样,无
论是对于单体建筑的 处理或是对于群体组 合的处理,对称都是 求得统一的一种最有
效的方法,不过在群
体组合中这个问题表
现的尤为明显。

建筑学二年级第一节设计课

建筑学二年级第一节设计课

我们今年要干嘛?
• 学会做一个60分的设计师,至少要能做一 个能用的建筑~ • 能用,能看,能建;好用,好看,好建 • 还要画得出来~~ • “用”——功能安排,基本规范 • “看”——造型术,改头换面术 • “建”——基本结构,装修
我们今年要干嘛?
第一学期安排(争取能做60分设计师):
• 场地设计(某办公生活区;某中学校园——建立场地概
加 油 !
我们这几年要干嘛?
我们这几年要干嘛?
• • • • • 一年级——入门,建立意识,练基本功 二年级——实用型设计 三年级——创意型设计 四年级——实用+创意 五年级——让市场来考验自己
这里的“实用”指?“创意”指?
• 从使用感受角度…… • 从经济角度…… • 能用?好用?超乎逾期的好用?
我们今年要干嘛?
念,疏通道路、绿化、广场、建筑的关系)
• 小型住宅pk大赛 • 中小型建筑设计(某综合服务楼——基本设计能力、基
本设计规范、基本结构体系)
我们今年要干嘛?
第二学期安排(保60,试80):
• 内容: 中小型建筑设计(幼儿园,养老院) • 要求达到的水平: 1、 了解基本装修手法 2、会查找相应规范 3、课程授课或自学cad、ps、su软件,尝试电脑出图 4、在60分的基础上,加入更高阶的设计内容——有设计思 想,并落实。

11城规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1 讲义

11城规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1 讲义

建筑设计(1)——公共建筑设计咖啡厅茶艺馆网络咖啡屋设计一、引言公共建筑它本身呈现的,是提供给群众使用的公共空间。

公共建筑这个词要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不是很容易。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必须理顺三个层面的关系:第一,这个建筑一定要和周边的建筑、环境发生一种对话关系,我觉得建筑之间和环境之间要发生关系。

第二个层面,建筑是为人服务、为人所用的;建筑和人之间要发生一种和谐的对话关系。

第三个层面,建筑始终是要为人服务的。

做的好的、理想的建筑应该是建筑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载体,这个平台是为使用它的人来服务。

让使用它的人得到一种心情的愉悦,人和人之间和谐的沟通,这是最高的层次。

二、要求1.教学要求及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学生建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通过小型设计的训练进一步了解建筑与环境、建筑功能构成及其关系、小型建筑群体组合的关系;·是在学习设计基本原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完成由逻辑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过渡与转型;·了解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群众参与的重要性,有能力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小型设计方案的训练,掌握建筑平、立、剖面的画法,通过制作模型,建立空间概念;·了解建筑设计基本方法步骤,能够运用设计原理及相关知识,进行方案构思、比较及方案的选择;·开始进行简单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不同阶段的表达方式与手段,包括徒手草图、平立剖面投影图、透视图、轴测图、模型等,以及书面和口头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 设计规模:总建筑面积1000---1200平方米左右,绿化率需达到40%以上。

所需功能通过理论课程讲解及调研后自行分析,再作统一标准。

3.设计成果要求3.1 鼓励采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法,突破往常的通俗表现手法。

图纸要求为对整个设计的全面展现,应是从“基地各类分析”到“建筑成果”整个设计过程的完整表达。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二年级2010-20011学年建筑设计及原理(1)——设计任务书十三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二年级2010-20011学年建筑设计及原理(1)——设计任务书十三

10-11DESIGN 3-1基地与场所【综合训练】——阶段一基地初步调查与分析,基础案例认识性分析①2011.04.02~2011.04.14(2周,3人,一次评图)图表1——二年级课程训练主题(右)图表2——二年级课程基础结构(下)①空间主题中的范例分析,与本作业的范例分析,属于“认识性分析”。

下一个作业中的范例分析,属于“比较性分析。

”参见:[荷]赫曼·赫茨伯格(Herm Hertzberger),刘大馨、古红缨译.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Lessons in Architecture 2:Space and the Architect).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P.284与上个主题的关系建筑介于文化和自然之间,它既是一个形式问题,也在同样重要的程度上涉及与大地的关系。

如同农业一样,它的任务是守护大地,并在守护中改变大地的面貌,这就是海德格尔“泰然任之”(Gelassenheit)思想的含义所在。

对于建筑来说,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有关“场地建造”(building the site)的主张要比那种唯我独尊式的建筑创造更有价值。

因此,建造远非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也与地形特点(topos)的问题直接相关②。

[美]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 1930-),建筑历史与理论家:《建构文化研究》(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1995阅读基地1总论场地由地上、地下和地面等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组成。

[美] Kevin Andrew Lynch (1918-1984), 城市设计学者,城市规划师,教师(MIT)动态的“两个”基地有关建筑“场地”的定义,阿尔伯蒂③在15世纪中叶就给出了2种不同的定义。

第一个定义,就是当时的土地法的定义,业主用外墙或是篱笆圈出来的空间;第二个定义,就是你作为设计师,站在房子基地的中央,360度转身一圈,能够在视线中看到的所有景物。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
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 理上要求也比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 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的 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和角度。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2)活动场地
有一些公 共建筑,如体 育馆、学校、 幼儿园、托儿 所等建筑类型, 需要分别设置 运动场、游戏 场等室外活动 场地。这些活 动场地与室内 空间的联系是 比较密切的。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 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1.1、公共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作为建筑师,在开始创作公共建筑时,首
选遇到的就是总体环境布局中的问题。所以一幢 好的公共建筑,其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 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使 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总的看来,古代建筑群体组合受功能的制约 较少,对形式的考虑较多;而近现代建筑的群体 组合受功能的制约较多,建筑形式往往随着功能 的要求而变化。不同类型的建筑群,由于功能性 质不同,反映在群体组合的形式上也必然会各有 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二)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场地 及道路)
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的室 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通常可划分为三类:
a.集散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1 讲义

建筑学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1 讲义

二年级设计课教案建筑设计(1)基于历史街区(八廓街)的建筑设计——青年旅舍的设计拉萨作为一个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孕育了独特的西藏民族文化。

21世纪的拉萨与其它城市相比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远方的游客不约而至,意欲洞悉其中奥秘。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重要,特别是青年的一代。

青年旅舍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条干净的床单,他旨在于提高对世界各族青少年的教育,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热爱和关心郊野,以及欣赏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的文化。

另外提供没有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层或政见区别的环境,以促进青少年对本国和国外更深的了解,为所有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思想,了解自然的场所。

在此基础上,拟在人口密集、游人如织的八廓街区内为西藏内外的青年人建设一处宿舍型旅店——青年旅舍,旨在创造一处可供四方游子集聚与分享并体验、学习以及近距离观察独特的藏文化的场所。

(一)训练目的1. 进一步学习并深入理解建筑的构成体系(包括功能、环境、空间、流线、结构、围护、造型)及其相互关系,重点探索建筑与城市文化背景的关系,社会任务在建筑上的暗示;2. 结合体验分析、实例分析和具体设计操作,初步掌握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入手,进行方案构思和方案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思路;3. 巩固造型设计、空间设计、功能组织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并灵活运用于方案设计之中;4. 突出强调对设计过程和设计内在逻辑的理解和掌握。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对相关实例的剖析、研究入手,总结其基本的建筑理念、设计构思以及具体处理手法,进而有选择地借鉴于自己的设计思考之中,启发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理念与构思并贯穿始终;5. 通过具体操练,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方案设计的图形表达、模型表达和语言表达技能。

(二)操作过程(三)题目八廓青年旅舍设计设计基地位于八廓街区内部,详见地形图。

该青年旅舍建筑所需功能空间类型及各功能面积需在认真调研之后,自行确定。

现仅作如下规定要求:1.可供至少40名游客同时入住,客房类型应涵盖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常见青年旅舍客房类型。

建筑设计基础1 教学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1 教学课件

笔尖有悬浮感, 减少与纸面摩擦。
运笔是旋转成螺旋状, 使水得以搅拌均匀。
建筑水墨渲染
二、渲染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注意: 3. 进行渲染色块的基础练习时,用铅笔轻轻画出方框。起笔与走笔都要找齐边界。收
尾一层含量可略少,全部涂完后要用挤干的毛笔浮在颜色中将最后一层水分吸干,避免刚 画的湿色向略干的部分返水,成为花斑。
注意: 1. 选用含水量大的大、中、小白云笔或兰
竹笔。所用颜料要调稀,不可浓重。毛笔含量 要饱满。
图板前端垫起,形成15度角的坡面,着色 后有轻微下垂的作用。
按照等宽分层依次由上而下均匀渲染,每层 的含量要饱满,使颜料形成沉淀的过程。
2. 运笔时从左至右一层一层地顺序往下画, 每层2~3cm,运笔轨迹成螺旋状,能起到搅匀 颜色的作用。应减少笔尖与纸面的摩擦,一层 画完用笔尖拖到下一层,全部面积画完以后会 形成从上而下均匀的干燥过程。没有笔触,光 润、均匀。
软质铅笔并抹去浮墨。固定位置画出标记后将画 稿复写过去。复写时不要用力过重,避免图面出 现沟痕。所做标记便于在复写途中检查效果。 (2)复稿
复写过来的线稿比较浅淡且有不清晰的地方, 须经尺规与2H铅笔进行复稿,以最后要表现的铅 色勾出正式的铅笔线图。根据形象的主次勾出不 同的粗细与深浅。 (3)干洗图面
建筑水墨渲染
画面未干时滴入水珠 退晕时加色太多造成变化不均匀
解决办法:小心,同时注意前一遍 干透才能渲染第二遍。
解决办法:调颜料时,深的和浅的 不要差别太大,用多次渲染达到退 晕效果。
水量太多造成水洼干后有色边
解决办法:渲染时水不用太多,适 量,同时注意图板角度,加快图纸 干的速度。
渲染到底部吸水不尽造成返水或 笔尖触动底色留下白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设计课教案建筑设计(1)基于历史街区(八廓街)的建筑设计——青年旅舍的设计拉萨作为一个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孕育了独特的西藏民族文化。

21世纪的拉萨与其它城市相比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远方的游客不约而至,意欲洞悉其中奥秘。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重要,特别是青年的一代。

青年旅舍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条干净的床单,他旨在于提高对世界各族青少年的教育,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热爱和关心郊野,以及欣赏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的文化。

另外提供没有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层或政见区别的环境,以促进青少年对本国和国外更深的了解,为所有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思想,了解自然的场所。

在此基础上,拟在人口密集、游人如织的八廓街区内为西藏内外的青年人建设一处宿舍型旅店——青年旅舍,旨在创造一处可供四方游子集聚与分享并体验、学习以及近距离观察独特的藏文化的场所。

(一)训练目的1. 进一步学习并深入理解建筑的构成体系(包括功能、环境、空间、流线、结构、围护、造型)及其相互关系,重点探索建筑与城市文化背景的关系,社会任务在建筑上的暗示;2. 结合体验分析、实例分析和具体设计操作,初步掌握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入手,进行方案构思和方案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思路;3. 巩固造型设计、空间设计、功能组织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并灵活运用于方案设计之中;4. 突出强调对设计过程和设计内在逻辑的理解和掌握。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对相关实例的剖析、研究入手,总结其基本的建筑理念、设计构思以及具体处理手法,进而有选择地借鉴于自己的设计思考之中,启发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理念与构思并贯穿始终;5. 通过具体操练,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方案设计的图形表达、模型表达和语言表达技能。

(二)操作过程(三)题目八廓青年旅舍设计设计基地位于八廓街区内部,详见地形图。

该青年旅舍建筑所需功能空间类型及各功能面积需在认真调研之后,自行确定。

现仅作如下规定要求:1.可供至少40名游客同时入住,客房类型应涵盖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常见青年旅舍客房类型。

2.该建筑的总建筑面积在600-800平方米之间。

建筑层数一-三层均可,其有效高度不大于12米。

3.建筑与其所处的环境要形成良好的互动。

(四)参考书目:1. 《建筑初步》,田学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室内设计资料集》张绮曼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建筑空间论》(意)赛尔维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4.《图解思考》[美]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6.《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7. 《建筑设计资料集》—展览建筑部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9.《建筑学报》10.《世界建筑》11.《建筑师》12.《新建筑》13.《建筑知识》(五)准备工具:a) 模型材料/工具:聚苯块、吹塑板、厚纸板、卡片纸、木板、有机玻璃、海绵、乳胶、大头针、工具刀、钢尺等;b) 绘图材料/工具:草图纸、绘图纸、铅笔(B、HB、H)、针管笔、碳素墨水、三角板、丁字尺或直线尺、圆规、比例尺、橡皮、擦图片等。

附录2 :各阶段成果要求一、一草方案阶段本阶段应着重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A. 建筑物在总图中的位置,布局,朝向与视野,建筑物入口与周边道路的关系、建筑自身与场地的关系等。

B. 建筑平面功能分区及建筑空间体型组合,室内家具的大体布局等。

C.完成三套方案草图,包括总平面(1:300),平面(1:200)以及一个工作模型。

图纸要求手绘。

注明房间名称、图纸比例、指北针和姓名等。

在一草阶段鼓励并提倡用工作模型推敲方案。

二、二草方案阶段在—草评图基础上,选定可以深入发展的方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方案的构思。

按上板要求的比例将方案放大,仔细深入推敲方案,并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平面:确定房间的开间、进深以及门窗位置。

按照人体尺度布置家具。

确定室内外高差,画出台阶与散水,布置室外平台、庭园、绿化。

审核总建筑面积。

B. 剖面:确定室内各部分楼地面的标高及相互关系(以室内首层主要地坪为±0.00),确定楼梯的剖面形式、坡顶的排水方向以及门窗高度。

选取最能表达方案剖面高差变化的部位画出剖面图,注明室内外标高及各楼层标高。

C.立面:考虑建筑体形组合,确定屋顶形状、建筑材料,推敲门窗大小、位置、形状及墙面的虚实对比关系,确定窗扇的划分以及开启扇与固定扇的关系。

D.选取恰当角度,绘制建筑透视草图。

从透视图上进一步调整建筑物各部分体形的组合,适当注重建筑物的景观方向和入口方向的造型。

也可以制作工作模型,通过模型推敲室内外空间形体。

E.完成一套二草图纸,包括总图(1/200);平面(1/100);立面2 个(1/100);剖面2个(1/100);工作模型一个(1/100)或尺规绘制轴测图。

三、正式图纸综合要求A.图幅规格必须统一,尺寸为A1。

图面鼓励徒手画,表现方法不限,可拼贴。

B.线条粗细可分至三等:粗线(平剖面墙线、剖面楼板顶板线、立面轮廊线等);中线(平立面门窗线、剖面可见线等);细线(平立面家具等)。

C.总图:比例1:300。

总图范围自行确定,必须包括周边的道路、建筑主入口、室外台阶、硬质铺地、园林绿化等;总图必须正南正北绘制,并标明指北针方向;标明建筑入口箭头;概括表示建筑周边的道路、绿化、硬质地面等;绘制建筑投地阴影。

D.各层平面图:比例1:100。

绘出各层平面主要房间的家具布置,以及楼梯、台阶上下方向等。

首层标明主次入口,注明剖切线位置,绘出道路铺装、台阶、平台、铺地、花池、散水、绿化和建筑小品等等环境设计内容。

绘出室内可见的主要家具。

剖切位置应选在标高显著变化处,剖线与可见线粗细有别上层平面应绘出下层屋顶平面可见线。

屋顶等部分只给出轮廊线,不必绘构造。

注明建筑标高(以室内地坪为主±0.00)注明房间名称、图纸比例、地段指北针。

E.剖面:二-三个,比例1:100。

剖切位置应选在标高显著变化处,剖线与可见线粗细有别。

以首层室内地坪为±0.00,注明建筑各层标高。

绘出室内可见的主要家具。

F.立面:主要立面三-四个,比例1:100。

通过阴影表现建筑物体型组合关系。

用粗线勾画出建筑的轮廓线。

区别立面墙身上的各种建筑材料,正确绘制门窗玻璃分块及檐口和勒脚的处理。

G.线条粗细可分至三等:粗线(平剖面墙线、剖面楼板顶板线、立面轮廊线等);中线(平立面门窗线、剖面可见线等);细线(平立面家具等)。

H.效果图外景透视图:一幅,表现方法不限,人视和鸟瞰均可,也可用模型照片替代透视图。

室内透视图:一幅,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透视,表现方法不限。

I.构思表达及文字标注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阐述功能构思、造型立意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分析图及文字。

用表格列出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注明房间名称、图纸比例。

注明姓名、班级、学号、交图日期及指导教师。

附录3:地形图(图1:拉萨城市总体鸟瞰)(图2:拉萨老城区鸟瞰)(图3:拉萨老城区八廓街核心区鸟瞰)(图4:基地位置)(八廓街区地图)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第2.0.2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

第3.1.2条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第3.1.3条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第3.1.4条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第3.1.5条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第3.1.6条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

第3.1.7条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

第3.1.8条电梯。

一、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

二、乘客电梯的台数应通过设计和计算确定。

三、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四、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旅馆建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

五、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3.1.9条当旅馆建筑中采用方便残疾人设施时,应符合现行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客房部分第3.2.1条客房。

一、客房类型分为:套间、单床间、双床间(双人床间)、多床间。

二、多床间内床位数不宜多于4床。

三、客房不宜设置在无窗的地下室内,当利用无窗人防地下空间做为客房时,必须设有机械通风设备。

四、客房内应设有壁柜或挂衣空间。

五、客房的隔墙及楼板应符合隔声规范的要求。

六、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风管道必须采取消声处理措施,设置相当于毗邻客房间隔墙隔声量的消声装置。

七、天然采光的客房间,其采光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8。

八、跃层式客房内楼梯允许设置扇形踏步,其内侧0.25m处的宽度不应小于0.22m。

第3.2.2条客房净面积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客房净面积(㎡) 表3.2.2注:双人床间可按双床间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